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的夢想驛站》絲綢之路經濟史系列報導
【千年商貿古道絲路 帝國在戰火中更迭 波斯帝國居貿易要道 交易東方絲綢茶葉 亞歷山大東征 打開絲路歐洲與中亞通路 關鍵的1453年 君士坦丁堡被攻陷.陸上絲路中斷】
這裡是伊朗高原上的小村莊,亞茲德,今天依然是平靜無事的,小鎮的日常。但兩千五百多年前,波斯帝國的第一代國王大流士,就在這裡留下了帝國輝煌的歷史,絲綢之路西端的故事,從這裡說起。
國際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吳冰冰表示,「伊朗所處的地理位置,實際上是一個亞非歐三洲的結合之地,它也是一個大的中東地區的縮影,所以古代波斯帝國崛起的時候,它一定是跟不同的文化都有接觸的。」
央視的紀錄片,以波斯帝國的大流士一世建立的,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帶領觀眾橫跨千年,探索一場又一場戰爭。
中國駐伊朗前大使華黎明說,「波斯起的什麼作用?他就起的中間商的作用,它就是把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經過他一轉手以後,高價又賣到歐洲去,所以它一直很多戰爭跟這個有關係。」
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國開啟了武力征服的計畫,波斯軍隊先是將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王朝,納入波斯版圖,然後東征至印度,將帝國的版圖延伸到南亞,這相當於把即將成形的絲綢之路中線和南線,幾乎全部掌控在了手中。
輝煌近兩百年後,西元前334年,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帶領五萬軍隊東征,他一路橫掃波斯的百萬大軍,相傳他的軍隊攻入中亞最輝煌的皇宮,也就是波斯皇帝的夏宮,波斯波利斯城,大火熊熊燃燒了七天七夜。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宮玉振說,「亞歷山大東征,其實是軍事的需要和擴張的需要,最後起到的結果是打通了商業的絲綢之路的西段。亞歷山大之前,歐洲和中亞地區並沒有直接的聯繫,亞歷山大東征,從古希臘馬其頓地區,一直打到了今天的阿富汗、印度河,這樣一來,就把這塊地區給連成了一片,建立了很大的帝國,這就是亞歷山大東征帶來的意義。」
亞歷山大東征有多重目的,一是擴張希臘版圖,其次是著眼於貿易通路,他的東征讓馬其頓王國成為統治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也完成了絲路從歐洲到亞洲部分路段的延伸。
這裡是伊斯坦堡,曾經是拜占庭帝國的千年之都,君士坦丁堡。自從西元三三○年君士坦丁大帝建都以來,一直是中世紀歐洲最繁榮的城市,鄂圖曼土耳其人形容它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紅蘋果」。
1453年,是關鍵的一年,歷史學者甚至以此為書名,記錄了君士坦丁堡的墜落。在過去的歷史中,君士坦丁堡被圍攻過23次,僅被威尼斯人攻破一次,但土耳其人在五月的這一天,帶了強大的火砲,兵臨城下。
英國歷史學者、《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一書的作者說,「這是君士坦丁堡城牆,已有1100年歷史,城牆有4英里長,建有192棟塔樓。它可能是除了中國的長城之外,中世紀最偉大的軍事工程。在奧斯曼帝國取得火藥和工程火炮技術之前,沒有人擁有攻克這座城牆的技術。有了這些之後,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就擁有了攻克君士坦丁堡城牆的技術。他們攻擊了整個4英里的城牆,他們的軍隊龐大,可能有七萬人之多。奧斯曼帝國的軍隊令人震懾,不僅是因為他們驍勇善戰,更在於他們能製造巨大的火炮,他們日復一日,不停轟炸了五十天。」
隨著君士坦丁堡陷落 東羅馬帝國滅亡,學者普遍認為,這標誌著中世紀結束及文藝復興時代開始,同時導致連接歐亞兩洲的主要陸上貿易路線中斷,令很多歐洲人開始認真考慮經海路到達亞洲的可行性,最終促成歐洲人發現新大陸。
東羅馬帝國滅亡後僅僅49年,哥倫布的船隊就從西班牙的帕洛斯角出發,5年後,葡萄牙人達伽馬率領船隊,繞過了非洲的好望角,更寬闊的海洋,意味著更多唾手可得的人間財富,而世界,也由此開啟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時代。
波斯帝國滅亡 在 黃健庭 Facebook 八卦
這幾天我抽空閲讀聖光神學院 #陳吉松院長 的著作《異象與領導力》,很有收穫。
卸任後這兩年,我讀了不少有關「領導」的書,但陳院長這本書探究的是「#屬靈的領導力」,以《聖經》尼希米記為例,內容豐富精彩,除了一般的領導原則,還加上如何從神領受異象及遵循真理的領導SOP,給了我很不一樣的啟發。
尼希米記的歷史背景大約在西元前445年,那時以色列已經亡國140年,成為波斯帝國的一省。尼希米領受神的旨意,回到耶路撒冷,以省長身分領導百姓克服諸多內部及外在的阻礙,僅僅用了52天便完成城牆的重建。這是讓人印象深刻的聖經故事,而尼希米也充分展現他高度決斷力和執行力的領袖特質。
然而,作者強調52天之後,尼希米真正的挑戰才剛開始。因為對一個城市而言,城牆重建並非最終的目標,而是「生命的更新」。尼希米是一個難得的屬靈政治領袖,他不僅非常看重禱告,同時在城市治理上,無論是用人、建造團隊、設立制度,都能以身作則、有解決問題的智慧和勇氣 ,尤其在重新塑造以色列百姓靈命上,完全按照上帝教導的原則。
我投入政治服務公職20幾年,雖然擔任縣長9年讓台東成功脫胎換骨,但我也深刻體會到,城市的未來能發展到哪,其實是取決於「公民素養」。
反觀當今世界,各國無止盡的追求經濟、科技、軍事,人人以自我滿足為優先,功利主義掛帥下衍生出極端氣候災難、溫疫、糧荒、貧富懸殊、社會動盪、戰爭⋯,恐怕地球和人類文明終將走上滅亡之路,值得我們好好省思。
波斯帝國滅亡 在 Facebook 八卦
文明的十字路口|土耳其伊斯坦堡
世界上唯一橫跨歐亞大陸的城市,就是伊斯坦堡Istanbul。它對土耳其是經濟文化與歷史中心,對近代西方,則是東方的起點,是一窺其神秘的櫥窗。在走訪中東、北非幾個伊斯蘭國家後,我也覺得伊斯坦堡是絕佳的伊斯蘭文化入門城市。
▌伊斯坦堡的歷史
伊斯坦堡其實改名未滿百年,1923年之前,它仍叫做君士坦丁堡。 此名源於西元330年,建都於此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此城更是在12世紀時成為歐洲規模最大也最繁榮的城市。
然之後隨拜占庭帝國國力日漸衰微,最終在鄂圖曼帝國的久攻下,君士坦丁堡於1453年陷落。除了成為鄂圖曼帝國的新都外,也是這個伊斯蘭帝國在天主教歐洲擴張的起點。
然而這個領土一度橫跨歐亞非的龐大帝國,在十九世紀後開始逐漸崩解,最後在一次大戰後不久滅亡,由新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國繼承。而伊斯坦堡雖不再做為首都,但在歷史長河中,各文明勢力消長下,留下錯綜交織的各式精彩。
▌聖索菲亞大教堂 Hagia Sophia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我在伊斯坦堡最期待的景點。除了過往在歷史課本上讀過此處外,也因為我對拜占庭帝國十分好奇。聖索菲亞大教堂是伊斯坦堡中比較完整的拜占庭帝國遺跡,也是拜占庭式建築的經典,因此讓我十分嚮往。
聖索菲亞大教堂依希臘語意譯,為神聖智慧教堂。此教堂曾被摧毀兩次,目前所見是六世紀所興建,是當時世上最大的教堂,直到一千年後,才被塞維亞大教堂取代。
1453年鄂圖曼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後,領軍的蘇丹穆罕默德立刻下令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寺內許多基督聖像開始逐漸被石膏覆蓋。這時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則是伊斯坦堡的主清真寺,直到藍色清真寺興建完成為止。到1930年代,土耳其世俗化後,這些基督教圖像才又重新被展示。
▌藍色清真寺 Sultan Ahmet Camii
藍色清真寺又稱蘇丹愛哈默德清真寺,是鄂圖曼時期的皇家清真寺、今日的國家清真寺。建於西元1609年,原址為拜占庭時期的君士坦丁堡大皇宮,與聖索菲亞大教堂與古君士坦丁堡賽馬場相望。建築樣式融合了拜占庭與伊斯蘭宮格,是鄂圖曼古典式建築的經典。
伊斯蘭教認為有人物形象會讓膜拜轉移重點,因此清真寺內的裝飾都是以幾何、花草與經文為主。藍色清真寺也依循了這個原則。但特別的是,因為內部使用了大量的藍色磁磚,而被稱為藍色清真寺。
▌蘇丹艾哈邁德廣場 Sultanahmet Meydanı
這個廣場在拜占庭帝國時,是一座用以舉辦賽馬與二輪戰車賽車的場地,是羅馬競技場的一種,在古希臘、羅馬與拜占庭時期,是常見的城市設施。據估計,當時這座賽馬場的規模,可以容納十萬觀眾。但現今的賽馬場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殘跡,實際的跑道也在地下兩公尺處,僅有兩座方尖碑與蛇柱,可以用憑弔昔日的賽馬場。
值得一提的是,賽馬場北端原有四尊塗金的銅馬,是由當時的拜占庭皇帝下令,從希臘的希俄斯島運來裝飾賽馬場,據說是四世紀時希臘雕塑家留西波斯的作品。但在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被劫至威尼斯,之後就放在聖馬可教堂上。後來拿破崙拿下威尼斯後,又當作戰利品帶回巴黎,放在杜樂麗花園中的卡魯索凱旋門上。拿破崙退位後,才輾轉經由奧地利,回到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
▌托普卡匹皇宮 Topkapı Sarayı
托普卡匹皇宮是當初鄂圖曼人征服君士坦丁堡後,在1459年所興建的皇宮。在1853年之前的400多年間,這裡是龐大鄂圖曼帝國的權力中心。皇宮結構上,大致可分為外庭跟內庭。但內廷很多地方都禁止拍攝,相當可惜。
有頂大市集 Grand Bazaar
建於1455年的大市集,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市集之一。裡頭有61條有頂街道與超過四千間店舖,方向感差的人,甚至可能會在裡頭迷路。大市集與世紀以前一樣,幾乎各式商品皆有販賣,當然,也有著名的土耳其軟糖(Turkish delight)
▌Galata Bridge加拉塔大橋
加拉塔大橋位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歐洲側,橫跨金角灣,是一座現代的橋樑。此橋最大的特色是,上面有著滿滿的釣魚者。搭配背景的中世紀加拉達石塔,又是一幅經典的伊斯坦堡景象。此橋下方有眾多的魚餐廳,橋的一側也有販賣著名烤魚三明治的料理船,真的是產地直送的產業鍊。
▌博斯普魯斯海峽游船
若要同時盡覽波斯普魯斯海峽歐洲側與亞洲側的風光,搭乘遊船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一趟航行中,可以看到諸多過去的皇宮、清真寺、雄偉的跨州大橋、水岸第一排的眾多豪宅,我甚至還看到了海豚!推薦在下午光線不那麼強烈、氣溫不那麼炎熱時來游船。在微風輕拂下欣賞伊斯坦堡景色,真的是很棒的體驗。
伊斯坦堡在歷史、文化、宗教甚至人種的多樣性,都超乎我行前的預期。可惜我這趟行程只有在伊斯坦堡停留兩天,很多地方例如新城區,沒有時間前往,期待未來還有機會再訪嘍!
▌更完整的呈現旅行時刻
我除了在Instagram上發布旅行攝影的作品外,也分享了一些拍攝當下的短片與空拍影片,希望能夠更完整的呈現我所到訪的地方。歡迎大家參考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波斯帝國滅亡 在 波斯帝國滅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波斯帝國 |新巴比倫|最早的文明|蘇美爾人從哪來|古巴比倫怎麼滅亡的|.波斯帝國_百度百科波斯帝國(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曆史政權, ... ... <看更多>
波斯帝國滅亡 在 波斯帝國滅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波斯帝國 |新巴比倫|最早的文明|蘇美爾人從哪來|古巴比倫怎麼滅亡的|.波斯帝國_百度百科波斯帝國(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曆史政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