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交付審判 重啟司法轉型正義】
江國慶案是一個冤案。當年,女童命案找不到真兇,卻刑求江國慶,將他屈打成招,最後導致江國慶判處死刑及槍決。很顯然的,陳肇敏等人不能逃避責任,司法有必要查明真相。
這個案件發生在二十年前,應該要為此負責的高階官員,尚未負起應該的責任,連監察院公佈的調查報告,都明確指出空軍副總司令陳肇敏以親筆簽註指示之便簽,干預軍法審判。所以,陳肇敏先生應該負起責任。
然而,陳肇敏等人3度獲不起訴處分,江國慶的媽媽,上月向檢方聲請再議,仍遭駁回,我們深刻了解到轉型正義與司法改革的重要性,這也是我們出來競選的初衷之一。
所以,我與新科委員顧立雄律師、胡博硯教授,今天陪同江媽媽,向法院遞狀聲請交付審判,也要再次呼籲台北地方法院,可以就該案重新審理!
(圖片來源:民報 黃謙賢)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貧窮的對立面是什麼? 富裕嗎?幸福嗎? 作者給出的答案絕對沒那麼簡單。 《不完美的正義》的作者,布萊恩·史蒂文森從哈佛法學院畢業後,碰巧來到某間為了司法正義而存在的非營利組織,而他的一生,堪比美國版的曼德拉。 史蒂文森用盡一生來為那些男人女人、大人小孩、黑人白人發聲,而這次影片只是這本書中的某一...
江國慶女童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我控訴這國家缺乏程序正義
大部分法律問題已經在前述討論過,現在進行尹監委更要列為必修的文化課程。當我送件到公懲會的那一刻,尹監委濫訴的事蹟,就在中華民國之正史留下見證。人家告訴我:公懲會平均水準比較高,委員都當過法官,不至於作秀胡搞。你應該送件,讓一切攤開來,不然公理正義也跟著湮沒了!其實走過這一年,最讓我心痛的是台灣這國家連「程序正義」都沒有了,連位高權重的監察委員也沒有「程序正義」這個觀念?如此官威肆虐,難怪柯文哲會碰到一連串的台灣奇蹟!
1. 有關史無前例的疏失,尹監委你真是連電視都不看---
二○○七年義大利也發生過愛滋器捐誤植事件,別人的國家是這樣處理的。一、必須要有不責難的文化,事情的始末才能水落石出,制度才能改進。二、團隊裡的每一個人都有其責任去幫忙改進。三、病患後續的追蹤和治療要做好;相關的資訊應該充分告知病患。四、必須確保移植團隊合適的工作環境、足夠的人力、合理的工作負擔、以及人性化的作業系統。五、媒體對於事件應該做深入且正確的報導。相關的責任歸屬和後續的照顧,都要完整正確地告知大眾;負面的報導可能會毀了移植醫學的進步。反觀我們國家在做甚麼?聲東擊西、遮躲掩藏、找替罪羔羊、、、,而尹監委你正是這個卸責政府的共犯。
這一年來,柯文哲還是默默在修補制度跟系統上的缺漏,現在正在幫忙制定器官捐贈協調師國家認證考試制度等等。你關心過台灣捐贈移植制度目前應如何進一步改進嗎?你連兩分鐘都不願意去詢問疾管局查證目前這五個人狀況,就捏造不實指控,除了作秀還是作秀,而且還是帶著偏見的作秀!
北歐國家已經比照飛安制度,設有獨立的醫療事故委員會,公平公開的調查過程,最後由國家承擔責任。反觀台灣這次的事件,制度殺人已經不是首見,尹監委出身的北榮也發生過瘧原蟲事件,最後逼死一名年輕的女住院醫師,你還不能體諒醫療意外事故往往是系統制度的問題嗎?你完全不顧程序正義只針對個人,甚至是針對一個為了保護部下挺身而出的人,你還有同理心嗎?
你說”社會自有公斷”,那我們就讓社會來公斷,是這個國家推諉塞責?還是柯文哲個人犯了「史上前未有的重大疏失」?還是尹監委甘為政治打手作秀過頭而嚴重損及中華民國政府多年建立之口碑與我國之國際形象。(均取自貴彈劾文)
2. 為什麼柯文哲說:這系統跑了五千次,RUN了6年,尹監委你們還要怎樣?
柯文哲是人不是神,window軟體從原始設計工程師不斷經過市場考驗除錯,也只能趨近完美而已,還是有改進空間。更何況柯文哲是在相當艱難的環境下設計出這個系統,人命關天,希望是零故障,但是還是有檢討改進的空間,如果都要零缺點才能上線,那麼永無上線之日。我承認沒有覆核機制,但是如果錯等於罪,你的這篇彈劾文專業不足錯誤百出,連校稿都缺漏誤植多處,國家正式公文如此怠忽職責、廢弛職務,受否先自我彈劾?事實上,登錄中心九年換十個董事長,讓我們等於處在無政府狀態下,運作這個系統,你是否先討一下官府?你說我嘻笑怒罵,你的行為本身就是再大不過的笑話啊!
3. 我控訴這國家缺乏程序正義
所謂『程序正義』,就是『依法行事,該做的做、不該做的不要做。』如此而已。
過去一年,我經歷誤植愛滋器官案帶來的紛紛擾擾,現在回頭去看「江國慶案」,心中感觸更深。試問各位一個問題『如果您是江國慶,處於當時的情況,您怎麼辦?』江國慶是現役軍人,他也知道姦殺女童一定是死刑,在那個情況下,怎麼還會有口供?還會有自白書?到底當時他是怎麼被刑求的?如果您是江國慶,您怎麼辦?江案我最不能接受的是這樣一個冤獄案竟然沒人需要負責?因此案而升官的、領獎金的,竟然也都不必繳回,這是甚麼世界?有這種前例,遂使天下之鷹犬競相效尤,鎮日狂囂只求邀功於主子,竟然啃食黎民百姓於大街之上。只需要『政治正確』,而不必顧慮『道德正確』或『倫理正確』。
十幾個年頭過去了,輪到我面臨的案子。臺大醫院交給衛生署的檢討報告,作為最重要當事人的我從沒看過。第一次看到時是半年後,被地檢處傳訊時,才向檢察官借來看看。接下來衛生署長、副署長、醫政處長一字排開,在電視前宣布要將柯文哲最重予以撤照、取消醫師證書時,竟然調查報告尚未寫完。被逼公布調查報告後,情急之下將醫策會的調查報告,拿掉對衛生署和登錄中心的批評,只留下對台大醫院的檢討,就當是衛生署的結案報告了。當所有調查委員都不肯簽字,醫改會也不肯簽字時,依然厚顏無恥的公告出去,如此官品,天下事可知矣!
而尹監委只約談我一次共兩小時,其後再無接觸,九個月後,突然記者蜂擁而至問我對彈劾案通過之意見?我事先沒接到任何通知,也沒獲得書面資料,只見電視上尹監委在記者會中慷慨激昂羅織我的罪名。一篇彈劾文未諮詢專業錯誤百出就算了,連校稿都缺漏誤植多處,貽笑四方以外,更重創這個早已被視為「盲腸」的監察院。
你如果調查後認為我有罪,也應再傳訊我,把證據攤在前面,給我一個辯駁說明之機會。其實很多事情經過說明就可澄清的,甚至只要你肯花兩分鐘詢問第一線臨床人員,就知道事情不是如你所想像的。結果你以偏見收集資料,再以偏見解讀偏見收集來的資料,最後自己被偏見淹沒完全看不到真相,還喜孜孜地自以為破獲大案,終於能報效主子提拔之恩。現在鬧出這種笑話,要由誰來彈劾讓監院蒙羞的尹監委?
以上這些事情為何發生?因為缺少『程序正義』﹗難道怎樣做才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你們都不知道嗎?結果還是『該做的不做,不該做的做了。』
人本來就不是完全理性的動物,不然歷史也就枯燥無味了。但是正因為如此,要建立一個文明的社會,更要強調『程序正義』來防止私慾、偏見造成的誤差。人有私慾,為了名利、為了保住官位,有時不免矯揉做作,所以更要堅持『程序正義』防止行為過度偏差。但是自私自利之人固然醜態可厭,還有一種更可怕的『偏見』人士,這種人看似清廉、做事勤勞、道德上也找不到大缺點,但是對國家社會的危害更大。可謂貪官可惡,清官更可怕,就是如此。本應是國家公權力的糾舉彈劾、這些人卻當作愛國鋤奸行動。以偏見執意行事,自以為忠黨愛國,完全不顧『程序正義』,自以為立了大功,抓了大咖,結果舉國嘩然,只是對國家社會造成更大的傷害而已。
結論:
司法(監察)應是國家最後一道防線,本來就不應是政治工具,更不可是政黨鬥爭的工具。這是我對這個國家最深沉的控訴!如果「法治」、「人權」是我們期望的,那麼就從『程序正義』做起,尤其是司法(監察)的『程序正義』!
江國慶女童 在 樂擎 Facebook 八卦
從去年鄭捷案時,我就在想如果我是受害人的家屬
看到網路上的討論與新聞,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鄭捷殺我親人是因為遊戲王卡?
是因為暴力電玩?是因為暗戀女生被拒絕?
龔重安割我女兒的喉,是因為他當保全?是因為他受過什麼創傷?
他殺我女兒怎麼殺的? 殺之前是否先吃過飯?
結論是根本壓根兒不care阿
為什麼要告訴我這些? 徒增我的痛苦? 還逼我去想像那畫面
為什麼每天電視報紙廣播都不斷提醒我親人的慘
每天都被迫要看到殺人的臉高高掛在螢幕上
腦袋被強行灌輸他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他什麼職業,他有什麼童年故事
為什麼親人都已經走了,還要加這種精神上的凌遲在受害者家屬上?
還照三餐24HR轟炸式的狂播,好像這是什麼領導人,全民都得記起來
什麼社會正義,鄉民式的復仇,新聞自由? 別好笑了
這不過就是有點擊率,媒體想有熱度賺錢
大家剛好找個理由來開戰
我對於死刑還廢死的看法也是如此
任何一位學過一點法律,打過N次死刑存廢辯題的人
要從法理學,從哲學,從刑事政策,從刑法學,從邏輯
找出支持或反對死刑的論點都不困難
甚至是可以熟悉的變化立場,自己與自己就同一個論點開始打起來
什麼論點可以引什麼資料論證,什麼資料可以用什麼邏輯來破
什麼地方要多加一點情感渲染,什麼質疑可以用什麼政策來回
死刑的存廢這議題本身就沒有對錯,支持或反對都不是真理
幾乎雙方的任何論點,雙方都有回應的手段與資料支持
很可惜的是,台灣網路鄉民式的討論,與其說是討論
更確切說是有熱度時的互戰
就跟支持藍還綠一樣,不需要理由,還可以輕易貼標籤
你是南部人歐? 你就是綠色吱吱啦
你是法律系的歐? 你就是廢死的狗啦
雙方拉的戰線經常也完全沒對到
支持廢死的就拉鄭性澤 雷震 江國慶 湯申案之類有爭議的出來
支持死刑的就拉鄭捷 陳進興之類罪無可赦得出來
這種討論就像說
我覺得台灣政府做超爛,馬英九 江宜樺下台啦 叭叭叭!
我覺得台灣政府做超好
你看彭淮南,柯文哲,花媽,賴神都做超讚
這樣比較有什麼意義可言嗎?
引用靠北台大法專頁上一位同學所說的:
「未審先判」是國人的通病。女童割喉案著實不幸,但卷證說不定都還沒送到承審法院,連法官名單都沒個譜,而事實上及法律上的爭點未見細膩整理,鄉民就急著搶下判決,量刑理由也沒有著墨,直接定死刑。解釋論的戰場草率結案,緊接著又匆忙討論死刑存廢的「政策」問題,真可謂具有臺灣本土特色之「全民參審制」
殘酷卻一言道穿台灣現狀
反正在競技場外喊殺都很容易,他犯錯他就該死,何須動腦想這麼多?
然而我卻也覺得很多所謂高層次的討論,已經高到雲端了
記得曾有教授言:法律是一門會讓你高貴起來的學問
越念你會離人間越遠,最後就飄在雲端成仙了
要在知識與邏輯上建構道理並不難,任何受過訓的人都能做到
但當這種不幸真正降臨在你身上,如果這個女童就是你女兒
如果他殺的是你親生母親父親,是你姐姐妹妹哥哥弟弟,你還寬宏的起來嗎?
如果你是法官,你真有辦法看者失去女兒,哭紅眼的父親
跟他說你別難過
人死不能復生,他殺妳女兒可能是社會的錯,你我都推了一把
我們不該直接把他也殺掉,他有道歉了,還有救,所以我們要努力教化他
請你節哀別太難過了,選擇原諒吧
你講的出口?
你憑什麼站在雲端,高高在上的為受害者家屬做原諒與否的決定?
我個人對於死刑的立場,就是我根本無權決定
受害的不是我,我有什麼資格,憑什麼替受害者決定?
今天不是我生養的女兒,從嬰兒時就自己一口一口餵大的孩子被殘忍殺害
不是我只能眼睜睜看著命案現場流淚,熟悉的環境卻再也不見熟悉的身影
不是我日思夜夢的想要家人能回來,還能給我抱一抱
不是生我養我朝夕相處的父母,不過出個門買菜,誰知道竟然就回不來了
如果不是我,不是你,根本沒資格替那些被傷的人做決定
難道有人放火燒了你家,你還得社會大眾同意或者法律菁英同意
你才能決定是否可以跟他索賠? 你哪位阿 被毀的你家嗎?
要討論死刑與否,該視具體個案,盡可能將所有因素納進來考慮
被害人道歉,值不值得原諒?
這個道歉不該是為了說服法官,更不該是為了社會大眾
而是家屬,是受害的人願不願意去原諒
我不覺得有任何崇高的道德 法理 邏輯就可以強迫受害者選擇原諒與否
最後想說,死刑存廢與否可以好好討論
嫌犯有多可惡,該死不該死可以在法庭上好好辯論
卷宗都還沒進法院,要罵也等有個什麼結果出來再罵
都還沒審你就知道法官恐龍了,可不可以順便告訴我下期樂透號碼?
但是時候還給受害者家屬一個平靜了吧
他們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們無須為了任何法理犧牲
更遑論為社會大眾的爽不爽負責
嫌犯幹過什麼,嫌犯有什麼挫折,嫌犯從小到大做了什麼
玩過什麼遊戲,打過什麼電動,看過什麼漫畫,告白失敗還是怎樣
對於這個社會一點助益都沒有,除了對家屬二次傷害外,還有什麼意義可言?
要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從拒看拒發垃圾新聞做起最實在。
江國慶女童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貧窮的對立面是什麼?
富裕嗎?幸福嗎?
作者給出的答案絕對沒那麼簡單。
《不完美的正義》的作者,布萊恩·史蒂文森從哈佛法學院畢業後,碰巧來到某間為了司法正義而存在的非營利組織,而他的一生,堪比美國版的曼德拉。
史蒂文森用盡一生來為那些男人女人、大人小孩、黑人白人發聲,而這次影片只是這本書中的某一章節,希望能讓你感受到存在於這世界不公平的角落,也為此付出點關注與關心。
《不完美的正義》是近期我看過最為之動容,有些章節讓我感覺到沮喪,有些章節又讓我充滿希望,若你正在找一本好書,若你需要一本好書,若你對於這世界的原貌有所好奇,這本書絕對值得你拜讀。
我的部落格
https://vincentreading.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我會定期每個禮拜上傳一部影片,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47500591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VmLEJjkSXI/hqdefault.jpg)
江國慶女童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膚色,是我被判刑的原因。
之前做過這本書中所提到過的冤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mLEJjkSXI),而這此我將把主軸故事解說一次。
在這起司法不公的案件當中,我從中體會到司法如何被有心人士操弄;
司法,存在著多少這社會中的長期問題;
司法,究竟是代表這社會的正義,還是只代表了某些當權者呢?
故事的主角華特·麥可米利安,他因為一起與自己無瓜葛的謀殺案捲入其中,被互不相謀面的人控訴,被警察羞辱、歧視。
司法制度在他的故事裡反而變成一種武器,而不是正義的代表。
若你對司法議題感興趣,或者社會中的司法案件曾讓你多看兩眼,好比小燈泡的悲劇,若你想多了解司法體制的問題,《不完美的正義》這本書絕對值得你拜讀。
我的部落格
https://vincentreading.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我會定期每個禮拜上傳一部影片,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47500591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HeuU6Vs5mE/hqdefault.jpg)
江國慶女童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這支影片同樣是根據《不完美的正義》這本書中的後半段內容所製作的,恰好最近一部根據這本書所拍攝的電影也正在上映,看過電影的朋友也可以藉由我的影片來了解電影中沒講述到的地方。
華特麥克米利安(Walter McMillian)最終因為一部電視節目讓他洗脫冤屈,但他的人生也變了調,在獄中的生活使他失去健康,最終甚至失去了所有。
如果要說華特的故事教會了我什麼,我會說他的故事告訴我
這世界有太多被人遺忘的不公平,我們若不去發掘及試圖改變,我們就是這不公平的助益者。
史蒂文森的堅持讓人欽佩,一位名校畢業的律師竟選擇一條最辛苦的路,幫助這世界最不被重視的人,反觀我自己,人生中的好多次選擇都是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更棒的生活品質'',卻不曾去思考過如何幫助他人。
《不完美的正義》這本書讓我自省多次,也希望藉由我的分享,你們也能體會到。
我的部落格:
https://vincentreading.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我會定期每個禮拜上傳一部影片,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47500591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SgAj41Gb7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