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的夢想驛站》
【世界已經沒有一處不受塑膠垃圾污染的淨土或淨海 南太平洋無人島 地球塑料垃圾密度最高 沒有可以分解的塑料 寄居蟹被迫以塑膠瓶為家 塑料隨洋流環遊世界世界 已經由食物鏈進入人體】
許多人會關心日本的福島核能電廠排了多少輻射的劑量進到了大海?它怎麼汙染我們的大海?可是你知不知道你所使用的很多日常生活的東西、廢棄物,在海洋裡頭到處漂流,它所形成對海洋的汙染,其實並沒有比福島核能電廠的輻射水衝擊更少。而最近在南太平洋的英國屬地的無人島亨德森島,出現了一大批的塑膠廢棄物。
位於南太平洋的一個英屬無人島亨德森(Henderson Island),最近被科學家發現,在它37.3平方公里的面積上,滿布18噸的塑膠垃圾,等於每平方公尺有671件塑料,成為地球上人為廢棄物密度最高的地方。
海洋科學家珍妮佛拉維斯:一部分的塑料,我們在亨德森島上所發現到的,確實來自於商業捕撈。一些跡證顯示,這些塑料來自於當地的捕撈作業,但很明顯的事實是,儘管這個島距離最近的城市五千公里遠,大部分我們在島上沙灘發現的塑料,是來自於我們日常生活的消費產品,有些來自於我們認為可以分解的塑料,但是我想要指出的是,沒有任何由塑膠製成的產品是可以完全分解的。它們原始的設計就是要永遠存在,所以不應該被歸類為可分解材質。
亨德森離紐西蘭和南美洲各約五千公里,是無人居住的環狀珊瑚島,為世上最偏遠的地方之一。1988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原本應該充滿天然美景,現在充斥各種塑膠廢棄物、破漁網,當地生態受到嚴重影響,寄居蟹只能找到塑膠瓶蓋當房子。
科學家估計,島上有近3800萬個塑料製品,約68%的垃圾甚至看不到,被埋在地表下約10公分的位置。每天還會有成千上萬個"新鮮"垃圾,會被沖到岸上。
海洋科學家珍妮佛拉維斯:在我作為一個海洋科學家的生涯中,我曾經去過許多遙遠的無人島,我該做的,我的角色就是把這些無人島的現況告訴各位,讓我們可以做出更好的決定。我可以說亨德森島上塑料的數量巨大到我前所未見,但這並不是特例,世界上有許多島嶼同樣遭受塑料入侵之苦,世界各地的海灘充斥著塑膠,我們都應該對此採取行動。
根據環境生態學家的研究,目前有超過5兆件塑膠飄在海洋表面,當這些垃圾被環流帶著跑,就可以漂到很遠的地方。身為南太平洋環流外圍唯一的島,亨德森島自然成為塑膠垃圾集大成的所在。一旦塑膠進入海洋之中,它就會被洋流帶動,從地球的頂端到尾部,從南極到北極,一旦它存在海洋中,我們想要把它清除的話就很困難。所以真正的關鍵就在於行為上和社會上,改變我們對於塑料的耽溺。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北極。四月份《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指出,曾經淨土一片的北極海洋,現在漂著3000億件塑膠垃圾。因為洋流的關係,格陵蘭以東與斯堪的那維亞半島以北的海域,成為塑膠垃圾的最後一站,塑膠不但可能攜帶有毒物質,還會吸附海中的化學物。海鳥和魚類常常誤食塑膠而噎死,或是因胃裡塞滿塑膠餓死,最微小的塑膠可以進入動物血管和肌肉組織,然後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海洋科學家珍妮佛拉維斯:科學家指出,奈米塑膠可以穿透黏膜組織進入魚的細胞中,這對魚類有害,影響牠們的繁殖、免疫力,以及維生技能。我們目前還不知道的是,當我們人類吃下這些魚類,或海洋生物會造成什麼影響,會對我們有害嗎?這已成為一個急迫的問題。一位權威的科學家告訴CNN,塑料已經確定進入我們人類的食物鏈以及飲用水之中,這並非可能發生在下一代孩童身上的事,它已經存在了。
世界已經沒有一處不受塑膠垃圾污染的淨土或淨海,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將比魚類數目還多,人類享受塑膠的便利,最終恐難逃自食惡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00的網紅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芮芮IG👉️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 來到小琉球,除了可以潛水看看海龜之外,更不能錯過的就是騎著機車在島上隨意晃晃,然後不經意地遇見令人屏息的美好畫面!另外,不需要擔心迷路這個問題,因為只要順著環島公路走,就有看不...
海 寄居蟹 繁殖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八卦
Joe:「台灣很多無良業者,山坡地濫墾濫伐越來越猖獗,大興土木,破壞當地環境,加上政府倒戈財團,官商勾結,這實在是非常惡劣。」
宜蘭外澳海岸要開發蓋旅館,開發商的林姓業者,早在十多年前,就在台二線的海邊,蓋起一座白色的阿拉伯宮殿園區,高聳的圍牆圍起200公尺海岸線。長期以來,只見貴賓來來去去,居民從來不曾進入,他們都笑說,那裡是聚落裡的神秘特區。
園區阻斷海岸,讓居民無法穿越下海,造成傳統海邊捕撈鰻苗、撿拾螺貝的漁業生活中斷。更讓居民氣憤是,原本海岸興建有堤坊步道,遊客散步,居民來往,學生通學,都可利用步道移動,但是園區阻斷堤坊步道,行人走到此處,被迫改走上台二線,在緊鄰馬路不到50公分的圍牆下移動,身邊就是呼嘯而過的砂石車,村裡老人、學生行走,讓人憂慮交通事故。
今年這個特區又要擴大,業者買下旁邊私人土地,以4成私人土地,再租用6成公有土地,加上原有園區,總計1.7公頃土地,申請開發觀光飯店。居民發現,6成公有土地屬於景觀保護區,業者申請變更成為乙種旅館用地,政府就重新檢討都市計畫,進行土地使用變更審查。
營建署審查時,當地居民齊力反對,開發單位為了表示開發規模不大,說出只會在海岸建造23棟濱海VILLA,一晚收費23000到30000元,所以不會有太多人潮,不會造成太大破壞,突然,現場突然一片沈寂,一位居民低聲說出,憑什麼拿我們的海邊,一晚賣三萬。
前往當地,一位居民帶著看一排廢棄房屋,他說這排房子興建三十多年,全部都在景觀保護區上,都是沒有門牌的違章建築,居民長期訴願申請地目變更,政府不理,強調海岸景觀保護區,依法限建,不得開發,但是財團一來,地目就要審議更改,可以開放開發,這種因權視事的心態,讓居民情以何堪!
居民四處奔走抗爭,她們說,業者已經示範如何壟斷海岸,不相來往,村民已不相信甚麼促進經濟的鬼話,只希望留給居民通行權,親海權,以及維護海岸景觀區的原風景,這片海岸風光,不該財團獨享,宜蘭外澳海岸開發,居民反抗中。屏東車城的後灣海岸,卻也沈淪在海岸開發的危機上。後灣海岸位於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緊鄰熱鬧的海生館,飯店業者賣下海岸農地,租下保安林地,準備開發飯店。
在旅館興建地上,就是陸蟹棲地,根據陸蟹專家劉烘昌調查,有六科十九種陸蟹生活此地。他們在繁殖期會爬向海邊,降海產卵,大量的卵粒,成為魚類的食源,存活孵化的蟹苗又爬回棲地成長,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循環,業者的開發飯店,破壞陸蟹棲地,將會造成嚴重傷害,許多生物專家以及環境保護人士,呼籲停止開發,要求以保育目的成立的國家公園,必須擔負起管制責任,保護物種棲地,嚴禁開發。
但是,墾丁國家公園以遊憩用地為由,同意財團開發,前年從墾丁國家公園開始,一路審查到屏東縣府,審查中提出陸蟹物種「死一半」就停工的標準,來讓開發案過關。這種「死一半」就停工的標準,成為生態界的笑柄,戲稱開發原來像飆車,撞死一半,停車就不會繼續有傷亡,問題是棲地破壞,物種死一半,另一半也逃之夭夭,棲地早已名存實亡。
近年來,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不斷在香蕉灣陸蟹棲地,舉辦陸蟹過馬路的生態保育活動,管制道路,讓陸蟹可以越過馬路降海產卵,表達對陸蟹的重視。但是對比後灣陸蟹棲地,陸蟹降海沒有馬路阻攔,一個良好棲地環境,卻是放縱財團開發,然後到馬路上大作生態保育秀,讓人覺得演很大。
後灣當地居民幾年來奔走保護,推動後灣陸蟹、寄居蟹保育活動,也帶動生態旅遊,數十年前,海生館說會帶給後灣繁榮,車來車往,後灣依舊沈寂,現今財團來開發,又說帶來繁榮,居民應該清醒,保護陸蟹棲地,保護自然資源,發展屬於當地的深度旅遊。
從外澳到後灣,甚至美麗灣、夏都、悠活等海岸觀光開發,貴族化的海岸線,已經悄悄佈滿台灣海岸線,佔據最美的位置,最生態的區域,讓海岸成為財團特區,切開居民、物種的世代相連,造就財團的利益。
當一晚三萬,成為貴族園區的驕傲之言,聽在居民、社會心裡,該是何等狂妄,以物種生存的自然資源,海岸景觀的全民共產,創造佔據海岸的一晚三萬。
http://www.appledaily.com.tw/…/%E6%BC%82%E6%B5%AA%E5%B3%B6%…
海 寄居蟹 繁殖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八卦
【東管處發起寄居蟹募殼活動】
寄居蟹揹著塑膠瓶蓋和水管帽,因為在海岸已經找不到適合的殼,專家說,從現在到十月,剛好是牠們的繁殖期,沒有適合的殼,母蟹就不會產卵。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發起為寄居蟹募殼活動,呼籲餐廳業者能把食用過的螺能送到東海岸。
海 寄居蟹 繁殖 在 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 Youtube 的評價
芮芮IG👉️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
來到小琉球,除了可以潛水看看海龜之外,更不能錯過的就是騎著機車在島上隨意晃晃,然後不經意地遇見令人屏息的美好畫面!另外,不需要擔心迷路這個問題,因為只要順著環島公路走,就有看不完的絕美風景!
-
網美老木
在旭日亭與大福漁港間有一個秘境賞海打卡景點。因為海浪將原本於海上漂流的浮木打上岸後,剛好卡在石槽秘境上,意外的爆紅變成了小琉球打卡景點!
-
花瓶岩
花瓶岩是珊瑚礁岩被海浪常年侵蝕而成,加上佈滿了海上植物的植被,遠遠看就像是一個佇立在海上的花瓶。同樣是小琉球的知名浮潛聖地,海岸邊擁著豐富的生態,不用下水也可以觀察到海星、寄居蟹、魚群、海龜。
小琉球擁有全世界「綠蠵龜與人最親近的距離」,也是「海龜密度最高的地方」,海龜全球僅有七種,小琉球是世界上少見,能在陸地、在海裡都能輕易看見保育類動物綠蠵龜的島嶼,賞龜時應「不接觸、不干擾、不餵食」。目前有超過160隻的綠蠵龜定居在小琉球,遊客下海浮潛、潛水,輕易就能與海龜同游大海,在岸上也能經常看到綠蠵龜浮出水面換氣,小琉球堪稱是綠蠵龜的「好龜宿」!
由於小琉球不受東北季風影響,所以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及潛水。為了執行垃圾減量,在生態旅遊的同時,建議各位旅客自備盥洗用品、餐具,相信對於當地的生態保育絕對有大大的幫助。如果是6~9月前往小琉球的旅客,夜間請避免到沙灘活動,夏天正值綠蠵龜的生產期間,過度的人為干擾,很容易造成綠蠵龜的繁殖受到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