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與拉格怎麼分?】
★愛爾與拉格:不同品系,不同特性
啤酒酵母可以大致分為適合高溫發酵的愛爾品系以及適合低溫發酵的拉格品系。適合高溫發酵的愛爾酵母,在作用時會漂游在麥汁裡,並隨著二氧化碳上升,聚集在液頂泡沫裡,因此也得名液頂酵母;適合低溫發酵的拉格酵母,也稱為液底酵母,發酵完畢之後的沈澱物通常從錐形發酵罐底的閥口排出。其實,還有少數啤酒使用的酵母品系很特殊,既不歸類為拉格酵母,也不屬於愛爾酵母,像是德國Altbier酵母。
液頂酵母喜歡高溫發酵,液底酵母喜歡低溫發酵,這個現象讓人普遍有這樣的觀念,將酵母品系與發酵形態聯想在一起——拉格酵母就是低溫發酵,釀出拉格啤酒;愛爾酵母就是高溫發酵,釀出愛爾啤酒,甚至還以為高溫發酵的愛爾,其酒精度一定比拉格更高,其實這些都是過於簡單的理解,也因為過於簡單,所以經不起檢驗。譬如某些啤酒類型採用拉格酵母品系,進行偏高溫發酵,如果用上述觀念來理解,就會產生矛盾。
目前看來,或許應該以高溫發酵與低溫發酵來區別愛爾與拉格。不過,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由於酵母在發酵過程中都懸浮在麥汁裡,所以有些人主張不應該以液頂酵母或液底酵母稱之,而應該以高溫發酵與低溫發酵稱之。不過,由於適合高溫發酵的愛爾酵母在適合溫度區間的低溫區段也可以緩慢作用,而適合低溫發酵的拉格酵母,在偏高溫的發酵環境下,也可以產生類似愛爾酵母高溫發酵的風味產物,因此,將酵母區分為高溫發酵與低溫發酵,其實也模稜兩可。
總之,別被粗略的二分概念誤導。我最後做個總結:首先,每種啤酒類型都有適合的酵母品系,可以直接說出酵母品系名稱,而不必硬是二分為拉格酵母與愛爾酵母,有些酵母品系甚至已經證明不屬拉格酵母也不屬愛爾酵母。其次,酵母品系與發酵溫度不要混為一談,也不要把愛爾酵母直接聯想為高溫發酵,如此就不容易出現矛盾。
★愛爾與拉格:不同國家,不同理解
在德國與其他歐陸國家,愛爾這個詞彙比較容易讓人聯想到英式愛爾,畢竟愛爾(ale)這個詞彙不是歐洲大陸的語言,而是英倫群島的語言。
至於拉格,則非常容易猜想其涵義,這是指經過低溫穩定熟成的啤酒,因為德語「das Lager」是倉庫的意思,意指啤酒經過低溫窖藏熟成。對德國人來說,著名的科隆啤酒(Kölsch)屬於一種頂層發酵的拉格,亦即「偏高溫發酵,但是經過低溫熟成」的啤酒,也就是說,科隆啤酒算是拉格,而不算是愛爾。但如果不從德國人的邏輯來理解,譬如從美國人的觀點,便可能寧願相信科隆啤酒是一種愛爾,只是經過相當可觀的低溫熟成而已。就我的觀察,不少人採取美式觀點,從發酵溫度來理解啤酒,多半認為科隆啤酒是經過低溫熟成的愛爾。
至於英國人聽到愛爾這個詞彙的時候,首先會理解為淺色愛爾(Pale Ale)。雖然並未否認波特(Porter)與司陶特(Stout)這些深色啤酒也屬於頂層發酵啤酒,但是通常不會用愛爾這個字眼稱呼。
★啤酒、愛爾與拉格:如何正確選用詞彙?
啤酒一詞,現在已經被廣泛用來通稱愛爾與拉格。腦筋動得快的人或許會想到,在歷史上,「beer」一詞是指傾向使用啤酒花釀造的「白色啤酒」,相對的,「ale」則是指添加辛香草料釀造的「紅色啤酒」(gruit ale)。不過,除非是在談論啤酒考古學的場合裡,否則這樣的區別對於現今的啤酒類型系統,已經不具區別意義。
啤酒類型一定都有習慣的稱呼方式,該使用Lager還是Ale,其實聽多了、看多了,也就習慣了。有些類型不叫做拉格,也不叫做愛爾,直接稱為Beer,必定有其原因,當我們對這些啤酒類型有所瞭解之後,自然就會明白其中道理。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有口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3個裝飾餅乾的絕佳技巧 想吃餅乾,但又覺得餅乾看起來很無聊。為了確保讓餅乾看起來不會那麼無聊,這邊提出了13個點子,讓普通的奶油餅乾看起來很不一樣。 文章:https://www.yokofu.tw/decorate-cookies/ 基本食材 250 g 麵粉 1 包 泡打粉 60 g...
深色啤酒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八卦
【愛爾與拉格怎麼分?】
★愛爾與拉格:不同品系,不同特性
啤酒酵母可以大致分為適合高溫發酵的愛爾品系以及適合低溫發酵的拉格品系。適合高溫發酵的愛爾酵母,在作用時會漂游在麥汁裡,並隨著二氧化碳上升,聚集在液頂泡沫裡,因此也得名液頂酵母;適合低溫發酵的拉格酵母,也稱為液底酵母,發酵完畢之後的沈澱物通常從錐形發酵罐底的閥口排出。其實,還有少數啤酒使用的酵母品系很特殊,既不歸類為拉格酵母,也不屬於愛爾酵母,像是德國Altbier酵母。
液頂酵母喜歡高溫發酵,液底酵母喜歡低溫發酵,這個現象讓人普遍有這樣的觀念,將酵母品系與發酵形態聯想在一起——拉格酵母就是低溫發酵,釀出拉格啤酒;愛爾酵母就是高溫發酵,釀出愛爾啤酒,甚至還以為高溫發酵的愛爾,其酒精度一定比拉格更高,其實這些都是過於簡單的理解,也因為過於簡單,所以經不起檢驗。譬如某些啤酒類型採用拉格酵母品系,進行偏高溫發酵,如果用上述觀念來理解,就會產生矛盾。
目前看來,或許應該以高溫發酵與低溫發酵來區別愛爾與拉格。不過,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由於酵母在發酵過程中都懸浮在麥汁裡,所以有些人主張不應該以液頂酵母或液底酵母稱之,而應該以高溫發酵與低溫發酵稱之。不過,由於適合高溫發酵的愛爾酵母在適合溫度區間的低溫區段也可以緩慢作用,而適合低溫發酵的拉格酵母,在偏高溫的發酵環境下,也可以產生類似愛爾酵母高溫發酵的風味產物,因此,將酵母區分為高溫發酵與低溫發酵,其實也模稜兩可。
總之,別被粗略的二分概念誤導。我最後做個總結:首先,每種啤酒類型都有適合的酵母品系,可以直接說出酵母品系名稱,而不必硬是二分為拉格酵母與愛爾酵母,有些酵母品系甚至已經證明不屬拉格酵母也不屬愛爾酵母。其次,酵母品系與發酵溫度不要混為一談,也不要把愛爾酵母直接聯想為高溫發酵,如此就不容易出現矛盾。
★愛爾與拉格:不同國家,不同理解
在德國與其他歐陸國家,愛爾這個詞彙比較容易讓人聯想到英式愛爾,畢竟愛爾(ale)這個詞彙不是歐洲大陸的語言,而是英倫群島的語言。
至於拉格,則非常容易猜想其涵義,這是指經過低溫穩定熟成的啤酒,因為德語「das Lager」是倉庫的意思,意指啤酒經過低溫窖藏熟成。對德國人來說,著名的科隆啤酒(Kölsch)屬於一種頂層發酵的拉格,亦即「偏高溫發酵,但是經過低溫熟成」的啤酒,也就是說,科隆啤酒算是拉格,而不算是愛爾。但如果不從德國人的邏輯來理解,譬如從美國人的觀點,便可能寧願相信科隆啤酒是一種愛爾,只是經過相當可觀的低溫熟成而已。就我的觀察,不少人採取美式觀點,從發酵溫度來理解啤酒,多半認為科隆啤酒是經過低溫熟成的愛爾。
至於英國人聽到愛爾這個詞彙的時候,首先會理解為淺色愛爾(Pale Ale)。雖然並未否認波特(Porter)與司陶特(Stout)這些深色啤酒也屬於頂層發酵啤酒,但是通常不會用愛爾這個字眼稱呼。
★啤酒、愛爾與拉格:如何正確選用詞彙?
啤酒一詞,現在已經被廣泛用來通稱愛爾與拉格。腦筋動得快的人或許會想到,在歷史上,「beer」一詞是指傾向使用啤酒花釀造的「白色啤酒」,相對的,「ale」則是指添加辛香草料釀造的「紅色啤酒」(gruit ale)。不過,除非是在談論啤酒考古學的場合裡,否則這樣的區別對於現今的啤酒類型系統,已經不具區別意義。
啤酒類型一定都有習慣的稱呼方式,該使用Lager還是Ale,其實聽多了、看多了,也就習慣了。有些類型不叫做拉格,也不叫做愛爾,直接稱為Beer,必定有其原因,當我們對這些啤酒類型有所瞭解之後,自然就會明白其中道理。
深色啤酒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八卦
【咦?這算標示不實嗎?——聊舉兩個觀念】
小麥啤酒不使用100%小麥,黑啤酒也不使用100%黑麥!
絕大多數的啤酒,都必須以大麥麥芽作為釀造基礎原料。所謂小麥啤酒,意思是「摻有小麥釀造的啤酒」,而不是使用100%小麥釀造的啤酒。德國小麥愛爾是小麥使用比例最高的啤酒類型,小麥麥芽約佔50-70%。比利時與法國白啤酒則使用50%生小麥。當然,凡事都有例外,譬如有些啤酒類型摻用小麥作為配方,但由於酸味顯著,便不被視為小麥啤酒,而被視為酸愛爾。此外,如果偏要使用100%小麥釀造,只要解決一些技術層面問題,也並非不可能,但是極為罕見。
另一個容易引起誤解的是「黑啤酒」。在所有啤酒類型中,顏色最深的焙焦麥芽(black/roasted malt),用量最多7%,否則會讓啤酒餘韻出現明顯苦澀;一般的深色啤酒,配方也多半兼採淺色與深色大麥麥芽。注意!焙焦麥芽並非深色麥芽,所謂深色麥芽(dark malt),其實看起來並不黑,甚至外觀非常接近淺色麥芽。只有少數啤酒類型,譬如慕尼黑深色拉格,偶而會使用100%深色麥芽釀造——也難怪人家是散發濃濃焙烤香氣的液體麵包。其實絕大多數的黑啤酒,都是「摻有深色原料的啤酒」,而不是使用100%深色原料釀成的啤酒。這些足以賦色的釀造原料,包括深色穀物、深色麥芽,或者甚至深色糖漿。
深色啤酒 在 有口福 Youtube 的評價
13個裝飾餅乾的絕佳技巧
想吃餅乾,但又覺得餅乾看起來很無聊。為了確保讓餅乾看起來不會那麼無聊,這邊提出了13個點子,讓普通的奶油餅乾看起來很不一樣。
文章:https://www.yokofu.tw/decorate-cookies/
基本食材
250 g 麵粉
1 包 泡打粉
60 g 糖
1 小撮 鹽
1 顆 蛋
125 g 冷奶油
作法
將所有食材混合在一起,放進175°C烤箱約10至14分鐘。
1.) 氣泡紙技巧
所需材料
氣泡紙
作法
將餅乾麵團揉小球,並在每顆球上放置一小塊氣泡紙。然後用手掌往下壓,並切掉麵團邊緣,讓其變成六角形。
2.) 鈕扣餅乾
所需材料
瓶蓋
吸管
作法
將餅乾麵團揉小球,然後放上瓶蓋用力往下壓。接著用吸管在上面壓出四個洞,這樣它最終看起來就像一個大按鈕。
3.) 可可粉技巧
所需材料
可可粉
啤酒瓶
作法
將麵團揉成相同大小的球。將啤酒瓶的瓶口浸入可可粉中。建議將瓶子的頸部弄濕,讓可可粉更容易黏在瓶子上。然後將瓶頸往麵團壓。
4.) 特殊花樣
所需材料:
杯底有花樣的玻璃杯
作法
將麵團揉成相同大小的球。用玻璃杯輕輕按壓。請確保玻璃底部有漂亮的壓花。
5.) 可可粉技巧
所需材料
叉子
可可粉
作法
麵團壓出小扁圓狀,叉子沾上可可粉,在麵團上印壓4次。
6.) 多彩星星圖案
所需材料
草莓粉
食用色素 黃、綠、藍
攪拌器
作法
麵團揉成小扁圓狀,將攪拌器浸入所需的食用色素裡,輕輕將其往麵團壓下。
7.) 小玫瑰花
所需材料
1 個小鍋子或其它扁平的東西
作法
麵團揉成4個相等的圓圈,並將其壓扁重疊放置。然後從下往上滾動,並用手指在中間處壓下並切成兩半,將小玫瑰放在烤盤上。
8.) 蜘蛛網
所需材料
油炸網
作法
將麵團揉成相同尺寸的球,並用油炸網壓平。
9.) 餅乾花
所需材料
蘋果切片器
作法
在蘋果切片器的幫助下,按壓相同大小的麵團球。用小刀切割輪廓,並用兩根手指塑造出花瓣的尖端。
10.) 貝殼餅乾
所需材料
保鮮膠盒蓋
作法
用保鮮膠盒蓋,輕輕的按壓相同大小的麵團球,完成。
11.) 烏龜餅乾
所需材料
冷卻架
可可粉
作法
將麵團分成兩半。一半加入可可粉,使麵團變深色。用深色麵團柔出小球,並在冷卻架的幫助下,將它們壓平,以便製造出圖案。用淺色的麵團,為每顆黑球揉出5顆小球。它們將是烏龜的四肢和頭部。
12.) 果醬餅乾
所需材料
擠檸檬汁器
果醬
作法
輕輕的將擠檸檬汁器的尖端壓在麵團球上,並在中間的凹處填入一些果醬。
13.) 蝴蝶餅乾
所需材料
沒煮過的蝴蝶義大利麵
作法
麵團揉成相同尺寸的大球,然後在上面放上一個蝴蝶義大利麵,並輕輕的將其往麵團壓,讓麵團上有蝴蝶義大利麵的圖案。
想知道更多的美味食譜嗎? 請訂閱我們的頻道,不要錯過任何新影片。有口福每天為你帶來不同的食譜影片。 與您的朋友和家人分享!
這裡可以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com/有口福
Facebook關注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yokofu.tw
有口福網站:https://www.yokofu.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2E3I0bew3M/hqdefault.jpg)
深色啤酒 在 周元偵 Youtube 的評價
炎熱的夏天怎麼安排釣魚節目最好...當然是能有吃又有抓最痛快,夏日想到的釣魚活動不外乎是西海岸釣 沙梭 ,夏天是沙梭的季節,今天就來釣釣沙梭吧...難到要釣整天嗎?..當然不,我們今天特別安排一個啤酒喝到飽的活動結合釣魚的行程,我只能說...真的太享受了
沙鮻(Sillaginidae),俗稱 沙腸仔 ,日本稱為 鱚魚 ,是一種鱸目的海魚,亦泛指所有屬於沙鮻科的魚類。沙鮻科又名鱚科。
沙鮻魚的身體呈細長的圓柱形,頭部作錐體狀,魚鱗和口部都較小。沙鮻魚的特性是極容易受驚嚇,而且受驚嚇時會躲進海底的沙泥裡。沙鮻魚雜食,攝食泥地的小蝦、甲殼類
。由於沙鮻魚通常背部都較深色,但魚肚則是白色,所以在澳大利亞及印度的人,會把當地常見的一種沙鮻魚稱為Whiting。
團隊:69J團
臉書(FB)社團:
台灣69J釣魚俱樂部(Taiwan 69J Fishing Club)
簡介:我們是一群熱愛釣魚(岸拋&船釣),並喜愛接近大自然的一群同好所組成的一個團體。
舉凡-岸拋鐵板,船釣,浮游磯釣,沉底釣,桶花枝,軟絲..以及路亞假餌釣,水球&弓角...都有涉略也都是我們喜愛的釣遊活動,研究測試釣魚裝備,diy相關物品都是我們的興趣...另外
趕海(赶海)的找鮮產及自給自足的料理...一直是我們所嚮往的生活方式,也是我們熱愛的活動。影片也以此為主體,希望大家會喜歡我們的頻道,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Icl9YVUM1I/hqdefault.jpg)
深色啤酒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我家版本是煎馬蹄糕,不過,約八九年前,七嫂一天想吃炸馬蹄條,於是調製脆漿試做,結果脆皮不夠鬆脆,後來發現用鷹牌炸粉加水及油,即解決問題。
現時鷹牌炸粉已停售,惟有以「魚釀肉」脆漿做法作為藍本。拍攝當天我用冰水開粉漿,做好後,油太多,皮鬆,效果不理想。
上星期,我用冰凍啤酒代替冰水,油量減掉一半,效果好到不得了。有興趣的話,請依以下食譜的分量,考慮改用啤酒。
馬蹄糕材料:
1.新鮮馬蹄 440克 (連皮計)
2.廣州泮塘一斤袋裝馬蹄粉 90克
3.碎冰糖 130克
4.水 2量杯(分兩份:3/4杯開馬蹄粉,1 1/4杯煮冰糖)
5.油 2/3 湯匙
炸馬蹄條材料(3人用):
1.馬蹄糕 6件(每件約5公分長,2公分闊,2公分厚)
2.新鮮花生油 3杯
脆漿材料:
1.麵粉 58克
2.豆粉 28克
3.自發粉 1茶匙
4.糖 1/2茶匙
5.鹽 少許
6.冰水 110-130克(要試,可用冰凍啤酒代替)
7.新鮮花生油 1 1/2湯匙
工具:
糕盤8公分闊/高,21公分長
做法:
1.馬蹄洗淨,去皮,快速沖洗,用毛巾抹乾。
2.馬蹄放入膠袋,拍打成細粒。
3.用3/4量杯水開馬蹄粉,倒入密眼篩隔去雜質。
4.在易潔鍋內加1 1/4量杯水,加入碎冰糖及油,中火煮至冰糖溶。
5.放入馬蹄,當糖水煮滾,改用中細火。
6.攪勻馬蹄粉水,倒入糖水內,用一木勺循一方向使勁攪拌馬蹄粉至半透明,質地有彈力為止,約需2分鐘。把馬蹄糕糊倒進已塗油的糕盤內。
7.以平鑊鏟掃平糕面,放入鑊,中大火蒸40分鐘。
8.擱涼,10鐘後用手壓糕四面。
9.繼續擱涼馬蹄糕約4小時,放入雪櫃。
10.馬蹄糕切長條,每件5公分長,2公分闊,2公分厚。
11.麵粉、豆粉、自發粉、鹽、糖拌勻,分3次加入冰水拌勻,加油再拌勻。
12.用筷箸沾起試脆漿,呈滴下狀態即可(不應急促,濃稠度隨意),放10分鐘。
13.中小火燒熱3杯油至攝氏180度,用筷箸滴少許粉漿試油温,如脆漿立即浮起,代表夠熱。
14.馬蹄條蘸上脆漿,放入油鑊,待1分鐘後不停翻動,炸至近金黄色,拿出後放入笊篱。
15.轉大火約45秒,將馬蹄條放回油鑊炸至略比金黄色深色一些,以逼出多餘油分。
16.拿出馬蹄條放入笊篱,每塊盡量分開,否則皮不會脆。上碟,趁熱食。
想看更多精彩飲食影片,請即下載《飲食男女》最識食App!
iPhone下載:
http://goo.gl/jYHhdH
Android下載:
http://goo.gl/m8yPuf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NNDiGVMINk/hqdefault.jpg)
深色啤酒 在 司陶特#Stout 六款#黑啤酒哪一款最好喝?!|啤酒開箱 - YouTube 的八卦
... Stout 啤酒+ 臺虎精釀的限量啤酒並且選出我心目中的第一名啦! ... Ep. M004 同為 深色啤酒 ,「波特」和「世濤」到底有什麽區別? 小島發酵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