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台灣
1840年英國對中國
發動鴉片戰爭
強迫銷售鴉片給中國
戰後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英國強迫中國割讓香港
作爲對中國銷售鴉片的港口基地
香港從此成爲「毒港」
在1840年前中國
是出口順差的大國
自從鴉片戰爭後
鴉片大舉進入中國
中國反成進口逆差的大國
國勢江河日下
英國自1776年美國獨立後
國力下滑
卻在1840年後從中國
撈取大量鴉片利潤彌補而富強
經濟凋蔽的中國
在1851年爆發太平天國事件
中國江南亂成一團
亂到1864年
大量廣東富豪和難民
逃入香港
香港開始有講廣東話的大量人口
也開始有非鴉片相關行業出現
英國食髓知味
於中國太平天國事件期間
趁火打劫
於1856年對中國再發動
第二次鴉片戰爭
這次還搶奪圓明園內的國寶
最後乾脆放火焚燒圓明園
戰後
1858年及1860年
中國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
割讓九龍半島南部給英國
鴉片規定要改稱「洋藥」
當作食品自由賣入中國
也能在中國領土自由買賣
根據天津條約
台灣的淡水、基隆、台南、高雄
成爲通商港口大量外銷茶葉和樟腦
台灣經濟突飛猛進
但卻又大量進口鴉片流失外匯
形成賣茶葉換鴉片
不上不下的經濟困局
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
1895年中國被迫割讓台灣給日本
英國一面借錢給日本打中國
一面藉口幫助中國與日本談判
要求租借九龍半島北部和新界
中國無奈只好於1898年
簽《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租借99年直到1997年6月30日
中國清政府從此威信蕩然無存
1911年在革命黨和袁世凱合作下
推翻大清帝國政府
成立中華民國
但是中華民國政府仍戰亂不止
北洋軍閥內鬥
國民黨拿蘇聯共產黨的錢
重新建黨建軍
國民黨北伐勝利又以清黨爲名
大舉屠殺北伐夥伴的共產黨
從此國共鬥爭主宰中國現代史
國民黨內部軍閥又爆發中原大戰
先因九一八事變丟掉中國東北
直亂到七七事變
中國展開全面抗日戰爭
直到二次大戰結束
又開始國共內戰直到1949年
國共隔著海峽對峙
二次戰後
1945年法國和美國
藉口反共爭自由
公然侵略越南
長達30年
在這麼長的時間裡
中國大陸的資金和難民
以及越南難民
一波一波湧入香港
造就香港的繁榮和社會問題
1997年後中國兵不血刃
不但收回99年租約屆期的土地
還收回永久割讓的香港島
但長期殖民化的難民文化
也開始跟中國大陸產生矛盾
台獨政權接手國民黨政權
也趁機插手香港內部的亂局
既向中國大陸叫板
也向美國主子表忠
但隨著北京一步一步
處理香港問題的軟硬力道
也隨著美國勢力弱化
台獨政權在江湖亂走
總有要還的事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清法戰爭天津條約 在 利世民 Facebook 八卦
一,呢幾日好似有唔少人講返呢段 #咸豐年 嘅事。
二,咁講啦,#Nancies 最難面對嘅事實係:一直以來令佢哋 #又自卑又自大 嘅情意結,原來係因為讀書唔通,又唔肯自己去考證。
三,咸豐年間對清帝國影響最大,死最多人嘅事件,其實係太平天國。咸豐之後,死最多人嘅,係 1876 到 1879 嘅丁戊奇荒。丁戊奇荒嘅同時,清帝國鷹派左宗棠帶兵攻打今日嘅新疆。究竟丁茂奇荒同呢場戰爭有冇直接關係,有好多地方可以去辯證。
四,但得罪講句,Nancies 對於 #自己人殺自己人 嘅歷史,一係就聽到未聽過,你講畀佢哋聽佢哋都會話:「我讀書個陣都冇聽過。」係呀,宇宙間嘅真理,都係中學教晒你,所以 DSE 係咁重要。 #曲
五,之前嘅 post 另一個觀察係,好多 Nancies 接受唔到原來兩次中英戰爭之後,清帝國由鴉片進口國變成鴉片出口國。冇錯,清帝國話就禁煙,實情係地方貪官壟斷進口仲食埋人哋夾棍之後走數。呢啲史實,全部都有白紙黑字嘅紀錄,但 Nancies 又唔識睇文言文,教人情何以堪?
六,再講,十九世紀,又何止兩次中英戰爭?歐洲各國打到九彩,時至今日,雖然歐洲都有民族主義份子,但好少會有人,有咁多人,集體咁對咸豐年咁耐,而且自己唔係咁了解嘅事,咁上心,咁咬牙切齒。
七,又再講,又有人話林則徐係民族英雄。真係唔知嚇一跳;係日本歷史學家發現,最初捧林則徐做反殖英雄,就係日本人。係喎,所謂嘅中華民族,係1900前後嘅概念;林則徐年代,根本只有封建帝國同滿漢關係,同今日班 Nancies 對民族嘅理解好唔一樣。
八,日本人,又點解會咁得閒去捧反殖英雄呢,又?話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區,大東亞共榮圈,呢啲點都聽過下,係咪?大東亞共榮圈其實,就係打反殖反帝嘅旗幟去進行軍國殖民囉。Nancies 跟日本軍國主義嘅口水尾⋯⋯ 覺得讀書真係好緊要。
#講住咁多先 #有心情再寫
【歷史在笑】由咸豐年講起
一,「咸豐年咁耐嘅事仲攞返來講?」究竟咸豐年間發生過咩事呢?英法聯軍發燒圓明園,大家聽過喇啩?無錯,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就係發生響咸豐年間。
二,話說1842年清帝國簽署《南京條約》,講明永久割讓香港島予大英,並且承諾開放沿海五個港口,包括廣州、福州、廈門、寧波同上海。當然最重要係,清帝國同大英同意停戰。
三,大清雖然將香港島割畀英國,不過,十幾年間一直都冇完全履行開放五大商港嘅承諾。嘿原來早在1860年代,清政府已經將有史以來第一份「中英聯合聲明」當作「歷史文件」」。正所謂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呢?咪就係自己攞來。
四,藍朋友所讀嘅「已修正歷史」,將鴉片戰爭同南京條約,講到係國恥。不過,原來雍正早在1729年頒佈首個禁煙令,超過一世紀,清帝國越來越多人食鴉片;甚之連咸豐個老竇道光,據說都有鋪煙癮。
五,聰明嘅香港人一眼就睇得出,鴉片禁之不絕,最大原因係清帝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沿海省份高官有走私鴉片生意;例如兩廣總督鄧廷楨嘅家族,就係當年廣州最大煙商。最諷刺係,鄧廷楨因為曾經同林則徐拍檔對戰英軍,被奉為「民族英雄」。
六,鴉片戰爭之後,清帝國將由官員權貴私幫嘅生意,變成要納稅嘅貿易。由1850年起,一直幫補清帝國嘅龐大軍費開支。再者,清帝國之後索性發展罌栗種植,提煉煙土。到光緒年間,清帝國已經有能力出口鴉片煙土去東南亞地區。
七,《南京條約》之後,清帝國同大英係咪世仇呢?原來當時對大清最大威脅,係一個有妄想症叫做洪秀全嘅癲佬。太平天國前後擾攘足足13年,做成過千萬人死亡。假如要我比喻,太平天國係中共同文革嘅原形;又或者應該話,中共同文革,完成咗太平天國未完成嘅破壞。
八,太平天國對清帝國嘅最大影響,就係令到漢族為主力嘅湘軍、淮軍冒起。漢人為主力嘅部隊,後來改革成北洋水師同新陸軍,之後再演變成北洋軍閥嘅格局。晚清幾乎出現「東南互保」嘅分裂情況,好大程度都係因為地方武裝勢力無論財政抑或人手,都唔需要聽令於北京;此為後話。
九,李鴻章曾經上奏同治皇帝寫:「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其實想講嘅就係洋務運動;而洋務運動嘅重點,就係要用洋人嘅財經手段為軍隊同基建融資,改革軍隊。又話說,當年究竟要強化陸軍定建立海軍,又內耗過一輪。陸軍,其實係向西推進;海軍就係對日本同俄國。
十,另外,清帝國對付太平天國嘅時候,好依賴洋人僱傭兵。1860年美國人「華飛烈」(Frederick Townsend Ward)響上海創立一支只有二百人嘅「洋槍隊」,仲娶埋銀行家楊坊嘅女,放棄美國國籍,入籍大清,獲同治賜四品頂戴。可惜,華飛烈成立洋槍隊無幾耐,就戰死沙場。英國軍官戈登接手常勝軍,整頓軍紀,成為近代軍事史入面一個神話。
十一,另外,清帝國引入現代財政管理,完善關稅制度,要多得英國人赫德爵士(尖沙咀條赫德,就係以佢命名。)1859年赫德向英女王辭職,加入清帝國新成立嘅海關;幾年之後,官拜布政使,官階係從二品。赫德其實除咗係建立清帝國關稅制度,亦為清帝國處理外交問題。
十二,當然啦,大中華膠寫嘅歷史教科書,就只會講李鴻章,而絕口不提戈登、赫德等人。其實,洋務運動,又點只李鴻章?
十三,講返咸豐年嘅事:其實由1842年簽《南京條約》到1858年《天津條約》,再到1860年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其實清帝國同洋人唔算敵對,甚至乎應該話,當時唔係有洋人協助,清帝國可能早就被太平天國打到失去半壁江山。
十四,千錯萬錯,就要講返1858年《天津條約》之後咸豐皇帝反口唔認帳嘅一段歷史。話說大中華膠歷史教科書,無論點都會話《天津條約》係「不平等條約」,但無端端點解英法兩國會出兵呢?
十五,香港讀過多少書嘅知識份子,可能聽過 1856 年「亞羅號事件」。但法國籍天主教傳教士 Auguste Chapdelaine (後來被約望保祿二世封聖),1856年於廣西遇害,大家又聽過未?歷史書都話,呢兩件事引起英法聯軍打到大沽口,最終令清政府唔情願咁簽落《天津條約》。
十六,兩件事都發生於 1856年,唔係出於純粹嘅偶然。話說自 1853年太平天國攻下金陵,清帝國入面班官僚權貴將自己嘅無能同失敗,講到係洋人嘅錯;呢種仇外仇洋嘅情緒,好快成為清帝國主流權貴嘅想法。我亦唔排除兩廣地區有人因利失義,又或者借機向北京獻媚,要示忠。總之,歷史一直在重演;廿一世紀,一樣有人咁樣去諗問題。
十七,《天津條約》有幾不平等呢?其中英國嘅要求係「北京駐使、內地旅行、長江通商」。嘩,明益你啦,係咪?
十八,1859年英國駐華代表同法國駐華代表,奉命去北京簽約,順便想見下皇帝。你估下咸豐皇帝會點決定?佢叫蒙古大將僧格林沁偷襲並捉拿英法外交人員。
十九,咸豐同當時班京官抱住嘅思維,就係呢度係天朝大國,幾時到你哋班洋人說三道四。呢種口吻,係咪好熟口面?
二十,英法聯軍為咗救自己嘅外交官,就由天津打到去北京。雖然英法聯軍人數只有八千,僧格林沁部隊有三萬人;最終結果係咸豐走佬去承德避暑山莊,留低恭親王奕訢講數求和。
廿一,奕訢同英法聯軍代表講:「所有外交人員都冇事。」但唔肯放人,因為怕英法兩國唔走。點知,兩個星期後放人,39個被扣留嘅外交官,只有18人生還;當中有人被虐致死,在生嘅亦有人被打到殘廢。
廿二,英法聯軍見自己友被清帝國咁糟質,你話會唔會就咁收兵?英國部隊認為外交人員響圓明園受虐,就將呢個地方夷為平地啦。法國部隊,其實係諗住燒埋紫禁城。但最終覺得唔好禍及無辜嘅北京百姓,都係燒圓明園。而且仲要提早幾日貼晒告示;結果咩人入去搶掠搜奪奇珍異寶,你懂的。
廿三,火燒圓明園之後半年左右,咸豐就死於承德避暑山莊,終年30歲。
廿四,我成日話,今時今日北京班人同百幾年前北京班人,思維方式大同小異。重點包括:
(一)條約簽咗,轉個頭就變成「歷史文件」;
(二)國家有問題,一定係洋人靠害;
(三)學人哋個套,但其實又要學半套,仲要係冇用個半套;
(四)我哋國家嘅事,外人無權說三道四。
廿五,歷史會唔會重演?歷史唔會重演,但有一定嘅規律同模式,就正如我哋唔可能踩入同一條河兩次。不過,河水一樣係流,歷史嘅鬧劇,換下人物角色,同一個戲本,可以演完又演。師傅教落,歷史唯一嘅教訓,就係我哋從來都唔會從歷史吸取教訓。
廿六,今日中共正如當年清帝國,並唔係想同全世界為敵,亦都冇呢個條件,而且對內有大把問題未解決。你問我,中國2025,真係連洋務運動都不如。中共又借洋人嘅資本同技術,但又唔想開放市場畀外資公平競爭;加入世貿都就快廿年,好多改革,最終都冇下文。美國今次出手對付中共,我真係覺得有少少 déjà vu 嘅感覺。
廿七,更諷刺係,當年如果唔係有英國幫清帝國,清帝國早就玩完。到後來,美國亦為清帝國現代化出唔少力。庚子賠款,唔單止送返晒畀清帝國人民,除咗成立清華大學;上海嘅聖約翰大學,都係美國聖公會創立。今日班藍朋友,仲成日同人講話要讀多啲中國近代史。如果佢哋有認真讀過中國近代史,就一定唔會成日攞《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同圓明園來講;因為真正嘅民族恥辱,係一班恩將仇報,是非不分嘅義和拳、藍朋友、小粉紅。
廿八,至於人權問題,宗教自由問題等,今日中共同當年滿清,同樣以為單憑武力就可以鎮壓,不過,中共同以前嘅所有統治者,從來都冇諗過,究竟長遠計代價有幾大。
廿九,1900年義和拳之亂引發八國聯軍,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以「亂命不奉偽詔」為由,勾結外國勢力實行「東南互保」,清帝國已經出現覆亡嘅先兆:對地區仕紳同武裝部隊失去絕對控制能力。失去共同利益,意味統治者失去威權。從更宏觀歷史角度分析,縱容地方武裝部隊勢力膨漲,以換取鎮壓民間嘅武力,先至係帝國覆亡最主要原因。1911年9月保路運動,各地仕紳為自身利益聯同武裝部隊起義政變,引發武昌起義嘅互動。清帝國政府唯有請求北洋新軍領袖嘅袁世凱復出;最終袁世凱亦成功促成宣統遜位。
三十,歷史上呢片土地上嘅集權統治者,只有極少案例被外族入侵者取代,平民革命雖然比較多發生,但亦唔算最常見。所謂更替規律,其實係仕紳與武裝部隊勾結奪權,時而形成割據分裂局面,各方勢力混戰後又出現集權。《三國演義》卷首「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亦應作如是觀。
最後,以上歷史分享,亦反映我對中共嘅睇法。
今日到此為止;假如你睇晒,梗係要share 畀朋友啦。
清法戰爭天津條約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國際軟實力] 假如意大利成功殖民三門灣……
本欄曾談及不少昔日各國殖民管治的香港姊妹港,除了英法德俄等國一度佔有中國良港,本來還有一個歐洲國家有機會殖民中國,最後關頭卻流產告終。這段往事,今天回顧起來,還是對「後殖民主義」這題目有一定參考價值。
事件主角是統一後的意大利,爭取的港口是浙江東部三門灣,時為1898-1899年,也就是馬關條約簽訂後,列強大舉從中國搶奪勢力範圍的晚清末年。當時意大利國力頂多屬歐洲二流,本缺乏對外擴張的實力,即使要建立殖民帝國,目的地也只在東非。意大利對中國的主要關注原來並非殖民、也不是經商,而是傳教;但傳教的目的也不是宗教熱情,而是解決「羅馬問題」,因為教宗在失去「教皇國」領土後反鎖於梵蒂岡,拒絕承認意大利王國,成為意大利的最大心病。因此要是意大利能爭取安全到中國的傳教安排,出來可向歐洲鄰國宣傳為「天主教中心」,也可對教皇施加壓力。
意大利想到以中國為目標的過程,是相當窩囊的。當時世界已被列強瓜分殆盡,在非洲,意大利本來得到厄立特里亞、意屬索馬里蘭兩小塊殖民地,之間有獨立的埃塞俄比亞相隔,意大利希望強行征服埃塞,建立「意屬東非帝國」。想不到1896年出兵埃塞,卻在阿杜瓦戰役大敗而回,死亡人數居然超過意大利統一戰爭的總數,乃歐洲人被非洲人戰勝的極少數案例。意大利顏面盡失,內閣下台,聲望大跌,卻忽然「發現」中國比埃塞俄比亞更好欺,因為同樣獨立不久的德國在1897年不費一兵一卒,就「租借」到山東膠州灣。意大利就決定,對中國提出租借三門灣25至50年,同時要求三門至鄱陽湖的鐵路修築權。這種思維,和今天俄羅斯失去格魯吉亞、取回克里米亞,大概是相若的。
三門灣的地理位置不及香港、青島或廣州灣,但也是意大利力所能及、別的國家又未染指的最理想選擇,內地學者倪侃的《三門灣事件論述》對背景有詳細介紹,內地博客冷墨瀟染發表的《意大利在晚清的屈辱外交》也值得參考,意方觀點則可見Federico Masini 、Giuliano Bertuctioli的《意大利與中國》一書。簡單而言,三門灣地勢險要,海闊水深,能供多艘軍艦停泊,雖說意大利海軍實力也是有限,但相對陸軍,已是能登大雅之堂的精兵,在一戰後的華盛頓海軍協定,意大利海軍也被列為和法國同級別看待。就是意大利無力經營遠東,擁有三門灣,也可作為和列強討價還價的籌碼,就像數年後八國聯軍之戰,意大利象徵式派了幾十人,也要擠進來當「列強」。此外,三門灣所在的浙江是絲綢出產區,意大利統一後的主要出口也是絲織業,從馬可波羅時代開始,意大利人就對中國絲綢仰慕不已。意大利政府希望得到三門灣後,能吸收中國絲綢技術,不讓英國主導的茶貿易專美。
意大利失敗的背後
吸收了列強經驗,意大利駐華公使是以為單靠砲艦政策恐嚇,清廷就會就範,於是派出三艘戰艦到浙江。情節發展至此,卻出現戲劇性結局,大清強硬拒絕,不惜一戰,意大利色厲內荏,無功而還,再一次成為國際笑話。當時清廷辦外交已好歹辦了數十年,對世界局勢並非一無所知,知道意大利並非強國,而且連非洲國家也勝不了。當時英法等國和中國開戰時,主要是抽調其他亞洲殖民地的駐軍,加上在地募兵,兵員才源源不絕,但意大利並沒有遠東殖民地,開戰就要千里迢迢從本國長征,極不划算。加上中國在甲午戰爭後民族主義高漲,急需外交政績振奮士氣,難得有二流國家挑釁,正好作為洩憤的對象,慈禧太后甚至宣布:「一把黃土也不給意大利」。
當時歐洲列強已鎖定勢力範圍,意大利的盟友德國、奧匈帝國在中國的影響力十分有限,既要強行加入,自然被敵對陣營的英法針對。特別是法國,在北非和意大利有直接競爭,因為意大利視地中海對岸的北非為後院,密謀佔領利比亞(最終也在1911年如願),法國則在1879年把另一意大利目標突尼西亞納為保護國,而無視意方提出的「分治」。為免意大利坐大,法國積極向清廷通風報訊,提供一切關於意大利的情報,令意大利空有其表的「砲艦政策」嚇唬不到人。英國則強調意大利不能使用武力,以免影響英國在華利益,暗中也給清廷出主意,反映外交從來沒有永遠朋友和敵人。最後,意大利發出「最後通牒」,清廷不屑一顧,意方無能為力,內閣又倒台,三門灣計劃就這樣無疾而終。
假如三門灣成為意屬殖民地
然而今天看來,意大利的計劃並非沒有成功的可能,只是外交政策太不濟。它作為三國聯盟成員之一,只要和德國協商好共同行動,英法會有所顧忌,清廷會不知底細,此其一。它有天主教傳教士這張皇牌,卻沒有像列強那樣懂得以教案為發難藉口,也難得到其他歐洲國家支持,並失去道德高地,此其二。更重要的是意大利對清廷內政一無所知,其他列強對哪些大臣耿直、哪些大臣要賄賂一類重要訊息卻知之甚詳,不知己不知彼,自然事倍功半,而在浙江的兩江總督劉坤一偏偏是晚清少見的能臣,甚至懂得進行軍事演習反恐嚇意軍,此其三。否則浙江出現一個「意屬三門灣」,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也可能因而改寫,也未可知。
這樣說,並非誇大三門灣的影響力,畢竟歷史沒有絕對的理性,從來是無數偶然下碰撞而成的。假如意大利「租借」成功,意味著有能力對中國殖民的國家入場資格大降,其他國力相若的二流國家,例如奧匈帝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等,也可能提出類似要求,那中國會迅速陷入「非洲化」的局面。在非洲,葡萄牙得到不少次等殖民地,不過是因為被友好英國分配來堵截法國勢力,而葡萄牙在中國已擁有澳門,假如中國「非洲化」,說不定澳門版圖早就大幅擴大。到了一次大戰,多了不同勢力在中國境內,中國就不容易逃離主戰場;要是兩大陣營在中國出現代理人戰爭,民國歷史也會隨之改寫。不過,一旦晚清連這樣的「階段性勝利」也沒有,卻可能令鷹派勢力減弱,義和團的悲劇可能不會如此失控,亦未可知。
意大利要是得到三門灣,可蓋過埃塞俄比亞的失利,也許從此把精力放在東亞,並成為「中意絲綢之路全球化」的先驅。只要在一戰站對邊,擁有基地的意大利,也可能取代日本接管屬於德國的在華殖民地,作為背叛德國的報酬,隨後的歷史就全然不同,五四運動就是依然爆發,也不會純然針對日本。說到底,意大利還是在八國聯軍之戰後,得到一塊天津小租界,佔地771傾,期間大肆興建意式建築,並成了今天天津的重點遊客區。要是三門灣被意大利佔領,大概就是一個擴大版的天津意租界了。不過歷史是沒有如果的,現實世界的意大利始終國力不振,浙江自然沒有出現意式風情,不過今天依然能與米蘭交流絲綢之「道」,這自然是後話了。
沈旭暉 明報月刊 2016年2月
延伸閱讀:意軍二戰真的表現不濟嗎?
https://www.facebook.com/…/a.100577713612…/1035856443115172/
清法戰爭天津條約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清法戰爭天津條約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2017石炮臺公園是以崎碌炮臺為主景點建築而成的紀念性公園,是清代粵東地區的主要海防建築。崎碌炮臺始建於清代同治十三年,光緒五年竣工(即1874-1879年),歷時五年,耗資八萬銀元,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位於舊汕頭的東南角,為環圓形城堡建築,與隔岸蘇安山上的炮臺現呼應,扼住汕頭海灣出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是清代粵東地區的主要海防建築。十九世紀中期,第一、二次鴉片戰爭先後爆發,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與美、英、法等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實行門戶開放,汕頭就是當時十個通商口岸之一。由於外國商船紛至遝來,加上海防鬆散,當時駐潮州總兵方耀順應民意,以“鄰分不淨,潮海嚴防”為由,奏請清廷建築崎碌炮臺。崎碌炮臺主要以貝灰砂、煮爛糯米飯及紅糖漿調合夯築而成。大門、炮巷均採用規格花崗石塊砌築,因而俗稱“石炮臺”。1983年,列入汕頭市建設總體規劃,決定在石炮臺周圍再擴地58畝,建設成汕頭市石炮臺公園。1989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炮臺總面積19607平方米,其中城堡面積10568平方米,有一條寬23米、水深3米的護台河環繞炮臺一周。炮臺內廣場直徑85米,全台直徑116米,外牆高6米,內牆高5.15米。炮臺分上下兩層, 各設18個炮位和若干槍眼,底層的炮巷4.1米,長約300米深邃迂回。炮臺內有一道27極波紋型石階,設計巧妙實用,便於炮械循級推上檯面。檯面上有72個通風報話塔,每三個為一組,呈品字型鼎立。它是炮塔上下傳達資訊及供底層的通風採光之用。炮臺東北面有一月牙型點將台,用於指揮及觀看兵丁操練,在點將台的西北角有一條螺旋石臺階通往炮巷。臺階較隱蔽,便於作戰時疏散及向檯面運送彈藥。石炮臺堅固嚴密,炮臺裡的火炮最大的一座為五千斛前膛洋炮,射程可達十五、六華里,對入侵者有一定威懾作用。炮臺廣場東北角有一口淡水井,是當時清兵生活飲用水。雖然水井離海邊只有數十米,但水質卻很甘甜清純。
龍湖古寨地處潮汕平原,韓江中下游之濱,古寨呈帶狀,南北走向,面積約1.5平方公里,寨內辟三街六巷,從門到街巷顯得設計有致,佈置明朗,儼然一座小城,其地形及建築風格與古時潮州府很相似,故有龍湖是潮州小城之稱。走進龍湖寨門,街巷井然有序,祠第無數,庭院深深,而千年老榕樹盤龍錯節隨處可見。古寨內巷陌縱橫名宅巨祠無數。有關專家介紹說,目前龍湖寨的古建築仍保存著少量線條洗練的宋代建築構件,大量是風格簡約的明式建築和華貴尚美、精雕細刻的清式建築,其中僅保存基本完好和重修的祠堂約8座,三進以上的民居約40座。專家認為,這些建築既體現了宋、元、明、清各歷史時期的不同建築風格,又薈萃了木雕、石雕、嵌瓷、彩繪、貝灰塑等典型的潮汕民間工藝精華。阿婆祠是當時龍湖寨的富商黃作雨為其生母周氏所建的祠堂。該祠始建於清康熙年間,佔地面積大,用料講究,祠堂的格局為門前廣場的二進,四廳相向,四面八屐,大廳內以四柱通抵,筒鬥,大退扇的宮殿形式,大門樓屐下還以倒掛蓮花為裝飾,過去稱這種形式為皇宮建,祠的門樓,門壁的石雕也十分精美。畫面有山有水,有人有物,皆栩栩如生,特別是兩邊牆壁上的松鶴、松鹿,都出自名工巧匠之手,可惜在文革時,遭到很大的破壞。
清法戰爭天津條約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石炮台公园是以崎碌炮臺為主景點建築而成的紀念性公園。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位於舊汕頭的東南角,為環圓形城堡建築,是清代粵東地區的主要海防建築。崎碌炮臺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光緒五年竣工(即1874-1879年),歷時五年,耗資八萬銀元,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位於舊汕頭的東南角,為環圓形城堡建築,與隔岸蘇安山上的炮臺現呼應,扼住汕頭海灣出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是清代粵東地區的主要海防建築。十九世紀中期,第一、二次鴉片戰爭先後爆發,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與美、英、法等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實行門戶開放,汕頭就是當時十個通商口岸之一。由於外國商船紛紛到來,加上海防鬆散,當時駐潮州總兵方耀順應民意,以“鄰分不淨,潮海嚴防”為由,奏請清廷建築崎碌炮臺。崎碌炮臺主要以貝灰砂、煮爛糯米飯及紅糖漿調和夯築而成。大門、炮巷均採用規格花崗石塊築砌,因而俗稱“石炮臺”。1983年,列入汕頭市建設總體規劃,決定在石炮臺周圍再擴地58畝,建設成汕頭市石炮臺公園。1988年,石炮臺公園碑被汕頭市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1月,被汕頭市委、市政府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炮臺總面積19607平方米,其中城堡面積10568平方米,有一條寬23米、水深3米的護台河環繞炮臺一周。炮臺內廣場直徑85米,全台直徑116米,外牆高6米,內牆高5.15米。炮臺分上下兩層, 各設18個炮位和若干槍眼,底層的炮巷4.1米,長約300米深邃迂回。炮臺內有一道27極波紋型石階,設計巧妙實用,便於炮械循級推上檯面。檯面上有72個通風報話塔,每三個為一組,呈品字型鼎立。它是炮塔上下傳達資訊及供底層的通風採光之用。炮臺東北面有一月牙型點將台,用於指揮及觀看兵丁操練,在點將台的西北角有一條螺旋石臺階通往炮巷。臺階較隱蔽,便於作戰時疏散及向檯面運送彈藥。石炮臺堅固嚴密,炮臺裡的火炮最大的一座為五千斛前膛洋炮,射程可達十五、六華里,對入侵者有一定威懾作用。炮臺廣場東北角有一口淡水井,是當時清兵生活飲用水。雖然水井離海邊只有數十米,但水質卻很甘甜清純。
清法戰爭天津條約 在 世紀帝國汁歷史#3 清法戰爭在台灣-基隆戰役 - YouTube 的八卦
我覺得這次戰場做的蠻逼真的!關於 清法戰爭 在台灣,以前高中講到 清法戰爭 ,都只有輕輕的一筆:「劉銘傳棄守基隆,法軍旋佔領,但攻不下淡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