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
為什麼過去這幾年,台灣要努力推動能源轉型?這是因為,面對氣候變遷,台灣必須積極部署。我們都有責任,要扭轉全球暖化,讓人類和萬物保有永續的生活環境。
今天是 #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在國際上,一股新的趨勢正在形成。
首先是歐盟。前年底,歐盟提出了「歐洲綠色政綱」,宣示要在2050年達成 #碳中和,也就是 #淨零排放。此外,歐盟也預計要開始課徵碳關稅。
接著是印太地區。去年,日本、韓國、中國,都提出了淨零排放的目標時間。然後是我們重要的夥伴-美國,就在今天,拜登總統即將召開氣候高峰會,美國將在全球減碳議題上,扮演關鍵的角色。
世界正在快速改變。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120個國家,提出了在2050年之前,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也有不少跨國品牌商,比如蘋果、Google、微軟,做出了淨零排放的承諾。
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透過減少碳排放,來降低氣候變遷的速度,進而縮小災害。同時,減碳也會改寫經濟的邏輯。誰能率先發展新技術、建立新模式,誰就能在新的全球局勢中,把握住關鍵地位。
台灣會把握住國際的趨勢!在我的第一個任期中,我們透過5+2產業創新計畫,已經全面發展 #綠能 和 #循環經濟。今年元旦,我進一步提出,要找出最符合台灣未來永續發展的氣候治理路徑,把減碳挑戰,轉化為產業和就業的新機會。
當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在談論2050年淨零轉型的目標,台灣也正在積極部署。
在行政院統籌下,政府已經開始評估及規劃台灣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可能路徑。除了穩定推動中的能源轉型,包括製造、運輸、住宅、農業等部門,也必須提出系統性的減碳策略。
有些人覺得這是挑戰,但我觀察到,很多產業界的朋友,已經把淨零轉型的趨勢當作機會。市場的供需兩端,都要改變思考邏輯,把握住新的商機,強化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
像是台積電加入 #RE100 倡議,推動全面使用綠能。也有許多企業加入「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TCE100,嘗試從線性經濟,走向循環經濟,都是很好的例子。
最新一期的時代雜誌,封面上寫著「Climate is everything」。扭轉全球暖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課題,台灣要找到機會,在這波趨勢中,和其他國家攜手合作,創造多贏!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加州野火燒」vs.「奧斯卡新規」。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加州野火燒」獲得66.8%的票數。 加州野火這條新聞真的是最近美國各大媒體的頭版頭,美國加州從8月中雷擊引發火災後,就提前拉開了今年野火季的序幕,現在各個城市都被煙霧籠罩,整個很像沙塵暴一樣,非常誇張。這...
氣候變遷例子 在 美國在台協會 AIT Facebook 八卦
「這次能夠回到台灣擔任美國在台協會的處長,是我無比的榮幸。如各位所知,美台關係正處於新高點,我很希望能與您及所有在場同仁直接合作,共同打造並強化美台關係,同時在各種不同面向上,以及您所提及的所有不同途徑上,一起向前邁進。再次感謝您,很榮幸能來此拜會,我期待親自與您密切合作。」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今天首度拜會蔡總統,雙方在會面中討論美台如何鞏固在區域及全球的合作。美國持續與台灣共同推動我們共享的民主價值、促進雙邊經濟與貿易連結、增進安全合作,並強化美台人民之間的情誼。無論是應對新冠疫情和氣候變遷等全球挑戰,還是推動創新和數位經濟,美台夥伴關係都是我們攜手合作、取得進展的絕佳例子!
✅新聞稿請見:https://bit.ly/3Cz9Tw9
“It is truly a delight for me and an honor to be back in Taiwan, this time, serving as the Director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As you all know, the U.S.-Taiwan relationship is at a high watermark, and I really do hope to be able to work directly with you, madam, and with all of our colleagues here to build and strengthen that relationship and to move forward in many different ways and in all the many different ways that you have mentioned. So thank you again, it’s an honor to be here and I look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you in person.”
AIT Director Oudkirk met with President Tsai for the first time today to discuss how 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 can continue to strengthen our cooperation in the region and around the globe. The U.S. continues to work with Taiwan as we advance our shared democratic values, improve our economic and trade links, further security cooperation, and strengthen ties between our two peoples. From partnering on shared global challenges like COVID-19 and climate change to promoting innovation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our partnership is a clear example of what we can accomplish together!
✅Read the Press release: https://bit.ly/3ArSpzL
氣候變遷例子 在 蘇貞昌 Facebook 八卦
台灣與菲律賓同屬西太平洋,地理位置相近,都會面臨到如颱風、地震等的天然災害,每年夏秋起的颱風季,因全球氣候變遷而災情加遽。
12月4日登陸菲律賓民答那峨島的颱風寶發,重創菲國南部,菲官方指出這是20年來所遭受到最嚴重的風災,至今仍有許多民眾無家可歸,台灣對菲律賓的遭遇感同身受,已經有許多社會救援組織自發性地前往救援,祝福菲國朋友能夠盡快走出災害的陰霾,重建家園。
在氣候議題上,前一陣子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成員,黃品涵以及張良伊在今年杜哈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大會上,以台灣自身遭受風災的例子,呼籲世界各國政府可以重視氣候變遷的情況,並共同面對氣候變遷所導致的天然災害。
台灣加入國際組織處處受制於中國,青年的力量、台灣的地理條件及救難經驗,都是國際無法拒絕的平台,以民間的力量協助政府突圍,這是一條需要共同努力的道路。
氣候變遷例子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加州野火燒」vs.「奧斯卡新規」。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加州野火燒」獲得66.8%的票數。
加州野火這條新聞真的是最近美國各大媒體的頭版頭,美國加州從8月中雷擊引發火災後,就提前拉開了今年野火季的序幕,現在各個城市都被煙霧籠罩,整個很像沙塵暴一樣,非常誇張。這場大火真的超嚴重,不只加州發生森林大火,加州北部的奧勒岡州、更北的華盛頓州,也都有很慘烈的火勢,地圖上看起來可能覺得小小的沒什麼,但其實每塊區域都是幾千公頃在燒,現在整個美國西岸的沿海城市都變成橘紅色,有民眾說一覺醒來還以為自己在火星,真的跟電影裡的世界末日很像,我們也有網友留言說,煙霧甚至已經飄過國界跑去加拿大溫哥華,當地pm2.5已經紫爆了。根據外媒報導,這場延燒一個月的大火已經奪走至少26條人命,還有數十人下落不明,數千個民宅被毀,至少180萬公頃土地化為焦土,相當半個台灣的面積。奧勒岡州州長還說,當局正在為「大規模死亡事件」做準備。現在因為很多地方剛燒完或是還在燒,大家還不能進去,所以無法評估火災破壞程度,也還沒辦法確定傷亡數據。
很多人就問說其實美國西岸應該每年都在燒,但今年怎麼會那麼嚴重呢?原因就是氣候變遷!其實加州夏季本來就非常乾燥炎熱,8月16日當天加州南部沙漠地帶死亡谷國家公園(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一度測得攝氏54.4度的高溫,創下1913年以來全球最熱紀錄。這種乾熱天氣就會導致密集的雷暴現象,就是瘋狂閃電沒有下雨,加州8月中的時候,一週就發生上萬次閃電,是1980年代以來最密集的紀錄,那閃電就非常容易引發森林大火,另外氣候乾燥也導致森林裡的枯樹越來越多,就是非常棒的助燃物,因此高溫乾燥、閃電打下來再加上風一吹,很容易就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這次的大火除了天災還有人禍。像是南加州一場大火,起因竟然是一場「寶寶性別揭曉派對」,「寶寶性別揭曉派對」是近年在歐美非常流行的活動,通常懷孕第20週就可以透過產檢知道寶寶性別,那準爸媽會要求超音波掃描師不要當面告知是男是女,而是寫在紙上放入信封封好,再由準爸媽交給一兩個值得信賴的人,這個人開信封得知「謎底」後,在全程保密情況下,根據寶寶性別來籌辦派對。通常透過切蛋糕,展示蛋糕切面是粉紅色或藍色,來象徵懷了女兒或兒子,或者是拉開氣球,看看噴出來的是粉紅色或藍色碎紙花。然後這種派對就越玩越大,大家都想要跟別人不一樣,什麼煙火、煙霧手榴彈、爆破裝置樣樣來,先前也有鬧出人命過。然後這場發生在「聖伯納地諾」(San Bernardino)的火災,就是因為當地有一對夫婦5日舉辦這種派對,為了耍噱頭,使用一個煙火裝置,結果射出去之後,附近的野草迅速著火,這對夫婦狂奔到車上拿水瓶想滅火,結果當然沒用啊,只好趕緊報案,附近居民也被迫撤離。
不過這次山火其實也燒出了外界很多疑問,明明樹林裡這麼容易發生火災,到底為什麼大家還要跑去這種野火好發區蓋房子呢?其實最主要原因就是大城市房價真的太貴了,我們先前都住過加州嘛,像舊金山、洛杉磯這種地方,賣腎都住不起,州政府為了解決住的問題,就會施壓地方政府多蓋一些房子應付住房需求,否則拿不到州政府的補助,那未被開墾的山林野地就理所當然成了目標。有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加州的「索諾馬郡」(Sonoma county),1964年的森林大火只燒毀了幾百間民宅,但2017年又發生了一場差不多面積的大火,就摧毀超過5000間房屋,顯示當地人口成長了很多。那在三年前的大火之後,當地官員受訪的時候就說,這種事情一定還會重演,因為站在政府立場,他們沒有權力去叫人民不要重建家園,主要有兩個考量,第一是財政:你不重建就會讓人口外移,沒有人就沒有稅收,對地方財政會是重大打擊,沒錢去支付義務教育、垃圾清運、警消部門的薪水,站在經濟的考量下,重建是復甦的唯一辦法。
很多人會說重建可以蓋好一點的房子!像是提升標準、用防火建材之類的啊!不過這就遇到第二點「情感上無法」。這些一夕間一無所有的屋主,勉強住在車上或半燒毀的房屋裡,只希望政府用「最快最便宜」的方式,幫他們重建家園,讓他們的生活盡快回到軌道上,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沒有地方官員會忍心說不,或是拿自己的烏紗帽開玩笑。另外還有一個是,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靠雙手重建家園這樣的觀念似乎變成一種「美國精神」,每次天災後官方就會喊話說:「我們的第一要務就是重建家園!」就好像不重建就等於「投降」,放棄了你的老百姓,放棄了你的選民。結果現在就是燒掉重建、重建又被燒掉這樣一直惡性循環下去。最後恐怕要靠保險公司拒保、讓房市崩潰,才能終結掉這個循環,但就是非常殘忍啦!
雖然氣候變遷的問題我們沒辦法馬上就解決,但至少可以把災害的損失降低,例如根本就不要把房子蓋在野火區,而已經存在的社區,也要靠政府幫忙遷出危險區域,才是目前最能夠治本的方法。大家也不要覺得加州大火跟我們沒關係喔,在台灣也是有很多人把房子蓋在順向坡、土壤液化區,這件事情也非常值得我們思考,人類與大自然爭地的代價,我們扛得起嗎?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氣候變遷例子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上周專訪債券大師Dan Fuss,很多朋友來信,希望大師多講一點,所以本周特別加映一集,上星期我跟Dan 談到全球化的前景跟中美貿易戰到底要打多久,今天這一集我想讓Dan來回答一個非常影響我在家庭中地位的問題。
那就是關於錢的問題,今年初的時候,大家是不是一直聽到許多媒體都一直唱衰經濟?還有一個叫做什麼收益率曲倒掛的,這個收益率曲線倒掛到底是什麼呢?
通常我們借錢給人家,總要看看他現在有沒有工作啊,工作穩不穩定啊,外面有沒有欠債啦,平常會不會亂花錢啦,所以他如果說好三個月就還你,你大概相信他的財務狀況跟現在不會差很多,但他如果一借要十年,這風險就大很多了,你怎麼知道這十年內他會不會被公司開除,或是去帝寶買個房子,去義大利買個法拉利,再去包個年輕的,導致最後還款困難?
但這風險高也不是不能借,只是因為長期的風險高,你跟他收的利息應該就要反映風險程度,要比借短期的高才對。在債券的狀況也是相同的,通常愈長年期的債券,因為通膨等不確定因素愈高,市場所要求鎖定的報酬也高,因此,由短到長債的殖利率會呈現向上的曲線趨勢。
但是在今年美國債券市場卻出現了這樣一個曲線,美國短期債券的收益率卻反而低於長期債券,這就表示很多投資人對經濟前景不看好,所以錢都不肯放長,變成短期債券的收益率反而比長期債券高了。
還沒聽懂,沒關係。
你只要記得在過去五十年,美國債券收益率出現倒掛之後,沒多久經濟衰退就發生了;這很準噢,過去五次經濟衰退前,都出現了這個倒掛曲線,包括2008年的金融危機。
在今年初,這個倒掛的曲線就出現了,所以你就看到所有的新聞媒體都緊張兮兮的說:完蛋了完蛋了,要經濟衰退了。我當然也很權威的跟我老公說,完蛋了完蛋了,要經濟衰退了,你的股票要趕快退場。
結果一整年下來,發生了什麼事呢?
美國股市在今年連創新高,道瓊工業指數今年漲了20%。所以現在我只要一講到股市,蘿蔔頭就會露出我聽你在放屁的表情。
我怎麼會知道呢?因為他不是光想想而已,有時候還會不小心講出來。
總而言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狀況呢?這次債券大師Dan Fuss在台灣的演講,就提到了目前的財經大勢,他拿他去看醫生的例子來告訴大家。
「三個醫生一起看我的健檢報告,每個臉色一個比一個凝重,我被他們的表情,搞得很擔心,我想他們接下來一定是要跟我講,我得要橫著出去了,我等著要聽壞消息,中間那個醫生的臉色難看到不行,但沒想到他突然給我一個大大笑容然後說,法斯先生,我有個大好消息告訴你。我心裡想,我都要去喪儀社報到了,算是什麼好消息。結果醫生說:你的健檢結果,對你這樣年紀的人來說,是很好的消息。」
Dan今年86歲,狀況非常好,但我也不會說他跟20歲的年輕人體能一樣好,拍馬屁也不能太誇張,大概跟25歲差不多啦。但Dan的意思是,老不一定就弱,現在美國經濟是己連續增長了十年沒錯,以過往的經驗來看,的確是差不多時候要衰退了,但這幾年因為各國央行積極介入調節的結果,使得現在經濟循環的時間會拉長,以前也許平均五年半就一個循環,但現在我們正在經歷的這個循環周期,光增長期就可以長達十年。
但是Dan也說,現在因為各國的政治環境都在劇烈變化當中,氣候變遷己經加劇社會衝突的嚴重性,再加上貿易戰讓全球供應鏈重組當中,使得風險越來越高,這些狀況各國央行都知道,也在努力控制當中,但能控制到何時呢?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事?他又用了另一個故事來點醒我們。
「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事?沒有人知道,但只要是在觀察市場的人,都知道有風險,風險在那裡。我的解讀是這樣,市場現在是在運作當中沒錯,而且運作得很平穩,但就像一個在溜冰的人,腳下的冰是很平沒錯,但冰的厚度己經越來越薄了,如果今天是我的小孩,在湖上打冰上曲棍球,我一定叫他們下來。因為現在冰破掉,摔進去的可能性己經越來越高了。」
Dan 也提到目前市場的危險程度在他六十多年的金融投資經驗裡,排名第二,僅次1970年代那次的衰退,但也是越來越接近了。
Dan回答了我,為什麼大家都在講衰退,但股市卻不斷創新高的問題,的確是獲益良多,不過最重要的是,下次蘿蔔頭再說我講的不準,我就可以說:那是Dan Fuss說的。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氣候變遷例子 在 蘇巧慧 Youtube 的評價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的競選政見,早已宣示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台灣,更不能置身事外!我認為要達成這個目標,已不再是環保問題,而是要以新思維、新科技,讓產業升級,讓台灣得以永續發展。
今天在委員會中,我以兩個例子質詢環保署與經濟部。其中,小朋友最喜歡的各類塑膠聲光玩具,壞掉後卻因「不是環保署公告的回收項目」,被當作一般廢棄物,送進焚化爐或掩埋場;但是若能好好回收,甚至是在製造的過程中,就加入循環的概念,不僅能減少廢棄物,甚至可以創造很大的商機。環保署今天也承諾,將透過相關措施的檢討,讓壞掉的玩具透過回收、賦予新生命。
同樣地放大來看,我們都知道事業廢棄物的處理步驟,是追蹤、管理、處罰,但是目前都只著重在處罰端。如果我們可以善用現在的科技,如無人機、AI、雲端大數據等,將廢棄物從源頭追蹤管理,自然能夠有效減少事業廢棄物亂丟棄且無法解決的問題。
用新的科技解決老的問題,不僅是要從技術端去變革,更需從體制去推動。我再次重申,永續發展不只是環保,更是產業轉型與升級,當全球世局變動都將這個概念列為優先時,我們更需要有新的思維與方法,去面對並跟上世界的腳步。
#sdgs #立院永發會 #永續白話文
氣候變遷例子 在 熱浪、洪水、乾旱、融冰……2020年全球氣候危機再度破表! 的相關結果
人類對於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災難與危機似乎已經麻木。但災難與危機不會因為人類的麻木而消失或減緩。2020年又是一個燙手山芋般的案例:多項氣候記錄 ... ... <看更多>
氣候變遷例子 在 氣侯變遷對全球的影響 - 臺灣國家公園 的相關結果
植物的生長環境高度持續向上擴展 · 植物物候改變 · 全球暖化導致作物減少 · 氣候變遷改變了淡水的水質 · 海平面上升減少紅樹林的分佈. ... <看更多>
氣候變遷例子 在 近10年增溫加速!氣候變遷十大衝擊不可不知 - 新頭殼Newtalk 的相關結果
一、全球均溫上升 · 二、極端氣候現象 · 三、海平面上升 · 四、海洋酸化 · 五、生態系統轉變 · 六、水產漁獲量減少 · 七、水資源匱乏 · 八、能源供給不足.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