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文學自白書/ #就算哭泣也不能改變什麼】
週末時,結束和返台好友見面後,一樣去誠品逛了逛,看見這本韓國詩人 #朴濬/#박준 的作品,隨手翻了一下,發現是台灣目前還很少見的韓國散文翻譯作品,立刻就決定買走它。
由於作者是詩人出身,章節中還穿插了一些詩作,硬質的書封和厚實的紙張內頁,讓這本僅191頁的作品拿起來份量十足。
(出版社是我很少接觸到的 暖暖書屋,或許因為沒有做太多的行銷曝光,我在書店才碰巧遇見前還真的沒關注到這一本書)
/
朴濬的書寫筆調輕輕柔柔地,像是極薄稿紙上的鉛筆墨跡,微風從敞開的窗櫺吹來,字句似乎就會被氣流帶走,飄蕩在陽光灑落的首爾市景中一般。
對於諸多發生在生命中的微小事物,心思細膩的他,觀察角度特別又透徹、紀錄地也詳實細密,若不是在閱讀前已先去調查了他的身份,真的會以為這樣的作品是出自於女作家。
/
「和某個人對話時有個習慣,我會要求自己要花精神至少記住對方說的一句話。」
「話語從人的口中出生,在人的耳裡死去。但有些話不會死,會走進人的心裡活下來。」
以上兩段來自書中《有些話語是不死的》篇章,從這「特意記住交際對象說過的話」行為,就能感受到他的個性有多麼細膩,用文字對抗時間和無常、用回憶留住逝去的友人與愛情。
敏感、念舊、易病、怕生、不善拓展社交圈、喜歡熟悉的事物、一再造訪曾去過的旅行地點、點同樣的菜,甚至還有點鑽牛角尖和憤世忌俗,這些人格特質都讓我很有共鳴,懷疑他是不是也是固定宮金牛座俱樂部的一員。
原先,我就是一個喜歡散文多於小說的人,有別於小說中複雜的情節、角色、個性與對白,我認為散文中紀錄和描寫的一切,就像是某種程度的日記,才真正能表現一個創作者的個性、理念與處世態度,真心喜歡的作家當中,也多是因為他們的散文,而非小說作品。
/
「在全羅南道務安第一次嚐到的甘苔海苔有著和我之前吃過的所有調味海苔完全不同層次的美味,海珊島的斑鰩更是與我偶爾接觸到的智利產斑鰩口感完全不同。除此之外還有濟州西歸浦的魴魚、慶尚南道河東的河蜆、江原道旌善的山菜、忠清南道的龍利魚、全羅南道長興的香菇。」-《醋醬油》
喜歡到韓國各地旅行的朴濬,除了詩作名稱通常都帶著地名之外,途中所嚐過的那些美味,也讓創作出的散文宛如「週三美食匯」,一道道韓國各季當令菜餚,在字句之中熱騰騰地滾燙浮現(再次懷疑他金牛座)。
/
昨晚大概用了一個多小時就讀完了它,闔上書本之後,心裡有種說不出口的暖流感,這種閱讀之後殘存心中的內在反芻感,真的不是小說可以提供的,非常喜歡這本無意間發現的作品,希望未來還能再看到他的其他著作被翻譯成繁體中文。
「我們所有人不是正在成為孤兒,就是已經成了孤兒,就算哭泣也不能改變什麼,但一起流淚的話或許能夠不那麼難堪,或許能夠成為彼此的一點力量」。
「新的時代或許不是在翻完就的月曆時到來的,而是在我望著你,或是你凝視著我的時候,誕生於彼此的眼眸之中也不一定。」
/
有別於目前台灣出版業引進量大的 #韓國文學 小說作品,這本散文沒有過多的情節和角色故事,紀錄的都是個人對於愛情、生死、社交或旅行等細微的感受,向內吐露的想法或自我懷疑辯證,大多都不會有正確的答案,也沒有要強迫讀者去相信些什麼論點與理論。
這本作品輕輕軟軟地,就像是一個面對著你、願意讓你先傾訴自己,陪著你一起流點淚,在你調整好呼吸節奏之後,他才接著開口,講點自己故事的朋友,讓你知道他也和你一樣,對生命提出疑問,帶著微笑與苦痛生活著。
/
掰了位,這本書似乎有出現在韓劇 #今生是第一次 裡,可是由於我本人很少看連續劇,所以不曉得這是否可增添各位辣妹對他的興趣?
除此之外,這位作家在2012年出版的詩集:《為你取名字花了好幾天時間》和這本 #운다고달라지는일은아무것도없겠지만 (原文名長到金剛山),在韓國的銷售量至今也突破了十多萬本,可謂是韓國當紅詩人也不為過(台灣現在怎麼可能有詩集可以賣到十萬),在YES24熱銷排行榜上,還一度超過82年生的金智英,小小的韓國書市觀察也一起分享給大家。
以及,即將來訪國際書展的韓國作家當中,也有這一位喔(希望之前公布的名單不會因為延期而生變太多)#書展延期閱讀不停息。
Search
浦和紅鑽濟州 在 【日本職業聯賽盃-賽前新聞】2021-10-10 大阪櫻花VS 浦和紅鑽 的八卦
大阪櫻花「紅」光滿面週日下午,#日本職業聯賽盃#準決賽次回合將上演一場大阪櫻花主場迎戰#浦和紅鑽的比賽。浦和紅鑽首回合未能在主場先拔頭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