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共工程建設除了閒置率高、工程品質受到民眾質疑外,公共建設的進度也遭到國人詬病。
一些公共工程在設計、規劃、招標的過程中都發生問題,比如淡江大橋、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等重大公共建設一再流標,顯示有諸多檢討空間。
106年底工程會仍列管之閒置公共設施統計可看出,該年100件遭列管的閒置設施中,來自外部單位(含民眾通報、專書披露、監察院審計部關切案件及媒體報導)發現之案件數共56件超過半數顯示,工程會主動偵測量能不足有待改進。
根據工程會報告指出我國需活化之公共設施尚有82件,日前工程會表示,近期將進一步逐案盤點執行活化之困難案件,協助各設施管理機關加強活化,我們樂觀其成。然而過往曾發生過活化後又再度閒置的狀況產生,工程會103年起至106年底查核50件活化案件,曾發現4件再度閒置案例。
而工程會對於活化閒置設施的主要措施有二,一是每季召開行政院活化閒置公共設施督導會議,以個案協助的方式,輔導機關解決問題;二是工程會將每年考核地方政府活化績效,如果結果不盡理想,則請相關部會調整或減少補助款,以此督促地方政府重視活化成效。
而近年各機關建設公共設施時,時常會以國際競圖的方式來招標,但因為特殊工法、材料及施工介面整合等均欠缺考量,導致工程數度流標、施工期程延宕及工程預算追加等窘境,去年7月時監察院針對上述狀況向工程會提出糾正案,而目前因國際競圖發生爭議的公共工程共計27件,不僅造成相關工程延宕且浪費國家公帑。
除此之外監察院報告還指出大部分的中央及地方機關以1人獨力承辦者居多,且多半不具備辦理公共工程的專業能力,一旦要負責規模大、介面複雜的國際競圖案件,人力及專業難免不足,且重大建設之規劃設計、乃至於施工期程,往往長達5年甚至10年以上,若遇政策更迭或是承辦人員替換,僅有一人恐造成業務交辦上的疏漏,且無助於經驗上的傳承。
面對公共工程爭議時,公共工程委員會一直以仲裁、輔導、監督的腳色自居,但是卻忽略了中央或地方機關量能或承辦人員專業不足的狀況,造成相關爭議 持續發生,工程會應本於職權化被動為主動,確保我國公共建設的量能與品質。
淡江大橋競圖 在 呂孫綾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淡江大橋及其聯絡道路工程」第三標,也就是最重要的主橋段工程,在今天早上舉行了動土典禮;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侯友宜市長,與許多地方民代、里長,和地方的鄉親一起見證這個歷史性的時刻!
淡江大橋是由交通部、內政部營建署、及新北市政府三方所出資興建,可以說是淡江大橋的鐵三角,只要缺了任何一角,這座淡江大橋就無法完成。而在我擔任立法委員之後,主橋段歷經7次流標;不過,我不放棄,一步一腳印,該修正計畫就按程序修正、需要協調經費的就努力協調,在立法院質詢提案、或是一一走訪各部會及要求增加預算,也向總統表達多次在地居民對淡江大橋的需求和心聲,在總統的大力支持下,去年在賴清德前院長的拍定,終於通過淡江大橋修正計畫,讓今天淡江大橋能順利動土,我心中充滿了感動、與深深的感謝!
過去,因為大家珍惜最美麗的淡水夕照,所以透過國際競圖的方式,將淡江大橋之美,巧妙融合在淡水夕照的美景裡,把連接淡水、八里的淡江大橋,打造成世界知名的美景地標。後來由世界知名建築師、英國籍的札哈哈蒂女士所設計的作品,成為這座淡江大橋的原始構型;所以,淡江大橋,不僅是連結了八里、淡水、北海岸的一座橋樑;它還連結了中央與地方的合作、甚至因為札哈哈蒂女士的作品,連結了台灣與國際。
孫綾身為第一選區的立法委員,我從小在這裡出生、就學、成長,現在為我的故鄉努力服務,淡江大橋主橋段能夠在我的任內爭取成功,也開啟了完工通車的最後一哩路,今天見證歷史的新頁,心情激動不已、也是感動萬分。這一路走來,感謝各方的努力與協助,未來,我也會持續監督,讓淡江大橋如期、如實的推進,成為台灣最耀眼閃亮的地標!
#呂孫綾做到了
東森新聞-
淡江大橋動工!選後首度同台 侯友宜向中央要資源
https://news.ebc.net.tw/News/Article/156168
壹電視-
淡江大橋主橋段動土 總統蔡英文親臨
http://www.nexttv.com.tw/news/realtime/politics/12245547
淡江大橋競圖 在 呂孫綾 Facebook 八卦
淡江大橋連接淡水與八里,除了能減少15公里路程、節省半小時往來時間,更能大大紓解淡水台2線近三成的車流量,還可以藉由61線西濱快速道路,直接串連林口工業區及八里台北港的物流,未來透過淡江大橋將直接導入淡水、北海岸地區,帶動整體區域的工商業與休閒觀光產業。
但是淡江大橋自從提出計畫後,歷經中央、地方多位首長,已經討論了二、三十年,卻因為長期決策反覆,每到選舉才會被提出來,更被各界譏為「選舉橋」。自從我就任立法委員以來,要求行政部門必須檢討計畫內容,儘快推動;尤其第三標的主橋段,歷經了7次流標,過程中我也不斷要求行政院必須展現決心,計畫修正與招標作業協調同步,並且重新計算匡列工程經費,交通部與行政院也據此進行計畫的修正。因為淡江大橋是台灣指標性的工程,採國際競圖由世界知名的Zaha Hadid建築師事務所得標,考量工程難度、因應地方需求擴增自行車與人行道橋面,以及耐久性與物價上揚等等因素,經過交通部、營建署與新北市政府的三方協調讓經費分攤到位,終於在去年10月19日由國發會審議通過、11月14日獲行政院核定,淡江大橋計畫同意增加經費57.64億元,工期68個月,訂於2024年完工,淡江大橋終於成功浮起來了!
而在去年11月28日,交通部與得標廠商終於正式簽約,在完成契約簽訂手續之後,我就馬上要求交通部儘速盤點並統整開工前的各項動員準備工作;所以,今天我邀集了交通部王國材次長、公路總局陳彥伯局長、與得標廠商進行現場會勘,了解開工動土的準備情形,並且在實地會勘之後,與交通部共同宣布於春節年後動土開工,象徵淡江大橋又再往前邁進一步。同時,我也在現場要求交通部,未來工程開始前或是工程當中,絕對要與地方居民做好完善的溝通;也因此,交通部1月28、30日將在淡水、與八里兩端舉辦2場民眾說明會,務求做好說明溝通、收集民意的工作。另外,我也要求,對於我們漁民捕魚的權益與安全更要重視確保,才能讓淡江大橋的工程順利進行!
淡江大橋的推動過程雖然非常艱辛,但是我一路走來、始終不曾放棄,現在終於讓這座選舉橋真能正的浮起來;未來,我更會持續監督交通部及相關單位加快速度,讓淡江大橋工程能夠全力推進,早日便利往返八里、淡水與北海岸地區的交通,並且成為北台灣嶄新的國際級地標!
自由時報報導:
http://m.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680512
淡江大橋競圖 在 淡江大橋將橫跨淡水河出海口,聯結八里 - Pinterest 的八卦
Sep 28, 2017 - 5次流標後增近40億、工期長達68個月淡江大橋主橋段工程「淡江大橋及聯絡道路第三標新建工程」,先前因廠商評估會虧本,無業者投標而五次流標。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