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那麼支持前幾天的義賣!
義賣所得:
英國茶650元×5罐=3250
我自己的3件2手衣1000×2加800×1=2800
總共是6050元
我自己再湊到10000元捐款到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
(因為之前外景曾經訪問過信望愛,所以決定捐款給它)
也謝謝Rina & Irene老闆娘大力支持!
#冷冷的天來點溫暖吧
#沒有理由的公益活動
#愛心不需要任何原因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
沒有理由的公益活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邀請你思考一個問題,今天你做了一件好事,你今天日行一善,究竟是被你幫助的那個人他有需要;還是對你來說,你可以透過幫助別人,讓自己感覺比較好?
這問題在問什麼呢?就是到底我們做的任何「好事」,是出於「無私」,還是出於「自私」呢?儘管呢,表面上做的行為,都是一模一樣的,都是你做了一件好事,都是你日行一善。
關於這方面的討論,我就讀到了美國一位很有名的總統,叫林肯,他的故事。林肯呢,有一次在搭馬車的時候,跟同車的朋友在討論,關於「做好事」這件事,其實都是出於「自私」的動機。
那跟他討論這件事情的人,就反對他的說法。正在爭論的時候,他們的馬車正好路過一個沼澤地的旁邊。然後車上所有的人,都聽到一隻母豬發出了哀嚎聲,為什麼呢?
因為,牠的小豬仔啊,掉入泥漿裡,已經快要溺死了。然而在此同時,馬車是準備要上坡的,林肯突然開口說:「車夫,我們停一下好嗎?」
車夫停下來之後,他就跳下去,把這個小豬仔撈上來,放在岸邊。
然後回到車上之後,他的朋友就說:「我說林肯啊,你剛剛說的自私,跑到哪裡去了?你不是說其實我們做的所有事情,其實都是「自私」的嗎?」
而林肯聽完之後,他就回:「我的天哪,你看不出來我剛剛就是自私的行為嗎?如果放著這隻小豬不管,母豬就只能在那邊看著擔心,在那邊唉嚎。我也會一整天心裡都掛著這一件事,過去幫忙,其實只是為了我自己心裡舒服一點,難道你看不出來嗎?」
好的,這是林肯真實發生的一個故事,一個小段子。當你聽完之後,你會怎麼認為呢?
你覺得我們做的任何付出跟貢獻,到底是出於「自私」的動機,希望讓自己服舒一點、好過一點,還是真正的出於「無私」?
如果你問我同樣的問題,其實我會比較傾向站在林肯的立場。因為,我發現很多人以「無私」作為出發點,但是其實他是在壓迫別人,他是在要別人的言行舉止,符合他的標準。
就好像是有時候,我會接到一些單位來邀請我去演講。他們什麼都沒有談,他們一開口就說,老師這是做公益、這是奉獻、這是付出。然而,當我因為時間有限,跟講師費太低的理由,回絕了他們之後。
他們可能就會批評我,說你怎麼那麼沒有愛心,似乎在他們的邏輯裡面,只要不同意他們的邀約,我就是一個唯利是圖的人。我不知道你聽到這裡,你會怎麼想,你會覺得我是一個唯利是圖的人嗎?
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也認識有很多朋友,他們默默的付出,他們做了很多善事,每當被我發現之後,我問起他們。他們都告訴我:「其實我做的那些事情,是因為我做了之後,自己會快樂。」
他們很少跟我講那些大道理,他們幾乎不跟我包裝,那些道德或情操高尚的說辭。他們只是說:「我這樣做,我會快樂。」
他們甚至於不會去說:「他們需要我的幫忙」。他完完全全只聚焦在,他做了什麼讓自己開心的這件事,在他們身上我感覺到的,是一種自在。
這種自在就是,如果我也希望有這種快樂,我就會去做出那些貢獻跟付出;但如果我覺得,我還不需要這種快樂的時候,當我沒有去做那些事情的時候,我也不會被指責,或者是被貼上一個道德瑕疵的標籤。
所以,同樣的問題我要問你,你對任何人、任何單位、任何團體,或者任何信念的付出,究竟是「自私」的,還是「無私」的呢?
最後跟你分享一句話,是一位作家叫麥克.季瑟琳她說的。她說:「抓破無私者的皮,會看到偽善者的血。」
如果是我,你問我,我為什麼要做「一天聽一點」?我會很誠實的告訴你,因為做這件事情,讓我感覺快樂,沒有其他。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3月8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
這一門課,會用有系統的方法,幫助你看懂、聽懂你要互動的人,他真正的意圖,並且透過有效的問句,能夠創造沒有後遺症、必要的共識。
我想在每個人行走江湖的過程當中,能夠看懂、聽懂別人,並且達成共識,這會是你需要的能力。我很期待在3月8號的教室裡,能夠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a66xQYGcO0/hqdefault.jpg)
沒有理由的公益活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可能在今年有一些目標跟計劃,當你把它整理下來、寫下來,把它具體化之後,你有試著跟自己身旁的幾位朋友分享,或者是在你可以的範圍之內,訴諸於公眾嗎?
可能你聽到這邊會覺得有一點困惑,這個目標是我自己的事情,我為什麼一定要讓別人知道,或者是訴諸於公眾呢?
當然了,可能有一些人又就會覺得說,我又不是業務員,為什麼要搞得好像業務表揚大會一樣,要對大家喊出自己的目標?
我想喔,你的目標是不是要大聲喊出來,這的確是值得討論的。但是有一個部分是,如果你願意試著跟自己身旁,可以信任的幾個朋友明確的分享出來,可能對於你的目標的執行跟達成,會很有幫助。
心理學家針對於這一點,其實是做過實驗研究的。他們在美國的愛荷華州,那個地方哦,冬天是非常冷的。
所以呢,他們找了一些人,到一些使用天然氣取暖的住戶家裡進行訪問。這些人教住戶一些節能的技巧,並且請他們將來要節約能源。
所有的住戶都答應,這可以試試看;因為在環保意識抬頭的今天,有人邀請你要節能減碳、愛地球,有誰會說不呢?
可是經過一個月之後喔,研究人員核對了這些家庭的天然氣表,他們發現沒有人真正注意了節能的問題。也就是說喔,大家使用天然氣的狀況,跟沒有經過宣導之前,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不管是推廣者還是接收者,都有很好的出發點;但是,距離能源真的能夠被節省下來,還是有一段很大的差距。
後來,心理學家就做了第二次的操作。這一次呢,他們同樣造訪了這些家庭,告訴他們怎麼樣節約能源。
在宣導完之後,宣傳人員提出了另外一個條件,就是呢,要在本地的報紙上登出,這些答應要節約能源家庭的名字,去表彰他們對於公益精神的付出,和環保態度。
結果只光這樣的介入,整個效果就非常的明顯。因為經過一個月之後,天然氣公司上門檢查他們的天然氣表。這一組居民,平均每一戶節省了422立方英尺,相當於12立方米的天然氣。
這是一個很大的數量哦!所以,可以瞭解到有機會讓自己的名字見報,激勵了這些居民,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裡努力的節能。那接下來呢?畢竟這只是個研究嘛!
所以呢,這些研究人員找了一個理由跟藉口,跟這些用戶說,基於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他們的名字沒有辦法在報紙上面刊出來了。結果你猜猜看喔,這些人還會繼續節能嗎?
答案就是整個冬天過去了,研究人員調查這些天然氣的用戶,他們就算沒有上報的機會,他們的習慣,還是繼續維持節約能源的狀態。
對比於同一個冬天的其它月份,這些家庭節約能源狀況,比他們被宣導的第一個月,也就那個時候,以為自己名字能夠見報的那個時候,他們之後的節約還要更多。
如果按照百分比來看,在以為自己能夠見報的第一個月,他們節省了11.2%的天然氣。
但是呢,在知道自己的名字沒辦法上報之後,他們並沒有回到過去的習慣;反而接下的數據裡面,呈現出他們省下了15.5%的天然氣,比原本的11.2還要來得高。
所以,透過這樣的研究,呼應我今天開頭跟你分享的,如果你有些計劃,有一些目標,何不試著跟幾個朋友分享?透過這樣的動作,不管這些朋友會不會督促你,至少你的自發性的動力會更強、會更大。
就像我自己做「一天聽一點」,如果你是在2016年底,那個時候就聽我所製作內容的話。你可能還會記得,我最初這個專欄的名稱,其實不叫「一天聽一點」。
那為什麼後來我把它改成「一天聽一點」呢?因為很簡單,當這個專欄已經是「一天聽一點」,當我告訴你,我一天會讓你聽一點的時候,請問這是不是就是一個公眾的承諾?
因為這樣的承諾,我再怎麼樣都會督促自己,每天都要有東西分享給你。所以有一句話喔,當作是今天最後的結尾,叫做「承諾一旦做出來了,它自己就會長出腳來支撐它自己。」
你要讓你的承諾能夠長出腳,其實告訴別人、跟別人分享,或者是訴諸於公眾會是個好方法,就像我一樣。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呼應今天所分享內容,你要讓自己的目標、想做的事情,能夠更有效的達成。
除了立下公眾的承諾之外,或許你怎麼樣去調整自己的時間,去讓自己的效率極大化,也是你所必要的一個能力。
所以呢,我們近期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叫『時間駕訓班』。
它會回到根本,除了提供給你「時間管理」的工具之外,它會回到你大腦運作的核心機制。讓你透過自己狀態的調整,讓你能夠在生命當中,更游刃有餘的完成自己的目標跟夢想。
我常常覺得喔,凡事你一定要先回到「根本」跟「核心」。不管你今天使用的工具是什麼,如果你沒有先弄懂使用工具的關鍵,使用時間管理工具的關鍵,不就是你的心智運作,不就是你的大腦嗎?!
這一門『時間駕訓班』,會用很簡單而有效的方法,讓你掌握效率的關鍵,我很期待在線上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hZjoEhe41A/hqdefault.jpg)
沒有理由的公益活動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28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FnhOPFEQnYA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香港抗疫情况理想,最近8天合計4日沒有新增確診,倘若未來個多星期再無不尋常爆發,社區防疫措施可以適度「鬆綁」,惟步伐必須審慎。冠狀病毒大流行史無前例,放寬防疫措施缺乏經驗可循,內部「解封」相對容易,對外「放寬」則較為複雜,一來外圍疫情無法控制,二來亦要跟其地地方磋商配合,以目前香港社會氛圍,放寬入境檢疫要求,更有可能變得高度政治化。港府最快本周安排包機讓南亞裔港人歸來,需要集中精力管控輸入風險,有關香港與內地的入境檢疫安排,應視乎內地「五一」假期後疫情走勢,本着科學原則,從長計議,不能操之過急。本港連續多日錄得單位數甚至零確診,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許樹昌形容,「情况開始比較理想」,然而仍未稱得上「樂觀」,佛誕及五一勞動節假期在即,市民仍然不能鬆懈。
蘋果頭條
法官郭偉健上周五審理將軍澳連儂隧道斬人案,涉案年輕女記者被斬至命危,惟郭官判刑時隻字未有斥責行兇的被告,反讚揚他願意接受懲罰,接受判刑的艱難時期仍關心傷者福祉,可謂情操高尚;又狂轟反送中運動是「不折不扣的恐怖活動」,事件引起各界譁然。司法機構昨突然「換官」,暫停郭偉健於區院處理反送中案,理由是首席區院法官因應社會對斬人案的判刑理由有爭議。法律界明言情況非常罕見。法官郭偉健一向負責區院的提堂案件,包括反送中案,昨午一宗的士司機疑藏有40支汽油彈案件原也是郭官處理,但下午突然換上首席區域法院法官高勁修。司法機構網頁顯示,明天的反送中案也是由高處理,郭官只負責其他案件的提堂。據悉本周亦會維持此安排。
東方正論
悲情社會,福無重至,禍不單行,止暴制亂無期,疫潮不知何日平息,全民都受害,中產也叫救命,弱勢社群更加境況危急,政府一向倚賴民間社福機構,直接向有需要人士施援,可是疫暴夾擊下,大部分籌款活動取消,失去重要收入來源,社福機構亦自身難保。
根據本報調查所得,自從去年六月反修例暴潮爆發,有超過五十個籌款活動取消,有十多個本來是去年十一月舉行,但因為黑暴橫行、中大理大被佔而告吹,當中多個老牌機構每年都舉行的大型慈善步行、賣旗活動亦未能舉辦,包括公益金百萬行及樂施會毅行者。
星島社論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超過三百萬,每天還以約八萬速度增長,各國都希望盡快回復正常生活,這不但要戰勝眼前疫情,還要研發出有效疫苗。世界衛生組織正啟動全球合作開發疫苗,希望能盡快問世,除了美國之外其他國家都鼎力支持。面對病毒這共同敵人,各國必須一齊努力,美國不應只圖本國利益,而成為絆腳石。
雖然近日香港疫情已大致受控,但歐美仍在發高燒,佔全球三成個案的美國正處爆發高原期,抗疫戰還未完結。縱使這一波疫情能平復下來,不少專家都警告秋季可能再次爆發,必須盡快開發有效防預新冠肺炎的疫苗。
經濟社評
張竹君醫生連續兩天毋須見記者,是疫情受控好兆頭。限聚令、停業令及內地入境人士強制檢疫14天措施均在下周四(5月7日)屆滿,港府必須盡快制定復業指引,分階段解除限制,例如將4人同枱放寬至6人同枱,讓業界可多做生意;至於恢復通關則不能操之過急,須與內地充分協調。
連續兩天零確診,是疫情爆發以來首次,且過去15天中有11天保持單位數新個案,而大家最擔心復活節長假後疫情反彈也沒出現,反映3月疫情倒灌暫已受控。
疫情受控很大程度是當局早前實施限聚令和停業令,減低群聚播毒風險,但措施卻令11類行業暫時停業,對手停口停的工人打擊最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nhOPFEQnY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