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瑜第一會期問政報告
(一)提案力推18歲公民權
1.現今網路科技發達,資訊大量流通,青年獲取不同知識、技能之管道以及公共事務的參與機會多元。各國在1960年代起陸續將投票年齡降低至18歲;國際第一波下修成年年齡的潮流,也在1970年前後開始。
2.嘉瑜在本會期除了在質詢時倡議外,更提案下修民法成年年齡以及選舉、被選舉年齡,希望可以讓青年權責相符、促進青年自立。目前五個法案皆已完成一讀程序。
(二)督促各部會落實司法改革
1.呼籲改善司法選才制度,考選部承諾全面改革:
●考選部107年無預警增加之400分門檻,造成去年錄取率下跌至6.7%,與各國的高錄取率與考試目的相去甚遠。嘉瑜在質詢時,不斷強調律師考試應該是一個資格考,律師素質需長期養成。
●考選部承諾律師考試今年錄取率若低於8%,會進行全面改革,並不排除廢除400分門檻。
2.建議司法院建立臉書粉絲專頁,增加社會對話管道:
●目前司法信任度之提升不如預期,仍有6成左右民眾不信任法官。嘉瑜在3月12日質詢司法院時,建議司法院建立臉書粉絲專頁,利用小編引起話題,並推廣系列影片。
●司法院會後表示將積極研擬與網紅、youtuber合作之計畫,事後並於4月17日成立臉書粉絲專頁。
3.籲請法務部、司法院正視司法人員欠缺性別意識之問題
●部分法官、檢察官存在性侵迷思,在辦案及審判過程中檢討被害人,造成二度傷害。亦有法官對女助理性騷擾,被監察委員認定有8項違失,並遭職務法庭免職。此外,更有資深法官擔任導師期間,嗆懷孕女學員「會請產假,不要分發到新竹地院」。
●嘉瑜在質詢時不斷籲請法務部及司法院正視司法人員欠缺性別意識之問題,並將性別意識教育納入司法官學院課程。
4.關心司法人員過勞問題
●司法人員之工作負荷逐年增加,即使每年終結件數不斷上升,但由於新收件數成長速度更快,未結件數仍年年高攀。除了產生司法官過勞之問題外,也勢必影響到判決以及辦案之品質。
●嘉瑜質詢時呼籲相關部會全面檢視現行制度問題,減輕司法人員負擔,留住優秀人才。
(三) 提案替醫事人員爭取權益
1.嘉瑜除了聲明政府因疫情限制醫事人員出國,須有法源依據並符合法律明確性原則外,在3月4日質詢時即要求衛福部儘速提出限制醫事人員出國的準則及補償方案。衛福部於3月24日,提出「醫院醫事人員及社工人員配合防疫取消出國之損失補助作業須知」因應。
2.以臨時提案呼籲醫事人員津貼不應納入薪資所得課稅,也獲採納。依109年4月21日所增訂之特別條例第9條之1,自政府領取之補貼、補助、津貼、獎勵及補償,免納所得稅。
(四) 提案降低汽機車進口關稅、貨物稅
1.近年來,國產車不論國內市占率、外銷數量還是技術研發,都比進口車品牌遜色許多,但台灣過高的關稅、貨物稅率,讓民眾在購買進口車時,需要負擔更重的稅賦。
2.嘉瑜多次質詢要求經濟部、財政部等相關單位正視此議題,並於財委會臨時提案,要求財政部調降不合時宜、無助產業轉型及競爭的汽機車進口關稅、貨物稅。
3.提出「貨物稅條例第十二條修正草案」,將汽車貨物稅分別調降至10%(汽缸排氣量在2000立方公分以下)、15%(汽缸排氣量在2001立方公分以上),並調整機車貨物稅為5%,以減輕民眾負擔。
(五) 提案修改汽燃費名稱、隨油徵收
1.現行汽燃費係用於公路養護、修建及安全管理所需經費,其徵收與使用具有專款專用知性質,應正名為「汽車道路使用費」,以符徵收名目。
2.汽燃費現採「隨車徵收」方式,忽略每輛車每年實際使用燃料之多寡,產生汽燃費多徵或少徵之不公平情形,無法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亦違反租稅公平原則。
3.提出「公路法地二十七條修正草案」,將汽燃費正名為「汽車道路使用費」,並將徵收方式改為「隨油徵收」,於汽車添加燃料時依添加量按公告費率徵收。
4.可節省政府每年徵收及追繳汽燃費之業務費用約10億元,並有鼓勵國人節約用油、提升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意願之效果。
(六) 確保國家安全,緊盯資安議題
1.除網路攻擊,中資近年假借外資投資承作我國機敏資安系統承包廠商事件頻傳,嘉瑜多次質詢,要求金管會、經濟部投審會、國防部、國安局等各部會緊盯中資動向,以防範我國戶政、役政、軍情等重大資安系統遭中資滲透,對我國國家安全形成重大威脅。
2.要求中央盡速公布資安危害疑慮產品清單,建立一致性規範,以免各機關及地方政府不慎採購有資安疑慮之產品。
3.目前政府雖擁有跨部會的資安聯防體系,卻沒有足夠的資安人才,公部門中的資安人員佔比從未超過2%,導致各機關缺乏專責且具專業職能的資安人員,嘉瑜要求國安會做為我國整體資安政策的籌畫者,應亟思改變現況,例如成立專責之資安單位處理各部會資安預算及資安人才培訓,盡速提升各部會資安人才佔比,方能落實資安防護工作。
(七) 呼籲金管會落實金融監理、財政部完善公股行庫管理
1.要求金管會盡速完成元大原油正2調查報告,並通盤檢討決策過程
●針對元大S&P原油正2 ETF之相關爭議,要求金管會從速徹查是否有投資人因聽信營業員建議造成權益受損,以及3月19日當天是否有人因知悉內部消息獲取不法利益,構成證券詐欺,以維護投資人權益。
●另嘉瑜呼籲金管會清楚說明決策基礎,包括3月19日決議放寬門檻的時機,以及後續連續出手搶救避免下市危機之作法。
2.針對華南永昌鉅額虧損案,督促相關部會完成調查,並進行人事懲處
●要求財政部、公股華南金控及華南永昌在兩周內,針對整體管理問題、風控疏失以及稽核制度,進行通盤性檢討與懲處。
●督促金管會從速完成並公告風控疏失查核報告,杜絕類似情事再度發生。金管會於4月30日完成查核,對華南永昌證開罰144萬元,並命令總經理與金融商品部主管、業務人員停職一年,風險管理部主管也遭停職兩個月。
3.籲請金管會正視壽險業面臨之問題,為接軌IFRS 17做足準備
●我國壽險業海外投資比率連年攀升,且遠高於各國。目前疫情重擊全球資本市場下,今年第一季已有4家壽險公司淨值比低於3%以下。嘉瑜質詢要求金管會完整評估我國壽險業面臨之匯率風險,以及吸收風險之能力。
●台灣預計2026年接軌的IFRS 17,壽險公司需為過去賣的高利率保單提足準備金,面臨龐大增資壓力,另一波壽險業的倒閉潮可能隨之而來,嘉瑜呼籲金管會應預先準備。
(八) 道路平權,取消車種分流政策
1.內側車道禁行機車,使得機車必須兩段式左轉,但各路口規範不一、交通號誌也未做統一,常有機車騎士因不熟路況來不及反應,就因此違規甚至發生交通事故,目前陸續有地方政府取消機車禁行內側車道,為免一國多制造成民眾無所適從,嘉瑜要求交通部應作出統一性的政策規劃。
2.機車兩段式左轉規定所產生的機車待轉區,設置在車道上、斑馬線旁,路幅若狹窄或是車潮壅擠,待轉區幾乎都淪為「待撞區」,且也會壓縮到行人路權,對於機車騎士與行人的安全都造成威脅。
3.現行車種分流的道路政策,產生了機車禁行內側車道及機車兩段式左轉兩大不友善的規定,但實際上並無法達到車種分流,卻對機車族用路權益造成迫害,嘉瑜要求交通部道路政策應改採「車速分流、車向分道」,方符合用路人駕駛直覺與國際主流。
(九)要求全面停用爭議區間測速系統並撤銷罰單
1.台61線西濱彰化段區間測速系統出現對時誤差、精確度不足,導致民眾枉遭開罰,嘉瑜三度質詢交通部並提出提案,要求全面停用現行之區間測速系統。
2.現行取締超速之執法儀器除區間測速系統外,均為度量衡法所規範之法定速度計,並經國家標準檢驗,嘉瑜提案要求修正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7-2條,明定舉發駕駛人違規超速所採用之科學儀器,應屬經國家標準檢驗之法定度量衡器,以確保執法工具之準確性。
3. 民國97、98年都曾因執法器材未經檢定導致開出爭議罰單,而全面撤銷罰單之紀錄,區間測速系統未經國家標準檢驗,且也出現系統瑕疵導致開出烏龍罰單,在無法判斷哪些罰單是誤開的前提之下,嘉瑜三度於質詢時要求交通部及警政署應全面撤銷罰單,以維護國人權益。
(十) 持續關注內湖、南港相關議題
1.督促交通部積極推動捷運東環段、民汐線
●積極跟進捷運東環段、民生汐止線辦理情形,呼籲交通部積極推動此兩段捷運路線,才能盡早解決南港、內湖、汐止三區交通壅塞的現況。
2.籲請文化部推廣南港茶文化,將地方產業結合觀光
●台灣包種茶發源自南港,南港茶文化已有200餘年的歷史,現在南港舊庄仍有茶業製造廠,以及許多茶農在地經營。嘉瑜在質詢時籲請文化部推廣南港茶文化,將地方產業結合觀光。
●文化部目前已將包種茶納入文化路逕的範圍,未來會與農委會跨部會合作,共同推出茶文化推廣的中程計畫。
3.追蹤中油內湖漏油事件之檢討與補救
●呼籲中油應記取12年來34次漏油事件之教訓,全面檢視相關問題,盡速完成3D圖資建置。
●針對今年2月之內湖新明路漏油事件,嘉瑜要求中油重新審視檢測技術以及檢測頻率,並檢討發現漏油點、清除殘留漏油的方法與效率。此外,由於油管破裂為外力造成,中油也應積極究責,給附近補償和交代。
法律命令名稱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八卦
昨天我在群組裡看到了一條訊息,說是有有心人士正在散布謠言,要大家去搶物資,去銀行擠兌。
搶物資就算了,去銀行擠兌?我先聲明,目前沒有看到金融體系有崩潰的可能性。我真是不懂為什麼會有人這麼惡毒?現在肺炎疫情這麼嚴重,任何一國政府要是撐不住,死的人會遠遠超過目前的數字。而且你覺得人/病毒不會跑出去的嗎?你就在我家隔壁,你就不怕害到自己?
我想起我最近看到的一篇報導,是在講第一位確診的好萊鳿大明星Tom Hanks, 有一次記者問他,他為什麼很少演壞人,他說,因為他就是想像不出壞人在想什麼,所以怎麼演都不會像的,所以他不愛演,導演們也不找他演。
我希望這世界上多一點Tom Hanks。
今天的 #TODAY看世界 我們做了Tom Hanks的故事。這跟我們平常講的故事會很不一樣。它可能沒有驚悚的戰爭情節,或是病毒又擴散了多少國家,我只是覺得,我們需要一個把”好人”拿來當做主角的故事。他可能平淡,甚至無聊,but I think I need it.
🔎以下是今天的國際三條線
▪️國際:肺炎疫情衝擊歐洲 意大利死亡人數超過中國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1968951
👉劃重點:新冠病毒在意大利造成的死亡達3405人,超過了中國官方宣佈的3245人。周四(3月19日),意大利一天之內又新增了427人死亡。加上周三的最高紀錄475人,意大利成為世界上因新冠病毒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意大利自3月12日宣佈封城抗疫決定後,疫情迅速惡化。當局原本計劃封城兩周至3月25日,目前已經將解封日期推遲。意大利政府要求民眾繼續居家隔離。
顯然,意大利的抗疫措施並沒有阻止感染和死亡人數的飆升。
▪️國際:美國國會可能考慮遠距投票?
https://www.vox.com/policy-and-politics/2020/3/18/21185412/congress-vote-remotely-coronavirus-katie-porter
👉劃重點:新冠病毒挑戰美國國會200年來的傳統。
現在已經有不少國會議員染冠,議員人人自危。新科議員Katie Porter發起連署信,上書給佩洛西,要求當局允許議員遠距工作、遠距投票,目前吸引45名議員參與連署。
但是這項提案與美國國會成立以來的規則相牴觸,規則是要求眾議院的議員們必須「出席會議」並進行投票。目前老派議員包括佩洛西都私下反對提議。
美國資深參議員McConnell說參議院不允許遠距投票,可能採取延長時間,讓議員們分批進入投票的做法。
但是美國國會議員一個比一個老,是新冠高風險族群,NBC報導,66名參議員超過60歲,占了全體的三分之二,超過四分之一70歲以上。眾議員平均年齡是57.6歲。繼五角大廈淪陷造成國安危機後,美國國會是否淪為下一個溫床,威脅國家機器運作?
▪️亞洲: 川普無視批評,堅稱「中國病毒」不是種族歧視
https://cn.nytimes.com/usa/20200319/china-virus/zh-hant/
👉劃重點:週三,川普總統為自己越來越頻繁地把冠狀病毒稱為「中國病毒」作出辯解,無視了日益高漲的種族主義和反華批評。
「這根本不是種族歧視,」川普這樣解釋他的依據。「病毒來自中國,這就是理由。」
但這個詞激怒了中國官員和來自各領域的批評人士,中國問題專家稱,以這種方式給病毒貼上標籤只會加劇兩國的關係緊張,同時導致美國領導人本應該去制止的仇外情緒。已有亞裔美國人講述了自己遭遇的種族辱罵和身體傷害,因為人們錯誤地認為中國就是病毒的起因。
「使用這個詞不僅腐蝕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受眾的人心,還會助長中國國內的一種敘事,那就是美國人普遍仇視和恐懼的不只是中國共產黨,還包括中國及全體中國人,」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中國問題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說。
週二,川普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告訴記者,他之所以將病毒的名稱與「中國」聯繫起來,是為了對抗北京官員宣傳的虛假信息,即美國軍方是此次疫情暴發的源頭。「我不喜歡中國說是我們的軍隊把病毒傳給了他們,」川普說。「我覺得說我們的軍
隊傳染了他們,是在創造一種污名。」
隨後,在週三早上發出的兩條推文中,他明確提到了「中國病毒」。當天晚些時候,當他在白宮的冠狀病毒每日新聞發布會上再次現身並被問及這個詞時,他堅稱自己只是在指出一個事實:這一疾病首先在中國被發現。
▪️台灣: 總統三呼籲 勿仇視、勿釀恐慌、勿囤物資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71111
👉劃重點:面對國內武漢肺炎疫情升溫,未來14天將是第二階段的防疫關鍵期,總統蔡英文出面發表談話並且提出三點呼籲,希望國人全力配合指揮中心防疫規定,不要互相仇視與指責,更強調不要製造恐慌,各項民生物資國家都有足夠的存量。
蔡英文呼籲:「我們會確保穩定的供給,民眾不需要搶購、囤積物資,如果有囤積或者炒作價格的人,政府一定會重罰。」
疫情也衝擊國內經濟,更造成台股大跌,引起不安情緒。對此蔡總統也信心喊話,台灣經濟基本面良好,政府已採取實際行動維持匯市穩定和股市動能,國安基金也密切注意,除了投入1000多億元於紓困和振興計畫,對於影響最大的觀光交通業,也會專案處理。
蔡英文表示:「為了因應疫情的衝擊,對經濟動能的維持,產業振興跟金融安定,政府也都做了超前的部署,我們也不排除在必要時進一步擴大支出規模,全力來穩定國內的產業以及提供從業人員適度的照顧。」
近來有聲音認為,防疫措施逾越法律授權,總統應該頒布緊急命令因應。對此蔡總統回應目前法源充足,現在確實沒有發布緊急命令的需求,未來如果情勢有變化將再採取進一步行動,另外對於國台辦以疫謀獨的說法,也做出反擊。「所謂的以疫謀獨這些說法,其實這樣的說法反映出有些人是以政治為思考的狹隘的心態,無益於疫情的防治。」
📢 晚上八點別忘了看范琪斐的 #TODAY看世界。
另外有在用 LINE 的朋友可以訂閱 @LINE TODAY 👇
https://lin.ee/19eXmdD
週一至週五 #LINETODAY 就會推播TODAY看世界,如果錯過了,通常會放在國際欄目。
📢別忘了《#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十點準時上傳完整版!
法律命令名稱 在 王婉諭 Facebook 八卦
何嘉仁再次出現虐童案!?
明明都是需要保護的孩子,為何法律規定上有這麼大的差異?
新北市中和的何嘉仁國際幼兒園遭家長指控,代課老師竟然在午休時,強拉女童出教室,還重摔女童,導致她趴在走廊。女童身心受創,就診後經醫師判斷有情緒焦慮症狀。郭姓媽媽原本以為是自已女兒不乖,到幼兒園觀看監視器畫面,發現園方前後說法不一,不僅向平面媒體投訴,也對幼兒園動手老師提告傷害,警方已依法受理並開立報案三聯單。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我馬上與新北市教育局聯繫。
目前,新北市教育局已啟動調查程序,若調查虐待事件屬實,接下來行政機關可以對涉案幼兒園進行的裁處。
1⃣ 幼兒園涉案老師,若有不當管教或不當對待之行為,將違反《兒少權法》第49條,並依第 97 條規定,予以裁處 6 萬至 60 萬,並得公布姓名。
經裁罰後,並應依照《教保服務人員條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幼兒園應辦理教保服務機構不適任人員通報。
2⃣ 幼兒園園所責任
幼兒園如果在這起虐童事件中,有未落實督導教保人員執行照顧情形,也必須負擔一定的園所責任。此時,教育局必須依據《幼照法》第51條第2款「違反依第十二條第四項所定準則有關衛生保健之強制規定或教保活動課程之禁止規定」,應該要先命令幼兒園限期改善,如果屆期仍未改善的話,才要處負責人新臺幣 3 千以上、 3 萬以下罰鍰。
請各位家長與我一起持續追蹤,後續教育局是否依法對幼兒園進行裁罰!
同時,我們也認為,目前的規範授權範圍實在不足,更過度限縮主管機關的裁量權限。
教育局必須先命幼兒園限期改善,若持續未改善,也只能處3千以上、3萬以下罰鍰。
但是,比照托嬰中心的規範,若托嬰中心有托育人員發生虐兒情事,而且也有未落實督導托育人員執行照顧的情形,社會局便可已依照《兒少權法》,直接裁處負責人 6 萬至 60 萬的罰鍰,並得公布托嬰中心名稱及負責人姓名。
兩者對比下來,一個是需要先命令限期改善,未改善後,才能處 3 千以上、3 萬以下的罰鍰;另一個則是不須先限期改善,即可裁罰 6 萬至 60 萬。
兩者差距如此之大,難免令人質疑,明明都是一樣需要受到保護的孩子,卻在法律適用上,有如此大的差異。
目前托嬰中心和幼兒園,分別適用不同法律,但在過去幾次分別修法時,並未考慮兩者間的平衡。
接下來,除了持續追蹤此起案件外,我們也會進行這部分的法規檢視,並提出相對應的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