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軍規的定義:
1:符合目前美軍MIL STD 810G的採購標準:這是美國目前的採購測試標準,算是一種認證,要通過認證才可以符合美軍採購的最低標準,但是不代表美軍有採購。
2:有軍方採購使用:這不代表美軍,只要有軍方採購都算。
這是我覺得兩個真正的軍規,許多商品寫軍規,但是實際上只能夠稱做軍風。
例如說防水是否軍規等級,MIL STD 810G其中的防水測試是編號 506.5,主要測試基準是在一個模擬大雨的環境下稱過40分鐘,這樣測試基準跟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Marking (IEC 60529)的 IPX7,就是手機,運動相機等常用的測試,IPX7就是設備內可水下 1 公尺內,浸泡 30 分鐘的防水保護。
所以IP67跟MIL STD 810G的 506.5 測試等級差不多。
MIL STD 810G的各項測試基準跟方式手冊:
http://support.bentech-taiwan.com/MIL-STD-810G.pdf
MIL-STD-810G 試驗項目表
測試方法500.5低氣壓(海拔)
測試方法501.5高溫
測試方法502.5低溫
測試方法503.5溫度衝擊
測試方法504.1流體污染
測試方法505.5太陽輻射(陽光)
測試方法506.5雨淋
測試方法507.5濕度
測試方法508.6真菌
測試方法509.5鹽霧
測試方法510.5沙和灰塵
測試方法511.5爆炸環境
測試方法512.5浸入/浸漬
測試方法513.6加速度
測試方法514.6振動
測試方法515.6噪聲
測試方法516.6衝擊
測試方法517.1火工衝擊
測試方法518.1酸性空氣
測試方法519.6砲擊震動
測試方法520.3溫度,濕度,振動和高度
測試方法521.3結冰/冰凍雨
測試方法522.1彈道沖擊
測試方法523.3振動聲學/溫度
測試方法524凍結/解凍
測試方法525時間波形複製
測試方法526導軌衝擊
測試方法527多軸振動
測試方法528船用設備的機械振動
(I型: 環境 和II型: 內部激勵)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萬的網紅映像授業 Try IT(トライイット),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Try IT 視聴者必見】 ★参加者満足度98.6%!無料の「中学生・高校生対象オンラインセミナー」受付中! 「いま取り組むべき受験勉強法」や「効率的に点数を上げるテスト勉強の仕方」、「モチベーションの上げ方」まで、超・実践的な学習法をあなたに徹底解説します! 今月...
波形定義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八卦
{{ 伍. 談談樂手教練實務經驗 }}_18
這一週最有意思的事,應該就是聆聽所有熱情參與『第二代樂手培訓 Bass 手徵選』活動的 Bass 手朋友們寄來的影音檔案了。從7月18日公佈訊息,到7月28日最後一分鐘的截止,十天之間,共收到三十五位樂手朋友的資料!
35位 Bass 手!
這真的遠遠超出戴佩妮與我原先的預期了!在此,我們真的非常感謝所有願意相信我們的樂手朋友,花下時間準備了標準曲目『透氣』與自選曲目、錄製成影像檔案上傳、寫出了各種類型的自我介紹,讓我們可以很有效率地初步認識大家 --- 以一個只撰寫文字的社群平台來說,我們真的感到非常榮幸!而資訊傳播的力量真是無遠弗屆,我們也非常感謝在資訊公佈之後,立刻無私分享出去的網友們,謝謝大家!
也就是說,我聽了三十五種詮釋『透氣』這個 Bass 經典曲目的手法!很有趣的是,也許每位樂手對於這首曲目的『定速』會略有不同,但對於『選定了速度』之後所設定的 Click,我真的覺得每個人對於『對到』Click 的這件事,實在有難以言喻、但又涇渭分明的差別。
[二. 樂手教練的實務筆記]_05
對於像『透氣』這種非常講究『Groove』的彈奏,我甚至不知道該不該說要『對在 Click』上 --- 如果我們可以把原曲的彈奏像是看超慢速電影播放的狀態,來檢視每一個音符出現的位置、延長的時間長度、休止符的長短、滑音的速率、大拇指擊弦的速率、轉換到食指勾弦的時間差、兩種方向指力的『輸出速度』等等的分解動作,嚴格說來,其實每個動作的間距,並不是等比率的等距!但這種『參差不齊』的時間差,卻定義了一個樂手在『Groove』上掌握的優劣。
而你怎麼知道『好的 Groove』的這個音應該要往前、或是往後、或是大聲一點、或是小聲一點呢?這真的可以透過學習、練習,就能得到最完美的解答嗎?
而也有幾位年輕的朋友,我聆聽他們的彈奏時,很明顯可以知道 Click 之於他的演奏是兩個平行時空的 --- 勉強來比喻:對於 Click 等距離地『切割時間』的長度,似乎無法在演奏者身上的任何感官上建立起一種『感知』,而彈奏者本身的『律動感』,似乎是無法被『準確』地『啓動』並且維持的 --- 我說的並不是『忽快忽慢』這種單純的『Click 不準』,而是一種已經依賴 Click 練習了很長一段時間,但無法隨著 Click 一起去做『同步切割時間』動作的一種現象。這讓我很認真的思考:會有哪一種音樂教育的方式,是真的可以讓人『感知』到 Click 的時間感、而能明確『跟隨』上的呢?
當然,現代的科技可以幫助我們做一些後設的觀察:當你把 Click 錄進你的 DAW,然後你對著這個 Click 來錄音,你可以在『畫面』上看到你的彈奏與 Click 之間的時間差,也許勉強可以校正一下;但如果你的手邊剛好沒有任何可視的錄音系統,你要如何地感知到你現在與 Click 之間的關係呢?
反過來說,會不會有的時候你明明『看到』你錄下來的『波形』都幾乎與 Click同步在一起,但不知為何,那個彈奏的音樂就不好聽?
一個好的音樂,究竟該不該『很準』?如果不一定需要,那為何很多不準的音樂一聽起來就不對勁?而糟糕的是 --- 這世界上卻有很多很不準但又超好聽的音樂,那到底哪一個才是我們該追求的呢?
說實話,連續聽完三十五位樂手詮釋同一首作品之後,我對於每一個人解釋時間感的方式都覺得『可以有他的道理』。但當然,我會有我自己的喜好、而因此覺得某某某可能比誰誰誰來得更順暢些;只是,如果真要我明確地說出一個道理……我可能也是力有未逮啊。
我只是因而好奇:那麼,音樂教學系統的老師們,究竟是如何協助學生們建立起『有效』的 Click 時間感呢?
------------------------------------------------------------------
後記1. 有非常少數的幾位年輕朋友,我還是發了訊息詢問他們各自對於 Click 的看法;這並不牽涉到『好』、『壞』的問題,而是一種想要瞭解狀態的心情。
後記2. Bass 真是一項優良的樂器!在兼顧了和絃定義的低音聲部的前提下,它同樣能展現和絃的組織、節奏的律動與旋律的流動,很多時候,我甚至覺得 Bass 比吉他還來得更全面。我自己並不會操作這項樂器,但我在流行音樂的編曲中非常強調這個單項樂器的編寫 --- 在我的 Midi Program 中,我習慣同時開八個 Midi Channel、叫出八種不同彈奏手法的音色,來『疊合』成一把 Bass 的彈奏;有時候甚至會疊上兩種不同頻率分佈的同款 Bass,來努力仿真 Bass 的音色。當然!那絕對比不上找一位真的樂手來彈奏的『人性』;不過,那對於鍛鍊自己在 Midi 編寫的工夫上,算是一種屬於自己的小小的樂趣。
後記3. 『透氣』這首曲子,第一位演唱、出版者,其實是許如芸小姐,這應該是在 1998 年的『你是最愛』專輯中的作品,也是戴佩妮所賣出的第一首原創;根據戴阿妮的說法,因為這首曲子,她才開始被臺灣的音樂環境注意到、而能夠有後來這一輩子的音樂旅程。
後記4. 這一次的刊頭照片,取自網路資料:https://pxhere.com/en/photo/134049
後記5. 再次、深摯地感謝所有寄發作品給我們的音樂朋友!戴佩妮與我,以及『佛跳牆』的 Bass 手奧迪,我們會儘快整合完相關的音樂評估,然後進行下一個階段的音樂行動。
謝謝所有的 Bass 手!
後記6. 其實……我還想要甄選『第三代吉他編曲』--- 就是熟嫻於 DAW 的操作、同時電、木吉他雙修的年輕朋友……這樣~~~不知是否行得通呢?
波形定義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八卦
從美濃地震看盲斷層與雙主震——《科學月刊》(04/25/2016 科學月刊)
作者:郭陳澔|現任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應用地質技師、美國紐約州大學賓漢頓分校地球物理及地震學博士。
016 年 2 月 6 日所發生的美濃地震,確實衍生出許多我們平常所忽略的問題,在工程、防災與科學等層面上皆有,也需要讓我們在深切地思考後作出相對應的防護措施,以降低日後類似地震所造成的傷害。
姑且不論工程與防災上的問題,在科學研究上也留下一堆問題待解決,例如,造成此次地震的地下斷層破裂形貌、發震原因與為何有如此強烈的地表振動等。一般而言,從主震發生後所產生的餘震分佈,可以用來解釋主要的斷層錯動方式,但光從美濃地震發生後餘震分佈的複雜性,就已經需要學者專家們花許多時間消化了。
不過,這也點出了臺灣島地底下的世界是多麼的變化多端,並非可用簡單的地體構造理論來解釋!此外,在媒體的關注下,對於此地震的不斷報導與討論中產生出一些對於專有名詞理解上的問題。
地震發生後,學者與官方的發言不約而同說出了「盲斷層」,而後更有「雙主震」等名詞,這兩個專有名詞著實讓一般民眾十分的困惑,難道這個地震真的非常特殊或嚴重,才需要用這麼多的名詞去形容它!
在地震之後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上遇到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閒聊之下也發現民眾對於這兩個名詞的不熟悉,在經由媒體大量的傳播後而造成的驚恐所打來的關切電話,紛至沓來,著實令地震中心的工作同仁們疲於應付。因此,值得對此兩個專有名詞源由與意義做更深入的討論。
何謂盲斷層?
大家對於「斷層」的定義應該一點都不陌生,也常應用於一般的生活當中,通常是用來形容事件的不連續與間斷,例如,人才斷層、年齡斷層與知識斷層等。而在地球科學領域則指地層間不連續且有錯斷位移的地帶。斷層的發現在早期皆以野外露頭調查為主要方法,因此眼見為憑,劃定斷層的方法為依據地表有無相對錯動特徵來判定,而「盲斷層(blind fault)」則指位於深部的斷層並未破裂延伸到地表附近,因而在地表未能發現斷層的蹤跡。
在了解什麼是盲斷層後,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是如何知道盲斷層的存在呢?究竟有多少盲斷層在臺灣島底下呢?這兩個問題確實很困難,因為我們無法在野外實際直接觸摸的到,必須依靠其它的方法,例如,鑽井、挖溝、地球物理探勘與微震觀測等四種。
前兩種方法由於施測價格昂貴且探測範圍有限,一般以後兩種方法為先遣部隊,可以較廣大的範圍探測,之後確定其位置後再施以前兩種方法做精細的調查,但這也僅止於 2~3 公里深的盲斷層,更深的盲斷層調查則必須仰賴地球物理方法了。
這次的美濃地震深度約為 17 公里,因此須採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測來了解盲斷層的幾何分佈。但由於地球物理探勘所獲得盲斷層的位置屬於間接方法,必須考慮其調查方法所產生的差量,其誤差量的大小取決於調查的方法與精細程度,各有其優缺點需要相互配合。
以目前的地球物理調查方法來說,反射震波測勘有最好的解析度,其誤差量可達數公尺內的等級,但因利用人工震源,其能量穿透力有限,僅止於十數公里深,也受限於現地的環境,並非隨處可測。若以微震觀測為手段,其解析度則取決於地震觀測網的密度與對於地下構造的掌握,地震網密度高與地下構造清楚將有助於提升微震位置的精確度,其誤差量為數公里,雖然觀測的深度可達數十公里,但此方法無法達到反射震波測勘的解析。
以中央氣象局所發佈的地震位置為例,在水平方面一般約有 1~3 公里的誤差,而在深度則約有 5 公里的誤差。因此,經由上面的敘述可以顯示出盲斷層調查的困難性。
此外,由於臺灣身處於劇烈的碰撞環境,不論是地表斷層或盲斷層活動皆十分的活躍,從長期的背景地震觀測,深部盲斷層的分佈時有所見,只是在過去並未造成重大的災害,所以並不受到十分的重視,但近年來,不少深部地震的發生造成極大的地表振動且規模都在 6 以上,例如,2010 年甲仙地震、2012 年霧台地震、2013 年南投地震以及 2016 年的美濃地震。因此,值得進一步作系統性的分析到底有多少潛在的盲斷層。
雙主震是什麼?
「主震」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地震專業用語,主震為在一地震序列中規模較大的地震稱之,而其地震序列可能包含主震來臨前的前震以及之後一連串數量與規模迅速衰減的餘震群。地震序列則是指空間與時間上連結緊密的一群地震。
在極少數情形下,主震發生過後,在數秒或數分鐘後,發生一個規模大小相似的地震,發生的位置可能在同樣的斷層系統或不同的斷層系統,而稱之為「雙主震(doublet earthquakes)」。
臺灣在過去曾發生過雙主震,例如,2005 年宜蘭地區曾發生兩個規模 5.9 的地震,時間前後差約數十秒,距離也十分靠近屬於同一斷層系統。在 2006 年屏東外海也曾發生規模 6.9 的雙主震。
但雙主震是如何發生的呢?在目前一般的解釋可分為兩種,第一種為發生在同一斷層系統,因第一個主震破裂不完全而伴隨第二個主震發生;第二種為發生在不同斷層系統,可能為第一主震發生後因應力的轉移觸發鄰近甚至或一段距離外已經非常脆弱的斷層系統產生錯動,若第二個主震因距離較鄰近城市區域則可能比第一個地震所帶來的災害更為嚴重。
2011 年,南美智利曾發生規模 7.1 的強震,經過 12 秒後,距離第一個主震 30 公里的地方觸發第二個深度更淺的主震,比第一個主震更有產生海嘯的風險。
有趣的是,這個第二個主震的發現是經過 4 年後(2015 年)科學家仔細地研究地震波形後才發現的,主要是因為第二個主震所產生的地震波被第一個主震地震波所掩蓋相互交疊,需要花非常大的力氣才能將這兩個地震的訊號分離出來,也顯示即時偵測的困難性,因此在地震速報所要求的時效性上相當難以達成,屬於科學研究上的範疇。
若要能夠挑戰這項快速的偵測任務,也需要學界做先期的研究之後並與官方合作找出可以偵測的技術方法,抓出隱藏在背後的第二個主震。
文章內容原始資料來源:
http://pansci.asia/archives/97628
♡
波形定義 在 映像授業 Try IT(トライイット) Youtube 的評價
■■■■■■■■■■■■■■■
【Try IT 視聴者必見】
★参加者満足度98.6%!無料の「中学生・高校生対象オンラインセミナー」受付中!
「いま取り組むべき受験勉強法」や「効率的に点数を上げるテスト勉強の仕方」、「モチベーションの上げ方」まで、超・実践的な学習法をあなたに徹底解説します!
今月・来月のセミナー内容や日程は、トライさん公式LINEからご確認いただけます。
↓↓友だち登録はこちらから↓↓
https://liny.link/r/1655096723-1GOJPwzq?lp=gcZxVv
■■■■■■■■■■■■■■■
この映像授業では「【高校物理】 波動2 y-xグラフ、y-tグラフ」が約15分で学べます。この授業のポイントは「v-xグラフは「時間を止めた波形」、v-tグラフは「ある位置の時間とともに高さが変化する様子」」です。映像授業は、【スタート】⇒【今回のポイント】⇒【ココも大事!】⇒【練習】⇒【まとめ】の順に見てください。
この授業以外でもわからない単元があれば、下記のURLをクリックしてください。
各単元の映像授業をまとまって視聴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高校物理」でわからないことがある人はこちら!
・高校物理 速度と加速度
https://goo.gl/gXASfp
・高校物理 等加速度直線運動
https://goo.gl/qNEK9J
・高校物理 落下運動
https://goo.gl/rADwrW
・高校物理 合成速度と相対速度
https://goo.gl/hHtYwa
・高校物理 力のつりあいと作用反作用
https://goo.gl/3MmO7m
・高校物理 運動の法則(運動方程式)
https://goo.gl/vLWoPM
・高校物理 摩擦力
https://goo.gl/zPqtde
・高校物理 力のモーメント
https://goo.gl/uH4OeN
・高校物理 弾性力
https://goo.gl/TSBXK5
・高校物理 浮力と空気の抵抗力
https://goo.gl/RSgYQf
・高校物理 慣性力
https://goo.gl/kYM03F
・高校物理 仕事と運動エネルギー
https://goo.gl/ohaOaP
・高校物理 力学的エネルギー保存の法則
https://goo.gl/gg1U7W
・高校物理 力積と運動量
https://goo.gl/2X3duQ
・高校物理 運動量保存の法則
https://goo.gl/83GbMC
・高校物理 はねかえり係数(反発係数)
https://goo.gl/6a4bcM
・高校物理 円運動
https://goo.gl/3o0fqL
・高校物理 万有引力
https://goo.gl/rs5vnP
・高校物理 ケプラーの法則
https://goo.gl/qHKvnD
・高校物理 単振動
https://goo.gl/SsnpD1
・高校物理 温度と熱
https://goo.gl/NHyCgq
・高校物理 気体の法則とボイルシャルルの法則
https://goo.gl/3m6mNL
・高校物理 分子の運動論
https://goo.gl/JGXNb5
・高校物理 熱力学第一法則
https://goo.gl/XyGqc5
・高校物理 波の基本
https://goo.gl/qbYpz9
・高校物理 横波と縦波・疎密
https://goo.gl/VLMutQ
・高校物理 重ね合わせの原理・定常波
https://goo.gl/XsiAVn
・高校物理 自由端反射・固定端反射
https://goo.gl/9cSFs6
・高校物理 弦の振動、共振(共鳴)
https://goo.gl/IdTxPK
・高校物理 気柱の振動
https://goo.gl/IZL2fh
・高校物理 ドップラー効果・うなり
https://goo.gl/sDm6gn
・高校物理 ホイヘンスの原理、屈折の法則
https://goo.gl/OLQkgy
・高校物理 光の屈折・全反射
https://goo.gl/svz62m
・高校物理 レンズの法則
https://goo.gl/Z7l3K5
・高校物理 干渉の条件
https://goo.gl/8N9zyt
・高校物理 光の干渉
https://goo.gl/e4ZXfK
・高校物理 反射を含む干渉、様々な光の性質
https://goo.gl/pZXvlv
・高校物理 クーロンの法則、電場、電位
https://goo.gl/XMpYUJ
・高校物理 電場と電位の関係、電気力線、等電位面
https://goo.gl/IOjUWV
・高校物理 静電誘導、誘電分極
https://goo.gl/we6MOk
・高校物理 コンデンサーの基本
https://goo.gl/2YWw9k
・高校物理 コンデンサーの接続、回路の解法
https://goo.gl/gGWLga
・高校物理 コンデンサーのエネルギー収支
https://goo.gl/2GEd4y
・高校物理 電流、オームの法則
https://goo.gl/BdXNY4
・高校物理 抵抗の接続
https://goo.gl/wqxlJI
・高校物理 キルヒホッフの法則・ホイートストンブリッジ
https://goo.gl/CGqzEi
・高校物理 磁気量と磁場(磁界)の関係
https://goo.gl/K0G28p
・高校物理 電磁誘導
https://goo.gl/2GzXCW
・高校物理 自己誘導、相互誘導
https://goo.gl/M33F8G
・高校物理 交流
https://goo.gl/7KSVc9
・高校物理 交流回路、LC共振回路
https://goo.gl/c9cTzP
・高校物理 電場磁場中での荷電粒子の運動
https://goo.gl/v7JwhC
・高校物理 半導体、ダイオード
https://goo.gl/bPKFht
・高校物理 光電効果
https://goo.gl/iMo25S
・高校物理 コンプトン効果、粒子の波動性
https://goo.gl/RG2IAz
・高校物理 水素原子モデル、X線の発生
https://goo.gl/j9trF0
・高校物理 放射性原子の崩壊、半減期
https://goo.gl/M2jVkK
・高校物理 原子核反応、質量とエネルギー
https://goo.gl/QG1PHC
波形定義 在 映像授業 Try IT(トライイット) Youtube 的評價
■■■■■■■■■■■■■■■
【Try IT 視聴者必見】
★参加者満足度98.6%!無料の「中学生・高校生対象オンラインセミナー」受付中!
「いま取り組むべき受験勉強法」や「効率的に点数を上げるテスト勉強の仕方」、「モチベーションの上げ方」まで、超・実践的な学習法をあなたに徹底解説します!
今月・来月のセミナー内容や日程は、トライさん公式LINEからご確認いただけます。
↓↓友だち登録はこちらから↓↓
https://liny.link/r/1655096723-1GOJPwzq?lp=gcZxVv
■■■■■■■■■■■■■■■
この映像授業では「【物理基礎】 波動2 y-xグラフ、y-tグラフ」が約15分で学べます。この授業のポイントは「y-xグラフは「時間を止めた波形」、y-tグラフは「ある位置の時間とともに高さが変化する様子」」です。映像授業は、【スタート】⇒【今回のポイント】⇒【ココも大事!】⇒【練習】⇒【まとめ】の順に見てください。
この授業以外でもわからない単元があれば、下記のURLをクリックしてください。
各単元の映像授業をまとまって視聴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物理基礎」でわからないことがある人はこちら!
・物理基礎 速度と加速度
https://goo.gl/i3qJlj
・物理基礎 等加速度直線運動
https://goo.gl/mkZ6Dm
・物理基礎 落下運動
https://goo.gl/VXgcY9
・物理基礎 合成速度と相対速度
https://goo.gl/VQYPoa
・物理基礎 力のつりあいと作用反作用
https://goo.gl/KwQTVK
・物理基礎 運動の法則(運動方程式)
https://goo.gl/ro5baX
・物理基礎 摩擦力
https://goo.gl/y6hjvD
・物理基礎 弾性力
https://goo.gl/ia7OTc
・物理基礎 浮力と空気の抵抗力
https://goo.gl/d0qaPW
・物理基礎 仕事と運動エネルギー
https://goo.gl/PBXgZG
・物理基礎 力学的エネルギー保存の法則
https://goo.gl/wsVVMF
・物理基礎 温度と熱
https://goo.gl/EC1C2N
・物理基礎 熱力学第一法則
https://goo.gl/1WKjjf
・物理基礎 波の基本
https://goo.gl/26DJSq
・物理基礎 重ね合わせの原理、反射波
https://goo.gl/gwQ2gd
・物理基礎 弦、気柱、うなり
https://goo.gl/DlxWDu
・物理基礎 電流の基本
https://goo.gl/nE5yWy
・物理基礎 電流と抵抗
https://goo.gl/5RpjzB
・物理基礎 変圧器、電磁波
https://goo.gl/JoQWP2
・物理基礎 原子
https://goo.gl/qODr0E
波形定義 在 Campfire營火部落 Youtube 的評價
我認為軍規的定義:
1:符合目前美軍MIL STD 810G的採購標準:這是美國目前的採購測試標準,算是一種認證,要通過認證才可以符合美軍採購的最低標準,但是不代表美軍有採購。
2:有軍方採購使用:這不代表美軍,只要有軍方採購都算。
這是我覺得兩個真正的軍規,許多商品寫軍規,但是實際上只能夠稱做軍風。
例如說防水是否軍規等級,MIL STD 810G其中的防水測試是編號 506.5,主要測試基準是在一個模擬大雨的環境下稱過40分鐘,這樣測試基準跟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Marking (IEC 60529)的 IPX7,就是手機,運動相機等常用的測試,IPX7就是設備內可水下 1 公尺內,浸泡 30 分鐘的防水保護。
所以IP67跟MIL STD 810G的 506.5 測試等級差不多。
MIL STD 810G的各項測試基準跟方式手冊:
http://support.bentech-taiwan.com/MIL-STD-810G.pdf
MIL-STD-810G 試驗項目表
測試方法500.5低氣壓(海拔)
測試方法501.5高溫
測試方法502.5低溫
測試方法503.5溫度衝擊
測試方法504.1流體污染
測試方法505.5太陽輻射(陽光)
測試方法506.5雨淋
測試方法507.5濕度
測試方法508.6真菌
測試方法509.5鹽霧
測試方法510.5沙和灰塵
測試方法511.5爆炸環境
測試方法512.5浸入/浸漬
測試方法513.6加速度
測試方法514.6振動
測試方法515.6噪聲
測試方法516.6衝擊
測試方法517.1火工衝擊
測試方法518.1酸性空氣
測試方法519.6砲擊震動
測試方法520.3溫度,濕度,振動和高度
測試方法521.3結冰/冰凍雨
測試方法522.1彈道沖擊
測試方法523.3振動聲學/溫度
測試方法524凍結/解凍
測試方法525時間波形複製
測試方法526導軌衝擊
測試方法527多軸振動
測試方法528船用設備的機械振動
(I型: 環境 和II型: 內部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