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話】Jeff三年前開始幫助無家者。他創立的慈善組織現時每星期派飯大約6000餐,幫助了大約170人住進居所,也聘請了不少無家者工作,讓他們自力更生。
全文:https://bit.ly/2MNqCDd
「社會很最常見的誤解,是批評露宿者『懶惰』。」但他了解並聘請他們後,發現並非如此。他認為,政府並沒有真正關心這班人,令到街上死亡個案增多。
他從加拿大到香港,已經生活15年。由捨棄當老師的薪高糧準,到與基層弱勢打成一片,靠的是一腔熱誠:「我現在是香港人,我視這個地方是我的家,我希望回饋無家者。」
每集隔周四,說人話,探索香港人身份。
#無家者 #露宿者 #慈善機構 #我就是我 ImpactHK
- - -
延伸閱讀:
香港少數印度裔女仔Youtuber 廣東話拍片冀消除歧視
https://bit.ly/3frycAp
- - -
◢ 緊貼明周文化 ◣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50的網紅PrideLab,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於東京同志聖地,大家可能聽過新宿二丁目一帶嘅酒吧 不過今次介紹嘅係位於涉谷區近表參道嘅一間樓上cafe 這邊氣氛和新宿很不一樣 Gossip Cafe結合咖啡和書室,上來嘅朋友可以嘆杯咖啡看看書 絕對是東京文青之選 .. 轉角血拼完跟手上來休息下 我哋睇返Gossip cafe 嘅相,日頭時間...
消除歧視 在 梅賢治 Stanley Mei Facebook 八卦
消除歧視,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真正平權。
這是我一直心裡所盼望的,然而我覺得不遠了!
坐下來了解彼此,你會發現大家沒有什麼不同,而且都很可愛:)
炎亞綸 Aaron Yan 這傢伙真的很屌,他今天大概被問了好幾次要不要去藝人休息區休息,但他堅持想要跟大家坐在一起,成為眾多力量的一份子,佩服!
消除歧視 在 蘋果新聞網 Facebook 八卦
簡單一個擁抱就能消除歧視,你願意嗎?
#愛滋 #AIDS #蘋果精選影片 #請分享
影片授權自城市浪人city wander,完整影片請進 城市浪人City Wanderer
消除歧視 在 PrideLab Youtube 的評價
關於東京同志聖地,大家可能聽過新宿二丁目一帶嘅酒吧
不過今次介紹嘅係位於涉谷區近表參道嘅一間樓上cafe
這邊氣氛和新宿很不一樣
Gossip Cafe結合咖啡和書室,上來嘅朋友可以嘆杯咖啡看看書
絕對是東京文青之選 .. 轉角血拼完跟手上來休息下
我哋睇返Gossip cafe 嘅相,日頭時間落地玻璃真係個個位都係呃ike影相文青位
可惜我哋落機趕過去已經日落天黑.. 值得一提係cafe經營時間從 早上11:00到晚上11:00
開足12小時,從早到晚,同志都有好去處
Gossip Cafe
〒150-0001 東京都渋谷区神宮前5-46-15 フィル・パーク表参道 2階 B号
電話:03-6427-5505
網站:http://gossip-cafe.com/
--
PrideLab 製作
Pride 代表同志及同志友善群體;Lab 喻意不斷實驗,實現理想。
PrideLab致力創作,提升公眾對性別多元及同志平權等議題的認識及關注,促進了解從而消除歧視喚醒平等。
Facebook 專頁 : http://fb.com/pridelab.org

消除歧視 在 PrideLab Youtube 的評價
《真我顯影 - 跨性別影像故事》新書發佈會
由PrideLab與香港女同盟出版的新書《真我顯影 - 跨性別影像故事》透過影像故事,分享跨性別者心路歷程,將他們的生活以及他們希望世人所認識的自己,以鏡頭和口述文字記錄並顯現出來。
以影像掃除誤解,以真相消除歧視
在2016年1月17日在序言書室發佈《真我顯影 - 跨性別影像故事》,書中有 9 位跨性別人士參與其中,透過攝影帶動被拍攝者與相片的思考互動,重建跨性別人士對身體形象的正面感知,從而增加他們的自尊心。 本書的9位跨性別被訪者,包括跨仔(FtM)、跨女(MtF) 以及易服者,他們坦誠站出來訴說自己故事,讓大家明白跨性別族群在尋找真我之路上的各種人生滋味。
跨性別人士與其原生性別不相乎的外表,許多時都是歧視的來源。因著社會上對性別有著深厚成見,好些跨性別人士會產生扭曲了的負面自我身體形象。 我們期望透過影像,重現跨性別人士最真摯一面,以影像及真相,來掃除公眾對跨性別人士誤解、歧視與偏見。
梁梓禧和茜利妹現身支持
是次活動得到傳媒人梁梓禧、電視及電台節目主持人茜利妹現身支持。梁梓禧在2013年梁梓禧與茜莉妹合作,炮製了香港史上首個探討性小眾主題的電視節目《攣直後援會》,廣邀不同性別、性傾向的朋友參與,推廣同志平等權利的正面訊息。
跨性別現身說法:性別稱謂的困難,呼籲機構尊重
三位跨性別參與者今天在發佈會中現身說法,分享生活上遇上的歧視和不公狀況,其中一位跨女 - 丁丁分享個案希望透過今次發布會,可以提高公眾對跨性別人士的困難和認知。
準備變性手術的跨性別者,需經歷數以年計的轉變過程,期間他/她們的各項正式文件上的性別稱謂(如:先生、小姐)與外表的性別不同,使他/她們生活諸多不便,甚至遭受歧視。現時有機構會讓跨性別客人使用提他/們自己選擇的性別稱謂,或取消性別稱謂,但另一些機構企業會漠視跨性別者需要和要求,強逼跨性別人士使用根據身份証性別的性別稱謂不單止不尊重跨性別,更或有機會觸犯《殘疾歧視條例》。
丁丁指出性別稱謂背後意義最大就是尊重。她呼籲各機構提供方法可讓客戶選擇使用或取消性別稱謂,尊重他們的性別認同,以免影響跨性別人士生活。
PrideLab首次獲資助出書,在本港免費派閱
2013年成立的PrideLab首次獲平等機會(性傾向)資助計劃撥款,印刷1000本《真我顯影 - 跨性別影像故事》免費派發,首個索取地點是序言書室,稍後會分頭寄送到各大院校、其他樓上書店、公共圖書館等地方。有興趣索取的朋友也留下郵寄資料,以郵遞方式收到此書。同時本書會在互聯網同步發佈,讓讀者可以不受地域所限,隨時隨地閱讀此書。詳情請到PrideLab Facebook了解。
Facebook專頁 : http://pridelab.hk/facebook

消除歧視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在2月11號,WHO 發布了這一次從中國武漢開始流行的新型肺炎病毒的正式名稱,叫做COVID-19。而在此之前,中國的國家衛健委在8號就已經發布了官方的通知,將這個肺炎病毒正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而由它所引起的肺炎症狀則簡稱為「新冠肺炎」;但疾管署表示,為了與國際接軌,正式的名稱更改為COVID-19,使用的簡稱依然是「武漢肺炎」。
但讓我們來看看全世界各大媒體的文章。
法國世界報「新型冠狀病毒: 動搖中國體制的殉難者」
美國華爾街日報「世衛組織的冠狀病毒對應引起熱烈討論」
德國德國之聲「法國宣布歐洲第一起冠狀病毒-19死亡病例」
英國BBC「冠狀病毒:拜賽斯特村落時節艱困」
美國美國之音「冠狀病毒死亡數升破1800人」
自由亞洲電台「冠狀病毒散播時,熱門影片顯示新疆醫護人員載歌載舞」
還有很會批評中國的紐約時報「四個問題,解讀中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數字變化」
這些媒體,現在新發的文章,已經都不再使用武漢肺炎這個名稱了。反過來只要上Google搜尋「武漢肺炎」,幾乎清一色都是台灣媒體,在疾管署的網頁上,更大大的寫著,COVID-19 簡稱武漢肺炎。台灣就硬是不改。
雖然名字是小事,但我有問題的是,台灣跟全世界通用的說法做法不同,堅持要自己搞一套這件事。
很多人可能認為只是國內為了溝通方便繼續用「武漢肺炎」,在國際上我們確實是用COVID-19阿,而且WHO不只是防疫資訊不給我們,連六年也不給我們參加世衛大會。為什麼國際上不把我們當一回事,我們為什麼還要把他們的準則當聖旨?
但是國際準則什麼都不管,那要不要自己組東協?WTO?或是自己組聯合國自High好了。這不只是疾病名稱,而是台灣跟世界接軌的問題。我們節目訪問過工研院北美公司總經理王韶華,他專門跟國外科技公司打交道,己經有三十年了,我問他台灣的競爭力在那裡,他說最重要就是因為台灣跟美國公司做事的方法,邏輯比較像,溝通容易很多,少走很多冤枉路。這是為什麼我覺得想法,做法,說法,習慣跟國際上慣用的方式走一套是很重要的。
而且使用武漢肺炎也會有歧視的問題,現在世界各地都出現很嚴重排華傾向。
有一位在紐西蘭待了21年的華人,只是去買個東西,就被旁邊的大嬸怒罵說就是亞洲人帶病毒來紐西蘭。法國也有人被路上的車故意開過水坑噴的一身溼,然後也是被罵帶病毒。這種事情現在到處都是!
所以WHO才在2015年就提出了一個新疾病命名的規則,要避免使用有代表地理位置、動物、個人或人群的名稱,就是為了不要因為疾病出現歧視特定族群的情況。
像是愛滋病就曾經被紐約時報叫做「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男同性戀相關免疫缺陷」。如果一直都沒改,現在的同性戀權利一定會倒退十幾年。有一個疾病叫做「退伍軍人症」,到現在都還沒有改名字,你不特別去查不就是會覺得它都跟退伍軍人有關係嗎?
而且消除歧視只是一部分的功能,另一部分是避免大家產生不正確的認知。比如說2009年的H1N1,最早是叫做「swine flu 豬流感」,那時候就因為這個名字,讓很多人都還沒有搞清楚狀況,就直接撲殺了健康的養殖豬,還弄到全世界的豬肉價格暴跌,許多人的生計跟財產都受到影響。伊波拉病毒也是阿,如果當初是用最早爆發的村子來命名,現在在非洲那個村子的人都不用活了。
雖然大家可能認為武漢肺炎的武漢就是個地名,本身很中性,從武漢開始爆發也是事實,而且台灣早就都習慣這個名字了,與其要大家多花30秒看一篇為什麼要改名字的文章,還不如把時間拿來多洗手。但就這樣一直叫下去,未來更改的成本只會變得越來越大。
你覺得疾病有沒有可能造成歧視呢?台灣跟大家叫的不一樣,有沒有關係呢?歡迎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消除歧視 在 消除歧視的最好辦法青年:接觸議題並代為發聲 - 人間福報 的相關結果
社會歧視無所不在,而且多為「隱形」的。為消除隱形歧視,一群大專生透過剩食計畫,將餐盒送給無家者,成為消除歧視的守護騎士。 ... <看更多>
消除歧視 在 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ICERD)專區 - 移民署 的相關結果
消除 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ICERD)專區 · 1 最新消息 · 2 關於本公約(ICERD) · 3 一般性意見 · 4 行政院防制人口販運及消除種族歧視協調會報 · 5 法規檢視 · 6 國家報告及國際 ... ... <看更多>
消除歧視 在 如何消除「歧視」? - 看雜誌 的相關結果
最近美國掀起了「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簡稱BLM)運動,讓種族歧視的問題再度成為美國社會的焦點議題。本文就來趕個流行討論一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