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 Bloomberg新聞摘要
<亞非中東新聞>
*處於緊急事態的東京確診病例仍創新高 日相菅義偉仍堅持不採取強制措施
*憂心新冠病例激增促使官方延長封鎖令 菲律賓股市創下2020年6月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印尼發現科興疫苗四到六月的保護力與防重症率 比起前三個月下滑
*印尼仍是全球每日新冠死亡率最高國家之一 如今推動意願低的高齡長者施打疫苗
*中國國家衛健委公佈 中國有7.77億人口已經完全接種疫苗
*中國反對世界組織(WHO)下一階段病毒起源調查 稱該調查計畫受到30多國反對
*韓國簽署協議採購3000萬劑BNT疫苗 並保留必要時可加碼3000萬劑
*韓國本週末進入三天長假期 總統文在寅呼籲民眾減少出遊
*寧波港關閉恐再次影響洛杉磯港的吞吐量 部分海運公司正設法從中國港口分流貨輪
*港府嚴打反政府運動 香港最大抗議團體面臨警察調查威脅
*隨著支出復甦 香港上調2021年GDP成長率至5.5%到6.5%
*指責推特封鎖其帳號 印度反對黨領袖抨擊推特對印度政治存在偏見與干涉
*馬來西亞首相在信任投票前尋求反對派的支持 慕尤丁承諾明年七月前舉行大選
*大陸湖北柳林鎮12小時內強降雨逾500毫米 至少21死數千人被迫撤離
<歐洲新聞>
*指控英國的旅行黑名單不符合科學根據 南非旅遊業抨擊英國的防疫限制
*德國將美國、土耳其和以色列列為旅遊高風險國家 入境須出示疫苗或康復證明否則強制隔離10天
*奧地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創新高 政府考慮強制室內場所也要戴口罩
*英國研究顯示去年第一波疫情期間 11%的新冠確診者是住院後染病的
*英國平均薪資因解封後企業爭搶員工而上漲 8月第一週招聘廣告數量接近紀錄最高點
*富豪布蘭森出售太空旅遊公司維珍銀河價值3億美元股權 但持股仍有18%為最大股東
*特斯拉德國廠會耗盡該地區用水?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面對記者提問一笑置之
*德國總理梅克爾可能的繼任者拉謝特 跟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接觸盼博得擁抱科技的選民青睞
*衣索比亞國家銀行要求所有商業銀行 暫時停止以土地或建築物為抵押品的放貸
*南非要實現三分之二成人接種疫苗的目標 最大挑戰已從供應短缺轉為需求不足
<美洲新聞>
*美國FDA批准免疫系統差的美國人將可接種第三劑疫苗 其餘族群尚不需要加強針
*印第安納大學要求所有學生接種疫苗遭學生提訟違憲 遭最高法院大法官巴雷特駁回
*不要忽視疫苗正發揮作用的事實 即使確診增加且有突破性感染 但已接種疫苗者重症率確實較低
*郵輪嘉年華Vista號靠港貝里斯前 船上26名員工與1名旅客篩檢新冠陽性
*AT&T要求員工室內都要戴口罩 並規定經理級員工必須接種疫苗
*臉書延後員工返回辦公室工作的時間表 所有員工在明年一月前仍維持居家上班
*美國最高法院放寬紐約的租戶驅逐令 法官選擇站在房東這一邊
*美國中情局有意成立中國任務特別小組 要在情報工作上凌駕北京
*亞馬遜計畫更改電影魔戒拍攝地 從紐西蘭搬遷至英國
洛杉磯港 吞吐量 在 Anue鉅亨網財經新聞 Facebook 八卦
美國西岸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塞港現象日益惡化,在與多個供應鏈相關業者和美國交通部協商後,週五 (17 日) 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宣布將延長夜間、週末營業時間,提高有限的港口吞吐量。
洛杉磯港 吞吐量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如何提升高雄港綜合實力:從遊輪產業說起
圖文/ 洪正
昨天傳出高雄港去年貨櫃吞吐量排名後退到全球十五,有人視為高港衰落的表徵,有人則認為是得加速港口轉型的訊號。
➡️貨櫃是港口唯一指標嗎?
我認為有個概念要先調整:單看貨櫃吞吐量論定港口實力的方式已失效了! 目前高雄港貨櫃轉口與進出口量各在500萬TEU左右,其中進出口和港口腹地製造業的「量」有關,難有大幅提升。轉口量則和港口區位、設施、航商/碼頭商商業策略均有關係。日本最大貨櫃港東京港在2016排名世界第31,美國最大港洛杉磯港排名世界第18,並不代表這些區域就已沒落。
隨著港口自動化的進展,港口繁榮創造的「直接就業」有限,縱然增加一百萬TEU,對高雄經濟直接幫忙不大,做為全球轉運網路一環、港埠樞紐帶來的物流效應與生產附加價值才是重點。高雄港持續更新港口設施所著重的就是避免邊緣化,維持樞紐港地位,而不在貨運量大幅成長。
另外除了貨櫃港之外,高雄港是非常複雜的軍工商漁複合港,港埠實力也需要綜合考量。就像現代棒球要評價一位好的打者,已經不是只看打擊率,而是考慮打、守、走進階數據的加總。
➡️郵輪經濟規模龐大
除了貨運外,觀光遊憩帶來的人流,對於港市經濟助益也很大。全球十大貨櫃港目前都在亞洲,但亞洲的郵輪碼頭使用量只佔全球9%,而歐洲和加勒比海佔1/3。在未來亞洲可望成為全球最大市場,台灣也在這波浪潮中。
郵輪產業經濟效益不只下船的觀光客,還有岸上觀光、碼頭服務、零售消費等「第一層供應商」;和郵輪所需的食材、器材、後勤補給的「第二層供應商」,可發展成很大的產業鏈。甚至台灣目前不具備的郵輪造船與維修,都是商機。
要得到這些商機,一是要成為「#郵輪母港」(不只是掛靠港),二是要整合區域觀光資源,吸引郵輪靠泊之餘,也把商機留在當地。舉例來說,郵輪掛靠台中港半天,下船後遊覽車直接把觀光載到日月潭遊覽一圈就回來,對於港口本身沒有補給需要,也無法帶動周邊商機。 但若郵輪以高雄為母港,需要在高雄裝卸補給品,遊客下船後也就近在新灣區周邊遊憩,消費效應就很大。
➡️高雄港資源整合還做得不夠
好過日長期追蹤高雄港區建設,對觀光設施的整合,我們覺得相當不足,高雄喊說要發展郵輪產業也超過十年了,但港埠旅運中心在中油土壤油污因素拖累下,要等到2019年才能完工營運。期間代用的香蕉碼頭或9號碼頭,設備簡易先不說,連聯外的人行道等細節都做不好。入境手續與安檢檢疫的效率、港口意象宣傳的細節、免稅購物的結合,都有待改進。
而在16-18號碼頭的港埠旅運中心延宕之期,周邊14-15號碼頭、19-20號碼頭的招商,居然也同步停滯。這些都是港務公司直接持有的土地,不該以地主因素當作藉口,而散裝碼頭的使用,也不應妨礙前置招商與規劃作業的啟動。中央政府的缺乏效率及不願與地方緊密配合,都令人遺憾。
而除了國際航商靠泊外,使用中型船隻的近海航線、環島航線、離島航線,甚至「公海賭場」等不同玩法,在鄰近國家行之有年,也是豐富港口遊憩生活的重要因素,這應該是高雄可以蛻變成「台灣最好玩城市」的一大利基。 造船與遊艇產業的基礎,更可作為爭取郵輪維修甚至製造的動力。
我們深信,我們深愛的台灣第一大港:高雄港。具有台灣獨一無二的優良條件,在發展為「海洋首都」的過程中,落實海洋治理能力、推動港口效率升級、市港觀光整合,將會是整座城市轉型的重要契機!
#高雄港 #郵輪 #港埠旅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