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洪素珠辱罵老榮民事件,引起大家熱烈討論!相信台灣許多家庭都有族群融合的縮影。
我已逝的父親是中壢客家人,當年追求閩南人的母親,被淡水本省人的外公拒絕,直到生下我才慢慢得到認同,至於喜羊羊的外婆則有少許的荷蘭血統,所以常有人說我媽、我弟輪廓很深(可惜我比較像我爸)。
我的公公就是老榮民,今年90高齡了!婆婆是客家人,當年的婚姻同樣也不被祝福,公公還是小伙子糊裡糊塗就被抓去打仗,民國38年隨國民黨隻身來台,無法見父母最後一面、經常半夜在砲彈中血流成河的哀嚎聲驚醒,他的同袍大半早就離世、或至今獨身無依無靠,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而已....我很佩服公婆靠著當客運司機、車掌小姐的薪水養大三個孩子。前陣子政府取消了榮民津貼,讓公公非常傷心與失望...
2012年我看了馮小剛執導的電影《一九四二》描述當年河南大荒災、幾百萬人活活餓死。公公的許多長輩、兄弟就是死於饑荒。於是我試圖深入瞭解他生不逢時的大時代悲歌,前年還走一趟河南鄭州,但其實結婚至今13年我依舊聽不太懂河南鄉音....就像我也無法跟父親說客家話。
在我念小學的時候,6年級生應該都有印象,老師不准我們說閩南語,更遑論客家話,說一句就要罰錢,我在主播台上以標準口音播報時,很多人以為我是外省人。
寫了這麼多,只是希望不要再有人撕裂台灣族群的和平與和諧。就像如果有人問,喜羊羊是哪裡人?是本省還是外省人?答案就是台灣人!台灣人應該更有遠見和包容力,團結拚經濟、擺脫不景氣,才能創造屬於台灣人的驕傲!
淡水客運薪水 在 新北市議員鄭宇恩 Facebook 八卦
3/29(一)起 平日增設5:15 三芝→捷運淡水站 跳蛙公車
為了服務更多三芝需要到捷運淡水站趕第一班捷運的鄉親,在交通局與淡水客運積極協調下,下週一開始,加開 #跳蛙公車,5:15從三芝站發車,沿途停靠薪水居易、三芝、大崛及捷運淡水站。
三芝鄉親可以多加利用!
淡水客運公告:https://reurl.cc/qmo63N
淡水客運薪水 在 住在台灣桃園香港人妻Kinkifish Facebook 八卦
在台灣置業了 - 我們的愛情故事3
年初,錄影了在桃園看樓的影片:
https://youtu.be/pHqTU5ZCiZA
就在,年中,我們就置業了。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難以預料,買房是不是錯誤的決定。選擇的,算是桃園每坪單價最貴的大樓。只是,隨著年紀漸長、有了孩子,彷彿「成家」會有種更安定的感覺。
如果,大家現正才認識我,都肯定以為台灣老公收入不錯,方選擇嫁給他。其實不是,嫁給他的時候。他只是台灣普通上班族,大概和新聞報導引述台灣薪水一樣。那時,還要欺騙父母他的收入,才有辦法嫁來。青春呀,真是戀愛大過天。
在婚後,終於發現現實殘酷。於是開始為生活奔波。記得某天,深夜下班,晚上11點才回到桃園車站,他騎著摩托車接我回家,經過這幢大樓在打地基,外面圍著廣告板。我説:「如果將來可以住這裡就好了。」他說:「這個建商應該很貴,不知買不買得起呢。」我們並沒有特別把這番話記在心。為了生存,已經夠辛苦。兩個人亦試過,想要更好的未來,快要變成陌生。直到現在,仍不敢置信,我們那隨便說説的「夢」成真了。
分享完感性的話。來一點理智的分析。一直以來,很多人問我台灣買房的事。不如説説為什麼最後選擇這個物業:
1.城市人拼命找綠洲,鄉𥚃人想往城市跑。
這是移民之後的心𥚃話。台灣要買近山近海,新北有淡水等⋯⋯週遭設備未發展、偏遠地區的地方,價格就平易近人得多。不過,趁有點力氣,還是喜歡住在城市。除了應有盡有,隨時感受熱鬧氣氛。
2.購買地點,附近就有新光三越等等百貨公司。有一點,住在香港銅鑼灣的感覺。(做人要有想像力,哈哈)
3.走路5-10分鐘,就是客運總站。客運,40-50能直達台北;火車,25-36分鐘能達台北;未來更有2條捷運路線開通;免費接駁車到高鐵。如果你在香港住屯門、元朗、天水圍都是這樣到九龍、港島上班。這𥚃有了捷運之後,要到台北就沒有更加難度。
4.購買的總價,在附近,有另外一個建商,可以買大十坪,連兩個大露台和車位。但我們認為有良心信譽的建商,令人居住安心。特別台灣,有地震問題。一説建商名字,只要是內行人(例如設計師、家具店、建材公司、銀行職員工等)都會向我們分享,這個建商施工手法,都是按照法規,質感保證。他們會説:「雖然價格相對昂貴,但值得。」
5.說到城市,誰不想買台北!但台北要靠近百貨公司,每坪單價至少是桃園3倍吧。總價在台北市,只能買到中古屋(樓齡15-30 年以上的二手樓)或較小的房子。之前常常在想,生活空間要像香港那麼小。為什麼要在台灣買房?😂 加上我們暫時不用到台北上班,所以台北就不在考量範圍。
當初購買,唯一猶豫的地方是,這裡是市中心,環境相對複雜、鄰近幼稚園選擇比較少。就像有個香港人移民來桃園的人,就跟我表示,他不喜歡我們購買這區。
也許,住在桃園,很多人認為有更好的選擇。不過以我們看過的,室內格局、室外風景、大樓管理設施等。然後真心喜歡,總價能夠負擔,暫時就只有這𥚃。我覺得,除非好有錢,否則只能隨著個人喜好去選擇所愛的房子。每一個人的眼光、預算、考慮的重點都不一樣,沒有必要去批評别人,亦無須比較誰好誰壞。
還有提醒,台灣租房子,是比供款便宜一半有多。一般家庭式住宅,不要過度奢望買樓收租可以賺錢,實際有的業主,收租也要補貼一半供款。同時,不要以香港收入看台灣置業很簡單,基本上,除了空間較大,差別不大。你要來台灣工作和生活,就必須以台灣的收入計算。
照片是收屋時拍的,
繼續為生活加油💪
#台灣生活 #移民台灣 #台灣置業 #異地戀 #香港人在台灣 #香港人在台灣 #台灣買樓 #壓力大了 #結婚7年 #送給彼此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