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嗜睡...試睡了快一個月的乳膠枕,我整理出以下幾個特質,才接了這個業配,也是粉專成立九年來第一個業配!
1-頭皮很蘇湖
我只要到夏天頭皮就很容易出現大量毛囊炎,換了不少洗髮精都沒改善,去皮膚科拿藥也效果普普,上個月我拿到這顆枕頭後就睡了幾週,我發現最容易長毛囊炎的後腦居然沒長痘痘了!
拆開枕頭看才知道,原來裡面透氣度超好,而枕套有銀離子對頭皮超友善,我本身體溫偏高,常常睡到滿身大汗熱醒,尤其頭皮冒的汗最多,常常起床後枕頭都是濕的,但換了這顆睡到今天,目前每天枕頭都乾爽舒適,而我家的黑貓桃桃也很愛窩在這顆枕頭上睡覺。
2-我家貓咪很愛
桃桃像是蠟筆小新的妹妹小葵一樣,每次我訂了貴貴的電腦椅她就會霸佔,買了電競筆電他就會馬上窩在筆電上,收購了一些閃亮亮的寶石她也會用身體蓋住寶石不給人碰...
結果我剛拿到這枕頭時,桃桃就一屁股坐上去不走,有時候晚上都是我睡一半枕頭,另一半留給桃桃躺。
桃桃認可的好物,我特別有信心!
3-第一次體驗到靜音模式睡覺
另外一個感受就是,我跟我室友都是打呼怪獸,我偶爾還會被自己打呼震動震醒,但聽室友說我換這柯顆枕頭睡之後,就很少聽到我打呼,除非我有時候睡到枕頭外會打呼外,只要頸椎靠在枕頭上,打呼聲就很小,我也把枕頭拿給室友試睡,他的打呼聲很像跟死神拔河,一下中止一下巨聲一下又卡喉咳嗽...
但他睡這顆枕頭時,應該是頸椎得到適當的支撐導致氣管呼吸自然,居然變成靜音模式,好幾次我都要去確認一下他到底還有沒有在呼吸,因為他睡覺沒打呼聲真的很不習慣。
而我自己則看過很多打呼門診,中西醫都看,而也曾經做過牙套輔助器幫助,也夾過鼻子,還有帶過呼吸面罩,但不是睡不著就是沒有明顯效果,之前也買過各種號稱止酣枕來試,但都沒什麼明顯改善,但目前這顆我是覺得睡起來頸椎很舒服,也大幅降低打呼率。
好,我是睡完才回去看枕頭介紹,如下:
▶與好睡纏綿 為什麼我們敢以纏眠枕為名?
★銀離子枕芯套,
獨特銀離子抑菌台灣紗料製成
1. 以獨家嵌入技術編織製成,可水洗無數次銀離子也不脫落、安心防護更升級
2. 常常不明原因皮膚敏感? 銀離子枕芯套同時拯救您的面子問題
3. 拒絕睡在頭皮屑培養皿上! 銀離子枕芯套守護您的頭皮
★太空衣同等材質透氣溫控枕芯布
1. 不計成本選用台灣製太空衣同等級科技布料材質
2. 時常一覺醒來滿頭大汗、頭皮黏膩不透氣? 躺在溫控枕芯布上就可搞定
3. 想睡得好,頭部溫度也是關鍵! 『人的深層體溫越低會睡的越好』日本睡眠專家永松俊哉曾如此說過。太空衣溫控枕芯布讓您體會與好睡纏眠
★泰國百分百天然乳膠記憶枕
1. 迅速回彈可完美承受頭頸部重量
2. 高度支撐力完美釋放一天疲勞感
3. 丟雞蛋也不會破!
馬上擁有無重力的睡眠品質
4. 天然乳膠自動偵測壓力曲線,
怎麼睡都剛剛好!
溫控透氣 纏眠枕
一天8小時與你纏綿
做最懂你睡眠的另一半
--
好,這枕頭我給過,而且我還想買個兩顆分別給聖媽和包子睡,真的很舒服透氣。
對了,側睡也很舒服喔!
那廠商特別開六折優惠給大家,
六折代碼如下:
[ 我能舒服的睡好覺 ]
結帳時輸入這八個字即可享有六折優惠。
購買網址在這>>
https://www.lhs365.com/products/TjPuZ6UxDL8XeCcK5EratwpB?u=fJpxMM
之前我買過最貴的乳膠枕是在世貿寢具展,買了一顆號稱保證止鼾的乳膠枕,八千多一顆,但睡了一陣子...完全無感,就被放到衣櫃底層了。
所以這次這顆打折完才2100,重點是頭皮狀況和打鼾都有明顯改善,真的划算!
能好好睡覺,值得!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You are what you eat. 人如其食。食物落肚,就是組成「你」的成分。北角「蛇王良」,關心的不在食物氣質,而在乎你的「身體」。一碗招牌蛇羹,混合味湯藥湯,且隨季節轉換,好味亦保健;出名燉湯,也因人調配,講求食療。 You are what you cook. 是老闆細緻和順所以耗時...
氣管敏感藥名 在 葉揚 Facebook 八卦
1.
2020的新年,
我給自己兩個方向,
一個是增加健康,
另一個是減少遺憾。
雖然聽起來很像某種童子軍口號或是政令標語,
感覺有點丟臉,
可是這真的是我的終極心願。
最近健康大不如前,
一月份生過兩次病,
一次重感冒一次腸胃炎,
連我原本很自豪的完美膽固醇指數,
健康檢查報告出來結果都有點不妙。
加上肺炎疫情人心惶惶,
二月份一開始,
我還經歷了一次嚴重落枕,
因為頭沒辦法轉,
那幾天只好跟軍人一樣,
別人叫我,
我就如門板一般全身轉九十度面對他。
我希望從這一年開始,
自己能夠在健康這件事上用心一點。
詳細的計畫還沒出來,
但至少含糖飲料少喝一點,多喝水,
想辦法在晚上12點前睡,
然後看看能不能固定一周有個一次的運動。
我之前從來都不運動我只動我的嘴,
前陣子因為亂學別人跳繩跛腳了幾天。
但我已經決定了,
2020年要開始往這個健康的方向研究下去,
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培養成習慣。
大家有什麼厲害的養生招式,
請務必讓我知道,
我很有實驗精神。
2.
說到實驗精神,
上次有提到彼得喝過尿這件事,
我一直以為我有在哪裡說過了,
但因為搬家,
<親愛的彼得先生>那本書我一時也找不到,
不確定有沒有說過不如再說一次好了。
(明明就是個人很想講XD)
在很年輕談戀愛的時候,
彼得有提過自己小時候喝過尿,
而且他是用一種我小時候養過一隻小花貓喔,
那種懷念的口氣說出來的。
我當時很訝異:
你為什麼要喝尿?
彼得:
因為那時候流行啊,
說喝尿對身體好,
我家就一起喝,
只有我爸不喝......
我:
你是,什麼時候喝的?
彼得:
小學的時候吧,
咦,你那時候沒有喝嗎?
我:
沒有......
彼得試圖安慰我:
你不要怕啦,
我是喝自己的啊。
#就算是喝自己的那個也還是尿啊
#我還是很怕
3.
承上。
我繼續問下去:
那......尿要怎麼喝?
彼得露出很有經驗的樣子,
對我侃侃而談起來。
彼得:
這個吼,要喝早上起床的第一泡尿,
前面不要後面不要,
喝中段的尿......
我:
......尿有好喝嗎?
彼得歪著頭想:
真的有差,
你如果前一天吃的東西很油膩,
尿會很難喝,
然後,
你如果吃了某種蔬菜,
那個尿的味道會變喔......
接著彼得又說了一堆他的尿跟食物的對應關係,
詳細的部分我現在已經想不起來了,
我只記得他的結尾是:
我現在沒有喝了啦,
哈哈,我就是只喝了一年而已。
#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所以彼得喝了365杯中段尿
#有變健康嗎
#重點是我知道了這個為何後來還是跟彼得繼續談戀愛呢
#只能說他長得太帥了我腦子停止思考了
4.
我感覺老天好像有點聽到我的願望,
前幾周,
收到白蘭氏寄來兩大包乳酸菌,
請我們試吃,
說是可以調整體質,增強保護力。
收到產品的時候,
我連忙叫彼得跟羅比都來吃吃看,
羅比一開始保持著金牛座的一貫謹慎態度,
露出嫌棄臉不敢嘗試,
彼得則是毫不猶豫馬上開心地打開吃了。
彼得說:
哇好香好好吃,
這個有水蜜桃的味道,
你不吃通通給我吃.....
看著彼得津津有味地嚼著乳酸菌,
我又想起他曾經喝尿的事情,
這個有水蜜桃味道這句話想起來居然有點悲催,
果然古人說由儉入奢易,是有它的道理。
#時代果然進步了保健也變得容易了啊
#感慨搖著我的頭
5.
我也是這陣子才開始研究乳酸菌的事情。
大家不要笑我,
雖然我是一個媽媽,
但是我生完小孩餵了幾個月的奶以後就回去上班,
從來就不知道乳酸菌是什麼。
從白蘭氏提供的資料才知道,
原來乳酸菌有很多好處,
不是只有調整消化道幫助消化,
還可以通過刺激增加體內好菌,
對抗環境威脅造成的人體不適,恢復健康。
我前陣子因為密集感冒連續吃了幾次抗生素,
會因為抗生素導致消化道很不舒服,
當時醫生也建議可以補充益生菌,
因為抗生素除了殺死有害的細菌,
也會殺死正常的細菌,
引起消化系統的細菌群不平衡,
益生菌這時候就可以幫助改善這個失衡的狀態,
建議因為感冒吃過抗生素的人可以吃一下益生菌喔。
#我深深懷疑一月份是因為重感冒吃了抗生素
#後面才又得了腸胃炎
6.
講到這個,提供給大家一個生活小知識,
我因為太常感冒導致氣管發炎,
一生病就會找一間附近的診所趕快看一下,
所以有吃過一次抗生素發生過敏,
喉嚨跟嘴唇腫起來,
後來去另一個診所時,
我跟醫生抱怨這件事,
醫生請我把藥物的名稱給他,
他就幫我註記在健保卡的用藥史資料中,
以後所有醫生就會知道我不能使用這個抗生素。
真的是超好的,
如果吃過不適應的藥,
這招大家可以學起來。
#難怪羅比說長大要帶謝醫師去坐BMW
#還要買皮衣給他穿
#好醫生會照顧你多一點
#不過每個人還是要好好照顧自己脫離抗生素更重要
7.
我跟彼得炫耀,
吃了乳酸菌以後,
我連續幾天都有上廁所都很順暢耶!!
彼得難得露出專業學者的神情,
追根究柢地說了一些話:
我有發現,吃了這個以後,
大便變的顏色比較淺......
也有比較軟的感覺......
我不想聽下去,
摀住耳朵啊啊啊啊地叫了幾聲後就逃走了。
彼得還在後面問:
喂,你大了幾條?
每一條分別有多長?
我揮著手說:
我不知道啦我不知道......
養生專家彼得絲毫沒有要放過我的意思,
他接著說:
你大的時候有幾條要自己算啊,
那,你覺得有沒有比較好切斷?
#我長大了你現在也沒有那麼帥了
#請不要談太多切斷的事情
#我還要出書當作家啊
8.
對了,
我看到白蘭氏提供的資料說,
根據調查,
全台大約有77%的小一兒童有過敏體質。
我立刻跟長輩分享這個77%的資訊,
因為羅比是鼻涕王,
一直以來都很讓人擔心,
但原來不是只有羅比早上起床會打噴嚏啊,
這是兒童界很受歡迎的事情。
我深深建議所有廠商要把這樣的資訊公開,
媽媽壓力就會減輕很多。
#比如說百分之七十七的寶寶都看起來很矮
#或是百分之七十七的矮小寶寶都是天才
試用心得與點評給大家參考:
我自己在讀益生菌的相關文章時有發現,
一般益生菌產品都會標榜菌數有多少多少隻,
但其實菌種比菌數重要,
而且每一種菌種的成本都不一樣,
要選可以真的進入腸道裡面的,
一般來說,
雙歧桿菌、乳酸菌、乳桿菌,
是比較能夠成功抵達腸胃道的益生菌。
白蘭氏的產品主要是乳酸菌,
有來自日本專利的長效活菌種,
耐胃酸跟膽鹼,
另外,也不是所有乳酸菌都能調整體質,
有的只是具備促進消化讓排便順一點的功能,
白蘭氏的乳酸菌,
有加了LCW23這個專屬台灣人體質菌株,
適合因為氣候環境變化容易敏感的情況,
加上木寡糖等等成分,
可協助一些上廁所的問題,
所以這款產品,
我家三人都能用上,還不錯。
最後,我還是那個親身建議,
最近感冒吃過抗生素的,
跟我一樣吃抗生素會肚子痛的,
可以來試試看保養一下身體喔。
這次白蘭氏也提供免費試用抽獎三份給需要的朋友。
#想抽看看白蘭氏的網友請按讚說我要抽並且分享你們的過敏經驗吧
#再次由彼得以神祕的機制抽出三位
#沒事的也可以分享你的矮小經驗或是喝尿經驗
#再次懇求大家提供我好的養身方案我要來完成2020的健康大計
歡迎參考白蘭氏官方網站: http://bit.ly/3c7GoUV
要買的話可以有優惠代碼折一百元:YEH100
氣管敏感藥名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媽媽要試著自己堅強已經很不容易了,有時還要接收來自他人的比較與評價。
「人家的媽媽都九點就可以讓孩子上床睡覺……」
「你怎麼都不跟媽媽玩?跟阿嬤比較好玩,對不對?」
「是不是媽媽在家都沒讓你吃飽,這裡的飯,比較好吃吼?」
讓媽媽一秒跳腳的話很多,但往往最容易踩到地雷,炸得媽媽還要花很多時間修復、療傷的,就是這種帶著貶損與否定的比較。
面對他人有意、無意的比較,我建議,最好的方式是提醒自己,我們無須從比較的優劣中來認定自己,甚至感到自我挫敗與自我懷疑。
只有我最清楚我與孩子的關係有多踏實、緊密,因此我會告訴自己:「這些比較,也許是對方用來建立自己的價值的,但我的好與不好,不需為人所道。它已真切存在我與孩子心中。」
當我越穩定時,自我的價值也越不易因關係的脆弱而動搖,彼此才有機會跨越育兒的困難,為對方的付出給出肯定,也一同為了孩子繼續奮鬥、掙扎前進。
取自《你實在太累了,不是不會當媽媽》
……………………………………………………………..
各位朋友,早安:
某些長輩喜歡用貶損晚輩的方式,來刷自己的存在感。還好,這個議題我們討論過好幾次了,版面上的朋友大概會有警覺—批評否定所帶來的短暫優越感,並不能變成實質的自我肯定。
一個能自我肯定的人,常會專注在自己身上,知道自己要的是甚麼,然後試著自己滿足。所以即使您沒有孩子,也不是女性,這篇摘文中使用的方式,也適合您用來鍛鍊金剛心,去抵禦他人的言語攻擊。
透過建立心理界線,我們把心力保留給自己。媽媽能快樂安康,孩子才更有機會成長茁壯。
自我肯定要夠力,認識與接納自己都要同步進行。這時版面上與直播討論的許多方法策略,都可以成為您的靠山。
停不下自我懷疑,還有滿肚子怨恨,那就來讀讀好書降火氣。其實以為過不去的日子,也就這麼一天一天過去了。好像每一步都很艱難的時刻,記得回頭看,謝謝自己已經走了好長一段。
祝願您,接納自己的心痛與哀傷,這能轉化為對自己的疼惜!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811987132150902/
……………………………………………………………..
「都是你亂吃加工食品,孩子才會過敏……」
──媽媽的原罪
【文/ 陳彥琪】
當媽媽面臨他人的比較與評價時,請為自己、為孩子,劃下那道心理的情緒界限。
「我今天跟朋友爬山,他們說現在食品加工的太多,你就是懷孕的時候吃太多,小孩才會這麼容易過敏。」
咦?有事嗎?聽到這番話的我,心裡忍不住要對我媽翻白眼。
連醫生都無法斷言孩子過敏的原因,究竟是先天遺傳,還是後天飲食了,怎麼你們一個比一個還瞭解。
我的母親老是如此。她們一群婆婆媽媽聚在一起,時不時的在我面前拋出一兩句惹得我神經緊繃的話,然後拍拍屁股跑掉。
▍「小孩氣管不好,一定都是你喝冰水的關係……」
我想起剛剖腹生完,住在醫院的第二天,隔壁住進了一個年輕的產婦,因為是自然產,馬上就能夠下床到處走動。她抱著孩子,與丈夫兩人沉浸在初為父母的喜悅中,而我只能拖著疼痛的身軀,蹣跚地走去嬰兒加護病房,定時的餵孩子奶。對照他們母嬰同室的手忙腳亂,我的心裡有許多說不出的複雜滋味。
然而,到了隔天,當我又拖著步伐回到病房時,房內卻變得好安靜。沒有孩子咿咿呀呀的叫聲,連大人的交談聲都沒有,看來是出去走走散心了。
但先生卻壓低了聲音,要我這幾天都記得輕聲細語。
先生說:「隔壁的寶寶好像不知道為什麼氣喘,還是發生了什麼事。總之,寶寶被推回加護病房觀察了。但重點也不是這個,是對方長輩一進門就一直叨唸那個媽媽:『就說要你不要一直喝冰水。現在小孩會氣管不好,一定都是你喝冰水的關係。』媽媽已經很難過了,聽到這些,只能一直哭。」
▍才剛成為孕婦,就被責怪
這件事情對剛生完的我來說,也是一件好敏感的事。
看著隔壁空著床,卻拉起來的簾子,即便我們沒碰過幾次面,甚至連對方的臉都記不太起來,但是瞬間升起的同理心,讓我彷彿也陷落在才剛成為媽媽,就急著被指責的難受心情裡。
其實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挺著大肚子的我,就已經為了能不能熱敷、用電子秤、喝手搖飲料,這種芝麻綠豆點大的小事,而被責怪「對胎兒不好」、「沒有當媽媽的自覺」所苦。
有的時候,左耳進,右耳出,也就罷了。偏偏自己還放在心上,之後又不甘心的上網瞭解,因此,不僅看到一堆無法查證的言論,還順帶看進更多「懷孕禁忌」的文章,讓自己更加恐慌與無助,真的令人好感慨:有了孩子之後,這種看似「好心的建言」,真的比算命還恐怖。
算命的還會要你掏出幾把香油錢,消災解厄就沒事了,但是這類都是「你亂吃加工食品,孩子才會過敏」的媽媽「原罪」,我們既不能確定是否媽媽就是肇因,也沒有辦法回到過去做改變,是要怎麼樣消解?
我突然很羨慕那種可以把閒言閒語都當耳邊風的人,偏偏長輩是自己家的,又是關乎孩子身體不好的咎責,我就是會狠狠地放在心上,還會一直想要與之爭論或辯駁,弄得自己精疲力盡,一副難以相處的樣子,然後孩子又會多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讓人有機會去逮著媽媽的小辮子,再次被大做文章。
▍為自己、為孩子,劃下情緒界限
但是,孩子終究是我自己的呀,那些看起來好像很關心的言語,不過就是想表達「我也是有想法的」,而劃下到此一遊的痕跡,隨後拍拍屁股就走人。
甚至也不知道自己留下的痕跡,媽媽需要花多少時間去磨平,而我越是想去抵抗、爭論,就好像是在這痕跡上加深烙印,讓自己反而更陷入被劃傷的痛苦中。不如保留自己的力氣,在勉強撐起笑容,感謝對方關心之餘,悄悄地把孩子這塊大石移走,不再讓人有機會劃下屬於他的無心刻印。
當媽媽的,真的要不時為自己、為孩子,劃下那道心理的情緒界限。如果我開始能夠不將這些風涼話,作為對自己的批評與指責,那麼,我就能為孩子保留更多的心力,專心地呵護他長大就好。
▍最傷媽媽心的是,貶損與否定的比較
媽媽要試著自己堅強已經很不容易了,有時還要接收來自他人的比較與評價。
「人家的媽媽都九點就可以讓孩子上床睡覺……」
「你怎麼都不跟媽媽玩?跟阿嬤比較好玩,對不對?」
「是不是媽媽在家都沒讓你吃飽,這裡的飯,比較好吃吼?」
讓媽媽一秒跳腳的話很多,但往往最容易踩到地雷,炸得媽媽還要花很多時間修復、療傷的,就是這種帶著貶損與否定的比較。
要說別人家的孩子養得不錯,也就算了,好像非得踩著自己,才能彰顯他人的好,而讓許多媽媽一下子又被推進無底洞。無論怎麼努力,好像只要再拿其他的第一名出來比較,就永遠沒有翻身的一天。
作為媽媽這個身分被批評得敏感、跳腳,似乎更勝過於直接對自己的人身攻擊。以我自己為例,我發現我反而可以接受自己被說動作慢、情緒化,但怎麼可以意有所指的說我是不夠格的媽媽、不稱職的母親。
▍我疲憊地與孩子一起大哭
我還記得有一次,半夜兩點左右,孩子輾轉難眠。不知是睡前奶喝多了脹氣,又或者是天氣炎熱,風扇直吹,讓孩子有點小感冒。總之,一陣猛咳後,孩子居然吐了滿床都是。
我手忙腳亂地抓著哭鬧的孩子洗完澡、吹完頭髮,居然也已凌晨三點多了。而當要重新哄孩子睡覺的時候,自己連日來半夜陪伴過敏兒抓癢擦藥、濕毛巾冰敷的疲憊以及心累,全都一湧而上。抽抽噎噎的,我竟就跟著孩子一塊在床邊哇哇大哭。
忙著幫一家子清理床墊、手洗被單的先生見狀,居然沒好氣地丟下一句:「也太誇張了吧,這樣就哭?那些先生在外地工作,得自己一打一的媽媽,怎麼辦?」
當下的我,一聽到這些話,立刻抓狂。
在當下的情緒上,我們兩人互相指著對方鼻子罵了些什麼,我已經無從回憶起。幸好當時有一個哇哇大哭的孩子,把我們兩人拉回現實。
我們一個人回頭安撫孩子,另一個人則認命地去把該洗、該晒的東西處理完。
透過這樣的「停火」機制,在孩子昏昏沉沉睡過去後,我的腦袋反而清楚了起來。我細細地思索剛剛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會讓自己的理智線瞬間斷裂,還讓爆炸的情緒到處噴發。
我可以理解我先生半夜也被驚醒,忙著「解決問題」,就讓他精疲力盡了,而當他看著我的情緒潰堤,他感到不解,但他更希望我作為一個大人,就要顧好自己、別扯後腿。當下我們兩人的身心狀態都很脆弱,自然撞擊不出什麼正面能量的火花。
▍媽媽是一種無時無刻都會被評價的角色與工作?!
「這樣就哭,那些自己帶小孩的媽媽,怎麼辦?」這句話一出來,重重敲擊的,就不只是我自己的情緒問題了,而是「你這樣怎麼當媽媽」、「別的媽媽更苦,也都自己撐過來」的責備與否定。
為母一定就要強嗎?那些一打一的媽媽怎麼辦?當然沒有怎麼辦呀,大家都會難過、憤怒、失望與沮喪。難道我在最親密的伴侶前,還要假裝堅強。我當然也會希望可以被體諒好幾晚難以入眠的辛苦,不然還能怎麼樣呢?
你看,媽媽就是一種無時無刻都會被評價的角色與工作呀,難怪網路上還有廣告用揶揄的面試方式,告訴社會大眾,這份二十四小時高道德要求、高工作標準,卻沒有薪水的工作,才沒有人要做。
▍提醒自己,我們無須從比較的優劣中來認定自己
面對他人有意、無意的比較,我建議,最好的方式是提醒自己,我們無須從比較的優劣中來認定自己,甚至感到自我挫敗與自我懷疑。
只有我最清楚我與孩子的關係有多踏實、緊密,因此我會告訴自己:「這些比較,也許是對方用來建立自己的價值的,但我的好與不好,不需為人所道。它已真切存在我與孩子心中。」
而在伴侶關係中,明明冷靜下來,可以看到在育兒的挫折中,兩人都渴望被體諒、被看見自己的努力,也都渴望受傷的心情也能被照顧,並一起攜手解決問題,但是強迫對方趕快站起來的方式,我們卻總習慣用「比較」的方式來攻擊、指責對方。
其實,比起用力地帶刺索討,找到關係中的「停火機制」,來讓自己沉澱、冷靜,反而格外重要。
當我越穩定時,自我的價值也越不易因關係的脆弱而動搖,彼此才有機會跨越育兒的困難,為對方的付出給出肯定,也一同為了孩子繼續奮鬥、掙扎前進。
.
以上文字取自
你實在太累了,不是不會當媽媽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5865
@寶瓶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
已額滿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氣管敏感藥名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You are what you eat. 人如其食。食物落肚,就是組成「你」的成分。北角「蛇王良」,關心的不在食物氣質,而在乎你的「身體」。一碗招牌蛇羹,混合味湯藥湯,且隨季節轉換,好味亦保健;出名燉湯,也因人調配,講求食療。
You are what you cook. 是老闆細緻和順所以耗時的羹湯做得出色?還是年年月月的慢燜細燉令劏蛇佬變得溫柔?Cook,沒有花巧,只見年過六旬的老闆夫婦,一日十八小時埋首細活,切洗燉煮間,洋溢濃香,釋出營養,還有一道長流細水。
從早上九時三刻鑽進店鋪廚房,到下午四時多,老闆葉國良才首次踏出小店蛇王良,一枝箭直奔街市。「我每日都來春秧街,買燉湯的雞和豬肉,一定要新鮮的。」他三步併作兩步,買了竹絲雞,即去本地黑毛豬專賣店要了一塊「大?」,貪它燉湯最鮮甜。
而藥材,他選地道的:西藏那曲蟲草、甘肅當歸、長白山人參……「雖然藥材多是人工培植,但水土氣候不同,不地道性味差很遠。」貴價藥材年年漲價,他數年就大量入貨一次,以保湯價穩定。像全日供應的淮杞竹絲雞燉三蛇補氣血、花旗參響螺竹絲雞滋陰補氣補腎,幾年也不過一百五十元;需預訂的,或人參或阿膠或石斛,燉蛇燉鴿燉竹絲雞,連工包料從二百多到近四百元;最名貴的冬蟲夏草燉水鴨,一千六百元有找,豐儉由人。
一盅燉湯,盡收食物藥材精華。除了用料講究,必須燉夠時間。有謂三煲四燉,他盅盅燉上最少四個小時。
度身訂做 隨季而變
家庭主婦也懂用淮山杞子煲湯保健,蛇王良的獨特在於食療,「食療湯水因人而異,譬如你腰骨痛,我們下補腰腎的藥;你咳,下補肺的藥。每個人用的材料不同,所以比較花時間,急不來。」葉國良說。
以前,有個相熟中醫師教他怎樣用藥,訂湯愈做愈多,2004年他乾脆去浸會修讀中藥學課程。一排證書至今高掛在鋪面近天花處,不仔細找未必察覺。但無相干!因為訂湯者多是熟客。
時正初春,乍暖還寒,氣管易犯病。像馮小姐逢星期五就來飲湯,「每次藥材成分都不一樣。我星期五朝早就會whatsapp我的脷過來,跟着告訴老闆狀況。飲了湯感冒少了,氣管也舒服了。」來飲湯,除了buy time,更因那份貼心。
蛇鋪以蛇掛帥,蛇羹自然少不了。蛇王良四張小枱,最多擠坐20人。上午11時40分營業前半小時,食客已在店外引頸以待。無他,蛇羹足料,常跟飯餐,入冬又加配炆羊肉、臘味糯米飯,吃了又飽又暖。
「蛇羹兩個湯底混合,一個好味,一個療效。」葉國良說。取味的湯,用上老雞、豬骨、蛇骨、金華火腿,夠濃夠甜;藥湯不同時令不同用料,「冬天下一點當歸川芎雞血藤,行氣血;夏天減少這些分量,加薏米沙參玉竹,清熱清潤。」是以四季他都賣蛇羹。
小店,細細手作
葉國良入行30多年。1985年跟姐夫在紅磡開鋪劏蛇,兩年後與友合夥自立門戶,取名「蛇仔良」,店逾千呎。他回憶:「人多,管理好吃力。」1994年,他結束蛇仔良,搬到北角開了「蛇王良」。
「那時店只300來呎,大鋪變細鋪,但不用管理人事,所以更加專心工作,適合自己的性格。」全副精神放在出品上,他心裏踏實多了。沒幾年,搬來電氣道現址,做電器的弟弟國強旺季來打理樓面,太太黎玉蘭廚房樓面兩邊走。
「我朝早九點九回來,一直做到十一點八開檔、夜晚十一點半收檔。然後做預備工夫,直至凌晨三點多。」雖然食物種類不多,但全是手作。譬如糯米飯,臘味蒸熟後開邊、反轉,讓油分全流出來。「有些客人覺得糯米飯乾旱,我們覺得這樣比較健康。」
蛇肉、雞絲,由人稱「蛇太」的事頭婆全日不停手撕。清香幼細的檸檬絲,慷慨地放在枱上任君添加,也是她將檸檬葉一片一片洗淨抹乾、刨走葉骨,邊賣邊切,確保檸檬葉新鮮、青綠。
飲湯定姻緣
種種瑣碎,都要認認真真一點一滴去做。因為店小而客人川流不息,湯藥配伍、處理臘味糯米飯、炆羊肉……工夫得待店鋪關門後才有地方、時間做。
每晚夜闌人靜,小店獨剩夫婦倆。在鋪面,這邊十來廿個燉盅在空枱上列陣,老公葉國良時而拉櫃桶,時而鑽廚房,抓出一包包藥材,手眼代秤,調配湯方。那邊蛇太也佔一桌,原條蛇肉堆了個小山;一縷縷的被指間小刀迅速劃成細絲落下。
「結婚前,我很怕蛇。」蛇太說。婚後嫁雞隨雞,老公「用蛇搵食」,她就要與蛇朝夕相對,慢慢克服了恐懼。事實上,二人姻緣,也自蛇鋪燉湯。
玉蘭當年是職業女性,做時裝辦房。因患哮喘和鼻敏感,聽朋友介紹到公司附近的蛇鋪飲蛤蚧燉湯,主理者正是葉國良。「他醫好我才追我的,當年他很風趣幽默,總之見到他就笑。」蛇太想起已笑。葉國良看伊人勤力肯捱,誠是人生好伴侶,「現在的人,首先要她外貌好,當然有錢更加好。以前的人,你一定要性格刻苦。」
「當年嫁個劏蛇佬,我老闆同事朋友都反對;不過家人沒有,驚我攝灶罅!認識他時我已經28歲,幾年後才拍拖。」玉蘭偷笑。「我和太太一起在廚房做了十多二十年了,拗撬是有的,拗完就算數。」老公總是不慍不火。「我性格非常急,又中氣十足,所以老公很忍到我。」蛇太哈哈大笑。她以老公為偶像,十多年前也完成了中藥學基礎課程,好能助夫一臂。後來兒子回店,一樣讀了。
不能計劃 做好當下
31歲的兒子Andy在澳洲讀商科,五年前因缺人手回店來。生劏活蛇的階段早已遠去,作為蛇王之子,現在他煲煲蛇羹,執頭執尾。葉國良深明飲食業困身,接手與否,他尊重年輕人的意願,「老實說,像我們一天做十幾二十個小時,你都未必想他做。」年屆62歲,他承認步近退休,「但真是欲罷不能,很多客人來訂湯,名人都不少,因為私隱問題我們都不說,政商界又有,娛樂圈又有。」
回首,正是燉湯讓劏蛇佬蛻變,闖出名堂。話說90年代他劏活蛇,同時賣蛇羮、燉湯。「2001年,衛生幫來查牌,他說葉生你叫我們怎做呢?你新鮮糧食牌不能賣熟食的,但你賣燉品連我老闆也來光顧,不如索性轉飲食業牌啦!」他惟有「封刀」,停止劏活蛇蛤蚧,02年轉熟食牌照。
「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舊事重提仍如中六合彩,笑到四萬咁口。03沙士,一度謠傳蛇是病毒源頭,「整個行業好慘澹,很多蛇鋪都結業了,我們剛轉了牌照無活蛇,客源沒受影響,避過了那一劫。」
不少蛇鋪都是「冬天搵埋夏天錢」,葉國良得意說:「我敢說夏天全港九蛇鋪最旺我們了。」因兼賣飯類,蛇羹又隨季節調配,夏天也不乏捧場客。「有些事,你計劃了不代表你可以做得到;你不計劃,又不代表你不成功。」蛇太忙加註腳。
夫婦倆全日擠在三四十呎的廚房,蛇太甘之如飴:「人生苦短呀!明天也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我對住我老公就好開心,所以怎樣做也無所謂。」老公凌晨三點收工,她也跟着凌晨三點收工。
老公也說:「逼逼狹狹,但做得很開心。因為我們做出來的,第一,客人讚賞;第二,我們真是幫到很多人,很多人回頭多謝我們。」除了燉品,鋪面吊架上擺滿一瓶瓶寫了姓氏記認的蛇酒蛤蚧酒,客人有的長居美加菲律賓等地,一年回港一次就來飲酒飲湯,彼此相見歡,都怕他退休。
小店不時受訪,食客蜂擁而至。夫婦倆意見一致:不會客多了就做多些,「一對手,做得多少就賣多少。」老公說。除了日常燉湯,度身訂湯多時十來盅;蛇羹秋冬最旺,「800碗已盡了,多也做不來。你也想行更長的路,老了,就做少些、早些收鋪吧!」蛇太望一望老公說。
小廚房有道接連後巷的窄門,早上透進白日光,慢慢變成暗灰,然後泛起夜燈的昏黃……夫婦倆低頭專心手活,渾然不覺,臉上,總是一抹笑。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
蛇王良
地址:北角電氣道298號地下A舖
電話:2578 8135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2:00nn-12:00nn
詳情: http://bit.ly/2VRnbPa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Y-oXh9javs/hqdefault.jpg)
氣管敏感藥名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浴室牆上的黑點;換季棉被的潮濕氣味;冰箱裡的綠毛蛋糕...黴菌又來了!季節交替,快要進入梅雨季節,台灣溫暖潮濕的氣候,最受黴菌喜愛,除了惱人外,更多的是對身體的危害,你知道食物發霉不是只要切掉就好嗎?又有什麼健康危機?快讓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告訴你!
防霉:除濕是重點
英國倫敦有霧都之稱,原因之一是水氣較多,容易起霧。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分享,日前有一則新聞,一名29歲英國女孩居住在倫敦,佈滿黴菌的環境讓身體愈來愈差,原以為是工作壓力,到醫院就診才發現,尿液中含有黴菌毒素,才發現竟是浴室中的黴菌造成的。
譚敦慈老師說,台灣有北迴歸線通過,溫暖潮濕的天氣容易使黴菌滋生。黴菌的產生有兩個條件,分別是溫度及濕度。因此她強調,「除濕」非常重要。她也提醒,就算是30幾度的高溫,測量家中的溼度發現仍然不低,因此天氣熱不代表濕度就低,家中的濕度還是要經測量來判定較為準確。
早上出門打開房門、衣櫃
早上出門時,將房間及衣櫃的門全都打開,降低濕度。
除濕機放房間中央
因為擔心人員不在可能引發危險,回到家後才使用除濕機,並將除濕機放到房間的「正中央」、不靠牆,同時打開櫃子除濕。
除濕時旁邊別放一盆水
有人會習慣除濕時,在旁邊放上一盆水,但譚敦慈老師也不建議這麼做,因為既然要除濕,就是要將濕度降低,保持房間的乾燥。
木質地板拖地後應除濕
譚敦慈老師也分享,自己家中是木頭地板,拖地之後地板會十分潮濕,就應該要盡快除濕,否則很容易長黴菌。
盆栽蓄水盆別積水
家中盆栽的蓄水盆,教完花後建議盡快處理積水,避免增加室內溼度。
碗筷別泡在水槽
吃完飯應盡快洗碗,避免儲水在水槽,增加濕度。
另外,譚敦慈老師也提到,家中應盡量不要堆積雜物、用過的塑膠袋也建議乾燥後再收納,就能避免發霉。
黴菌易造成過敏、氣喘
只是黴菌究竟容易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顏宗海醫師回應,根據美國疾管署統計,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黴菌約有300多種,以居家環境而言,還是以過敏方面的疾病為大宗。無論家中那裡發霉,支氣管比較敏感的人若吸到黴菌孢子就會產生過敏反應,可能引起氣喘發作。
「如果真的發霉了,一定要清除乾淨。」顏宗海醫師表示,若沒有處理,黴菌孢子會在空氣中不斷飄散,對人體造成傷害。譚敦慈老師也說,根據日本研究,黴菌孢子可以飛好幾公尺,所以務必要將黴菌除根。
除了吸進黴菌孢子造成呼吸道過敏,在食物方面,花生類產品若保存不當,容易產生黃麴毒素,可能增加肝癌風險;咖啡類產品如咖啡豆、咖啡粉,沒有正確保存也會產生赭麴毒素,也可能增加泌尿道腫瘤風險。
發霉食物不要再吃
除了環境會發霉外,食物也會,有些人會習慣將發霉的部分切除後,繼續食用。對此,顏宗海醫師表示,不建議這麼做。因為長在食物上的黴菌,可能會有肉眼看不到的菌絲深入食物其他部分,因此局部切除的方式並不保險。
譚敦慈老師也分享林杰樑醫師的經驗,以前小時候阿嬤做的年糕很大一塊,若是發霉了更是刷洗後繼續吃,她也覺得這個習慣蠻可怕。她建議,少量購買、盡快吃完,才是真正的愛惜食物。
譚敦慈居家防霉小撇步
1、出門前將櫃子的門打開通風,減少櫃子裡濕氣。
2、盆栽如果有蓄水盤,澆花過後應把盤中水倒掉。
3、木製地板如果以拖地等沾水方式清潔,打掃後應盡快除濕,以免生黴菌。
4、家中避免堆放雜物,堆疊的物品也會藏有濕氣。
5、除濕時保持乾燥,旁邊若放一盆水,除濕效果會打折。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4月號《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課》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10
【相關影片】
小心恙蟲病!輕忽死亡率高達6成︱譚敦慈 X 顏宗海
https://youtu.be/mjGJV159lhU
這3種地方容易生黴菌,注意這些事遠離發霉環境
https://youtu.be/OhPzEoQtTR4
洗出農藥菜蟲!蔬果保鮮清洗輕鬆搞定|譚敦慈 X 陳之穎
https://youtu.be/Awd1JwoN2iE
【相關文章】
細菌、黴菌最少!譚敦慈這樣清冷氣電扇除濕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849
花生久放受潮不要吃?黃麴毒素,肉眼看不到的飲食危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680
黴菌必殺技!小心黴菌毒害,6招根除家中黴菌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550
#譚敦慈 #發霉 #黴菌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xhMiJJFDoA/hqdefault.jpg)
氣管敏感藥名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不少人都受過鼻水長流的困擾,就像「開水喉」般,情況一發不可收拾。你以為食粒藥就可以即刻好轉?其實鼻水長流的問題實在不能輕視,分分鐘是身體的健康警號。
鼻水長流是因為鼻水超過了鼻膜所需要的份量,因此鼻水會不停流出,或者向後倒流,從而影響了喉嚨和導致氣管不適。如果是傷風或感冒,大約一至兩星期就會痊癒 ; 如果是轉天氣或長期都有這個情況出現,那很大機會是鼻敏感症狀。
而鼻瘜肉及鼻咽癌的症狀都與鼻敏感有些相似。好多病人如果有鼻瘜肉問題,同一時間都會有鼻敏感症狀,例如打噴嚏、流鼻水、鼻水倒流,所以表面上較難分辨是鼻瘜肉或鼻敏感問題,這時候必須透過內窺鏡檢查才可進一步確認。黃醫生亦提醒,如果流鼻水時帶有血絲,很可能是鼻咽癌的症狀,建議病人必須及早求醫。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5dFeQEJT7s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MAIMBRO-gMQ)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果籽 #鼻瘜肉 #鼻敏感 #醫生 #鼻水 #鼻咽癌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BAyINAauRs/hqdefault.jpg)
氣管敏感藥名 在 【不用藥治好氣喘、過敏咳】|宏品中醫劉師宏 - YouTube 的八卦
氣喘在中醫稱為「哮喘」,哮喘之名最早見於金元時代的《丹溪心法》, ... 氣管敏感 宜多食淮山陳皮大閘蟹寒涼可配薑茶中和湯水藥材愈煲得長藥效愈易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