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CLASSIC TOUR 學友·經典世界巡迴演唱會」
全新巡演第11站、第50場
“歌神”張學友睽違5年台北小巨蛋”經典”開唱
新春開工利市第一唱!”歌神”元宵節台北登場
完美呈現經典中的經典!喜從天而降與台北歌迷歡慶第50場!
全球華人引頸期盼,“歌神”張學友的全新「A CLASSIC TOUR 學友·經典世界巡迴演唱會」首站於去年10月在北京盛大展開,張學友帶著睽違5年的全新的「A CLASSIC TOUR 學友·經典世界巡迴演唱會」,共同寫下全球華人音樂盛事,永恆的經典演唱會。而今晚(2/11)的第11站終於來到台北,更是巡演的第50場!2月11、12、13、17、18、19日連續兩週在台北小巨蛋開唱,這也是開春後小巨蛋的第一場演唱會,集經典於一身、創經典的誕生,“金氏世界紀錄神級人物”張學友,終結廣大歌迷們5年的等待!
「A CLASSIC TOUR學友·經典世界巡迴演唱會」挑戰他心中最經典的四面舞台,以LED全面舖天蓋地,使用數量堪稱全亞洲演唱會最大量,光是LED就使用了2500~3000平米,在視覺表現上希望達到讓人目不暇給的最佳感受,打造360度超立體四面台,結合32人的大型樂團暨管弦樂的編制,及30位專業舞者與特技演員,至今第50場,從世界各地動員超過200位工作人員演繹”歌神”張學友心目中40首經典的精彩畫面,每一首歌隨著情境的起伏,以世界級製作規格,視覺與聽覺上的完美結合,搭配10套服裝造型,讓全場萬名觀眾為之驚呼,堪稱”經典中的經典”!另外,場外販售演唱會周邊商品,如T-shirt、托特包、保溫瓶、資料夾、筆記本、帽子等,以及特別為台北場發行的官方悠遊卡證件套組,吸引很多粉絲們提早前往排隊購買。而適逢元宵節,主辦單位還特別請專人煮湯圓,請大隊與媒體們享用,讓人備感溫暖。
舞台上千變萬化的雷射光束特效,劃破了世紀的開端,在經歷時間的考驗、火燄般的千垂百鍊,集合經典於一身、創造經典的誕生!“歌神”張學友一身帥氣黑色西裝,頭戴禮帽,從黑膠唱盤中升起,以優雅帥氣紳仕風格"經典"登場。張學友率24位舞者熱力演出歌曲《我與你》,升降舞台堆疊出蛋糕形狀,舞群雙雙對對的展現浪漫圓舞曲,張學友穿梭在舞台間,蛋糕台旋轉後一秒變階梯,他時而上樓時而下樓,穿梭於華麗舞群中,宛如一場百老匯音樂劇大型歌舞表演,氣勢磅礡的為今晚演唱會揭開序幕!緊接著《非常夏日》,張學友以閃亮的黑色勁裝再度登場,與色彩繽紛、青春洋溢的舞者一同舞出夏日風情。
時空交錯,夜晚的路燈指引著觀眾,張學友著緞面的黑藍色大衣,現代舞者隨膾炙人口的經典情歌《慢慢》、《離人》舞動著,光影搖曳呼應都會高樓裡男女間揪心的愛情;當張學友乘著一艘大型的紙船,在海洋上漂流著,月光灑下徜徉在如夢似境的奇幻旅程中,帶給全場觀眾心靈的悸動以及視覺的驚艷。在動感歌曲與動人情歌的完美接續交替中,不論是熱歌勁舞的《愛火花》、《頭髮亂了》;抑或是全場醉心的《她來聽我的演唱會》、《我真的受傷了》,張學友環繞著四面台而唱,穿透力十足的演出,也穿透了現場上萬名觀眾們的心。在演唱《她來聽我的演唱會》之前,張學友向全場表示,「台灣的朋友大家好嗎?元宵節快樂,有情人終成眷屬!」他歡迎大家來到台北站的首場,也是巡演的第50場!看到30年的燈牌,學友感性謝謝大家30年來一直支持,希望透過演唱會讓大家聽到這30年的經典歌曲,不管是國語還是粤語歌曲,大家聽得越投入,演唱會就越精彩!除此之外,也送給現場觀眾特別的紀念,由於他喜歡看網球賽,演唱會上特別安排拍攝台下的觀眾們,大會每晚從中挑選一張合照,現場印製成素描畫,收到這份最”經典”驚喜的歌迷朋友真的是非常幸運!
當天崩地烈、火山溶岩爆發,張學友黑閃金的”搖滾重裝”上陣,《野貓之戀》、《餓狼傳說》,舞者與特技演員們群起登場,氣勢非凡!一曲《我醒著做夢》,隨著張學友攻下火山之頂,呼應演唱會海報主視覺的火之元素,象徵一段永恆經典之旅的淬鍊;在經歷風起雲湧,迎接而來的文藝復興時代,宛如浴火重生後孕育而出的經典,張學友一身白色燕尾服,感性的演繹了最後兩首經典歌曲《愛是永恆》、《祝福》,舞台回到了最初堆疊的蛋糕台,雙雙對對的舞群化身西班牙貴族,像精巧的音樂盒般,張學友化身英雄鬥士,特別演出一段西班牙舞蹈,承先啟後的”經典”使者,串聯起全球歌迷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共同寫下全球華人音樂盛事,永恆的經典演唱會。
在響徹場館的”安可”聲中,身穿整套金色西裝的張學友,帶來"友情歌"的經典組曲,一連演唱《用餘生去愛》、《心如刀割》、《不老傳說》、《一路上有你》、《吻別》等10多首經典國、粵語的組曲,全場萬名觀眾們群起,首首跟著張學友大聲唱和,現場宛如巨型KTV!在歷經了水、火、金的時空淬鍊,一段永恆的經典之旅,已深深烙印在全場觀眾們的心中;尾聲,以馬戲團嘉年華會為主題的《如果愛》,張學友和奇幻小丑們,一同帶來精采的表演,更特別精心安排喜從天降的驚喜氣球,在繽紛歡樂的氛圍中,慶祝第50場巡演成功!全場觀眾直呼太幸運了!為台北小巨蛋首場演出劃下完美的句點。
永恆族嘉年華 在 Happy Kongner 快活角落頭 Facebook 八卦
【Kongner投稿天地】
班長:榮光
這個時代極需要的,是經由世俗的形式,重新將偶然轉化為有意義的命運。—Benedict Anderson
生於亂世中的香港人是相當偶然的,然而負起香港人的身份責任是永恆的。
《願榮光歸香港》一首近日爆紅的香港之歌,差不多每天有示威者聚集商場合唱。就如譚蕙芸所說:同一個空間,可以是資本主義的堡壘;可以是警民衝突的戰場;也可以是屬於人民的廣場。
商場本是一個學生放學、家人聚會的場所,那一個充滿刺激娛樂的休閒之處,在這幾月己經從資本主義的消費聖殿到成為「發夢」的物資站、避難所,再到714沙田新城市的「血洗廣場」後,今天成為香港民族意識的搖籃。
反送中運動特別出眾的文宣戰,經由印刷品的散佈,資本主義協助下為社運風氣細入社區中。所謂「香港人甚麼都缺,就是不缺錢」,示威者不斷印刷文宣品、製旗、眾籌登全球報紙,正如同資本主義以漸增的速度改造了物理上知識的傳播工具,香港人亦找到了不經出版印刷就能宣傳思想、宣傳想像共同體的方法。
Youtube上一直流傳很多動畫短片及歌曲,而《願榮光》不同英文的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和普通話的《撐》,它以粵語及莊嚴的氣氛創造出群眾認同,並以語言為基礎的民族主義。憑藉語言來呈現的共同體往往蘊含了一種同時性(Simultaneity)的經驗。每當音樂響起,彼此素未謀面的人就會開始唱着相同的旋律,用相同的歌詞表達出一致向「香港」的敬重與熱愛。
回聲之中他們不知道他人是誰,也不知道他人身在何處,互相即使在聽不見的地方,也同時在歌唱,將全體連結起來的就是這種想像的聲音。唱《願榮光》比起《海闊天空》多了一種痛心(何以這土地淚再流;何以這恐懼抹不走)、憂憤(何解血在流 但邁進聲響透)的感覺,對自由的渴望更多了一分希望(黎明來到要光復這香港)。它不只是一個嘉年華式的主題曲,更是漸漸建構出一個香港民族性的認同及驕傲。
著名法會社會學家Émile Durkheim 認為定期的儀式可重燃隨時間流逝的熱情,而這首香港之歌正為時代革命奠定了思想建構的基礎。有人說是「香港國歌」、文匯報點名說是「獨歌」,可見一個下向上的反向民族主義(Reverse Nationalism)正藉由《願榮光》在慢慢體現,並對權勢者作出威脅。
然而作為生於亂世這命運中,非暴力抗爭的精神象徵相當重要,所帶來的情感牽連亦往往有一定的信仰性意義。其實運動中的Pepe已經有吉祥物的感覺,圖騰背後所背負的力量就是抗爭帶來的希望。希望,大家能藉着這些非物質的力量堅持下去,我願榮光歸香港。
-\-\-\-\-\-\-\-\-\-\-\-\-\-\-\-\-\-\-\-\-\-\-\-\-\-\-\-\-\-\-\-\-\-\-\-\-\-\-\-\-\-\-\-\-\-\-\-\-\-\-\-\-\-\-\-\-\-\-\-\-\-\-\-\-\-\-\-\-
HappyKongner 招稿喇!!!
我哋嚟緊會喺逢星期五加設 【Kongner投稿天地】 ,俾廣大Kongner 弟兄姊妹能夠有發表佢哋意見嘅地方,亦都可以鼓勵大家多啲運用自己嘅闡述能力。
有興趣嘅朋友歡迎直接Facebook Send Message 俾我哋,又或者Email 去 happykongner@gmail.com 同我哋傾都得。
期待收到大家嘅鴻文大作!
納稿標準:合乎邏輯,文句通順,言之成理即可,不過編輯部同事比較嚴謹,大家自己小心。
永恆族嘉年華 在 Happy Kongner 快活角落頭 Facebook 八卦
【Kongner投稿天地】
班長:榮光
這個時代極需要的,是經由世俗的形式,重新將偶然轉化為有意義的命運。—Benedict Anderson
生於亂世中的香港人是相當偶然的,然而負起香港人的身份責任是永恆的。
《願榮光歸香港》一首近日爆紅的香港之歌,差不多每天有示威者聚集商場合唱。就如譚蕙芸所說:同一個空間,可以是資本主義的堡壘;可以是警民衝突的戰場;也可以是屬於人民的廣場。
商場本是一個學生放學、家人聚會的場所,那一個充滿刺激娛樂的休閒之處,在這幾月己經從資本主義的消費聖殿到成為「發夢」的物資站、避難所,再到714沙田新城市的「血洗廣場」後,今天成為香港民族意識的搖籃。
反送中運動特別出眾的文宣戰,經由印刷品的散佈,資本主義協助下為社運風氣細入社區中。所謂「香港人甚麼都缺,就是不缺錢」,示威者不斷印刷文宣品、製旗、眾籌登全球報紙,正如同資本主義以漸增的速度改造了物理上知識的傳播工具,香港人亦找到了不經出版印刷就能宣傳思想、宣傳想像共同體的方法。
Youtube上一直流傳很多動畫短片及歌曲,而《願榮光》不同英文的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和普通話的《撐》,它以粵語及莊嚴的氣氛創造出群眾認同,並以語言為基礎的民族主義。憑藉語言來呈現的共同體往往蘊含了一種同時性(Simultaneity)的經驗。每當音樂響起,彼此素未謀面的人就會開始唱着相同的旋律,用相同的歌詞表達出一致向「香港」的敬重與熱愛。
回聲之中他們不知道他人是誰,也不知道他人身在何處,互相即使在聽不見的地方,也同時在歌唱,將全體連結起來的就是這種想像的聲音。唱《願榮光》比起《海闊天空》多了一種痛心(何以這土地淚再流;何以這恐懼抹不走)、憂憤(何解血在流 但邁進聲響透)的感覺,對自由的渴望更多了一分希望(黎明來到要光復這香港)。它不只是一個嘉年華式的主題曲,更是漸漸建構出一個香港民族性的認同及驕傲。
著名法會社會學家Émile Durkheim 認為定期的儀式可重燃隨時間流逝的熱情,而這首香港之歌正為時代革命奠定了思想建構的基礎。有人說是「香港國歌」、文匯報點名說是「獨歌」,可見一個下向上的反向民族主義(Reverse Nationalism)正藉由《願榮光》在慢慢體現,並對權勢者作出威脅。
然而作為生於亂世這命運中,非暴力抗爭的精神象徵相當重要,所帶來的情感牽連亦往往有一定的信仰性意義。其實運動中的Pepe已經有吉祥物的感覺,圖騰背後所背負的力量就是抗爭帶來的希望。希望,大家能藉着這些非物質的力量堅持下去,我願榮光歸香港。
---------------------------------------------------------------------
HappyKongner 招稿喇!!!
我哋嚟緊會喺逢星期五加設 【Kongner投稿天地】 ,俾廣大Kongner 弟兄姊妹能夠有發表佢哋意見嘅地方,亦都可以鼓勵大家多啲運用自己嘅闡述能力。
有興趣嘅朋友歡迎直接Facebook Send Message 俾我哋,又或者Email 去 happykongner@gmail.com 同我哋傾都得。
期待收到大家嘅鴻文大作!
納稿標準:合乎邏輯,文句通順,言之成理即可,不過編輯部同事比較嚴謹,大家自己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