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很暴力?民進黨才是杯葛始祖】
行政院長蘇貞昌任內國家行政空轉,尸位素餐
缺水缺電缺疫苗、多個會報不開會、3+11和台鐵重大事件至今也都沒給交代!
毫無作為的政府,上台報告還會跟立委反質詢!
拿不出實質的改善、做不到負責,全黨上下齊護航,就別想上台!
既然民進黨覺得國民黨在國會潑水抗爭、表達民意是暴力
我們也幫害怕想起來的民進黨複習貴黨的豐功偉業:
➡️2010年7月8日,立法院召開臨時會審ECFA及配套法案,民進黨立委黃偉哲隨手拔起計時器朝著主席台丟去,砸中國民黨立委吳育昇,導致吳育昇委員額頭逢了8針,另外國民黨立委謝國樑,則是被多名民進黨立委抓傷,咬傷手臂。
➡️2012年因為反對美牛開放,民進黨立院黨團進行5天4夜120小時全體總動員,霸佔主席台,阻擋《食管法》的修法。
➡️2013年因核四爭議與公投問題杯葛議事,並要求讓《核四公民投票特別條例》逕付二讀,6度杯葛江宜樺到立法院報告。
➡️2014年民進黨立委陳其邁擔任內政委員會召委,向國民黨立委張慶忠潑水(民進黨有沒有覺得很暴力?);2015年陳其邁質詢前陸委會主委王郁琦爆出「我恁爸爸啦!」
真要比,民進黨才是體制外的專家
馬政府時期,民進黨每次杯葛, #國民黨都會讓步以回應民意
現在民進黨完全執政也完全不給監督
政院、總統府、黨部外拒馬擋好擋滿,傾聽不到民意也不怕自己被貼暴力驅逐的標籤
凌晨時分派員大批警力驅趕為土地正義抗議的學生
國會儼然成了行政院的立法局,為了貫徹黨意護航離譜官員至極致
既不民主也不進步的民進黨,台灣民意在民進黨任內永遠傳不到立法院內!
如果民進黨這些脫序行為是合理的,那國民黨基於議事規則的合法杯葛又豈能被認為不合理?
如果國民黨透過體制內的程序或手段來行使職權或是杯葛議事,就被認為是在糟蹋立法院,那過去民進黨的行為又該怎麼評價?
#民進黨立委是黨意代表不是民意代表
#只許自己在野失序不許其他在野黨抗議
#當年失序的委員現在都被包裝成暖男和幸福市長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不是預言,這是必然。罷免不是不能罷,是不能貿然罷免,要準備好再來。 剛剛又一堆人傳訊來說你又猜對了,預言再度實現,黃捷罷免果然沒過,而且反對罷免票衝高到比支持罷免還要高。但其實我得要明說,不是我次次猜對,而是人世之理很多時候只要靠單純的邏輯推理,就可以得到必然的答案。 這世界上沒有偶然,只有必...
民進黨立委是黨意代表不是民意代表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這不是預言,這是必然。罷免不是不能罷,是不能貿然罷免,要準備好再來。
剛剛又一堆人傳訊來說你又猜對了,預言再度實現,黃捷罷免果然沒過,而且反對罷免票衝高到比支持罷免還要高。但其實我得要明說,不是我次次猜對,而是人世之理很多時候只要靠單純的邏輯推理,就可以得到必然的答案。
這世界上沒有偶然,只有必然。我過去一段時間不想多講的原因是,黃捷罷免案有很多人在推動努力,他們用自己的時間,自己的金錢,是他們選擇的自由,我不忍多加苛責。但一開始失敗的機率就很高,等蔡英文以民進黨主席的高度出來下好離手的時候,根本就是已經百分之百確定了,以她的個性會壓穩輸的局嗎?
但是接下來我還是可以推估出幾個預測,不會錯的。一、黃捷會加入民進黨。只是不是現在,因為不好看。二、民進黨會拿黃捷這場仗拿來一說一整年,要不是怕誇張,他們不只會說全台灣都討厭罷免,他們其實很想說全宇宙都討厭罷免。三、黃捷兩年後會再選議員,但2024年就會出來選立委。四、傳統政治人物會出來講說甚麼罷免不好罷免夠了,因為這對他們是個威脅,但如果真覺得不好真覺得夠了怎麼不在罷免王浩宇的時候就出來講?現在出來講的都是因為這場敗了所以事後諸葛啦,一點不重要。
所以我簡單做個總結,罷免不是不能罷,是不可以沒有大義名分而罷,是不可以論述不清楚而罷。想發動罷免的人看清楚我接下來講的話:罷免的本質就是一場討厭比賽,是比賽討厭被罷免的人比較多,還是討厭發動罷免的人比較多。其他分析都是狗屁。
所以,要想成功,發動罷免的人必須形象清新,必須沒有明顯黨派色彩,必須要有溝通能力,必須不討人厭,必須要讓這場罷免成為一個威嚇政治人物的運動,這一切才會成功。所以罷免方甚麼到處洗版,寸草不生,隨便攻擊的老招一點用的都沒有,反而增加討厭你們的人,反而增加罷免失敗的機會。
有罷免才好,不然選一次爽四年,一般民眾毫無監督施壓民意代表的機會與權利,這叫甚麼民主?是當皇帝喔?所以我喜歡罷免啊!到處罷免好棒啊!罷免就像戰爭一樣啊!
諸君!我喜歡戰爭!諸位!我喜歡戰爭!諸位!我很喜歡戰爭!
我喜歡殲滅戰! 我喜歡閃電戰! 我喜歡攻擊戰! 我喜歡防衛戰! 我喜歡包圍戰! 我喜歡突破戰! 我喜歡退卻戰! 我喜歡掃蕩戰! 我喜歡撤退戰!
在平原!在街道!在戰壕!在草原!在凍土!在沙漠!在海上!在空中!在泥地!在沼澤地!我喜歡在這地球之上所有一切戰爭行動!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驍勇無敵善戰無前呂布T: https://shop.lucifer.tw/products-detail.php?id=11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民進黨立委是黨意代表不是民意代表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評價
2005 佳龍提出全國首創「台中山手線」政見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說:『提出這有遠見的看法...讓我們眼睛都為之一亮』
【大台中競選總部】成立大會
時間:9月14日(日) 上午9點30分
地點:南屯區惠文路361號(大墩七街口)
電話:04-2382-9229
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orpeople
2005年,佳龍首次參選合併前的台中市長時,即率先提出大台中山手線的政見,規畫要串連原有台鐵的山線及海線鐵路,並將之高架捷運化,形成一個環狀的大台中山手線。當時胡志強市府的交通局長正是林良泰,在2005年11月28日市府主管會報中曾說,林佳龍的構想只能「紙上畫畫、牆上掛掛」,過了7年,2012年6月13日在市府召開的「大台中大眾運輸路網願景說明會」中,林良泰變成公開推崇佳龍對於山手線的貢獻,林良泰說,從原來的「發想」到現在的「推動」,其實林委員給我們非常大的幫助;山手線成胡志強競選連任的政見,今年的7月30日,胡志強於國民黨中常會中報告指出,如果他當選市長後,最優先要做的是蓋「大台中山手線」。十年來胡志強團隊的轉變,令人感慨,但也欣慰山手線成為台中跨越藍綠的共識。
十年來,不論在朝或在野,推動大台中山手線的堅持始終不變,擔任立委期間,更曾多次安排現場考察及質詢交通部長。我認為,從一條山手線可以看出兩個政治人物的表現,如果十年前胡志強和林良泰不是訕笑,而是認同並且執行,現在大台中的山手線早已完成,大台中的交通建設也不會落後十年,應該還佳龍一個公道。
十年前,佳龍喊出要規畫要串連原有台鐵的山線及海線鐵路,並將之高架捷運化,連結起大甲到后里的鐵路,形成台中環狀交通網,並連接山海屯及市區,讓大台中不管是由哪一區到另一區,都不會超過一個小時,當時擔任行政院長的謝長廷,也曾親自南下為佳龍的政見背書。這項政見不僅在2010年提供給蘇嘉全作為競選台中市長的主要政見,也是謝長廷及蔡英文分別於2008及2012競選總統時的重要政見。
謝長廷強調,十年前擔任行政院長時,在場來賓都曾來此為山手線背書,也深信佳龍要為台中改變的夢想與堅持始終如一。謝長廷說,台中的氣候、地理條件是全國第一,但交通問題尚待解決,改變除了要有理想也要有方法,而林佳龍的方法就是以建構大台中山手線來實現。依台中得天獨厚的條件,未來若能串聯起山海屯線,相信發展的機會將以等比級數增加。
而當年有著共同的願景,和佳龍分別參選台中縣市長的邱太三表示,大台中將會在整體的規劃下更有發展,也相信山手線建構完成後,不論原縣區或市區,都能縮短到達目的地所需時間。邱太三說,林佳龍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心中掛念的是為大台中改變的理念,也希望能獲得市民的認同與支持。
何敏誠指出,過去在議會質詢時,也曾請胡志強建構大台中山手線,當時胡市長也承諾好的建設他都會做。十年過去了,只看見民進黨對山手線的堅持是始終如一。未來當然要不分黨派,為台中帶來更大的助益。何敏誠表示,身為民意代表也非常樂觀林佳龍當選市長後,能一同為大台中的建設打拼。
近年來不斷地邀集學者專家、相關部會等進行考察,也在立法院質詢,甚至到日本與JR東海會長及鐵道專家交換意見,十年來一直朝著這項大台中交通建設的願景努力,都是為了讓這個願景可以真正實現,相信也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十年來不論在朝或在野,推動大台中山手線的堅持始終不變,也相信市民會將市政交給真正有心、有行動力的執政者,用選票形成改變大台中的力量。

民進黨立委是黨意代表不是民意代表 在 立法委員洪慈庸 Youtube 的評價
10月15日上午,慈庸前往公民國會監督聯盟拜會張宏林執行長、楊聰榮監事,並在民進黨立法委員鄭麗君的見證下,簽署國會承諾書,強調未來若是當選立法委員,有愧國會議員的職守,被公督盟評鑑為待觀察的立委,將會立即辭去立委職務。以示負責。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表示,公督盟自2007年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國會改革,以及國會議員自我監督的民間運動。公督盟希望透過評鑑方式,讓立委能在出席、質詢、提案,刪減不當的預算等作為,達到最低標準。然而,在最新一期的評鑑當中,國民黨楊瓊瓔委員卻被列為「待觀察立委」,令人遺憾。
慈庸認為,身為一個立委,最基本的就是及格,不連能及格都沒有,這是民眾對民意代表的基本要求。除了地方選民服務以外,全國影響的中央法案也同等重要。但是,許多民眾卻都不清楚現任立委推動什麼法案。只重地方選服,不重中央法案的結果,就是產生了許多「馬意立委」、「黨意立委」。
自從參選以來,慈庸一直非常關注國會改革,以及國會議員對於地方選民應該承擔的責任。除了推動國會改革,立法委員也應該要自我要求、自我鞭策。
因此,慈庸準備了一份承諾書,主動向選區的選民承諾:(1)每月上網公開國會工作日誌;(2)定期在選區舉辦問政報告說明會;(3)針對重大議案,我必須向民眾解釋,不同立場間的的利弊得失;(4)若是有愧於職守,被公督盟評鑑為待觀察的不適任立委,願意立即辭去立法委員職務。
陪同慈庸在場的鄭麗君委員說,慈庸能夠許下重誓,願意把自己立委職務的去留,交由公民團體所代表的人民來決定,這是她看過最負責的後選人。鄭委員也強調,自己雖被評鑑為優良立委,卻有些不安。因為,優秀立委的評鑑標準,包括質詢、提出改革相關的法案等,都只是身為一位立委所該做的,然而有些立委連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到。
麗君姐也跟大家分享,從立法院內部來看,每個會期有十幾位優秀立委,國會卻一點都不優秀,與公民運動相關的重大議案,如公投法、非核家園法案、不當黨產處理的政黨法,這些改革都停滯不前,無法反應人民的期待。立法院若無法反應人民意志,就會淪為附屬於行政機關的立法局。作為現任的立委,她認為,國會需要新興的力量加入,有辦法改變台灣的政治環境。今日慈庸的許諾只是基本職責,「改革的前景,需要新一代的力量一起來努力」。
公督盟張宏林執行長說,公督盟非常樂意見到,洪慈庸能夠支持公督盟的訴求,更進一步提出對於選民的自我承諾。相信這樣的作法,能夠帶動國會議員自我要求的正面風氣。
最後,慈庸也向競爭對手,同時也是資深的立法委員楊瓊瓔提出邀請,希望雙方都能夠對選區的選民,做出自己的承諾。讓國會議員不再是政黨的投票機器,不再迴避選民的監督,向人民承諾,對人民負責。不論選民最後的決定是什麼,都能選出能夠照顧民眾福祉、為民眾發聲的立法委員。
洪慈庸的國會承諾:
(1)每月上網公開國會工作日誌
(2)定期在選區舉辦問政報告說明會
(3)針對重大議案,我必須向民眾解釋,不同立場間的的利弊得失
(4)若是有愧於職守,被公督盟評鑑為待觀察的不適任立委,願意立即辭去立法委員職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