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第十八屆第一次全代會蔡英文主席致詞全文】
民主進步黨今(15)日召開第十八屆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總統暨黨主席蔡英文開幕致詞全文如下:
各位黨代表同志,今天是我們民主進步黨全國黨代表大會,這是我個人第三次,以總統兼黨主席的身分站在這裡,跟各位黨員同志進行報告。
在進行報告之前,我們先歡迎幾個貴賓,尤其是我們二位前主席:許前主席、姚前主席,還有我們副總統、賴院長、蘇院長、蔡副院長,謝謝他們幾位的光臨。
今天,我將會跟所有黨代表同志說明,過去兩年多來,我所領導的政府,在改革上面的成績。不過,在我說明之前,我想先跟在場的各位,以及電視機前、網路上,我們民主進步黨的黨員及支持者,致上我最真誠的感謝。
謝謝各位在過去這兩年多來,對執政團隊的鼓勵和支持。執政不容易,改革更不容易。正因為有各位的信任與支持作為後盾,執政團隊的許多改革,才能如期推動,如期完成。我在這裡非常感激各位,謝謝大家。
在一開始,我想把場景拉回兩年多前,我在總統就職演說的那個場景。在我的就職演說中,我花了相當多的篇幅,跟我們的年輕朋友對話。我強調,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是我執政最重要的責任。
雖然,有年輕朋友對民進黨的改革速度和幅度感到有些失望。我也承認,民進黨在執政之後,漸漸不懂得用一種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跟大家溝通。不過,這兩年多來,我始終沒有忘記,我們對年輕朋友的承諾。
我由衷希望,年輕的你們,今天可以花一點時間,再聽聽看,這兩年多來,民進黨為各位的未來,所做的努力。
擔任總統這兩年多來,我接觸過很多年輕人。他們在全國各地嘗試各種創業的機會,他們投入 NGO 從事社會改革工作,他們也到偏鄉教學,到不同的國家擔任志工。當台灣受到不合理的打壓,年輕的留學生,也用盡各種創意,來幫故鄉發聲。
更令我感動的是,很多優秀的年輕人,選擇投身軍旅或警消。他們在軍校或警校接受訓練,或者在一般學校受教育,畢業後在第一線執勤,英氣勃勃,保家衛國,守護社會。
這些年輕人都是我們台灣的驕傲,更是我們的未來。因此過去兩年來,民進黨政府一直在做一件事情。我們要透過政府的力量,來確保年輕人在追求人生的理想時,沒有後顧之憂。唯有這樣,台灣的民主、進步和繁榮,才會一棒接一棒延續下去。
因此,我們展開大規模的社會住宅計畫,讓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我們也啟動長照 2.0,讓需要照顧長輩的年輕人,有喘息的機會。
我們也推動稅改,減輕、甚至於免除中低薪資者的稅負。受惠最大的群體,就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同時,我們也鼓勵企業加薪,並且提高起薪和基本工資;政府也擬定短中長期,解決低薪的方案。
過去兩年,我們也持續改善勞動條件。我知道勞基法修法的幅度,不如許多年輕人的期待,因此對政府有一些失望,但是,改變其實正在全面的落實。週休二日已經全面落實。現在有將近九成企業實施週休二日,前一任政府的成績,則是不到七成。
新進員工工作滿六個月,現在多了三天的特休假。我們也連續兩年提高基本工資,提升的金額接近國民黨執政八年的總和。
我們也大幅度修改法規,包括 17 年來規模最大的公司法修正,提供青年更多創新和創業的空間。
我們更在台灣現有的產業基礎上,結合創新能量,推動了 5+2 產業創新計畫,加速產業的轉型與擴張,並且提供了大量優質的就業機會給年輕人。
在這裡,我要特別提一個人。她的名字是楊凱婷。幾個月前,我到台南的亞洲航空,實地視察 5+2 產業中的國防產業。
當時,凱婷懷著身孕,代表亞航的員工致詞。她的致詞很有大將之風,自信與從容,就跟台灣所有年輕人一樣。
幾天前我得知,她的孩子已經誕生。我要特別恭喜她,我也要特別告訴她,我沒有忘記她那天的表現,我更沒有忘記對凱婷這一代年輕人的承諾。也正因為這樣,這兩年多來,我們開啟了一項又一項的改革。
「改革,挺下一代」,是這一次全代會的主題,也是我們兩年執政的主軸。民進黨 32 年來始終如一的態度,就是義無反顧,為了下一代推動改革。
這些為年輕人所推動的改革,也許沒有什麼噱頭,網路上的聲量也不高。不過,我從政以來始終相信,掌握權力是一種責任,執政不是一場又一場的表演,而是將問題一個又一個的解決。
我知道大家心裡都有一個疑問:我們千辛萬苦重掌政權,努力執政,但為什麼這兩年還是走得這麼顛簸?
各位親愛的民進黨的先進和同志,這就是我們為改革付出的代價。其實,這個代價,我們一點都不陌生。
我要提醒大家,今天的全代會,就在我們創黨的所在地。32 年前,當我們為台灣的民主開始推動改革,顛簸就從來沒有停過。
但是我們過去所推動的改革,造就了現在的民主台灣。從推動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公民投票、到諸多民主制度的建立,民進黨都曾經背負了無情的質疑、汙衊、謾罵。但是歷史證明了,當年的堅持,造福了下一代的台灣人。連當年反對我們的人,現在都享受改革的成果。大家說對不對?
為什麼,我們要選擇走這一條路?因為,我們從創黨的那一刻起,就真心相信,「民主進步黨」這五個字,就等同於改革。我們許多前輩,一輩子打拚的目標,就是要讓台灣的命運,因為民主進步黨的存在而改變。
如果能夠讓台灣改變,讓下一代品嘗改革的果實,我們這一代辛苦一點、委屈一點,又算得了什麼?
我要請大家仔細看看我們的黨旗。
這面黨旗上面,就是一個改革的十字架。民進黨總是選擇背上改革的十字架,你可能說,這是我們的宿命,但你更可以說,這是我們的基因。
我們一次又一次,在壓力當中,堅持我們的理想。在不被看好、不被諒解的情勢下,說服台灣人民。在每一個猶豫的十字路口,為台灣找到正確的方向。
而這一次執政,我們所推動的改革,是更加全面。我們從結構、從制度、把台灣做一次根本性的改變。
跟以往的改革相比,我們這一次的規模更大、戰場更多,壓力當然也會更大。不過,我要以總統跟黨主席的身分要求大家,期許大家,相信我們所做的事,相信我們選擇的路,不要被謠言擊倒,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自我懷疑。
因為改革,所以有挫折,有反撲,有對抗。以前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大家要相信,我們正在改變台灣,現在的挫折和代價,有朝一日,我們的子孫一定會嘗到改革的果實。
台灣再一次來到了十字路口,現在我們要做的事,就是再一次為台灣背上十字架。在改革的道路上,我們帶領台灣勇敢前進。這是我們所有人共同的使命,沒有一個人可以逃避這個責任。 大家說對不對?
當改革進行的時候,反改革的勢力必定會集結跟反撲。不過,改革不能怕得罪人,改革也不能走回頭路。未來的台灣,還會遇到很多挑戰,還需要推動很多改革。
我們所深愛的台灣,是需要一個保守、扯改革後腿,只想走回頭路的政黨,還是要一個不計毀譽,願意背上改革十字架,能夠帶領國家走向未來的政黨?我相信,台灣人民會做出正確的判斷。
今天,因為民進黨不畏懼推動改革,我們的對手說,要教訓民進黨。我在這裡要理直氣壯地請教他們:是誰擁抱核電,錯失綠色能源發展的重要時機,讓能源轉型面臨更嚴苛的時間壓力?綠色能源是全球發展的趨勢,更是台灣不能不走的路。
是誰執政的時候,讓買辦集團主導了兩岸關係,忘了台灣人的尊嚴?是誰眼裡只有中國市場,而忘了在東協、在南亞,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有更多的機會?
是誰在過去六十年裡,死守著不公義的黨產,從來沒有自我反省,也沒有給許許多多的政治受難者,一個公平正義,是非對錯的交代?
是誰畏懼改革、讓年金財務一年一年衰敗,最後瀕臨破產?
是誰讓大量資金流入,而不加以管理,導致不動產價格高漲,讓年輕人沒辦法負擔一個家?
是誰在長期執政之後,留下了五缺的問題;是誰坐視層層法規,壓抑企業的活力,讓台灣的經濟遲遲無法轉型,走入悶經濟的死胡同?
當年製造問題的人不僅不反省,現在還反過來說要教訓改革的人。我要請他們想一想:
到底誰開啟了新南向的全新布局?是誰為年輕人興辦社會住宅?是誰為老化的社會,辦理了長照 2.0?是我們民進黨,是不是?
到底是誰在巨大壓力下,完成了年金改革?是誰啟動了轉型正義?是誰全面發展再生能源?是誰認真面對五缺,全面解決問題?是誰鬆綁法規,釋放企業的活力,讓台灣轉型和創新邁開腳步?是我們民進黨,是不是?
到底是誰啟動了司法改革,把人民參與審判、法庭統一見解、強化司法人員的評鑑和淘汰等等重要法案送到立法院?也是我們民進黨,是不是?
各位,這兩年多來,我們民進黨做到了。在野時的主張,我們正一個一個在落實,中間的冷暖苦樂,沒有人比我們感受更深。
我們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所有的陣痛,都是為了國家長遠的未來,以及人民整體的利益。請大家要有信心,跟我一起走下去,好不好?
改革必須繼續下去。下一個階段,我們要鞏固兩件重要的事情。第一,我們要堅持改革的價值。對的事情我們要堅持,不只是這樣,有些沒做到的改革,是因為現階段還沒有足夠的社會共識。我們要嘗試說服這個社會、說服更多人來支持我們,讓我們的主張可以逐步被實踐,讓台灣更進步。
第二,我們要守護台灣的價值。過去兩年多來,在中國的壓力之下,我們一步都沒有退讓。未來,我們更必須展現堅韌的姿態,不能因為壓迫而屈服。我們要持續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不作秀、不逞強、不冒進,以堅定、冷靜、負責任的態度,不卑不亢的面對外部的挑戰,好不好?
各位親愛的同志,在國際上,台灣遠比大家所想像的還重要。當全世界都在思考如何因應中國崛起時,台灣與中國互動的經驗,絕對是世界其他國家的重要參考。全世界都在關注,台灣能不能在中國巨大壓力之下,守住主權、守住民主自由的價值。
我們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要小看我們自己的力量。我們身上承擔區域和平安全的重責大任。所以我要再強調一次,我們絕不屈服,也絕不冒進。我們的責任在維護主權,在尊嚴對等的前提下,維繫兩岸及區域的和平與穩定。這項挑戰需要民進黨員發揮集體的智慧。
各位同志,幾個月後,就是九合一的縣市長選舉了。這一場選舉,它的重要意義不只是地方選舉,而是一場改革跟反改革的對決,是一場進步跟退步的對決。
改革跟進步能不能延續,台灣價值是不是能夠被守護。我們的主張,能不能一步一步,落實到每一處基層、每一個角落,就看我們能不能夠全力以赴,在這一場選舉當中,為改革跟進步守住防線,大家說好不好?
這幾年中央推動的改革,就是因為有民進黨的縣市首長在第一線執行,才能夠一一落實。執政是大家的事,中央、地方、府、院、黨、國會,我們是一體的。每一個環節都會互相牽動。
解決問題靠的不是抱怨,是信心與決心。整個黨、府院、全體黨公職,都必須要動起來,為改革來辯護,為守護台灣而努力。
如果讓保守勢力復辟,好不容易已經完成的年金改革就會走回頭路。如果讓反改革的勢力集結成功,好不容易振興的經濟,就會倒退到沉悶的局面。轉型正義的工作會被逆轉。蓬勃發展的綠電、綠色能源又會退回變成危險而昂貴的核電。
各位,我們只有一個選擇:為了下一代,全黨上下要團結,全力以赴,讓改革延續下去。從現在開始,各位身上的責任,就是不要讓任何反改革的力量,有捲土重來的機會。台灣能不能脫胎換骨,就取決於我們民主進步黨夠不夠努力,夠不夠有決心,大家有沒有決心?
在我身旁,就是這一次我們民進黨所提名跟徵召的縣市長候選人。他們就是民進黨 2018 改革團隊成員。我要請大家跟我一起,全力以赴,上緊發條,打贏選戰,讓改革持續下去。讓改革的成果,可以真正的交給年輕世代。
為了台灣,為了下一代,所有的苦,我們都要承受。我們是民進黨,再怎麼痛,我們都要忍耐。這一代人的覺醒,會換來下一代人的幸福。一切的努力,就是要將更好的台灣交給下一個世代。請大家拿出信心、拿出決心,改革,改革,再改革。民進黨加油,台灣加油,謝謝大家,謝謝。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Passion 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oyzreborn Boyz Reborn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boyz_reborn/ Boyz Reborn最新Youtube playlist: http://www.you...
沉悶 工作 英文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楊德昌導演逝世十四週年,對於他,已無須談論太多,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去看那些電影,去看他鏡頭下的臺灣,以及臺灣的種種具象的、抽象的、冰冷的、紛亂的人事物,推一本書《再見楊德昌》,然後,推他所有的作品 ——「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We are luckily unlucky.)」
⠀⠀⠀⠀⠀
⠀⠀⠀⠀⠀
以下非建議順序,單純列出幾部,先來看《#青梅竹馬》。
⠀⠀⠀⠀⠀
吳念真說:「其實楊德昌有一核心主題:時代變革中,人在其中的生存到底適不適合?孝賢扮演的角色是在迪化街賣布的,正尋求一種轉變,思索要不要到國外做生意,但受限於個人認知或本身的性格,註定會受到挫折。有一場在 Pub 的戲,那些知識份子在講些無聊的笑話,對方聽到他是賣布的,不屑的態度溢於言表。阿欽也是被時代所犧牲,他年輕時候是打少棒的,後來少棒沒了,他也就完了。
⠀⠀⠀⠀⠀
有一天,我去天水路找朋友,看到一個傢伙在賣甘蔗汁,他竟把攤子整個推到路上來賣,警察前來驅逐,他不肯挪動,警察無計可施便走了。那個攤子上掛了三張照片,都是他跟蔣經國握手的畫面。出於編劇本能,我就去跟他聊天。他說,他從中學時代就被抓去練拳擊,成為國手,有一年,準備赴加拿大參加奧運,但那年加拿大已經和中國建交了,竟拒絕台灣代表團入境。台灣大隊人馬在日本等簽證,等到最後仍然沒能參加。回來後,他就去當兵了,退伍之後,什麼都不會。他說:『我要生活啊!我為了國家這樣練拳擊,練到最後也沒有機會!』那張照片就是他參賽前受蔣經國召見所拍下的。他覺得國家沒有照顧他,他這一輩子都毀了。
⠀⠀⠀⠀⠀
我把這個故事講給楊德昌聽,他覺得很有意思,後來還很高興打電話給我,說:『我們應該把這個弄出來,我已經想到題目了!』他常這樣,劇本還沒想之前,想題目、想海報、想工作人員要穿的 T 恤想得很高興,像小孩子一樣。他講了一個題目我覺得很棒 ───《業餘生命》。亦即三十歲之後的生命全是業餘的,因為生命在此之前已經過完了。以演藝界的人為例,可能三十歲之前所有掌聲就已經得光了。《青梅竹馬》裡,阿欽那個開計程車的角色基本上就是業餘生命,是一個挫敗的人。
⠀⠀⠀⠀⠀
你吞不吞的下那口氣?會否覺得自己被虧待?」
⠀⠀⠀⠀⠀
⠀⠀⠀⠀⠀
接著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楊德昌導演刻劃著純真的失落、道德的崩毀與理想主義者的殞逝,那時候的人們極其壓抑絕望、迷惘挫敗,無力改變現狀的父母將一切希望放在孩子們身上,用功讀書成為唯一一條出路,不安瀰漫的社會氛圍似乎一觸即發,族群對立,械鬥滋事,然而始終沒有人死的像個英雄,只能活著見證自己變成一個惡人,變成一個被大時代殺死的恐怖份子。
⠀⠀⠀⠀⠀
因此在一則撼動社會的情殺案件背後,不只關注著 1960 年代的日常生活,同時掀開存在於社會新聞裡的人之價值,透過鏡頭探問著究竟是什麼樣的環境、是什麼樣的因素,導致一個毫無前科的高中生成為滿身血污的殺人兇手?帶有史詩氣勢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英文喚作「A Brighter Summer Day」,重點就在「Brighter」,有比明亮更明亮之處,周遭就有比黑暗更黑暗之處,手電筒光線所及成為光明與希望,也因太過刺眼只能看見一半的真相,其他陰影滿布的地方則彷彿更加混沌不清,潛伏一旁的暴力蠢蠢欲動,價值觀不停偏斜擺盪,無論大人或是孩子都難以在顛沛流離中想像未來的自己的樣貌。
⠀⠀⠀⠀⠀
小四澄澈而直接的雙眼於卡奇色制服堆裡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比起同齡的朋友他略顯沉默壓抑,臉上讀不出任何情緒,沒辦法真正融入不良少年的幫派核心,也沒辦法過著完全遠離紛擾的學生生活,不上不下的成績只能考上建中夜校,就如生於公務員外省家庭的狀況。張家的父母無可挑剔,媽媽勤儉持家,爸爸有自己不容動搖的原則,不但適時傾聽孩子的想法,為孩子據理力爭,也身體力行教導下一代做人必須光明磊落問心無愧,自己的未來要憑著自己的雙手決定。
⠀⠀⠀⠀⠀
直到警備總部的人登門將父親帶走的那一天,直到白色恐怖真正在張家掀起驚濤駭浪的那一天,一顆又一顆的大型冰塊靜置走廊,一疊又一疊的空白稿紙擺在眼前,以失去時間感的精神壓力呈現人們漸漸產生斷裂的過程,原來國家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我們的人生,原來個體的命運從來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原來過去深信不疑的公理正義都是滿紙荒唐言,比起貧窮,絕望才會真正讓人變得滄桑、憔悴、黯淡與不堪,只見他茫然盯著桌上的食物,卑微請求老師網開一面,再也抬不起頭面對如此踐踏人性的國家與社會。
⠀⠀⠀⠀⠀
舉凡善良、公平、正義等擲地有聲的名詞,並非有錢人的餘裕或底層者的嘲諷,也不是崇高空泛的道德標準,那些拚命守護的,就是為了下一代的目光與希望,往往等到事情發生了,才會知道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有多麼深遠。Honey 不惜代價對抗、維繫小四最後一線理智的,都是小明,是純真與救贖的象徵,然而一句當頭棒喝「我和這個世界都是一樣不可改變的」,意志的斷裂巨大到再也無法挽回,不可以被人瞧不起,不可以被世界的醜陋吞噬,那一把短刀殺死了愛,殺死了過去的小四,也殺死了一切理想中的美好期許,時代將青春、信念摔得粉身碎骨,只留下了選擇在風中搖擺的草,殘破地隨波逐流。
⠀⠀⠀⠀⠀
⠀⠀⠀⠀⠀
而後看《#恐怖份子》。
⠀⠀⠀⠀⠀⠀⠀⠀⠀⠀
不安、疏離、壓抑、暴力、無解,交疊在楊德昌質樸且暖色調的台北日常恐怖之中,鏡頭下這群人困在無限循環、一成不變的日子裡,他們以為人生應該要有另外一種模樣,不缺物質的執意追求虛幻的精神生活,手頭不寬裕的以為擁有金錢便能迎來新的起點,是每位理想主義者不偏不倚走向憤世嫉俗,也就是恐怖份子的過渡期。
⠀⠀⠀⠀⠀
「在他鏡頭下的台北是一個很雜亂的、拼湊的城市,沒有統一的建築與美學。楊德昌有句名言:『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身為戰後這一代,我們經歷過台灣非常破落而貧窮的階段,早期又面臨戒嚴,必須反抗威權、反抗貧窮、反抗這個破敗的城市,由此給我們帶來力量。」
⠀⠀⠀⠀⠀
吳念真認為,臺灣最好的電影有兩部,一是楊德昌《恐怖份子》,二是侯孝賢《童年往事》。
⠀⠀⠀⠀⠀
在看似平靜的舊時台北,參差不齊的老舊公寓比鄰錯落,以槍聲劃破天際,也以槍聲劃下句點,三條故事線有條不紊地穿插、糾纏,慢慢收攏成一個故事,巧妙透過後設手法導向亦真亦假的結局。李立中和周郁芬一對中產階級夫妻,有潔癖的先生雖然收入足以餬口,但自私自利的他職場始終不順遂;婚後求子不得,足不出戶的妻子專注於撰寫小說,卻因生活百無聊賴而坐困愁城,無法突破寫作瓶頸,一日,一通匿名來電,讓她下定決心為自己的生活做出改變。來電的就是位混血少女,也是楊德昌開始構思《恐怖份子》的契機,如實反應台灣當年美軍駐紮的時代背景,母親活在逝去的西洋老歌之中,年紀輕輕的淑安則與不良少年為伍,為了金錢成為行竊慣犯,長期遊走在法律邊緣。因一條故事線再衍生另一條故事線,又因另一條故事線而發展出另一個完整的世界,家庭寬裕的少年攝影師小強愛上內心虛構的神秘少女形象,拼拼湊湊出看似合理的故事,每個人看見了部分的真相,每個人也同時被蒙在鼓裡。
⠀⠀⠀⠀⠀
「什麼是虛構?什麼是真實?風一吹,照片中的人就變得零碎,彷彿她是拼湊而來的。整個城市也是一樣,這是一個拼湊的世界,每個人看到的都只是一部分,並非真實的全貌。」
⠀⠀⠀⠀⠀
女孩凝視著自己的照片,照片裡的眼神斜斜盯著男孩的位置,男孩從那處望向了女孩,三個畫面在短短幾秒的剎那建構出抽象而立體的空間,似乎時而行走於夢境,恍惚置身於現實,台北就宛若一個庸俗沉悶、乏善可陳的夢,彼時是,現在仍是,人人嚮往自由,人人求而不得,無論你腳踏實地過日子,或是企圖與眼前困境對峙,都無可避免一步一步靠近背後的深淵。
⠀⠀⠀⠀⠀
「片中,大台北瓦斯球代表的是一個快要爆炸的東西,暗示著危險,楊德昌鏡頭下的城市好像都走在邊緣上,隨時會發生狀況,跟他的個性很像,因為他事一個很敏感、細膩的人,看什麼事情都覺得不太對勁。就像《一一》裡頭,洋洋喜愛拍人家背部,這其實貫穿了他所有創作,楊德昌在看人的時候,總看到別人沒看到的面向。」
⠀⠀⠀⠀⠀
⠀⠀⠀⠀⠀
最後,我們看的是《#一一》,最喜歡的一部。
⠀⠀⠀⠀⠀
以婚禮開始,以葬禮作結,這些都是平凡無奇隨處可見的生活,也會發生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事,卻以溫柔的電影語言交織成文化背景之下的共同回憶與課題,在多年後依舊發人深省。簡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撐起台灣經濟奇蹟的代表性族群之一,也就是中產階級與中小企業,無須終日為錢勞心傷神,但人生不會因此而少些煩惱。爸爸 NJ 和幾名同儕合夥開創一間電腦公司,妻子敏敏是標準的家庭事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兩夫妻膝下育有正在就讀北一女的女兒婷婷,和八歲的兒子洋洋,這一家人面對小舅阿弟的婚禮的同時也面臨長輩的腦溢血昏迷,NJ 甚至在圓山飯店巧遇了初戀情人阿瑞。
⠀⠀⠀⠀⠀
這個壓抑的中年男子,幾乎可以說是吳念真的化身,NJ 的父親形象,也可於李安「父親三部曲」中清楚察覺,傳統定義中一家之主的特質,如此衝突而缺乏溝通的家庭樣貌,從不同時代、不同年齡層都能窺見父親威權角色與早期家庭結構的瓦解。努力撐起一個家的背後,也有我們未曾發覺的浪漫餘暉,是不是人總有一天都需要在現實生活與理想愛情之間擇一呢?
⠀⠀⠀⠀⠀
在 NJ 與阿瑞的日本、婷婷與胖子的台北交織成了愛情詩篇,此端是自己久別重逢的年輕歲月,彼端則是女兒摸索愛情的未知期待,彷彿換了一個時空,婷婷也經歷了爸爸曾經走過的路,只是可能在愛與不愛之間就這麼毫不留情地一分為二。生活在台北,任誰都曾去西門町看電影,任誰都曾踏過無數次的武昌街,任誰都曾獨自佇立在車燈閃爍的路邊拼湊破碎的心,任誰都曾在吵雜壅擠的世界裡備感孤獨。
⠀⠀⠀⠀⠀
《一一》是時代的縮影,從街道、天橋、紅綠燈平凡的日常畫面裡我們看到光陰流逝的證據,也感受著台北獨特的城市韻味。《一一》更是社會的縮影,每個角色在我們生活中都不陌生,有先上車後補票,也有發乎情止乎禮,有看似美滿的家庭,也有複雜紊亂的鄰居,有為求利益不擇手段的嘴臉,也有盼以真誠待人的無奈。
⠀⠀⠀⠀⠀
「誠意可以裝,老實可以裝,交朋友可以裝,做生意可以裝,那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是真的?」短視近利、投機取巧,許多企業奉行利益擺第一的宗旨,公司需要賺錢是天經地義,卻非以長久經營的角度思考,於現在的食安危機、黑心食品、詐騙猖獗、缺乏國際競爭力等層出不窮的問題上浮現,畢竟有所得的同時都必須付出代價,這些代價都將落在下一輩的肩頭上。NJ 憤而掛上電話,拒絕接觸公司決策,也許惱怒的不只其他人的反反覆覆,而是此類罔顧未來和台灣商譽行為,如此成就經濟起飛錢淹腳目的共業,之後則必須由洋洋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慢慢償還。
⠀⠀⠀⠀⠀
耐人尋味的名稱「一一 A One And A Two」,無論指的是兩個人、人與人,還是存在於每個角落的二元對立,也就是洋洋始終想捕捉的「後腦勺/看不見的後面」,都給人異常豐富的留白與思考空間,好與壞、對與錯、愛與不愛、真誠與偽裝、年輕與遺憾、喜宴與喪禮、送往與迎來,從楊德昌的鏡頭之下感受到的,是每個人看似互動密切又形影疏離的灰色地帶,更隱約透露出了一種反璞歸真的成熟心境。
⠀⠀⠀⠀⠀
⠀⠀⠀⠀⠀
(本文引述的文字除電影台詞外皆出自王昀燕《#再見楊德昌》一書。)
沉悶 工作 英文 在 Facebook 八卦
屬於這個夏末的穿腦式呢喃
在憤世忌俗的戲謔下
厭世風格的最佳療癒
這個星球上總有不同的故事
每個人的立場和看法不盡相同
在某個短暫的時間交疊後
也許就必須航向不同的軌道
該說再見時
就該勇敢地離去
我們都遇見過這樣的小故事
「難道只有我覺得」
很多人覺得這是自以為優越的表現
但其實也是很孤獨的一句話呀
♫ 數位平台全面正式上架 → https://RockRecordsCo.lnk.to/IsItJustMe
完整高清版本→ https://youtu.be/CXEuy-aO7WU
歌曲故事:
「難道只有我覺得他現在完全變了一個人嗎?」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會難過嗎?」
靜的淚水在我面前滾滾留下,她剛和男友鬧了分手,於是我頂著明天要在圓形劇場彩排的巨大壓力聽她哭訴,沒有辦法,誰叫她是我從小到大最好的朋友呢。
靜的男友「K」,到後來也算是變成我和男友的好朋友了。大約在七年前,K頂著歐洲音樂名校高材生的名頭回到台灣,幾乎是空降似的加入了我們的樂團擔任首席樂手。他們兩是在美國相識相戀的,靜早他幾年回台,再加上身為音樂世家的獨生女,父親是知名男高音,母親是鋼琴家,K回來的時候她已經是女高音界的新生代一姊了。K雖然很受矚目,在樂團中得了一席之地,但論資歷年齡,還是必須意思一下的當個幾年被呼來喝去的菜鳥。
K可受不了這個氣,他一身才華,白手起家,靠著獎學金到歐洲唸書,幾次聚會,趁著靜喝醉睡著了,他曾向我和男朋友透露過,他走到現在全憑著自己的努力,和有顯赫家世傍身的靜危機感完全不同。同樣身家平平的我們點點頭對他表示理解。
「你們不覺得,靜太耀眼了,在她旁邊實在有時候會累的。」K用手擠著眉頭苦著臉道。
男友眼見情勢不對,拼命在桌底下捏我的大腿。
於是我趕忙堆著俏皮的笑容說:「沒辦法,誰叫靜可愛嘛~」我可沒說錯,靜在圈內甜姐兒的稱號可是人人認可的。
「是是是~」K總算這回不是苦笑,是真心笑了起來。
當時的他,畢竟還是蕩漾著熱戀期的青澀甜蜜。
因為幾次的四人聚會和出遊,再加上我們三人除了靜,都身在同一樂團,自然也變得熟稔親密,時不時交換音樂聆聽心得,一同出遊,K也時常分享給我們很多在歐洲學習到的技術,讓我們瞬間也有種高一層次的優越感。我們也很喜歡K這個新朋友,他處事不同於一般人,頗具西洋風範,少了柔善扭捏,說話直爽率真,才情洋溢充滿抱負就更不在話下,我們都覺得他倆非常般配,然而這幾年,我們倒是沒少當他們的感情問題的排解人。
從一開始單純的K抱怨靜很累人,總是高高在上什麼都不懂,以及靜抱怨K總是不解風情,到後來似乎是到了旁人也難以置喙的狀況。
那一天,K陪著靜還有她的父母一同出席聚會後,K一個人來到我跟男友同住的小公寓裡。
K一把扯下靜幫他挑選的酒紅色領帶扔在沙發上。
「我真的很受不了他們家,究竟為什麼一天到晚講話要目中無人,好像我多高攀了他們家似的,一家人高來高去自以為貴族,拜託現在21世紀了好嗎,還以為中古世紀?」他一屁股坐下,順手喝了我們開到一半的威士忌。
幾輪下來兩個男生酩酊大醉,剩下我還清醒,正在收拾杯盤之餘,K忽然捉住我的手大聲道:「死老頭給我看著,我一定會功成名就,到時候再來看看是誰高攀誰。」說完在沙發上倒頭就睡了。
大概是以那天為分水嶺,之後的K開始接各種工作,原本樂團的工作也做,也開始尬團,沒天沒夜的工作著,靜三天兩頭來哭訴K都沒時間陪她。甚至有一天,K「週轉」不過來,於是打了電話給男友請他代打,大家都那麼好的交情,男友當然二話不說答應了。我還為這事不高興了幾天,畢竟K的彈奏是我男友不擅長的,曲目也不是那麼熟悉,為此男友熬了三個星期的夜。
就在準備幫K演出的前兩天,男友接到K的來電。
「誒~那個,我後來時間OK了,那你還有要去演嗎?」男友電話開著擴音,我頓時瞪圓了眼睛,這是什麼意思,是說好要找我男友幫他去演一天,現在臨時又說不用了的意思?我還來不及開口,好好先生的男友倒是先回他了:
「ㄜ...既然你時間OK,我沒有一定要去啊。」男友支支吾吾應著。
「OK,那謝啦,這次我自己演OK,那我先準備啦,掰掰,改天再聚。」
為此我念了男友很久,他自己幫忙熬夜練了三星期不說,還推掉幾場演出。
「沒辦法啊,他都開口了,我也不好硬要去啊。」男友嘟囔著。
「他都好意思開口,你又有什麼不好意思!?」我氣極語塞。
「他變了,我覺得。」我說。
然而早已累極的男友如釋重負般早已沉沉睡去,毫無回應。
接下來的一兩年,我們仍是常聚會,但是K卻越來越少出現,靜總是一個人來跟我們喝到天亮。K似乎在思考著離開我們的樂團,因為我們的樂團比較傳統演出也偏制式化,場地也很固定。但是每次看到淚眼汪汪的靜,最後通常還是以「我會再想想。」結束這個話題。
一切看似如常。而始料未及的一天就這樣發生了。
那一天,我們的樂團正在準備大型演出排練,身為理事長之一的靜的父親來到現場,將K前一陣子精心推薦給樂團在歐洲採用的新編曲形式給否決了,K憤憤不平的和理事長爭執起來,向來不太在乎尊卑的他,在對話中也是照常直呼理事長的英文名字。理事長一語不發,忽然一怒之下舉起譜架朝遠處丟了出去。所有人都凝結在空氣中,K毫不退讓地怒目相視。
理事長聲如洪鐘:「把你歐洲的那一套收起來,這裡是華人世界,閉上你的嘴,認清自己的資歷和身份,名校畢業的人多的是,像你這種目無尊長的人,不配留在這個樂團。」
沒有人敢說一句話,凍結又沉悶的時間走了幾秒之後,K收拾東西,頭也不回走出排演廳。他終究還是離開了樂團。
後來K加入了另一個樂團,沒多久便升為了團長。
「我不想要現在這樣。」靜哽咽著。
「可是他如果在另一團更有出路,那也沒有不好啊。」我試著安慰。
「我覺得他離我越來越遠了,如果他連跟你們的團都退了,我都不知道還有什麼共同話題。」
「妳怕什麼,妳是女高音啊,跟什麼團都可以合作啊。」男友也試著安撫。
「不然,我們四個搞一個好玩的爵士團怎麼樣,這樣多了一份共同興趣啊。」我福至心靈。
靜破涕為笑,像洋娃娃般可愛的臉孔連我看了都心生疼愛,到底什麼人捨得她這樣哭泣呢。至於K和她父親的矛盾,似乎也暫時放在了一邊。
爵士團一開始倒是滿順利的,K的爭勝之心似乎被搶救回來,開始能在音樂裡玩樂,甚至大家還搞了幾場私人小演出,僅限大家的共同朋友來玩,賓主盡歡。
那一天走在河堤的小路旁,他們邊打邊嬉鬧,月光照著河水發光,我牽著男友的手,看著像孩子般的他們兩人,覺得身為愛音樂的人,有好友,有工作,有業餘興趣,沒什麼比這更完美了。
不過美好的關係,卻沒有持續多久,爵士團的練習越來越難促成,每次都因K有事而延期,我們以為起碼他們兩還是有約會見面,這天卻聽靜抽抽噎噎的哭著說:「我們也已經快一個月沒見了,就算我要去找他,他也說累。」
我正試著安慰,靜又緊接著哭道:
「你知道他和誰合作嗎。那個他最不屑的T集團,他以前是罵最兇的!現在竟然跟他們合作,我真覺得他瘋了。」
聽到這裡,我與男友也是啞口無言。記得幾年之前,我們四人在一起聊過,當時K可以說是最激動的一個,他義憤填膺地說著誰也別想牴觸他對藝術的堅持。那樣子還歷歷在目,現在卻已經在跟他當時最嗤之以鼻的人物合作了。
氣憤凝重的交談隔沒幾天,那是個下著雨的夜晚,接到靜的來電,她正在近郊的咖啡廳,拜託我能不能去接她。聽著她不對勁的聲音,即使下著大雨我還是出門了。開著車子到了約定的地點,看到她在已經熄燈的店門口淋著雨。
「你怎麼會一個人在這,還沒帶傘?」我一面攬著她上車,一面問。
「我跟K吵架,我生氣下車,他,就真的開車走了。」靜面無表情的回答。
這回我倒是說不出話了,誰都知道,這裡是已經人煙稀少的郊區,夜深了又下雨,竟然還狠得下心把車開走,雖然說靜有時候會鬧鬧脾氣,但也不至於真的讓人把她丟在這種地方。
我輕輕地用毛巾幫靜擦乾她娃娃般的棕色捲髮,再招呼她回家休息。一路上我們都沒說什麼,也許,大家的心裡都明白這是什麼情況,只是沒人願意說出來。
幾個星期後,男友試著打圓場般的又約了一次爵士團的練團聚會,K倒是新奇的說有時間可以來玩一玩,然而那一天,卻讓一切都崩塌了。
靜和K兩個人為了一個調裡面的樂器音準,爭論不休。連我們都不敢作聲。我們也不太清楚他兩人私底下到底和好了沒,直到靜不知道說了什麼,K忽然大吼出來:
「你少拿你爸來壓我,我當團長已經多久了,連這屁事我會聽不出來?」
靜似乎想要緩和拉著他的手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K一把揮開靜,要不是我即時拉住,她幾乎要跌在地上。
「像妳這種天之驕女,妳懂什麼,少在那邊跟我說難道只有我覺得怎樣怎樣,對!我告訴妳!從頭到尾,就是只有妳在覺得,現在我不想忍了,可以了吧。」
他們後來吵什麼我已記不清,只記得K離去時,對著我說:
「跟你們玩音樂,連讓我感動的一刻都沒有,不!是連一秒都沒有。」
男友追了出去,我卻愣在了原地。
原來這一切對靜來說真的是一場鏡花水月,對我來說,何嘗不是呢?
我們這些人做的音樂,終究入不了音樂才子的法眼。
而靜美麗善良純真的愛情,終究無法支撐現實殘酷的摧折。
然而他們兩似乎沒有馬上分手,據說,靜拼命去挽回他,分分合合了一陣子,終究還是一通無情的電話告知他已經有別的女朋友後,宣告分手。我幾乎沒再看過K。畢竟他對著我們說出那些話,也實在無法當沒事地來往。但我倒是聽了不少傳聞,據說他挺愛壓榨新進的團員,給他們下馬威,堪稱魔鬼團長。而他最為業界熟知的新口頭禪是:「你知道我是哪畢業的嗎?」他確實闖出了名號,不過,似乎也變成了他當初最痛恨類型的人了。
「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他以前老是批評我爸迂腐,他現在這樣比我爸還誇張,有什麼資格看不起我們家.....想到以前還對你那麼過份.....嗚嗚嗚嗚嗚」
看著在我面前聲淚俱下的靜,一時間也百味雜陳。
她失去了一位愛人,我失去一位朋友,也失去一些青春。
在這條路上,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為了達成什麼而放棄什麼,單純天真衣食無缺的靜也許以後有一天會懂,她也會為了得到什麼選擇變成另一個樣子。我們看似有所選擇,會不會其實無從選擇。又或者,我們真的都選對了嗎?
那天半夜回到家,看到剛走到客廳倒出一杯紅酒準備繼續練習的男友,苦澀的心情逐漸撫平。當一段感情,很多事都只有一個人在感覺時,或者,兩人的思考完全無法同步時,大概就邁向結束的道路了。不過當我瞥見桌上紅澄澄的酒杯,就知道,看來,今晚不只我一個人覺得,就算明天要彩排,還是得好好微醺一場了。
我不知道K到底達成他的理想沒,也不知道未來靜會不會重新獲得幸福,但我決定,所有惱人的事,都拋諸腦後,珍惜當下吧。
來自「難道只有我覺得」
沉悶 工作 英文 在 Passion Music Youtube 的評價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oyzreborn
Boyz Reborn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boyz_reborn/
Boyz Reborn最新Youtube playlist: 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
Passion Music Playlist: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
前Big Boyz Club音樂playlist: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
香港學生面對的壓力實在比我們想像得還要大,他們每周面對沉重的功課壓力、頻密的默書測驗考試,我們除了著重他們的學業表現外,也需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壓力和需要,關心他們在學業背後的理想和成績以外的成長。希望這首歌曲能夠唱出學生們的壓力,為他們打氣之餘,引發家長、老師、兒童工作者及社會對學生們壓力的關心。
歌詞:A:英文生字我要串多次 若我只有三分鐘堅持 難道合格亦是難事?
B:中文生字我要記多次 若記憶似高分的鎖匙 腦袋用作背誦記事
A:我天生貪玩好動開朗與大意 我不懂思考文學的意義
B:你都知分數背後裝載了含義 要努力競爭名次
*A:溫書考試為績分 B:落力為了高分
A:難題嫌沉悶眼訓 B:眼訓你也要撫心自問
合:為前路理想追尋 B:讀書當然很要緊
A:怎麼可以拿高分 B:落敗亦別要傷心
A:連忙背全部教訓 B:我課本有太多的學問
合:考試週快將光臨 B:望你交出勇敢
合:一起溫書似特訓*
老師:各位同學 星期二記住要默書 如果唔合格你就冇得放Lunch
默書範圍係工作紙上面既English 大家冇問題就放學番屋企溫書
A:唉 我最怕係要坐定定溫習 我覺得同本書唔係幾夾
想溫習但係內容太複雜 背極個腦仲係一片空白
其實我心底都知 我都想分數高D 但係要成績進步唔係咁Easy
過去式要加ed 現在式要加s 我呢家終於知道乜野叫 Difficulty
B:Yeah 數學公式你記得嗎 常識科印象要深化
若要溫書你不可放假 但別要放棄讀書好嗎?
老師:老師都知大家平日讀書好辛苦 但係係社會入面知識就係寶庫
如果有學習既機會請你珍惜愛護 希望你目標不再迷糊
repeat *
數學公式你記得嗎 常識科印象要深化
若要溫書你不可放假 但別要放棄讀書好嗎?x2
(我終於記得長乘闊等於面積 仲有香港七十年代既軌跡
我點樣計蕉、橙、蘋果既價值 底乘高除2等於三角形面積
仲有中國當時派邊個出使西域 ~~~~)
*A:怎麼需斷定績分 B:為學問定要堅忍
A:如何能勤力振奮 B:我腦裡只有公式月份
合:失半分也都消沉 如分數是我身份
A:怎麼想我拿高分 B:若學問是太艱深
A:連忙背全部教訓 B:我課本有太多的學問
合:考試週快將光臨 B:望你交出勇敢
合:一起溫書似特訓*

沉悶 工作 英文 在 原子邦妮 AstroBunny Youtube 的評價
屬於這個夏末的穿腦式呢喃
在憤世忌俗的戲謔下
厭世風格的最佳療癒
這個星球上總有不同的故事
每個人的立場和看法不盡相同
在某個短暫的時間交疊後
也許就必須航向不同的軌道
該說再見時
就該勇敢地離去
我們都遇見過這樣的小故事
「難道只有我覺得」
很多人覺得這是自以為優越的表現
但其實也是很孤獨的一句話呀
2021年原子邦妮單曲首發 【難道只有我覺得】
♫ 數位平台全面正式上架 → https://RockRecordsCo.lnk.to/IsItJustMe
歌曲故事:
「難道只有我覺得他現在完全變了一個人嗎?」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會難過嗎?」
靜的淚水在我面前滾滾留下,她剛和男友鬧了分手,於是我頂著明天要在圓形劇場彩排的巨大壓力聽她哭訴,沒有辦法,誰叫她是我從小到大最好的朋友呢。
靜的男友「K」,到後來也算是變成我和男友的好朋友了。大約在七年前,K頂著歐洲音樂名校高材生的名頭回到台灣,幾乎是空降似的加入了我們的樂團擔任首席樂手。他們兩是在美國相識相戀的,靜早他幾年回台,再加上身為音樂世家的獨生女,父親是知名男高音,母親是鋼琴家,K回來的時候她已經是女高音界的新生代一姊了。K雖然很受矚目,在樂團中得了一席之地,但論資歷年齡,還是必須意思一下的當個幾年被呼來喝去的菜鳥。
K可受不了這個氣,他一身才華,白手起家,靠著獎學金到歐洲唸書,幾次聚會,趁著靜喝醉睡著了,他曾向我和男朋友透露過,他走到現在全憑著自己的努力,和有顯赫家世傍身的靜危機感完全不同。同樣身家平平的我們點點頭對他表示理解。
「你們不覺得,靜太耀眼了,在她旁邊實在有時候會累的。」K用手擠著眉頭苦著臉道。
男友眼見情勢不對,拼命在桌底下捏我的大腿。
於是我趕忙堆著俏皮的笑容說:「沒辦法,誰叫靜可愛嘛~」我可沒說錯,靜在圈內甜姐兒的稱號可是人人認可的。
「是是是~」K總算這回不是苦笑,是真心笑了起來。
當時的他,畢竟還是蕩漾著熱戀期的青澀甜蜜。
因為幾次的四人聚會和出遊,再加上我們三人除了靜,都身在同一樂團,自然也變得熟稔親密,時不時交換音樂聆聽心得,一同出遊,K也時常分享給我們很多在歐洲學習到的技術,讓我們瞬間也有種高一層次的優越感。我們也很喜歡K這個新朋友,他處事不同於一般人,頗具西洋風範,少了柔善扭捏,說話直爽率真,才情洋溢充滿抱負就更不在話下,我們都覺得他倆非常般配,然而這幾年,我們倒是沒少當他們的感情問題的排解人。
從一開始單純的K抱怨靜很累人,總是高高在上什麼都不懂,以及靜抱怨K總是不解風情,到後來似乎是到了旁人也難以置喙的狀況。
那一天,K陪著靜還有她的父母一同出席聚會後,K一個人來到我跟男友同住的小公寓裡。
K一把扯下靜幫他挑選的酒紅色領帶扔在沙發上。
「我真的很受不了他們家,究竟為什麼一天到晚講話要目中無人,好像我多高攀了他們家似的,一家人高來高去自以為貴族,拜託現在21世紀了好嗎,還以為中古世紀?」他一屁股坐下,順手喝了我們開到一半的威士忌。
幾輪下來兩個男生酩酊大醉,剩下我還清醒,正在收拾杯盤之餘,K忽然捉住我的手大聲道:「死老頭給我看著,我一定會功成名就,到時候再來看看是誰高攀誰。」說完在沙發上倒頭就睡了。
大概是以那天為分水嶺,之後的K開始接各種工作,原本樂團的工作也做,也開始尬團,沒天沒夜的工作著,靜三天兩頭來哭訴K都沒時間陪她。甚至有一天,K「週轉」不過來,於是打了電話給男友請他代打,大家都那麼好的交情,男友當然二話不說答應了。我還為這事不高興了幾天,畢竟K的彈奏是我男友不擅長的,曲目也不是那麼熟悉,為此男友熬了三個星期的夜。
就在準備幫K演出的前兩天,男友接到K的來電。
「誒~那個,我後來時間OK了,那你還有要去演嗎?」男友電話開著擴音,我頓時瞪圓了眼睛,這是什麼意思,是說好要找我男友幫他去演一天,現在臨時又說不用了的意思?我還來不及開口,好好先生的男友倒是先回他了:
「ㄜ...既然你時間OK,我沒有一定要去啊。」男友支支吾吾應著。
「OK,那謝啦,這次我自己演OK,那我先準備啦,掰掰,改天再聚。」
為此我念了男友很久,他自己幫忙熬夜練了三星期不說,還推掉幾場演出。
「沒辦法啊,他都開口了,我也不好硬要去啊。」男友嘟囔著。
「他都好意思開口,你又有什麼不好意思!?」我氣極語塞。
「他變了,我覺得。」我說。
然而早已累極的男友如釋重負般早已沉沉睡去,毫無回應。
接下來的一兩年,我們仍是常聚會,但是K卻越來越少出現,靜總是一個人來跟我們喝到天亮。K似乎在思考著離開我們的樂團,因為我們的樂團比較傳統演出也偏制式化,場地也很固定。但是每次看到淚眼汪汪的靜,最後通常還是以「我會再想想。」結束這個話題。
一切看似如常。而始料未及的一天就這樣發生了。
那一天,我們的樂團正在準備大型演出排練,身為理事長之一的靜的父親來到現場,將K前一陣子精心推薦給樂團在歐洲採用的新編曲形式給否決了,K憤憤不平的和理事長爭執起來,向來不太在乎尊卑的他,在對話中也是照常直呼理事長的英文名字。理事長一語不發,忽然一怒之下舉起譜架朝遠處丟了出去。所有人都凝結在空氣中,K毫不退讓地怒目相視。
理事長聲如洪鐘:「把你歐洲的那一套收起來,這裡是華人世界,閉上你的嘴,認清自己的資歷和身份,名校畢業的人多的是,像你這種目無尊長的人,不配留在這個樂團。」
沒有人敢說一句話,凍結又沉悶的時間走了幾秒之後,K收拾東西,頭也不回走出排演廳。他終究還是離開了樂團。
後來K加入了另一個樂團,沒多久便升為了團長。
「我不想要現在這樣。」靜哽咽著。
「可是他如果在另一團更有出路,那也沒有不好啊。」我試著安慰。
「我覺得他離我越來越遠了,如果他連跟你們的團都退了,我都不知道還有什麼共同話題。」
「妳怕什麼,妳是女高音啊,跟什麼團都可以合作啊。」男友也試著安撫。
「不然,我們四個搞一個好玩的爵士團怎麼樣,這樣多了一份共同興趣啊。」我福至心靈。
靜破涕為笑,像洋娃娃般可愛的臉孔連我看了都心生疼愛,到底什麼人捨得她這樣哭泣呢。至於K和她父親的矛盾,似乎也暫時放在了一邊。
爵士團一開始倒是滿順利的,K的爭勝之心似乎被搶救回來,開始能在音樂裡玩樂,甚至大家還搞了幾場私人小演出,僅限大家的共同朋友來玩,賓主盡歡。
那一天走在河堤的小路旁,他們邊打邊嬉鬧,月光照著河水發光,我牽著男友的手,看著像孩子般的他們兩人,覺得身為愛音樂的人,有好友,有工作,有業餘興趣,沒什麼比這更完美了。
不過美好的關係,卻沒有持續多久,爵士團的練習越來越難促成,每次都因K有事而延期,我們以為起碼他們兩還是有約會見面,這天卻聽靜抽抽噎噎的哭著說:「我們也已經快一個月沒見了,就算我要去找他,他也說累。」
我正試著安慰,靜又緊接著哭道:
「你知道他和誰合作嗎。那個他最不屑的T集團,他以前是罵最兇的!現在竟然跟他們合作,我真覺得他瘋了。」
聽到這裡,我與男友也是啞口無言。記得幾年之前,我們四人在一起聊過,當時K可以說是最激動的一個,他義憤填膺地說著誰也別想牴觸他對藝術的堅持。那樣子還歷歷在目,現在卻已經在跟他當時最嗤之以鼻的人物合作了。
氣憤凝重的交談隔沒幾天,那是個下著雨的夜晚,接到靜的來電,她正在近郊的咖啡廳,拜託我能不能去接她。聽著她不對勁的聲音,即使下著大雨我還是出門了。開著車子到了約定的地點,看到她在已經熄燈的店門口淋著雨。
「你怎麼會一個人在這,還沒帶傘?」我一面攬著她上車,一面問。
「我跟K吵架,我生氣下車,他,就真的開車走了。」靜面無表情的回答。
這回我倒是說不出話了,誰都知道,這裡是已經人煙稀少的郊區,夜深了又下雨,竟然還狠得下心把車開走,雖然說靜有時候會鬧鬧脾氣,但也不至於真的讓人把她丟在這種地方。
我輕輕地用毛巾幫靜擦乾她娃娃般的棕色捲髮,再招呼她回家休息。一路上我們都沒說什麼,也許,大家的心裡都明白這是什麼情況,只是沒人願意說出來。
幾個星期後,男友試著打圓場般的又約了一次爵士團的練團聚會,K倒是新奇的說有時間可以來玩一玩,然而那一天,卻讓一切都崩塌了。
靜和K兩個人為了一個調裡面的樂器音準,爭論不休。連我們都不敢作聲。我們也不太清楚他兩人私底下到底和好了沒,直到靜不知道說了什麼,K忽然大吼出來:
「你少拿你爸來壓我,我當團長已經多久了,連這屁事我會聽不出來?」
靜似乎想要緩和拉著他的手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K一把揮開靜,要不是我即時拉住,她幾乎要跌在地上。
「像妳這種天之驕女,妳懂什麼,少在那邊跟我說難道只有我覺得怎樣怎樣,對!我告訴妳!從頭到尾,就是只有妳在覺得,現在我不想忍了,可以了吧。」
他們後來吵什麼我已記不清,只記得K離去時,對著我說:
「跟你們玩音樂,連讓我感動的一刻都沒有,不!是連一秒都沒有。」
男友追了出去,我卻愣在了原地。
原來這一切對靜來說真的是一場鏡花水月,對我來說,何嘗不是呢?
我們這些人做的音樂,終究入不了音樂才子的法眼。
而靜美麗善良純真的愛情,終究無法支撐現實殘酷的摧折。
然而他們兩似乎沒有馬上分手,據說,靜拼命去挽回他,分分合合了一陣子,終究還是一通無情的電話告知他已經有別的女朋友後,宣告分手。我幾乎沒再看過K。畢竟他對著我們說出那些話,也實在無法當沒事地來往。但我倒是聽了不少傳聞,據說他挺愛壓榨新進的團員,給他們下馬威,堪稱魔鬼團長。而他最為業界熟知的新口頭禪是:「你知道我是哪畢業的嗎?」他確實闖出了名號,不過,似乎也變成了他當初最痛恨類型的人了。
「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他以前老是批評我爸迂腐,他現在這樣比我爸還誇張,有什麼資格看不起我們家.....想到以前還對你那麼過份.....嗚嗚嗚嗚嗚」
看著在我面前聲淚俱下的靜,一時間也百味雜陳。
她失去了一位愛人,我失去一位朋友,也失去一些青春。
在這條路上,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為了達成什麼而放棄什麼,單純天真衣食無缺的靜也許以後有一天會懂,她也會為了得到什麼選擇變成另一個樣子。我們看似有所選擇,會不會其實無從選擇。又或者,我們真的都選對了嗎?
那天半夜回到家,看到剛走到客廳倒出一杯紅酒準備繼續練習的男友,苦澀的心情逐漸撫平。當一段感情,很多事都只有一個人在感覺時,或者,兩人的思考完全無法同步時,大概就邁向結束的道路了。不過當我瞥見桌上紅澄澄的酒杯,就知道,看來,今晚不只我一個人覺得,就算明天要彩排,還是得好好微醺一場了。
我不知道K到底達成他的理想沒,也不知道未來靜會不會重新獲得幸福,但我決定,所有惱人的事,都拋諸腦後,珍惜當下吧。
來自「難道只有我覺得」
追蹤原子邦妮:
FB : http://goo.gl/Ap7hCy
IG :
原子邦妮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astrobunny_/
查查: https://instagram.com/lena1530/
羽承 (Nu): http://instagram.com/rezqr_/
微博 Weibo : http://goo.gl/Ab4gdd

沉悶 工作 英文 在 烏龜妹Cecilia Youtube 的評價
語言不只是溝通工具,更是認識世界的一種橋樑,因此想將語言學好的人很多,以英文為例,它很顯然已經是國際的共通語言之一,也成為以非英文母語使用人士為主的全球性溝通語言。
以台灣的環境來說,很多學生學語言是為了升學考試,本身對於語言學習沒有強烈的興趣與動機,也覺得學語言既沉悶又無聊,但想學會語言難道就只有乏味的途徑,沒有其他方式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嗎?
今天我們邀請到的來賓 Iris,她的教學方式非常特別,會顛覆你對於一般學習語言方式的看法。她本身和日本文化有很深的淵源,不僅在過去曾到大阪打工度假與任職日商公司,更擁有豐富的日文和中文教學經歷。
她創立了個人品牌《 Iris 有點不一樣的語言課 》 ,同時也是台日交流勉強會的主辦人,在課堂中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融入語言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輕鬆愉悅。
在這集的節目中,她不只會分享在學語言上要如何突破瓶頸,用更好玩的方式學習,也會提到她在日商公司的經歷、日本打工度假的故事以及她所認識到的日本文化,內容非常精彩。
重點節錄:
03:52 Iris 的自我介紹
04:30 過去與語言的相關經歷
05:36 為什麼會喜歡上日文?
06:14 怎麼會從一開始的中文教學,到後來走入日文教學?
07:06 有沒有使用到語言習得的方法學語言?在學語言時的開竅方法
10:52 日商公司和台灣公司的文化差異
12:43 在日商公司工作時遇到的困難與挫折
15:00 怎麼會選擇到日本大阪打工度假?在過程中的特別經歷與收穫是什麼?
21:52 最令自己著迷的日本文化
25:14 當初透過什麼方式學日文,順利獲得日文 N1 檢定證書?
26:06 N2 一直考不到 N1,要如何突破瓶頸?
27:43 只持有 N5 的檢定證書,要去日本打工度假會不會很困難?
30:22 不夠自律能自主學習的人,要如何找到學語言的動力?
31:31 創立個人品牌《 Iris 有點不一樣的語言課 》的動機和初衷
33:07 光學日文的話,未來出路會受限嗎?
35:00 如何實現《 Iris 有點不一樣的語言課 》的核心理念?
41:50 當初怎麼會想挑戰教日本人中文?教學遇到的困難?如何幫助學生突破瓶頸?
47:12 推薦的學習日文網路學習資源
50:50 學習者要怎麼避免死記單字的問題,用更有效輕鬆的方式學習語言?遇到不懂的時候,如何克服並持續進步?
53:00 創立個人品牌以來最辛苦的地方?
55:44 給語言學習者的建議
58:23 假設有聽眾想要更認識或精進日文,你能不能分別針對初學者和進階者推薦一本書呢?
01:00:11 Iris 的人生哲學
01:02:54 如果聽眾想要找到你或對於不一樣的語言課有興趣的話,要去哪裡報名以及跟你聯繫呢?
【關於 Iris】
❶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irisclassroom/
❷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irislanguageclass/
❸ 個人網站│https://irisclassroom.wordpress.com/
❹ Email│irisclass59@gmail.com
.
.
如果想看完整的文字稿,歡迎至部落格上閱讀並收聽。
👉 https://bit.ly/30VG5cm
.
.
節目於每週四晚上九點更新,如果喜歡節目內容,別忘了在 Apple Podcasts 留言並給予五星評分,讓更多人有機會聽到這個 Podcast喔!真的非常感謝你的收聽。 ❤️
.
——————————
🎧 《旅創浪人Life Show》收聽平台:
.
• Apple Podcasts|https://apple.co/2Cuqebm
• Google Podcasts|https://bit.ly/31SXdyw
• Spotify|https://spoti.fi/3fVGRKG
• Youtube|https://youtu.be/on2ZkxjCnFg
.
————————————————————
Facebook 臉書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turtlegirl.travel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urtlegirl_travel/
.
部落格
👉 https://ttgirltravel520.pixnet.net/blog
.
臉書私密社團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39138802857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