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劣!
沒人性的對話
#中國江浙衛視
#高以翔
===========
藝人高以翔上月27日錄製浙江衛視節目《追我吧》不幸猝逝,享年35歲,家屬與經紀公司懷著悲痛心情處理後事,最後決定不畏繁瑣程序要將高的遺體帶回家鄉,事發後,浙江衛視曾發生明表示願承擔「相應責任」,如今高遺體返台時間與程序確定,並非由當初盛傳的專機送回,而是客機返鄉;加上有疑似電視台工作人員曝光長官對話,「#高以翔真的中看不中用沒跑兩下就猝死了」引發議論。
江浙 衛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太平洋四旋共舞:極端氣候系列
雖稱不上是空前絕後,卻已是史上罕見。
2018夏季尾巴的西太平洋,上演了「四旋共舞」,且短短九天內共誕生六個颱風,
僅管對台灣都沒有直接影響,但行經各地可能釀成的災害,卻不容小覷。
受颱風影響,江蘇蘇通大橋拉索阻尼器連接螺栓滑絲脫落,該零件作用為減少斜拉索振動,但不影響斜拉索性能。
(附近居民)
我5點50分到這裡,還沒有水這裡,後來(水)一下子就漫上來了,我開後門的時候鑰匙都拔不出來
(朱正炎/東方衛視記者)
我身後這個位置就是杭州灣的位置,那麼大家看到,雖然說颱風中心目前已經登陸 ,在往內陸發展,但受東面風圈的影響,現場的風勢還是非常大的,海上的海浪非常非常大
溫比亞是連續一個月以來,第三個直接從上海登陸的颱風,替當地氣象史再次改寫新紀錄,然而 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颱風路徑似乎明顯偏北,又多是成群結隊襲擊俗稱「包郵區」的江浙滬
(朱定真/中國氣象局高級工程師)
因為整個赤道輻合帶都相對偏北一點,越往北我們知道,地轉偏向力越大,越容易產生擾動,這個力道也越強,所以出現了比較多個(颱風) 過去大概只有1967年的時候,曾經在這個也是八月份,同時有五個颱風
同樣位於西太平洋颱風帶,平均每年遭受20次颱風威脅的菲律賓,今年也受創嚴重,兩個熱帶氣旋的攜手造訪,就在上周末以強降雨的形式,造成六萬人流離失所
超過百萬人受災
(Anthony Campos/菲國當地居民)
實在很糟糕,水突然就來了,我們必須立刻撤離,你可以看到一切都被淹沒
幾乎同一時間,南亞印度也深陷百年洪災,南部喀拉拉省滂沱大雨連下一周,雖然適逢雨季,當地早有心理準備,但39座水壩有35座已達警戒水位,豪雨所引發的土石流還奪走百條人命,超過15萬人被迫從家園撤離,氣象主播分析就直指,這是因為過去雨季,月平均降雨僅396毫米,如今72小時就已下到幾乎同等雨量
(湯姆沙特/ CNN氣象主播)
自1924年以來,西南部的科澤科德就從未見過這樣的事,當地典型的雨季是從六月一號左右開始,我們可以一路往北都看得到雨,但現在我們看到八月中旬,雨季的雨卻仍一直侷限在南方
全球氣候亂了套,無論旱澇都變得更極端,位於中東的卡達,為了世界杯趕工無懼酷熱,外傳在工地死亡的1200人,有不少都是因高溫引發脫水或心臟衰竭,而乾旱的澳洲,即將到來的春天罕見比以往更乾燥多風,尤其適合森林野火的蔓延,這也使得2018山火季註定將提前報到,當下新州就已有73處野火發生,其中28處已屬失控狀態,超過一千名消防人員正在加強滅火,消防局也破天荒在冬季下達禁火令,這是當地近20年來,禁火令下得最早的一次
(新聞旁白)
這已經成為另一個創紀錄的火災季節
南半球氣候處境,通常預告了北半球下半年的命運,就在本周侵襲美國加州的嚴酷熱浪終於暫趨緩和,讓警消得以全力對抗這場當地史上最嚴重的森林野火,但由於大量的森林灌木及枯樹尚未移除,火勢迄今仍只有29%面積受到控制,且伴隨著風向侵門踏戶
(ABC記者)
這場大火已經燒上了這個山坡,看看它離這個家有多近,火勢真的很龐大,我們看到這個區域,已經有多架消防飛機(灌救滅火)
截至目前為止,加州2018年已爆發近五千起森林火災,但專家稱 與其說它是「野火」,多數都是人為導致。研究更發現,如果將加州近期最容易發生火災的區域,和人口密度增長預測圖做出對照,會明顯得知加州人口正逐漸從市中心擴大到火災的高危險區,且就算擴編滅火預算也如杯水車薪,因為人們對兩者的關聯 毫無警覺性
(電視新聞記者)
2050年前 人們將會在面臨野火風險極高的區域 建造另外64萬5千棟房屋
一個驚人的消息是,歐洲專家14號在<自然通訊>期刊,發表最新研究,透過最新的氣溫預測模型聲稱,未來五年我們的地球將會異常溫暖,全球均溫會有58%機率高於正常時期,海洋增溫機率則是69%,如果再加上因人類活動所導致的地球暖化長期趨勢,雙重因素夾擊下,不只對高溫酷熱如虎添翼,威力不容小覷的颶風颱風也將伴隨而來
SO Ryan Zinke 美內政部長
這是一個新常態 你知道它是可以被解決的 但你知道 就是有些人可以眼睜睜看得棲息地被燒光殆盡 只是這些瀕臨絕種的物種 剛好當了樵夫(暗指縱火者) 所以你接受氣候變遷也是部分問題嗎 當然
就連日前公開指責,是「環境恐怖分子」造成加州野火的美國內政部長也改口承認暖化,如今全球氣候變遷究竟是否存在,已越來越不是爭論焦點,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同時也是美國前能源部長朱棣文,日前公開演說,就從當下全球極端的旱澇危機出發,呼籲各國全力發展再生能源,並透過研發更輕便的硫鋰電池,減少電力損失 加快充電速度,甚至透過水力儲能全面改變世界,因為當前的熱浪乾旱只會持續惡化,人類只能透過智慧因應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