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來關於疫苗的風風雨雨,我們已經看得太多。但是如果一切回到科學的角度,就知道每個國家疫苗策略的選擇,都有它背後的道理。台灣的疫苗策略,更是在重重限制下,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先分享一下三個月前 3Q 陳柏惟 分享的一篇科普好文: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posts/1389243704741950/
從 3Q 陳柏惟 的文章裡,我們大概瞭解了四大類型的武漢肺炎疫苗(mRNA、腺病毒載體、滅活性病毒、基因重組蛋白質次單元)之間的性質差異,和各自的優缺點。那麼,世界各國採用這些技術,背後的考量又是什麼呢?
🔹 美國:以壓倒性的技術力、後勤力和財力一決勝負
信使核糖核酸(mRNA)是先端技術,應用在疫苗上,至今才差不多約十年的時間。這世界上能掌握此技術的,只有美國和歐洲的少數團隊。Moderna就是此一技術的大本營-哈佛大學的育成公司。而相關技術的另一位匈牙利裔的祖師爺,則是跑去德國主持BioNTech公司。
美國自從一開始,就打算以壓倒性的技術力與後勤力一決勝負。除了扶植純美國血統的Moderna公司以外,也透過財雄勢大的輝瑞(Pfizer)和德國BioNTech合作。搞疫苗不是只有技術而已,臨床試驗、生產、藥證申請程序、通路,樣樣都要燒錢;BioNTech的資源不足,而輝瑞的合資則讓一切變得可能。作為交換,美國也讓輝瑞在美國境內生產這支疫苗,戰略資源完全不假他人之手。
然而mRNA疫苗的物性不穩定,對於冷鏈的要求很嚴格。輝瑞疫苗要求-70℃冷鏈(雖然實際調查後,條件略有放寬);Moderna好一點,也要-20℃,比你家冰箱冷凍庫低一點。當然了,醫療用冷鏈還對恆溫的要求遠比家裡的冰箱嚴格。
要佈建冷鏈是非常龐大的基礎建設工程,而去年美國在川普總統任內,展開「神速作戰(Operation Warp Speed)」,砸下大把金錢甚至動用美軍資源,把如此嚴苛、輝瑞等級的冷鏈打通到全國各地。這個政績是連拜登都不得不稱讚的。
總之,美國就是有那個底氣,能夠把極嬌貴的先端技術疫苗,用最快的速度研發出來,搞定量產、配送,做到全國人人能打(而且還免費)的程度。如果深入瞭解到這一點,那種心情,就好像日軍參謀在太平洋戰爭中看到美國大兵在喝可樂吃漢堡一樣,對其後勤能力讚嘆不已。
🔹 英國:走成熟務實路線,但也有它的技術深度
英國當然沒辦法做到像美國這樣財大氣粗。英國/瑞典合資的阿利斯康(AstraZeneca),嚴格來說算是業務範圍很廣的綜合製藥公司,在疫苗方面不是特別地專業。所以「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個很成熟的技術,就成為一個好選項。
能夠研發腺病毒疫苗的國家很多,美國是一定有的(嬌生J&J),中國也能搞。所謂腺病毒載體疫苗,簡單說就是用對人體較無害的腺病毒,搭載武漢肺炎病毒的片段,進入人體裡面讓免疫系統去認識。
那麼,這裡作為載體的腺病毒該怎麼選擇,就成了成功的關鍵。人類很多都感染過腺病毒(腺病毒是很多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換而言之,你得過感冒就有很大機會感染過某種形式的腺病毒);如果你載體選用太常見的腺病毒,那疫苗打進體內,你的免疫系統就直接把它當作已知的腺病毒處理掉了,根本不會去學習所搭載的武肺病毒片段,打了等於沒打。所以,選用罕見的腺病毒就非常重要。像現在大家都不怎麼提起中國的康希諾了,因為他家選用載體,是人體太過常見的Ad5腺病毒,嚴重影響到該支疫苗的有效性。
這裡就可以看到英國的技術底蘊,其載體來自於牛津大學長期研究的黑猩猩腺病毒,俗稱黑猩猩感冒病毒。它不但罕見也對人體無感染力,是最理想的疫苗載體。而這款黑猩猩腺病毒怎麼發現、取得的?自然就來自於英國長年的殖民地與熱帶流行病學研究經驗。
起頭選得好,接下來量產對於阿利斯康這種綜合製藥大廠,當然就比較不成問題;目前AZ疫苗的產能輸出,在全球來說也是比較穩定的。但此類疫苗,等於是把(可能還有部份活性的)病毒打入體內,多多少少有點安全上的疑慮。當然腺病毒不是滅活的武肺病毒,而AZ採用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更對人體沒有致病性。但是一般建議免疫力低下的人(例如HIV帶原者)或孕婦,要避免此類疫苗。
實際施打的結果,AZ疫苗打死人的機率,比走在路上被雷打到還低。在疫情緊急的當下,仍是遠遠利大於弊的選項。
🔹 中國:瓦房店主義,馬馬虎虎求快求便宜
中國主打的國藥和科興,都是屬於所謂的「滅活疫苗」。滅活疫苗要搞很簡單,把真正的武漢肺炎病毒,拿去化學處理滅除它的活性,只剩下病毒的空殼子,好讓身體的免疫系統去學習產生抗體。滅活/減活的概念在人類醫學史上已經存在一兩百年了,大家耳熟能詳從小就打過的小兒麻痺的沙賓/沙克、日本腦炎、A肝等疫苗,都是典型且歷史悠久的滅活/減活疫苗。
但太過簡單傳統的技術,往往意味著不好用。至少在武漢肺炎疫苗的領域裡,這個法則是成立的。首先,如果滅活不完整,以武肺病毒之刁鑽,很可能打疫苗打到變成直接中鏢。至於其引發的免疫反應,還有專一性(讓身體可以產生對抗武肺病毒的抗體,而非雜七雜八沒有用的抗體),比不上最先端的mRNA不說,相較於其他成熟的技術如腺病毒載體、蛋白質次單元等也差強人意。而且還很容易造成疫苗不良反應。
但是中國哪管這些。能夠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技術要求,生出一個還堪用的東西,把它倒給廣大的十四億人口(但中國人好像也不太領情),還可以順便搞搞疫苗外交,輸出給那些亞非拉的苦命兄弟們,這樣就夠了。實際的保護力?馬馬虎虎就好。不良反應?反正政府壓下消息,沒人會知道,也沒人敢知道。
中國滅活疫苗,是那些急於做做成績,「有打就好」的極權國家的的首選。
當然中國也有想要搞更先端技術的疫苗,例如以市場與藥證發放為籌碼,硬性要求BioNTech轉移mRNA技術,在中國境內生產。但中國人搞高新技術,都會有一種「瓦房店化」的現象。就是從國外引進了高科技,但因為文化不合、人謀不臧、管理不善、勞動力素質跟不上,再加上國內粗製濫造的產品競爭…等等諸多因素,使得引進的技術「退化」。最極端的就是像搞半導體那樣砸了大錢結果顆粒無收,好一點就是做出來的產品總是有點差強人意。
所以,要不要信任中國的產品,就留待看倌們自行思考了。
🔹 台灣:在各種艱難處境中,走出一條折衷穩健路線
照理說台灣作為小國,是不指望在疫苗研發的大國競賽當中軋上一腳的。但是台灣很清楚自己在國際上孤立的處境,知道引進外國疫苗,勢必會受到那個流氓國家的各種阻撓。即使能夠順利打通通路,台灣的市場規模小,又不能像以色列這樣出三倍價錢搶貨,各大廠商也未必會把台灣放在優先供貨的順位。
因此台灣永遠都得做好「一切靠自己」的最壞打算。當然梭哈押寶於國產疫苗,對台灣風險太大,因此必須外購+國產,雙軌並重,盡可能打通每一條道路。這是台灣的命運,也是台灣的靈活度。
美國也充份瞭解台灣的難處。要知道美國自己也是疫情大國,在最高峰期的時候,是不是能拿疫苗支援盟友國家,美國自己也說不準。因此,美國做了一個罕見的決定,就是把美國國衛院的疫苗設計圖譜,授權給台灣自主研發。這個源頭等於是與Moderna同源。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一步美國是幫我們跨過去了。照理說拿到跟Moderna同樣的源頭,是不是可以直上mRNA技術呢?這對台灣老實說有點困難,就算做得到,mRNA疫苗嚴苛的冷鏈要求,對台灣來說也是一大負擔。
因此台灣退一步,拿著這套圖譜,走重組蛋白質疫苗的路線(嚴格來說是『基因重組蛋白質次單元疫苗』,我不是太專業,以下就暫且簡稱蛋白質疫苗吧)。台灣長期研發生產的流感疫苗,就是屬於這類技術。以美國帶頭搞定的圖譜,來搭配台灣本來就駕輕就熟的技術,對台灣來說確實是最穩健可行的路線。
蛋白質疫苗不只是技術上穩健可行,而且有很多優點。首先,蛋白質的物性比mRNA穩定得多,也因此對冷鏈的要求不高,跟腺病毒疫苗差不多(2-8℃,大約是你家冰箱冷藏室的溫度)。
第二,其誘發免疫反應的機制比較直接。mRNA疫苗,是把遺傳因子打入體內,誘發身體製造出帶有武肺病毒特徵的棘狀蛋白,然後這份棘狀蛋白再去誘發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但是蛋白質疫苗,則是直接把這份棘狀蛋白打進體內,讓免疫系統去學習,等於比mRNA疫苗少了一個步驟。所以理論上打完第一劑後,產生抗體的速度會比其他類型的疫苗更快。
而且蛋白質疫苗的安全性,理論上是最高的。上面已經提到,腺病毒疫苗內含部份活性的腺病毒,因此免疫力低下者與孕婦不能施打。mRNA疫苗則是要把遺傳因子打入體內,雖然它不會像謠言所說的去改變人體的DNA,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這個機制不安全,但你知道的,先端技術,有些事情還是需要時間去證明。
蛋白質疫苗技術當然也有缺點。最大的缺點就是要用基因工程挑揀出可用的棘狀蛋白,再確認其效果十分麻煩。其研發過程比mRNA、腺病毒、滅活等疫苗繁瑣得多,短期拼量產也比較困難。因此採用此一技術的美國Novavax、英國葛蘭素史克、法國賽諾菲,進入市場時機都比較落後。與他們相比,台灣的高端、聯亞並不算落後太多,國光則要再慢一些。
整體來說,國產蛋白質疫苗絕對是值得期待的。尤其它免疫反應強、對冷鏈要求低、安全性高,在武肺疫情可能「流感化」永不消失的趨勢下,對於打進第三世界國家市場、吃長尾市場十分有利。但它的研發時程就是要慢上那麼一些,因此對台灣而言,在國產疫苗供應穩定之前,還是要盡可能保障外購疫苗的管道暢通。
🔹 關於三期試驗
我知道某陣營的網軍,一直在黑「國產疫苗沒有三期臨床試驗,是拿國民在當白老鼠」。但事實上,你如果去看看維基百科的條目(要看英文,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VID-19_vaccine ),不難發現,其實現在根本沒有哪家疫苗是跑完三期的。因為跑三期要收好幾萬個案,花上兩到三年不等的時間,大多數的廠商都是估計在2021下半年~2023才能跑完。唯一例外是輝瑞,可能真的本錢夠粗,能夠收夠案子提早解盲。
現在能夠上市的疫苗,都是跑完二期臨床,就趕快申請緊急授權。畢竟藥廠也好、人類也好,根本等不了那麼久。
而且三期臨床試驗也有一點醫學倫理上的灰色地帶。所以像中國、俄羅斯這種反正也不怎麼在乎人權,還有一堆也不怎麼在乎人權的盟友的國家,在這一點上就特別有利。而民主國家的廠商,也只能盡量把三期臨床試驗外包給較貧窮的國家,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業界現實。
🔹 寫在最後
稍早韓國以其戰略地位與半導體產能為籌碼,向美國爭取到Moderna疫苗授權代工。這算是韓國近期的一大外交勝利。台灣,以柯文哲為首,就開始逞其費拉話術,批評政府為什麼不要像韓國這樣,走比較簡單低風險的代工路線。
但請別忘記,韓國代工Moderna是這幾天才談成的(大財閥大工廠的生產規模,也是他們搶到代工合約的主要因素)。而台灣自主疫苗研發已經跑了一年多、進入二期了。台灣未必跑得比韓國慢。
這裡我要引用非主流歷史學家劉仲敬的兩句話:
「實際上所有能夠讓你和你的後裔往上走的方式都是費力的,尤其是危險的,危險比費力更重要。」
「上等人就是承擔風險的能力高於一般的人。」
是的,自主疫苗研發,比起代工來說,是一條艱難的路,也是一條高風險的路,很有可能大筆投入卻顆粒無收。
但是一旦修成正果,除了自救有餘以外,還能幫助他人(Taiwan can help!)。而樂觀點看,世界的疫苗市場將為我們開啟(當然中間還有很多政治難題要搞定,但至少我們做出了產品,不是嗎)。
不諱言,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處境,有如賤民一般。但人出身可以低、志氣不能短,愈是國際賤民,就愈是要證明自己的能耐。與大家共勉之。
(圖片來源: 3Q 陳柏惟)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清 大 交換 2023」的推薦目錄:
清 大 交換 2023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0619新加坡聯合早報
*【世衛首席科學家:Delta正成為全球主要冠病變體】
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Soumya Swaminathan醫生在記者會上說,首先在印度發現的變種病毒Delta(B16172)因為傳播性增強,“正在成為全球冠病的主要變體”。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8-1157942
*【變種病毒入侵 莫斯科病例飆升】
變種冠狀病毒入侵,加劇俄羅斯首都疫情。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指出,在幾天裡,日增的感染人數從3000人飆升至7000人,週五一天就增加9000多個病例。“它們傳播得更快……病例增幅高了兩倍,這巨大傳播力是我們在前幾波疫情沒有看到的。”莫斯科緊急應變部門調派人員,在各個公共場所展開消毒工作。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19-1158006
*【世衛首席科學家對CureVac疫苗試驗結果失望】
德國生物製藥公司CureVac的冠病疫苗在初步試驗中只有47%的有效性。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斯瓦米南森醫生(Soumya Swaminathan)在記者會上說:“CureVac的結果令人感到失望。”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8-1157941
*【印尼加強防疫 入商場須檢測】
印尼自開齋節假期以來新增冠病病例激增,加上變種病毒肆虐,導致疫情持續惡化,中央政府呼籲各地方必須抓緊防疫,尤其是人潮集中的地方。圖為東爪哇省首府泗水,人們在進入商場購物之前,必須排隊接受冠病病毒檢測。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19-1157999
*【馬國考慮下月起讓中學應考生接種輝瑞疫苗】
馬來西亞國家冠病免疫計畫協調部長凱利指出,當局考慮從下個月開始,讓政府考試的中學應考生接種輝瑞的冠病疫苗,為他們重返學校做好準備。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19-1157998
*【廣東新增六起本土確診】
據“健康廣東”微信公眾號消息,昨天廣州報告兩例,深圳報告兩例,佛山報告一例,東莞報告一例確診。廣東全省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八例,廣州報告一例,來自利比亞;深圳報告一例,來自南非;珠海報告六例,均來自孟加拉。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19-1158077
*【挪威本周啟動解封計畫第三階段】
挪威首相索爾貝格18日宣佈,該國將會在本周步入疫情解封計畫的第三個主要階段。挪威疫情持續趨緩,索爾貝格說,從20日起,挪威人可在家中接待最多20位客人,是目前數量的兩倍,而酒吧和餐館將不再需要在午夜關閉。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8-1157938
*【柬埔寨疫苗接種迅速推進 官方稱有望提早實現千萬人接種】
根據柬埔寨衛生部18日通報,該國當天新增799起冠病病例,新增死亡病例14起。新增病例中,97起為境外輸入病例,702起為社區傳播病例。截至目前,柬埔寨全國累計病例4萬1000起,累計死例394起。另據柬埔寨全國疫苗接種委員會當天通報,截至目前,柬埔寨全國已為313萬8000人接種疫苗,其中262萬3000人完成兩劑接種,占全國人口約16%。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8-1157937
*【西班牙26日起解除戶外戴口罩令】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18日作出此宣佈,他說:“這將會是我們在戶外戴口罩的最後一個週末,因為從26日起,我們將無需在戶外的公共區域戴口罩。”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8-1157935
*【德國逾一半人口至少接種了一劑冠病疫苗】
德國目前有超過一半的人口至少接種了一劑冠病疫苗,達到新的里程碑。德國衛生部長施潘在柏林舉行記者會說,截至18日,有50.1%的德國居民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其中29.6%已完成接種。在原本優先為年長者和較高危群體接種後,德國本月早些時候開放為所有成年人和最小12歲的兒童接種,這主要是因為疫苗交付更頻繁。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8-1157933
*【以色列將向巴勒斯坦提供100萬劑輝瑞疫苗】
以色列總理貝內特的辦公室18日說,以色列將向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提供約100萬劑輝瑞-BioNTech冠病疫苗。貝內特的辦公室在聲明中說,作為交換,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已同意從自己的其中一批貨物中向以色列提供互惠數量的輝瑞疫苗,預計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到達。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8-1157922
*【美國駐阿富汗大使館確認114人感染冠病 一人死亡】
據美國多家媒體當天報導,大使館確認114人感染了冠病,迄今一人死亡。報導稱,使館在17日發佈的內部管理通知中表示,使館內共有114人感染冠病,已有一人死亡,感染冠病的人員正在隔離。通知還提到,軍隊醫院重症監護病房的資源已經滿負荷,大使館已建立起臨時冠病病房,以照顧那些需要氧氣的冠病患者。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8-1157918
*【研究:缺乏維生素D或增加冠病重症和病亡概率】
以色列的研究顯示,缺乏維生素D的人如果感染冠病,與維生素D水準正常的人相比更有可能發展成重症甚至死亡。這項研究是由以色列巴爾伊蘭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進行,他們對去年4月至今年2月間在加利利醫療中心接受治療的冠病患者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在1176名患者中,253人有在確診前的14-730天內的維生素D水準檢測資料。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8-1157910
*【世衛: 非洲22國病例激增20% 接近第一波疫情峰值】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非洲大陸正處於第三波冠病疫情的全面爆發期,超過20個國家的確診病例每週增加20%以上,數量即將達到2020年7月第一波疫情的峰值。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19-1158008
*【遭緬軍政府指控綁架屠殺平民 克倫民族聯盟要查明真相】
緬甸主要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克倫民族聯盟誓言,將會對軍政府就該組織作出的綁架與屠殺平民指控展開調查。緬甸官方報章《緬甸環球新光報》及軍政權控制的苗瓦迪電視臺本周較早時報導稱,克倫民族聯盟(KNU)人員上個月綁架了47名平民,後屠殺了其中25人。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19-1158000
*【國家王宮臉書重申“須盡速召開國會” 慕尤丁被疑敷衍元首引發憲政危機揣測】
馬國家王宮臉書專頁上載一張圖片,重申“須盡速召開國會”的立場,引發馬國可能發生憲政危機的揣測。專家指出,聯邦憲法44條款闡明,國家元首有權力指示國會復會,如果首相拒絕遵從,將引發憲政危機。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19-1157995
*【馬國去年外國直接投資大減 是2009年以來最低水準】
受冠病疫情影響,馬來西亞去年的外國直接投資表現不振,淨流入從前年的324億令吉猛挫55%至146億令吉,是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19-1157996
*【菲數碼遊民搬離馬尼拉 意外撐起偏遠區旅遊業】
菲律賓去年3月暴發疫情後,政府就頒佈外國遊客入境禁令及國內旅遊禁令,導致許多旅遊業者關門大吉,數以百萬計人丟失飯碗。不過,越來越多數碼遊民為躲避疫情“重災區”首都大馬尼拉地區的封鎖與限制而搬遷至風景優美的地區居住與工作,許多以旅遊業為主的偏遠地區也得以生存。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619-1157997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下周將訪問歐洲】
美國國務院宣佈,布林肯為期一周的歐洲訪問,行程包括與歐洲兩名主要領導人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布林肯將於下週三開始在柏林的訪問,並將參加利比亞問題國際會議。此外,以美國為首的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國際聯盟將在羅馬舉行會議,布林肯將與義大利一同主持該會議。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8-1157939
*【沙利文:是時候厘清雙方現階段關係 拜登擬安排與習近平舉行會談】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說,“很快我們就會坐下來,為美中兩位領導人的接觸制定合適的方式……這可能是通電話,可能是在另一個國際峰會場邊舉行會晤,也可能是別的安排。”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19-1158001
*【金正恩:朝鮮須對美國 做好對話和對決兩方面準備】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表示,為維護朝鮮的尊嚴和自主發展利益,必須對美國做好對話和對決兩方面準備,尤其對決方面需要做好萬無一失的準備。這是美國拜登新政府上臺後,朝鮮首次對外發出的資訊。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19-1158002
*【美告誡中企參與或構成安全威脅 太平洋海底電纜專案擱淺】
消息人士透露,有中國企業參與競標、在太平洋鋪設海底電纜的專案擱置選出承包商,太平洋島國政府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美國先前告誡,中國企業的參與可能構成安全威脅。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619-1158004
*【壹傳媒及蘋果日報三高層獲准保釋】
香港警方拘捕五名壹傳媒集團高層後,警方國安處已落案檢控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及《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今天將提堂,同案另外三名被捕人士昨晚獲准保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619-1158076
*【波音737MAX系列最大機型首飛】
波音公司737MAX系列中最大的機型737MAX10飛機18日在西雅圖地區進行首次航行。目擊者說,波音737MAX10於當地時間18日上午10時07分從西雅圖附近的倫頓機場起飛。該飛機預計於2023年正式投入使用。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619-1158073
清 大 交換 2023 在 王定宇 Facebook 八卦
藻礁議題是「環保vs環保」兩難下的權衡,一次看完幾個焦點爭議,瞭解問題的本質,然後分享吧!
洪申翰委員長期深耕台灣能源及環保議題,他告訴大家,藻礁議題並不是開發與環保的價值對立,而是「環保vs環保」的權衡。
目前不同的三接方案,背後都有明確的環境保護功能與目的:中南部減煤減空污 vs 更徹底棲地保育 。
一邊是希望更大程度的棲地保育,更大程度減低對海底生態的影響;但另一邊則是希望更大程度、更盡速的減煤、減空污。
✅申翰委員針對藻礁議題的QA,請大家一起來關心,一起轉發給關心的朋友
—以下分享自洪申翰立委臉書—-
藻礁爭議,表層是「保育v.s開發」,但其實深層是「環保v.s環保」兩難下的權衡
最近藻礁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議題爆發後,各種不同立場的朋友都來找我,表達他們的憂慮跟疑惑,包括推動連署方,也包括不贊成公投連署的朋友。不論立場,其實大家都有些相近的問題「我們是否真的需要再一個接收站?」「目前的方案到底會不會破壞藻礁?」「到底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等等。
我也知道現在有一些人一些惡意的媒體,尤其是擁核勢力,又想要操作二元的善惡對立來簡化或標籤化這過程中努力過的人,我當然也是被鎖定的對象。對於這些無助問題解決的惡意,我只想說,如果這種把立場對立化、簡化的標籤,或突襲式的表決有用,這問題不會發展至此,這都只是姿態的操作而已,這種無用的消費動作還是省省吧。
我其實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在這樣轉型的爭議中,我們恐怕無法再像過去,靠著二元是非善惡的對立來理解,來找答案,這樣是兜不出答案的。
現在輿論上的幾個方案爭執,並不是如表層的價值對立,不同的方案主張後面,都有明確的環境保護功能與目的「更徹底棲地保育」vs.「中南部減煤減空污」,孰輕孰重?大家其實都會有自己的判斷。
答案不會簡單,因此在藻礁爭議上,這兩天我接受了專訪,也希望可以相對完整的跟大家說說我長期接觸此案的看法和理解。
【台灣需要第三接收站嗎❓】
#第三接收站是為了天然氣布局 #為了減煤減污和電力風險管理
逐步淘汰燃煤發電改為燃氣發電,是台灣長遠能源規劃的趨勢。為了台灣整體天然氣的佈局,以及南氣北送的風險管理,除了現有的台中和永安天然氣接收站,北部勢必需要再一個接收據點來供大潭、通霄等燃氣電廠重鎮。桃園大潭的第三接收站計畫是馬英九2015年核定的,因此當時原因並不是非核(馬英九又沒有要推非核),而是為了處理台灣整體天然氣佈局的風險管理。
【目前的方案會破壞大潭藻礁嗎❓】
#學者調查證明大潭生態豐富 #離岸迴避方案保留藻礁
桃園的海岸線有很特殊的藻礁生態,目前爭議的大潭藻礁,在過去相對沒有受到太多的重視與關注,當時中油說大潭藻礁遭到沙埋,因此判斷大潭藻礁的生態很差。直到2017年開始,越來越多生態學者進入大潭藻礁的區域做調查研究,發現這塊潮間帶藻礁的生物多樣性確實豐富得超出預期。這些新的研究結果,也讓中油無法再單方面聲稱這塊區域的生態很差,也無法否認這些塊區域的生態價值。
馬政府時期核定的方案是,現在看到的海岸上潮間帶藻礁區域要全面開挖,面積高達232公頃。但是因為生態學者和許多團體的投入和努力,讓大潭藻礁的生態受到重視,於是行政部門被逼出現在看到的「迴避離岸方案」。
也就是將工業港移到海上,避開岸上潮間帶,保留下這塊擁有最好生態的藻礁潮間帶,另外同時也將開發的面積縮小、不增加岸上新的開發。這個方案確實避開了岸上裸露的藻礁,保留下生態最豐富的藻礁區域,就生態上來說,從原本要把生態最好的區域全面挖掉到現在,這進展不能說不大。
【現在的方案是否完全不會影響生態了❓】
#目前方案不是完全沒影響 #但尚有生態疑慮需要被釐清
目前的離岸方案還存在爭議的是,工業港在海上,那對於海底下的生態會不會造成影響?以及,這些海面上的構造物,是否可能影響沿海的海流條件,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針對海底下的生態影響,目前攤出來的科學資料,水深十二米以下的底棲生物棲地,仍有礁體和沙地,離岸工業港的興建,確實仍會對這些水下的礁體和沙地造成影響,這也是部份深海底棲生物的棲地。我認為很武斷說「絕對不會有影響」這是不精準的,但是影響程度多大,海底下生物狀態如何?還需要更多科學實證的證據。
另外,也有學者提出,海面上的構造物,工業港和棧橋,可能影響沿海的海流條件,會不會對生態影響到什麼程度?目前確實是各說各話的狀態,因此也還沒有辦法被好好被釐清討論。
以上兩個爭議,我認爲都還需要更多方法和證據,包含現況與可能影響的程度,都需要更多科學方法來確認跟釐清。
【如果將第三接收站移到台北港會是最好的選項嗎❓】
#臺北港方案最大成本是時間 #是環保vs環保的問題
大家也在討論替代方案的可能性,例如,台北港合適嗎?我認為台北港最大的問題和成本是「時間」。臺北港所需要的時間加上環評、生態調查、填海造陸及工程時間等,我不採中油自評18年的說法,這說法太誇張。但在綜合工程和政策資訊後,我認為最最最樂觀的時程預估,也至少需要9到10年以上。如果從2021年開始做,需要到2030以後才會完工,因此原本預計2023-2030中南部要用燃氣來大幅減煤、改善空污的計畫將會停擺。
中南部有相當高減煤減空污的期待,這也是我過去幾年工作的重點之一,臺北港方案最大的實質影響,是我們原本預計2023-2024年可以更大幅度用燃氣取代污染最髒的燃煤,減少空污的計畫時間將會停滯,難以再執行。
另一個台北港案的影響是,原先要來替代燃煤的大潭8號、9號機將可能面臨完工卻沒有氣可使用的狀況,因此會影響到電力的備用容量。精準來說,這個備用的影響不會到絕對的停限電,但在未來半導體用電增加下,確實會使供電的風險會增加,這是一個機率的概念。
綜合以上,我們會發現,一邊是希望更徹底的棲地保育,更大程度減低對海底生態的影響;但另一邊則是希望更大程度、更盡速的減煤、減空污。所以,第三接收站和藻礁的議題不是一個尖銳的價值對立,在這個時間點上,這其實是環境保護與環境保護的權衡。
但我也想再提醒,這也是很多環團朋友對中油非常不諒解的地方,他們經歷這麼多年的過程,一定會想指控,如果中油在2015年2016年就開誠佈公的評估各種替代方案,那現在就不用遭遇目前這個時程的巨大壓力跟兩難。這是他們這麼憤怒的原因。
【就是非核家園破壞藻礁嗎❓】
#國民黨挺藻礁別有用心 #但核四重啟無法解決藻礁爭議
最近擁核派和國民黨不斷說要拿核四來解決藻礁爭議,這都是錯誤的誤導和刻意擾亂視聽。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核四都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首先,目前封存的核四其實尚未完工,而建照也已經失效,要重新取得建照、重啟復工,光是重啟復工就需要7+N年,現在建照失效之後至少是10+N年,不管怎麼樣都趕不及成為可使用的選項,來緩解爭議,而這些都還不談到核四設備的老舊、拼裝的安全問題。
撇除擁核反核的立場,客觀來說,天然氣接收站和藻礁保護的議題,就是沒辦法用核四解決。但國民黨最令人厭惡的地方,就是一直拿核四來混淆視聽,但這都不是真的要解決藻礁問題,僅是國民黨見縫插針,覺得只要讓資訊更混亂、讓事實更難釐清,就可以獲得政治上的利益。
【接下來,我們應如何面對藻礁公投爭議❓】
#各方的努力和焦慮都該被理解 #各方資訊利弊都該被釐清
過往,我們習慣用二元對立的方式來理解議題,但像我前述,在這個轉型的當口,我們需要拋棄這樣的習慣與方式,嘗試並學習如何好好對話和相互理解各自處境。
這段時間非常多不同立場的朋友來找我交換想法,我也很有收獲。我看到推動連署的朋友對保育、保護環境的心意是非常的真切,很難用黨派思維來否定。他們跟我說,這些連署是關心環境者、年輕人和許多熱心參與公共事務的朋友提出疑問的方法,他們強烈希望是否能再多討論,目前的方案是不是最好的,希望這件事情可以被好好釐清和討論,希望開啟更多對話。
而環團很難諒解的是中油這麼多年的態度,讓處理此案的時間限制越來越大,要怎麼創造這個時間點對話的基礎,都還要各自再靜下想想。
長久以來,公共議題討論被國民黨的政治操作攪亂,在2018年的公投選舉中,更是重創台灣好不容易要開啟社會對話的機會。直到今天,國民黨也確實不斷利用罷免和公投的方式在進行政治操作對立跟分化,不惜打亂公共討論的風向來謀自己的利益,我知道很多朋友經歷當年的過程,這樣的焦慮很深很深,這樣的擔心也絕非空穴來風。
我心中最大的擔憂是,如果,轉型中各個環節和爭議點都變成是非善惡的對立,「轉型」將會越來越艱難。而對立的態勢和混亂的資訊所造成的局面,也是國民黨獲取政治利益的手法,相信也是各方朋友都不樂見的情況。
我希望透過這篇文,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了解剝除爭議的表層,這其實是環境保護和環境保護上的難題和權衡,但能否讓它成為我們好好討論能源轉型的機會,端看我們接下來怎麼作。
藻礁公投的連署已經達標,接下來我們該要逐步把問題利弊釐清,讓各方可以有機會對話,社會大眾才能好好思考選擇其中的權衡。
民主成長和能源轉型,我們的確都在十字路口。
https://tinyurl.com/ya983sj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