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語錄.平安自在》
* 身體啊,想到我們不會再同行多久,我才
開始感到我對你產生了一種全新的柔情,很生澀、
陌生
猶如我所能記得的年輕時的愛情——
那時的愛常常犯傻,傻在愛的目標,
而不是愛的選擇、愛的濃烈。
有很多事要在事先要求,有很多事沒法預先承
諾——
我的靈魂一直那麼惶恐、狂暴:
原諒它的野蠻吧。
彷彿我的手便是靈魂,小心地撫過你
不願有一絲冒犯,
而是要熱切地將表達化實:
我不捨的不會是大地
我不捨的將會是你。
《Crossroads》—by Louise Glück
My body, now that we will not be traveling together much longer
I begin to feel a new tenderness toward you, very raw and unfamiliar,
like what I remember of love when I was young –
love that was so often foolish in its objectives
but never in its choices, its intensities
Too much demanded in advance, too much that could not be promised –
My soul has been so fearful, so violent;
forgive its brutality.
As though it were that soul, my hand moves over you cautiously,
not wishing to give offense
but eager, finally, to achieve expression as substance:
it is not the earth I will miss,
it is you I will miss.
* 我曾有不老的心情。
但今年我老去了。
近日我常常告訴自己,別辜負時光,我的身體及一切走到今天真的不容易。
今年我學會了一件事,把放在別人身上的浪漫情懷收回來擱自個兒身上,才能保住真摯的浪漫。
一個人的淒美,好過兩個人的淒慘。
Tango是一支最浪漫也最困難的舞步,如果一個人自己跳,可以盡情,盡性,隨心。如果倆個人,還得看對方默契、心情、配合度。這支舞,也因此多半只是互踩在彼此腳上,發人心疼。
你或曾付出、無愧,也曾想更優雅轉身,但後者或是前者都不是一個人的舞步。
曾經夜來了, 我點上白蠟燭 ,看它的眼淚淌成什麼樣子。
如今夜來了,我點上蠟燭,照亮自己的臉。
沒有眼涙。
它終於出現了一絲皺紋,那裡有我愛過、笑過、哭過、無奈、苦澀也含笑回憶的痕跡。
什麼都不必掛念。
就這樣吧。—-陳文茜
* 愈來愈愛蘆葦,在寒風苦雨中溫柔承受,剛毅婉轉,靜動之間,好似歌唱旋律。在寸草不生的高山上,遺世昂揚。—-陳文茜
*風景—Louise Gluck
時間流逝,將一切變成冰。
冰的下面,未來在湧動。
如果掉進去,你就死了。
這是一個等待的、
懸而不決的行動的時刻。
我生活在現在,它是
你能看見的未來的一部分。
過去在我的頭頂飄浮,
像太陽和月亮,清晰可見卻永不能觸摸。
這是一個被矛盾掌控的
時刻,猶如
「沒感覺」和
「我害怕」之間。
冬天騰空了那些樹,又用雪將它們填滿。
因為我無法感覺,雪落了,湖水結了冰。
因為我害怕,我不能動;
我的呼吸是白色的,描述著寂靜。
時間流逝,有一些變成這樣。
有一些完全蒸發;
你可以看見它在那些白色的樹上飄浮,
結成細小的冰塊。
整整一生,你等待著順遂的時刻。
而那順遂的時刻
以行動展示自己。
我看著過去流逝,雲層流動
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
取乎風。有些日子
沒有風。雲兒似乎
呆在它們該呆的地方,
像一幅大海的畫,比真實更靜止。
有些日子湖水是一片玻璃。
玻璃下面,湖水佯作
嫻靜,引誘著聲音;
你得緊繃自己才不致傾聽。
時間流逝;你看見時間的片羽。
它帶走的年歲是冬天;
它們不會遺失。有些日子
沒有雲,彷彿
過去的源頭已經消弭。世界
被漂白了,像一張底片;光線直接
穿過它。然後
影像消失。
世界的上方
只有藍色,無處不在的蔚藍。
* 雅克·普雷維爾
Jean-Marie Schiff
他將咖啡
倒入杯中
他將牛奶
滲入那杯咖啡
他將糖
放入咖啡牛奶中
他用小湯匙
攪動
他喝下那杯咖啡牛奶
而後放下杯子
沒跟我說句話
他點燃
一根香煙
他用煙
吹起煙圈
他把煙灰
彈進煙灰缸
沒跟我說句話
沒看我一眼
他站起
把帽子
戴在他的頭上
他穿上
他的雨衣
因雨正下著
而後他走了
在雨中
沒說一句話
沒看我一眼
我用手
掩住我的頭
我哭起來。
* 《如果語言》
還是沈默好
如果語言
已忘卻了
不如一顆小石子的沈默
如果慣用的舌頭
將那沈默的
友情和敵意
混淆
還是沈默為好
如果在一句話中
可以看不到爭鬥
聽不見祭祀
和死亡
還是沈默為好
如果語言
不向超越語言的東西
奉獻
如果語言不能為更深的靜寂
歌唱
還是沈默好
——谷川俊太郎
*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是不執著愛情形式的人。你可以擁抱、可以放下、可以擱在心中時而回味,也可以選擇:忘。
生命的世界本來那麼寬廣,人生的旅程卻必然那麼無常,懂得珍惜而不執著,你即獲得了自由。
而獲得了自由,也就獲得了力量。—-陳文茜
——圖片:清明之後在台中法鼓山祭拜今年111歲的外婆,總是面帶笑容的果東法師,送了我四個字:平安自在。
這四個平凡的字,要做到多麼不容易。
平安,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非必然,人生本有旦夕禍福,怎麼可能永遠平安?
而自在,更難了。
它是接受,它是不強求,它是放下,它是笑看一切榮辱寵逆。
一個人可以活得「自在」,大概就是最高境界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發現人生好風景:擁抱今天的理由,留心就會看見」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張光斗 內容簡介: 相遇時彼此燦爛,離別時各自祝福 緣分至此,我們美好如初 在歲月流轉之中,我們重複著人生的相遇和離別。當彼此的緣分交會,在最剛好的時光互相陪伴,是這樣的溫暖讓我們相信...
法鼓山無常經 在 法鼓山 Facebook 八卦
📰方丈和尚抵花蓮 法鼓山全體援助災後四安
代表法鼓山僧俗善信,轉達對太魯閣號花蓮隧道傷難者的關切慰問,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於4/3清晨搭機前往花蓮,為尚在當地醫院救治和殯儀館的傷亡民眾及親友,以佛法帶來心靈安穩。
方丈和尚抵達花蓮後,隨即前往殯儀館周圍家屬等候區,關懷上百位焦急不安的罹難者親友。面對心情悲慟的民眾,方丈和尚逐一躬身慰問,表示「受苦受難,示現生命無常的都是大菩薩」,而生命也是多生多世的,價值不在於長短,未來仍有因緣。方丈和尚並以佛珠與大眾結緣,勸請一同念佛迴向。
法鼓山僧團也應邀於3日下午1點,前往「0402太魯閣408車次火車事故罹難者靈堂」,由方丈和尚主法超薦佛事,帶領臺東、花蓮、宜蘭等地的法師和義工,以及邀請此次事故罹難者的親友,共同祈禱諸佛菩薩慈悲接引,讓罹難者能夠放下一切驚恐與牽掛,平安無礙地往生善處。
回顧災後當下,法鼓山護法總會花蓮分會近40位義工,秉持方丈和尚「以平安心祝禱,以善念、善願關懷」的指示,立即協調各組,同步前往事故點、醫院及殯儀館等待區,持續助念、關懷至隔日凌晨時分;在場民眾與慈善團體也加入助念行列,共同安定人心。義工陳曉婷說,我們第一時間能做的就是陪伴,主動伸出手去護念需要幫助的人。
而由於傷亡乘客多為返鄉民眾,信行寺監院常覺法師也主動慰訪無法面對親人突然罹難的鄉親,並派請多位法師從臺東趕赴花蓮,為遇難傷亡的鄉親祈福。常覺法師表示,罹難者親眷直喊「心很痛」,令人深感不捨,寺方會配合政府和社工單位,陪伴悲慟不安的民眾,共同學習用佛法平穩心靈。
法鼓山全球信眾則是齊心祈願,紛紛透過官方網站、社群集氣留言與持咒祈福,要為受難同胞祝禱平安無事;各分寺院也在清明法會及佛堂,為傷難者書立消災、超薦牌位。關懷院監院常哲法師也啟動全臺連線助念,各地蓮友們不分區域,配合發起念佛迴向,祈願亡者超昇離苦、傷者順利康復。
法鼓山慈基會於得知災情時,立即透過災害關懷組設立人力、物資統籌平台,提供「安心、安身」的長期支援;秘書長常順法師、蘭陽分院監院常法法師並連夜趕往花蓮殯儀館,為徹夜守候助念、慰訪的義工們表達感恩,同時也陪同方丈和尚逐一關懷,提供民眾心靈安定的支持,並瞭解傷亡者家眷後續「安家、安業」方面的需求。
多次協助災後心理關懷的常法法師說,此次罹難者,許多是人生、感情正當開始的年輕人,他們的親友正處在無法言語的悲慟;因此在場只能先以陪伴,同理傾聽他們的故事。而佛法本就是面對、處理生死問題,等到家屬漸能接受生命無常後,才能試著以理性引導家屬用感謝和祝福的心,謝謝曾經共同創造的美好回憶,如今已圓滿人生的任務,祝願放下擔憂與恐懼,依著善願和信仰,往生到幸福的地方。
法鼓山無常經 在 法鼓山 Facebook 八卦
📰 心安,一切安 法鼓山水陸送聖迎向平安自在
11/28下午2點起,法鼓山僧團帶領送聖隊伍捧著香、燈、花、果、寶、珠等等十種供養物,在聲聲不斷「阿彌陀佛」聖號中,恭送法界聖凡乘雲返駕,2千多位現場民眾齊心沐浴在佛法慈暉中,凝聚善心悲願溫暖人間。
同時還有上萬名在法鼓山各弘化據點與全球網路共修的信眾,超越時空同心同願,透過直播、3D動畫,為「雲端祈福」中70多萬筆消災、超薦的對象誠心祝禱,將8天7夜的法事功德迴向十方法界眾生,同步圓滿「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送聖儀式。
「無常,真的很平常,就用平常心,面對平常事。」法鼓山透過今年主題影片「心安,一切安;心淨,淨土近」提醒大眾,當心安定了,眼裡看到的,都是風景;腳下走出的,都是淨土。把自己的心照顧好,每個人就是一股安定社會的力量;這一份安定的力量,如同太陽一樣,從心中升起;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首先感謝在背後默默付出的義工,尤其是準備每頓齋飯的香積組、協助電子經書翻頁的網路義工與海內外各地默默護持道場的義工,共同成就這一場殊勝法會;方丈和尚並帶領僧俗善信齊心把修行功德,迴向給歷代先亡、疫病往生者,祝願全球疫情早日平息。
方丈和尚向大眾開示,創辦人 聖嚴法師一生修行觀音法門,水陸法會可以說是觀音法門集大成的修行法會,鼓勵大眾學習觀音菩薩救苦救難的精神,奉獻我們自己,成就社會大眾;而觀音菩薩有千百億化身,看到任何人都把他當作觀音菩薩的化現,就能發起救度一切眾生的大悲願心。
方丈和尚並分享法鼓山明年將以「平安自在」,作為僧俗共同學習成長的主題,鼓勵大眾「慈悲心待人,時時有平安;智慧心安己,處處得自在」。
「定期來山上充電,讓一年重新歸零。」連續8年全程共修的鄭白梅說,聆聽法師開示說法,能解開在俗事生活中的迷惘,讓自己回到初始的菩提心;因深信佛菩薩的慈悲願力,她也發願勸請媽媽、妹妹來分享殊勝法喜。
妹妺鄭白苹說,參加水陸法會對日常生活、子女教育、親友相處,都有很大的幫助,直說:「我覺得自已一年比一年變得更好。」今年初次全程在大壇禮拜《梁皇寶懺》,但她越拜越清醒,越拜越歡喜,更感恩姊姊的一路相陪。
「真心推薦全程參與水陸法會。」以往都是到農禪寺連線共修,彭美琳今年親身感受「禪壇」的莊嚴殊勝,體驗全身放鬆、覺照身心,她說感謝主管和同事護持修行,「在園區晚上還能參加授幽冥戒、瑜伽焰口法會,感受真的特別不同」。
法鼓山表示,2020年大悲心水陸法會有1萬2千多義工人次服務大眾,全球分處則有共修人次2.5萬,並首次超過50萬人次在全球48個國家地區網路同步參加。每個數字,都代表一顆顆安定的心,為人間這片土地,灌溉安定的養份;為娑婆世界,闢建清涼淨土。
#2020年大悲心水陸法會
#平安自在
法鼓山無常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發現人生好風景:擁抱今天的理由,留心就會看見」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張光斗
內容簡介:
相遇時彼此燦爛,離別時各自祝福
緣分至此,我們美好如初
在歲月流轉之中,我們重複著人生的相遇和離別。當彼此的緣分交會,在最剛好的時光互相陪伴,是這樣的溫暖讓我們相信,漫漫長路之後終會遇見動人的風景。
人間的悲歡離合,終將在心裡映成最美好的風景
人與人之間的回憶甘美而動人,如同生命在我們身上留下的每一道年輪。
這些人事今非,透過他溫柔真摯的筆,活躍在你我眼前,成為我們記憶中難以忘懷的人生風景。記得曾經與自己相遇的人、記得那些如煙的往事,是因為這一切造就了此刻的我們。即使今宵難聚首,仍可以期待他日再相逢。
寫給每個認真生活的你
從1994年開播至今,《點燈》節目已經走過25個年頭,是臺灣最長壽的談話報導型節目。25年來《點燈》紀錄了市井小民的生活樣態。從對人及對土地與社會的感恩為出發點,《點燈》持續以良善、正向的信念,讓每個人在黑暗中,仍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希望。
這次,《點燈》製作人張光斗,用他的一片赤誠,刻劃警消人員與生命搏鬥的光輝與征途。他質樸溫暖、筆下有情,除了向警消人員表達敬重與感謝之外,更將他對親友的思念、面對人生無常的幽思寄情於35篇小品裡,舉重若輕,感人肺腑。
用溫柔的守候消融悲傷,給你一個最寬厚的擁抱
在和煦的燈火中,帶你品嘗人情冷暖與生命況味
作者簡介:張光斗
祖籍安徽滁縣,父親是老兵。1953年出生在臺灣彰化縣北斗鎮的一個平日的清晨;父親不期待他能光中、光華,只要把小小的北斗鎮照亮即可,故名光斗。
曾任職電視臺劇務、記者、駐外特派員、編劇、製作人。
1994年製作訪談性電視節目《點燈》後,因緣際會親近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人生道路因而有了巨幅的改變。
《點燈》節目歷經臺灣社會的變動,最終不被電視臺的主流價值接納;他自《點燈》第十一年開始,先後成立協會與基金會,執著於維護這盞照亮臺灣社會正能量的燈火,長明不滅;至今剛好二十五個年頭。
他製作的節目雖然獲得好評,個人也得過「東元人文獎」、「世新傑出校友獎」等,但還是希望能低調地寫寫專欄,做好《點燈》節目與相關社會活動,便得以坐擁人生最美好的風景。

法鼓山無常經 在 法鼓山-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常與無常... 的相關結果
佛經裡還有一個名詞叫「無常」,它是從一般的平常之中見到了無常,知道了無常以後再回到現實的平常;要在超越之後回歸平常,這個常和無常就是「平等不二」。 《佛遺教經》 ... ... <看更多>
法鼓山無常經 在 T0801 佛說無常經- 卷/篇章 1 - CBETA 線上閱讀 的相關結果
法鼓 全集. 更多. T0801 佛說無常經; 卷/篇章一. 科判介面. 繁中. 繁中(TW); 簡中(CN); English. About. 使用說明; 問題回報; 關於我們; 回CBETA 數位研究平台. Home. 第一. ... <看更多>
法鼓山無常經 在 人生428期:無常的功課佛說無常經 的相關結果
曾在法鼓山關懷院擔任執事,經常面對別人的老病死,常持法師從《無常經》與修行經驗中體會,當以平常心擁抱無常。而佛教的大師與無常共處的智慧與方法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