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累一點,明天一點都不累》
培養做家事的能力要慢慢來,不能一次教太多,也不能以成年人的標準對孩子吹毛求疵,更不能因為看不順眼就氣急敗壞。
你吼叫的分貝+嫌棄的表現與孩子的抗拒程度是呈正比的。
這是一段 ”漸進但不間斷” 的歷程,舉個生活中「飯後的善後」實例供參考:
1.首先要讓孩子知道,餐後必須將桌上所有的碗盤筷子收集好並拿到廚房。
2.一陣子之後,引導他們去廚房拿抹布來擦桌子。
3.慢慢的,進入洗碗練習,但剛開始洗碗的孩子真的只知道要洗”碗”,對於水槽以外的器具是無感的(好比杯子、砧板、鍋子或鏟子)。
4.接著,要讓孩子知道除了”碗”之外,清潔杯子、茶壺、咖啡壺、砧板、鍋子、鏟子、洗菜籃、各類刀具和抹布…等工作也涵蓋在”洗碗”的範圍裡。
5.建構了清洗其他器具的習慣之後,再教他們如何將各類餐具用品歸位。
6.下一個階段就是要學著整理廚餘、刷洗水槽、流理台與爐臺。
7.既然學會了整理廚餘,就繼續帶著他們學會垃圾分類與傾倒的習慣,以及事後在垃圾桶裡裝好新垃圾袋的步驟。
家事百百款,先不提別的,光是從餐桌到廚房這一段7步以內的短短距離,光是關於上述那7件小事兒,我們家就歷經了孩子從幼兒期至青春期的光陰。他們從 ”不會” 到 ”會”,從”做” 到 ”做好” 是條漫漫長路,也是老木耐著性子等待孩子進化時最煎熬的心智磨練。
經常聽到許多父母抱怨著:
「他們洗了也不乾淨,不如我來」
「他們會搞得滿臺面滿地板的水,不如我來」
「他們萬一打破碗盤更麻煩,不如我來」
「他們根本在玩,根本不認真做事,看了生氣,不如我來」
「他們忘東忘西,收拾了這個就落下了那個,不如我來」
「他們動作好慢浪費時間,不如我來」
「他們做完之後我還得重做,不如我來」
如果樣樣都你來,那孩子當然是樣樣都不行啊。
付出耐性是父母的天職,容許不完美也是我們必須做到的功課,只要你願意在陪伴中等待,孩子總有一天會在遊戲和鼓勵中綻放能量。
前一陣子開始,dd在完成以上所有項目之後自發性的替全家人切水果、打果汁或準備甜點;葛哥還展現出主婦級的專業度,不但會主動將剩菜從大盤子裡盛進尺寸合適的保鮮盒,並知道冷卻後才能放入冰箱冷藏,甚至懂得把沒喝完的湯回鍋滾熱以免酸敗。他們的工作品質越來越細膩,考量層面也日漸有了深度。
在一路相伴的過程中,父母勢必得投資龐大的時間與精神成本,但你會賺到與多感動,也會賺到對於未來的安心。現在累一點,以後一點都不累,若是養出一個媽寶,那才真是累死人又操煩到老的事。
有人說:「過幾年等孩子包辦家事了,那他們還要你這個媽幹嘛?」
老木跟你說,老木期盼的,就是當孩子們不需要媽的那一天!
「水槽標準尺寸」的推薦目錄:
水槽標準尺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她假日去上課,一回家,水槽裡的碗也沒泡水,水龍頭沒關緊,馬桶沒沖乾淨,白天連門口燈也不知道是誰把它打開的…
她第一個想法是:「根本沒有人把我當一回事!」
衝進房間,不想說話,腦中像泉水一樣湧出了一堆髒話,還有長期以來累積的怨念。等了一陣子,情緒是消化了一些,但是該不該出去收拾?是不是要質問些什麼?找什麼人來為這個狀況負責?她沒個頭緒,竟然為此猶豫了更久,沒出房門。
看到先生表面上進房來拿東西,實際上應該是要「偵察敵情」,就覺得好笑,想說算了,不想堅持了。可是,她心裡面又認同別人的想法,「懶媽媽才能教出勤勞的孩子」。所以她出了房門,什麼都沒做,眼不見為淨,過自己的生活。
晚上先生提議要帶孩子出去吃,連水槽裡的碗都不用碰,她想要給他們父子一個教訓的機會也沒有,更生氣,她賭氣不出去吃。這下子,他們父子更是看起來很高興的樣子,好像少了一個嘮叨的人,日子更好過一樣。
「好像少了一個嘮叨的人,日子更好過!」這個想法她一直放在心裡,感覺不對,但又好像是實情。
再過一個禮拜,她趁上課的時候,找人討論,頓悟到一件事。對於家事,她有她的堅持與標準,今天她如果都放下不管,水電費可能比較高、家裡可能比較亂,但是至少他們父子生活還是一樣過,過得更輕鬆自在,遇到事情他們自然會想辦法。
「真的沒有我也可以」,原來,最需要改變的是她。
回到家之後,家事還是做,但是她慢慢地做,認清是為了自己做,她希望看到整潔的環境,這樣她自己心裡舒服。她還是會要求他們父子做家事,只是不再發脾氣,標準也降低,有做就好,心情好的時候,還會給他們掌聲鼓勵鼓勵。
調整想法之後,並沒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只是,放下了她長久以來的堅持,也放下了心裡想著的「別人」的想法與評斷—那些別人,大部分是她自己的化身。她少了生氣,多了自然流露的人性。
所謂「對的想法」,其實很多種,一個人使用某種想法,感覺自在安心,那麼自在安心本身就是一件很重要的生活狀態。不是其他的目標不重要,而是能把自己活好是基本。
她要先把自己當一回事,她走了那麼久的人生歲月,終於學到了這點。放過自己,也放過自己所愛的人,只管自己能力所及的事,其他的事由當事人去負責。
.
ps. 對於乾淨整潔的標準,每個人不同。我也認識有媽媽,自己承認因為忙工作、忙小孩,家裡一團亂,亂到一定程度,先生孩子會主動動手整理。
pps. 我認識有人的重點,與其說是乾淨整潔,不如說家人的生活「要按照她的方式」。譬如,物有定位,但只能是她的定位,而且只有她可以改,其他人不能亂動,如果沒徵得她的同意,就會挨她的罵。所以家人回家像住旅館,大小事都要被她管,比較少那種「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的放鬆與安全感。
ppps. 有朋友是直接承認自己有潔癖,不是乾淨清潔就好,還要消毒加殺菌,這確實比較難處理。譬如說,帶孩子出門一趟,回家洗澡加消毒,就要超過一個小時,腦海中還一直浮現會不會帶病菌回家的擔憂,造成除了爸爸之外,其他人都很少出門。這已經是要到看醫生的程度,可是當事人很難因為這種理由就醫,尤其又是到被認為病菌較多的醫院,在這種情況下,家人會過得很辛苦。
.
以上文字改編自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
--------------------------------------------
現正上市中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誠品年曆小卡(尺寸5.5*6.5cm,可放入皮夾或票卡套隨身攜帶)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親簽版
.
2018博客來國際書展(1/4~4/10)
以下7折
■ 療癒誌:洪仲清與你書寫談心
https://goo.gl/S7n3nG
■ 洪仲清傾聽你三書:認識自己與愛,是一生的功課
(跟自己和好 + 謝謝你知道我愛你 + 我想傾聽你)
https://goo.gl/UtXiF4
■ 靜下心去愛:在靜定中找到自己,也圓滿身邊的關係
https://goo.gl/hdANCm
■ 我想傾聽你:懂得傾聽,學會不過度涉入,讓我們用更自在的陪伴豐富彼此
https://goo.gl/DaL936
■ 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
https://goo.gl/YGXA5N
■ 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
https://goo.gl/cckQjZ
■ 跟自己和好:為情緒解套,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2版)
https://goo.gl/7hmTLu
以下79折
■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https://goo.gl/rHgxZV
.
洪仲清線上讀書會社團
https://goo.gl/yjssfM
水槽標準尺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她假日去上課,一回家,水槽裡的碗也沒泡水,水龍頭沒關緊,馬桶沒沖乾淨,白天連門口燈也不知道是誰把它打開的…
她第一個想法是:「根本沒有人把我當一回事!」
衝進房間,不想說話,腦中像泉水一樣湧出了一堆髒話,還有長期以來累積的怨念。等了一陣子,情緒是消化了一些,但是該不該出去收拾?是不是要質問些什麼?找什麼人來為這個狀況負責?她沒個頭緒,竟然為此猶豫了更久,沒出房門。
看到先生表面上進房來拿東西,實際上應該是要「偵察敵情」,就覺得好笑,想說算了,不想堅持了。可是,她心裡面又認同別人的想法,「懶媽媽才能教出勤勞的孩子」。所以她出了房門,什麼都沒做,眼不見為淨,過自己的生活。
晚上先生提議要帶孩子出去吃,連水槽裡的碗都不用碰,她想要給他們父子一個教訓的機會也沒有,更生氣,她賭氣不出去吃。這下子,他們父子更是看起來很高興的樣子,好像少了一個嘮叨的人,日子更好過一樣。
「好像少了一個嘮叨的人,日子更好過!」這個想法她一直放在心裡,感覺不對,但又好像是實情。
再過一個禮拜,她趁上課的時候,找人討論,頓悟到一件事。對於家事,她有她的堅持與標準,今天她如果都放下不管,水電費可能比較高、家裡可能比較亂,但是至少他們父子生活還是一樣過,過得更輕鬆自在,遇到事情他們自然會想辦法。
「真的沒有我也可以」,原來,最需要改變的是她。
回到家之後,家事還是做,但是她慢慢地做,認清是為了自己做,她希望看到整潔的環境,這樣她自己心裡舒服。她還是會要求他們父子做家事,只是不再發脾氣,標準也降低,有做就好,心情好的時候,還會給他們掌聲鼓勵鼓勵。
調整想法之後,並沒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只是,放下了她長久以來的堅持,也放下了心裡想著的「別人」的想法與評斷—那些別人,大部分是她自己的化身。她少了生氣,多了自然流露的人性。
所謂「對的想法」,其實很多種,一個人使用某種想法,感覺自在安心,那麼自在安心本身就是一件很重要的生活狀態。不是其他的目標不重要,而是能把自己活好是基本。
她要先把自己當一回事,她走了那麼久的人生歲月,終於學到了這點。放過自己,也放過自己所愛的人,只管自己能力所及的事,其他的事由當事人去負責。
.
ps. 對於乾淨整潔的標準,每個人不同。我也認識有媽媽,自己承認因為忙工作、忙小孩,家裡一團亂,亂到一定程度,先生孩子會主動動手整理。
pps. 我認識有人的重點,與其說是乾淨整潔,不如說家人的生活「要按照她的方式」。譬如,物有定位,但只能是她的定位,而且只有她可以改,其他人不能亂動,如果沒徵得她的同意,就會挨她的罵。所以家人回家像住旅館,大小事都要被她管,比較少那種「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的放鬆與安全感。
ppps. 有朋友是直接承認自己有潔癖,不是乾淨清潔就好,還要消毒加殺菌,這確實比較難處理。譬如說,帶孩子出門一趟,回家洗澡加消毒,就要超過一個小時,腦海中還一直浮現會不會帶病菌回家的擔憂,造成除了爸爸之外,其他人都很少出門。這已經是要到看醫生的程度,可是當事人很難因為這種理由就醫,尤其又是到被認為病菌較多的醫院,在這種情況下,家人會過得很辛苦。
.
以上文字改編自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
-\-\-\-\-\-\-\-\-\-\-\-\-\-\-\-\-\-\-\-\-\-\-\-\-\-\-\-\-\-\-\-\-\-\-\-\-\-\-\-\-\-\-\-\
現正上市中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誠品年曆小卡(尺寸5.5*6.5cm,可放入皮夾或票卡套隨身攜帶)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親簽版
.
2018博客來國際書展(1/4~4/10)
以下7折
■ 療癒誌:洪仲清與你書寫談心
https://goo.gl/S7n3nG
■ 洪仲清傾聽你三書:認識自己與愛,是一生的功課
(跟自己和好 + 謝謝你知道我愛你 + 我想傾聽你)
https://goo.gl/UtXiF4
■ 靜下心去愛:在靜定中找到自己,也圓滿身邊的關係
https://goo.gl/hdANCm
■ 我想傾聽你:懂得傾聽,學會不過度涉入,讓我們用更自在的陪伴豐富彼此
https://goo.gl/DaL936
■ 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
https://goo.gl/YGXA5N
■ 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
https://goo.gl/cckQjZ
■ 跟自己和好:為情緒解套,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2版)
https://goo.gl/7hmTLu
以下79折
■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https://goo.gl/rHgxZV
.
洪仲清線上讀書會社團
https://goo.gl/yjssfM
水槽標準尺寸 在 [請益] 廚房水槽尺寸+水槽樣式+抽屜的選擇 - Mobile01 的八卦
瓦斯爐跟水槽都有標準尺寸. 除非挑小水槽5X公分以下的,不然水槽款式大多落在7X公分, 瓦斯爐亦然...除非你只要單口爐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