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賣車了,這是一手車,2013年10月出廠2014年式的總代理BMW 318d,我是去年2018年的7月跟鑫總購入,因為2013當年有些原因,車子沒賣掉,直到去年7月才被我買下來給老婆開,當時是完全的新車,買的時候里程數只有26公里,一樣有給我三年總代理的保固,所以這部318d保固期間到2021年的7月,應該算是非常稀有的七年車齡,但有原廠保固的中古車。
最近因為我買了特斯拉給他開,所以才想說要賣車了,目前里程數是30200km,都在原廠保養,全車原漆無事故,外觀跟鋁圈有點小擦傷,輪胎也蠻新的,我個人只有針對中控台上方的螢幕有改裝,原廠的螢幕很小,所以我改了12.3吋的觸控螢幕,內建youtube, google地圖,還有愛奇藝等一些內建的app,也可以USB看影片,我還有裝apple carplay, 但我忘了怎麼用,當初這部車還有選sport line套件,所以椅子是手動的跑車座椅,所以有單獨的大腿支撐,紅色車縫線,兩側的腰靠還可以電動夾緊,所以椅子超好座,皮革可以看到,還非常新,幾乎沒皺紋,內裝還有紅色飾條+金屬飾板,後座有冷氣出風口。
2.0的柴油引擎,馬力143匹吧,有點忘了,八速的手自排變速箱,一桶油加滿是1250塊左右,平均可以跑600公里,底盤完全沒聲音,都有在照顧,我開價88萬,有興趣可以私我!...
88萬買一台七年,只跑三萬公里,全車原漆無事故,卻還有2年原廠保固的中古車,應該不好找了。
不好意思,因為瞬間很多人來詢問,為了節省各位時間,所以我想說就用88萬做為起標價好了,超過88的部分,我會都拿去做公益....車況都如實報告,各位可以放心,完全沒有說謊,有興趣的私我你願意購買的價格,星期天結標,最高的我會主動約你台北看車,如果有造成不便,請各位見諒...抱歉抱歉!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萬的網紅buycar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此次小改款的BMW 7 Series ,外型上加入了識別度相當高的腎型水箱護罩,同時全車系標配多光束LED頭燈讓夜間行駛時大幅增加行車安全,並且不會影響同向與對向的駕駛者。 動力方面,這次750Li在相同引擎本體下,相較於上一代馬力多了80匹,最大馬力來到了530匹,扭力750牛頓米,在同樣本體的...
油冷套件 在 將軍 Steven Facebook 八卦
我一直遲遲交不出GT2RS的心得,因為我自首我現在沉迷在養海水魚的過程中;畢竟我是新手,光是每天花在魚缸的時間,可能比睡覺時間都還長。
魚不吃,煩惱;魚生病,更是令人鬱悶,因為牠們不像貓狗那樣容易讓人理解,所以車子現在反而暫時不是我的生活重心。
不過,當然不至於到完全不理會車子啦!畢竟那是長年的樂趣,要完全放棄是不可能的事!
其次,是GT2RS在原廠出廠時,軟體有嚴重的缺失;每當時速超過120km,它就沿路不停的噹噹噹的叫;幾番檢測,確定那是車子自身發出的提示音,但又不知從何解決。
直到認真的業代向工程反應之後,才得到原廠有更新的軟體可升級。
不過,這也讓我很困惑,因為難道全台只有我的車有此問題?或者德國原廠沒有在第一時間就告知台灣?還是台灣Porsche對於這類的軟體更新不是太在意?
總之,雖然後頭更新之後已經完全解決,但我還是不懂、也不滿意原廠對於軟體更新的作業程序就是了!
那麼,這台GT2RS到底是否和專業評論者們那樣的口碑叫好呢?
嗯~我應該這樣說:
GT2RS的設定比較偏向賽道,而我個人比較喜歡長途高速遠征,所以在某種設定上,需求會有所不同。
GT2RS的底盤非常的敏感,甚至會讓我誤以為它使用了「魚眼」,不過經過確認,它真的沒使用魚眼。
再來,它在高速巡航時,會有一種過於敏感的「晃動」;當然,這種晃動不會造成任何的不安全感,只是你會覺得:「不能再穩定一些嗎」?
曾經有高手告訴過我,當你的車加速夠快,瞬間可以直上200以上時,其實在那過程當中你也沒有甚麼可恐懼的。這是正確的,但問題是200之後呢?車子總不會只到200就上不去了吧?
偏向高速巡航時,會希望車身和底盤回饋的感覺是讓人有自信和無慮時,才敢高速巡航;如果只是瞬間到達目標指數,那麼數字到達之後油門鬆開不就沒事了,不是嗎?
不過話說回來,我的個人經驗是,像GT2RS這類型的設定,在賽道上只要是真正的高手(我不是),那麼能做出來的成績絕對非常優秀;因為夠靈活。
對,GT2RS就是靈活;相對的,小牛Performante的靈活度是比GT2RS稍微差了一點,因為小牛在高速巡航時的穩定度,是GT2RS所沒有的。
而GT2RS還有一個近期Porsche的特色,就是後輪轉向;不過這後輪轉向在過彎時的感受,卻不像我之前的TURBO S那麼有感;是我過於敏感嗎?其實不是,因為經過幾番查證屬實,後輪轉向角度的確和TURBO S不同。
這或許是純後驅的關係吧! 所以角度設定偏小些!
再來,我再說我可能犯的錯誤。
我個人其實不太愛用米其林輪胎,比較偏愛倍耐力。因為我總覺得米其林輪胎PSS或PS4的抓地力沒有倍耐力的CORSA好;也因此,我擅自將原廠配置的CUP2換成倍耐力的T/R。
我一直認為倍耐力的T/R應該優於CUP2,但我也必須承認一件事:我發現T/R在某些時候的胎壁支撐力,在輪胎冷熱時會影響整個GT2RS的表現。
我也有老師,所以我又請教了高手來解惑,他說:「CUP2是針對GT2RS這部車開發的特別版本,換其它輪胎不會比較好的;現在GT2RS原廠配置的Cup 2是N2版,是米其林為了保時捷的特定車款,經過長時間測試後才調配出的最佳胎壁硬度跟配方。
換了倍耐力,最大的問題就是那個後輪的配方不是針對後置引擎的911車款設計的,所以輪胎的胎壁支撐性會不夠。
所有廠牌的性能胎都有針對特定性能車的車款而開發不同的配方,不能亂裝」!
所以,換句話說,我自作主張所造成的誤解,還需要靠自己換回CUP2之後,自己去解答。
但不管怎麼說,我的確喜歡GT2RS的靈活,而那種靈活又和RUF rt35s完全不同。
這要怎麼說呢?
一個是利用991世代的前期作品為基礎修正,另一個是991最後期的嘔心作品,包括導向、用途,其實無法同期比較高低也是事實。
而我最想要的,是想要Performante的底盤,GT2RS的動力,RUF的內裝風格;然而這可能可以混成一台車嗎?
當然無法,這三家公司各有特色、自己獨立的風格,如果混成一台,還真不知該如何稱呼!
最後,話說回來,GT2RS的椅子是真的比小牛Performante好乘坐許多,這是PORSCHE比較人性的地方。
但缺點是那前行李箱所產生的高熱,說真的,實在無法令人領教。
如果出門買個生鮮食品之類的,我看放到酸掉也很自然,不用懷疑。
至於GT2RS還需要改些什麼?
其實我希望前下壓力再好一些些,煞車皮可以再好一些些些(真貪心);雖然GT2RS已經是歷年來911車系中下壓力最大的,但我仍希望再給我一些些,貪心了嗎?
不,事實上的確有套件!
而也有人將GT2RS的尾翼拿到,另加一個小鴨尾;說真的RUF rt35s我敢,而且也是真的變好開;但GT2RS我卻覺得沒有必要,因為前頭的下壓力已經很大,加上我還會再增加空力套件讓它更大的話,那麼相對的尾翼就真的不能拆了!
好了,心得分享就是這樣,紐柏林好成績的車子都在車庫(包括愛快茱莉亞),但實際上真的會去開那麼快嗎?
我覺得前人高手已經做出成績,我們享受數據即可!
🤣🤣🤣🤣🤣🤣
油冷套件 在 Andy老爹 Facebook 八卦
雙B 交鋒
這兩部受到消費者熱烈討論的雙B家庭用車,在沒有BMW 2AT加入前,Benz B-Class幾乎獨佔了這塊的台灣市場,連Audi也沒有對手,但是在BMW 2AT出現之後,對於雙B這個等級的買家來說,似乎多了另一個選擇!
今天本來是要試駕B-Class,但是網友一直希望可以做這兩款車的心得評比,但是又卡在小眼睛的汎德公關不借車給我,因為怕我講他們家的車不好,出來賣車還怕被批評......XD,無奈只好拜託網友借我一部造福我的粉絲們!
我想細部介紹我就省略了,因為網路上太多有針對這兩部車的報導,我也不想再多加描述,我只強調我自己親自試駕過後的中肯心得!
優缺點評比:
1 外觀造型我個人覺得B-Class確實比較亮眼,從很多的小細節看得出來B-Class的確比較在意,特別是在質感的處理!2AT就比較一般!
2 整個中控台與內裝的質感處理B-Class也比較出色,大面積的T字飾版,還有一些金屬材質的搭配,也確實比2AT感受好一些!方向盤的質感也是B-Class小勝一些!
3 方向盤握感的部分各有特色,換檔撥片的換檔感受也都很明確,非常直接,這點平分秋色!
4 車內空間表現不相上下,前座座椅的乘坐品質,後座的空間表現幾乎沒有太明顯的差異,差異比較大的部分是在駕駛者的視野,在駕駛B-Class的時候,那種感覺比較自在,我也說不上來,但是我認為跟駕駛者在開車時後的視野比較寬闊有點關係,2AT開起來稍微比較需要多一些專注力,但每個人的感受不同,不過就駕駛者視野角度來看,B-Class開起來確實感受比較舒暢!
5 兩張駕駛座座椅坐起來,其實包覆性都不怎麼樣,畢竟是家庭用車,但是兩者作大的差異應該是在B-Class的最低高地比較高,我想再更低一些卻沒有辦法調到我想要的高度,但是2AT高低調整的幅度比較大,最低高度有我比較喜歡的位置!不過這點因人而異,可能很多人跟我習慣會不太一樣!另外B-Class坐下去的瞬間感覺比較舒服,但是2AT感覺比較硬朗!兩種感覺不太一樣!
5 底盤表現我覺得兩者的紮實度表現都非常好,底盤的噪音也都處理得不錯,整個路感的回饋,清晰度,也都有雙B該有的一個水準,B-Class坐起來是一整個紮實帶有舒適,2AT是在紮實中帶有更多的Q度,講的白一點,2AT我爸坐起來會覺得彈跳比較明顯,因為BMW可能還是要兼顧到操控表現,所以懸吊設定還是比B-Class稍硬一些!但是B-Class走的風格是比較考慮到年長乘客需要的一個乘坐感受與品質!所以比較偏向舒適感!我現在42歲了,就我現在的需求來說,我更喜歡B-Class帶給我的感受!如果是10年前的我,沒有家庭,我會選2AT。
6 引擎的表現差異不大,兩部都是柴油,扭力的呈現,力道的飽和度,還有加速的延伸性是有些差異,但不明顯,就一般市區代步來說,兩者都相當夠用!不過在低轉速的油門反應,這部分2AT的引擎反應比較靈敏一些!
7 變速箱2AT是八速手自排,B-Class是七速自手排,兩者是走完全不同的風格,就是油門跟驅動輪的回饋給你的直接性來說是B-Class比較直接,但是剛踩油門要起步的那一瞬間2AT的變速箱反應確實比較快速!
8 隔音表現我手上沒有分貝機,所以沒有詳細數字,但就是我個人的感受來說,B-Class似乎好一些些!
缺點評比:
1 在內裝質感方面2AT的表現確實比較差,在整體視覺上的呈現,B-Class感覺比較用心在處理!
2 後座的空間運用2AT比較好一些,B-Class不是不好用,但就貼心的設計來說,我覺得2AT好像比較好!
3 後座有的差異點就是2AT有後座冷氣出風口,B-Class是沒有的,這點有點可惜!
4 B-class提供很多選配的套件,包含外觀的AMG空力套件等,所以有改裝需求的買家在B-Class身上會有比較多選擇,改起來也比較好看!2AT來說似乎就比較沒有那麼豐富!外觀來說改起來就沒有AMG的那種銳利感!
油冷套件 在 buycartv Youtube 的評價
此次小改款的BMW 7 Series ,外型上加入了識別度相當高的腎型水箱護罩,同時全車系標配多光束LED頭燈讓夜間行駛時大幅增加行車安全,並且不會影響同向與對向的駕駛者。
動力方面,這次750Li在相同引擎本體下,相較於上一代馬力多了80匹,最大馬力來到了530匹,扭力750牛頓米,在同樣本體的情況下能多出80匹,主要是因為提升了中冷氣以及供油電腦,並將燃油壓力從原本的200bar提升至300bar。
本次試駕的750Li在內裝選配了NAPPA皮革與車縫線交織的菱格紋座椅,舒適性與質感兼備。另外在全景天窗的部分可以選配Sky Lounge星空套件,在夜晚時能隨著自己的心情去調整喜好的顏色。
另外本次的iDrive更新到了7.0系統,在操作上較於上一代更為直覺,手勢操作也更加的靈敏,搭配著無線Apple CarPlay,讓使用體驗上更加流暢。
更多影片在Go車誌官網: http://www.buycartv.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P88GoGrXWE/hqdefault.jpg)
油冷套件 在 DR.T達特踢 A.K.A. 看你老師 Youtube 的評價
杜卡迪 Diavel Carbon 規格:
車架: 鉬鉻合金編織式鋼管車架
軸距: 1590 mm
前傾角: 28°
前懸吊系統: Marzocchi 50mm 全可調式倒立前叉
前避震器行程: 120 mm
前輪框: 3.50 x 17 ; 14爪輻射式鋁合金
前輪胎: 120/70 ZR 17
前煞車: 320mm 雙碟盤,雙Brembo 4活塞輻射卡鉗, 搭配ABS
後懸吊系統: 漸進連動式Sachs 全可調單筒避震器,鋁製單搖臂
後避震器行程: 120 mm
後輪框: 8.00 x 17;14爪輻射式鋁合金
後輪胎: 240/45 ZR17
後煞車: 單碟265mm, Brembo 2活塞卡鉗, 搭配ABS
油箱容量: 17公升
重量 * 乾重: 210 kg
座位高度: 770mm(亞洲版750mm)
保固 2年保固不限里程
其它功能:
Ducati Safety Pack(DSP)裝置,整合 ABS + DTC 系統、Ride-by-Wire (RbW)電子油門系統、Hands-Free無線啟動裝置。碳纖維套件包括:前風鏡、水箱散熱器側蓋
儀表板 手把嵌入儀表LCD顯示器:時速計、轉速計、時鐘、冷卻水溫度。各式警示燈顯示:空檔、方向指示燈、遠光燈、轉速限制、DTC介面、ABS狀態、油壓、殘油量。油箱嵌入式儀表TFT彩色顯示:檔位顯示、空氣溫度、電瓶電壓、旅程公里數1&2、殘油剩餘旅程距離、平均油耗、行駛中油耗顯示、平均時速、旅程時間、保養時間。騎乘模式、DTC、RbW和ABS功能顯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gJ2yF1XZvU/hqdefault.jpg)
油冷套件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評價
剛結束鈑烤工程的老850竟收到了林董Jerry的邀請,一同前往宜蘭參加兩天一夜的長征,小七天人交戰後硬著頭皮答應了。一路上行程緊湊,旅途中會遭遇什麼突發狀況?究竟老850又能否平安歸來呢?
延伸閱讀:
【經典重現】回原廠翻新24年老車?|第一集 小七ft.瑪麗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fGU6m8QNv8&t=245s
【經典重現】原廠翻新估價出爐!油箱竟倒出...|第二集 巧遇22年資深車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vXjg_HJN2o&t=2s
【經典重現】董改!改裝費可買新車?|番外篇 XC90 T8原廠套件大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QgKHiaMxCw
【經典重現】850 T-5R 原廠鈑烤7天全紀錄 美如新車|第三集 小七 ft. 姵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_EKyUSO2E4&t=1s
【經典重現】850 T-5R 原廠引電翻新 整箱零件裝好裝滿!|第五集 小七 ft. 姵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Zr_WUoQcSI&list=PLs51Sx8gE8WO4VERv5yO4CBiCJEMpYx1b&index=1
【經典重現】 850 T-5R 價單公開&原廠翻新完結!頂級鍍膜,滴水不留 | 第六集 小七 ft. 姵絨【7Car小七車觀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lQqT-NZADk&t=1672s
850 T-5R的故事 : 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7279
更多資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j0X9Y4Nyb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