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胭脂」時可做的事,現在一件都不能做了。
時光如水,一直流去,一直流去......
該做的事,不要太遲,不能太遲......
——————————————-
胭脂 選自《目送》,龍應台,2008,印刻出版
每次到屏東去看媽媽,還沒到時先給她電話:「你知道我是誰嗎?」
她愉快的聲音傳來:「我不知道你是什麼人,可是我知道你是我喜歡的人。」
「猜對了,」我說,「我是你的女兒,我是小晶。」
「小晶啊,」她說,帶著很濃的浙江鄉音,「你在哪裡?」
帶她去「鄧師傅」做腳底按摩,帶她去美容院洗頭,帶她到菜市場買菜,帶她到田野上去看鷺鷥,帶她到藥房去買老人營養品,帶她去買棉質內衣,寬大但是肩帶又不會滑下來的那一種,帶她去買鞋子買乳液買最大號的指甲刀。我牽著她的手在馬路上並肩共行的景象,在這黃狗當街懶睡的安靜小鎮上就成為人們記得的本村風景。不認識的人,看到我們又經過他的店鋪,一邊切檳榔一邊用眼睛目送我們走過,有時候說一句,輕得幾乎聽不見:「伊查某仔轉來嘍!」
見時容易別時難,離開她,是個複雜的工程。離開前二十四小時,就得先啟動心理輔導。我輕快地說:「媽,明天就要走啦。」
她也許正用空濛蒙的眼睛看著窗外的天,這時馬上把臉轉過來,慌張地看著我,「要走了?怎麼要走呢?」
我保持聲音的愉悅,「要上班,不然老闆不要我啦。」
她垂下眼睛,是那種被打敗的神情,兩手交握,放在膝上,像個聽話的小學生。跟「上班」,是不能對抗的,她也知道。她低聲自言自語:「喔,要上班。」
「來,」我拉起她的手,「坐下,我幫你擦指甲油。」
買了很多不同顏色的指甲油,專門用來跟她消磨臥房裡的時光。她坐在床沿,順從地伸出手來,我開始給她的指甲上色,一片一片慢慢上,每一片指甲上兩層。她手背上的皮,抓起來一大把,是一層極薄的人皮,滿是皺紋,像蛇蛻掉棄置的乾皮。我把紐西蘭帶回來的綿羊油倒在手心上,輕輕揉搓這雙曾經勞碌不堪、青筋暴露而今燈盡油枯的手。
塗完手指甲,開始塗腳指甲。腳指甲有點灰指甲症狀,硬厚得像岩石。把她的腳放進熱水盆里——她縮起腳,說:「燙。」我說:「一點也不,慢慢來。」浸泡五分鐘後,腳指甲稍微鬆軟了,再塗色。選了艷麗的桃紅,小心翼翼地點在她石灰般的腳指甲上。效果,看起來確實有點恐怖,像給殭屍的臉頰上了腮紅。
我認真而細緻地「擺布」她,她靜靜地任我「擺布」。我們沒法交談,但是,我已經認識到,誰說交談是唯一的相處方式呢?還有什麼,比這胭脂陣的「擺布」更適合母女來玩?只要我在,她臉上就有一種安心的平靜。更何況,胭脂陣是有配樂的。我放上周璇的老歌,我們從《夜上海》一直聽到《鳳凰于飛》《星心相印》和《永遠的微笑》。
塗完她所有的手指甲和腳指甲,輪到我自己。黃昏了,淡淡的陽光把窗簾的輪廓投射在地板上。「你看,」我拿出十種顏色,每一隻指甲塗一個不同的顏色,從緋紅到紫黑。她不說話,就坐在那床沿,看著我塗自己的指甲,從一個指頭到另一個指頭。
每次從屏東回到台北,朋友總是驚訝:「嗄?你塗指甲油?」
指甲油玩完了,空氣裡全是指甲油的氣味。我說:「明天,明天我要走了。要上班。」
她有點茫然,「要走了?怎麼要走了?那——我怎麼辦?我也要走啊。」
把她拉到梳妝鏡前,拿出口紅,「你跟哥哥住啊,你走了他要傷心的。來,我幫你化妝。」她一瞬間就忘了我要走的事,對著鏡子做出矜持的姿態:「我啊,老太婆了,化什麼妝哩。」
可是她開始看著鏡中的自己,拿起梳子,梳自己的頭髮。
她曾經是個多麼耽溺於美的女人啊。六十五歲的時候,突然去紋了眉和眼線,七十歲的時候,還問我她該不該去隆鼻。多少次,她和我一起站在梳妝鏡前,她說:「女兒,你要化妝。女人,就是要漂亮。」
現在,她的手臂布滿了黑斑,黑斑在乾枯的衰老的皮膚上,像褪下的蛇皮。
我幫她擦了口紅,說:「來,抿一抿。」她抿了抿唇。
我幫她上了腮紅。
在她紋過的眉上,又畫上一道彎彎淡眉。
「你看,」我摟著她,面對著大鏡,「冬英多漂亮啊。」
她驚訝,「咦,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
「我是你的女兒嘛。」我環抱著她瘦弱的肩膀,對著鏡子裡的人,說,「媽,你看你多漂亮。我明天要走喔,要上班,不能不去的,但馬上會回來看你。
(攝影:王建棟)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由2010年之個人DVD山西遊錄影再轉為16:9HD制式,加入蔡琴歌曲及歌詞字幕,由成名作《得不到的愛情》開始:─- 1. 得不到的愛情 2.等著你回來 3. 問白雲 4.永遠的微笑 5. 恰似你的溫柔 6.藍色的夢 7. 可愛的一朵玫瑰花 8. 神秘女郎 9.彎彎的月亮 10. 大約在冬季 懸空...
「永遠的微笑」的推薦目錄:
- 關於永遠的微笑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 關於永遠的微笑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 關於永遠的微笑 在 吳志揚 Facebook
- 關於永遠的微笑 在 Dd tai Youtube
- 關於永遠的微笑 在 吳志揚 Youtube
- 關於永遠的微笑 在 張心綺KIKI CHANG Youtube
- 關於永遠的微笑 在 張清芳-《永遠的微笑》- (豐華唱片official 官方完整版MV) 的評價
- 關於永遠的微笑 在 李心潔- 永遠的微笑-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永遠的微笑 在 老歌「永遠的微笑」~ 蔡琴Tsai Chin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永遠的微笑 在 永遠的微笑~歌詞版~(周璇唱)~好歌聽出好心情。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永遠的微笑 在 林俊逸/永遠的微笑/[最美的歌]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永遠的微笑 在 永遠的微笑 的評價
- 關於永遠的微笑 在 永遠的微笑-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2月 的評價
- 關於永遠的微笑 在 永遠的微笑-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2月 的評價
- 關於永遠的微笑 在 李心潔- 永遠的微笑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永遠的微笑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八卦
人生第一支歌
龍應台
我是住日本房子長大的。榻榻米地板是讓你盤腿而坐的,但是剛剛倉皇渡海而來的中國人怎麼會盤腿坐呢?榻榻米上就會有一張藤椅,七歲的我看那張藤椅,怎麼看就是一張破爛的藤椅——體重下沉的地方藤條斷裂,破了一個洞,但是父親坐在那裡,非常怡然自得。
他穿著白色的短袖棉布汗衫。七歲的我所看見的汗衫,怎麼看都像一條破抹布,就是因為不斷地搓洗而薄到幾乎要破的薄衫,腋下還有一點肥皂怎麼洗也洗不掉的汗跡。
七歲,1959年,是他因為戰爭而離鄉背井到一個海島上重新求存的第十年,十年中,藤椅斷了破了,汗衫稀了薄了,原以為馬上就會回家的希望逐漸變成絕對回不了家的一種心酸的覺悟。他坐在那個舖著榻榻米的房間裡,背對著光,光從他後面一格一格的木頭窗子照進來,把他的輪廓變成一個黑色的剪影。
窗台上有一個留聲機,黑膠唱片在轉,他在打拍子,跟著唱。他大概已經唱了十年,而我一定已經聽了七年,所以知道他在唱什麼——就是有不少動物,鳥啊、龍啊、老虎啊:
楊延輝坐宮院自思自嘆;想起了當年事/好不慘然;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我好比虎離山/受了孤單;我好比南來雁/失群飛散;我好比淺水龍/困在沙灘;想當年沙灘會一場血戰,只殺得眾兒郎滾下馬鞍;思老母思得我把肝腸痛斷...(https://youtu.be/kIIeQkuI8dk)
然後中間有好大一段不知道在唱什麼,但是我知道咚咚鏘鏘過一會兒要唱到「母親!千拜萬拜折不過兒的罪來」,父親就會從口袋裡掏出那疊成整齊方塊的手帕──那個時代的男人隨身都有那麼一方手帕,低頭擦眼淚⋯⋯
我從小就知道,京劇雖然稱為「劇」,卻主要不是拿來看的;懂戲的人「聽戲」,不是「看戲」。印象裡,在那數十年思鄉的絕望時光裡,父親從來沒機會「看」過戲。《四郎探母》是音樂,是歌曲,而且,對於從大陸撤退到台灣的失根的兩百萬人而言,它是讓你疼痛到骨髓、每聽必哭的「流行歌曲」。
身為「戰爭難民」的第二代,《四郎探母》的「自思自嘆」就是我人生的第一支流行歌曲。
一聽就崩潰
任何一支可以讓你一聽就崩潰的歌曲,一定是危險的。一心一意要反攻大陸的國民政府,怎麼可能容許他的軍人崩潰呢?所以有禁唱、禁演清單,會「瓦解軍心」的《四郎探母》理所當然要禁。而編戲、唱戲的人,為了讓戲存活,也有對應的辦法,於是《新四郎探母》就幽默地上場了。編劇加了九十一個字,就變成一個可以演出的戲,被當年的作家蔣勳在台下看見,蔣勳在《新四郎探母》公演時趕過去看:
我趕去看,看到探母見娘一段,照樣痛哭,照樣磕頭,照樣千拜萬拜,但是,拜完之後,忽然看到楊四郎面孔冷漠,從袖中拿出一卷什麼東西遞給母親,然後告訴母親:「這是敵營的地圖,母親可率領大軍,一舉殲滅遼邦。」
「叛徒」楊延輝突然變成了「間諜」楊延輝,「想家」固然會崩潰軍心,但是只要你「身在北國,心在南朝」,哭一哭也還好啦。
《四郎探母》這支「流行歌曲」在五○年代的大陸同樣被禁。楊延輝戰敗,沒有自殺謝國成為英烈,竟然投降而且被敵人招贅,當然就是漢奸、叛徒,這歌曲怎麼能唱?台灣使出了「九十一字訣」,大陸卻乾脆重寫劇本。吳祖光的《三關宴》,就是依據上黨梆子《三關排宴》改編而成。戰敗的遼國國君蕭太后率眾到三關求和,佘太君當場要求遼國駙馬,也就是自己的兒子楊延輝,當作「戰俘」送回宋朝。已經與駙馬生了一個孩子的遼國公主當場拔劍自刎。楊延輝被母親押著回國後,佘太君大義凜然地斥責他「不忠不孝」,楊延輝最終跳下城樓自殺。可是八○年代,如此剛烈正確的《三關宴》不知為什麼又不能公演了。
在台灣戒嚴時期,禁忌是很多的。《春閨夢》要禁,因為「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充滿反戰思想」;《大劈棺》要禁,因為它「淫蕩、殘忍、有害善良風俗」。有一齣戲叫《讓徐州》,在徐蚌會戰(淮海戰役)以後就不能唱了,原因很清楚。《昭君出塞》禁唱,為了其中的唱詞:
文官濟濟俱無用,武將森森也枉然,偏教俺紅粉去和番,臣僚呵,於心怎安?於心怎安?
於是劇團就將唱詞改了:
文官濟濟全大用,武將森森列兩班,只為俺紅粉甘願去和番,臣僚送,於心怎安?於心怎安?
父親坐在破藤椅裡聽《四郎探母》泫然涕下的光景,七歲的我懵懂不知,幾十年之後才明白,原來那每一個流轉的音符、每一句唱詞,對他,都是最真實的國仇家恨,都是最切身的流離失所;那一個「自思自嘆」的孤獨光景,更是一整代人的定格剪影。
《四郎探母》這一組「流行歌曲」可以流行上千年,是因為幾乎每一代都經歷戰爭和流離,而《四郎探母》的「政治不正確」卻正是它藝術成就的核心因素——凡是有戰爭,就會有壓迫性的忠君愛國大規範,四郎探母卻哀傷地唱愛情、親情,談寂寞和思鄉,在最殘酷的時代裡撫慰人心最柔軟的部份。
年輕的一代人很少聽傳統戲曲了,我認為那是年輕一代巨大的文化損失。在西方,「傳統戲曲」是活在當下的。希臘的悲劇譬如「伊底帕斯王」、義大利的歌劇譬如 「奧菲斯與尤莉迪絲」(Orpheus and Eurydice),瓦格納的音樂劇譬如「尼伯龍根的指環」 (Der Ring des Nibelungen),被全世界當作高級藝術、人類遺產,請問哪一個不是歐洲的「傳統戲曲」呢?為什麼歐洲人的傳統戲曲我們就認為是現代的,而我們自己的傳統戲曲卻被看作是屬於式微藝術、屬於過去的呢?....(香港大學10/07演講整理)
全文: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8710
《永遠的微笑》:https://youtu.be/Y0q8agXWu5o
....也曾經在羅大佑家裡,晚餐後,看他抱起吉他,說,「來,我們來唱《永遠的微笑》!」知道了陳歌辛的悲涼命運,我閉著眼細聽羅大佑唱的每一個我熟悉的字,突然發現,《永遠的微笑》哪裡只是一支天真的情歌!....
永遠的微笑 在 吳志揚 Facebook 八卦
從第一年”紙婚”,終於熬到25周年,開始進入”貴金屬”期,未來只會越來越珍”貴”。
兩人攜手:努力忍住不生氣,拚命養生保健康。
目標:
25年銀婚;30年珍珠婚;35年珊瑚婚;
40年紅寶石婚;45年藍寶石婚;50年金婚;
55年綠寶石婚;60年金鋼鑽婚;70年一白金婚;
80年一鑽石婚
#永遠的微笑
#0618結婚25週年銀婚
#Sax
#SilverWedding
永遠的微笑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由2010年之個人DVD山西遊錄影再轉為16:9HD制式,加入蔡琴歌曲及歌詞字幕,由成名作《得不到的愛情》開始:─-
1. 得不到的愛情 2.等著你回來 3. 問白雲 4.永遠的微笑 5. 恰似你的溫柔 6.藍色的夢 7. 可愛的一朵玫瑰花 8. 神秘女郎 9.彎彎的月亮 10. 大約在冬季
懸空寺,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是一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該寺始建於北魏年間,現存建築均為明清時期重建。整座寺廟建於翠峰山的半山腰上,依靠27根木樑支撐全部寺廟主要建築,遠看形如懸在半空,故名懸空寺。整座寺廟共有40間房屋,為木質框架式結構,主體建築之間由走廊和棧道相連。1982年,懸空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臺山位於中國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臺縣東北隅,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被稱為「金五臺」,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是世界佛教五大聖地之一,同時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對外推出的35張旅遊王牌產品之一,也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國家首批4A級旅遊區。 五臺山並非一座山,而是座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區面積達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五座山峰(東臺望海峰、南台錦銹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斗峰)環抱整片區域,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疊土之台,故而得名。
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因此漢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諧共享。五臺山據傳擁有寺廟128座,現存寺院共47處,台內39處,台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寺、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舉行的第33屆世界遺產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x_8KqfaI-Y/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tNeXMeFQWVJnGRogFKEofaBgMiA)
永遠的微笑 在 張清芳-《永遠的微笑》- (豐華唱片official 官方完整版MV)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