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況轉播 #尊貴碳鍋與RAW午宴
今年初,我在Instagram上發現了一個謎般的鍋子,外方內圓,黝黑如炭,照片與影片精雕細琢,形象尊爵。攤開其廣宣名單,哎呀呀,不都是國際級大廚嗎!東京是奧田透,墨西哥是Enrique Olvera,利馬是Virgilio Martinez,義大利阿爾巴是Enrico Crippa。那麼,台北由江振誠擔綱,順理成章。
三個神秘黑盒子從RAW的廚房乘著推車出場。江振誠主廚開宗明義:「這鍋子集壓力鍋、鑄鐵鍋、燜燒鍋於一身。」他分別示範了三種用法,第一煮是白米飯,似壓力鍋那般炊出完美晶彈的青森「青天霹靂米」;第二煮是牛菲力,如鑄鐵鍋那般燒出外焦香內瑰嫩的質地;第三煮是鴨肝與高麗菜鑲肉,仿燜燒鍋那樣火力穿透入裡,熟度均勻。
「而且很好看。」江振誠再加一點。
被江振誠說美的鍋子,是「#ANAORI kakugama碳鍋」,由日本的碳素專門製造商「ANAORI Carbon株式會社」成立的全新品牌,瞄準fine dining餐廳與高端家庭用戶。為什麼說高端呢?各位若上官網去查價錢,小尺寸要價NT$74,900,大尺寸要價NT$129,900。買鍋堪比名牌包。
奢侈品的價值未必以實用性來衡量,不過這鍋,確實有獨特的訴求。碳石墨一體成型,這咖鍋,導熱非常優異,畢竟,碳石墨的遠紅外線量是鑄鐵的五倍。日本的燒鳥、燒肉時常強調木炭,就是著眼於遠紅外線,也就不妨將此碳鍋想像為,食材被竹炭包圍著烹調。也因為厚,以及中央的釜型設計,於是也導熱均勻、蓄熱良好。適於直火加熱,烤、燉、煮、炸、蒸皆宜,上方的蓋子,翻過來還可做煎烤盤;中間一層檜木蓋,加熱後會散發優雅香氛。
繼續用原有的壓力鍋、鑄鐵鍋、燜燒鍋當然也可以,功能性與實用性則會限制常人對於鍋具的想像,吧。
別再讓大家誤會我在賣鍋子。託ANAORI之福,我也嚐到了RAW今年開賣以來備受好評的「Andre is back」菜單。
從頭到尾,毫無保留,沒有在手軟的。RAW哪一次不是這樣?而這次,我又明確感受到菜色之精之細,執行準確,那是對於「好吃」的深度理解,藉由一切細解綻放光芒。這的確延續Restaurant ANDRE的DNA,兼有RAW的活潑與動感;而RAW是一間量體比Restaurant ANDRE大得多的餐廳,卻仍能把一道道菜複雜的配件與元素精準呈現,值得喝采。
很喜歡開胃點心中,昆布脆片與熟成帆立貝清脆與軟黏的對比,海帶絲疊上柔韌,不同口感堆積起來的鮮味,閃現油封檸檬的高頻亮香;海膽花生醬天使麵,宛如麻醬拌麵的趣味,卻是甜鹹鮮的完美比例教人折服;尼斯沙拉,以煙燻和魚油貫穿全場,馬鈴薯以煙燻羅勒醬、第戎芥末醬做出差別,香檳醋漬珍珠洋蔥與橄欖油的清新酸脆也很重要。
玉米三重奏,一刀刀片下的玉米彷彿綢緞,果甜搭佐鮮辣(辣烏魚子面疙瘩),頓時味道立體;另以愛樂壓與雞湯萃取穀物、香料與咖啡粉的風味,平添表演性與趣味,加味的雞湯沖進玉米與香草製成的膠囊成為「玉米濃湯」,味道也很討喜。水針魚捲也有細工,捲進的是鱸魚肉與香草碎,蘸上南法燉菜「Barigoule」轉化而來的大蒜、雞湯、朝鮮薊醬汁,或者焦化味噌,都很鮮美可口,發芽小麥柔韌的顆粒感與鮮甜的味道,也加強土壤、種子的風味。
還有百吃不膩(也沒吃那麼多次啦)的「Memory 1997」— 江振誠主廚在法國「感官花園」餐廳創作的第一道菜,溫暖的鴨肝凍、柔美的黑松露醬汁,經典而舒心。
作為ANAORI午宴的主菜,那道釜飯也是非常美味的。飯真的好吃,來自青森的青天霹靂米被炊得飽滿Q彈、粒粒分明,和均勻五分熟的滑嫩牛菲力與水潤油香的鴨肝送作伙,既是解構版羅西尼牛排,也是升級版牛肉丼。
在隔板林立的RAW吃飯,是全新體驗。這是降級後我的第一場餐敘,也唯有回到餐廳,才能實際體會餐廳多麽不可取代。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夫夫之道 FuFuKnow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里歐的碎碎念 在2018年的倒數幾天,我們剛在台南跟幾位小洋蔥聚餐完, 這些小洋蔥(噢不,應該說是老洋蔥, 很多都是從粉專幾百個讚的時候就開始看影片, 今天在餐會上,小洋蔥們給我們看了這支影片, 有點像是年末的談心時間。 或許有人會問說,是因為他們是老洋蔥, 才能夠跟我...
洋蔥發芽能吃嗎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八卦
〈有好多台灣女兒!——小六越南美食店老闆娘阮阿姨的故事〉
#臺灣街頭越南美食店的老闆娘們#
晴朗的月夜抬頭望天,不知不覺又是月圓之時,距在廣東和家人共度中秋已過去了三個月。說到離開家鄉,臺灣有一群異鄉女子,隻身前來,在臺定居並開始全新的生活,她們是越南籍配偶。
內政部統計,2019年臺灣的外籍配偶數達55萬,其中越南籍佔比人數逐漸上升。街頭雨後春筍般出現的越南美食店,訴說著臺灣的多元與多姿,店內勤勤懇懇操持生活的越南籍「媽媽」們,更增添讓這片土地的生機和活力。
陸生在臺灣感受到的多是溫暖和感動,但我們只是「短暫過客」,而她們,不是路過,而是下定決心在此安頓,感受又有什麼不同呢?一起走進她們的故事。
#爽快地答應採訪#
這裡是熟悉的景美夜市,小雨淅瀝,我們駐足在小六越南小吃店門前,透明櫥櫃裏豆芽菜、洋蔥、九層塔等各色材料塞得滿滿的,澎湃而隆重,蒸汽不斷從鍋裏湧出,順滑白膩的河粉在其間齊刷刷地浮起,正值晚飯時間,兩個越南姐姐忙得不可開交。
前一個約訪對象的臨時拒絕,我們受了不少打擊,玻璃架內懸掛著好幾只長脖子鴨,看著它們垂頭喪氣的樣子,我的太陽穴更腫脹了。
搓著雙手試探著:「你好,我們是世新大學的學生,我們想要瞭解...」其中一個姐姐轉過身來,「吃什麼?」順手把菜單遞給我,看來,她們大概是沒有聽懂...
正準備放棄,「怎麼了?」一位陌生阿姨說話了,她前額發絲上霧滿了雨星,穿著雨衣停在門口好久了。直覺告訴我們,老闆娘!趕緊介紹自己的來歷,沒想到阿姨一下子就答應了採訪,甚至都不等我們解釋採訪目的,「我知道,你們是那個大學(世新)...」太好了!我們很快決定了採訪的時間和地點,後天見!
#客人很多,阿姨一個人招架#
第二次來就是正式採訪,當時同時有接近十位客人,其中三桌是前腳接後腳進來的,今天一位員工臨時請假,阿姨只好一個人招架,「太忙了!你們等我一下!」
從前經過這家店,我就對總是塞滿一整櫃子的菜末印象深刻,阿姨告訴我們,準備這些要花好幾個小時呢,提前切好,不然忙起來沒空細細地切菜。菜末壘得高高的,像電影院外的機子裏爆開的米香,多得要炸出來。「阿姨這些可以用多久?」「一天就可以用完!」看來不需要擔心阿姨的生意⋯
#人力碎冰#
因好奇,我們點了一杯越南風味的「煉乳咖啡」,不久後聽到後廚傳來砰砰的聲音,只見阿姨手捏一個灰色的布袋,不停地往桌上敲,還用小錘子砸。咖啡送來,看到一整杯碎冰時,才明白怎麼一回事。店裏沒有碎冰機,而餐廳不主打賣咖啡,沒必要額外購置。阿姨只好每次都「人力碎冰」。
阿姨做越式河粉很拿手,「之前我經營的是越南小吃,在前面那家。」景美商圈越南小吃很多,經過考慮後決定主打鴨肉,「牛肉河粉每一家都有,賣不一樣,特別。」
兩個臺灣客人結賬的時候還特別跟阿姨比贊:「好吃!」阿姨笑得很燦爛。那笑容裏不僅僅是做成了生意,而是有著其他的內容,但我們暫時還勾勒不出來。
#賣花生的師父#
採訪間,來了一位著灰袍的師父,師父走到客人身邊開始展示手上的香菇和花生,客人擺擺手,阿姨立馬過去,大概是不想客人為難。她問師父花生多少錢,師父說一罐200,是賣三碗河粉的錢,阿姨沒有考慮太久,從師父手中接過來,便走向櫃檯。
#改變生命的跨國姻緣#
送走了師父,阿姨按照我們的指示,坐在攝影機前面,今天她沒有特別打扮,如往日樸素,沒塗抹脂粉,彎彎的眉毛下,眼睛亮晶晶,笑起來臉上會有兩顆小蘋果。
她主動向攝影機打招呼:「你們好!我姓阮!我的名字是子怡。」經瞭解,原來阿姨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透過仲介嫁來臺灣,而是有一段綿長的相熟相知相愛的故事,她和先生在越南的一間工廠認識,相處五年後,他們決定結婚,阿姨也就隨先生來臺生活。
當問到會不會不捨得家的時候,阿姨的眼眶紅了,「會啊,剛來的時候一直哭。」一個年輕女子,背井離鄉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認識字,不會講中文,其中的困難和心酸可想而知。
#相信緣份的阿姨#
那為什麼有勇氣嫁給先生呢?阿姨莞爾一笑,像個羞澀小女孩,「緣分嘛,他那麼遠來越南,怎麼會認識他,那麼多人怎麼會都沒有(認識)就找到他?佛家說有緣才能在一起。人就是有這樣的緣分,今天你們跟我也是有緣分,所以你們這樣說我就馬上接受(採訪)。」
冬至前夕聽到這樣的話,
真是比吃一大碗湯圓還甜還暖啊!
#為台灣客人調整高湯味道#
阿姨曾經有在別的餐廳幫忙,幾個朋友聚在一起,有人說這麼好吃的東西,為什麼景美沒有呢?她就下定決心要自己開一家。
為了適應臺灣人的口味,阿姨做了一些調整,例如減輕辣味,增加臺灣特有的調料如九層塔等。「我們來臺灣賣越南的河粉,也要有所調整,不能說全部都是越南的。」
阿姨說最重要是高湯,「如果是客人介紹的話那就百分之百人家喜歡吃,喝湯的話(她)會問:「這個湯可以嗎?」然後客人就會說「很好吃」,這樣子。」
#開餐廳的意義#
開越南餐廳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只是例行公事一提,沒想到得到了一個最可愛的答案。
「因為大家吃飽,吃得開心,可以有力氣幹活,我覺得這樣很開心。」
真好。
阿姨的中文雖然流暢,但畢竟不是母語,辭彙量有限,但是跟她交談的過程中,我們總是被她的智慧和真誠打動,她用最簡單的話說出了世間最深的道理。「讓人吃飽,有力氣幹活。」
沒有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說為生活為養家,而是說讓來的人吃飽可以幹活,多麼坦誠和懇切啊,思考問題從對方的角度出發,不正是佛家「為眾生」精神的體現嗎?我忽然了明白剛才臺灣客人比贊時阿姨的心情。
#做人不會失敗#
當問到店名「小六」時,阿姨坦言這是姐姐的名字,這家越南小吃是剛接手不久的,「我本來經營的那邊是子怡,不想同樣,不然大家走錯,那好吧就叫小六。」 之前那一家已經開了八年了,但是因為一些不得已,轉讓了,雖然如此,有很多客人因為懷念阿姨的廚藝,發現她不在原來的店裏後,也追隨到現在的小六越南小吃。
「還是很開心,之前經營牛肉河粉,我沒有在那邊大家也不去,發現我在這邊馬上就來。我就覺得很感謝很感謝,人要有福報才能遇到這樣的事情。也是有做人的道理才會這樣,心裡覺得很開心,表示做人不會失敗。」
我們說阿姨你這家一定能再開八年以上!
阿姨被我們逗笑了。
#對臺灣一顆感恩的心#
我們提到剛才那位師父,問為什麼要買那一罐花生呢?阿姨說師父們化緣非常辛苦,雖然這間店並不是賺很多錢,但是能幫就幫,「師父來,我們本來是要供養,(既然)沒有供養,可以幫助就幫助,有買就是我的心意,讓師父提早回家。」
阿姨從前在越南就是虔誠的佛弟子,來到佛光興旺的臺灣,一定有冥冥中的機緣。「我有去學打坐,去中臺禪寺禪修,已經一學期,我覺得還不錯。很多那邊(的人)都很關心我,會打電話(過來),我覺得很不錯。」
阿姨說自己對臺灣真的很感恩,生活中要辦手續,她看不懂中文,會有人耐心地教她。「每件事不知道都會問,我看不懂檔,會有志工服務,遇到什麼事情大家都很幫助我。」「因為阿姨,你,現在也是臺灣人了啊!」「是啊!我也是臺灣人了!」
人的溫暖可以補制度和現實的缺,所有硬邦邦的條條框框,都因為在臺灣遇到的人,變得不再那麼冰冷了。
「一開始不習慣,國語啊什麼都不會,什麼事情都忍受下來。沒有朋友,一個女孩子才二十歲出頭,什麼話也不太會。會但是不敢講,怕人家聽不懂,就是很不愉快,很想家,很想家。」過去的時光歷歷在目,阿姨忍不住流下眼淚。
「除夕那天我會哭,想到大家都是回家,但是我要回婆婆那邊。我覺得還是自己的家比較好。」
阿姨擦乾眼淚,「但也是慢慢來,交朋友,出來工作,認識臺灣人,(他們)就帶我出去,介紹我這個、這個,慢慢才懂。(後來)國語比較敢講,比較會講。
現在(國語)比較不好,因為常跟越南人講話,講越南話比較多,我女兒說媽媽,你國語越來越不好了餒!哈哈哈哈哈!」說起女兒,阿姨爽朗大笑,幸福藏不住。
「來臺灣做生意也有困難,也有堅持不下去。每次遇到事情我就覺得這是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教我懂得外面的生活。」阿姨在臺灣並不是一路順遂,張羅自己的餐飲事業對當時的阿姨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人的路不會一直都這麼順利,會有很多...」「很多挫折?」阿姨笑著點頭。「路不可能那麼平給你走,也有洞給你掉下去,你掉下去你爬上去,你才知道這個路是怎麼樣的。現在在臺灣已經二十幾年了,我覺得懂很多,我也很感謝那個人討厭我,讓我成長,讓我懂得怎麼做事。也感謝有好人來幫我,貴人一直幫我。」
阿姨的語氣很平靜,面對逆境和「冤家」,選擇圓融和坦然,是這樣柔軟慈悲的心,使她前行得更篤定、堅強。
#阿姨和她的臺灣女兒#
阿姨來臺已經二十多年了,甚至比兩個土生土長的組員在臺的時間還久!阿姨有兩個女兒,大的那個都上高中了。談到學業,阿姨說不會給孩子們壓力,因為那是她們的人生,「我不認識中文,不會寫!不能逼她,她好是她的,不好我也不曉得怎麼辦,因為我不懂怎麼教。」
我們問是否會去開家長會,阿姨說一般是爸爸去開。「學校拿的單子我也看不懂,就是靠爸爸比較多。」
如果可以跟女兒說說話,會想對她們說什麼?阿姨深呼吸,「希望她要健康,不要學壞,就不會讓我心那麼疼。」
這一番話,其實是天底下所有母親的心聲。工作很忙,總覺得對孩子關心不夠,想到這,她眼眶再次泛紅。
阿姨開店請了一位工讀生妹妹,「我就把我的工讀生像(當作)女兒一樣,以後我女兒去上班,人家也能對她好,對人家好,人家就對我們好,希望我的女兒會遇到好人。」
「我們的心如果善良的話就不會遇到困難。」當初接受我們採訪,也是想到了自己的女兒,女兒未來也有可能因為功課需要幫忙,希望她在求助的時候不會被拒絕。
「如果我女兒跟你們一樣,要做功課(怎麼辦),我一定會讓你們做好,我就想說你們好像我的女兒一樣,在外面遇到功課想,阿姨就盡量能幫助你們。」
阿姨的世界原來那麼簡單,
「好人有好報」。
我不得不佩服眼前這個說自己沒有文化、不懂教小孩的人,她的內心世界遠比我想像中豐富得多。在她看來,善良的心念是一個無遠弗屆的循環。現代社會,不就是需要這樣的循環。需要彼此包容互相關愛嗎?
小六越南美食店的阮阿姨,用最拿手的越南小吃,為來往的每一位不分國籍和身份的客人帶去溫飽,幸福和快樂,善待生命中每一個人,或許沒能改變全世界,但她確實改變了每一個如我們一樣無意間闖入「小六」並認識她的人。
#天空#
阿姨在臺灣有自己的「越南朋友圈」,保留原有的飲食習慣和語言文化,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很高興見到她在臺灣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生根發芽,靠雙手創造全新的生活。
女兒們一定會為此感到驕傲,自己的媽媽有著野草般的蠻勁和耐力,勇敢堅毅地在異鄉闖出一片天。
臺灣並不完美,但是這裏的人們張開雙臂擁抱每一位「異鄉人」,島嶼不大,每個人或深或淺地有著某種關聯,彼此珍惜,彼此善待,彼此愛護,臺灣美,大概是因為如此吧。
2019.12.28
景美夜市
廖小花
洋蔥發芽能吃嗎 在 膝關節 Facebook 八卦
約莫是大學的時候,講起學校功課嘛?似乎也是還好啦,整體成績就是平凡70-80多分的那種,但某些課程你就是會有點興趣。
由於大三的時候,在電影公司幫忙做專案工讀生,一個月可以賺15000元就讓我開心地不得了。寫寫資料、翻譯、校正字幕等等。參與行銷發行,對於還是學生的我來說,其實是很開心的。但,真的能把電影當飯吃嗎?這個問題問了自己許多次。有沒有可能往別方向發展?
其實也跟老師有些關係。
由於當時課程有電影概論,沒想到學期末,指導這課程的胡老師給我的分數高達98分。
好像,這輩子,任何學科分數,都不太可能超越這種離譜的分數吧?關於電影這回事,也許真有那一點點領悟的天分。
後來的20多年,我人生與電影幾乎重疊在一起了。從電影發行、宣傳、媒體記者到現在的電影院服務。想想,如果當初,這門再普通不過的學科,如果沒有老師給了這麼高分肯定,或許,我不太可能有信心覺得自己在這方面的領悟。
你生命中,是否曾經,有那位影響你一輩子的老師?
其實,人生多半都背負著社會主流眼光、父母期望,很少有人能看出你真正適合甚麼?有時甚至自己也不太知道的。
如同廣告中林昭亮老師用他的方式給予引導,他的話語像種子般在女主角心中發芽。就像電影《全面啟動》一樣,在內心植入一個意識種子,這個種子會慢慢地開花結果。在廣告中,林昭亮老師像一個引信,幫女主角點燃了生命之火,最後居然能成就女主角人生的真正舞台,未必需要在台前發光,卻照樣能在樂團的身後照耀大家。
這個影片,最後幾秒,真的有洋蔥。我向來喜歡這種改編自真人實事的內容,我只是沒想到,影片的力道,可以發酵這麼久。找來「小提琴界莫札特」之稱的林昭亮演出,敘述一段將近30年前的師生情誼。
有些老師,能帶領你看見不同世界,讓你飛更高。但,並非每個學生都能在一開始就看到那麼遠的舞台。
這影片很寫實也很貼切地,拍出那份師生長久情誼,我們不一定能成為大眾舞台上的主角,但肯定可以在專屬於自己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老師早早就看出他背負著家人的期待,即使努力,也有瓶頸,在吃麥當勞的片刻,老師想到更多的可能性,如果懂音樂的人來管理樂團,一定是加分。
30年後,老師的話在女學生的心中發了芽,也許當年聽到那樣的建議,當下是失望,但是這不也是另一種希望?
《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林君陽這次交出很不同的廣告質感,讓我們看見,人生有無數的可能和寬廣的道路,也許曾經失望過,但只要能找到自己的路,絕對值得全力以赴。
收看完整版麥當勞全新品牌影片《這樣的滋味,真好:人生的弦外知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9qb_6l4Wdg
#麥當勞 #McDonalds #ItFeelsGood #這樣的滋味真好 #FeelGoodMoment
#林昭亮老師 #林君陽導演
#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
洋蔥發芽能吃嗎 在 夫夫之道 FuFuKnows Youtube 的評價
#里歐的碎碎念
在2018年的倒數幾天,我們剛在台南跟幾位小洋蔥聚餐完,
這些小洋蔥(噢不,應該說是老洋蔥,
很多都是從粉專幾百個讚的時候就開始看影片,
今天在餐會上,小洋蔥們給我們看了這支影片,
有點像是年末的談心時間。
或許有人會問說,是因為他們是老洋蔥,
才能夠跟我們碰面吃飯聊聊天嗎?其實不是。
對於我們來說,不論是骨灰洋蔥、老洋蔥、小洋蔥、洋蔥幼苗,
甚至是還沒發芽的洋蔥都是,沒有厚此薄彼的狀況,
因為不論是任何一個洋蔥的份量都是一樣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
那為什麼會有聚餐呢?
這就要說到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遠目
有個骨灰洋蔥自己創了一個群組,
主要是生活談天說地,我們有活動時大家號召一起來參加,
而這個群組的參加方式,就如果骨灰洋蔥有搶到頭香時,
他就會附上Line群的連結。
但要先說,我跟阿凱都沒有在群組裡頭,
我們不希望造成大家的壓力,會覺得說講什麼都不自由,
(其實我也很懶得打開Line回訊息也是一個原因...
這個群組平常聽說就是早安、午安、晚安各種安,
有時候才會聊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大小事,
但如果有興趣的朋友,我會把連結貼在最下面(用手機開才能唷
以下是碎碎念的碎碎念
其實從因為課堂作業創立粉專以來已經兩年多,
這一路以來真的有太多太多的朋友支持著、鼓勵著我們,
我跟阿凱真的只能繼續放閃(咦,
繼續拍攝我們喜歡的內容、分享我們的生活、發揮我們的影響力做能做的事來回報。
而為什麼會有小洋蔥這個詞,其實就是無心插柳柳橙汁,
當初只是想要跟大家的距離近一些,
不要有什麼偶像、粉絲之間的差距,
因為我們都是一樣的。
差別只是我跟阿凱把感情攤在網路的世界,
並不會因此比較高尚、高貴,甚至是優越感,
有著大家的陪伴,
我們也因為夫夫之道,交了許許多多的朋友,
都是可愛的小洋蔥。
看到有幾個小洋蔥也陸陸續續地步入了幸福肥的階段,
打從心裡開心(有人跟我一樣要變胖了。
在2018年的最後幾天,
謝謝夫夫的暖心小洋蔥群組的酷做了這支影片,
收集了大家的祝福,把溫暖傳遞給了我們。
明天12/30(日)
我們會好好整理2018年一整年度的回顧,
一起陪伴我們,看看我們究竟做了什麼事、去了哪裡、拍了什麼影片吧。
最後要提醒大家,最近天氣有點寒冷(馬來西亞、新加坡等等地方的小洋蔥應該沒有這個感覺
但大家還是要注意身體健康,該穿衣服要穿、該擦汗要擦,
總之,大家都要健健康康的,跟我一樣當個胖寶寶。
然後,2019年,要繼續陪著我們喔!(任性的我(打勾勾
沒有夫夫的Line群組
http://line.me/R/ti/g/tKYGOAe-qm
如果有什麼團康活動、餐敘、節日慶祝等等的,
就會有骨灰洋蔥在群組裡頭揪團舉辦喔喔喔喔,
所以如果想要加入群組的就打開手機加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m8NbRFDKHk/hqdefault.jpg)
洋蔥發芽能吃嗎 在 社畜時代 Wage Slave Youtube 的評價
愛下廚的人注意了!
家裡食材一堆總是容易放到發芽?!
洋蔥、蒜頭、薑、地瓜、馬鈴薯,
以上這五種經常出現在家中的食材,是不是很常一不小心就放到發芽?!
「發芽又沒關係,當然要把發芽處切掉繼續吃啊!」
經常把發芽食物吞下肚的人趕快來看「ET保健室」,
亂吃發芽食物可是會引起急性中毒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bLYce2ABAw/hqdefault.jpg)
洋蔥發芽能吃嗎 在 [問卦] 洋蔥發芽了還能吃嗎? 的八卦
[問卦] 洋蔥發芽了還能吃嗎? 作者. s820912gmail. (替代役覺青)時間 Sep 7 09:12:01 2021 推噓7 (推:8 噓:1 →:9). 如題之前居家防疫期間買了一些洋蔥殊不知有一個 ... ... <看更多>
洋蔥發芽能吃嗎 在 大蒜、生薑、蕃薯、洋蔥長芽後,究竟能吃嗎?看看專家的回答 的八卦
因為春天的到來,導致廚房裡面常備的一些食材,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些變化,看起來覺得很不舒服,經常用的大蒜髮芽了,土豆也發芽了,洋蔥也發芽了等等,以前 ... ... <看更多>
洋蔥發芽能吃嗎 在 [問卦] 洋蔥發芽了還能吃嗎? -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