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 自述長篇 三千字請慎入*
謝謝讀者喜歡我的作品,有讀者寫信希望能多介紹一點自己,那我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
是的,是簡單介紹,不然會是九萬字的書頁(笑)
瞭解作者,才會明白為什麼他會寫這類的文章,也因為特殊經歷,道破人性,好幾次受邀出版。
那又為何不保留被看見的初衷,成為小小的影響力呢。
剖析自己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想讓讀者更認識自己,一方面企圖表現自我最佳的一面,一方面又擔心名不副實,這兩者的分寸實在不易拿捏,
所以我追隨福爾摩斯這位卓越的真相追求者的訓示
「我絕對不能把謙虛與其他美德並列,服膺邏輯思維的人,對所有的是都應該實事求是,貶低自己與自我誇大,同樣是違背了真理」。
所以用中庸清淡下的包裝卻也不失強烈的溫度,用真實的筆觸帶給大家。
大家對於我的印象也許是從「韓雨恩」這個名字,在廣告、八點檔看過我的身影或是網路上言詞犀利,所以關注我的文章,
但很少人真的認識我,知道我是什麼樣的一個女生,經歷過什麼樣的故事。
不認識我的人,看到我的文章、照片,認為我攀權榮華、愛慕虛榮,想麻雀變鳳凰,總是喜歡高談權貴、階級意識;實際上,認識我的人明白我早已看透那些「習以為常」,那並不是我夢寐以求的,我淺嚐過味道,我用知道的真相,事實的本質,分享給大眾。
而我的文章題材廣泛,有感情、有生活、有文學,內文並不是都談富貴階級,(你們可自行回顧判別)
我過著許多女孩嚮往看似名媛生活,但真實生活的我,經歷過家庭的異變、財務的困窘、家產的變賣、異鄉生活...流轉幾次的愛情裡,改了許多的名字,浮浮沉沉,
現在沒有了華麗的外衣,在沒有包袱下,活出最真實的樣貌,但我依然可以用環境所見和大家說故事。
我出生在台北市天母,我在一個小康家庭長大,父親是上市公司營造業董事長、建設公司董事-總經理,母親是中華協會副主席,父親學識淵博,母親年輕是老師,從小耳濡目染;
我的書法遺傳了父親與爺爺的一手好字,爺爺是高階官位,聽老人家說,以前有很多居住的地方環境保護很好,由於屬於管制範圍,因此有衛兵站哨,進出需要通行證,普通人是無法進入的。當時生活比較單純,治安良好,地方這邊的房子多半是日據時期海軍官所遺留的。
我們家族是軍事化的教育,大大小小的規矩、禮儀,例如:腰桿挺直、椅子坐三分之一、走路腳跟不能拖著地、外面不可蹲著、吃飯在飯桌、碗在桌上不能對口、菜只能夾上層、有人夾菜就不可也動手、筷子標準拿法(可夾起芝麻)...等等
除了教養費,我的父親不會給我多餘零用錢,他要我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同理心的價值觀。但是只要是學習的費用、鋼琴、畫具、鋼筆、毛筆硯台、書櫃或是家用品,一定給最好的,我非常感激他養育之恩。
暑期時期在親戚新光三越百貨櫃位上班、在國父紀念館舅舅的咖啡廳煮咖啡、端盤子,在報紙上刊登徵人的飲料店打工,一小時70元。
市民小井的生活的卻值得一寫,不過那時候國高中的年紀,涉世未深,都還在探索世界,沒有太深刻的體驗,都是幾天、幾小時臨工,短暫的停留,還無法用那些經驗道出社會、人性面向。
那時候社會風氣還傳統保守,沒有手機還在用BB叩,學生都在聊課業和下課吃哪間雞排,沒有太多資訊交流談什麼偉大抱負。
20歲後才算出社會,進入東森集團、三立電視台,開過餐廳、當過副總、執行長,也當演員、製作人,出品、製作戲劇,跟著親友參與國際活動、經濟會議、金融市場、公會、市議會,一直到30而立的年紀,自然累積身邊人士的厚重故事,也因年紀日漸成熟,看事情的認知與角度又和少女時期不同,漸漸寫下了看到的人之常情。
所以當我寫在這之中遇見的看法,有些人認為都是高舉名利權勢,但這只不過是我生活的日常,我在演藝圈拍戲自然認識明星,聽他們的想法,我在政治圈自然認識政治家,在商界自然接觸企業家,自然說他們與我的發生。
如果我是櫃姐,我可能就會寫今天哪位客戶和我買保養品的業績,我是護士,我會寫病人醫生職場的生活日記,我曾經在一間品牌公司工作,我也會寫在那時期遇見情況遭遇,化為一篇文章。
每個人的故事都是他最緊密的關聯,
我從來不曾想過當一位演員或寫寫東西的作者,父母親都希望我當律師或是醫生,阿姨在司法界,曾經因為她的鼓勵,努力K六法全書,參加司法特考,因為我很喜歡爭辯討論,但後來卻意外進了電視台,因此打開了鎂光燈聚焦的演藝之路。
小時候成績優異,拿獎狀是家常便飯的事,是小老師,是模範生也是學校的司儀,乖乖牌這字眼正是那時期的樣貌,求學讀天主教的女校,在嚴謹的校園學習,和父親的紀律嚴苛如出一側,父親喜歡在書房研讀,涉獵各種領域,他在工作上備受尊崇,雖然最後也因為壓力過大而逃避學業造成一些遺憾。
父親和母親的個性恰恰相反,母親溫柔、大而化之,對人友善慷慨,而父親是沈靜卻堅毅的人,對於事情很保守,從他們做生意和投資的角度就可以清楚分辨,我母親是一位心地善良到處行善的人,父親也時常以身作則做公益。
我也因為父母的影響,從小熱衷參與各種公眾事務,也因此在這樣的環境蓬勃成長,可以因為想研究飛機空難造成的原因,深入收集各種報告,或是因為恐怖攻擊事件,延伸研究伊斯蘭教國家的極端恐怖主義,我喜歡研究的東西和我外型有些許的衝突。也因此自己投資拍了一部驚悚的微電影,把自己化身為嗜人肉的女主角。
關於才藝,他們也栽培我電子琴、鋼琴、素描、水彩、書法、速讀、珠算心算、插花、肢體....還有各種家教。
我學心理學、醫學、哲學、社會科學...近來愛上了史學,歷史刻劃人性,是很值得一看的讀物。
前面提過在東森工作,那時候我學到的經驗對我而後來說可說是助益匪淺,之後跟著母親投資涉略,有錢人真的是錢滾錢,我當時也很難想像龐大金錢入袋是什麼感覺,原來當自己在那之中會變得沒有感覺,
那是他們的Money game。需要雄厚資金與心臟,長期下來,我玩不起。
才20幾歲的自己,每個月收入7快8位數,少年得志,走偏的生活態度,那些快錢的方式並不是長久之計,也因靠錢滾錢,什麼都用錢解決,做事就花錢請秘書、助理,並未累積靠手掙來的真正的專業與實力,現在認為腳踏實地更為安心牢靠。
所以那時候說起生活習慣,大概能用傲慢挑剔來形容,朋友圈非富即貴,黑白道的後台,年輕氣盛仗著自己擁有的資源時常用很堅硬的態度來處理事情。
出國外交官大使館、也聘請嚴凱泰、王力宏的御用專人帶領,連去日本這樣很講究規矩的國家,我們都不用排隊,直接被禮遇,保安護送到達現場,更不用說在台灣的便利與特權。
而衣食住行娛樂則是,出國搭飛機,非頭等艙不坐、非五星級以上飯店不睡、非豪車不坐、非名牌不戴,餐廳是政商名流聚集的富豪飯堂。
身邊的人物頂尖非凡,冠蓋雲集,他們名副其實的富家少爺小姐,都是名門望族,皇室貴族,家族血脈有歷史留名的權貴。他們的親友鄰居都是巴菲特、湯姆克魯斯的等級,中國石油元老、軍隊富可敵國的臥虎藏龍;
私人飛機、勞斯萊斯、遊艇、畫作、雪茄、黑珍珠(魚子醬)手上的鴿子蛋,百達翡麗、黑卡,嫂子們百萬柏金包裝尿布給家傭提,則是他們的日常。
平常練習場在長輩建設公司興建的高爾夫、出入俱樂部、出國滑雪可以有三星集團封街,有節日、生日的時候,在私人招待所或是在外面狂歡聚會,是紅布條封路,有隨扈在旁待命,和總統可以比擬。
而身邊姊妹也物以類聚,出國私人飛機、生日用幾公斤計算的魚子醬,香檳加金箔燕窩豪飲,紙醉金迷的生活,正式當時的寫照。
不同的是她們向來低調謙虛,而我過去總是指高氣昂。
人不輕狂枉少年,年輕時總要自己去體驗、去見世,享受過、浪費過、跌跤過、潦倒過、落魄過、樸實過、真實過,受傷結痂才會更強壯,雖然無法阻止別人走什麼樣的路,也許有些人嚮往那些生活,但至少告訴他們:一路小心。
這就是我寫文章的出發點,用自身的經驗,分享給有興趣的讀者,我並不是為了談炫耀而寫,因為這些算得上充裕,但我的家庭是小康,不是大富大貴,有錢人那世界又是另外一個頂端,那是我遙不可及的,但也不是我追求的。
那些財富只是暫時在地上的掌管,我們的財寶應要積在天上。
我喜歡創作,這一路走來對我來說都是珍藏記憶,希望大家看見的不光是名貴之說,而是內文的本質,文章的意涵與反思。
一個人的人生不可能一篇文寫完,但可以慢慢用文字認識一個人。文字顯示了他的優劣、素養、價值觀、人生哲學,互相尊重不同立場,
這社會有分階級,但我的文章沒有高低分,不管是菜販夫婦或是企業夫妻,這世界「真理」就只有一種;
我統一價值觀,我也還在學習的就是:
自我本質、定位、自愛、誠信、原則、自律、公義、價值、愛的委身。
我在談的都是這些沒有偏離。
一個人的魅力不在於地位,而是智慧,
但我相信一個女人男人,他是有實力有品格的人,相對另一方不會差到哪裡去,除非是他本身眼光有問題。
也許我們住在不同樓層,你在頂樓我在地下室,或是你在樓下我在樓上,看到的人和風景不一樣,但是我們可以藉由「電梯」,開放性的對話與同理。
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特質,只是有些人願意寫出來,有些人低調保留,互相欣賞、交流與尊重,是一種學習課題。
我傲慢,但我寬心樂於幫助,
我散漫,但我細心研究人性,
我是一個衝突又矛盾的女人,謝謝你喜歡或討厭,
我依然繼續寫故事。
沈老師高爾夫練習場 在 C.T. Pan Facebook 八卦
謝謝老師費心提醒我回到原點
心理素質
這篇文至少兩年前就想寫了,也就該寫了。沒寫,不是偷懶,不是不想寫,是寫不出來。這個題目太重要,對於選手的成敗有決定性的影響,而我個人的學識和能力不夠,不足以用簡單的文字,清楚的描述一個模糊的概念,並且提供一個可以執行和學習的方法.就這樣熬了兩年。
小潘半年前轉職業,半年來的表現雖然不令人滿意,但至少他上路了,我手上也有空了,可以沉澱這八年多來發生的點點滴滴。從將近九年前那個一無所有,命如紙薄卻心比天高的瘦小少年,到他越級挑戰,到他華大的教練稱他為華大有史以來最強的新人,到他一步一步的走到業餘的世界之頂,我記憶的不是他的成績,而是他每一個時期的優點和缺點,和他成長中的心路歷程.
現在想法成熟了,可以付諸文字,希望讀的人能夠因此受益。有疑問或者意見儘管提出來.
有一次我帶小潘到台北球場練球,沈忠賢老師私底下跟我說:看小潘練球也就是這樣,為什麼比賽這麼厲害?我也常常問選手:你認為小潘最厲害的是什麼?不管問誰答案都一樣:小潘的心理素質很好。我心知肚明的追著問:那你認為心理素質是什麼?百分之九十的人變成啞巴.剩下的百分之十想了又想,然後很猶豫的說:就是比賽不會怕。
對於勝負最重要的關鍵一無所知,這是國內高爾夫選手最大的障礙.
心理素質用一句話說完,就是選手在比賽的壓力下心智的清晰度和穩定度。心理素質的優劣,百分之二十來自天份,百分之八十來自正確的訓練。好的心理素質並不會創造奇蹟,但是他會在最重要的時候讓選手的實力達到最完全的發揮。Jordan Spieth 在 Fed Ex.封關賽27呎長推,完全封掉追逐者的任何希望,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那種推桿十個也許只會進一個,但是他會在最重要的時候出現。不好的心理素質剛好相反,他會一路扯選手的後腿,而且越重要的時候越嚴重。李玠柏在去年馬尼拉公開賽第二天打完領先,他傳來簡訊:今天六十六並列領先。老師,明天我知道一定會緊張,怎麼辦?我告訴他:把這個當作你成長最好的機會,用這樣的心情去比賽,然後接受任何結果。果不然,第三天一開局連續三個bogey,就是是這半個小時丟掉了比賽,因為第四天最終他輸了兩桿並列第三.'我根本不知道我在幹什麼' 事後玠柏這樣說,這就對了,比賽進入關鍵時刻,而選手的心智不清晰也不穩定,小霸王忽然間變成誤闖叢林的小白兔,這就是最糟糕的心理素質.在這種狀況下勝出的機會是零,這是死當。
隨著年齡的增加和經驗的累積,這種狀況會不會改善?會!但是只有一點點,多,不可能.因為長時間累積失敗的經驗只會使心裡素質越來越差,到後來選手只想混口飯吃,根本沒有求勝的心志。當我們看到選手下去了就再也上不來,大體上都是這個原因.
兩個重要的錯誤觀念需要糾正:
其一:我常常問選手:你覺得你最大的敵人是誰?答案都一樣,是自己吧!?錯了,完全相反.一個好選手應該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他自己最重要的工具.正向和反向思考,天差地遠.一場網球賽如果有六十四個人參加,分成三十二組,你只要贏一場,自然有三十一個人替你淘汰另外三十一個人。高爾夫球不一樣,你在任何一個時間點打壞一個球,都會有一大堆人等著咬你一口。選手上了賽場,敵人永遠只有一個:那個球場.你如何竭盡所能地在那一個時間在那一個球場上取得最好的成績,決定你的成和敗。你是你自己唯一的朋友,也是你自己唯一的工具,怎麼能成為你自己的敵人?認為自己是敵人的選手說明一件事:他完全沒有信心走出自己的路來,只能癡癡地等那幸運的一天,別人都失敗.
其二:常常看見在壓力下教練告訴學生:不要看計分板,不要管別人,打自己的球。真是笑話,我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選手贏球的.看看一流選手,最後一天哪一個不是盯著計分板一直看?競爭的壓力一定存在,但是克服壓力有方法,絕對不是逃避.隨時看著計分版,看看自己還差幾桿,剩下來的洞哪裡有機會可以衝上去。如果真的沒有機會,就盡力把自己的總成績維持在前面。真正的好選手是累積總奬金排在前面的那一撮人,不是五年贏一場比賽,其他時間浮浮沉沉的選手。
那麼良好的心理素質怎麼培養?
首先要知道這是一條漫長的路,需要正確的知識和長時間不斷的練習,這篇文章提供的是我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不是一把金庫的鑰匙。
不管是取得職業球員的資格,取得台巡賽的資格,亞巡賽的資格....這不是球員一生的夢想嗎?參加比賽不是揚名立萬,成功致富的機會嗎?不是應該很興奮嗎?為什麼會怕?比賽越大應該機會越大,應該越興奮的時候為什麼越害怕?
對自己沒有信心.
球員對自己沒有信心有兩個理由:
1. 對自己的本事沒有把握.
2. 臨場不知道怎麼處理比賽.
就從這兩個面向切入.
我曾經撰文,說過選手應該取得正確的知識,學習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練習.我甚至於說:不知道正確的方法,練習本身是沒有意義的。現在更深入的解釋一下:
一隻球桿握在選手的手中,要循著一條穩定的軌道,揮出最大的速度,並且可以一再重複,基本上他必須完全符合人體工學和運動力學.肌肉的運動有一定的次序,大肌肉負責提供動能,小肌肉穩定方向。任何違反這個原則的方法都不正確,更深入地說,對於這個流暢過程的任何片段解釋,都會模糊焦點,製造困惑.每每在練習場上看到教練教學生說,手要這樣腳要那樣,我總是搖搖頭,這個人連自己在教什麼都搞不清楚,學生怎麼辦?人的肌肉和骨骼全部相連, 只要教導一個肌肉正確使用的順序 (我習慣用的是身體站直,雙腳張開,閉眼像打棒球一樣的用力水平揮桿,選手能在兩分鐘裡面清楚的感覺全身肌肉運作的順序 ),配合三到五個檢查點,任何人都能在短時間裡面掌握重點.
有了正確的知識以後接下來就要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正確的練習方法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養成正確的習慣,第二是正確的運用心智.對於這兩點的解釋會顯得有些抽象,讀者可以慢慢了解.
所謂養成正確的習慣,指的是以揮桿為導向的練習,也就是依照正確的方法,塑造一個正確的揮桿,並且把它養成習慣.所有練習的最終產品都是習慣,正確的揮桿是習慣,錯誤的揮桿也是習慣.
第二項正確的運用心智就比較抽象,說的是以目標為導向的練習,其內容包括冥想球的飛行路線或滾動路線,將目標點縮小到極小,然後交給意識心控制揮桿的最後微調,將球送往目標。
上述兩項的結合,最終的結果就是呂良煥老師常常說的:要球去哪裡,球就去哪裡。簡單地說,球桿是球員的工具,球員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要球去哪裡,球就去哪裡,這就是最根本的信心。對於正確的方法有充分的了解,依照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練習會不斷地產生正確的結果,成功和信心不斷地互相餵養,長期下來選手自然對於自己的能力不必有絲毫懷疑。韓國的選手男男女女十個人同一種揮桿,他們在世界各地的賽場上如此大幅的超越我們,當然也就不必奇怪.
對於比賽的臨場處理是一門更大的學問。這件事情有了眉目以後,你會發現撃球能力其實只是選手的一個小部份。我很早以前就給小潘一個觀念:打球的能力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比賽的能力,會打球不會比賽,練到手斷了也沒有用。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啟發而不是教學,我只能挑最重要的項目簡單地講,有問題或是有看法的可以來切磋。
選手到了競賽場上,最大的期待應該是平常所學能夠得到完整的發揮,甚至於因為特別的專注和努力,能夠稍微超越自己的水平.不要寄望糊裡糊塗地就交出一張六十二桿的計分卡,命運之神從來不對沒有充分準備的選手微笑.
先要建立幾個正確的觀念,這幾個重要的觀念是所有事情的基礎,是所有成功選手的共同特徵,所有的訓練和發展都從這裡開始:
一. 確實的掌握自己能做的事,不能掌握或無能為力的事連想也不必想。
二. 沒有結果只有過程,結果是過程的累積,結果出來的時候過程已經結束,任何人都不能加以改變.任何人也都不能跳過過程得到結果.打一桿,從判斷距離,風勢,選桿,預擊流程到實際揮桿,每一個細節都是過程,球落地就成為結果。一桿是這樣,一個洞是這樣,一天是這樣,一個比賽也是這樣。你不能先打下一桿,不能先打下一洞,也不能先打明天的比賽。所以你現在有的就是這一桿的執行,整個比賽就是一連串不斷的執行,任何的預設立場,期待,都是負面因素,都是自己的想像,沒有好處。
三. 對手只有一個,就是你面對的這個球場。你在這個球場打得好不好是你的成績,別人打得好不好,你無能為力,所以不必想.
四. 素養.這兩個字請牢記.素養的意思就是平素養成,平素沒有養成的東西,臨場絕對拿不出來. 我說的是生活管理,生活管理也是一種習慣,而且必須從小練習.生活管理和臨場表現有絕對的正相關,選手從小的生活必須要多元化,多元化的生活直接養成時間管理的能力,時間管理的能力使一個人能夠短時間立刻集中精神去做要做的事。一天比賽雖然只有十八洞,但是如果從第1洞開始就神經緊張,打不完九洞就會崩潰.所以選手必須學會放鬆再收緊,放鬆再收緊,放鬆再收緊....多元化的生活讓選手學會不斷的轉換注意力。相反地,我觀察到台灣有太多的孩子用太多的時間做太少的事,生活態度鬆散,比賽場上發條上不緊是必然的結果。心理素質,其實就是生活素養的產品。
臨場對於比賽的處理,是上述所有條件的結合.
選手首先對於這一項運動的理論充分的了解,用正確的知見做正確的練習,養成正確的習慣,對自己的球技具有充分的信心,知道穩定性會隨著經驗俱增。然後選手知道比賽的意義在他的過程而不在結果,了解結果是過程的累積,只要一步一步確實的執行過程,自然會有好的結果.選手同時明白真正的對手是球場而不是競爭者,他就不必受到對手的干擾,全心專注地投入對於球場的攻略。而且支持他做所有的這些事項的根本來自於他平常生活中的素養,他做每一件事情都專心,都全心投入,認真,是他的習慣,而不是他的天賦.
然後他要做最後的學習:排除來自自己內在的不穩定因子。
小潘在業餘的最後一年半,我給他最後一門課:學習把壓力和專注分開來處理.
人心裡最大的壓力來自於對未來的無知,競賽中每一個人都有壓力,因為沒有人知道結果。只要比賽還在進行,壓力不會消失,但是有對治的方法。答案只有一個字:忙.只要手上夠忙,已經有了專心的素養的選手,我就能夠短暫的忘記壓力,去執行每一個過程。
預擊流程
預擊流程的定義是:選手在做完一切判斷,選定球桿以後,接近球的位置,採取站姿,到實際擊球之前,所有的預備.預撃流程的穩定度直接反應選手的水平,沒有例外.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選手傑克.尼克勞斯有這樣的傳奇故事:在比賽中有一名記者跟著傑克走了九個洞,用計時碼錶記錄了傑克二十五次揮桿的預擊流程,從一號木桿到九號鐵桿,結果二十五次時間都一模一樣。事後這名記者問尼克勞斯他是怎麼辦到的?傑克回答:只要是比賽的日子,我從早上一張開眼睛,包括盥洗上廁所,吃飯,走路,所有的事情都保持一定的節奏.
小潘去年在加拿大巡迴賽有一場打成三十幾名,很不滿意.賽後記者會訪問他,問他為什麼?小潘很篤定地回答:我的預擊流程沒有做好.上一期的One Golf用小潘作封面,專訪中他還是這樣說:預擊流程是一切事情的基礎。這是他高一的時候我教他的,對於他相信的事他一直是一個徹底的執行者,這也就是小潘最不一樣的地方。本文前半段所提到的以目標為導向的練習方式,所謂正確的運用心智,講的就是預擊流程。
全心的投入執行預擊流程,會收縮選手的注意力,暫時的排除所有的外在因素,穩定節奏,讓選手做出完整而完全的揮桿,這是心理素質最終的呈現.
最後說一個小故事. 前PGA南非選手David Frost去請教運動心理學家Bob Rotella:我在預擊流程中常常有雜念,怎麼辦?'有雜念就退開,把整個流程重新做過'.當天賽完Frost回來說: 我聽你的話,今天退回來十六次,覺得一直讓我的同組球員等。也不知道對不對.'你今天打幾桿?' 66.那你還要問對不對?
這篇文寫的好長,其實真的要寫,可以寫成一本書。台灣選手出門比賽,總是一無所獲的回來,看了真是累人.這些年摸著石頭過河,的確有一些東西可以傳承,舊雨新知,不吝指教.
沈老師高爾夫練習場 在 王宇佐 Jimmy Wang Facebook 八卦
這篇真的很不一樣的心理文章,值得深思並去練習它。👍👍👍。
心理素質
這篇文至少兩年前就想寫了,也就該寫了。沒寫,不是偷懶,不是不想寫,是寫不出來。這個題目太重要,對於選手的成敗有決定性的影響,而我個人的學識和能力不夠,不足以用簡單的文字,清楚的描述一個模糊的概念,並且提供一個可以執行和學習的方法.就這樣熬了兩年。
小潘半年前轉職業,半年來的表現雖然不令人滿意,但至少他上路了,我手上也有空了,可以沉澱這八年多來發生的點點滴滴。從將近九年前那個一無所有,命如紙薄卻心比天高的瘦小少年,到他越級挑戰,到他華大的教練稱他為華大有史以來最強的新人,到他一步一步的走到業餘的世界之頂,我記憶的不是他的成績,而是他每一個時期的優點和缺點,和他成長中的心路歷程.
現在想法成熟了,可以付諸文字,希望讀的人能夠因此受益。有疑問或者意見儘管提出來.
有一次我帶小潘到台北球場練球,沈忠賢老師私底下跟我說:看小潘練球也就是這樣,為什麼比賽這麼厲害?我也常常問選手:你認為小潘最厲害的是什麼?不管問誰答案都一樣:小潘的心理素質很好。我心知肚明的追著問:那你認為心理素質是什麼?百分之九十的人變成啞巴.剩下的百分之十想了又想,然後很猶豫的說:就是比賽不會怕。
對於勝負最重要的關鍵一無所知,這是國內高爾夫選手最大的障礙.
心理素質用一句話說完,就是選手在比賽的壓力下心智的清晰度和穩定度。心理素質的優劣,百分之二十來自天份,百分之八十來自正確的訓練。好的心理素質並不會創造奇蹟,但是他會在最重要的時候讓選手的實力達到最完全的發揮。Jordan Spieth 在 Fed Ex.封關賽27呎長推,完全封掉追逐者的任何希望,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那種推桿十個也許只會進一個,但是他會在最重要的時候出現。不好的心理素質剛好相反,他會一路扯選手的後腿,而且越重要的時候越嚴重。李玠柏在去年馬尼拉公開賽第二天打完領先,他傳來簡訊:今天六十六並列領先。老師,明天我知道一定會緊張,怎麼辦?我告訴他:把這個當作你成長最好的機會,用這樣的心情去比賽,然後接受任何結果。果不然,第三天一開局連續三個bogey,就是是這半個小時丟掉了比賽,因為第四天最終他輸了兩桿並列第三.'我根本不知道我在幹什麼' 事後玠柏這樣說,這就對了,比賽進入關鍵時刻,而選手的心智不清晰也不穩定,小霸王忽然間變成誤闖叢林的小白兔,這就是最糟糕的心理素質.在這種狀況下勝出的機會是零,這是死當。
隨著年齡的增加和經驗的累積,這種狀況會不會改善?會!但是只有一點點,多,不可能.因為長時間累積失敗的經驗只會使心裡素質越來越差,到後來選手只想混口飯吃,根本沒有求勝的心志。當我們看到選手下去了就再也上不來,大體上都是這個原因.
兩個重要的錯誤觀念需要糾正:
其一:我常常問選手:你覺得你最大的敵人是誰?答案都一樣,是自己吧!?錯了,完全相反.一個好選手應該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他自己最重要的工具.正向和反向思考,天差地遠.一場網球賽如果有六十四個人參加,分成三十二組,你只要贏一場,自然有三十一個人替你淘汰另外三十一個人。高爾夫球不一樣,你在任何一個時間點打壞一個球,都會有一大堆人等著咬你一口。選手上了賽場,敵人永遠只有一個:那個球場.你如何竭盡所能地在那一個時間在那一個球場上取得最好的成績,決定你的成和敗。你是你自己唯一的朋友,也是你自己唯一的工具,怎麼能成為你自己的敵人?認為自己是敵人的選手說明一件事:他完全沒有信心走出自己的路來,只能癡癡地等那幸運的一天,別人都失敗.
其二:常常看見在壓力下教練告訴學生:不要看計分板,不要管別人,打自己的球。真是笑話,我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選手贏球的.看看一流選手,最後一天哪一個不是盯著計分板一直看?競爭的壓力一定存在,但是克服壓力有方法,絕對不是逃避.隨時看著計分版,看看自己還差幾桿,剩下來的洞哪裡有機會可以衝上去。如果真的沒有機會,就盡力把自己的總成績維持在前面。真正的好選手是累積總奬金排在前面的那一撮人,不是五年贏一場比賽,其他時間浮浮沉沉的選手。
那麼良好的心理素質怎麼培養?
首先要知道這是一條漫長的路,需要正確的知識和長時間不斷的練習,這篇文章提供的是我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不是一把金庫的鑰匙。
不管是取得職業球員的資格,取得台巡賽的資格,亞巡賽的資格....這不是球員一生的夢想嗎?參加比賽不是揚名立萬,成功致富的機會嗎?不是應該很興奮嗎?為什麼會怕?比賽越大應該機會越大,應該越興奮的時候為什麼越害怕?
對自己沒有信心.
球員對自己沒有信心有兩個理由:
1. 對自己的本事沒有把握.
2. 臨場不知道怎麼處理比賽.
就從這兩個面向切入.
我曾經撰文,說過選手應該取得正確的知識,學習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練習.我甚至於說:不知道正確的方法,練習本身是沒有意義的。現在更深入的解釋一下:
一隻球桿握在選手的手中,要循著一條穩定的軌道,揮出最大的速度,並且可以一再重複,基本上他必須完全符合人體工學和運動力學.肌肉的運動有一定的次序,大肌肉負責提供動能,小肌肉穩定方向。任何違反這個原則的方法都不正確,更深入地說,對於這個流暢過程的任何片段解釋,都會模糊焦點,製造困惑.每每在練習場上看到教練教學生說,手要這樣腳要那樣,我總是搖搖頭,這個人連自己在教什麼都搞不清楚,學生怎麼辦?人的肌肉和骨骼全部相連, 只要教導一個肌肉正確使用的順序 (我習慣用的是身體站直,雙腳張開,閉眼像打棒球一樣的用力水平揮桿,選手能在兩分鐘裡面清楚的感覺全身肌肉運作的順序 ),配合三到五個檢查點,任何人都能在短時間裡面掌握重點.
有了正確的知識以後接下來就要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正確的練習方法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養成正確的習慣,第二是正確的運用心智.對於這兩點的解釋會顯得有些抽象,讀者可以慢慢了解.
所謂養成正確的習慣,指的是以揮桿為導向的練習,也就是依照正確的方法,塑造一個正確的揮桿,並且把它養成習慣.所有練習的最終產品都是習慣,正確的揮桿是習慣,錯誤的揮桿也是習慣.
第二項正確的運用心智就比較抽象,說的是以目標為導向的練習,其內容包括冥想球的飛行路線或滾動路線,將目標點縮小到極小,然後交給意識心控制揮桿的最後微調,將球送往目標。
上述兩項的結合,最終的結果就是呂良煥老師常常說的:要球去哪裡,球就去哪裡。簡單地說,球桿是球員的工具,球員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要球去哪裡,球就去哪裡,這就是最根本的信心。對於正確的方法有充分的了解,依照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練習會不斷地產生正確的結果,成功和信心不斷地互相餵養,長期下來選手自然對於自己的能力不必有絲毫懷疑。韓國的選手男男女女十個人同一種揮桿,他們在世界各地的賽場上如此大幅的超越我們,當然也就不必奇怪.
對於比賽的臨場處理是一門更大的學問。這件事情有了眉目以後,你會發現撃球能力其實只是選手的一個小部份。我很早以前就給小潘一個觀念:打球的能力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比賽的能力,會打球不會比賽,練到手斷了也沒有用。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啟發而不是教學,我只能挑最重要的項目簡單地講,有問題或是有看法的可以來切磋。
選手到了競賽場上,最大的期待應該是平常所學能夠得到完整的發揮,甚至於因為特別的專注和努力,能夠稍微超越自己的水平.不要寄望糊裡糊塗地就交出一張六十二桿的計分卡,命運之神從來不對沒有充分準備的選手微笑.
先要建立幾個正確的觀念,這幾個重要的觀念是所有事情的基礎,是所有成功選手的共同特徵,所有的訓練和發展都從這裡開始:
一. 確實的掌握自己能做的事,不能掌握或無能為力的事連想也不必想。
二. 沒有結果只有過程,結果是過程的累積,結果出來的時候過程已經結束,任何人都不能加以改變.任何人也都不能跳過過程得到結果.打一桿,從判斷距離,風勢,選桿,預擊流程到實際揮桿,每一個細節都是過程,球落地就成為結果。一桿是這樣,一個洞是這樣,一天是這樣,一個比賽也是這樣。你不能先打下一桿,不能先打下一洞,也不能先打明天的比賽。所以你現在有的就是這一桿的執行,整個比賽就是一連串不斷的執行,任何的預設立場,期待,都是負面因素,都是自己的想像,沒有好處。
三. 對手只有一個,就是你面對的這個球場。你在這個球場打得好不好是你的成績,別人打得好不好,你無能為力,所以不必想.
四. 素養.這兩個字請牢記.素養的意思就是平素養成,平素沒有養成的東西,臨場絕對拿不出來. 我說的是生活管理,生活管理也是一種習慣,而且必須從小練習.生活管理和臨場表現有絕對的正相關,選手從小的生活必須要多元化,多元化的生活直接養成時間管理的能力,時間管理的能力使一個人能夠短時間立刻集中精神去做要做的事。一天比賽雖然只有十八洞,但是如果從第1洞開始就神經緊張,打不完九洞就會崩潰.所以選手必須學會放鬆再收緊,放鬆再收緊,放鬆再收緊....多元化的生活讓選手學會不斷的轉換注意力。相反地,我觀察到台灣有太多的孩子用太多的時間做太少的事,生活態度鬆散,比賽場上發條上不緊是必然的結果。心理素質,其實就是生活素養的產品。
臨場對於比賽的處理,是上述所有條件的結合.
選手首先對於這一項運動的理論充分的了解,用正確的知見做正確的練習,養成正確的習慣,對自己的球技具有充分的信心,知道穩定性會隨著經驗俱增。然後選手知道比賽的意義在他的過程而不在結果,了解結果是過程的累積,只要一步一步確實的執行過程,自然會有好的結果.選手同時明白真正的對手是球場而不是競爭者,他就不必受到對手的干擾,全心專注地投入對於球場的攻略。而且支持他做所有的這些事項的根本來自於他平常生活中的素養,他做每一件事情都專心,都全心投入,認真,是他的習慣,而不是他的天賦.
然後他要做最後的學習:排除來自自己內在的不穩定因子。
小潘在業餘的最後一年半,我給他最後一門課:學習把壓力和專注分開來處理.
人心裡最大的壓力來自於對未來的無知,競賽中每一個人都有壓力,因為沒有人知道結果。只要比賽還在進行,壓力不會消失,但是有對治的方法。答案只有一個字:忙.只要手上夠忙,已經有了專心的素養的選手,我就能夠短暫的忘記壓力,去執行每一個過程。
預擊流程
預擊流程的定義是:選手在做完一切判斷,選定球桿以後,接近球的位置,採取站姿,到實際擊球之前,所有的預備.預撃流程的穩定度直接反應選手的水平,沒有例外.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選手傑克.尼克勞斯有這樣的傳奇故事:在比賽中有一名記者跟著傑克走了九個洞,用計時碼錶記錄了傑克二十五次揮桿的預擊流程,從一號木桿到九號鐵桿,結果二十五次時間都一模一樣。事後這名記者問尼克勞斯他是怎麼辦到的?傑克回答:只要是比賽的日子,我從早上一張開眼睛,包括盥洗上廁所,吃飯,走路,所有的事情都保持一定的節奏.
小潘去年在加拿大巡迴賽有一場打成三十幾名,很不滿意.賽後記者會訪問他,問他為什麼?小潘很篤定地回答:我的預擊流程沒有做好.上一期的One Golf用小潘作封面,專訪中他還是這樣說:預擊流程是一切事情的基礎。這是他高一的時候我教他的,對於他相信的事他一直是一個徹底的執行者,這也就是小潘最不一樣的地方。本文前半段所提到的以目標為導向的練習方式,所謂正確的運用心智,講的就是預擊流程。
全心的投入執行預擊流程,會收縮選手的注意力,暫時的排除所有的外在因素,穩定節奏,讓選手做出完整而完全的揮桿,這是心理素質最終的呈現.
最後說一個小故事. 前PGA南非選手David Frost去請教運動心理學家Bob Rotella:我在預擊流程中常常有雜念,怎麼辦?'有雜念就退開,把整個流程重新做過'.當天賽完Frost回來說: 我聽你的話,今天退回來十六次,覺得一直讓我的同組球員等。也不知道對不對.'你今天打幾桿?' 66.那你還要問對不對?
這篇文寫的好長,其實真的要寫,可以寫成一本書。台灣選手出門比賽,總是一無所獲的回來,看了真是累人.這些年摸著石頭過河,的確有一些東西可以傳承,舊雨新知,不吝指教.
沈老師高爾夫練習場 在 沈老師高爾夫練習場2022-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 ... 的八卦
沈老師高爾夫練習場 2022-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沈老師高爾夫練習場,沈老師高爾夫練習場,帝亞游泳池,沈老師神 ... ... <看更多>
沈老師高爾夫練習場 在 沈老師高爾夫練習場2022-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 ... 的八卦
沈老師高爾夫練習場 2022-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沈老師高爾夫練習場,沈老師高爾夫練習場,帝亞游泳池,沈老師神 ... ... <看更多>
沈老師高爾夫練習場 在 【高球武功祕笈】揮桿三部曲講師:沈忠賢 - YouTube 的八卦
今天練什麼ep.003 開球木桿這樣練才有效果今天來學怎麼用正確觀念來把開球練到直解說高育薇@新北碧潭 練習場. 安卓哥的 高爾夫 ANDREW'S GOLF.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