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懂茄子,怎麼煮都漂亮。
前幾天阿芳在粉絲頁中貼了一張夏日雙拼的照片,酪梨搭配清蒸茄段,發文後,沒想到留言快速跳動,除了大家喜歡這樣繽紛的菜色,發問的幾乎都是提問茄子怎麼煮才能夠有這樣的色澤。
其實照片中的那些茄段,是阿芳整理冰箱,怕茄子老掉,在深夜煮熟放涼後收到冰箱,忙了兩天才發現它依然漂亮的在冰箱等著阿芳,趕快調個沾醬搭配酪梨做搭配,沒想到茄子的美麗是這麼多人在意的事。
照片中的兩盤茄子是阿芳今天用不同的料理方式做出清蒸茄段,同樣都保持了漂亮的顏色跟好吃的口感,如果不說大家一定以為是煮好的茄子分成兩盤。
很多人不愛吃茄子,有一部分不愛它的口感,一部分是因為家裡煮出來的茄子,外表美麗的紫色再出鍋後,退的無影無蹤,連帶潔白的茄肉也變得像生鏽一般,改用油炸,又讓茄子像吸油的海綿一般,加了醬汁後所有的油脂回滲出來浮在菜面上,同樣也令人生怕。
想把茄子煮漂亮的前提就是盡量挑選好品質的新鮮茄子,紫色外表飽滿光亮,頭尾胖瘦盡量一致,拿起來搖晃富有彈性,這樣再加上茄子的煮功,自然就會有漂亮又好吃的茄子可以上桌。
那為什麼茄子經過烹煮為什麼會變色呢,基本上就是在白色茄肉的部分,飽含水份並含有氧化酵素,所以茄子一切開,暴露在空氣中很快就產生了鐵鏽的顏色,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煮茄子盡量要等下鍋前才切開,如果必須要提前先切好,就要浸泡酸性的水份,抑制茄子氧化褐變,再來茄子紫色的皮層,也就是保護茄子高營養價值的金鐘罩,看到蔬果的紫色,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它是一種花青素,是天然的抗氧化物,卻很容易流失在水中。整個茄子的結構很簡單,家庭中烹調茄子的方式,只要這兩個關鍵點同時都拿捏到,用什麼方式煮出來的茄子都漂亮。
阿芳在健康好生活節目裡最常用簡單快速的做法,茄子切段,立刻滾少許油水,放在冷的平底鍋中, 加入半杯水在週邊,蓋上鍋蓋開大火快速煮到沸騰冒出蒸氣再多煮兩分鐘熄火,時間不到前,不要打開鍋蓋,熄火後開鍋拿出來的茄子,自然保持漂亮顏色,還帶有完全煮熟的皺皮,尤其接觸鍋底不碰到水的地方,顏色越濃鬱,遇到比較胖身的茄子,可以從中剖半切段,到油醋水中粘裹一下,把茄肉切面趴在鍋底,用同樣的方法,蓋鍋快煮,這樣子的概念就是加熱速度快,快到茄子來不及產生褐變就已經被煮熟,紫色的外衣也因為沒有泡在水中,花青素沒有泡在水中流失的機會,煮得快,一次煮到熟,不煮過頭,茄子的水份不流失,就不會帶走美艷的色澤。
阿芳20多年來在電視購物幫鍋寶銷售鍋子,有一個鍋子叫做不鏽鋼蒸煮鍋,也就是下面可以煮湯上面有一個蒸籠層可以蒸菜的湯鍋,阿芳在公司的菜色資料庫裡,存著一道蒜蓉蒸茄綿,能夠用在賣鍋子裡的菜色,而且是要在live節目攝影機下開鍋有吸引力的菜色,肯定絕對要漂亮,鍋寶公司負責節目的工作夥伴們,基本上也都要學會這一道菜,我們會在事前準備節目時,先把茄子一切為四半,再改刀切段,在保鮮盒中放入少許冷水還有醋跟油搖一搖就蓋著,同時把蒜蓉辣椒醬油調好,等到節目開NO5分鐘前,工作夥伴就會把它們排在盤子疊成小山狀,肉面相下皮面向上,蒸煮鍋的下層在爐火上煮著湯沸騰著,鍋內充滿著沸騰蒸氣,當節目介紹到鍋子時,阿芳打開鍋蓋放入裝著茄盤的蒸籠層,立刻蓋鍋,不到5分鐘後,下一段的節目鏡頭,開鍋就會看到鮮豔多汁的紫色茄盤,再淋上蒜蓉醬油的當下,觀眾看了想買鍋子,這樣的茄盤,放到節目結束後也不會變色,現場的工作夥伴也都喜歡吃。其實阿芳在形容這些細節的同時,也點出了做茄子的許多重點,拌醋是為了在等待的過程中,降低茄子褐變的速度,沾上油是未來烹調時有保濕及快速吸熱升溫的作用,讓茄子在最短時間完全熟透,肉面向下,皮面向上,疊高層小山狀,就是避免花青素流失到水份中,沒有流失在未來出鍋後隨著降溫,顏色也不容易退掉。
這個方法原理是煮水鍋內旺盛的水蒸氣,水蒸氣溫度高於100度,在遇到茄子表面的油脂,像產生過熱蒸汽一般,同樣讓茄子快速煮熟,這樣的概念,也能夠用家裡方便的微波爐,把茄子切段,排放在盤子中,滴上少許的油,均勻抹擦一下外皮,蓋好微波蓋,兩條茄子強微波3分鐘,拿出來同樣可做出漂亮的茄段,因為微波讓茄子的水分子快速產生撞擊加熱,在來不及氧化時也已經被煮熟了,因此微波煮熟的茄肉特別白晰,當然刷上油的茄皮,也沒有機會浸在水氣中,花青素同樣沒有流失,色澤當然也漂亮。
看完三種煮出漂亮茄子的方法及原理,就可以推論到很多人蒸茄子最慘不忍睹的方式,大概就是用電鍋,傳統的媽媽煮飯的時候,同時架上蒸盤放上茄子,外鍋放水開始煮飯,茄子也跟著處於慢慢加熱的環境中,因為熱度,產生了氧化的作用,加上煮飯的時間長,等到煮好飯再打開鍋蓋,花青素也跟著電鍋把茄子蒸出的大量水份都流失光了,滲出了茄肉褐變的顏色,雖然蒸熟的茄子軟綿多水份,但卻醜的的像大便。這樣的形容雖然很不文雅,但也是阿芳覺得最直白的表達。用電鍋能不能蒸茄子,當然是可以的,只要把電鍋裡面的水先加熱到沸騰,蒸茄子的盤放進去要保持熱對流很旺盛的狀態,蓋上鍋蓋蒸4-5分鐘就要開蓋拿出來,不要一直等到電鍋水份燒乾跳起來才要打開,這樣同樣可以蒸出漂亮的茄子。
再說一說炸茄子, 大家在職業婦女做晚餐時,看過阿芳炸茄子,炸油溫度要高,茄子還要分次下鍋炸,這是因為,油溫高才足夠把帶有水份的茄肉,立刻升溫到足夠煮熟的溫度,氧化酵素來不及作用就被煮熟了,紫色的皮衣,也因為浮在油面上,沒有水份,沒有流失的管道,所以高油溫炸好的茄子紫色特別濃鬱。換而言之,家庭炸茄子的時候,油量用的不多,茄子就要分次炸,油要處於強勢茄子處於弱勢,否則反過來,茄子下鍋後溫度下降,茄子的水份不足以變成水蒸氣就直接流到油鍋中,水油交換,茄子產生吸油的狀態,油中水份又把茄皮的花青素帶到油中,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看到吸油的茄子肯定連外皮都退色。
學會了用油炸的技巧,再推進另外一個用油的方式,炒鍋先爆香的蒜末,這時候同時可以達到熱鍋的效果,切好的茄塊放進鍋裡,同步快速加2湯匙的水立刻蓋鍋,全程大火煮個兩分鐘,有時會聽到油爆聲千萬別開蓋,這個同樣是用的是過熱水蒸氣的原理,等2-3分鐘茄子全熟的時間,先熄火再開蓋,重新開火,快速加九層塔及少量醬油膏少許醋翻拌一下,就可以出鍋,這個煮茄子的方法,做節目時需要常常變化菜色,茄子一做再做,阿芳用這樣的方法把加進去的醬油膏換成了融化的綠咖哩汁做成了綠咖哩茄子,今天寫這篇文章,讓阿芳想起穀盛公司綠咖哩塊的包裝盒照片就是阿芳做的綠咖哩茄子,所有關於茄子的記憶,還有阿芳在家裡全部煮茄子的方法通通寫了出來。
水蒸氣遇熱會變成什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12月9號紐西蘭當地時間下午14:11,最著名的觀光勝地懷特島White Island火山爆發,當天已知造成5人死亡,8人失蹤。且第一時間官方就警告:燒傷程度非常嚴重, 死亡人數可能將繼續攀升。紐西蘭軍隊的八名特遣部隊, 週五特別飛抵懷特島,在那裡他們找到了六名罹難者遺體,且在周六以水路 搜尋兩名失蹤的受難者,整個救援非常危險,因為曝露在高溫而有毒的火山物質中,地面搜索一度暫停三天。目前最關鍵的問題是:為什麼這樣危險的活火山,仍允許旅客進入?火山專家特別指出,這次懷特島屬於「水蒸氣爆發」,這一類型是地下水在密封的岩層裡,被岩漿不斷加熱 水蒸氣急速膨脹,非常不容易監測,一爆發就造成大規模死傷。】
{內文}
12月9號 紐西蘭當地時間下午14:11,著名觀光勝地「懷特島」火山突然爆發。
(現場遊客拍攝即時影片)
我的天哪,到船裡面去 進去 全都進去...
當時懷特島火山兩次,接連性的噴發,此時島上還有47人來不及離開。
(現場遊客拍攝即時影片)
不 不不不
紐約時報報導,火山爆發時"除了船的引擎聲之外,一切都是安靜的","沒有隆隆的轟鳴聲大張旗鼓","火山是瞬間甦醒,瞬間吞噬人類"。
(穆拉\巴西遊客)
就在我們離開並上船的10分鐘後,火山開始爆發,我們的船立刻轉向回島上,想救更多人出來
(CNN主播)
火山噴發數次(兩次),當時島上還有旅客,確認有五人當場死亡,八人仍然下落不明,想找到他們生還的機率非常渺茫
(英國ITV記者)
火山島上另一頭,旅客從岸邊被緊急救出。31為重傷者,其中包括2名英國婦人,被直升機送往陸上急救,許多人遭嚴重燒傷
據火山學家和當地遊客形容,火山噴發當時,大量高溫的火山灰和蒸氣送上3660公尺的高空,再從各個方向翻滾 淹沒整個島,肉眼甚至一度看不出來那裏曾有小島,整個島嶼完全被火山灰覆蓋。紐西蘭官方統計,至少三架救援直升機和數艘船隻,當機立斷冒著極度生命危險登陸救援,成為降低死亡人數最關鍵的舉動。
(CNN特派記者)
這些救援者不是警方不是軍方,他們只是一般民眾,導遊或直升機駕手,他們靠自己力量在火山爆發第一時間,徒手救援,能救多少就算多少,事實上,第一時間並無專業救難人員在現場,結果這些當地的觀光船,火山噴發時他們本來在相當安全的地方,不但沒有掉頭就走,而是轉向火山,拉救了22人脫離險境,且船上的乘客
用非常初步的急救常識,立刻對受害者潑冷水降溫,對他們說話,讓他們不致昏迷 保持清醒
由於火山灰和熔岩溫度,能夠高達攝氏200-800度,有穿著T恤和短褲的旅客皮膚被大面積燒傷,痛得被迫跳到海裡。此時更驚人的消息傳出,監視錄影器清楚拍到,爆發前的火山口還有數名旅客,顯然正準備下山,但是一切都來不及了。
(阿爾登\紐西蘭總理)
目前全島無偵測到任何生命跡象
(李奧納\紐西蘭地質與核子科學研究所科學家)
火山24小時內再噴發機率升高為5-6成,從昨天4-6成增加許多,而且會有不間斷持續的地殼震動
由於火山專家研判,火山再次爆發的機率超過5成,救援一度停滯三日。直到週五,紐西蘭軍方特勤8人才再度飛入極度危險可能中毒的火山上空,重新啟動搜尋失蹤的8人,岸邊早已擠滿焦急而痛心的家人,但不幸的是,又有3名重傷患者傳來不治死亡的消息。
(ABC記者)
今天布里斯本婦女茱莉與她的女兒潔西卡,成為第一批確認死亡的澳洲人,戴洛家族也在今天下午獲訊,麗莎的先生蓋文戴洛不治死亡,麗莎的女兒柔依仍然下落不明
死亡人數不斷上升的悲劇裡存留一個最關鍵,也最令大眾疑惑憤怒的問題,"為什麼 紐西蘭允許旅客前往活火山"。位於太平洋與印度洋板塊交界,板塊活躍碰撞擠壓的紐西蘭,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一部分,而位於紐西蘭北部沿海的懷特島,由於頻繁噴發,被原住民毛利人稱其Whakaari,意指”劇烈的火山”,被16世紀來此的英國探險家庫克船長,取名「白島」(white island),因為島上總是火山灰與蒸氣灰濛濛一片。現在,這座曾出現在電影<魔戒>的火山,長期以來被宣傳為紐西蘭最活躍 最迷人 最值得遊覽的火山,一張最低兒童票260美元(約新台幣7800)的票價,能帶著遊客走進火山口,一直到火山湖口邊緣,凝視火山內部不斷沸騰的核心。
(布萊恩戴洛\紐西蘭火山罹難者之父親)
蓋文的個性是對所行之事非常謹慎估算,所以我非常確定,他們沒有完全被告知危險性,否則他絕對不會去的
紐約時報評論,懷特島曝露出一個問題,亦即,無人負責最終確保遊客安全的相關規定,政府 旅遊業 或小島擁有者的家族都不負責執行安全或保護,而是由"觀光客"自己來決定是否造訪懷特島,即使科學研究單位已在事發前,不斷發出警告給地方政府與旅遊業者。
(CNN主播)
這是我們的疑惑,我們發現一個報告,在懷特島火山爆發前一周才發表,是由紐西蘭地質與核子科學所發表,他們監測懷特島的狀況後認為,"中等程度的火山騷動持續","產生大量的火山氣體和岩漿",其中岩漿噴發高度為20-30公尺高,"這樣的騷動從去年九月開始至今","且越來越頻繁",所以這裡存在一個問題,為什麼仍然允許旅客進入,懷特島火山警示目前為3級,一度提高到4級後,目前再調回3級
懷特島火山事件曝露的第二個問題是,火山噴發,尤其是「蒸氣爆發」類(phreatic eruption),其實難以監測或預警。火山學家解釋,一般火山災害分為「岩漿爆發型」和「水蒸氣爆發」,「岩漿爆發型」較好監測,因為岩漿體積大,它在往地表移動時造成的地震 高溫 和臭氣,較容易觀測並推斷噴發的可能性。而『水蒸氣爆發』則較難監測,因為它是地下水在密封的岩層裡,被岩漿不斷加熱,急速膨脹的水蒸氣將火山口附近堆積的岩石往外爆,形成的激烈噴發現象。但水的密度較岩漿低,因此即使地下水壓力已上升到臨界,地表和水溫也難有劇烈的變化,於是難以預測噴發時間。2014年日本活火山御嶽山爆發,造成31名遊客死亡(27人心肺功能衰竭),就是『水蒸氣爆發』的案例。
(日本御嶽山爆發時影片)
啊 石頭掉下來 掉下來了,這好燙啊 小心別受傷了,怎回事,不行了 不行了
(三宅康幸\信州大學教授)
若是岩漿噴發,地底下的岩漿會先有動靜,會發生地震或是山體膨脹能夠預知(爆發),但水蒸氣爆發的話這些都不會有,所以非常難預測
悲劇之後,英國BBC特別數點全球八國最危險的活火山旅遊地區,包括印尼龍目島<林賈尼火山>,義大利埃特納火山,日本淺間山,菲律賓馬永火山..等,發現這些危險的火山景點,目前"依然開放觀光",至多只有在火山警戒調高到4級時,才會"暫時"關閉再開放。"活火山該開放嗎"。對於這個問題,英國BBC團隊特別分享2017年遭遇義大利埃特納火山突然爆發時,倉皇逃難的影片。
(BBC新聞)
燒燙的岩石從天而降,你必須了解,岩漿溫度熱到超過攝氏1000度,石灰岩劇烈噴發,火山氣體也噴發,每個人開始驚慌逃跑,但是幾乎伸手不見五指
澳洲火山學家卡斯,親身造訪懷特島火山兩次後忍不住說,「這個隨時可能爆炸的鍋爐」,「它註定將變成一場災難」,不料一語成讖。
水蒸氣遇熱會變成什麼 在 愛與恨 Facebook 八卦
親愛的朋友們~午安
我們整理幾個常見的新手問題,無法收錄在書裡,補充在粉絲專頁,與大家分享,謝謝!
♡♡♡♡♡♡♡♡♡♡♡♡♡♡♡♡♡♡♡♡♡
新手發問
Q: 請問老師,應該如何選擇烤箱?
A: 一般麵包食譜會建議使用上下火的烤箱來烘烤, 內部尺寸大約是30到42公升,約半盤烤箱的標準尺寸 ,可容納大約4條12兩吐司模。 以本書的食譜為例,500公克的高筋麵粉所製作的甜麵團,大約要分兩盤來烘烤。
如果家中烤箱,沒有上下火的溫度控制,建議將書中的 上下火溫度相加除以二 即可 ,並將烤盤放在最下層烘烤。
Q: 為什麼烤箱要預熱?
A: 烤箱預熱的主要目的,是讓麵包在送進烤箱時就能於固定溫度中烘烤, 並準確配合食譜中的建議時間 完成作品。
如果從低溫開始烤,不但花費太多時間,同時也會使麵包組織變成粗糙乾硬,外皮厚實,烤成堅硬的小麵包。
但是,預熱的溫度與時間 ,每台烤箱都不同,建議將麵糰分割滾圓後,就可以開始預熱烤箱。到達指定溫度的時間,從10分鐘到60分鐘都有可能,因此,若您是用烤箱來當作發酵箱使用, 記得提早移出麵團,預熱烤箱,避免麵團過發 而烤箱溫度尚未達到,影響後續的烤焙效果。
Q: 請問老師,根據食譜提供的溫度,麵包常常烤不熟或烤焦,該如何預防?
A: 首先,建議讀者可以購買烤箱內溫度計, 每台烤箱的烤溫都略有差異 ,如果溫度差距大約10度左右,可根據食譜的溫度自己進行微調。 以一般60公克甜麵團為例,烘烤時間大約是12到18分鐘, 如果因為無法上色,而拉長烘烤時間,常常會造成小麵包口感過乾,如果上色速度太快,建議調降上火或加蓋鋁箔紙 ,都可以改善上色的狀態。
Q: 請問老師,一盤8個甜麵包,烤出來的顏色不均勻,應如何調整?
A: 一般家用烤箱,越靠近內側的溫度越高 ,或是對角的位置溫度較低,因此烘烤的顏色會不均勻。建議在烘烤5~10分鐘左右可以調換烤盤的位置,這樣就不會造成烤出來的麵包顏色不均勻。
Q: 家中烤箱是美式嵌入式大烤箱,沒有上下火,應如何控制烤箱溫度?
A: 以本書食譜為例, 可設定溫度為180度, 烤盤建議放置中上層, 因為越接近加熱管,溫度越高。
烤甜麵包需要的上火較大,因此建議往中上層移動放置。 若是烤土司,建議放在最下層,若吐司表面已經上色,加蓋鋁箔紙即可。
Q: 烘烤麵團前一定要刷蛋液嗎?
A: 在麵團表面塗抹全蛋液後再烤,可烤出金黃色澤,增加可口的賣相。 若要加強金黃色,則可增加蛋黃的量。 若只想呈現光澤感,可單獨使用蛋白。 在蛋液中加水稀釋,則可降低光澤度。 另外也可以選擇使用奶水或蜂蜜水,來塗刷麵團表面增加光澤。
Q: 請問老師,塗刷蛋液有什麼技巧嗎?為什麼常常烤出斑駁的顏色??
A: 小秘訣是將蛋液用濾網過篩,切斷蛋白筋性以便充分溶化,易於塗抹。
毛刷材質,建議以塗抹時不傷及麵團為主。沾滿蛋液之後,記得壓抹盆邊,去除多餘的蛋液,避免太多的蛋汁滴落烤盤,或堆積在麵包的凹槽處,造成烤色不均。
矽膠塗刷雖然好用,但是容易留下刷痕,建議拿來塗抹軟化或融化奶油,蛋液塗抹以軟毛刷為宜。
Q: 請問老師,我晚上烤好麵包,可以直接把麵包留在烤箱裡嗎?
A: 麵包烤熟之後,建議馬上由烤箱或烤模中取出,這是為了避免接觸烤盤或烤模部分的麵團受熱過度或產生濕氣。
剛烤好的麵包中,充滿未蒸發掉的水蒸氣,在置涼架上冷卻期間,會再蒸發一部分的水氣。如果還排在烤盤上或烤模內,麵包中的水蒸氣找不到出口蒸發,就會產生濕氣,因此建議趁熱取出。
Q: 請問老師,為什麼我的麵包烤出來小小的,都沒有膨脹的感覺?
A: 有幾個原因會造成這個現象:
●基礎麵團攪拌不足
●酵母過期,失效了
●攪拌後的麵團終溫偏低
●最後發酵不足
●麵團過發,抹蛋液或割線時,太過用力,傷到麵團
●烤箱溫度低,烘烤時間太長而使麵團縮小
請試著回想,製作過程中,有哪些細節未留意,下次改善即可。
Q: 麵包剛出爐,都很美,可是等我要拍照的時候,居然從少女變成老婆婆,表面皺巴巴,體積也縮小了,為什麼呢?
A: 很遺憾,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所以要搶時間趕快拍照留念!
回歸重點,這個原因是因為麵包剛烤好時,內部的氣體遇到高溫膨脹,但是隨著麵包逐漸冷卻,體積就縮小了。
剛烤好的外皮,成為內部蒸氣的出口,多少也會變軟產生皺皮。
如果塌陷嚴重,則要考慮是否烘烤不足,或發酵過度而使麵團膨脹過度。
水蒸氣遇熱會變成什麼 在 26 水蒸氣變成水 - YouTube 的八卦

An app made just for kids. Open app · 均一教育平台Junyi Academy. 135K. Subscribe. 135K subscribers. 9. Share. Save. Report. ... <看更多>
水蒸氣遇熱會變成什麼 在 [題目] 水從液態變氣態時重量會改變嗎? - 看板Physics 的八卦
[領域]
普物
[來源]
今天自己突然想到這個問題
[題目]
假設今天有個容器,裡面有裝水(一分滿或更少)
容器內為完全密閉系統,無任何物質進出
此容器連水一起秤重的重量是W1
若現在將此容器加熱,使容器內的水沸騰變成水蒸氣
假設此容器可承受壓力的改變
那這個時候再去秤重,得到的重量W2會小於W1還是等於W1呢?
[瓶頸]
若水從液體變成了氣體逸散到大氣中當然量到的重量會變少
但若是我設定的密閉空間 物質不會跑出去
頂多是容器內的壓力變很大 但是想不清重量是否會改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0.99.237
應該是所謂的視重吧?
那情況會變不一樣嗎? 另個小問題...氣態的水和一般的大氣,是液態的水比較輕嗎?
但是若體積是可變的則會因為浮力增加而視重減少...這樣?
※ 編輯: hihinox 來自: 125.230.99.237 (07/29 02: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