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政策:君為貴 民為輕》
~高金素梅2021.09.23 質詢行政院長
連續幾天的耳鳴、失眠,嚴重困擾著我,勉強完成今天的質詢。
陳時中部長答詢還是一貫的鬼打牆,我質詢施打兩劑的覆蓋率,他總是用一劑覆蓋率來回答,堂堂部長老是在國會殿堂用話術欺騙民眾,這樣的執政團隊令人失望。
今天質詢的焦點是疫苗,看完所有數字,只有感嘆。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無非是為人民服務。疫苗政策,卻讓我們看到「君為貴 民為輕」
請訂閱
《高金素梅 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user/abohom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苗政策:君為貴 民為輕》 ~高金素梅2021.09.23 質詢行政院長 連續幾天的耳鳴、失眠,嚴重困擾著我,勉強完成今天的質詢。 陳時中部長答詢還是一貫的鬼打牆,我質詢施打兩劑的覆蓋率,他總是用一劑覆蓋率來回答,堂堂部長老是在國會殿堂用話術欺騙民眾,這樣的執政團隊令人失望。 今天質詢的焦點...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推薦目錄: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在 雲海 陳雲海 Facebook 八卦
大陸的非同齡朋友們: (回那幾位大陸青年幾天前給香港人的信)
你們好!我是來自香港的「70後」。可能你們同樣在關注旺角衝突中37名被告在九龍城裁判法院出庭受審;這37人中,最年輕的只有17歲。但我奇怪,大陸每天上演無數的寃假錯案,早前被掘打成姦殺判死刑被處決之內蒙古少年,只有18歲。你們卻不去關注?!
我們正在歡度農曆新年,為什麼會有大陸的非同齡人成為順民?互聯網如此發達,大陸人就是沒渠道相互瞭解、探討,連上社交網絡也需翻牆!這一次,有些話,我想心平氣和、坦誠地對你們說:
你們是在六四大屠殺後成長起來的,我把你們稱為是「六四後一代」。我們是在英國管治下成長起來的,我願意自稱為「港英一代」。我們和你們不同,都對自己的道德抱有夢想,對核心價值抱有期待。
聽說,你們困惑於「社資」身份之間,驕傲於「共產主產」的自稱;你們不安於家鄉在世界的地位下滑,不滿於西方或日本曾「入侵掠奪」;你們熱衷於全國裡的「民族主義」口號,不屑於「自由派」的觀點;你們自信於蘇共的文化傳承,輕蔑於中華的文字和教育……
因為如此,家與國就那麼容易分開了!
走在大陸街頭,我會看到解放路、中山路這些蘇化及日化譯名,但好奇怪,捧孫中山,但不捧他的「三民主義」!而且孫中山信基督教,可惜基督教未曾盛行,並不妨礙文革時打破關公、推倒媽祖、破壞土地廟遍佈全國……
香港和大陸青年,我們已經在網絡上爭論了太久,如果中共永遠居高臨下、指責香港,將永遠也看不清彼此,更看不見歷史的真相:
指責香港「數典忘祖」的大陸青年,你們也許知道電影《十月圍城》,卻不一定瞭解王學圻有真實的角色原型,他是一直傾力贊助國民政府革命的香港富商李煜堂(1851-1936); 並非贊助中國共產黨。
你們也許知道抗美援朝,卻不一定知道是香港企業家霍英東,突破西方國家、港英當局「全面禁運」鐵幕運來大量物資; 當中還有毒品,而且搶奪了本港資源!
你們也許看過紀錄片中的「大逃港」場面,卻不一定知道1989年6月4日的北京馬路上,數百名中國人以躺倒的肉身,阻擋住中共的坦克,高聲呼喚素不相識的大陸同胞:「快跳車!快跑!」
指責香港「忘恩負義」的大陸青年,我們也許知道九十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卻不一定知道1998年3月19日,人民大會堂裡擲地有聲:「只要特區提出要求,中央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保護它的聯繫匯率制度!」 係得個講字,港府是自家打的大鱷!
我們也許熟知家常粵菜的「蠔油菜心」,卻必知道這是500多個供港蔬菜基地的女工冒著烈日,按「供港菜心」是用真金白銀買來的;
我們也許知道香港每4天才供水4小時的歷史,卻必知道,東江水是用數以億計錢買來的,就算有時水太多,也不准不買不准中斷!
九七回歸,回歸的不就只是身體,更沒有靈魂。從歷史到今天,正是香港和大陸互相攻擊,彼此排斥,才讓國共內戰爭的難民能逃港!折斷野蠻三反五反的尖刀,穿越十年文革的浩劫,推倒中共鐵網的阻隔而不可斷絕!
斗轉星移,看到有大陸非同齡人在互聯網上留言「我願當中共孽子」,有大陸非同齡人支持所謂的「反台」和全國強拆時,我們感到驚詫。為什麼同為人類,我們之間卻有了這麼大的疏離和隔膜?
也許有人會說,大陸年輕人要做「世界強國」,追求的是西式「名牌房產股票債劵」。但你們是否忘了,這些概念是西方的資本主義獨創,更是中共曾否定的西方文明標誌。2400多年前的孔子,在中共建國後打倒至近年才停,妄想什麼「天下為公,世界大同」;2200多年前的孟子,也在中共建國後打倒至近年才停,喊不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900多年前,范仲淹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300多年前,黃宗羲宣告「天下為主,君為客」…… 這些文化一直由日本人保存!
追求「獨裁專政」就是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可以將「獨裁專政」放棄其中。你們可以充分想像「自我良好」,但不應忘記,共産主義本身就是脫離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憑空移植的。
即使同源於漢唐中原文化,韓國、越南、日本的民主模式也各有不同;同樣的共産主義,在蘇聯、在古巴、在北韓,只是改變了制度,卻沒能解決仇恨、戰亂和貧窮。
你們知道,我們尋求改變,還因為讓人感覺逼仄、失望的中共社會現實。
站在歷史的節點,中共理念遭遇層層困惑,中國發展也面臨種種瓶頸。當你們把遭遇的現實問題歸咎於貪腐時,是否想過,你們以為的問題的根源,也許正是解決問題的鑰匙?是否想過,可以回過頭來擁抱一下民主和自由,但卻被你們輕視、無視甚至敵視的這個大潮流?進步不是單向的,更意味著中共與世界的擁抱、融合和重新認識。
和你們不同,我們也給「世界公民」這個概念有讚有彈。香港最大的魅力,就是被中共侵食中、對自由觀點和市場的巨大破壞力。現在是你們摘下有色眼鏡,真正去瞭解政權的時候了。如果說,前150多年,「中華奇醜」的秘訣在於,你們封鎖了世界文明的出入口;未來的150年,再次創造「中華奇醜」的關鍵,應當就在,你們回身真正封上只有數寸的民族眼晴。
我們想告訴你們,對於大陸青年,採納馬克思精華、放棄東方懷抱,就是一個「非A即B」的選擇。站在社資的交匯點上,大陸之所以能吸引西方列強的目光,只是因為你身後有龎大巿場的璀璨光芒。
邱立本先生曾用金庸小說打比方,形容自己和大陸學者的讀書進境:「實際上大家都是在練九陰真經,但彼此看對方的練法都像是『倒練』九陰真經,不過殊途同歸:到了21世紀,大家的武功都在同一個層次了。」在我們這一代,香港清楚知道這是小說,但你們則當成歴史。
聽說街頭發生衝突的時候,不少大陸非同齡人連《國際歌》也不會唱,裡面的一句:「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我想把這首歌的另一句送給你們:「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此致
不敬禮 (因為非常封建)
2016年2月16日
一位香港人 雲海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在 賴士葆 Facebook 八卦
看起來這次蘇貞昌真的又動怒了, 罕見24小時內三度道歉。蘇貞昌說奧運的主角是選手,不是官員。如果這話成立,大官處處以民為本,所有的奧運選手都在左營訓練中心,為什麼不從高雄飛日本?卻要勞師動眾,舟車勞頓的讓被稱為主角的選手全部搭車北上,然後安排在松山機場被稱為配角的官員表演送行秀?既然主角比較重要,要耍官威追求儀式感,官員可以到高雄去送行啊。
五月份初,蘇貞昌說有些單位執行防疫沒有到位、盡責,往後執行防疫若未盡責,必須究責。這一次防疫破口造成七百多人死亡,隨口隨興又輕率的談究責,至今為什麼沒有任何官員為此負起政治責任?
蘇貞昌說賽後要追究政治責任,體育署長已經請辭待命,蔡英文過去承諾選手要搭商務艙,潘文忠在立法院也承諾立委要讓選手搭商務艙,如今食言而肥,承諾跳票,招標書上根本沒有將選手列入商務艙的計劃,胡扯防疫考量,潘文忠為何不究責下台?
蔡政府嘴巴奉行《孟子》盡心下篇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實際上孰重孰輕很淸楚,君、民根本是主客易位了。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評價
《疫苗政策:君為貴 民為輕》
~高金素梅2021.09.23 質詢行政院長
連續幾天的耳鳴、失眠,嚴重困擾著我,勉強完成今天的質詢。
陳時中部長答詢還是一貫的鬼打牆,我質詢施打兩劑的覆蓋率,他總是用一劑覆蓋率來回答,堂堂部長老是在國會殿堂用話術欺騙民眾,這樣的執政團隊令人失望。
今天質詢的焦點是疫苗,看完所有數字,只有感嘆。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無非是為人民服務。疫苗政策,卻讓我們看到「君為貴 民為輕」
請訂閱
《高金素梅 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user/abohom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2UOCgkKNNg/hqdefault.jpg)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在 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 - Pinterest 的八卦
Jun 7, 2020 -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 ... ... <看更多>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在 [心情] 一位高中生寫給總統府的信-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 ... 的八卦
開頭先講,我把文章拆成幾段分析,方便比對和判讀。
※ 引述《sawakiba (狼與花)》之銘言:
致美麗之島的最高領導機構: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台灣是一個民主化程度極高的地區(容我 以國際角度來詮釋台灣的處境),
民為貴是無需懷疑的。但是,台灣雖然意識上以國家社 稷為重,
實際上卻出現了種種與此觀念矛盾的政策與社會意識。
在此,我以對國家影響重 大深遠的事件與意識表達我對台灣未來的擔憂
和提出我認為政府應該建立並化為具體行動 的概念。
--------------------------------------------------------------------------
一開始就出現問題了。
看完這段我首先想請問的是“民為貴是無需懷疑的”,這種一廂情願的結論的證據在哪裡?
這樣的事不是“嘴上說說”就成立,
也不是你妄自以為地戴上“自認的國際化”的假面具就能夠偽造的;
更跳針的是下一句“台灣雖然意識上以國家社稷為重,
實際上卻出現了種種與此觀念矛盾的政策與社會意識”
等等,你不是剛才才說在台灣“民為貴是無需懷疑的”嗎?
怎麼現在又變成“意識上以國家社稷為重”了?
到底是民重要還是國家社稷重要?
即便你的意思是當前國家重視程度以“民君社稷”,
甚至“君民社稷”這種貴賤階級排序,也是非常詭異的。
為什麼?
提問:你所要拯救的教育是關乎人民、關乎社稷,還是關乎政府(君)的事?
我的答案是以上皆是。
所以我認為你這一段的排序毫無意義(還前後矛盾),
引用孟子之言更是不知所云。
--------------------------------------------------------------------------
首先,一個國家的基礎建立在教育。教育政策的失敗即代表國家的崩解。
而台灣的教育有許多的問題,
想必不管是媒體還是網路都有對於各個事件的見解與針貶,我在此就不多贅述。
--------------------------------------------------------------------------
這裡我也覺得奇怪。
我認為你把教育這件事想得太輕鬆容易、也太狹窄片面了。
我並非是站在與政府一邊的意思,
然而“想必不管是媒體還是網路都有對於各個事件的見解與針貶”
這樣的觀念是可懼的,
因為“媒體或網路”對於事物的認知與理解絕大多數都是“利益與個人傾向”的,
不能夠全權代表人民發聲,
如果你真的要去解析“教育的問題”,
我想無論是媒體或者網路的立場都不夠中立清澈。
--------------------------------------------------------------------------
在此,我想提出幾項我在這些事件與政策上看到的種種錯誤觀念與現象。
國家政策與民風大相逕庭:不管是課綱的縮減還是升學的改制,
政府一直推出與民風對立的政策。
鑒於自古而來的”唯有讀書高”
與"死拚硬幹可以把黑的(不適合讀書)變為白的(讀書菁英)的社會風氣,
想要以簡化課程、多元入學、適性教學等方式來破除"讀書最高"的 迷信是天方夜譚。
真正能夠讓下一代"適性揚才"的方法應該是讓這個風氣無法存活下去。
如何做到?把課程改為"你就算背再多惡補再多也無法提高表現"
和"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自我探索”。
我只提供大方向,而具體做法我相信台灣有不少可為的教育專家可提出。
--------------------------------------------------------------------------
忍不住想吐槽你前面才說過的
“台灣的教育有許多的問題,我在此就不多贅述”在這裡馬上就自打嘴巴了
好,回到正題。
這裡我也要提出我在你文中看到的你的種種錯誤觀念。
重新申明,我並不是與政府同陣線的意思,但是荒謬的概念是需要獲得修正的。
首先,“國家政策與民風大相逕庭”這件事並不是一件“根本性上”的錯誤,
如同你下文提到的以古為鏡,我提出一點歷史上的反面例子:
還記得李光耀的故事嗎?
儘管歷史對其有褒有貶,
然而他將新加坡的“經濟基礎”以及“國際競爭實力”,
抬升到了一定高度這件事,是沒有辦法磨滅的。
他靠的是什麼?是順從人民的意念嗎?
想必不是。
這世界上曾經有過的成功的“破壞或翻轉”的革命,幾乎都是“大刀闊斧”的。
在絕大多數時期,人民並不真正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而所謂的“菁英”、“領導者”,
或稱之“政府”的角色就像一位船長,把人民帶到正確的航道上。
但是適應的路途往往伴隨著痛苦的磨合,
沒有任何改革能夠立即見效又無關痛癢,
就像林肯解放了黑奴,可直至今日卻依舊存在種族歧視一樣。
再者,恕我直言,個人最厭惡“說空話”的“不具建設性”的一切“純粹嘴砲言論”。
你提到你認為“簡化課程、多元入學、適性教學等方式”,
無法破除讀書至上的迷信;
而應當採用“背再多惡補再多也無法提高表現”的考核辦法,
甚至“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自我探索”。
不好意思,零分,毫無建設性可言,百分百的嘴砲。
請問什麼是“背再多惡補再多也無法提高表現”?
我想,不論是否為“惡”,“補”應該可以歸類為後天努力的一種吧,
難道你的意思是希望教育排除努力的成分,走向純粹的天份較量囉?
很詭異吧,更何況創造是奠基在模仿與學習之上的,
這個道理就像今天你要進行文學創作,
腦袋必須裝有看過的書或背誦過的文句這類資訊一樣。
因此我不覺得能夠完全剔除這類記憶式的訓練,
也好比演奏家必須背譜,並且經過多次的反覆練習才能成功一樣。
順帶一提,鄙人曾在美國待過一陣,接受了一點美國教育,
不知道你是否認為“補習班”的存在屬於“惡補教學”的範疇?
因為事實上,這樣的機構在美國也是十分常見的,
不只是亞洲地區的專屬,在世界各地都有這種文化的身影。
所以世界多數的教育體制都是錯誤的嗎?
好啦,更扯的來了。
"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自我探索”
嗯,我真的不明白。
退一萬步來說,假設小一生真的已經足夠成熟,
敢問什麼是“自我探索”?
“探索”些什麼?
要怎麼“探索”?
你還是一貫作風,用愛發電,
拋出一串籠統的“好像很屌”的詞彙,結果沒半點幫助。
請問世上哪個國家這樣搞的,一年級就自我探索?
萬一失敗,誰來收爛攤子?
記得過去許多專家與作家吹捧提倡的
芬蘭或愛爾蘭的所謂“先進的教育”嗎?
殊不知近幾年來,景況淒慘,以上國家雙雙陷入經濟危機。
阿不是好棒棒?
可見世上不存在完美的教育。
這段最後引用你的話做總結,
還記得你說的“我只提供大方向”嗎?
仔細想想,其實你早就承認自己的論點沒建設性了。
--------------------------------------------------------------------------
雖然有長達9年的國民教育,國民對新事物、新觀念的吸收方式與
分析、探究的能力卻十分不足:教育的本質在於培養生活能力。
除了基本的語言(識字)、數字運算外,
最需用以專業師資和環境培養的能力莫過於"分析資訊與將知識化為己用"。
世界是不停在變動的,每 一分鐘都產生龐大的資訊與知識。
你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灌輸在那小小的腦袋裡,
但你可以給予更珍貴的能力-將外在繁雜的資訊整理、分析再進一步提升自我。
你給再多魚都沒用,教他釣魚、烤魚、分辨是否為有毒之魚的能力才是長遠的教育。
切記,教育乃百年大計。
再來,我想反映台灣政府一直以來一個非常錯誤的行為模式-
短視近利、不以長期 發展為重。
--------------------------------------------------------------------------
我開始感到厭煩了。
“教育的本質在於培養生活能力”
等等,生活能力?你到底在講什麼!
照這種神奇邏輯我想絕大多數科目都可以砍光了,
數學也只要學加減乘除就好啦,
反正其他生活上都用不到,是不是?
這裡吐槽點太多了,我想聰明的各位一定看得出來,不多贅述。
下一個問題,
首先“最需用以專業師資和環境培養”這裡開始就不切實際。
可不可以請你提出台灣目前現存師資(九~十二年教育範疇),
哪一部分的專長在於”分析資訊與將知識化為己用"這類技藝的教學?
基本上沒有。
請問老師去哪找?還是輸入什麼密技老師會自動升級?
更核心的議題是“將外在繁雜的資訊整理、分析再進一步提升自我”,
這樣的訴求,有可能廣泛施行嗎?
過於理想化,真這麼神,
老闆都不用請秘書了,大數據還要電腦計算做什麼?
這段最後的疑問,
“你給再多魚都沒用,教他釣魚、烤魚、分辨是否為有毒之魚的能力才是長遠的教育”。
“魚”在我看來似乎是知識的比喻,
所以你認為老師還必須教導學生自主求知(釣魚)、
處理知識(烤魚)、以及判別知識(分辨魚)
這到底哪國的教育?
—
累了,倒數兩串慈X一樣的言論直接刪掉吧,BJ4。
喔對了我最後回頭檢視才發現是你朋友寫的,但誰又知道呢?
謝謝提醒,標上顏色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8.0.8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432086600.A.53D.html
※ 編輯: Theoria (114.38.0.88), 05/20/2015 11:05: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