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英文聽不懂 問問題才有課堂成績 所以我…
出國前,我英文是有名的差。念政大的時候,我被分到全校30個英文特別爛的學生的「特別英文班」,全班除了我都是日本人(不知道是不是來台灣留學的日本人英文差)。出國前補了一年托福,還指著飯店的游泳池大喊「Ocean」(海洋)。拿到美國西北大學的錄取email,上面制式地寫「如果你有問題,請跟我們聯繫」,我讀成「你案子有問題,請立刻跟我們聯繫」,美國時間半夜打了手機給助教。申請學校時,網頁完全看不懂,我就開了「譯典通即時翻譯」,翻成中文看。
上課聽不懂 聽關鍵字問問題
在西北讀書的那段時間,我上課幾乎都聽不懂,但是美國上課重視課堂參與,也就是說你要問問題,如果聽不懂,怎麼問問題呢?所以我就上課前先預習,寫下問題,上課聽關鍵字,「老師!我有個問題關於『行銷投資報酬率』…」 ,當然,我也聽不懂老師的答案,哈,但至少我得到了課堂參與成績!
每天一下課,我就趕緊去問幾個會講中文的同學,因為剛下課,大家記憶猶新,十分鐘的摘要至少讓我有點概念。
英文信寫不出來 到求職中心三個月上百次
畢業那年正逢美國金融風暴,失業率百分之十,幾乎每家公司都在裁員, 英文差,除了履歷寫不出來,和人脈或面試公司書信更是困難,我到系上的求職中心改履歷改信,但是一周一次怎麼夠?我發現學校還有全校性的求職中心,以及圖書館還有改論文的義工,於是我三個地方都去,每天去!從系館到全校的求職中心有25分鐘路程,聽起來不遠,但在零下二十度下雪的芝加哥就很具挑戰性了。我每天去,並且帶著便當和電燈,這樣我可以在求職中心旁邊的老舊小圖書館讀書。
但是如果一天要頭十幾封履歷和書信往來,三個地點也不太夠,於是我就請博士班沒有找工作的同學幫我預約圖書館義工,週一我是「安琪拉」、週二我是「安娜」,反正圖書館義工每天不同,也沒有有人發現(不曉得是不是美國人看亞洲人都長一樣,就跟我覺得美國白人都長很像道理相同)。
畢業前求職中心的主任約我面談,我心想死地了,主任一定是發現了我的伎倆,沒想到主任只說:「我發現你最近三個月約了上百次面談,從沒見過有人來這裡這麼頻繁,想認識你一下。」主任要是知道這上百次只是我去個三個中心之一,她大概會昏倒。
天天圖書館苦讀 變成管理員
因為上課聽不懂,我花許多時間在圖書館苦讀,一天帶兩個便當到圖書館,節省午餐跟晚餐的時間,常到圖書館待到晚上十一點,連管理員都認識我,有一天圖書館管理員問我:「妳這麼常在圖書館,要不要來圖書館打工?坐在門口讀你自己的書,有人來問路回答就可以。」可是其實我英文大多聽不懂,但有機會在美國工作練習英文,似乎是個好機會,我連忙答應。
管理員跟我說如果有人問問題我不知道答案,就請他到裡面辦公室。於是,除了問廁所在哪跟圖書館幾點關門的人之外(這個我會回答),我一律請他到裡面辦公室,哈。就這樣,我獲得了在美國第一份兼職的工作。
畢業後正逢金融風暴,我到了紐約和洛杉磯各一個月,天天拜訪不認識的校友,最後我用這些面談學到的東西做了一份商業計畫給一家媒體集團,建議他們雇用我開發一個新的事業部,創造了自己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
每天到圖書館請人改寫工作文件
找工作的故事很戲劇性,但是英文差,找到工作以後上班企劃書寫不出來。我於是每天下班後開車近一個小時回到西北大學,請還沒有畢業的學弟妹幫我預約管理員義工,工作的信和企劃書都在義工改過後才寄出。半年後,突然發現耳朵打開了,突然開會可以聽懂了。
台灣女孩英文1到20不會 上哈佛
其實我當年一起在留學補習班補習的同學,有個同學連一到二十英文都唸不出來,但她不久後就考上了哈佛都市設計所,學校看重的是她在建築領域的潛力。很多人說英文這麼差怎麼會考上名校,我就會反問他:「假設你在台灣徵召一個行銷經理,你會因為公園有個阿伯中文講得很好就雇用他嗎?還是你會考慮一個法國行銷人,行銷很強但是中文不太好?」
幾年後,我遇到當年大學一起在「超差英文班」上課的日本同學,同學得知我在美國工作,驚訝地大喊:「沒想到連當年英文最差的妳(被日本人說英文差真的是…)都到美國去工作了,真的是只要有心,什麼夢想都可以達成!」
https://medium.com/…/%E7%BE%8E%E5%9C%8B%E7%95%99%E5%AD%B8%E…
本文獻給我的英文老師 David Ku 藍煌宇 Lauren
求職信英文作文 在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Facebook 八卦
護理醫師Nurse Practitioner(NP)
#護理本來就應該是一個令人尊重的職業
#向所有護理人員致敬
#來美國的另外一種選擇
我現在在NICU(新生兒加護病房) rotate。在美國幾乎所有的NICU都重度倚賴NP。我們NICU有九個NP,其中幾個資深的會on 24-hour call, 晚上值班有什麼問題他們是第一線處理。那些要on 24-hour call的NP, 一個禮拜就等於只上兩天班 (24+12=36= full time)。權力大、一星期工作兩天、薪水不錯(8-12萬左右,看州、看作的事)、上面有人扛責任(醫師責任還是最大),看得我都想轉職了(有時還可以欺負住院醫師 🤣少數啦。)
NP可以作的事越來越多,讓許多醫師倍感壓力,醫師工會也不得不重視這個問題。我們州的醫師工會算比較強勢的(常看到發新聞稿叫囂XD ),但還是聽說有不少基層診所因為節省開支將MD辭掉換成 NP.....NP權利之大可見一斑。
像我們地區就有一個很"有名"的小兒科醫師,他大量使用NP開了15+家兒科診所。有些診所位於rural area, 依照法律可以只放NP,他就靠著這個模式日進斗金,年收入據傳至少兩百萬美金......但這背後的風險極大,好孩子還是不要學比較好。
總之,NP在美國是一個令人尊重的職業,薪水、生活品質、工作內容都不錯,若想來美國發展可以考慮考慮喔。
相關文章
年薪五百萬的護士們(寫美國麻醉護士)
https://www.facebook.com/peddythepediatrician/posts/2369371066493418
--------------------------------
以下附上一位NP前輩寫的文,很有參考價值。她為人親切又努力,看到她在美國當NP當得很開心,真是為她高興!!!
◆*.◆*.◆*.◆*.◆*.◆*.◆*.◆*.◆*.◆*
(03/2020更新:目前除了需要特殊語言能力的NP/PA之外,一般primary care NP已經越來越飽和囉!聽說越來越多剛畢業生面臨工作難找、競爭很大的狀況,所以大家還是要審慎評估可能不能把來美國讀NP當作一定能拿到綠卡留下來工作的機會唷!)
這也是我搬到北卡工在美國人的非營利組織工作後的心得,發現其實太多醫院或門診大範圍的使用NP PA當第一線的看診advance practice providers. 真的有越來越難看到MD親自出馬的感覺😱 NP的學校訓練和工作經歷/背景也變得很重要。
另外大批的NP PA畢業生每年spring or fall陸續畢業,也變得越來越難找工作囉!)
我最近整理了一下自己2014年來美國讀NP和2016年找工作(申請雇主支持的EB2技術移民綠卡和工作簽證) 的時間表。可以給考上RN之後,想來美國讀進階護理醫師/執業護師Nurse Practitioner的大家參考。
目前單就考完註冊護士RN,要自己找到美國雇主幫你申請綠卡的機會實在太難了,很多醫院都已經明定不再幫外國人申請身份,只用美國人的政策。
所以目前讀NP還算是給想追求美國夢的大家的另一個方式,來美國讀書絕對不簡單,但至少還算有機會能憑自己能力找到工作的機會! 近五年內,美國應該都還是很缺Nurse Practitioners, 不至於到飽和。
但是我想提醒大家,如果大家對以下幾點都有把握、且有心理準備,或許就可以著手準備學校的申請😋:
1. 英文口說能力不會太差,或是對學英文很有興趣。
(看美國病人最重要就是要和病人溝通,有口音沒關係,但是要敢說、勤奮學,不然病人就不容易信任你,醫病關係建立不好,會讓你畢業不好找工作或是老闆不敢用你)
2. 有一點存款 或 有家人支持。
(我在德州州立大學非常省的讀完兩年NP,學費+生活費也要7萬美金,我後來還有做學校TA打工所以有省一點,私立學校可能要至少$15萬起跳)
3. 喜歡和病人溝通衛教,能夠擔起Prescribers的責任。
(會有開立醫囑、診斷、治療病人的權利,但相對責任&醫療糾紛風險也會提高很多)
4. 最好要有在臨床3~5年在醫院護理師的資歷。
(醫院最好至少也要待過1~2年, 雖然NP學校一般規定一年經驗就可以,但是我有同學只有一年經歷還是落選,教授還是覺得太年輕;再來如果臨床經驗不夠,讀NP會很辛苦,因為你的美國同學大多都有急診或ICU 7~8年資歷!
但我覺得出國要趁早,不然在台灣安居樂業了,就不會想出國讀書過苦日子了QQ...所以一般臨床待過大概3-4年,最後成功來美國讀NP的台灣人最多! 最大原因是護理系畢業後,開始準備考執照和申請學校大概也要3年時間,所以請提早開始準備!)
5. 最後最後,一定要肯比別的同學努力!
不是一定讀完書,就保證能拿得到綠卡可以留下來,真的還是要看機緣,但是NP絕對比RN有機會自己找到工作機會。
(美國雇主為什麼不顧美國人,要這麼花錢又麻煩的來僱用你? 一定是你要有什麼比其他美國NP好的能力或是語言優勢,所以把握好這個關鍵,努力建構人脈,提早為身份問題鋪路。
e.g. 美國藥商品名和台灣常用的完全不同,很多病人都知道自己吃藥的商品名,但是卻不知道學名,如果你沒有在美國當過RN,在和病人問診take history上面就會常常一頭霧水,病人也會覺得你怎麼可能連這個"普拿疼"的藥都沒聽過,所以我放假都常在CVS/Walgreen逛藥局,把所有常見的OTC藥商品名/學名都努力記下來,記好發音,漸漸也就學起來了。所以努力只是一個過程,收穫什麼是自己採收:))
註: 再來薪水肯定是大家最在意的問題,大家可以自己Google查每個州或是全美的primary care Nurse Practitioner average salary, 但是美國稅收很高,我的所得稅和退休健保和Social security,每個月就扣了近35%!
再來美國生活消費平均是台灣兩倍,所以其實每個月收入扣完稅大概感覺只是在台灣賺台幣7~8萬左右的感覺,但是每個州都不一樣,如果你選擇去中南部的州當然生活就能寬裕挺多。
在美國生活不太容易、也沒台灣方便,NP的薪水其實不是太大的優勢,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生活品質"和"被尊重的專業",我們不再是被使喚的小護師,而是護理醫師:可以選擇不用輪班、不用熬夜、甚至也不需要on call, 也可以享受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就算選擇去醫院當NP,大多也是一週上三天12小時班,或是正常五天8小時班,幾乎沒有加班文化,下班時間到了就是自己的時間! 再來臨床得到的尊重和專業的發揮,會你感覺自己讀的護理很有價值,也同時能幫助病人。
總之,我覺得自己很幸運一路以來遇到很多貴人和機緣讓我慢慢了解美國RN和NP都在做些什麼,親愛的家人 給我的無限支持也讓我在讀書的高壓中每每還能再繼續堅持下去,後來也因緣際會找到紐約的NP工作,所以想和想來美國的大家一起分享,或許除了拿到RN外 還可以有另外一條進階到NP的路徑😋 ❤
◆*.◆*.◆*.◆*.◆*.◆*.◆*.◆*.◆*.◆*
即將跨入我能號稱20幾歲的最後一個生日....所以想來整理一下我人生這29年的人生是怎麼過的,也想讓大家了解美國的執業護理師/護理醫師是什麼工作 :)))
***文很長慎入^^" 主要是想給常常私訊問我問題的學弟妹們一個參考^_^
Nurse Practitioner其實是一個很難解釋的英文名詞,就字面來說大陸的翻法:"執業"護理師好像比較直翻,但是卻很多人不懂執業的意思,但其實就是可以獨立開業、看診的專業護理師;所以就工作性質來說,"護理醫師"可能最符合工作範疇。
而台灣用法"專科護理師",聽說好像一開始就是衛服部的一個Advanced Nurse Specialist和Nurse Practitioner的翻譯混淆造成的小錯誤。XD
總之,在台灣Nurse Practitioner(簡稱NP)的工作和住院醫師很像,職權可能還是差在能不能獨立簽醫囑上面,NP開的醫囑原則上還是需要主治醫師在24 or 48小時內co-sign簽署覆核(sorry我臨時起稿,如果台灣規定有改請再跟我說^^")。但是台灣NP只在醫院工作,不會到醫院體系外工作,都是屬於Acute Care性質的NP,能力都超級強大! Knowledge超強,但卻只有比護師多一點點的薪水....或是有時候NP菜鳥,可能連輪夜班護士都薪水都不到...很可憐Q___Q 台灣NP原則上只分了內科和外科兩種。
美國NP就分的很細,創立NP這個職業已經有好幾十年的歷史,原則上先分: Anesthesia NP(麻醉護理師), Acute Care NP(只在醫院裡面ICU單位的)和Primary Care NP(在診所、一般醫院、門診、護理之家、長照中心)。
Primary Care又另外分了Family (家庭科), Adult/Gerontology (成老人科), Psychiatric(心理科)和Pediatric(兒科)。我不喜歡看兒科,並且又喜歡老人醫學,所以當初是選了"成老人"讀我的碩士NP學位。
再來簡單介紹一下NP的職權,美國每個州規定都不太一樣,紐約州給NPs的權限很大,和醫生Medical Doctor (MD) 的開藥職權是一樣大的,NP在幾個特別規定的評估項目不能獨自簽名外,其他職業範圍和MD幾乎一模一樣,也可以獨立開醫囑,執業兩年後,就不需要再和醫生合作工作,可以獨立開設診所看病人或是獨立執業。然而NP會比PA(physician assistant)的權限還高,因為PA不能離開MD的supervision.
但是紐約算很特別,其他地區,全美大多還是有一半的州, NP執業都還是需要有MD的supervision或是cooperation合作.
簡單來說,在Primary Care的MD、PA 、NP都在做的是家庭醫生角色的工作,或者也可以到各個專科門診工作,但主要都還是以outpatient(非急重症病人)為主。美國的保險制度,大多數病人都需要先看家庭醫生,評估後有需要才能轉診專科。
近年來因為Primary Care Physicians大量缺乏 (因為做primary care家庭醫生吃力不討好,病人多疾病繁雜,需要什麼都懂一點; 卻沒有外科或專科收入高),所以美國開始大量增設NP和PA學校,希望增加primary care providers和緩解醫生緊縮的現象。所以PAs和NPs在美國又有一個總稱叫: "Mid-level Providers", 也就是介於Physicians之下的醫療執業者的職位。
介紹到這邊,實在分了好多次才打完...所以我的生日也快過了XD
如果大家還有耐心的話,我會簡單分享一下我申請美國NP學校和找工作求職的時間表。因為常常在FB遇到想來美國讀書的學弟妹,所以想一次讓大家有一點簡單的參考:)
◆*.◆*.◆*.◆*.◆*.◆*.◆*.◆*.◆*.◆*
我在2016年取得NP碩士的學位,終於在同年28歲時找到了紐約曼哈頓primary care NP的工作,後來今年也成功得到老闆青睞,支持我申請工作簽證和綠卡申請,達到自己短程的目標,累積更多臨床經驗,發現原來護理專業也是可以發揮的這麼有價值及備受尊重。
However, 出國不一定適合每個人,隨著目前美國移民政策的緊張,想要拿到雇主支持的工作簽證或綠卡更是難上加難,但是我們的優勢在於,紐約其實很缺會說中文的NP或PA,因為有大批華人社區的民眾苦無醫療資源,因為語言的隔閡,所以還是有挺多機會,可以讓我們符合美國政府要求的:高學歷、高技術和高薪資的移民候選人。如果真的有決心想來闖一闖,喜歡和人互動、對自己能力有自信,可以開始提早規劃,只要努力實踐追求目標,也可以達成這個美國夢來發揮護理專業的價值!
2004-2005
16歲時到美國高中交換學生一年,奠下想回美國讀書的契機。
2011
22歲 國立台北護理大學畢業
同年09月
考完護師國考,申請到美國休士頓Methodist醫學中心見習一個月。
(了解美國RN的工作型態和護病比例,確定自己喜歡美國RN的工作性質)
2011-2014
任職和信治癌中心 緩和安寧內科 腫瘤護士
2012.02月
開始申請美國註冊護士RN考試:"NCLEX-RN"
2013.05月
拿到RN准考證,跟醫院申請轉成半職,開始讀書準備NCLEX-RN考試。
2013.07月
考取RN執照
2013.09-11月
考托福和GRE入學考試
2014.01-05月
準備美國碩士NP學校申請、面試、準備地獄般的自傳、Statement of Purpose....
2014.07月
26歲 最終決定到美國Top20 護理學校之一的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讀書! 出發美國!!
(同年05-08月,申請把紐約州RN轉到德州RN執照, 不需SSN, 但是非常複雜和花錢QQ)
2016.05月
28歲 地獄般的兩年NP school終於畢業Q___Q
Master of Science in Nursing Get!
2016.07月
貴人Cliff Tai相助XD 因緣際會下,來到紐約面試!
面試了六間上了五間! 全部願意支持綠卡申請。只有一間拒絕我,因為老闆需要有經驗的Providers. (真的很缺人啊啊啊,會講中文真的是優勢,快來XD)
2016.09月
正式開始Primary Care NP工作!
(曼哈頓&布魯克林 忙碌的家庭醫生及內科腎科診所,老闆非常願意教^^也很正派有醫德)
2017.08月
工作屆滿一年! 老闆幫我申請工作簽證 成功抽到籤,也完成綠卡丟件申請! 老闆稱讚我們NP不錯! XD
即將過完最後一個20幾開頭的生日XD (哭)
◆*.◆*.◆*.◆*.◆*.◆*.◆*.◆*.◆*.◆*
最後最後,我只想說:我們護理醫師比醫學系醫師最大的優勢就在我們很善於和病人及家屬溝通、衛教和傾聽。 以前就是當著橋樑和教育病人的角色,所以在家醫科的病人大多都是慢性疾病定時追蹤抽血的病人,衛教是很重要的一塊,醫生往往都比較著重學理和效率,雖然可以看很多病人,但是病人礙於權威,常常不敢多問很多健康疑慮和飲食控制的方式。
大多數的病人看完我之後,最常的就是表達:"江醫生妳真的很仔細、很有耐心和我解釋這麼多!謝謝妳!"
我想這就是我們在臨床的優勢,只要繼續增強自己的學理基礎,時常更新最新的醫療資訊,不要害怕開口問老闆,要很會運用工具資源來輔助診斷和減少錯誤;其實病人都會很喜歡我們Nurse Practitioners! 然後希望讓更多人知道NP這個角色的特點和價值囉!
希望以上落落長的資訊,能對大家有一點幫助:) 有夢最美,築夢踏實囉!加油:)
求職信英文作文 在 歐洲大丈夫 Bonjour Jerry Facebook 八卦
🇫🇷 #巴黎大丈夫 🇫🇷 法國留學和英法求職經驗分享
台灣每年到法國留學的學生逐年攀升,2018年已經達到1,250人,我自己是2014年赴法就讀高等商學院國際貿易碩士,當時就是看上法國商校高度國際化,又可以學習新的語言,再加上獲得法國在台協會提供的傅立葉獎學金前往法國的。修完碩士課程後留在法國新創公司實習、工作,後來又拿到英國打工度假簽證轉攻英國職場,直到現在在國外也五年的時間了,常常有人問我法國和英國的生活、職場、求學的狀況,我就透過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我的個人經驗。
🇫🇷 法國高等商學院介紹
一般人想到法國教育,都會想到藝術相關,其實法國商業教育也是非常突出,金融時報2018年歐洲商校排名裡,前一百名入榜學校法國有二十五間,英國有二十二間,法國其中有幾間學校跨了好幾國的校區,法國商學院突破國界的藩籬,廣聘來自世界各地有業界實務經驗的老師授課,全英文的課程吸引了各國學生,當時我上課的班級,我們同學有來自歐亞美非超過十幾個國籍,教師則有法國、瑞士、美國、義大利、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這對於學習國際貿易的學生是非常重要的資源,無論是老師們的國際經驗,或者是同儕間跨文化的衝擊,都是作為未來跨國就業做好提早準備。
法國商學院上課方式與台灣非常不同,在台灣每個學期大部分每門課都是貫穿一整個學期,但法國一門課可能就集中一週上完,或者散佈在幾周內密集上完,所以每週課表可能都不一樣,因為課程很密集,壓力有時也就會非常大,因為一門課要在一週完成的話,可能這週就包含小組報告、書面報告和最後的考試,所以週間的晚上也大部分時間都在準備作業,好處就是週末可以好好放鬆縱情享受城市的美,逛逛博物館去郊區走走,趁機會了解法國的文化。
除了法國商學院上課方式不同,與同學互動、相處也是一大學習機會,以前我在台灣上課時,每次上課大家發言意願不高之外,老師要是點學生發言,因為教育方式和生活背景相似,大家發表的意見常常大同小異,但在法國商學院課堂上,情況完全不同,西方同學常常說出我從未想過的看法,不同我們亞洲人課堂上總是安靜,我也都會積極發言,在討論中互相學習。此外,有同學也因為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不夠好,被小組同學拒絕加入,雖然我也義憤填膺替她聲援,但這就是現實社會,法國學校提供這國際環境讓自己知道不足之處,在畢業前都可以補足欠缺之處。法國商學院的國際化,讓我有機會了解一件事情其實可以有好多面向去理解,儲備能與各國人才應有的溝通能力。
🇫🇷 法國留學後就業之新創公司
修完一年碩士課程後,我到了一間巴黎新創公司實習,負責公司市場行銷,後來轉為正職帶領中文和日文行銷團隊。其實出國前我已經有四年工作經歷,其中有兩年管理職經驗,但在法國職場,實習機會是非常重要甚至必須的,因為連本國人都非常難找到工作,他們必須要知道你的工作動機、能力、態度,甚至你有沒有辦法適應在法國工作文化,我在之前並不知道實習的必要性,但也因為這實習機會我展現工作能力,讓老闆賞識才有機會繼續待在同一間轉為公司正職機會。在新創公司一開始我是使用學校提供的實習合約(Convention de Stage),後來轉正職是使用學生可以使用一年共964小時的工作時數,如果有意願繼續待法國工作的人,其實還可以申請法國政府提供留法學生的一年工作簽證APS(Autorisation Provisoire de Séjour)繼續待在同公司或者找新工作。
法國這幾年新創產業蓬勃發展,光在巴黎就有超過三十間創新育成中心(法國育成中心清單),知名的Satation F擁有一萬坪(34000平方公尺)的空間,短短幾年來累積超過一千家新創公司受益,通過審核的公司可以以每個月195歐元租借辦公座位,甚至還有免費租借空間和使用裡面的資源,臉書、LVMH集團、愛迪達都有挹注資金和資源,提供課程、受訓、人脈扶持入選的新創團隊。法國新創大門並不只開放給本國人,外國人更可以參加French Tech Ticket創業競賽,取得免費入駐育成中心,還有取得法國創業簽證。
我在新創公司實習一開始就是在巴黎育成中心Numa,我們當時團隊就有法中日韓台員工,對新創公司算是有點規模了,所以公司很快就離開育成中心租借了一間足以容納我們的新辦公室,但在Numa短短這段期間也讓我見到法國創新環境的進展,中心內有很多免費空間和訓練,裡面的人都是資源,想要找幫你做網頁、設計APP,裡面各種人才應有盡有,是一個互利互惠、彼此扶持的環境。我們當時公司同性質的新創公司也很多,都是針對國際市場開發,所以法國這些新創公司對於我們這些在法外國人都是很好的機會,我們更因為團隊的多元化,累積跨文化溝通和合作的經驗。
🇫🇷 留法之後轉戰英國職場
五年前到法國讀書時,我完全沒想到幾年後自己現在會在英國工作,但我相信一路走來的經驗都是累積我挑戰不同就業環境的養分。當初會到英國工作的契機,是因為得知英國打工度假簽證並沒有局限只能做農場等勞力密集型工作,心想英吉利海峽的另一岸因為說英文,面對市場可能更大,為何不試看看,沒想到參加簽證抽籤就拿到成功前往英國找工作了,記得當時在台灣準備旅行支票到英國時,被行員詢問我英國有沒有工作或者住宿,什麼都沒有的我,憑藉當年到法國讀書初生之犢的心態前往了。
抵達英國後找到一份正職工作,負責客戶都是跨國大公司,所有人都至少會兩三種語言,因為留學法國,我就因為會法語再加上已經有歐洲工作經驗取得這份工作,我當時和同事負責全球頂尖軟體公司全歐洲的行銷案子,該公司歐洲的行銷推廣、內容都通過我們統一管理、監督、執行,我過去在法國的國際經驗讓我更能設身處地去了解客戶的需求,甚至有另外一個法國客戶在收到我撰寫的美國和中國市場調查後,表示這兩份報告絕對會比他今年將收到的聖誕禮物還要更驚喜!
之前在法國讀書和工作時,我就發現對於行銷特別有興趣,這幾年為了讓自己具備國際競爭力與各國人才對抗,無論實體或者線上都上很多課程,持續累積專業知識,也常和同事切磋知識,這些準備讓我在之後的面試脫穎而出,取得無論工作內容或者是職稱都滿意的工作,讓公司在英國打工度假簽證到期後還願意贊助工作簽證,現在工作已經做了兩年,期待自己未來能在有所突破更上層樓。
🇫🇷 留學法國你也可以!
留學法國經驗提供我機會,連結歐洲和亞洲商業活動,除了法國工作還取得英國工作機會。還記得曾經參加一位留法前輩的演講,他就提到有次他在職場討論某個議題,因為他會法文,用法文查詢資料和與會人士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因為留法,他知道每件事情有更多不同的可能性,另外留法前輩也提出類似觀點,有過在法國的讀書工作經歷,我現在回想起來,完全贊同他們說的話,我們的視野都因為這段經驗而增加了豐富性,也都獲得跨國公司工作機會。
最後,對留學法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好好利用法國教育中心(Campus France Taiwan 法國教育中心)提供免費留法諮詢服務,我當初出國前也參加很多次法國教育中心所舉辦活動和諮詢,機會是留給做好準備的人,Choose France! 選擇法國,相信你會邁向精彩的求學之路,法國歡迎你! Bienvenue en France!
歡迎對留學法國有興趣的同學參加本週末(10/26-27)台北世貿三館13:00-18:00參加歐洲教育展與法國學校面對面討論,可以底下留言發問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