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菩薩行 反思疫情從「心」平衡世界
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致力將佛法轉化為對當代課題的反思和提醒,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人們如何從佛法的教育和關懷,從「心」平衡這個世界?
7/25法鼓文理學院於臺中寶雲寺舉辦「終身學習菩薩行」工作坊,由人文社會學群長陳定銘教授與碩士學程、佛教學系等師長,和全臺各地72位學員從四種環保的對話,探索疫情下的種種反思與關懷,展開一趟菩薩行的無限學習。
「新冠疫情反思與關懷」對談,由生命教育學程主任楊蓓主持,學群長陳定銘、社會企業與創新學程主任葉玲玲、心靈環保中心主任黃信勳,以及法鼓山慈善基金會祕書長常順法師四位擔任與談,分別從環境與歷史、醫療、全球經濟、宗教關懷等角度,帶領眾人去看這場影響全球的疫情。
「疫情讓全世界經歷一場人性、社會、環境、醫療、衛生、經濟等的創新改變。」陳定銘表示,處身多變的當代,信仰宗教、求助哲學、期待科學、倡導文化藝術、提倡教育,這些都是安心之道。就經濟方面來看,疫情讓人們感受到經濟主體需朝「利它共善」發展,將價值觀轉化成共利、共用、共榮的向善經濟,企業家發揮使命來承擔,共同營造「心」企業。
葉玲玲則從醫療衛生的觀點表示,除了努力照顧好自己,提昇免疫力,同時也要讓自己的心理保持健康,「用聖嚴法師的『四它』來面對,在疫情期間練習超越自己。」就像平常看待事情一樣,用正確的知識和觀念去面對、處理,盡力就好。
黃信勳表示,從環境及歷史的視角來看,人類不斷入侵自然界,加上全球化的關係,讓疫情迅速傳播各地。「1492年哥倫布登上美洲,開啟了新舊世界生命型態的交流。從『生物學的交換』中可發現,病毒並不想殺死宿敵,而是希望共存。」這次新冠病毒的衝擊,人類不是受害者,當我們省思人和自然界的關係,更可看出何者該做,何者不該做。
常順法師則說明疫情期間,法鼓山展開各項安心的行動,包括:在網路平台設安心專區、舉辦線上法會及課程、「大悲心LINE起來」手機持咒、持續大事關懷、地區安心服務、布口罩製作等等,引導社會大眾安身安心。
工作坊除了對談,大願校史館主任辜琮瑜繼以「三生有幸、四生安樂」為題,分享人文社會群將「三生」──生命、生產、生活,開展出「四生」──「生命教育心學習」、「社會企業心經濟」、「環境發展心生態」、「社區再造心生活」四個碩士學位學程,內修外化,培育學生活出更有意義價值的生命。
佛教學系系主任鄧偉仁並分享「西行求學與法鼓佛教學系」,同時介紹佛教學系不僅承擔「培養國際佛學研究人才」的重任,也與人文社會學群結合,學習並實踐 聖嚴法師的大願。甫從文理學院畢業的常持法師,分享兩年半的書苑生活學習,扮演法師、學生、同學、學長等不同角色,在所有的生命關係中,學習重新認識自己、提昇自己。
現場學員提問討論、交流分享踴躍。遠從宜蘭來的學員林麗卿表示,已在文理學院修讀三學期的學分班,從鄧偉仁老師的課程中,感受到佛法是淺顯易懂、入世的,參與學術論壇後,更帶她打開國際視野,了解佛法可與世界接軌。來自臺北的學員杜明月,原想過著享受人生的退休生活,上了課程後,感受自己在改變,回想一生為了什麼而忙?「我現在希望學習佛法,內化後並身體力行。」
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碩士學分班,今年持續在臺北、臺中兩地開班招生,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於9/4前報名,相關課程及報名資訊,請上網查詢:https://www.dila.edu.tw/node/13589
#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碩士學分班
#終身學習菩薩行
「法鼓 文理 學院 課程 查詢」的推薦目錄:
法鼓 文理 學院 課程 查詢 在 法鼓山 Facebook 八卦
📰幸福良「鑰」唯心造 法鼓文理學院重陽共學菩薩行
以博雅教育為辦學方針,甫於10月初開放碩士甄試報名的法鼓文理學院,特別於10/25九九重陽,在北投農禪寺舉辦「終身學習菩薩行」工作坊,與來自全國各地近百位學員,透過四種環保的心靈對話,實踐「悲智和敬」的菩薩道行。
法鼓文理學院邀請系所內多位知名教授及講師,以心靈環保為核心,透過跨世代、跨領域的角度,從生命價值與生命教育中,學習安心、安身之法與創新關懷,開展安定人心社會的幸福良「鑰」。
法鼓文理學院學群長陳定銘表示,期望透過學群教師專業角度的分享,在與學員就議題深度探索的互動中,共同提昇「心」的視野。此次工作坊即是理念的建構、行動的出發;從個人的生命教育,到社區再造等學程面向,擴展社會價值、生命關懷的認知理解,也藉此接引大眾深入了解文理學院的辦學內涵。
5位文理學院主任楊蓓、鄧偉仁、黃信勳、辜琮瑜、葉玲玲,以及三學研修院副都監果光法師也難得的連袂出席,分別帶來「三生有幸、四生安樂」、「有盡人生無限學習」、「安心之道」、「從『心』工作坊」的講座與對談,讓學員深刻感受法鼓文理學院碩士學程的精采。
參與法鼓山體系相關活動多年的黃儀娟表示,辜琮瑜老師在「三生有幸、四生安樂」的分享中,把過去生、現在生、未來生以條理分明的整理陳述,化解了她心中原有的疑惑,在未來學習上也十分受用。
與妻子同來進修的陳憶民,十分感謝文理學院舉辦這樣的工作坊,不僅能藉由課程充實心靈,也對文理學院的課程體系有更深刻的了解,他與妻子都十分期待未來能有機會到金山校區上課,圓滿自己終身學習的心願。
結合菩薩行的生活實踐,並且讓「心靈環保」的好,推廣給大眾知曉。法鼓文理學院歡迎理念相近的社會大眾,同來參與佛教學系,或是生命教育、社會企業與創新兩個碩士學程的心靈提昇教育。相關系所就讀方式,請至法鼓文理學院網頁查詢:( www.dila.edu.tw/ )。
#法鼓文理學院
#農禪寺
#終身學習菩薩行
#博雅教育
#九九重陽
#心靈環保
法鼓 文理 學院 課程 查詢 在 法鼓山 Facebook 八卦
📰分享心藍海 唐鳳談臺灣社會創新發展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於8/21下午1點半,在法鼓德貴學苑無盡講堂,舉辦「心藍海策略」系列課程,今年首場邀請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唐鳳,與近150位來自各行各業董事長、高階主管、經理人齊聚一堂,暢談「臺灣社會創新發展趨勢」,全程以問答方式進行,現場互動熱絡。
唐鳳分享,臺灣社會創新的概念,民間部門的正當性高過產業部門、公部門,而且能夠一起完成想要倡議的事情,這在國際上非常罕見,因為「當民間資料取得大過公部門,對一些國家來說會產生威脅」,像臺灣社會運動者、民間環團成員就與環保署,共同合作水質監測、空氣品質監測的佈署,並透過增進互信基礎的技術,保持良好的協作關係。
他並以總統盃黑克松獲獎團隊「臺灣好植地」、「奉茶行動」、「零時差隊」來舉例,藉由促進跨政府機關、跨領域及公私協力共創,鼓勵整合民間自有資料,經由跨界集思,齊力創造可促進社會共好的資料運用案例或創新服務。
提到數位科技的發展,唐鳳笑稱「數位就是好幾位」,他以VR擴增實境來譬喻空間與時間的數位,就像我在一個教室,但可以同時出現在4個教室,也能以錄影方式讓學員後續觀看與上網提問,在疫情期間更發揮很大的優勢。
對於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提問,關於AI未來將取代多數人工作,以及邁入高齡化社會等問題。
唐鳳表示,AI時代,一個人可以做十個人工作,AI輔助式的智能,可以幫助人口結構失衡,同時擴充一個人的能力,像是變成助聽器或是眼鏡,老年人在AI輔助下,可以有良好的社會參與與智慧分享,但提醒「它是你的延伸,而不是你是它的延伸」,當它比你還像你自己,就會有強制的成癮性。
「我拿觸控筆接觸電腦螢幕,平常用的就是翻蓋式的手機。」唐鳳解釋,當人與螢幕沒有物理上的接觸,意識上就不會有「人機一體」的錯覺,不至於「主客易位」,認為滑動螢幕也會變成身體的延伸,手機也很少帶在身邊,避免容易成癮。因為先天性心臟病,他自小就經常練習抽離情緒、深呼吸,讓心理保持餘裕的空間。
現場聽眾提出問題面向多元,包含疫情、檢疫、失業、資訊安全、翻轉課綱、網軍、社會企業群眾募資、宗教組織角色等等,唐鳳也以幽默風趣的妙喻,並融入社會創新發展、資訊整合的趨勢,讓聽眾深感獲益良多。擔任管理顧問執行長的朱元中說,今天聽到總統盃黑克松可以「花最少的資源,創造最大的效益」,以及跨部會的溝通,讓他相信未來可以促成很多的改變。
鼓勵企業界報名「心藍海策略」系列課程,每堂課研習圓滿時,法鼓山人基會將頒發每堂課程3小時的研習證書,11/20將邀請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分享「從數位轉型找到創新的機會與力量」,詳情請上網查詢( https://www.ddhsif.org.tw/ )。
#心藍海策略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
#臺灣社會創新發展趨勢
法鼓 文理 學院 課程 查詢 在 學習課程 -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 的相關結果
博士班課程. ⼀、佛教與社會實踐組必修:. 1.⼼靈環保講座3. 2.佛教與社會實踐研究理論與⽅法3. 3.宗教學∶理論與⽅法3、禪修與現代社會之研究理論與專題3(⼆選⼀). ... <看更多>
法鼓 文理 學院 課程 查詢 在 教務組 - 法鼓文理學院 的相關結果
課程 表、課程時間表、授課大綱,請上本校選課系統查詢。 學校首頁 https://www.dila.edu.tw/ →在校學生 https://www.dila.edu.tw ... ... <看更多>
法鼓 文理 學院 課程 查詢 在 法鼓文理學院課程大綱查詢說明 的相關結果
法鼓文理學院課程 大綱查詢說明. ※欲查詢每堂課的授課大綱,請至課程查詢系統網頁:http://ecampus.dila.edu.tw/ddb/LoginDDB.aspx. 帳號:GUEST 登入後,密碼不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