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球的未來做賭注,為了漢堡》
摘自《動物解放》:
「肉品動物與森林爭地。富裕國家對肉品的巨大胃口使農業綜合企業比森林保育者更有錢來對抗抗爭。一點也不誇張地說,我們現在是用整個地球的未來做賭注——為了什麼?為了『漢堡』。」
-
本來抱持著哀嘆的態度看待地球被慢性毀滅的過程,但在看了FB上一篇大人類本位主義的文章後就整個變成憤怒了呢(還發現微信上有一篇內容幾乎一模一樣的簡體字文章,不知到底FB上的繁中版是原創還是⋯⋯?貼在留言處讓大家自行評判吧^^)
我也不是什麼環境或生物學專家,但對於地球的變化感知或求證慾還是有的啦,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假新聞很多,用假新聞來打擊事實還號稱自己不是假新聞的反對者也多,其中他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這都是西方國家/媒體的陰謀!不要被騙啦!」
事實是如此嗎?我們就來針對某反對者的說法和這篇西方媒體BBC報導的關於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的QA來做比對(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49466456):
1.
反對者質疑:「亞馬遜森林大火每年都在燒,今年也沒有特別嚴重啊。森林大火本來就是自然更新的一部分,有什麼不妥的?西方媒體故意不說出這些真相!」
BBC說:「有些森林通過野火清理出較大空間,使得樹木長得更高更壯。但亞馬遜雨林現在的大火不屬於這種『良性』大火。英國牛津大學生態系統科學教授馬利(Yadvinder Malhi)說,亞馬遜雨林起火不是大自然的自我清理機制,只會對森林造成嚴重破壞。他說,潮濕的雨林起火,幾乎都是人禍,極少是天災。2016年,亞馬遜雨林多處起火,部分原因是乾旱導致,因為那一年被認為是『旱災年』,降雨少,森林更容易著火。但2019年雨水充沛,並不乾旱。因此,那麼多森林火災,更可能是因為有人點火。」
再來看以下數據吧,8/10以前的累積的年度大火數量在2016年的確比2019年多,但8/11後情況就不是如此了。的確亞馬遜森林大火每年都會燒,但今年真的沒有比過去幾年更嚴重?今年的大火真的是對環境有益的自然災害?
*點看數據:http://www.globalfiredata.org/forecast.html?fbclid=IwAR03NN59U-hSWfnN2zQ5MMflflm6-F_JPYP-9ImGzSYwVDgqReeSNbBdudM#amazonas
BBC又說:「巴西國家太空署(INPE)資料顯示,今年巴西起火案例比去年增加84%,1-8月期間總共發現74000例,絶大部分發生在亞馬遜雨林地區⋯⋯歐盟的地球觀察機構Copernicus認為評估森林火災的破壞程度,最佳方法是看二氧化碳排放量。今年到目前為止碳排放相當於228兆噸,是2010年來最多的。」
BBC這個西方媒體可沒說亞馬遜以前沒發生森林大火喔,還提出了數據與論述告訴你為什麼今年特別嚴重~
2.
反對者質疑:「亞馬遜雨林為地球提供20%的氧氣根本是假新聞,環保神棍為了點擊率連數據都能造假呢!」
BBC說:「BBC事實核查組發現,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回答。權益組織普遍採用的一個數據是世界上20%的氧氣由亞馬遜森林提供;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足球名將C羅也引用這個數字。但學術界普遍認為這是一種誤解,真正的百分比不到10%。馬利教授說,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大部分是浮游生物產生的。地表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中,有16%來自亞馬遜森林。不過,長期而言,亞馬遜森林吸收的氧氣跟它製造釋放的氧氣數量相等,因此兩廂抵消,等於貢獻為零。」
這點西方媒體跟反對者說得一樣喔,亞馬遜雨林為地球提供20%的氧氣不是事實,不過雨林被破壞之於地球生態無關緊要嗎?又為什麼要破壞雨林呢?撇開氧氣製造趴數的真偽,我們來討論二氧化碳排放的部分吧:
#畜牧業導致雨林被大規模砍伐,而釋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20%都是由於森林砍伐而產生的
根據「地球之友」前任會長David Gee所著《餐桌上的地球》:
「大量的土地被用於放牧和種植飼料。在熱帶地區,單一的作物––牧草代替了被伐光的雨林⋯⋯在英國,為了滿足肉食的需求量,農場的規模越來越大。僅僅6%的農場用於種植我們吃的榖物(如小麥),其面積只佔總耕地面積的一半。50%的榖物就這樣餵了牲畜⋯⋯牲畜直接或間接地產生三種主要的溫室效應氣體,甲烷、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這對氣候變暖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釋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20%都是由於森林砍伐而產生的,其中大部分來自於燃燒的樹叢。」
根據關鍵評論網《畜牧業搶走全球人類的糧食,還讓地球發燒了》的報導:
#一個人光是一個月不消費任何動物性食物就可以減少28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省下621公斤的穀物與126702公升的水
「畜牧業是氣候變遷與全球環境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它排放的溫室氣體的體積,僅次於能源生產所造成的排放(全球畜牧業排放了超過70%的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它導致熱帶雨林被大規模的砍伐,造成大規模物種滅絕,衝擊物種多樣性,它低效率的生產模式消耗了許多的水與土地資源。事實上,聯合國早於2010年就已聲明『全球性的全素飲食轉移,是挽救世界飢餓、能源危機和氣候變遷至關重要的一環』, 致力於解決飢餓問題的非營利組織a well-fed world也鼓勵人們採取植物性的飲食方式。」
再進一步討論人類吃肉/養肉而造成的能量消耗吧,知道能量金字塔的人應該知道,能量在轉移給下一階消費者時只剩一小部分(頂多剩下10%-20%),根據《動物解放》這本書裡作者所提的疑問:「在人類吃的動物肉中,有多少蛋白質是牛已消耗掉,又有多少是留給人吃的呢?答案驚人:人為了吃1磅動物蛋白質,必須給動物吃21磅蛋白質。我們的所得,不及供應的5%。」
「當然,蛋白質只是營養的一部分。如果我們把植物食品和動物食品提供的全部卡路里做一比較,就會看出植物食品更佔優勢。1英畝土地如果種植燕麥,其所產生的卡路里6倍於以之餵豬——最有效的產肉動物——而食其肉所產生的卡路里。如果種花椰菜,則將近3倍。每英畝燕麥比餵牛而食其肉所產生的卡路裏高25倍。其他的營養表也粉碎了肉食與乳製品的其他神話。比如,1英畝的花椰菜產生的鐵質,是以之餵牛而產生的鐵質的24倍,1英畝的燕麥鐵質則為其16倍。1英畝的燕麥所生產的鈣,固然不如以之餵奶牛所產生的鈣,但若種花椰菜,則為奶牛的5倍。」
這樣你還覺得溫室效應是個假議題?吃素對環境沒有幫助?
-
論述分析就到此為止,其他就交給各位自行判斷了^^
我不是專家只能做資料整理,以上所貼的所有論述都不是我自創的,資料來源都已附上,有錯誤當然歡迎提出討論~
每次講議題都還是必須提醒大家,對議題的討論不要侷限於「全有」或「全無」的二元觀點,譬如:
「人類再怎麼破壞地球,地球也沒有因此毀滅啊,有什麼好驚怪的。」
「環保人士都是神棍!」
「那麼愛地球就不要吹冷氣不要買任何塑膠製品,不然就是偽善!」
哎呀,一定要用這麼絕對的方式來否定任何對環保的積極討論嗎?提倡環保的人難道會對著你大吼:「現在就不准吃肉!」這樣嗎?人活在世界上本來就會消耗資源,難不成提倡環保就得死掉?
我個人是無條件支持人類毀滅啦,但在那之前,我還是會繼續為那些反對者口中的環保神棍辯駁的^^
總之並不一定西方媒體提出的論述就真實,環保倡議者中也可能有神棍,但真的不要看到環保兩字就看到照妖鏡般的大叫偽善啦。那樣不會幫助你所生活的環境變好喔,身為消費者你有權利改變生活的環境,少吃點肉(尤其牛肉),面對議題拿出思辨能力,不要被假新聞牽著走~~
啊最後再說一句,環保的終極目標不是保護大自然或造福人類的二選一選擇題(這樣又落入全有或全無的死角ㄌ),而是讓人類與動物和環境共存,「盡可能」製造對彼此都有善的空間。人類減少破壞基本上就能使人類活在更好的環境了,真的那麼想造福人類的話還不快點環保^^
附上最近滿多人討論的搜尋引擎Ecosia:https://www.ecosia.org/
根據維基:「他們將至少80%的剩餘所得公益捐獻,目前正關注植樹。自2009年12月成立以來,將80%的廣告收入捐出,籌資超過1.5百萬美元用來保護雨林。」
氮氧化物溫室氣體 在 張麗善 Facebook 八卦
【天然氣發電-空汙問題-肺癌:全國人民停止用電或是停止呼吸?】
蔡政府的能源政策,無論電量備用容量、綠能發展;從環保、經濟發展、關鍵基礎設施安全,各層面全都說不通。
麗善昨日就815大停電質詢林全院長提別指出,當各界停留在電量備用容量的討論,其實許多行業在錯誤的能源政策下,受到嚴重影響!
臺電只負責一般民眾用電的電費賠償,每戶僅獲得36元的電費賠償,冷凍食品業、餐廳、中小企業因停電造成的損失是否應給予國賠?
另外,天然氣燃燒過程中,由於燃燒溫度非常高,會產生大量的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正是霧霾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時,燃燒天然氣仍然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燃煤的50~60%),且在儲存、運送過程中會洩漏大量甲烷,其溫室氣體效果是二氧化碳的34~86倍 。
我國法定的電量備用容量為15%,出問題的大潭電廠發電量是11%至12%,如果政府有照法規進行,昨天就不會有停電的問題,停電的真相就是發得電不夠用。我國法定備用容量率在2005年時是20%,之後降到15%,若再扣除核一、二部份因政治力介入而無法發電的機組,實質早已降為6%,備用容量率壓到這麼低,發生限電機率當然也就大增。
這幾年因為臺灣經濟成長率不佳,以至於臺灣的總用電量未大幅增加,導致缺電未發生,815之後的台灣的未來,恐怕仍是一片黑暗。
氮氧化物溫室氣體 在 海洋首都中的航海家 Facebook 八卦
石破天驚! 全世界的船東今天值得開香檳!!!
早起的鳥兒有從吃?但是拖拖拉拉的船東有錢賺!正當全球船東為2020的空排限硫令頭痛又心疼,莫衷一是的時候,德國人再次展現其民族之優越性.
德國FUELSAVE GmbH公司為海事船舶上的柴油(MGO / MDO)和重油(HFO)發動機推出一項革命性的增效技術,該技術已通過實地和實驗室驗證,可顯著降低油耗並節省合同保證的10%降低運營成本並提高盈利能力,同時大幅減少排放(CO2減少10-15%,FSN減少40%,NOx減少30-70%等),以節省環境並減少溫室氣體(GHG)具明顯減少目視排煙的顏色。
該公司的突破性裝置稱為FS MARINE +,是一種發電機效率增強解決方案,配備了<機載氫氣合成氣產生器>,該產生器結合了不同氣體和液態水甲醇噴射工藝,可顯著提高燃燒效率,降低燃料消耗並減少排放。它可以在任何船隻上進行改裝,達到IMO船級I和II對於舊船的要求,並且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DNV GL批准的解決方案。
FS MARINE +的經濟和生態效益在歐洲最大的重型起重機船舶的一次為期兩年的試驗中得到證明。對發電機運行沒有負面影響,由於更徹底的燃燒,更好的潤滑和更平穩的發電機運轉以及更少的振動而革命性的改進了船用發電機整體的功能。同時也獲得歐盟委員會根據H2020計劃頒發了兩個“卓越Seals”。
FUELSAVE有限公司,並從歐盟委員會獲得後續1,600萬歐元的資金用於FS MARINE +的進一步研發,並規定為航運業部署這種高潛力/高影響力和獨特的清潔技術解決方案,總體潛力將減少全球每年四千九百六十五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的排放量,相當於2017年全球排放量的5.3%。
FS MARINE +已被證明是一種獨特的減排解決方案,具有卓越的,市場領先的投資回報(ROI),並且在最多15年的保修期內為期三年的短期攤銷,以幫助船舶運營商變得更有利可圖,更具可持續性,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實現獨特的雙贏。
#2020sulfurcap #2020限硫令
氮氧化物溫室氣體 在 工業界的氮氧化物 的相關結果
在正常的燃燒過程中,NOx 有95%的成分為NO,而NO2則主要是燃燒時和大氣中的氧結合而生成。在不利的製程條件下則會生成一氧化二氮(N2O),也就是笑氣。笑氣在醫藥領域用主要 ... ... <看更多>
氮氧化物溫室氣體 在 溫室氣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溫室氣體 [編輯] ; 甲烷(CH 4), 1、 腸道發酵作用(例如畜牧業養牛產生) 2、 水稻3、化石燃料運送少量洩漏 ; 臭氧(O · 3), 光線令O2產生光化作用 ; 氮氧化物, 工業生產 ; 一氧化 ... ... <看更多>
氮氧化物溫室氣體 在 氮氧化物(NOx) - 透明足跡 的相關結果
只由氮(N)、氧(O)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稱為氮氧化物。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一氧化二氮(N2O)為常見會造成空氣汙染的氮氧化物。 其中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