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的夢想驛站》FB 首播
【台坂排灣族演奏家保卜15歲迷上吉他 當過遊民.受過饑餓北上追逐音樂夢 音樂家李欣芸惜才 亦師亦家人的陪伴為保卜生一盆火 大力提攜.激發創意協助保卜完成創作夢想 將首張創作專輯《我愛台坂》獻給最愛的原鄉】
來自台東台坂部落的吉他演奏家保卜,有一個習慣,來到工作室,一定要烤火。
「其實很簡單,烤火對我來說,就有回家的感覺。」
明明是台北,不是台坂,部落還在數百公里外的山裡,而且照漢人的邏輯,音樂家李欣芸是保卜的老闆,卻讓他有回家的感覺,「從小在山上長大,無論是做什麼事,你吃飯洗澡,或者是大家團聚的時候,都會生火,我離開家已經十幾年了,還是一直很想念烤火的氛圍,」因為李欣芸說,音樂就是建立一種關係,是台上台下,以及夥伴之間的信任關係,有自信的能量,樂迷才可能放心把自己交給你。
保卜的第一張吉他演奏專輯,搭著火車帶我們回到台坂,他的吉他鬥志昂揚,是撲面而來的東部的風,像是不落地的鳥,「
台坂它是在台東的南邊,從海岸線上去,很近,15分鐘就到了,我們是住在半山腰,一個小小的部落,我們四面都是山,很小很小的部落,」小小的保卜八歲就開始練體操,15歲那年迷上了吉他,日夜抱著吉他 連睡覺上廁所都帶著,高中畢業之後堅持要北上,追逐他的吉他夢,「(爸爸)他拿八千塊給我坐車,在台北至少還可以有東西吃,可以安頓一下,永遠記得他自己偷偷拿錢給我,還專程載我去火車站搭車,他本來最反對,他都不跟我講話的,就是,你幹嘛要離開這樣,結果還帶我去坐車,爸爸他還曾經把我吉他打斷,他就是不想要我彈吉他,結果還是默默的支持我,我當天第一個晚上到台北,我棉被枕頭都沒有啊,我就睡衛生紙 然後蓋報紙,沒有東西啊。」
「到了要打電話給他,吃飽了沒有,我吃飽了,你很好嗎,很好,我根本沒有吃飯啊,很冷,沒有棉被,掛完電話我就哭了,(結果你真的沒有回家),沒有回家,就撐著,這一條一條就是它的線,第幾條弦這樣,這叫六線譜,所以我會看的只有這個,但是其實我也看不太懂,所以我現在有很多記號,你看,圈圈啊,三角形。」
懵懂上台北的保卜,完全沒有受過專業音樂訓練,五線譜也看不懂,當年一個從台東隻身北上的,原住民年輕人,肚子餓了,就把自己創作的音樂,彈一百遍,兩百遍,保卜說,手指頭會代替五線譜,替他記得所有的旋律,有一天,一封神奇的信,靜靜躺在他的部落格留言板上,李欣芸在尋覓優秀的吉他手,「她就說,你最近有沒有哪裡有演出,我去看你這樣,我去看你,這樣,我會覺得,怎麼可能,找我幹嘛,我以為她詐騙的,所以我一個禮拜沒有理她,都沒有回。」
「哪一個座位是最靠後門的,等一下如果談得很難聽的話,第一首我就可以走了,他彈的第一首曲子我還記得,居然是坂本龍一,前四小節,老師就被打到了,就有說服我。」
「老師你講實話,你不是因為我的外表的關係嗎。」
「哈哈,唉呦,你看現在開始了,屁股很翹,我就覺得好有靈氣的一個小男孩喔。」
從此之後,李欣芸的音樂裡,只要有吉他,就是保卜,她處處提攜,日夜琢磨一顆璞玉,李欣芸還鼓勵保卜,自己創作,2013年她為保卜,發了一張吉他演奏專輯,這是當年練體操的小男孩,想都沒想過的夢,「保卜曾經出過一張專輯,叫《我愛台坂》,他是一個finger style的吉他手,finger style是怎樣呢,就是,不僅僅是彈吉他,而且還把吉他當作一個打擊樂器來做,這首曲子是保卜的新曲,他的第二張專輯,即將。」
「因為我第一張還沒賣完,所以。」
「好煩。」
「所以第二張出不來。」
「老師都瞪你了。」
這一天,保卜和他的樂團正在頂樓排練,為了照顧這一盆火,李欣芸會定時為他買木炭,李欣芸對待保卜,是一種超越商業思考的關係,23歲簽約至今,只發過一張專輯,因為她願意耐心等待保卜最好的創作,而不是趁著年輕,拼命接案賺錢,該燃燒的是木柴,不是生命。
「因為創作其實是很誠實的,你現在的狀態,你用什麼樣的狀態去上台,其實觀眾一聽就知道,所以這個誠實很重要。」
「他寫不出來就沒關係,寫不出來,我們就去看看電影,去聊聊一些新的話題,有時候就出去玩一玩,然後來頂樓喝喝酒,聊聊天,我們甚至會講他的感情問題啊,其實創作的路是沒有那麼容易,所以我們會希望說,在他旁邊,像他的〈十八九歲〉那時候,就是他自己爆料,有初戀的感覺,該怎麼樣寫這個感覺。」
「心靈上面他們也給我很大的幫助,因為我覺得,需要成就一個,不管是音樂人也好,最強大的,最重要的是心理層面的東西,我的自信心,因為如果我的心理強大,我的外在,我的音樂,什麼都會很強大。」
「他常常寫四小節,他不喜歡,他覺得還不夠好,你在說什麼,這超級好的旋律啊,你應該再發展,把副歌寫完。」
「先吃肉吧,你看…。」
一個禮拜一次的聚會,不是來查考作曲進度,比較像是掏挖人生的歷程,很多事情會浮上心頭,「像我第一個上來(台北)工作的老闆,也是這樣子(聊),好想念他 好想念他,就想要寫歌,就會有那個衝動出來,在找到那份工作之前,我有做過街友,睡外面,沒有地方住,沒有錢,找很多工作也碰壁,都找不到工作,都不要我這樣子,就是這個老闆他就接受我,給我工作,給我工作是其次,我覺得主要是他非常照顧我,把我當自己家人一樣。」
保卜現在可以自立了,他好想回頭找這位恩人,因此寫了〈尋人啟事〉這首歌,當然,這樣的照顧,不是只為了保卜的創作,而是一種既是家人,也是音樂家之間的惺惺相惜,「哇,他現在是三金耶,他三種,金馬,金鐘,金曲,都已經入圍過了。」
「可是都還沒得獎。」
「ㄟ,有入圍就很棒了,你說哪一個樂手,哪一個作曲人可以這樣,老師都還沒有金鐘,你就有。」
「你是直接金馬,你跳電影,不一樣,我還電視,你直接電影。」
「我們兩個很愛比,(哈哈),因為他金馬獎,今年入圍的時候,我超開心的,因為他是電影歌曲,這個真的很不容易。」
「其實我之前入圍什麼,或是拿什麼獎,老師他們都比我還開心,我自己反而會更開心,讓他們覺得很安慰,他們栽培我,然後我有成績,因為我自己,我真的沒有很在意說,我是不是成績很好,(有得獎),我沒有非常在乎這件事情,真的。」
雖然住台北很久,保卜依然有些排灣族腔調,生活和生火,對他來說不管發音和意義,都是同一回事。
「生火還是生活。」
「都是,都是,安ㄤ都聽不懂,那你講 life是生活,life是生活,對保卜來說,生火跟生活是一樣的,都一樣嘛,幹嘛分那麼細,又不是聽不懂。」
其實是李欣芸在台北生了一盆火,讓保卜在離家很遠很遠的地方,找到彼此疼惜和回家的感覺。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5萬的網紅相信音樂Bin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因為想起 就會有個問候 劉若英主唱 2015張艾嘉電影主題曲「念念」 金曲製作人 陳建騏作曲、製作 2015年張艾嘉導演新作品《念念》由松澤國際影業出品、Red On Red製作、甲上娛樂發行,故事講述三個年輕人,三次想不到的奇遇。一個為生活奔波的台東導遊(柯宇綸飾演)、一個總認為自己不...
「沒那麼簡單吉他譜」的推薦目錄:
沒那麼簡單吉他譜 在 侯文詠 Houwenyong Facebook 八卦
今天要推薦4/30在Netflix上架的影集「誰是被害者」。不排斥驚悚、犯罪這些題材的話,這部影集只要一開始看,就無法停下來。對我來說,觀影的經驗很特別,感覺上是繼這幾年精彩的台片像是「麻醉風暴」「花甲少年」、「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想見你」之後,一個新的驚艷,也是台灣影集懸疑推理這樣的類型劇,一個新的里程碑。
因為之前搶先看了試映,所以很有把握跟大家這樣說。
…………………………………………………………………
一、
COVID-19期間,跟大家一樣,待在家裡,K了許多影集。這個世界很劇烈地在變動著,這件事,從K劇就不難感受。過去,K劇要守在電視機前面一天一天、或一個禮拜一個禮拜等,現在變成了一次可以通宵達旦看個過癮,不但如此,不管在電視、筆電、手機上,隨時隨地都可看。
我曾把喜歡看書(看電影)的人比喻成賭徒。雖然看了不少書,不少電影,但看到爛電影、爛書的成分多。儘管輸多贏少,但因為曾經看過喜歡的書、戲劇,有過大贏的感覺,就像賭徒一樣,無時不刻都期待走進賭場。
大學時代沒白天沒晚上地看電影。當時,輸多贏少,不像現在這個OTT時代,在網頁上點來點去,只要找到喜歡的第一集(第二集),通常,後續的率額不至於太離譜。
因為贏的機率高,因此,賭徒就變多了。在我看來,這是K劇會變成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時勢所趨,聚會,線上群組,總聽得見這樣的話題,某某劇看到第幾集了?或者某某好帥,某某某好可惡……一旦沒跟上,難免就有社交孤兒的嫌疑。這件事,在我過去是影癡、影迷的時代,是從來不曾出現的。(像我這種一年看三百多部電影的人,這種話題談多了,基本上,就和把自己隔離成社交孤兒沒什麼兩樣。)
這種充滿世界各國、五花八門的影片可以挑選的場合,從前,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國際影展」有這樣的機會。每年國際影展開始賣票,為了看到場次有限的名片,就得徹夜排隊去買票。從青島東路一路蜿蜒到喜來登飯店(當時叫來來)的隊伍,都是熱血的年輕人。一整個晚上,聊電影、抱吉他唱歌的,影展都還沒開始,嘉年華會的氣氛已經沸沸揚揚。
像現在這樣天天有的「線上」國際影展固然很過癮,但有影展就有比較,有比較就有高下。特別最近的Netflix又開始推出了熱門「排行榜」。這種天天都有的賽事,排行榜前十名,十之八九都是韓劇,那種感覺,就開始有點怪怪的……怪怪倒不是說韓劇不好,反倒是,人家真的很厲害。看到人家很厲害,問題就來了。我們自己的戲劇呢,哪一天才能也這麼厲害?
當然,也可以安慰自己說,排行榜不能代表品質啊。但話又說回來,排行榜某個程度代表了收入,收入某個程度也代表了影視工業的體質。
不像電腦的產業鏈,美國蘋果賣得好,台灣的製造業、員工、股民多少雨露均霑。但影視產業這件事啊很不一樣,別人很好,我們能分到的羹,真的很少啊。
二、
因為有當過製作人以及公視董事的經驗,常被問到,為什麼台灣的電影(或電視劇),拍的沒有人家好。不就是創作嗎?光是天馬行空地的想故事,怎麼會輸別人呢?
當下聽到這樣的問題,第一個反應總是很想否認。我們啊,很厲害的作品也有啊。這話固然沒錯,整體來說,跟幾個影視大國(影視大國,不一定是大國噢。)比較,的確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為什麼會這樣呢?用個最簡單易懂的比喻,以一萬元的規格製造的筆電,在性能上,要和五萬元的規格做出來的筆電比較,性能上要勝出,機會就很小。
過去我在當「危險心靈」的製作人時,一集的成本大約就是一百多萬元(還是因為公視支持)。或許因為收視群大小不同,大陸劇的成本基本上是二、三百萬人民幣起跳。這些相對偏低的成本,攤成各種花費,就變成沒錢做場景、請不起高知名度的演員、編劇(當然,前提是好的編劇),導演……
有人問,藝術無國界啊,只要是好的作品,台灣人在美國、在韓國、在大陸拍,有什麼關係?李安拍的不就是美國片嗎?一樣是台灣之光啊,不是嗎?
從藝術的角度,這說法當然無可厚非。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大量的人才被其他國家、地區化整為零地吸收之後,原本他們可能在台灣拍出來的當地的題材、故事,就會大量減少。惡性循環的結果,當地影視變成慘業,更糟糕的是,我們的下一代崇拜別國的明星,以別國的歌曲為流行、以說別國的語言為風雅、對他國的歷史、地理的理解遠超過對本土的理解……這個一點一滴地失去的在地的認同以及價值的事實,大概是這個趨勢,最可怕的地方。
可怕歸可怕,儘管無能為力但是日子還是得過去下,這種事我們見多了,不是嗎?反正人少嘛,市場小,有什麼辦法呢?
這樣的邏輯說不通的地方在於,如果真的這樣,台灣也不會有這麼多電子業、電腦的上市公司,更不會有這麼多全球的隱形冠軍公司出現了,不是嗎?
也有人說,那是因為手機、筆電、電子零件可以賣給全世界啊,但是影片影集只能賣給台灣看,市場天生就小,沒辦法。這個邏輯更說不通了。如果台灣做的影視只能賣給台灣看,那麼韓國的影視為什麼可以賣給全世界呢?
因為人家就做得比我們好嘛,又有人說。話又說回來,既然人家能做好,為什麼我們不行呢?就拿韓國來說,三星固然很厲害,我們的台積電也一樣不遜色啊,不是嗎?如果產業能做到,為什麼戲劇不能呢?
(繼續自問自答)因為人家基礎深厚嘛。這也有道理。但基礎怎麼變深厚的呢?當然也是一步一步來的。如果因為基礎深厚,因此就無法追趕,那麼過去,日本的影視也比韓國更進步啊,這幾年,為什麼漸漸落後了呢?
那天在蔡瀾的專欄上讀到,原來韓國在九零年代不會拍武打片,還苦哈哈地跑帶香港去學習觀摩。也不過是二十多年的光景,青出於藍更勝于藍,已經變成了難以否認的事實。
三、
因此影視這種事啊,就像俗語說的: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當然,將相之所以變成將相,也需要有時勢、環境的因緣際會。
從因緣際會的角度來看,有幾件事,正在發生。首先,就是政府以及文化部大力支持公共電視,願意用較高的經費,支持戲劇。過去,在公共電視長期的支持下,培養了許多年輕的創作者以及工作人員。這幾年來,政府以及文化部撥出了更多的經費(電視電影、旗艦計劃的影集,更是高達500萬、1500萬的經費委製。)這樣的經費,使得我們的影視作品(雖然還是很少數),有機會站在比較好的基礎以及規模上,與國際上的作品做比較。
再來,就是網路科技的改變,OTT的興起(就是Netflix、Apple TV、catchplay、my video這類的平台)。OTT平台為了爭取眼球(以及台灣市場),願意花更高的經費採購優質影片。這樣的趨勢,使得台灣更多的影視製作公司,願意投資更高的成本。這樣的成本,也讓許多優秀的導演、演員、編劇、工作人員更有願意留在台灣製作戲劇。
但錢多作品一定就好嗎?當然是不一定。
但從過去幾年,台灣拍出來叫好叫座的作品,花甲少年、麻醉風暴、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想見你……大家一定會有一種感覺,讓我們停不下來一直追的台劇,好像越來越多。一點點的資源溢注,就能看到成長的產業,的確是讓人充滿想像力。
嗯。儘管過去曾經許多次,大家喊著國片復興,但美夢並沒有真的實現。同樣的,黑暗的隧道一閃而過的光,也未必代表那就是盡頭。但這次台劇的一點新氣象,背後產經、科技的改變,的確是過去不曾出現的。
四
言歸正傳。推薦大家看「誰是被害者」,卻寫了這麼多連自己都沒想到的事情。或許,這正是這幾年看著台劇不斷進步背後,最真實的心情。
(什麼時候才看到排行榜,甚至亞洲、全世界的排行榜上充滿台劇呢?)
怎麼讓台劇不斷進步,變成我們驕傲的文化、產業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這個事的完成,當然,需要因緣際會,以及很多人的付出。因此,創作者固然要努力,但別忘了,更重要的,是觀眾的喜愛與熱情。
這部戲有非常認真的製作團隊以及誠懇的態度。聽起來像是廣告的話就不多說。是不是停不下來就等大家自己去映證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j1K_5qt0Ug
沒那麼簡單吉他譜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這段影片是民歌手包美聖於1980年演唱的《那一盆火》之MV,詞曲作者為侯德健,若將此歌與侯德健於1978年創作的《龍的傳人》比較,會發現兩者的旋律與節奏極為神似。
MV前半段在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與環河南路口的黃氏大宗祠(江夏種德堂)拍攝,而後半段的拍攝地點則是廣州街與西園路口的艋舺龍山寺;龍山寺裡的景物與今時比較相去不大,最大的差異是現在的艋舺龍山寺已經不能燒紙錢了,而且從2017年6月開始,為了環保與人們的健康,實施減香(信眾全程只需持一炷香參拜),只開放一個香爐供信眾使用。
1958年出生於台中,天秤座的包美聖,於1977年就讀台大歷史系時,參加新格唱片舉辦的第一屆「金韻獎」歌唱比賽,獲得優勝並獲新格唱片簽約推出個人專輯,當時年僅19歲的包美聖以精靈似的清亮音色且富童趣的獨特嗓音見長,深受聽眾的喜愛,因其歌聲辨識度極高,而成為眾多民歌手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位。包美聖於大學畢業後沒多久便與學長陳安斌結婚,並一同赴美深造,從此遠離歌壇,沒有再推出新的音樂作品。
包美聖在1978至1981短短三年多裡,一共出了四張個人專輯,包括1978年的《包美聖之歌》、1979年的《長空下的獨白》、1980年的《那一盆火》,以及1981年的《樵歌》。
1978年7月發行的《包美聖之歌》以清新的創作歌謠建構專輯基本調性。侯德健所寫的《捉泥鰍》,在當年極為走紅,不管大人或是小孩都能哼唱兩句。創作大將邱晨在這張專輯裡發表了《看我聽我》及《你在日落深處等我》兩首歌曲,是包美聖廣為人知的成名曲。古典詩詞的重新創作是民歌時期的一種常見曲風類型,而這張專輯裡就有三首這類型的歌曲,包括源自白雲遺音、由華麗絲譜曲的《喜只喜的今宵夜》,引自宋詞的陸游《釵頭鳳》,以及由郭芝苑譜曲的張繼七言絕句《楓橋夜泊》,這三首歌曲均將往日難以親近的艱澀詩句,重新以民謠披上一層平民的新綠外衣。《你來》透過大幅度轉調的方式,描繪濃郁的懷鄉之情,令人印象深刻。而《成長(悟於19)》則是包美聖就讀台大時,寫給同學有關青春記事的小品,這首曲子也是她個人第一次發表的創作。
《包美聖之歌》專輯裡的一段歌者簡介:
包美聖,她是台大歷史系四年級的學生,純真而又充滿耐人咀嚼的深度,平時她除了彈得一手好吉它及鋼琴之外,譜曲、填詞更是她的另一項才情。基於她那愈掘愈深的音樂才華,我們決定出這張唱片,獻給所有愛好校園音樂的朋友!
在這張唱片的12首歌中,我們能體會到一個女孩在成長歲月中的種種心路歷程…
從《捉泥鰍》、《悟於19》、《風箏》到《你在日落深處等我》,包美聖唱的不再是零星的感觸,而是在成長的歷程中,你我都曾有過成串的回憶與憧憬。
藉著歌聲的流曳,在淡淡的旋律之中,期盼您來共享那片難以忘懷的日子!
出版於1981年的《樵歌》,是包美聖赴美深造前的最後一張唱片、也是其所有出版過唱片中,製作最為成熟的一張;此張專輯的詞曲作者,均為一時之選。專輯同名歌曲是擅長書寫中國風味歌曲的靳鐵章之力作,靳鐵章寫給黃大城唱的《漁唱》是其對於寄情天地神往之情的首部曲,而《樵歌》則是其對於隱士生活熱切渴望的再次抒發,至於兩者間的對話,則總結於天水樂集所出版《李建復專輯》中的《漁樵問答》一曲。
賴西安和戴志行所寫的《竹姿》,透過磅礴的絃樂前導與合聲氣勢,以及管鐘的鋪陳,勾勒出贈別離鄉遊子的殷切叮嚀。而作家小野的弟弟-近人的詞作,則多樣化的描述了彼時大學學子的生活感懷:包括遙想母愛的《媽媽的信》、描寫畢業情懷的《又是六月》、服役時於營區的信筆隨想《捕蝶》,以及負笈離鄉的心情寫照《陽關迭》等作品。
除了上述歌曲,洪光達、馬兆駿這對組合的抒情曲《如果沒有》,亦是專輯中的重要作品。而民歌手李建復、鍾麗莉與黃韻玲,也都在這張專輯裡發表了作品,特別是黃韻玲的《第二個夢》:以兩段式的轉調,盤旋出對夢中國度的嚮往,是頗富巧思的曲式安排。而專輯裡最值得一提的,是包美聖自己創作的一首爵士曲風《給小女生》。另外,由蘇來為胡適的詞譜曲的《秘魔崖月夜》亦是另一佳作。
當時新格旗下的民歌手,如譚荃中、吳明華、蘇來、王新蓮、楊芳儀等,也在這張唱片裡支援合聲,此為民歌時代唱片裡常見的作法:彼此支援協助,共同完成音樂的理想;特別是《竹姿》一曲的合聲表現,可仔細的聆聽。
關於包美聖:
從小在台中長大,包美聖是家裡最小的么女,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都很疼她。父親本在航空公司工作,已退休;母親是小學教員。包美聖在唸書的時候,一放假就往家裡跑,哪怕是再短的假期。高中畢業,聯考考完之後,有個漫長的假期,包美聖喜歡吃綠豆湯。怕燒乾了它,又不想盯著爐子看,於是順手拿起了哥哥的吉他,自己隨便的摸索著,加上哥哥同學的指點,就那麼自得其樂的度過了暑假。
那時候唱歌也沒什麼選擇,以歌本上找得到的美國民謠為主,包媽媽回憶,包美聖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躺在床上聽她教唱《綠島小夜曲》,這個情景至今仍記憶猶新。包美聖剛學會吉他的時候,常在廚房樓梯口彈吉他,跟母親一起大唱《梅花》,真是一幅天倫樂。
在快過完19歲的1977年4、5月間,包美聖完成了她第一首創作曲《悟於十九》,這首曲子後來改名《成長》,收錄在她的第一張唱片中。
雖然參加金韻獎使她變得有名,也灌了唱片,但包美聖並不打算從此走上唱歌的路,她認為自己能用一種課餘的態度,來面對唱歌是很幸運的,家裡全讓她自己做主,只希望她不要公開去餐廳演唱。包美聖只是個愛唱歌的女孩,不為名不為利,他相信只有這樣,唱歌才不會構成負擔。
有一次,學校辦時事分析的演講,去的同學很少;第二次在同一地點有演唱會,人山人海。包美聖因此很是感慨。有那麼多人喜歡聽中文歌是好的,但是現在的大學生是不是也該多關心世局一些呢?
個性比較好靜的包美聖,在學生時代喜歡看電影、郊遊,也喜歡到山上走走(可不是辛辛苦苦地去爬山)。她最怕在人多的地方逛街,那簡直是找罪受。她也喜歡跟好朋友一起談天、唱歌。因為金韻獎讓她成了名人,令她常常得參加音樂會的演出,在取捨方面無法隨心所欲,有時並不很想去的也得去,有時為了怕嗓子不好而不敢吃辣椒;雖然都是小事,也都是困擾。有的人可以一邊做事一邊聽音樂,但是包美聖每次聽音樂都十分專注,她喜歡抒情的曲子,對於楊弦非常佩服,也欣賞他早期的作品。
在灌第一張唱片時,包美聖完全沒有經驗,要她唱什麼就唱什麼。這次第二張,她可以自己拿了些主意,因為到底經過了那麼些日子,她也長大了一些,更知道怎樣愛惜自己的羽毛了。她選歌的原則一是好聽、二是動人,一首歌詞固然重要,旋律也仍然要緊,她絕不會因為光是詞好就接受,因為沒有好曲子,光有好詞,那詞的好就表現不出來了。
包美聖和《捉泥鰍》的作者侯德健,小時候是住在同一個村子裡長大的,有一次演唱會上,兩人先後都唱了這首《捉泥鰍》,味道很不同,一個真是大哥哥的樣子,一個是央求大哥哥帶著去捉泥鰍的小妹妹,很有意思。
包美聖唱歌只因為自己喜歡唱歌,她最不喜歡被人利用,不相干的活動她是不去參加的,她認為:「唱歌是很單純的事,絕不要把它弄複雜了。」這種態度也許是對的。本來嘛,能讓自己快樂,又能讓別人快樂不就夠了?
1977年,她以自己的原創歌曲《成長(悟於十九)》參賽,獲得第一屆金韻獎創作組優勝獎(當時的冠軍是陳明韶)。那一年她十九歲,就讀於台大歷史系。之後,在金韻獎紀念合輯中以一首《小茉莉》為歌迷熟知,又因創作才華而引人注目。打鐵趁熱,新格唱片於1978年為她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包美聖之歌》,裡面收錄了多首個人原創曲,以及侯德健與邱晨的處女作。為《捉泥鰍》錄音時,她忍不住哭了,不是因為被這首歌感動,而是因為太像兒歌,讓她感覺很沒面子;在製作人的軟硬兼施下,她成為該曲的首唱,意想不到地廣受歡迎。兒時,她和《捉泥鰍》的創作者侯德健住同一個村子,上同一間幼稚園,但並不熟悉,沒想到長大後卻因民歌而再次結緣。
包美聖與其他民歌手一起因民歌而留下青春歲月中單純美好的感動。其間,喜歡集郵的她與學長(台大集郵社社長)陳安斌相戀,兩人在1980年包美聖大學畢業後不久便結婚,隨後一起前往美國加州深造。在離開歌壇前,包美聖共出了四張專輯,不到一年就是一張,屬於相當高產的民歌手。當時她的先生在美國攻讀工程博士學位,她就在旅行社打工。1987年,美國股市崩盤,直接影響到夫婦二人的證券投資,但這次失敗的經驗,卻讓陳安斌興起「以電腦代替人腦進行理財決策」的研究課題。1991年,夫婦倆回到台灣,定居新竹,經過幾年的研究,幾經艱辛獲得投資,最終成立寶基資訊公司。創業初期,掛名總顧問的陳安斌事事親為,擔任總經理的她也從基本行政事務做起,如今,「寶基資訊」在台灣高科技領域擁有非常好的口碑,吸引不少國外著名高科技公司參股,賺取了億計的豐厚利潤。現在的她仍在公司擔任顧問,二子一女也都長大成人,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在「民歌三十」系列紀念活動中,淡出歌壇後將近25年,未曾以歌手身份公開露面的包美聖,於2004年答應重回舞台,在「好民歌」演唱會上與大家重逢,最讓她高興的是見到了二十多年沒見面的陳明韶。憶起當年,她說:「以前我們唱歌,不必化妝,也沒打歌服,大家聚在一起跟同學會一樣,對我來說,那就像是學生的活動,所以我從不覺得自己加入過歌壇,也沒有所謂的退出。」
包美聖的自述:
對我來說,以前對於民歌的投入可以說是「無心插柳」,並沒有特別去耕耘。
當時的「民歌」幾乎沒有一點商業氣息,印象中大家都很單純,當然,也有人很響往歌手生涯。而我是很隨性的,跟整個民歌界的人也不是很熟絡。那時我在台大唸書,唱歌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活動,常常是到各個校園演唱,唱完我就趕快回學校,因為我是還要約會的。另一方面,我並不喜歡那種錄音、錄影的生活,時間很難控制,常常弄到很晚。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大家錄影錄到清晨,然後一起去永和豆漿,接著王夢麟說要送我回宿舍,他騎著重型鐵車在還沒拓寬的新生南路上,簡直在飆車,我覺得有趣,又覺得很擔心。萬一出了事,清晨一對男女,人家不知道會說些什麼……
當時唱過的歌中印象最深的是《小茉莉》、《那一盆火》,都是唱片公司拿給我唱的。從現在倒回去看,我覺得唱《小茉莉》時是我聲音最乾淨的時候,給我簡單、純潔的一點懷念。還有一首《捉泥鰍》,也不知為什麼大家就是覺得很清新,出乎意料的紅了。
那時在大學裡面,同寢室的好友向我分享了一個交友的經驗,剛好雙方的人我都認識,我就抱著「我唱給你聽,再唱給他聽」的心情,寫了《成長(悟於十九)》這首歌,「告訴你們問題其實沒有這麼嚴重」,而其實就是一個醒悟的感覺。
同時,《成長(悟於十九)》這首歌,也記錄著我19歲加入了民歌的行列。成為民歌手的一員,我只短暫佇足了三年多就離開了台灣。短短三年裡,與其他的歌手們快樂、隨性、自在地唱遍了各大專院校,沒有包裝,以自然的面貌、年輕的我們,或唱或譜,留下了許許多多生命中甜蜜而豐富的感動。
離開時,我小心翼翼地把民歌手短暫卻深刻的回憶,放在我心中一個甜蜜的位置,熱切地迎向生命中為人妻、為人母、在異鄉的新角色,遙遙欣賞著後繼許許多多才華洋溢的歌手們更熱情、更專業地投入民歌的行列,也藉著一首又一首的好歌稍解思鄉之情。回台後,偶或聽見尋找我的聲音,我雖然沒有回應,但是內心是感動的,畢竟,能被人放在美好的回憶中,是一種幸福。
《那一盆火》
詞曲:侯德建
唱:包美聖
大年夜的歌聲在遠遠地唱 冷冷的北風緊緊地吹
我總是癡癡地看著那 輕輕的紙灰慢慢地飛
曾經是爺爺點著的火 曾經是爹爹交給了我
分不清究竟為什麼 愛上這熊熊的一盆火
熊熊的香火在狠狠地燒 層層的紙錢金黃地敲
敲響了我的相思調 甜甜遠遠的相思調
別問我唱的什麼調 其實你心裡全知道
敲敲胸中鏽了的弦 輕輕地唱你的相思調
沒那麼簡單吉他譜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評價
因為想起 就會有個問候
劉若英主唱 2015張艾嘉電影主題曲「念念」
金曲製作人 陳建騏作曲、製作
2015年張艾嘉導演新作品《念念》由松澤國際影業出品、Red On Red製作、甲上娛樂發行,故事講述三個年輕人,三次想不到的奇遇。一個為生活奔波的台東導遊(柯宇綸飾演)、一個總認為自己不夠好的畫家(梁洛施飾演)、以及一個永遠都是後備的拳擊手(張孝全飾演),當他們三個人都面對不同的困惑和瓶頸的時候,一次魔幻般的經歷,連結到兒時心中放不下的記憶,讓他們……長大了
《念念》探討人會帶著某種不自知的牽掛走一輩子,電影調性在娓娓道來中逐步深入角色性格,配樂找來大師陳揚,低吟且盪氣迴腸。為了能確實延續電影裡的音樂感覺,主題曲「念念」也邀請到多年浸淫劇場配樂的金曲獎編曲人陳建騏,擔任歌曲旋律譜寫和製作,以簡單的配器、深邃療癒的旋律,打造了這首感人肺腑、聽了就使人念念不忘的「念念」。
導演張艾嘉在思考「念念」的演唱人時,心中的不二人選就是徒兒「奶茶」劉若英。奶茶雖未在電影中演出,但看了電影之後深受感動,而身為演員的她也非常擅長說故事,有如電影中李心潔常跟小孩說故事的媽媽角色一般,奶茶的聲音中的溫柔知性,能唱出這部電影的深深的思念感。
除了音樂很「盧」,「念念」的歌詞更是修改了十多稿、甚至錄完後又再回錄音室改詞重唱,才定案。導演張艾嘉與作詞人黃婷、作曲者陳建騏一起在錄音室裡,經過漫長的討論、集思廣益,從故事討論到背後的情緒,再討論到文字的表現方式,再各自回去消化、再透過即時通訊軟體討論,最後決定用最直白但深刻的語句,跟隨旋律的脈絡,一句一句道出「念念不忘」的矛盾與掙扎。「忘了那麼難,不忘更心酸,若用愛和它相處,有沒有出路。」
【念念】由李心潔、梁洛施、張孝全、柯宇綸主演,全片充滿對人性良善和美好的感動,將在2015年4月10日於全台發行上映。
--- 電影「念念」4/10全台上映-------------------
預告片 https://youtu.be/VnK5q4F9bTs
官方FB https://fb.com/murmurofthehearts
-----------------------------------------------------------
念念
詞|黃婷+陳建騏 曲|陳建騏
過去的故事 已難說清楚
想寫一個結束 讓它漸漸模糊
我在不在乎 我在不在乎
我渴望的溫暖 讓我更無助
不在乎 告訴自己
我在乎 念念不忘
我在不在乎 我在不在乎
曾經就在身旁 怎麼留不住
不在乎 卻不能忘
太在乎 念念不忘
忘了那麼難 不忘更心酸
若用愛和它相處 有沒有出路
未完的故事就繼續説著
念念不忘
編曲+製作|陳建騏
吉他|董運昌
和聲編寫+演唱|Lisa
錄音|陳以霖+陳建騏@大小眼錄音室
混音|林正忠@白金錄音室
發行|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wGSLJBdPPM/hqdefault.jpg)
沒那麼簡單吉他譜 在 James Yang 楊永聰 Youtube 的評價
每個人都是像是一段時光的儲存器。
不要想著永恆,為了看見這個世界。
總是播起一首歌。
老舊的車子上平淡無奇對話。
不特別,卻是那麼完美的一天。
回頭看著,那是完美的一天。
有些人,用分離教會我們學習珍惜。
「這首歌是在爺爺還沒離開前寫的,因為沒能見上爺爺最後一面,讓爸爸在病房裡播這首歌給爺爺聽。」—— James楊永聰
這首歌的創作來源,是描述James楊永聰與從小帶著他長大祖父相處的最後那一天,他們一起開著他的車載他去去看海的故事。空心吉他用簡單的方式,保留這首歌曲最真摯的情感,詞人小寒老師用新的視野將這首歌曲的情感投射,譜出更貼近你我的共鳴樣貌。
∮數位平台線上收聽&下載&購買:https://JamesYang.lnk.to/VyTM8
《像個老朋友》
詞:小寒
曲:James Yang楊永聰
原曲:《Perfect Day》by James Yang 楊永聰
那寸時光 若倒帶播放
會記得天微涼 你在身旁
在觀賞 浪被風迭起的模樣
就你我倆
那時眼眶 不承載悲傷
你指引我飛翔 你說肩膀 是翅膀
能帶我流浪 也扛起了成長
可惜生命裡
有些人的意義 是用分離
教我從失去學會珍惜
謝謝你
喔 想你的時候
記憶裡頭 與你碰頭
像個老朋友
喧囂的城市裡
時間嘗試擦去
你的痕跡
怎麼忘記
我一直愛你
喔 想你的時候
在心裡頭 可以碰頭
像個老朋友
喔 想你的時候
記憶裡頭 與你碰頭
就像個老朋友
[ 音樂製作 ]
導演Director:陳映之 Chen Ying Chih
製片Producer:葉鑑濤
攝影指導D.P.:陳映之
攝影助理Assistant Cameraman:鎖震峰
燈光Gaffer:楊景浩
燈光助理Best Boy:藍功民 / 王俊淵
美術指導Art director:王宥睎
美術助理Art Assistant:黃新仁
製作統籌Production Co-ordinator:林煜翔 & 爵特鍆
演員Actor:周明宇 / 黃信助 / 許庭睿
劇組化妝師Makeup Artist:翁碩璘
拍攝助理Shooting Assistant:錢承榆
駕駛Driver:張輔弼
剪接師Film Editor:彭琦媗
藝人化妝師Artist’s Makeup Artist:王上綺 Wang Shang chi
藝人化妝助理Artist’s Makeup Artist Assistant:韓侑君 Han yu chun
藝人髮型師Artist’s Hairstylist:陳弘芫 Nino
藝人造型師 Artist’s Stylist: 陳正佑Andrew
側拍師 Behind-the-scene Photographer:徐聖淵 Shengyuan Hsu
#JamesYang楊永聰 #像個老朋友 #LostAndFoun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la0c229P6g/hqdefault.jpg)
沒那麼簡單吉他譜 在 Wen吉他誌 Youtube 的評價
👉「指法特訓寶典」試閱本下載:https://reurl.cc/kg4Lx
夏日學吉他1-基本吉他知識👉🏼https://youtu.be/Qoz_4fD0omk
夏日學吉他2-新手必學和弦👉🏼https://youtu.be/xF2MJ66zIzk
夏日學吉他3-節奏和刷扣👉🏼https://youtu.be/RfTN9iDGPps
夏日學吉他4-自彈自唱👉🏼https://youtu.be/dvXpHYk0h8Y
想學會吉他自彈自唱嗎? 今天來和你分享如何快速上手
這次選的是最近火紅的歌「浪子回頭」,一起來開心唱歌吧!
如果覺得有點困難的話建議先把前面三集也都看過喔!
有任何疑問或之後想學的主題歡迎在下面留言討論🙂
#Wen吉他誌 #不是浪子也要回頭 #沒混過真的唱不出滄桑感QQ
☛指法特訓寶典『電子教材說明』:https://reurl.cc/kg4Lx
☛(必看)『Wen吉他誌』頻道使用完整功略:https://youtu.be/hAOd06wrFw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i! 我是Wen,歡迎來到我的吉他頻道😀
你可以在我的頻道看到各種和吉他、音樂有關的影片,可以依照自己的程度選擇影片觀看喔!
👉初級吉他教學: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HVFT0l7PiH_2bRfM8Ftwqs2VxUbIX7y
👉中級吉他教學: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HVFT0l7PiEpq5W-1C1jw7XPjqn-gsbU
👉高級吉他教學: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HVFT0l7PiH-IIrxHSN8lblNtGFZ5ZOA
👍核心概念彙整: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HVFT0l7PiFCKbLH_O37BGLFut2QY4vT
👍歌曲教學、樂譜彙整: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HVFT0l7PiFexXxV71f-2yiGQ1Tqxy_b
👍器材、開箱彙整: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HVFT0l7PiFwcGpZv49HsRqJSuLbdO9B
記得訂閱Wen吉他誌,每週五晚上我會發布新影片唷!
你也可以在以下地方找到我
◎Instagram 最新消息都在這裡
https://www.instagram.com/wenguitar01/
◎Facebook 抽獎活動都在這
https://www.facebook.com/WenStudioGuitar/
◎Gumroad下載吉他譜
https://gumroad.com/wenguitar
◎Medium 網誌看深度教學文章
https://reurl.cc/1kmA8
聯繫、合作請洽: k7256580@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vXpHYk0h8Y/hqdefault.jpg)
沒那麼簡單吉他譜 在 結他譜簡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提供結他譜簡單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結他譜小幸運、chord ... 圖片全部顯示沒那麼簡單- 黃小琥| 91譜- 即時轉調的吉他譜傳說中的彈唱神器 ... ... <看更多>
沒那麼簡單吉他譜 在 結他譜簡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提供結他譜簡單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結他譜小幸運、chord ... 圖片全部顯示沒那麼簡單- 黃小琥| 91譜- 即時轉調的吉他譜傳說中的彈唱神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