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再一次矛頭對準了陳菊。
現在看柯文哲,我已經沒有去年大選混戰時的錯愕,也沒有今年稍早他一再背骨時的憤怒。
現在我更多的,是惋惜,甚至有那麼一點可憐他,感嘆一個曾經被視為台灣政治希望的明日之星,會被自己的 #憎恨、#偏見、#傲慢、#投機、#野心,扭曲到如此面目全非,被眾人所棄的程度。
我已經看破了柯文哲這個人,但,我還是得幫陳菊說幾句公道話。
🔹 高雄市長是台灣最不容易做的工作之一
很多人會覺得,高雄長期作為台灣唯二直轄市之一,市長應該是威風八面、滿手資源。但事實上,這都犯了以台北市的角度看高雄的刻板錯誤。真正有直轄市的資格,又有與之匹配的資源的,其實只有台北市。高雄市雖然有直轄市的行政框架,卻未必有與之同等的資源。
在中央地方權責劃分上,直轄市比其它縣市要多負責不少東西。舉個最淺顯的例子,在直轄市裡面,公立高中職一般是「市立」,也有自己的「市立」醫院系統;而在其它縣市裡面,公立高中職、公立醫院一般是「省立」,凍省以後則由中央概括承受,改隸「國立」或「署立」。
這些都意味著直轄市必須自行扛起很多日常政務的財政負擔,不像其它縣市由省府/中央概括承受. 也無怪乎2010年五都升格(桃園則稍晚)時,當時還是台中市長的胡志強率先發難,對中央政府要求「不接手國立高中職與署立醫院」。
同樣的差異,也出現在健保費補助、地方工務與道路修繕等方面。而當有重大建設專案的時候,直轄市也要負擔不少自籌款。
胡志強的大動作,看在1979年即已升格,默默承擔直轄市財政框架三十年的高雄,難免有種「我們早知道了」的心酸。
🔹 柯文哲不告訴你的「雙城故事」
高雄市有直轄市的行政框架,但經濟資源呢?
柯文哲和陳菊隔空交火,常常拿台北與高雄的「創稅能力」出來說事。身為熟悉城市發展軌跡的高雄子弟,沒有什麼比柯文哲這種去脈絡化的批評,更令人憤怒的了。
高雄自從日治時期就被定位為重工業的南進基地,國民黨來了,蕭規曹隨,仍舊在日本人遺留的基礎上,繼續把高雄建設成重工業城市。長期以來,高雄的城市經濟,高度倚賴於黨國色彩濃厚的石化、煉鋼等重工業。
重工業給高雄帶來了就業人口與繁榮,卻也留下了嚴重的污染問題。最不公平的,是在稅收數字上,台北卻以「總公司所在地」的姿態,掠奪了其它縣市以勞工血汗、環境污染所換得的經濟成果。
例如,2014高雄氣爆案的肇事元凶李長榮化工,一直到現在總部還放在台北市八德路。而產值上兆,九成以上產能都在高雄的中油,在2016年以前總部都還在台北市信義區,連帶地「創稅能力」也算給了台北市。
也因為黨國政府長期以來向台北「一極化」的發展策略,科技產業、國際商貿、高等教育,幾乎都集中在從台北到新竹之間的狹窄走廊。連帶地,高收入的就業與產業創新、國際化的機會,也都向北集中。
也無怪乎柯文哲會大言不慚地說台北市繳稅繳得多。
他所不知道的,是國家掠奪了多少外縣市的勞動成果、打壓了多少外縣市的發展機會,才造就了一枝獨秀的台北市。
撇開城市的常規財源與創稅能力不談,在「中央補助」這一塊,高雄與台北比也是吃虧多多。
台北捷運可以政府蓋好,用「一元起租」給捷運公司營運;高雄捷運就要搞一個四不像的BOT方案,讓捷運公司自負設備折舊與貸款利息,然後天天喊窮喊破產,直到陳菊完成債務協商與財務重組為止。
台北鐵路地下化可以中央全額負擔,高雄就得分段負擔25%~50%的自籌款。
健保欠費,馬英九可以編特別預算給郝龍斌幫自己擦屁股,陳菊就只能摸摸鼻子自己想辦法。
台北治水,三、四十年前就可以花掉上千億,高雄拿個兩三百億,用滯洪池這種省錢的方式做,還被柯文哲嫌到臭頭。柯文哲不告訴你的是,他的「海綿城市」概念,還是客卿林欽榮帶去的「高雄經驗」。
台北就像吃了最大的一塊餅,猶嫌不滿足的千金之子;而高雄卻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很多事情得靠自己想辦法。
🔹 高雄的困境與陳菊市長的努力
上一代的高雄人,流血流汗,拼出了上一代的繁榮,卻輸給了全球化、都市化、知識化的世界經濟潮流。
因為全球化,台灣的製造業大量外流到中國,受傷最重的正是重工業起家的高雄。因為都市化,台灣的商貿與就業機會一股腦往台北集中,造成了高雄青年「北飄」的窘境。因為知識化,獨佔台灣一半以上高教資源的台北格外吃香,而高雄的科技業和高教資源,甚至還比不上台中、台南。
高雄,是一座陷入瓶頸的城市。
吳敦義時期,治市的宗旨是「不做不錯」、「好官我自為之」,只等著混完資歷、回歸黨國中央,更上一層樓。這時的高雄是停滯、怠慢,完全沒有在為未來做準備的。
直到謝長廷上任,才開始發掘高雄的問題,並一一提出對策。高雄艱苦的轉型,發想自謝長廷,而主要執行的部份,是在陳菊任內。
陳菊任內,在資源遠遠不及台北的情況下,高雄完成了包括高雄捷運、輕軌第一期、高雄港大型車輛「三國通道」在內的大型基礎交通建設。
從「文化沙漠」的惡名,到「文化新銳」的美名,高雄文教發展至關重要的衛武營兩廳院、海洋流行音樂中心、圖書總館、一鄉一圖書館,也是由陳菊完成主要的執行部份。
高雄未來的CBD「亞洲新灣區」,原來是高雄港邊的重化工業跡地,有嚴重的土壤污染問題。也是在陳菊任內完成曠日廢時的污染整治過程,才有現在蓄勢待發的姿態。
「大駁二特區」原本只是萬年荒廢的港邊倉庫群,在謝長廷發想,陳其邁、葉菊蘭協調,陳菊落實擴大的接棒努力下,已經成為聞名全世界的文化地景。
這麼多的成績,主要的執行部份都是在陳菊任內,是陳菊頂著不友善的中央政府與困窘的行政資源,一點一滴地打拼、實踐,才讓高雄展露出城市轉型的一線生機。
而在2016蔡英文政府執政下,高市府、市議會和中央政府終於有了「同心協力」的大契機。這時高雄的政策利多,多到看得大家眼花繚亂。黃線捷運初審通過,國艦國造與綠能給高雄帶來數以千億計的產業機會,橋頭科學園區起跑,舊有工業區清丈整理準備迎接台商回流,亞洲新灣區終於整治完成可以開發……
而這一切一切的機會,卻因為一次選錯人,而不幸地停下腳步。
🔹 柯文哲的五大罪
柯文哲被自己的「憎恨、偏見、傲慢、投機、野心」,扭曲到面目全非。事實上,從柯文哲對陳菊的明槍暗箭,便一一曝露了這五大罪。
因為憎恨民進黨、憎恨因理念差異而與自己分道揚鑣的蔡英文與陳菊,從「比較胖的韓國瑜」到「民主罪人」到「不是上半生坐過牢、下半生就可以為非作歹」……柯文哲不只一次用非人的、無的放矢的話語針對陳菊。但是,明理的人都看得出,柯文哲的話語裡,沒有邏輯理性,只有失控的憎恨。
因為對陳菊和新潮流的的偏見,柯文哲將吳祥輝、喜樂島等人在選戰中對自己的攻擊,都「乾坤大挪移」到陳菊對新潮流身上。但事實證明,吳祥輝和喜樂島甚至還談不上是民進黨,不管是非新潮流的姚文智,還是新潮流的陳菊,在器捐指控事件當中都找不到角色。
因為基於台北市長角色的傲慢,柯文哲毫無脈絡地批評陳菊治下的高雄「繳稅不如台北」、「還債不如台北」,但是,他卻忘了台北是天子腳下,是集黨國三千寵愛於一身的千金之子,享受的資源與優惠都不是高雄可以比得上的。柯文哲講的愈多,只是愈突顯他的缺乏同理心。
因為投機的政治性格,柯文哲可以一再背骨,為難幫忙他做好第一任市政的林欽榮、蘇麗瓊、林洲民等人;可以把高雄妖魔化、全盤否定他曾經模仿學習的高雄經驗;可以完全背棄自己保護台灣主權的初心,向蔡衍明與中共政權輸誠。
因為問鼎總統的野心,柯文哲昧著良心為韓國瑜背書、出動網路聲量暗助韓國瑜,想讓韓國瑜成為自己在南台灣佈局的一枚棋子。諷刺的是,選後韓國瑜聲勢反而壓倒自己,斷了自己的總統夢。
柯文哲以為自己可以一再拿陳菊當稻草人,來換取不明究裡的選民的注意。但是,選民雖然可以一時被愚弄,時間久了,終究要給陳菊一個公正的評價。機關算盡太聰明,柯文哲,又幾曾算到自己現在總統夢碎的窘境?
我們也只能輕輕淡淡地說一句,「我們的生命,跟柯文哲沒有交集」。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少康戰情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愛將林錫山涉收千萬聲押 王金平政治路難料?檢盯3年出手辦林錫山 非關政治?藏陰謀論?昔媒體擬問林錫山”5案” 負面傳聞傳遍立院? ◆林錫山17年立院秘書長 “王金平的金溥聰”?王金平:百分之一萬不會搜到我 全身而退?王金平當陽春立委 躲保護傘?尋再起機會? ◆補選再延一個月、作業費160萬 選制改...
「洪蘭負評」的推薦目錄:
- 關於洪蘭負評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 關於洪蘭負評 在 Facebook
- 關於洪蘭負評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 關於洪蘭負評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 關於洪蘭負評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 關於洪蘭負評 在 觀點 Youtube
- 關於洪蘭負評 在 [分享]無解的洪蘭翻譯品質問題-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洪蘭負評 在 洪蘭真的看書太少不用功翹課不尊重老師而且心裡有病,還 ... 的評價
- 關於洪蘭負評 在 洪蘭爭議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洪蘭負評 在 洪蘭爭議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洪蘭負評 在 Re: [問卦] 洪蘭下一次要翻譯哪本書??? 的評價
- 關於洪蘭負評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洪蘭爭議ptt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洪蘭負評 在 沒時間陪伴小孩?洪蘭:提供安全感、傳授你的身教、價值觀 的評價
- 關於洪蘭負評 在 [心得] 洪蘭翻譯事件簿- TW-history 的評價
- 關於洪蘭負評 在 [討論] 關於洪蘭對於台大學生的批評- AfterPhD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洪蘭負評 在 Fw: [分享] 洪蘭翻譯事件簿- 看板PhD 的評價
洪蘭負評 在 Facebook 八卦
我爸爸今天去打疫苗。
他本來在三級警戒還沒開始時,還想要去花蓮台東豪華旅館渡假⋯而且我也通過了他的申請(就是幫忙付錢)😈🤣沒想到所有的旅館都關了他只好待在家。
一個多月活動範圍只限於庭院。
我弟弟跟弟媳帶他去打疫苗。今天是第一次出遠門。
宜蘭縣的服務真不錯。
之前打AZ的時候我爸爸沒去。
他自己很會做網路評估🙈,尊重他的個人意見,終於等到了他要的莫德納。
看起來很輕鬆,不過,他之前寫了一個很像告別書的自傳給我們:🙈🙈
如果大家很忙的話就看到這裡下面拜託不要看,因為有點長:而且文筆很一般🙈,說真的「人的記憶會隨時光改變」,有時候會找不到真相哈哈哈⋯⋯
🥭🥭🥭(😈後有不孝女加上的評述,反正我爸爸有點老花可能看不到。
吳教授自傳
民國二十六年(1937)六月,我出生於宜蘭市的一個貧窮家庭,父親是村里幹事,母親辛苦幫人縫製衣服貼補家用,和祖母及雙親和妹妹一家五口住在巷內一間逢雨便漏水的房子。
二戰末期房屋被炸,物資缺乏,我和小我兩歲的妹妹只得到住家附近的南舘市場賣蔬菜和火柴盒(番ㄚ火)貼補家用。(😈這個有點可疑,從沒聽我祖母說過,爸爸你是受了安徒生童話的影響吧?)
我念小學和初中時期理科較差,幸好文科成績優秀,高中以第九名考上宜蘭高中。因數學太差(😈聽說大學聯考數學只有考3分,感謝我媽把DNA平衡過來)而被分到發到甲班就讀(乙班為理組)。髙中時,當了某報特派員,採訪在地的活動新聞,並與許耀文及黃德銘等同學創辦「宜中青年」和「怒潮週刋」,此時對作文產生莫大興趣。(😈原來這是DNA呀?爸爸)
高中畢業前面臨升學問題,因家境清寒,家父堅持只能唸公費的師大。當時的首選是「國文系」「史地系」或「社教系、新聞組」,但當時最夯的是~「英語系」,學長李壬癸説服我轉而臨時改填跟他同系所⋯
放榜的那一天是颱風夜,聽廣播得知考上第一志願,竟然抱頭痛哭,因此非我專長和興趣。(😈考上第一志願還這麼搖擺也只有你了🥭)
果然第一堂課就嚐到苦頭,教授們全程用英語授課,來自鄉下的學生那能和同班超過一半畢業自北一女、建中的同儕相比,後來因「僑生」和「特殊加分」學生相繼進來而分成兩班,再加上沒有學習數學的壓力,期中及期末考倒也相當輕鬆。
畢業後到蘭陽女子高級中學任教七年,也跟陳朝鏘老師合開宜蘭市的第一家補習班。經由女子國小的康秀娥老師及學生陳淑貞的介紹,認識了她的堂姊陳淑美而展開追婚⋯。(😈其實沒有追很久,就是看了幾場電影)
長女淡如和長子育光陸續出生後,趕上了出國留學的熱潮。通過托福考試後,申請到美國兩間大學。最後決定唸邁阿密大學,原因是條件好,氣候佳,海灘美女多。(😈這一句才是實話)後來又獲奬學金赴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硏究,同樣是海灘美女多(😈真的沒有看過你這麼爽的留學生)回國後經教育部留學生委員會推薦至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前身為台北商專)任教英文作文與翻譯,也在南陽街明明、台大等補習班授課。手頭較寬裕後.決定在台北市區購屋。
因料到長女及么兒會就讀北一女及建中(😈你說得好輕鬆,其實你忙到大概只知道我們念幾年級)便毫不猶豫的買下介於兩校中間、南昌街的四、五F公寓,隨後他們也如其所願的考上了台大法律系和電機系。
填志願時與女兒有點爭執,因當時白色恐怖司法淪為打壓工具,預知她又會上第一志願,建議她填外文系,隨後也認可了她的選擇。
(😈這一段就是我考上第一志願我爸爸要跟我斷絕關係的那一段哈哈哈,爸爸你真了不起,小孩考上第一志願被斷絕關係的,全台灣就是你最敢!)
年逾花甲,突然對運動產生了瘋狂的愛好,舉凡登山,桌球,馬拉松,短跑及三鐵無役不與。得到長青全省運動會的前三名後,獲准出國參加在印度舉辦的「亞運長青4百及8百公尺賽跑」的資格,隨後參加於温哥華舉行的「世界華人桌球公開賽」皆有得名。(😈這一段比較真實)
退休後對歌唱丶園藝及健走非常熱衷;但唱歌的確不怎麼樣。偏愛英文及日文歌,只是哼哼唱唱,五音不全。(😈五音不全是誠實的)
時光荏苒;轉眼八十有五,回顧過去,感慨萬千,尤其是聰慧的小兒子走了,慈祥的媽媽過世,加之心愛的太太(😈我媽在過世前最好聽過你叫她心愛的太太過⋯)因肺腺癌也在四年半前永別,令我情緒低潮,心態負面,坐困愁城~(😈咳,咳,其實宜蘭美女也很多)
所幸有取得「專業照服員證書」的洪小姐悉心的照料生活起居,並鼓勵我積極投入各種公益活動及參與終身學習課程後心態轉趨陽光正向。
女兒及兒子、媳婦也非常貼心的安排,並安排多元的自助旅行丶贈送各種營養品及美食,預訂飯店和參觀藝文表演活動等等,生活變得多彩而充實。
回首此生承蒙老天及親友的厚愛;能過得非常愜意,沒太多遺憾,面對因疫情嚴峻而三級警戒,我待在自家位居市區的百坪庭院,種花蒔草伴隨悠揚的音樂聲,樂觀的渡過每日並迎接疫情消除後的美好未來⋯⋯。
這裡結束🔚如果你真的看到這裡!我幫你鼓掌謝謝🙏有看完的請寫「吳教授好棒+1」不用分享哈哈!抽出三位送獎品及張小編保險箱之珠寶!🎁🎁和淡如的版畫袋。(😈如果不懸賞,誰會這麼善良看完?)
🌹🌹🌹張小編:恭禧以下三位朋友得獎了,請跟小編連絡哦!
Kristy Tseng、楊美綺、劉美鈴👏👏👏
洪蘭負評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3Q給台灣的提案41-47:這票投給我,我跟你一起打造未來】
距離投票只剩下不到24小時,我要把3Q的提案都跟大家報告完畢,#你的每一票都至關重要。
和那些坐著輪椅從國外被推回來的族群不同,如果你三十歲,你還要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五十年以上。
你的這票,是投給你自己,是投給未來的你,和你的下一代。
【3Q給台灣的提案41:投給自己的未來】
23年前,香港人迎來了保證「馬照跑,舞照跳,五十年不變」的中國,那時,他們沒有選擇。
23年後,當時的年輕人步入中年,面臨房價高昂、醫療擁擠、言論自由縮減的社會。
23年前剛出生的嬰兒,現在則在街上吃催淚彈,被毆打,被強姦,被自殺。
他們或有悔恨,但別無選擇,但是你有。
1年前,有個承諾「全台首富發大財」的煽動家,選上高雄市長,承諾他做好做滿絕不溜之大吉。
1年後,什麼承諾都沒做到的他,在凱道上煽動更多人民,接受他毫無根據的謊言。
他帶著指導解放軍作戰的吳斯懷們,帶著殺警犯、販毒犯,隨著中國共產黨的號角,一起進攻我們的民主殿堂。
還好,你們如果後悔,現在還有改變的機會,拿起盾牌,站好陣線,用手中的選票就能守護台灣。
年輕的台灣人啊,我們還有選擇的機會,不要擔憂,不要恐懼,不用再在意動員造勢的人數,不用在乎這兩天的耳語,明天睡得飽飽,1月11日,和你的手足,和你的朋友,投下手中這張選票。
1個半月前,平常不關心政治的香港年輕人都站出來了,他們翻轉了區議會,雖然不能下架共產黨,但展現了香港的意志。
後天,只要平常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也都出來,小英可能小贏變大勝,中二選區也可以翻盤,這就會決定選舉的結果!
不要擔憂,勇敢自信,投票前行,2020,台灣會贏。
【3Q給台灣的提案42:安心當父母】
今天的首投族,到了退休時,65歲以上老人人數將接近青壯年人數,而台灣人口也將下降到1700萬人左右,少子化、高齡化、勞動力缺乏怎麼辦? 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近年紛紛強調婦女友善的政策改革,原因在於女性長期負擔照顧老幼的家庭責任,無法工作,造成高教育、低生育、低就業的矛盾局面。而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在世界上長期偏低,鄰近國家中只微幅高過日本,更急需改革!
以北歐政策而言,簡而言之是以女性為中心的經建政策,透過普及平等公托,提升雙薪家庭比率,也大力提升婦女補助,並透過國家資源投入達到再分配與去普羅化,讓勞工達到中產階級生活水準。
以人類發展指數而言,指數越高,生育率越低,但在指數超過0.9以後,反而呈現反轉趨勢。這些高生育率國家有相當大部分是北歐福利國,如丹麥2008年時2歲以下全時托育率就達88%,瑞典達62%,挪威58%。如學者Korpi就指出「2歲以下正式托育是支持雙薪家庭的指標」。
因而丹、瑞、挪等國,婦女就業率比台灣高出30~35%!!人口減少時代提升台灣競爭力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推動以婦女為中心的福利支出。包含育嬰支援、公共托育、長照配套、和強化單親補助等婦女友善政策,讓長期在職場上被壓抑的女性可以安心就業!
在選戰中,郭台銘先生曾推出0-6歲國家養支票,但無視自己在生涯中多次養育兒女的經驗,攻擊洪慈庸委員在任期中生育,這就是無視「友善職場女性」的最惡劣案例。相比之下,蔡英文總統雖沒有漫天喊價式的浮誇政策,卻在不斷改進下,修正了公托公幼補助方式,我會在國會裡面,支持蔡總統更積極的推動照顧新手父母,友善職業婦女的政策,讓生育不再成為青年恐懼的生活負擔。
【3Q給台灣的提案43:公共托育】
公共托育一直是台灣基進關注的政策,我希望在四年內,我們能做到「公托與公幼免抽籤」的目標。
當然,我們很難將公托公幼國有化,義務化,但可以透過「準公共化」,讓父母有平等的補助基礎和多元選擇,並透過政府稽核和調查聯合抬價行為,維持市場公平性,減少「市場失靈」方式。因此,國家介入除了直接補助外,尚有維持公益調節市場的作用。亦即Richard Thaler所謂「推力」理論的地位。
另外,要透過對於民間社會的動員,促進參與和理解,並釋出多餘勞動力。並透過「政府有效投資」,減少公托的運作成本。舉例而言,所謂「青銀共照」、「二次就業」,都是嘗試釋放部分中、高齡就業者/同時照顧/被照顧者進入照顧體系,減少勞力負擔。
而在宅照顧、大家庭、社區合作社等制度,都是民間吸納照顧壓力的方式。可以透過制度設計的獎助制度來達成。而透過政府釋出閒置空間、鼓勵私營照顧服務型新創,這些都是減少市場營運成本的方式。
更具體來說,我們認為在強化公托同時,必須帶入公共運輸、公共住宅政策,並鼓勵微型創業的市場機制提供解決方案,減少父母負擔、也增加青年就業。
在0-2歲部分,以「居家型保母」和「機構型托嬰為主」,推動公正的保母推薦、管理辦法;並推動「公共社區保母」,也就是和公宅結合的「社區公共托育家園」。
在2-6歲部分,「公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應以修繕活化舊校舍等現有閒置空間,達到法規安全等標準。並結合大眾運輸導向開發和公共住宅政策,在車站節點設立和社區結合的幼兒園,讓最多人能夠利用。
另外,我們可鼓勵民間提出托育和長照的新解決方案,例如法國老人院自1990年代開始推動青銀共照人力分享的制度,讓托兒所與老人院比鄰。而日本新創企業推出和媽媽工作場所結合的托嬰/工作空間。這些都能提升服務效率。
如此一來,透過政策工具,來扶助民間力量、引導市場運作,形成一個吸納足夠民意的緩衝區,逐年提升公托比例,達成女性充分就業,解決所謂的「老化、青貧、少子化,人口三位一體」問題,才是讓台灣「平等而富有」的最好方式!
【3Q給台灣的提案44:多元教育】
我們的教育,應該不僅是教育孩子而已,在許多時候,孩子遇到課業問題,不只是學習困難,而是遇到社交、情感、家庭上的其他困難,甚至身心健康問題。
因此,包含學校的心理輔導、社工、甚至語言治療師等制度,必須加強配置人數,在偏鄉學校,也需要有在幾所學校聯合起來輪駐。
以芬蘭而言,就設有「多學科小組」,由不同職類專業人員定期和班導師討論學生整體「身而為人」的需求,仍後思考學生面臨什麼問題,能得到什麼幫助。把「心理健康和福祉」看作和學業成績一樣重要,是芬蘭教育的一大優勢,然而,台灣卻因為成本問題無法這樣做。不過,如果學生中輟,或是因情緒問題,濫用物質,無法在社會上謀生,我們所要付出的社會成本,將遠大於這些支出。
我認為,要達到「社會平等」,避免「青少年犯罪」,去特別關注那些落後的孩子,透過補救教學、心裡健康與社會資源協助,找出可以解決的問題,減少階級優勢帶來的不平等差異,這會對我們社會的融合有很大幫助,也將省下龐大的監獄監禁、毒品戒治等成本,畢竟投資教育,回報還是大多了!
【3Q給台灣的提案45:就職教育】
在高等教育擴張下,人人都能上大學,許多人批評大學系統與技職教育的混淆,也注意到了許多類別研究所就業的困難。
許多人認為高等教育有崇高的價值,然而,在通識與基礎人文課程以外,「就職」所需的技能,幾乎還是學子進入大學最關心的事。但大學與產業界的脈動,卻不一定緊密連結。
就拿地理位置來說,以台中為例,台中擁有台灣最重要的航太工業製造基地,但大學的航太相關系所,並不在台中。同樣的,高雄市台灣最大的造船基地,但造船設計能量與大專學系,卻集中在台北,這些都是不利地區發展的因素,不要小看地理因素,人際網路交流構成的互動,常常是促進競爭與人才流動的催化劑。
因此,科學園區結合大學研究機構的集約式規劃,或是大學復歸市區,讓大學成為帶動知識經濟轉型的樞紐,在許多國家的都會與產學規劃中逐漸成為趨勢。
台中具有國立中興大學以及許多實力堅強的老牌學校,我認為,教育部應更開放地,鼓勵地方產官學溝通,以研究型大學為樞紐,結合其他法人研究機構與廠商的研發部門,發展一地的技術特長,也能讓學生在學或畢業時,對於就業脈絡更好掌握!
【3Q給台灣的提案46:照顧青年】
青年不敢生育,除了剛才提過的育兒負擔,當然和低薪高房價也脫離不了關係。
因此,我還是強調,解決北漂與高房價問題的方法,除了進一步稅負調整之外,更重要的是讓產業與工作機會移回中南部,讓青年人口移回中南部,同時在新發展區域做好計劃,控制房屋供給,提供社會住宅,杜絕游資炒作,從供需面媒合解決問題,實惠且衝擊小。
現有的《國土三法》與配套法案,著眼於管制與保護的多,而未來開創的少。我認為應參考日本《國土形成計畫法》與定期檢討的 #全國總和開發計畫 之精神,以提升地方圈競爭力為目標,以子法或子計畫規範設置機能自足的廣域國際交流圈,並以「#西部都會走廊、#東部生態走廊、與環繞全國的 #海洋資源走廊」串連,用全國性的觀點,思考機場、高鐵、鐵公路網的建構,產業的戰略佈局與差異性法規鬆綁,並在各生活圈發展「#差異化吸引」魅力,讓年輕人有台北以外的多重選擇!
而當年輕人回到故鄉,我們應該優先推出公托、公運、公宅結合創業補助的一站到位政策,讓年輕人的生活、就業、育兒都沒有負擔,全力追逐自己的夢想!
【3Q給台灣的提案47:長照3.0】
蔡英文總統推動長照升級的步伐,是歷任總統最用心的,而我們也看到,經過不道4年,長照BC級據點大量成立,深入社區,加上受益族群範圍擴大,也提供了長輩更多的資源。
以預防醫學三段五級的模式而言,最有效的方式,不是「減緩失能」,而是增加前段的「健康促進」,來省下未來龐大的支出。在公共議題中我們必須納入相對弱勢者的聲音,才能改變我們社區的空間與生活方式。創造對所有年齡層友善的環境,並改革城市的發展,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誠然,社區、區域到城市,會有不同的尺度,也需要不同的架構來創造改變,建立一個全人健康,全齡幸福的城市。
在高齡者繼續增加下,未來長照2.0的框架,和財物支出,終究仍會受到挑戰。我認為,我們必須及早思考,進一步減少老人失能速度,ˇ以及降低照服員需求成長量的健康促進政策。我認為,長照ABC都是以「據點」出發,我們進一步衍生出「長照ABCD」時,就要用「在地整體照顧」,把地區改造成老年人可以持續生活在此的環境,透過居民間照護意識的提升,結合「到宅醫療」、「遠距醫療」、「智慧協助醫療」,貼近居民的生活,增加社區的信任與活力。因此比C據點更貼近人的,就是「家」。長照3.0便是以每個人的住宅為據點,社區為支援環境的整體營照,也會是長照政策永續發展之道!
洪蘭負評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的評價
◆愛將林錫山涉收千萬聲押 王金平政治路難料?檢盯3年出手辦林錫山 非關政治?藏陰謀論?昔媒體擬問林錫山”5案” 負面傳聞傳遍立院?
◆林錫山17年立院秘書長 “王金平的金溥聰”?王金平:百分之一萬不會搜到我 全身而退?王金平當陽春立委 躲保護傘?尋再起機會?
◆補選再延一個月、作業費160萬 選制改革夠了?洪、吳、胡、郝摩拳擦掌 黨魁之爭老面孔?
◆周子瑜事件催出50萬票 壓垮國民黨兵敗山倒? 23%選民用選票力挺 周子瑜成超級催票機?
◆TVBS民調:29%盼民進黨組閣、25%挺馬總統任命!蔡英文:馬先整頓內閣再來談 打臉馬總統?陳景峻獻策:毛請辭宋上場救援 蔡英文接招?
◆柯改善交通出招拆文湖線椅子 柯政異想天開?拆文湖座椅惹議 柯文哲:一步步來!改口?
今晚來賓:
前行政院秘書長 陳景峻
政治評論員 黎建南
民進黨發言人 阮昭雄
立法委員 江啟臣
資深媒體人 蘭萱
台北市議員 徐弘庭
✔密切鎖定【少康戰情室】快來訂閱➔https://goo.gl/SFpizi
每週一至週五21:00至22:00 TVBS 56台首播
隔日中午YouTube官方頻道/TVBS官網回播
●完整內容在這裡也看的到:http://goo.gl/Au9Wfa
●TVBS官網:http://2100.tvbs.com.tw/
●按讚粉絲頁:https://goo.gl/Qa9pUR

洪蘭負評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的評價
看更多完整版上集內容:https://youtu.be/od6wt8o8DZE
看更多完整版中集內容:https://youtu.be/3yHJuhAkLNg
看更多完整版下集內容:https://youtu.be/V-Npjh-gpe8
2020藍綠白大戰精采蒐羅➔https://bit.ly/2SRTorH
✔訂閱【少康戰情室】https://bit.ly/2sDiKcZ
●完整版HD集數快速找➔https://bit.ly/2Etctbf
鎖定TVBS 56台首播
●按讚粉絲頁:http://bit.ly/2fMs1us

洪蘭負評 在 觀點 Youtube 的評價
主持人:陳揮文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18:00 - 19:00
◎節目內容大綱:
第一段:
一,美股道瓊跌破2萬點 創三年新低
二,台股重挫537點 史上第三大跌點
三,破十年線 台股盤中逾500檔跌停
四,蔡總統臨時記者會 對股市信心喊話
五,國安基金進場? 今1700開會討論
六,疫情嚴峻 鎖國自保 全球經濟衰退
七,案59案103同學 某高中明起停課
八,無聊鄉民 PTT拿某高中校名開玩笑
九,謠傳雙北封城 陳時中:嚴查重罰
十,義疫情慘 單日確診4205 死亡475
第二段:
一,門檻28萬送件40萬 罷韓恐將投票
二,市議會下月開議 罷免可能在六月
三,綠議員罷韓裡應外合 韓孤掌難鳴
四,市長職權侷限 三千多億負債累累
五,中央蔡蘇當家 高雄8立委綠油油
六,建議揮軍北上 韓拼2022台北市長
七,台北首都動見觀瞻 兵家必爭之地
八,2018姚24萬 2020蔡87萬 為什麼
九,藍想重返執政 2022先攻下台北市
十,韓流到此為止? 尊重韓最後決定
第三段:
每日一句2020-0319
陳時中:相搶就不夠 相讓就有剩
狗吠火車2020-0319-247-4三一九週年
新店隨機殺人 新聞炒三天交代了
小燈泡案震驚全國 一轉眼快四年
軍中亡魂知多少 僅洪仲丘獲重視
誰還在意三一九? 只怕永無真相
----
按讚【觀點】
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 飛碟聯播網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http://bit.ly/2JOoLMg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 飛碟聯播網APP http://www.uforadio.com.tw/app

洪蘭負評 在 洪蘭真的看書太少不用功翹課不尊重老師而且心裡有病,還 ... 的八卦
因為洪蘭這個人有前科,而且洪蘭的爛滿多醫科學生都曉得,一個很混得爛教授很混得爛教授突然公開叫罵比她用功很多的學生,大家當然會懷疑洪蘭的動機,洪蘭編造的一聽就有 ... ... <看更多>
洪蘭負評 在 洪蘭爭議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八卦
洪蘭爭議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洪蘭負評,洪蘭爭議ptt,洪蘭兒子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洪蘭爭議ptt在2023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 ... ... <看更多>
洪蘭負評 在 [分享]無解的洪蘭翻譯品質問題-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看到一篇文章,裡面有詳盡說明洪蘭翻譯的情形
覺得理性且中肯,跟大家分享
-----------
無解的洪蘭翻譯品質問題
https://victranslates.blogspot.tw/2015/09/blog-post_25.html
2015年9月25日
洪蘭的翻譯品質問題由來已久。其譯作《快思慢想》2012年10月出版後大暢銷,但2013年
因為被指翻譯品質低劣而引發罕見的大爭議,本來是解決問題的一個契機,可惜相關人士
錯過了機會,我們因此必須繼續面對洪女士「無私貢獻」的譯作,包括今天出版的《暴力
犯罪的大腦檔案》。
洪蘭堅持譯書,令我想到一句話:以為自己擇善固執的人,可能只是冥頑不靈。台灣社會
相當有趣,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就是久久無法解決。我無法深入剖析社會問題,但洪蘭翻
譯問題還可以整理出一個類似「懶人包」的東西,供有興趣者參考。
1. 洪蘭的翻譯品質真的很差嗎?畢竟她已經譯了超過50本書,累積字數超過一千萬,當
中還有像《快思慢想》這樣的重要著作,而且許多譯作賣得很好。你們批評她的翻譯品質
,只是人云亦云吧?有人認真對照過原文和譯文嗎?
答:洪蘭的翻譯品質確實很差。一名譯者的翻譯品質如果像洪蘭那樣,根本不可能通過出
版社的試譯──這是假定把關者夠水準;不幸的是,出版社負責決定找誰翻譯的人,有時
根本沒有能力判斷翻譯之好壞。
有朋友這麼概括洪蘭的翻譯問題:不求甚解(讀不懂英文),強做解人(用解釋代替翻譯
),得過且過(看不懂或難譯的就跳過)。我覺得這說法很好。當中「強做解人」這一點
,可能令人聯想到翻譯「說明體」(用自己的話把作者的意思明白說出來)。說明體並非
一無是處,適當運用有助讀者理解原著,但洪蘭的問題不在於說明體是否應用得當,而是
在於她對原文的理解往往有誤、喜歡在譯文中加插她自己的話,而且遇到不想譯的原文便
跳過不譯,結果便出現錯漏百出、夾譯夾議的「洪蘭體」。洪蘭今天出版的最新譯作《暴
力犯罪的大腦檔案》,光是試閱內容第一段,便充分展現了洪蘭體的問題:不過是幾句不
算複雜的話,便出現三處誤解原文的錯譯和三處漏譯。這樣的表現,怎能使人對她的翻譯
有信心?
洪蘭的翻譯品質,至少自2000年起便一直有人批評,中文維基百科有相當翔實的記錄,非
常值得參考。
要評斷一名譯者的翻譯品質,確實必須認真對照原著和譯作。譯評人必須有足夠能力看出
譯作的問題,寫譯評費時費力又沒有實質報酬,而且公開批評著名學者的譯作需要不小的
勇氣(會得罪不少人,包括出版界和學術界的一些有力人士),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洪
蘭的翻譯品質那麼差,但歷年來願意公開具名批評的人不多。但無可否認的是,確實有一
些有心人費了不少力氣,提出足以說明問題的具體批評,當中譯人譯事(G+)上的兩份洪
蘭譯作勘誤(洪蘭譯《語言本能》中文非正式勘誤表;從洪蘭的誤譯學英文)堪稱代表作
。認真看過這兩份資料的人,很難否認洪蘭根本沒有能力譯好那兩本書。
因為翻譯品質實在太差,不少人懷疑那些譯作不是洪蘭自己譯的;他們懷疑洪蘭像台灣學
術界一些教授,把翻譯工作分給學生做,然後自己冠名出版。但是,至今沒有人能提出證
據證明洪蘭這麼做。洪教授的譯稿據說是手寫的,而且洪蘭體「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那些譯作應該確實是她譯的。
2015年9月,知名部落客Wenson在其文章中提到,他很喜歡Andrew Solomon的著作Far
From the Tree,向出版社推薦出版中譯本,被問是否願意接譯;他說他難有時間譯這本
又厚又硬的書,可是又真的很喜歡這本書,而且也擔心它會「被洪蘭染指」,這句話譯界
中人看了難免會笑出來。
2015年8月,臉書上有「一句話惹毛心理系大賽」,有網友留言「譯者:洪蘭」,獲得近
六千四百個讚。這是洪蘭的翻譯問題難得帶給網友歡樂的另一件事。
2. 你把洪蘭的翻譯說得那麼差,可是人家的譯作還是一本接一本地出啊。你如何解釋出
版社願意持續找她翻譯重要著作?
答:王乾任日前發表的文章〈為什麼洪蘭能繼續出版翻譯書?〉,對此有不錯的解釋:因
為洪蘭的譯作能賣。儘管批評不斷,台灣仍然有不少讀者願意花錢買她的譯作。
你或許會問:「你不是說以洪蘭的翻譯能力,她根本不可能通過出版社的試譯嗎?那麼她
為什麼能開始譯書呢?」答案很簡單,看完〈無聊筆記:王榮文與洪蘭〉你便會明白。洪
蘭開始做翻譯,遠流出版社老闆王榮文有「開啟之功」。王榮文與曾志朗和洪蘭夫婦有「
一輩子的情誼」,你認為洪蘭需要通過出版社的試譯嗎?王榮文說:「我欽佩她願意為像
我一樣英文能力不足、科學常識不夠的國民付出額外的勞動,在她熟悉的科學領域無私地
貢獻了將近一千萬字的譯稿。」問題來了,王先生既然英文能力不足,他如何判斷洪蘭有
足夠的能力譯好那些著作?你以為著名學者就能譯好相關領域的著作嗎?你不知道翻譯是
一種專門技術,優秀的學者不一定是好譯者嗎?(洪蘭是不是優秀的學者是另一個問題,
本文無意評斷。)
王榮文那篇〈洪蘭教授的翻譯人生〉發表於中時網站上,有許多讀者留下有理有節的精彩
評論,可惜這些批評就像狗吠火車,對王先生與洪教授好像完全不起作用,所以洪教授才
能繼續她的翻譯人生,為英文不好的廣大台灣讀者付出額外的勞動,繼續無私地貢獻重要
著作的中譯版。
3. 波卡事件主角、網路世界「大神」級人物戴季全寫過一篇文章〈革了翻譯產業的命吧
〉,「一字一字深刻地說:洪蘭的錯,錯不在洪蘭」。他似乎認為翻譯業產值很低,譯者
領不到好報酬,譯作品質低劣因此是一種產業結構問題,不能怪洪蘭。你怎麼看?
答:戴季全以為自己看到深刻的產業結構問題,可惜他那篇文章展現出來的判斷力,大概
就像他在波卡事件中的表現那樣,只是自作聰明。
洪蘭劣譯的問題有它特殊的地方,但我們實在不必扯那麼遠,只需要思考以下問題:洪蘭
翻譯的那些書,出版社拿支付洪蘭的稿費,在台灣能找到勝任的譯者,譯出意思準確、文
字流暢,基本上不需要怎麼修改的中文嗎?我認為絕對可以。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故作深
刻,扯那麼多廢話呢?
台灣書籍譯者的稿酬確實不高,英譯中多數人領每個中文字0.6-0.8台幣(洪蘭的稿酬應
該顯著高一些)。如果只是譯書,譯者的收入不會很好。但以台灣目前普遍低薪的情況而
言,譯者只要案源不斷,收入在台灣已經算是中上水準。筆譯確實無法賺大錢(《魔戒》
譯者是少數例外),收入完全無法與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相比,也無法與網路世界
大神級人物相比,但有職業操守的譯者絕對不會因為報酬不高就敷衍工作、馬虎翻譯,否
則便成了譯界的敗類。
4. 洪蘭劣譯關你什麼事?你為什麼要跟她過不去?有資深譯者說:「挑別人的錯不能讓
譯技進步,發現別人的妙譯,理解妙譯的製造過程,才能增加自己的實力。」也有資淺譯
者說:「洪蘭女士的譯本或許真的很糟,但真的一字一句都那麼爛嗎?裡面有沒有譯者可
以學習的巧思妙譯呢?」你為什麼那麼愛批評別人的翻譯,不能多欣賞別人的妙譯嗎?
答:我實在氣不過:洪蘭翻譯不少重要著作,出版這種重要著作的爛中譯,影響很惡劣,
實在是太欺負讀者了。2013年7月,加州州立大學哲學教授王偉雄經對照原文和翻譯,認
為讀者對《語言本能》及《快思慢想》的指控屬實。他說:「(這兩本譯作)對不起付錢
買書、花時間看書的讀者,也是侮辱了原作者……這兩本都是令人眼界大開的難得佳作,
假如出版社買了 exclusive translation rights(獨家翻譯版權),可能幾十年內都不
容許有第二個中譯本,那些英文閱讀能力夠不上讀原著的讀者,便只有望書興歎了。」
洪蘭翻譯《快思慢想》一書,因為翻譯品質低劣而引起極大的爭議,如果她能放過沒有條
件看原著的中文讀者,高抬貴手,不再譯書,爭議應該可以告一段落。可惜她和遠流出版
社顯然無意放過這些中文讀者。因此,我們即使是狗吠火車,也不能不發出抗議之聲。所
以不是批評者要跟洪蘭過不去,而是洪蘭跟大家過不去。
有些譯者或許認為做好自己的翻譯,對得起作者和讀者,獨善其身就好。可惜「沒有人是
孤島」:身在譯書這個行業,同樣沒有譯者是孤島。翻譯作品因為翻譯品質低劣而成為新
聞事件,而且問題譯作繼續面世,整個譯界都將受害。低劣的譯作多到某個程度,願意購
買和閱讀譯作的消費者將顯著減少。暴露翻譯品質問題,不是要害翻譯業,而是希望業界
能正視問題,力求進步。為了指出問題,挑別人的錯有時是必要的,這當然不是為了精進
自己的譯技。洪蘭的譯作問題那麼多,你還希望從中找出「可以學習的巧思妙譯」,你是
要跟自己過不去嗎?
翻譯重要的外文著作,對促進社會進步十分重要,但翻譯品質不能得過且過,否則出版譯
作可能適得其反。台灣不是沒有優秀的譯者,台灣人以至其他地方的中文讀者值得擁有可
靠可讀的中譯本。
https://victranslates.blogspot.tw/2015/09/blog-post_25.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165.212.2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76932366.A.67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