「聲音照相系統,有經過標檢局檢驗嗎?」
大家還記得,今年4月的區間測速爭議嗎?
當時,我質詢交通部長、次長,時任公路總局局長的陳彥伯等人,也提出修法草案,要求區間測速器材應納入標檢局檢驗。2天前,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正式發布區間測速裝置的技術規範。
就在最近,一名駕駛Lexus CT200h油電車的駕駛,5月時在新北市64快速道路上,經由車牌辨識系統偵測到噪音超標,並要求在11/18或11/30這兩個指定日期,前往指定地點檢測噪音。具車主表示,他所駕駛的CT200h屬於油電車款,並且未經過改裝,但是當日經檢驗儀器測出高達92.1分貝的音量。
根據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的「符合噪音管制標準車輛清冊」,CT200h的加速噪音值為67分貝,而本次產生爭議之儀器測出的噪音值卻是92.1分貝,整整相差了25分貝之多。
時隔不到一年,我國的科技執法又引起了一波爭議。據我所知,「公務檢測用噪音計」,是要經過檢定檢查的。
但是,各位可以從環保署的說明看到,聲音照相系統是由判別噪音的「麥克風」,校正風阻等環境干擾的「風速計」,紀錄畫面與周遭環境的「魚眼攝影機」還有「車牌辨識攝影」,跟「控制箱體」等組成。
我想請問環保署,除了法律明定需要檢定檢查的「公務檢測用噪音計」外,「聲音照相」的整套系統,不管是其他部件或是整個系統,有沒有經過標檢局的檢驗?如果沒有,這套系統如何的執法如何取信人民?
交通執法器材的可信度與準確性,是執法機關據此開罰的大前提。交通部已經犯過錯,環保署也要重蹈覆轍嗎?
測速干擾器 在 重車日誌-教士 Facebook 八卦
騎車這麼久,第一次裝反雷達測速去跑台3線,壓力真的小蠻多的……至少都會提醒。
不過台3的雜訊干擾點很少,代表著只要有訊號是流動式的機率就會非常的高………
響尾蛇行車記錄器
測速干擾器 在 張峻 Facebook 八卦
花市中美路坡道段設測速器 面臨開挖難題
2020/07/04
更生日報/記者何國豐/報導
花蓮市中美路和民權一街口坡道路段因汽機車飆速行駛,造成附近居民長期受到嚴重噪音干擾,日前經居民向花蓮縣議會議長張峻陳情,張峻議長與相關單位於今年二月十四日初步會勘後,決定採取設置雷達測速器嚇阻飆車噪音的方式進行反制,在測速器設置預算獲得通過後,警政、電信、電力、公路局花蓮工務段、花蓮市公所等相關單位十八日上午再度進行現地聯合會勘,確認測速器預訂設置的位置,及相關設備管線鋪設計畫,各相關單位均確認並無技術問題,應可於短期內完成測速器設置工作。
各相關單位協調後,決定在坡道接近中美路和民權一街口由南往北靠南側路邊的位置設置測速器,而測速器的電信設備部分,為避免中美路坡道剛完成路面鋪設的路段再度開挖,電信單位確認可以採用無線傳輸技術方式處理,因此順利解決路段鋪面再度開挖的窘境,但電力拉線的問題,卻因電力管線鋪設在道路靠北側,與測速器預訂設置的位置距離過遠,而必須開挖路面拉線的難題。
參與會勘人員有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花蓮工務段葉中源、黃家浩、花蓮縣議會秘書劉嘉泰、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許明浚、花蓮縣政府建設處陳泰弘、花蓮市公所劉翔明、中華電信陳威任、台灣電力公司朱立維、崧浩科技有限公司余家易等人。
電力單位表示,中美路這處路段都有預留的電力管線,測速器設置位置附近即設有人孔可供進入拉線,而工務段則是表示開挖拉接管線並沒有技術問題,但因中美路路面鋪設工程才剛完工,如果現在再度開挖,恐怕造成交通不便和引發民怨。目前全案只剩公路單位和電力單位協商解決開挖的難題,待問題解決後,短期內即可完成測速器設置案。
議長張峻表示,花蓮市美崙區民德里二鄰鄰長林邱銘及當地居民聯名向張峻陳情,有關中正路美崙坡區段,駕駛常以高速過彎,屢釀車禍,行車安全已嚴重影響當地居民和所有道路使用人,深夜後更有轟轟地排氣管噪音,懇請張峻爭取測速器之裝設,以達到降低車速的嚇阻作用,還給居民一個免於交通恐懼的生活環境,該測速器將於近期設置,提醒民眾行經該路段請減速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