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來水公司前董事長郭俊銘的投書,非常值得看,裡面談台灣水資源沒有一體調配,用水大戶自己申請地下水權,不買自來水,抽地下水只需要電費,這麼便宜就可能產生使用無節制的情形,而且發生全民「水補貼」現象,例如河川乾旱一般人無水用,但工業用水無虞。
台灣的經濟走入新一輪擴張期,這些水資源的利用與訂價或許需要好好梳理一次,重做思考。
其中有兩段特別引起我注意,他說他去台積電,看到廠內再循環利用的水,成本每噸25元,但台水每噸11.5元,他問莫里斯為何不向台水採購,莫里斯說這是公司對環評的承諾(感人)。另一段是為了解決跟濁水溪奪水、造成民眾水補貼的問題,台塑六輕的海水淡化廠明年八月就要啟用了,每噸水成本38-45元,甚至比台積電的25元循環水還貴很多。
殘酷的事實是沒有錢就沒有環保,最環保的技術可能很燒錢,如果你沒有資本投入研發參加競賽,根本不可能走進跑道。不花錢訓練選手卻想拿世界第一,這種心態怎麼會成功。
郭俊銘這篇文章可以看出,整個環境的保護,需要政府政策一體協調全盤調度,以及願意投入環保技術的業者帶頭示範、實驗。環保科技也是一種經濟,便宜地下水的成本不該如此計算,有了合理的訂價以後,業者也會投入環保技術採購,那也會帶動環保科技產業。
其實環保和經濟從來就不能偏廢,如果把「未開發狀態」當作環保的宗旨,那非常遺憾的是,我們看到環保技術越來越成熟,包括電動車、綠能發電,都是經過很昂貴的投資期,才走到比較便宜的平價期,你在前面放棄,根本就走不到最後。各種能源報告都指出,綠能發電在越來越多國家使用、今年開始全球綠能發出的電已經高於核能,產生規模經濟的同時,綠能電力成本持續下降,已經比不斷追加安全設備費用的核能便宜。
台灣的國土太小,資源太少,他是更需要環保再利用技術進入科技製程的,世界上國土面積同樣大小的國家沒有人能像台灣有這麼傑出的經濟成就(其實大部份大面積國家也不如台灣),台灣有絕佳的機會成為環保製程的領先國家,這兩年很多日本廠商來台灣學離岸風電,那就是因為台灣的離岸風電發展領先其他亞洲國家。
我們的國家很明顯已經在再創高峰的路上行走,這中間有更多的問題需要我們一起努力,我們想要怎樣的一個國家,怎麼樣讓台灣蛻變成一個更好、更強的國家。以前他們說是某些人讓台灣經濟起飛,但是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加入賽局,我們有機會證明拋棄top-down模式,我們大家一起,也可以創造未來,不歸功於誰,就是我們台灣人一起創造的未來。
——————————
二○一六年十二月初,我跟台水同仁去拜訪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現任總裁魏哲家也在場。
當時台積電是我們自來水公司第二大客戶(僅次於中鋼),在百大客戶中,台積電製程使用的原水,百分之百都是自來水,每噸十一.五元;然而,他們將用水不斷循環,再處理成本卻高達每噸二十五元。因此,我向張董事長表示,當時寶山、寶二兩個水庫都滿水位,加上頭前溪川流量很大,水源豐沛,建議台積電公司可儘量再向台水採購每噸只要十一.五元的自來水,製程回收水只要處理到合格就放流,這樣可以讓他們節省每噸二十五元的水處理成本。沒想到,張董事長回答我們:「雖然跟你們買水,比我們自己處理節省很多費用,但這是我們公司對環評的承諾!」
六輕每天三十六萬噸的用水,在枯水期占整個濁水溪川流量比例很高。濁水溪河床缺少溪水流過,造成的沙塵又讓兩岸居民飽受風沙之苦。這些,就是典型的水補貼!慶幸的是,台塑企業已動支五十四億元興建海水淡化廠,規劃日產十萬噸,明年八月啟用後,將可有效緩解此一窘境。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441068
海水淡化技術台灣 在 曾玟學 苗栗縣議員 Facebook 八卦
這兩天在地方社團看到許多朋友對苗栗地區的水情有很多疑問,也看到徐耀昌縣長跟陳超明委員、徐志榮委員都出來為苗栗縣大抱不平,但這其中卻有很多錯置的概念,長期待在經濟委員會的陳超明委員一定很清楚實際的狀況,但卻內行人講外行話,我認為反而會激化民怨,對於這次的嚴峻挑戰不一定是好事。
我的選區和住的地方正是這次首當其衝的限水區,以下幾個常被問的問題,希望能簡單解釋給各位朋友了解。
1. 苗栗不是很多水庫?為什麼要限水?
苗栗共有五個水庫,其中永和山水庫、明德水庫、鯉魚潭水庫為主要的公共給水水庫,三個水庫的有效水位都剩下近一成而已,而我們攤開全台灣的水庫來看,除了同屬中部的德基水庫也很低,其餘水庫多半都還有三成到五成的庫容量(除曾文水庫僅剩15%)。所以我想不是要修理藍營執政的縣市,而是因為苗栗、台中的水庫蓄水量真的不夠了。
目前的天氣預報也指出四月可能不會有顯著降雨,若不提前因應,以這段時間永和山水庫一天減少0.2%的速度,我們可能根本撐不到五月梅雨季就會無水可用。但更令人擔憂的是,五月梅雨季的狀況沒人說的準,而五月底前若沒累積降雨到300毫米,也無法解除紅燈警報。
2. 為什麼是人口最多的頭份竹南?其他鄉鎮為何不用停?
理由很簡單,因為永和山水庫狀況太不好了,本次分區限水的頭份竹南,就是永和山水庫及東興淨水場供應的區域,也因為這樣,不只有頭份竹南,同屬永和山水庫給水區的新竹縣寶山鄉、新竹市香山區、苗栗縣後龍鎮少數里也在分區限水範圍。
其他鄉鎮市如三灣、南庄、獅潭、泰安、卓蘭及大湖,由於沒使用水庫水源,暫無限水危機。而苗栗市、公館、頭屋、後龍、造橋、通霄、苑裡、三義、銅鑼、西湖則是有鯉魚潭水庫、明德水庫及伏流水、地下水系統支援,目前可以用減壓供水方式處理。
水的輸送配置是物質性的,跟電或訊號不同,因此有較高度的地區別和限制,一定要有管線想通連,不是想怎麼調就怎麼調的。比如說水情還很穩定的翡翠水庫就沒辦法把水給苗栗,只能送到桃園石門水庫而已,雖然目前桃竹幹管可通新竹,可是到了新竹就沒有再南送苗栗。
3. 苗栗的水不是都送去台中和新竹,我們不能留著自己用嗎?
身為苗栗的民意代表,我可以很輕鬆地跟著喊:我們水都不夠了,為什麼還要運到其他縣市給別人用?但水資源治理一個基本觀念的就是「區域治理」,因為水資源服務範圍與行政轄區劃分經常會是不一致的,在此特性之下,跨域治理更有其必要性。
我舉幾個例子,台北市、新竹市及彰化縣就是境內沒有任何水庫的縣市,因此台北市的用水仰賴新北的翡翠水庫,新竹市則由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支援,北彰化則由台中支援、南彰化為雲林支援,往南送水的台中市也有苗栗支援。
因此,水資源的配置不應該以行政區域來劃分,其必然會是區域調度,若是自己縣市的水庫自己用,沒有水庫的縣市情何以堪。
但問題來了,雖然鄰近縣市的水源能做支援,但為何新北能送桃園、桃園再送新竹,然後就斷了,往南也是苗栗送台中、台中送彰化,那苗栗缺水的時候誰來支援我們?雖然目前苗栗對台中的支援已有減少,對新竹更是大幅減量,但仍相當吃緊。
有些朋友會問,那苗栗提供新竹台中,為何新竹台中不用停?
但狀況是這樣,使用永和山水庫的新竹地區,這次也跟著供五停二,目前沒有要停水的新竹區域使用的水是新竹縣寶山水庫的水。而台中也是進行供五停二的限水。
以前北部多半是桃園在缺水,但前陣子啟用的桃園新竹幹管,卻變成桃園一天運送20萬頓的水給新竹用,發揮了非常大的功用,在極端氣候之下,什麼時候哪個區塊缺水誰也說不定。
所以應該建立更完善的支援水網,讓鄰近縣市可以做雙向的運送,目前甚至連讓縣內鯉魚潭水庫的區域和永和山水庫的區域互相支援都還沒完成。
4. 為什麼是供五停二?不能供三停一嗎?
最後一個,也是最多人在意的問題,為什麼是供五停二?停一天還可以忍一下,但連停兩天不只生活不便,許多學校和商家的日常運作都會受到影響,但這主要是技術上的問題。
首先,苗栗的兩個主要水庫,永和山水庫和鯉魚潭水庫區域其供水的方式並不一樣。永和山水庫的水由東興淨水廠處理後,主要是透過高低差以重力流供水,部分地區以加壓供水。而停水不是單純打開水龍頭就有水,關上水龍頭就沒水這麼單純,其中的操作相當複雜。
供五停二是水公司依照過去桃園限水的經驗,發現如果用分多次、停一天的方式,因為更頻繁停水復水,水管的管壓變動也更頻繁,水管爆管的風險會增加很多,且停水再復水,水管中的空氣會阻塞,必須先排氣,時間差往往也超過一天。
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為重力流供水的方式,若採取供三停一或供二停一,那麼位處高處的住宅和社區,將會一直無水可用。
因位處低處的用水器具會先被補充,但因為供水的天數短,高處的水還沒被補充完全就會又到停水的時候,接著水一來又會先補充低處,如此反覆,高處始終用不到水。
因此,供五停二的五才是關鍵,加長供水時刻才能確保排氣時程,並讓區域內的用戶用水器具皆能補到充足水源。而這也是為什麼重力流供水的區域必須要用分區停供,若是以減壓方式,管末端會有水送不到的狀況。
鯉魚潭水庫供應的區域則是以加壓供水,雖然穩定度會因距離加壓站遠近或地勢高低而有所不同。但管末端仍不至缺水,因此可以用減壓15%來做調整。這也是為何全縣不同鄉鎮不同調的理由。
_____
我自己的碩士論文就是在做台灣的水資源政策研究,這一次缺水的討論中,許多人都聚焦在水庫上,但水庫是有壽命的,再怎麼清淤都會慢慢死去,遲早有一天台灣的水庫會滿(離槽型的比較沒有淤積問題,永和山是典型的離槽水庫),因此,在極端氣候下,完善支援水網、發展多元水源並提升其比例是我們未來要努力的方向,像是伏流水、再生水及海水淡化(但海淡的高用電、高成本又是另一個問題)、提昇農灌技術等。
在水資源治理上,我們除了不該用縣市本位思考,更應該揚棄大水庫思維,高度仰賴水庫水源的狀況,若遇到水庫沒水,幾乎就是束手無策,只能等待老天下雨。台灣的降雨量一直不低,但因為地形我們留不住水,面對這次的危機,期許中央地方能攜手共同渡過。
__________
詳細停水範圍及臨時取水點資訊:https://reurl.cc/6y97AZ
海水淡化技術台灣 在 蔡正元 Facebook 八卦
一座大都市
的生存發展
最關鍵的就是
供水和供電
水要充分且乾淨
電要充足且穩定
民國50年代
台北市缺水嚴重
而且水質不佳
當時有兩任台北市長
林洋港和李登輝
在蔣經國支持下
堅持蓋「翡翠水庫」
可是國會、議會、媒體、輿論
的「反水庫」聲浪非常大
「反水庫」理由如下:
一、翡翠水庫蓋在
新店斷層附近
地震會使水庫潰壩
淹沒台北市百萬人口
造成數十萬人死亡
二、台灣工程技術不夠
施工品質不良等於在
台北市民頭上放個
隨時會爆的水炸彈
三、破壞大自然山川林木
會引起大地反撲
颳風夾雜泥沙會汙塞水庫
造成大自然浩劫
四、台北市缺水是市民太浪費
要呼籲巿民每人節水10%
台北市就不缺水
水庫根本不必蓋
五、台北市萬一缺水
也應該用南水北送
或海水淡化等
更環保的方式解決
水庫是不環保不安全的
六、敵人若轟炸水庫大壩
台北市民沒有撤離的時間
也沒有撤退的空間
幾小時內台北市將成鬼門關
七、不良份子若在水庫下毒
台北市民將大量死亡
所以不應該蓋大水庫
要在各區各角落蓋水塘即可
水塘可安全供水又可復育魚類
八、水庫耗費經費龐大
主張蓋水庫的人
一定會官商勾結貪污腐敗
以上這些論調
五十年前就出現
當時
反對蓋水庫最力的立委
叫胡秋原
反對蓋水庫最烈的「名筆」
叫王拓
但五十年過去了
台北市擁有全台灣
最充足的都市供水
台北市政府也有能力
確保翡翠水庫的安全
台北市民要記得謝謝
蔣經國、林洋港、李登輝
台北市民也要記住
這些似曾相識的
「反水庫」論調
就當作善意的提醒
而不必當成決擇的依據
海水淡化技術台灣 在 台灣缺水,不能用海水淡化嗎? (第2頁) - Mobile01 的八卦
海水淡化 廠即然是建立在海邊,也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甚至潮汐發電,儘量達到自給供電,這樣就可以降低很多淡化海水的成本。 全世界是以色列淡化 ... ... <看更多>
海水淡化技術台灣 在 [問題] 為何不在台灣西南部設立海水淡化廠? - 看板Geography 的八卦
如題
近年來受氣候變遷問題
台灣西南部從雲林到高雄
幾乎春季都會受到降雨不足而缺水的問題困擾
2021甚至嚴重到連民生用水都有問題
缺水問題甚至北擴到新竹以南
那問題來了
雖說海水淡化不見得能保證工業用水
但或許能在民生用水上起到無虞的效果
雖說成本較高 但減壓水庫民生供水的壓力應該比高成本來得重要
那為何不在西南沿海設置海水淡化廠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30.17.19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eography/M.1675907272.A.184.html
的需求呢? 畢竟台灣缺水的問題算是日益嚴重 這兩年來算是一直被拿出來說的問題
※ 編輯: eugene0315 (110.30.17.190 臺灣), 02/09/2023 19:35:5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