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園啟示錄
— 從桃子園操演悲劇看中共「武統台灣」鬧劇
海軍陸戰隊99旅日前在左營桃子園海灘進行「聯合登陸作戰」操演時,不幸發生翻艇意外,造成三名官兵嚴重嗆溺,其中上兵蔡博宇已於五日凌晨宣告死亡,上士陳志榮也接著往生,令國人心痛不捨萬分!
♦️台灣海灘多風險兩棲登陸困難多♦️
筆者早年曾在海軍陸戰隊學校受訓,也曾在左營軍區的西碼頭完成兩棲作戰訓練,切身體會到陸戰隊訓練之嚴格,以及武裝泅渡和海上操作橡皮艇的不易。
其實,相對於大海汪洋,任何人造的艦艇,不論噸位大小,都只不過是「一葉扁舟」而已,更遑論是一只橡皮艇。尤其,海象之變化莫測,絕不能肆意歸咎於任何渺小的人類「能注意而未注意」的掌控範圍。
九九旅本次操演的「桃子園海灘」,位處左營軍港南端,是一處相對平緩的海灘,港區內的海浪也是相對穩定的。因此,長期以來,這處海域都是國軍演訓兩棲作戰的主要場域。
但是,兩棲突擊用的橡皮艇,是一種極不穩定的載具,稍有側風側浪,都有翻覆的可能,因此,在我們操舟訓練課程中,花了很多時間在訓練如何避免翻覆,以及如何將翻覆的皮艇重新翻回。
然而,在演訓中,背負三四十公斤武裝的乘員,匍伏在舟上高速前進時,一旦發生翻覆意外,人員傷亡的危險在所難免。這也凸顯出,兩棲登陸作戰的困難與艱險!
事實上,兩棲作戰操演意外傷亡的悲劇,就曾在桃子園海灘上一再上演。其中造成較多人員傷亡的有1980年12月舉行的「聯興22號演習」,一輛叁演的陸戰隊LVTP5,俗稱「水鴨子」的兩棲登陸艇翻覆,造成了22人喪生。
最慘的一次是1961年6月24日舉行的「成功一號演習」,在蔣介石總統偕同美軍顧問親臨校閱下,因當天風浪超過預期,導致5艘登陸艇失事沉沒,共61人因公殉職的重大傷亡事故。「成功一號演習」的失敗,以及後來烏坵海戰的失利,咸認是蔣介石意圖反攻大陸的「國光計畫」失敗的原因之一。
桃子園海灘既然一再傳出操演憾事,為什麼國軍還要一而再再而三的選擇這處灘頭作為兩棲作戰演訓的場域呢?
答案竟是:台灣的海岸線雖長,但是,要找一處比桃子園更適合兩棲登陸演訓的場地,還真是不容易!換言之,如果在沒有敵方砲火狀況下,連登陸桃子園這樣平緩的海灘都會一再發生傷亡事故,台灣的其他灘頭,那就更不適於進行兩棲登陸作戰了。這也就是二戰美軍捨台灣而攻沖繩的原因之一吧!
♦️兩棲作戰艱難納粹勒馬英倫海峽♦️
事實上,兩棲登陸作戰實為人類各種作戰模式中,難度最大的一種作戰模式。它要面對的首要敵人未必是敵軍,而是海洋與大氣。
即便人類科學昌明至今,我們對海洋與大氣的認知仍然相當有限,這就成為兩棲登陸作戰中最難以掌握的變數。
有過外島駐防經驗的人都知道,在沒有港灣停泊的外島,運補搶灘是多麼的勞神費力又危險!更遑論要在敵軍砲火攻擊下,進行搶灘登陸了!這就是為什麼登陸作戰都要付出遠大於一般作戰傷亡代價的原因所在。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1915年協約國在土耳其達達尼爾海峽的加里波利半島的登陸戰(Battle of Gallipoli),面對相對劣勢的土耳其守軍,竟讓協約國付出了16萬人傷亡的慘重失敗代價。
其後,在二戰的歐洲戰史中,最為世人所熟知的諾曼第登陸戰,盟軍為了橫渡最窄處僅34公里的英吉利海峽,以美國為首的盟軍總共出動了39個師的兵力。還派出11590架各式飛機,並飛行了14674架次。動員了6939艘各種海軍艦艇,包括1213艘戰艦、4126艘登陸艦、736艘輔助艦和864艘商船,D日直接參與作戰的總人員高達19萬5700名。
在這場代號為「大君主作戰」的登陸戰,即便在先前已針對登陸地點,進行了極為詳盡的低空攝影,先後蒐集了一千七百萬條情報,盟軍並在D日的前五個星期中,以強大的優勢空中武力,共出動了53800架次對敵人的海上防禦工事和通訊目標共投彈30700噸,進行了地毯式的猛烈轟炸。登陸的D日當天,還是造成了盟軍4414人的死亡。
至於整個諾曼第登陸戰戰役(1944年6月6日至25日),雙方的傷亡人數,約為42萬5千人。
在現代各國軍官的指參教育中,與諾曼第登陸的「大君主作戰計畫」同樣受到重視的是納粹德國未能實現的「海獅作戰計畫」。
納粹德軍自1939年對波蘭發動閃電戰成功後,一直戰無不勝,法國、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等國家都先後遭納粹德軍佔領,唯有英軍自鄧克爾克大撤退回英倫後,勉強保存了一點對抗德軍的有生戰力。
為了徹底瓦解英軍的抵抗,「海獅計劃」就是納綷德軍準備要跨越英吉利海峽,入侵英國的計劃。
為了順利推動「海獅計劃」,德國不但在海上對英國進行無限制潛艇戰(Unrestricted submarine warfare),並對英國發動了「不列顛戰役」(Battle of Britain),在這場又名「英倫空戰」的戰役中,雙方進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空戰。
經過十個月的激烈空戰,德國空軍有2,698名飛行員陣亡,967人被俘638人失蹤。其中高達1,887架戰機的損失 (多數為轟炸機)終使德國空軍無法掌握英國南方海峽沿岸的制空權。
以當時納粹德國即便擁有世界第一流的強大陸軍,面對寬僅三十幾公里的英吉利海峽,在沒有海空軍的優勢兵力掩護下,最終希特勒還是向兩棲作戰的艱險低頭,勒馬英倫,放棄了進攻英國的「海獅作戰計畫」。
♦️海空優勢難保美軍進攻琉球傷亡♦️
二戰美軍雖然有諾曼第登陸的成功經驗,但是,在太平洋戰爭中,反攻日本的「跳島戰爭」中,仍然步步為營的慎選登陸作戰的場域。
我們從近年來陸續解密的美國檔案中,可以發現,二戰期間,美軍在1944年3月就制定了代號為「堤路」(Causeway)的攻台作戰計劃。並對攻取台灣後的民事管理曾作出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二戰後駐台的美國副領事葛超智George Kerr,就曾在哥倫比亞大學主持一項對台灣的研究工作,並編出了一本鉅細靡遺的「台灣民事工作手冊」。
最終美軍放棄進攻台灣,改攻沖繩的原因雖然人言言殊,莫衷一是。但是沖繩島的面積僅有1220 平方公里,台灣則是它的29.5倍。守軍數目也沒有台灣多。
即便如此,美軍的「沖繩戰役」仍然出動了海軍 1,300艘軍艦,空軍 15,000架軍機,總兵力高達54.3萬人。
那麼,最終沖繩戰役 美軍 的傷亡有多少呢?答案是相當驚人的:
㊙️ 22,513人陣亡或失蹤
㊙️ 72,012人受傷
㊙️ 372輛戰車報廢
㊙️ 763架軍機報廢
㊙️ 260艘軍艦沉沒或報廢
㊙️ 368艘軍艦受損
這是在美軍已經取得了
絕對的「空優」& 「海優」之下
還需要出動 的 兵力與蒙受的傷亡損失。那麼 假如解放軍如同中共叫囂的要「武統台灣」的話,對於29.5倍大於琉球的台灣,共軍要出動多少兵力?準備蒙受多少損失呢?
♦️網上談兵「武統台灣」成鬧劇♦️
孫子兵法曾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但是,我們從近年來中共成篇累牘的「武統論」中,卻看不到「孫子」的身影,只看到「兒戲」般的荒誕!
譬如把中共海軍造艦速度形容成「下餃子」,似乎只要造出一艦,海軍戰力就可以提昇一級,殊不知海軍是知識訊息含量最高的軍種,一艘軍艦從下水到戰力成軍還需要相當多的時間測試與演練。
事實上,光從軍艦的數量、噸位來評比一國海軍實力的方法,早在甲午海戰中,就已經讓大清的北洋水師給摧毀了!
更為輕佻無知的是,中共官媒常把武統奪台說成了像「吃餃子」一般的容易。某解放軍退役中將,還公然揚言解放軍頂多只要半個月準備,就能在100小時內拿下台灣,在台北街頭喝烏龍茶慶功。一時傳為國際笑柄!
更荒誕不經的,就在蔡英文總統連任就職當天,有大陸軍工巨頭「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官方背景的《艦船知識》雜誌,在微博上發布一段長達11分鐘的影片,模擬並解析「2020年台海打擊作戰推演」宣稱只要24個小時,四萬解放軍就能完成登陸台北,武統全台!
殊不知,台灣西海岸只有十三個灘頭適於登陸,而且,沒有任何一個灘頭能夠容納四個營以上的兵力同時登陸!
中共官媒如此無知當有趣的「兵推」,還居然在大陸網上引起熱烈迴響,儼然將武統台灣,炒作成了一場網路鬧劇!
更何況,連桃子園這樣平緩的海灘,風平浪靜時操演都難免意外傷亡,至於其他適用登陸的海灘周圍,國軍早已完成反登陸作戰部署,這豈是三十年未曾打過仗的解放軍所能輕易登陸撒野的地方?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永春白鶴 棍刀功法 Yong Chun White Crane Dao Gwun, Tsut Neung Gwun, Seung Sao Do 源自福建永春的白鶴拳,是福建省七大拳種之一,不但擴張到本省多個地方包括漳州、泉州和福州等地,與廣東其地南拳拳派如洪拳及詠春等淵源探厚,同時亦流傳到台灣乃至...
「沖繩島戰役台灣」的推薦目錄:
- 關於沖繩島戰役台灣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 關於沖繩島戰役台灣 在 李登輝(Lee Teng-hui) Facebook
- 關於沖繩島戰役台灣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 關於沖繩島戰役台灣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 關於沖繩島戰役台灣 在 豪の島 Gounoshima Youtube
- 關於沖繩島戰役台灣 在 [轉錄] 二戰美國如果打臺灣而非沖繩的話? - 看板DummyHistory 的評價
- 關於沖繩島戰役台灣 在 沖繩島戰役,十二萬日軍幾乎全滅,日本最後一個陸軍大將切腹 ... 的評價
- 關於沖繩島戰役台灣 在 沖繩島戰役 :: 韓國沖繩戰役ptt - 韓國住宿訂房推薦 的評價
- 關於沖繩島戰役台灣 在 Re: [黑特] 居然有人提沖繩戰役- 看板HatePolitics 的評價
沖繩島戰役台灣 在 李登輝(Lee Teng-hui) Facebook 八卦
日本沖繩縣慰靈碑揭幕典禮 致詞稿
二○一八年六月二十四日
日本台灣和平基金會理事長西田健次郎先生,所有理事,各位貴賓,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我們大家一同來到「和平祈念公園」,聚集在慰靈碑前,為了追悼在沖繩戰役中遇難的台灣人。也為了紀念一段特別歷史故事與情誼。
所以首先要感謝日本台灣和平基金會,為了推動日台交流設立慰靈碑來紀念為沖繩戰役犧牲的台灣人。在此要特別的感謝。
戰爭,恐怖且無情,許許多多寶貴生命就此犧牲了。
1945年2月沖繩島戰役前,曾經有一批從台灣基隆等地調度的約900噸台灣白米,運到沖繩來,並分送沖繩軍民使用,順利拯救數以萬計沖繩軍民性命。
今天在慰靈碑上,我們看到有34位台灣籍的死難者,也許正是他們,其中有人參與了此次運送的行動。
身為台灣人的我,熱愛我的國家,將畢生所學貢獻在我所熱愛的台灣土地上。一生中因為戰爭見證了太多的磨難。更因為戰爭見證了為了生存應如何積極面對生命。
我們人類從歷史中學到教訓,人類之所以偉大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因為具有學習能力。我們人類能夠學習是因為有前人給我們樹立的榜樣,用他們的生命為歷史作見證。也因為他們的榜樣與見證,讓我們後人學到教訓,知所選擇。這就是登輝在慰靈碑上提了"為國作見證"的意義
登輝相信,只有和平、自由、民主,讓人類永遠偉大。願大家都來為生命的寶貴做見證,願大家都來把和平、自由、民主,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讓人類文明,持續偉大。
祝福大家,平安喜樂,謝謝!
沖繩島戰役台灣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平行時空373] 假如琉球是獨立國家……
本專欄早前曾談過在平行時空,假如蘇聯二戰後進駐日本,令日本分成南北兩部,東亞歷史會如何發展。把類似邏輯套用在「琉球國」、即今日沖繩之上,同樣頗具啓發性。由於「釣魚台問題」其實是「美國歸還沖繩問題」的一部份,近年甚至有個別內地學者主張討論「琉球主權論」以牽制美日,乃至聲援琉球獨立運動。多年來,亦有「琉球獨立運動」之說,更有原名為「琉球獨立黨」的「嘉利吉俱樂部」之類的琉球民族主義黨派,訴求雖屬天馬行空,但起碼反映這類題目,不是全然空穴來風。
歷史記載,琉球國早在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居住,後來發展出山南、中山、山北三個王國鼎立的「三山時代」,三國均向明朝進貢,琉球的「閩人三十六姓」即為中國後裔。1429年,「三山時代」結束,琉球成為統一國家,直到1609年,日本薩摩藩進入琉球,令日本勢力伸延當地,琉球同時為中、薩藩屬,向兩國進貢。單是這段歷史,按現代國際關係倫理如何理順「雙藩屬制」,已大為頭疼。
明治維新後,琉球逐步落入日本手中,明治天皇曾計劃把琉球一分為二,分別由日本和中國管理。琉球人向清政府投訴,令中日久久未就琉球問題簽下協議,直到甲午戰爭後,中國自身難保,琉球問題再無懸念。在二戰結束前的開羅會議,盟軍再次提出把日本、琉球分開處理,曾建議中美兩國共管琉球,但因中國在戰後陷入內戰,美國才成為琉球的唯一管理國。1972年,美國把琉球交回日本,成為日本的沖繩縣,餘下釣魚台問題困擾至今。
如果二戰後,琉球得到復國機會,成為一個東亞小島國,而不是被美國、中國或日本佔領,其命運又會如何?
經濟方面,因為缺乏工業設施,人口規模也不足,琉球立國後,似乎難以像台灣一樣高速發展。雖然面積比新加坡大,但欠缺新加坡擁有的先進港口設施,也沒有跟其他前殖民地港口城市的網絡,同樣難以成為物流中心。據此推論,琉球國難以完全自給自足,甚至現實裡,沖繩目前仍然是日本其中一個生產總值最低的地方。因此,這類小國必須在鄰國當中有靠山,而在冷戰格局,又必須加入其中一方。
雖然今天沖繩人普遍認為自己是日本人,但雙方其實頗多積怨。日本認為琉球語是低等語言,強迫當地學生學習日語,令琉球語幾乎滅絕,老一輩反日情緒並非不存在。二戰期間,不少琉球人成為皇軍工人,地位低下;末期的沖繩島戰役中,日軍知道自己快要失守,下令琉球人自殺,又大規模屠殺本地人,令超過26萬琉球人死亡,人數比得上南京大屠殺。今天琉球成為沖繩,地方政府難以像中國、南韓等不斷重提日侵歷史,但放諸二戰結束時,這可是猶新記憶。
但另一方面,一旦琉球獨立,也是不可能倒向共產中國的,只能留在美國主導的西方陣營。假如不歸日本,就只能和國民黨管治的台灣緊密合作。若果如此,現時美軍在沖繩的基地,則可能讓中華民國軍隊部分進駐,也說不定,這必會令台灣的國際聯繫得到強化。假如釣魚台被美國戰後劃歸琉球,釣魚台問題就不是中日兩大國的爭議,變成中國和一小國的糾紛。東亞多了一個緩衝國,處理中日韓爭議時,也多了一把聲音;琉球甚至成為東亞整合推手,亦未可知。在現實世界,琉球今天獨立幾乎不可能,但在日本爭取類似「一國兩制」安排,世事無常,卻不是完全渺茫。
小詞典:閩人三十六姓
1372年,琉球中山國國王察度向中國明朝朝貢,要求明朝派遣中國人到中山國居住交換,望藉此引入中國科技與文化,以便與中國通商。明太祖朱元璋答允,在閩中郡選派一批中國人遷居中山國,稱「閩人三十六姓」。這批中國人在琉球建立久米村,被稱為久米士族,族人各有專長,包括航海、科技等,定居琉球後也精通琉球語,負責起外文翻譯等工作,成為琉球王國外交事務的主力。
沈旭暉 信報財經新聞 2015年10月13日
延伸閱讀:「安倍國師」眼中的二戰歷史
https://www.facebook.com/…/a.969140649786…/1044903765543773/
沖繩島戰役台灣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評價
永春白鶴 棍刀功法
Yong Chun White Crane Dao Gwun, Tsut Neung Gwun, Seung Sao Do
源自福建永春的白鶴拳,是福建省七大拳種之一,不但擴張到本省多個地方包括漳州、泉州和福州等地,與廣東其地南拳拳派如洪拳及詠春等淵源探厚,同時亦流傳到台灣乃至日本沖繩島,更被視為剛柔流空手道的起源。但三百年來的流播亦令永春白鶴拳不斷演變,在箇中依然保持最原始,象形取意、剛柔並濟神髓的,輾轉之間竟然是香港這個彈丸之地。
永春白鶴拳亦有一些棍法及刀法,包括抖棍、七娘棍、雙手刀。是白鶴拳練習基本功的一種功法,亦是將白鶴拳的手法化作棍法。雙手刀的握刀方法亦跟日本武士刀十分接近,攻擊或抵抗時都以刀背對抗敵人兵器,不用刀刃。曾經在明代風魔一時,是萬曆年間抗倭將領俞大猷等人,通過和倭寇的戰役中吸收入中華武藝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XS4SJbua40/hqdefault.jpg)
沖繩島戰役台灣 在 豪の島 Gounoshima Youtube 的評價
『浦添城』是琉球王國尚氏王朝的第一個皇居,也是王陵所在地
但因為地震等天災被破壞,而後遷到現今的首里城
然而二戰時期,沖繩淪為戰場,『浦添城』變成廢墟
『浦添城』漸漸被世人遺忘,也未納入世界文化遺產中
近年來,因為電影『鋼鐵英雄』Hacksaw Ridge 而翻紅
此地正是二戰時期沖繩島戰役的重要戰場
現實中的主角 Desmond T. Doss 也曾於1995年重回『浦添城跡』
揮別歷史的悲傷、讚頌這位英雄,『浦添城跡』的觀光正復興中!
在一旁的『浦添大公園』也是親子同遊沖繩必來的景點之一
近百米的超長溜滑梯,讓大朋友、小朋友都玩得很盡興!
跟著“豪の島”的腳步,玩沖繩準沒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好!我是來自台灣的 “豪” (日語發音:GO~)
是台大土木所的研究生
目前在琉球大學度過一年的交換生活
在這邊分享自己的故事、遇到的人
給各位不一樣的沖繩!
歡迎訂閱我的頻道喔~
A student from Taipei, Taiwan.
Spending a year, living in Okinawa
Sharing my life, exploring Okinawa, and meeting interesting people
Please subscribe~
最新動態,請上臉書粉絲團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ounoshima17/
更多精選相片,請點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gounoshima/
更多詳細的旅遊資訊會放在我的 Blog
WordPress:https://gounoshima.wordpress.com/
歡迎任何工作邀約,可以直接私訊臉書粉絲專頁
或信箱:gounoshima@gmail.com
Music by Maxzwell - Lov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as2hQ9rVBs/hqdefault.jpg)
沖繩島戰役台灣 在 沖繩島戰役 :: 韓國沖繩戰役ptt - 韓國住宿訂房推薦 的八卦
沖繩島戰役 (沖繩戰役、日語:沖縄戦)(英語 :BattleofOkinawa),盟軍代號為「冰山行動」,[1]是在琉球群島中沖繩本島進行的一場戰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 ... ... <看更多>
沖繩島戰役台灣 在 [轉錄] 二戰美國如果打臺灣而非沖繩的話? - 看板DummyHistory 的八卦
<前情>
1944年7月底 麥克阿瑟因突來的食物中毒,在檀香山的會議中發言軟弱無力
羅斯福總統拍板海軍所提案,進攻福爾摩沙(台灣)之計畫為攻向日本的主軸
也就是史稱的【堤道作戰】 (Operation Causeway)
<預備作戰>
1944年秋 美軍自中太平洋推進,首先目標為消滅台灣至呂宋一帶的航空力量
日軍集結第一航空艦隊以下等艦隊與基地航空隊,計畫消滅美軍機動部隊
最終慘敗結束,僅存的航艦航空部隊近乎全滅
<作戰前夕>
1944年11月
馬公港、高雄港遭到來自中國大陸起飛的轟炸機猛烈轟炸
嘉義以南的城市,也遭到燒夷彈的毀滅打擊
日軍參謀研判美軍極可能進攻台灣,將駐防琉球的部分兵力轉調台灣(第28師團)
日軍的防衛編制如下(史實)
第十方面軍 (司令部:台北)
下轄
第九師團 (駐防新竹)
(參加過上海 南京戰役 徐州會戰與佔領武漢的精銳部隊)
第12師團 (駐防新竹)
第50師團 (駐防高雄)
第8飛行師團 (於沖繩戰役期間大量自殺攻擊)
獨立混成 61旅團
獨立混成 75旅團 (駐防澎湖要塞)
獨立混成 76旅團 (駐防基隆要塞)
獨立混成 100旅團(駐防高雄要塞)
獨立混成 102,103,112旅團
美軍部隊 (史實計畫)
預計派遣 陸軍20萬 海陸10萬 分頭進攻四灘頭
墾丁灘:負責拱衛南方防衛 並向屏東挺進
林邊灘: 登陸後將兵分兩路,一路向北目標奪取屏東與沿線運輸站
另一路向西 支援進攻高雄
東港灘: 目標屏東與沿線鐵道
大林蒲灘:目標強襲鳳山與奪取高雄港
一場台灣史上 空前也可能是絕後的慘烈戰役
在1944年的冬季為南臺灣帶來了無比慘痛的回憶...(請見下回
--
十個軍迷 七個好 八個宅 九個怪
還有一個是女孩 夥伴們站起來
就算閒話冷語 也不要失態
這份愛 沒人會想離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52.2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516798741.A.64B.html
※ 編輯: katana89 (1.171.152.245), 01/24/2018 23:27:0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