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靈安尊王庇佑萬華,疫情能早日消除。
2021年5月20日中午,臺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218號,艋舺青山宮。(張哲生 攝)
肇建於1856年(清咸豐6年)的艋舺青山宮,坐落於台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218號,主祀青山靈安尊王,於1985年經內政部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該廟自清領時期以來就是艋舺地區泉州三邑人的王爺信仰中心,每逢靈安尊王聖誕日(農曆十月廿三日)的前夕(農曆十月二十日至廿二日),皆會舉行隆重的祭典活動(暗訪與遶境),令整個艋舺地區熱鬧非凡,因此被稱為「艋舺大拜拜」。
艋舺青山宮坐南朝北,為三開間三進兩廊的格局,廟身與鄰屋毗連,前方緊臨鬧街,為一縱深狹長的街屋。建築本身以石雕雕工細緻著稱,華麗壯觀,廟規模雖然不大,在建築藝術價值上,並不亞於鄰近的艋舺龍山寺;正所謂「廟不必大,有仙則靈」,艋舺青山宮與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並稱為艋舺三大廟。
傳說靈安尊王原是三國時代孫權裨將張梱,為福建惠安的地方官,十分勤政愛民,死後葬於青山山麓,因為經常顯靈照護百姓,有一次甚至為朝廷擊退敵軍,因而被敕封為靈安尊王,俗稱青山王。而青山宮的創建則是源於清朝咸豐4年(1854年)發生的一場瘟疫,當時艋舺聚居著許多來自福建泉州惠安縣的中國大陸移民,面對災病來襲手足無措,其中一名惠安漁民帶著大家的期望匆匆返回福建,請來家鄉長年信奉的青山王神像,希望藉助祂的神威弭平瘟疫。而就在經過現今青山宮廟址時,神轎突然「定格」再也無法前進,罹病者聞訊紛紛前來祈禱求助,據說頗為靈驗,民眾當下決定集資在此設廟,兩年後完工,信徒倍增。
人們從此深信靈安尊王具有消除瘟疫的威靈,且與城隍爺同樣是掌理陰間法律的「司法神」,因此配祀的神也相似,除了范謝將軍,還有將人間縣衙巡捕官「神格化」的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陰陽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以及枷將軍、鎖將軍、八家將等,在艋舺地區是深具影響力的地方廟宇,特別是在每年青山王壽誕的前三天,都會舉行夜巡等「迎青山王」祭典,是一年一度的「艋舺大拜拜」,更是當地最有特色的節慶活動,連外國觀光客都慕名而來。
迎青山王祭典之肇始,深受靈安尊王消弭1850年代的瘟疫、蟾蜍精與1904年的鼠疫等說法之影響。當時遷居艋舺的泉州惠安移民,為感念所信奉神祇顯靈除疫鎮煞,庇佑信眾度過種種天災和族群衝突,於是在艋舺青山宮舉辦廟會活動以酬謝神明;另一方面,亦藉著年復一年的年度例行祭典,加強其神格印象,後來更演變成三邑移民凝聚地方社會力量的王爺信仰中心。
迎青山王祭典從農曆十月二十日開始,為期三天,在祭典前夕(農曆十月十九日)會先迎請艋舺青山宮附近的艋舺清水巖清水祖師、艋舺龍山寺觀音佛祖、台北天后宮天上聖母等閤艋神尊,蒞臨艋舺青山宮作客和看戲。然後在農曆十月二十日、廿一日兩天,分別於南、北萬華區進行「暗訪」,以達到探查陰陽界、緝捕兇神惡鬼,和驅逐邪穢之目的。
所謂「暗訪」,是指神明在夜間出巡,一般相信「深夜問題多」,黑夜裡的人慾特別浮動,因此神明在夜間出巡,才能真正察惡揚善,除暴安良。暗訪隊伍約從夜間六點多出發,每晚遶行半個萬華區,鑼鼓喧天的陣勢用以張揚神威、掃除邪惡瘴癘,隨行護駕的部將牛頭馬面、家將判官、七爺八爺個個姿態威厲;傳說中,不管是驅魔平妖還是鋤奸去惡,只要青山王親自出馬,沒有擺不平的。暗訪之夜,為了恭迎青山王出巡,艋舺青山宮附近街頭四處搭起了臨時舞台,高掛燈綵,除了各種民間遊藝陣頭與樂隊,連信眾也組成浩浩蕩蕩的隊伍隨香遶境,一邊迎接暗訪的同時,老老少少亦濟濟一堂吃喝笑鬧著,彷彿像是過年一般洋溢著喜氣。
農曆十月廿二日的「迎青山王」正日遶境是祭典的重頭戲,參與贊境活動的單位也比暗訪大幅增加,但無須先至艋舺青山宮參禮,而是直接前往集合點,於上午十點出發。踩街遶行萬華區全境的隊伍大致包括:報馬仔和土地公轎在內的頭陣、艋舺青山會、艋舺龍山寺、西門町的台北天后宮、其他境內暨各地交陪宮廟神轎和軒社陣頭、艋舺義軒社、艋舺鳳音社、艋舺義安社、艋舺義英社、儀仗隊、八將團,以及壓軸的靈安尊王神轎等,有時候藝陣數目可達兩百多個。
在以前,遶境沿途的家家戶戶會擺設香案和供品祭拜,辦桌和流水席宴等,規模非常盛大轟動,俗稱「十月二二」或「艋舺大拜拜」,為台北三大廟會之一。(註:台北三大廟會包括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大龍峒保生大帝出巡,以及艋舺青山王遶境)
經過了連續三天的迎青山王祭典後,在農曆十月廿三日的靈安尊王聖誕日,廟方會在廟埕為當天生日的靈安尊王舉行祝壽法會,然後一連串的祭祀活動才算告一段落。
艋舺青山宮這項已逾百年歷史的暗訪暨遶境活動,已於2010年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公告為民俗及有關文物文化資產予以保存。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星光奈奈,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請開啟字幕 |扯麵|牛肉麵|豆制所|有水族箱的廁所|網美打卡景點| Emma Instagram:lxxooemma 合作頻道 @Hot Emma –––––––––––––––––––––––––––––– Memories of Spring by Tokyo Music Walker ...
清水祖師廟古蹟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2020.12.5 艋舺青山王暗訪北萬華回宮
2020年12月5日是農曆十月廿一日,為2020年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聖誕慶典遶境活動的第二天:暗訪北萬華。
肇建於1856年(清咸豐6年)的艋舺青山宮,坐落於台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218號,主祀青山靈安尊王,於1985年經內政部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該廟自清領時期以來就是艋舺地區泉州三邑人的王爺信仰中心,每逢靈安尊王聖誕日(農曆十月廿三日)的前夕(農曆十月二十日至廿二日),皆會舉行隆重的祭典活動(暗訪與遶境),令整個艋舺地區熱鬧非凡,因此被稱為「艋舺大拜拜」。
艋舺青山宮坐南朝北,為三開間三進兩廊的格局,廟身與鄰屋毗連,前方緊臨鬧街,為一縱深狹長的街屋。建築本身以石雕雕工細緻著稱,華麗壯觀,廟規模雖然不大,在建築藝術價值上,並不亞於鄰近的艋舺龍山寺;正所謂「廟不必大,有仙則靈」,艋舺青山宮與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並稱為艋舺三大廟。
傳說靈安尊王原是三國時代孫權裨將張梱,為福建惠安的地方官,十分勤政愛民,死後葬於青山山麓,因為經常顯靈照護百姓,有一次甚至為朝廷擊退敵軍,因而被敕封為靈安尊王,俗稱青山王。而青山宮的創建則是源於清朝咸豐4年(1854年)發生的一場瘟疫,當時艋舺聚居著許多來自福建泉州惠安縣的中國大陸移民,面對災病來襲手足無措,其中一名惠安漁民帶著大家的期望匆匆返回福建,請來家鄉長年信奉的青山王神像,希望藉助祂的神威弭平瘟疫。而就在經過現今青山宮廟址時,神轎突然「定格」再也無法前進,罹病者聞訊紛紛前來祈禱求助,據說頗為靈驗,民眾當下決定集資在此設廟,兩年後完工,信徒倍增。
人們從此深信靈安尊王具有消除瘟疫的威靈,且與城隍爺同樣是掌理陰間法律的「司法神」,因此配祀的神也相似,除了范謝將軍,還有將人間縣衙巡捕官「神格化」的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陰陽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以及枷將軍、鎖將軍、八家將等,在艋舺地區是深具影響力的地方廟宇,特別是在每年青山王壽誕的前三天,都會舉行夜巡等「迎青山王」祭典,是一年一度的「艋舺大拜拜」,更是當地最有特色的節慶活動,連外國觀光客都慕名而來。
迎青山王祭典之肇始,深受靈安尊王消弭1850年代的瘟疫、蟾蜍精與1904年的鼠疫等說法之影響。當時遷居艋舺的泉州惠安移民,為感念所信奉神祇顯靈除疫鎮煞,庇佑信眾度過種種天災和族群衝突,於是在艋舺青山宮舉辦廟會活動以酬謝神明;另一方面,亦藉著年復一年的年度例行祭典,加強其神格印象,後來更演變成三邑移民凝聚地方社會力量的王爺信仰中心。
迎青山王祭典從農曆十月二十日開始,為期三天,在祭典前夕(農曆十月十九日)會先迎請艋舺青山宮附近的艋舺清水巖清水祖師、艋舺龍山寺觀音佛祖、台北天后宮天上聖母等閤艋神尊,蒞臨艋舺青山宮作客和看戲。然後在農曆十月二十日、廿一日兩天,分別於南、北萬華區進行「暗訪」,以達到探查陰陽界、緝捕兇神惡鬼,和驅逐邪穢之目的。
所謂「暗訪」,是指神明在夜間出巡,一般相信「深夜問題多」,黑夜裡的人慾特別浮動,因此神明在夜間出巡,才能真正察惡揚善,除暴安良。暗訪隊伍約從夜間六點多出發,每晚遶行半個萬華區,鑼鼓喧天的陣勢用以張揚神威、掃除邪惡瘴癘,隨行護駕的部將牛頭馬面、家將判官、七爺八爺個個姿態威厲;傳說中,不管是驅魔平妖還是鋤奸去惡,只要青山王親自出馬,沒有擺不平的。暗訪之夜,為了恭迎青山王出巡,艋舺青山宮附近街頭四處搭起了臨時舞台,高掛燈綵,除了各種民間遊藝陣頭與樂隊,連信眾也組成浩浩蕩蕩的隊伍隨香遶境,一邊迎接暗訪的同時,老老少少亦濟濟一堂吃喝笑鬧著,彷彿像是過年一般洋溢著喜氣。
農曆十月廿二日的「迎青山王」正日遶境是祭典的重頭戲,參與贊境活動的單位也比暗訪大幅增加,但無須先至艋舺青山宮參禮,而是直接前往集合點,於上午十點出發。踩街遶行萬華區全境的隊伍大致包括:報馬仔和土地公轎在內的頭陣、艋舺青山會、艋舺龍山寺、西門町的台北天后宮、其他境內暨各地交陪宮廟神轎和軒社陣頭、艋舺義軒社、艋舺鳳音社、艋舺義安社、艋舺義英社、儀仗隊、八將團,以及壓軸的靈安尊王神轎等,有時候藝陣數目可達兩百多個。
在以前,遶境沿途的家家戶戶會擺設香案和供品祭拜,辦桌和流水席宴等,規模非常盛大轟動,俗稱「十月二二」或「艋舺大拜拜」,為台北三大廟會之一。(註:台北三大廟會包括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大龍峒保生大帝出巡,以及艋舺青山王遶境)
經過了連續三天的迎青山王祭典後,在農曆十月廿三日的靈安尊王聖誕日,廟方會在廟埕為當天生日的靈安尊王舉行祝壽法會,然後一連串的祭祀活動才算告一段落。
艋舺青山宮這項已逾百年歷史的暗訪暨遶境活動,已於2010年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公告為民俗及有關文物文化資產予以保存。
清水祖師廟古蹟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八卦
【 揭開城市的面貌,發現淡水的100種玩法 】
周末去淡水,固定行程包括逛老街、吃阿給、看夕陽,最後拎幾包魚酥回家。以前就是這樣玩,現在還是這樣玩,但你想過淡水還有很多不同種玩法嗎?
現在走在老街上,你感受不到原來的淡水跟九份一樣是座山城,起伏的地勢早就鋪平了大半,真正的老街另有其街。當初「淡水線」也不是捷運線,它可是台灣第一條,而且當年唯一有賺錢的台鐵支線噢!現在捷運開過的,就是火車的軌道。
想找好玩的?不用飛到日本去,在淡水就有最傳統的民俗慶典。想看古蹟?除了紅毛城、小白宮,淡水街頭巷尾多的是深藏不露的老建築。而且你知道豪宅林立的淡海新市鎮裡藏著一片綠蠵龜會去產卵的海灘嗎?
太多故事都藏在淡水不同的玩法裡,讓我們走進這座海港山城,用100種角度玩它的現在、過去與未來。
#揭開城市的面貌 #發現自己的故事
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
▼【淡水的100種玩法】 ▼
所有行程│https://goo.gl/gKdcQF
快速報名│https://goo.gl/4bMyVR
│5月│
05/05 (六) 《淡水福佑宮媽祖聖誕遶境》張靖委
05/13 (日) 《穿越時空 走讀電影中的淡水》陳睿穎
05/19 (六) 《一生愛台灣 淡水馬偕之路》蔡以倫
05/20 (日) 《快消失的淡水夕陽 不斷擴建的景觀第一排》蕭文杰
05/26 (六) 《丹下健三與聖心女中》徐明松
05/27 (日) 《在淡水的日本人─淡水日式建築》凌宗魁
05/27 (日) 《清法戰爭 改變北台灣的1884滬尾之役》吳峻毅
│6月│
06/02 (六) 《編織城市的樣貌 從觀光之外看淡水》黃瑞茂
06/03 (日) 《看螃蟹也如此療癒?來了就不想動的挖仔尾》梁蔭民
06/09 (六) 《我淡水人我驕傲 只用黑白照拍七彩的淡水》程許忠
06/10 (日) 《淡海新市鎮都市傳說 石滬、埤塘、綠蠵龜》李又如
06/18 (一) 《淡水大拜拜: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廟暗訪》張靖委
▼【淡水導覽員強力召募中!】 ▼
https://goo.gl/bEQ4Yf
清水祖師廟古蹟 在 星光奈奈 Youtube 的評價
#請開啟字幕
|扯麵|牛肉麵|豆制所|有水族箱的廁所|網美打卡景點|
Emma Instagram:lxxooemma
合作頻道 @Hot Emma
––––––––––––––––––––––––––––––
Memories of Spring by Tokyo Music Walker https://soundcloud.com/user-356546060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bit.ly/_memories-of-spring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BqbtZVEOkic
––––––––––––––––––––––––––––––
以下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三峽老街位於台灣新北市三峽區,主要在民權街一帶。老街始創於18世紀中葉,曾於西元1895年遭日軍焚毀,隨後由住民自行復建。大正5年(西元1916年)開始,在日本政府的主導下,由住民自費將傳統街屋形貌改造為仿歐風立面,以古希臘柱式、古羅馬拱門以及巴洛克裝飾,建構當時廣為流行的歐風街道風貌,融合了洋樓風格元素、日式家紋及漢人文化圖像。目前老街風貌大致上保留日治時期原貌。2007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辦的全球建築金獎(FIABCI Prix d`Excellence Award 2007),「三峽老街改造」獲得公共部門暨特殊建築類全球傑出建築金獎亞軍,成績斐然。三峽老街被列為三級古蹟,卻因缺乏維修,於民國82年解除古蹟指定,因此老街的保存岌岌可危。
清水祖師廟古蹟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評價
店名:一甲子餐飲 - 祖師廟焢肉飯、刈包
電話:02 2311-5241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79號(龍山寺站3B出口沿康定路直走約8分鐘)
營業時間:am09:00 - pm19:00
公休日:星期日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Yi.Jia.Zi.Snack/
官網:http://home.yi-jia-zi.com/m.php
關於:
一甲子餐飲 旨在發揚與推展道地的台灣小吃 使其長遠超過一甲子的傳統美食 得以傳承保留及呈現美味、好吃的給大家‧‧‧一甲子餐飲所推出的各項美食 都是借由多年經驗的老師傅及祖傳滷功 用養生、健康的態度,用心製作推出給每位客人品嚐。
寺廟名:清水巖祖師廟
電話:02 2371-1517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81號(龍山寺站3B出口沿康定路直走約8分鐘)
開放時間:全日
官網: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cultural/3_0011.aspx?i=12
關於: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俗稱祖師廟,奉祀清水祖師陳昭應,廟中神像為福建安溪移民自福建原籍的清水本巖分靈而來。安溪移民們公推翁有來(生卒年不詳)為董事,募得30,000銀元,於清乾隆52年(公元1787年)起造廟宇,乾隆55年(公元1790年)落成。 嘉慶22年(公元1817年)6月,艋舺清水巖受強烈風雨侵襲而廟宇有毀損,信眾中的聞人翁有來於是又向鄉人募捐5,000銀元重修。此次重修後一直維持到咸豐3年(西元1853年),祖師廟於「頂下郊拼」時毀於戰火。 清代當時艋舺地區主要為泉州移民,又分為泉州府三邑人(晉江、惠安、南安3地)、同安人、安溪人。分別以艋舺龍山寺、一同安商戶家中霞海城隍、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為中心聚集居住。三邑人聚集之處稱頂郊;同安人聚居之地稱下郊。安溪人居住處在二者之間。艋舺因淡水河運之便利逐漸發展、繁榮。三邑人與同安人之間由於碼頭商船課稅、道路闢建、巡更等利益衝突,信仰又不相同,摩擦越來越多,嫌隙越來越深。清咸豐3年(公元1853年)8月,在歷史、商業、信仰上積怨已久三邑與同安人終於爆發衝突,演變為後稱為「頂下郊拼」的流血械鬥。在相爭之中,頂郊的三邑人燒毀介於兩者之間的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此次械鬥事件以同安人聚落的房屋被燒毀、倖存的同安人往北遷徙收場。三邑人勢力更加龐大。逢此浩劫祖師廟廟方只好自力向安溪移民募款重建。至同治6年(公元1867年)方重建完成。祖師廟原有三殿,現只餘兩殿,在頂下郊拼鬥時燒毀的後殿迄今未重建。 清水祖師為安溪人的守護神,早期臺北盆地周圍田地多為安溪移民所開拓。關於清水祖師傳說甚多,據說每逢天災巨變前,其神像鼻子便會掉落以作為警告,因此又有「落鼻祖師」尊稱。這樣鼻子掉落的神蹟據說在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屢次出現,而且從以前一直延續至現代。在中國大陸福建安溪祖廟,只有記載神像鼻子曾被刀割斷後人們取而黏回,並無相關神蹟顯靈記錄,因此推測此「落鼻示警」為臺灣的清水祖師信仰獨有,且由艋舺祖師廟開始的。 清末中法戰爭,法軍侵犯淡水,臺北情勢危急,民間傳說是因為迎請清水祖師助陣,才使法軍方敗於淡水,因此香火更加興盛。不過淡水信徒卻認為神像原屬於淡水,是後來才寄放在艋舺的。由於有艋舺、淡水兩派信徒紛爭,傳說從此時才開始祖師神像由艋舺與淡水輪流供奉的協議,單月供奉於艋舺而雙月供奉於淡水。於日治時期,甚至產生淡水祖師廟與艋舺祖師廟兩方信徒爭搶落鼻祖師神像,而對簿公堂的情況。當時的紀錄顯示,雙方各奉祀該尊神像半年,而在大正年間,淡水的信徒一方同意該尊神像長久安置於艋舺祖師廟。不過,依祖師廟所提供的同治年間史料,可以發現同治6年(公元1867年),有奉祀人劉存(生卒年不詳)等人捐助佛銀貳百大圓,想要協助遭火災的艋舺祖師廟進行重建工程,並提及「祖師公艋淡一體」。這顯示同治時期淡水、艋舺祖師公即為2地輪流奉祀,而非因光緒年間中法戰爭才將祖師公迎往淡水助陣。 艋舺清水巖在日治初期的明治29年(公元1896年)被臺灣總督府充做為總督府國語學校的附屬學校,臺北州立第二高級中學後來也在大正11年(公元1922年)於清水巖址草創,即今成功中學前身,在教育史上亦有重大意義。 經歷戰亂、械鬥、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在此見證了臺北地區的族群融合與歷史發展,穿越時代的風雨,至今依然為艋舺地區泉州安溪人的信仰中心。近年廟內也進行整修,以保存維護這座深富歷史價值之古蹟。
#Meck大叔#清水巖祖師廟
清水祖師廟古蹟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評價
【 淡水散步 】 聖俗交融的「#清水街市場」 | 李長潔 🏠
.
住在淡水20年了,在休日前往清水街市場採購,是一種習慣;在全球疫情中可以在市場裡安全地人擠人,是一種幸福。淡水的清水街市場,自清代始,就是這小城的重要市街,為淡水人日常消費的主要場所。
.
因此,你今天所看見的,大抵是穿越百年的空間配置,或許有人認為,這傳統市街很混亂、狹小、髒亂,但這正是清水街市場最迷人的地方。你可以隨著這個影片,走進隱蔽光線的市場空間中,聆聽喧鬧的世俗之聲。真的很幸福。
.
▓ #聖俗交融的市街
.
在清水街市場周遭,以廟宇做為節點,可見到如淡水聖江廟(1887)、淡水龍山寺(1869年)、淡水清水巖(1896年)、淡水福佑宮(1790年)等多重宗教場所,其發展出連結成線的商辦街道與住宅居所。從市街廟宇的成立時間與分布空間來觀看,不僅成立年代久遠,相間隔短,空間分布也非常密集。仔細逛一下市場,就可以感受到這裡「聖俗交融」的奇妙氣息。
.
▓ #信仰與商業
.
在淡水的象徵空間中,最令我著迷的就是市街的雜亂,是一種神聖與世俗的交融。宗教學家Mircea Eliade在《聖與俗》中進行了聖俗辯證,他認為,人們經常是透過「世俗」顯現在人實際生活的處境,來向人揭示「神聖」是什麼。以福佑宮為中心,輔以其他宮廟為節點,淡水市街的聖俗交錯,讓民間信仰與商業發展同時交織成一幅心靈的景象,緊緊扣連著地方民眾的物質與精神生活。
.
▓ #施家古宅與清水巖
.
走出市場,便會進入斜坡,正面對的是一棟修建中的老宅院,它是「施家古厝」。在淡水這麼久,完全沒有注意到這間老房子,真是慚愧。施家古厝目前正在整修重建中,跟其他的古蹟一樣,它有一堆地方利益、民意代表干涉等破事,暫且不提。
.
這施家的房子原本是鄭家的宅邸,後來被淡水木材商人施坤山購入,建築華美,且位居崎仔頂龍脈前端,往上走去便是「清水巖」,建有清水巖祖師廟。原本在祖師廟前有一大片廣場與神明戲台,緊接著便是施家古厝與市街,可見此處在信仰與商業上繁盛無比的空間特性。
.
今日的清水巖祖師廟前,建起停車場(不知是否為暫時的),通往古厝的小路也封閉起來。清水巖居高臨下,可遠眺觀音山,在廟前廣場上立有兩座石燈籠,據說在以前,只要往崎仔頂望去,就可看見石燈籠的光線在夜裡幽亮。
.
📌 #FB濾鏡版本: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videos/708056280011593/
#好喜歡淡水啊
#市街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