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反对党领袖兼人民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的肛交逆转为罪成,被判刑5年之后,公正党上个月发动烈火莫熄2.0运动,放话要攻入布城方休。
不过,这次烈火莫熄2.0却受到了质疑,包括认为其诠释过于“安华个人化”与公正党化,以致爆发力不足,难在来届大选把民联送入布城。
3名评论人皆认同,烈火莫熄2.0应该向消费税民愤借力,扩大其内涵,同时加大动员基础。
公正党迪遮区州议员郑立慷(右图)昨晚在一场政治讲座上直言,“烈火莫熄1.0是风起云涌的…从运动角度来看,烈火莫熄2.0仍未成气候。”
他指出,若烈火莫熄2.0真的成型,政府必然有所反击,进而使国内政治氛围陷入风声鹤唳的境地,警方将搜捕涉及者,而民间与在野党也必须忙于保释与声援。
这场公民论坛名为《烈火莫熄2.0,是剂改革灵药或失效药?》,由隆雪华青、甲华青、森华青等6个青年团体与雪隆社区关怀协会联办,吸引约80人赴会。
其他的主讲人分别是林连玉基金行政主任张济作与素有超人之称的丘光耀,主持人则是隆雪华青署理团长霍韦彣。
时空不同导致热情不再
郑立慷指出,烈火莫熄2.0运动无法像当年般瞬间挑起民间,尤其是马来社会的不满情绪,主要是因为两者的时空已不同。
他说明,从安华个人角度而言,安华在90年代末遭到诬陷,从原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天之骄子,备受欢迎的政治领袖瞬间变成阶下囚,震撼了民间,尤其是马来社会。
而他后来重现法庭,多了被殴打而造成的黑眼圈,这让民愤火上加油。反观现在,就缺乏了这些民愤爆发的元素。
“当年,他被判罪就收监,再出现时就有了黑眼圈,于是情绪被炒起来,现在是情绪炒不起来。”
郑立慷补充,目前民联已在3个州属执政的状态,或许是烈火莫熄2.0运动起飞的阻力,毕竟有些人或许会认为,民联应该将精力花在搞好州属事务。
另一个原因是,集会目前已是普遍现象,再没有给人过去的新鲜感。
消费税制可成为新契机?
无论如何,郑立慷认为,烈火莫熄2.0运动还是有它本身的优势,包括如今手机与平板电脑普及,讯息传播快速,而示威者遭到暴力对待的风险也变低。
他相信,政府推行的消费税或许是烈火莫熄2.0运动的契机,因这个议题可以引起国人的共鸣。
他表示,烈火莫熄2.0运动的意义在于戳破首相纳吉的转型计划,因为法庭判处安华肛交案罪成,及行动党前主席卡巴星煽动罪成,无疑昭示纳吉转型的破产,选择走回前首先马哈迪的铁腕统治旧路。
丘光耀:有个人化之嫌
另一方面,丘光耀指出,他纵观安华、公正党策略主任拉菲兹和公正党总秘书赛夫丁的言论后发现,他们都将烈火莫熄2.0聚焦在安华肛交案,或更大一点的司法公正问题上。
但他直言,民联在2018年全国大选凭借那样的诠释与论述,则肯定拿不下布城。
丘光耀更质疑,这种的做法有“安华个人化”和“公正党化”之嫌,而这种不足需要有更多的论述补充。
针对安华肛交案上诉联邦法院的课题,丘光耀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悲观,直言安华将败诉同时被收监服刑。
“他很快会被三审后收监,但烈火莫熄2.0届时会否在民间急速沸腾,并最少达到98年的水平?”
他解释自己的不乐观说,这是因为烈火莫熄2.0面对着不同的社会条件,包括马来人政治态度比98年时冷淡、公正党内讧连连,以及政治理想主义褪色等。
“98年时华人冷淡,马来人反抗,但今天华社反抗,马来人冷淡,因此我们必须(设法)令马来社会情绪升温,华人社会则要理想保温。”
烈火莫熄2.0需超越安华
丘光耀(左图)附和郑立慷的说法表示,消费税课题可以成为烈火莫熄2.0的动力来源,因为它冲击下层人民的生活,这可令马来社会情绪升温。
至于华社的保温工作,他则认为,课题透过彰显改朝换代对民主体制优化的种种好处。
“烈火莫熄2.0运动要从‘利用安华案’发展至‘超越安华案’,最终才能‘平反安华案’。这过程须激起更大的抗议浪潮,唯有落实全面民主化,司法不公才能被纠正。”
主战场应在施压选委会
另一名主讲人张济作表示,最近的加影补选一役,尽管投票率下降可以说明少数选民对这场刻意制造的补选不满,但大部分投票的华裔仍支持公正党候选人旺阿兹莎,而马来选民的支持率也增加。
张济作点评,国阵在505大选时已输得很透彻,毕竟那时有24万预先投票的选民相助,这些人大可将不褪色墨水洗掉后再去投票,但国阵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获42%得票而已。
他认为,公民运动目前的主战场应该在施压选委会,选委会已推出各种措施,包括冷却期增加至3天、缩减投票时间至下午3点等,进一步削弱国家的民主。
“下一届大选,只要我们看好选委会,不要让它做超过现在的事情,把点墨、新选民登记等相关工作处理好,换政府则指日可待。”
民联必须受到民意监督
张济作也提醒,权力与权位使人傲慢,国阵是在执政40年至50年才变得傲慢,但民联在执政槟州、雪州,以及之前执政吉打时,部分行事已显得傲慢了。
“所以,我们要严待民联,民联推出一些不正确的举措时,应该指正它。你若有官位,则你去补选助选就不应该开官车,民联不能够重复国阵的贪污腐败、浪费资源的作为。”
“我们要求它,是为了监督它,(但)我们依然倾向落实民主两线制。”
他也认同其他两名主讲人的看法,认为烈火莫熄2.0运动不应仅是围绕着安华案件,或者只是司法不公,而应该扩大至民主、贪腐、经济、生活成本、房屋层面的改革。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259747
毫 无疑 义 的 工作 在 988 DJ : PM 彪民 Facebook 八卦
#Night听心电图
照片里的女士,是波兰的一名护士伊莲娜(Irena Sendler)。出生于1910年,她曾经做过的事情,让她几乎失去了自己的性命。她的故事,一直很少人知道。直到1999年,美国4位中学生找到她的文献,才拼凑出她当年做的伟大举动。
伊莲娜的父亲是他们小镇唯一的医生,毕生都在救治穷人。从小,父亲就教给她一个观念,那就是要「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而这句话也影响了伊莲娜的一生。
伊莲娜长大后成为社会福利部的护士。他们负责提供食物和衣服给需要的家庭。 当时欧洲正值反犹太主义的浪潮,但伊莲娜拒绝接受这样的偏见,仍然会主动协助犹太家庭。
二战开始后,许多位于华沙的犹太家庭都被纳粹政府拘留了,伊莲娜会偷偷拿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给他们;然而等到1942年时,华沙甚至已有近5万名犹太人需要被处决。看到恶化的情况,伊莲娜毅然决定加入犹太人援助委员会(Zegota) ,帮助这些性命垂危的人。
伊莲娜冒着生命危险,暗地建立了一个帮助犹太儿童逃跑的「网路」。她以社会工作者的名义进入集中营,并秘密带着犹太孩子逃离,并帮他们寻找寄养家庭。
为了脱离纳粹严格控制的区域,她利用自己护士的身分,把这些犹太孩子伪装成染上传染病的模样,再用救护车运走;但随着监视更加严密后,伊莲娜便把他们装在尸袋、垃圾袋,甚至棺材裡,偷偷运出。
伊莲娜会告诉这些孩子他们的新身分。尽管这些孩子离开集中营后,几乎就是跟家人天人永隔,但伊莲娜为了让他们以后还有机会跟家人团聚,还是製作了一份名单,上面纪录了他们真实姓名跟假的名字,并放到瓶子内藏好。
在伊莲娜连续18个月的救助下,她总共让超过2500个孩童免于死亡,但纳粹当局还是发现了她的作为,纳粹士兵很快团团包围了她的房子;伊莲娜第一时间就是把瓶子的名单塞给同事,后来她被送到监狱,接受了最残酷的折磨,双腿被打断,但她始终拒绝供出任何一位孩子的下落。
伊莲娜被宣判了死刑,幸好波兰的地下秘密组织收买了行刑的刽子手,才让她侥倖捡回一命。从那时候开始,伊莲娜就一直用假的身份生活,但她仍然没有停止帮助他人的举动。
战争结束后,伊莲娜拿出了当年的名单,并交给犹太人救援委员会,让部分的孩子得以和倖存的家人团聚。事后伊莲娜却绝口不提此事,在华沙结婚生子,过着非常普通的日子。
2007年,伊莲娜在慕尼黑举行的纪念仪式上接受了荣誉勳章,出席的人有许多都是她当年营救出来的犹太儿童;同年她被提名了诺贝尔和平奖,一年后她在波兰与世长辞,享年98岁。
伊莲娜的所作所为,从来不为乐成就伟大的事情。当时候没有人知道战争会不会结束,努力会不会换来认可、荣耀,付出会不会“值得”。可是,她毫无疑虑的做了。
当被问到为何她始终不提自己的所作所为时,伊莲娜说:「 因为父亲的教导,我救了这些孩子。童年生活中,我的信念一直都是如此,每个人都需要也值得被帮助,这无关他们的宗教或国籍。那些被救出来的犹太孩子,已经证明了我在世界上的价值,但这并不值得讚扬,因为我总是受到良心的谴责,悔恨自己没有救更多人。」
梦想不必伟大,心跳必须炙热。
988 #今晚最Night听
在线收听:http://988.com.my/streaming
app下载:http://onelink.to/38heu3 | https://goo.gl/625CYS
来源与资料参考:
http://www.goodtimes.my/2017/07/25/2487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rena_Sendler
毫 无疑 义 的 工作 在 茗心看電影 Facebook 八卦
《毒战 》2013
导演: 杜琪峰
主演: 古天乐,孙红雷
这部由香港著名导演杜琪峰执导的第一部以内地公安警匪题材的缉毒的电影《毒战》。在影片里所塑造的真实感与冷酷感,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於相當一部分對香港電影熟悉的觀眾來說,电影《毒战》並非是一部电影那麽簡单,它更是一個烙印的重现,一個曾经今让港产片迷们为之喝彩歡呼的印跡,而它就是杜琪峰创立的“銀河映像”。
电影《毒战》开始于一场离奇的车祸。一男子驾驶失控,撞毁便利店后昏倒街头。禁毒总队队长张雷(孙红雷饰)执行任务时巧遇男伤者,经调查此人竟是被通缉十六年的毒枭蔡添明(古天乐饰)。蔡添明为了生存,在审讯时招认不讳,更愿辅佐警方,诱捕毒贩黎振标。为戴罪立功,蔡添明引出了来自香港的七个大毒枭,其中有他的干爹,有他的兄弟。但为了活命,蔡添明将他们一一出卖。警察与七名毒枭都在激烈的枪战之中丧生,而唯一的活口蔡添明,最终也逃脱不了被判死刑的命运。
整部电影《毒战》在杜导的掌控中拍出了给人一种相当强烈的真实感。从场景选择来看,影片没有选择在其他商业片中频繁出现的繁华城市,而是选择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比如稀松平常的街道、拥堵混杂的公路、烟雾缭绕的工厂等等,这些场景的选择与审美无关,却将真实的质感体现得淋漓尽致。情节设置上也是简单且真实。警察的目的是捉拿毒贩,毒贩的目的是赚钱,而蔡添明的目的,就是要想办法活命。虽然是简单的处理,但却能够将人心的复杂展现无遗。
对于在电影里所传递的冷酷感,很多镜头足以说明一切。无论在激烈的枪战、如一枪爆头、反复射击女警、车轮碾人而过等镜头,都在挑战观众承受力的极限。尤其是影片结尾,蔡添明的徒弟大、小聋和所有警察都在枪战中倒下,而蔡添明仍然缓缓走过去在每个人身上补射一枪,这种残酷让观众都禁不住心寒。一个人为了活命到底可以冷酷残忍到什么地步?导演杜琪峰就是要让大家看看一个毒贩的良心到底去到哪里。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由古天乐饰演的毒枭蔡添明,在影片之始表现得极为配合警察的工作,但却在最后一刻显露出了他的真面目。为了活命,他不惜出卖他两个忠心的徒弟,他拿小学生作挡箭牌,他出卖他的干爹和兄弟。尤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为了引出躲在车后的警察,朝已中枪的女警小贝反复射击;为了争取更多逃走的时间,他将信任他的干爹、兄弟等人引到街道中央,使之与警察枪战,然后自己毫不犹豫地关上车门逃走;为了解开手铐,他用车门反复撞击自己的手……执行死刑的前一刻,他仍想要故技重施。只是此时无论他怎么说,都不会再有人相信他了。随着蔡添明的呼吸逐渐停止,影片也落下帷幕。这个与警察斗智斗勇、出卖所有信任他的人,甚至把别人的生命都当儿戏的心狠手辣、自私至极的毒枭,最终也还是斗不过命运。“人心比毒更毒”,这句宣传标语,在蔡添明身上得到了深刻的诠释。
《毒战》作为杜琪峰第一部以内地公安警匪题材的缉毒电影,无疑具有一种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这部电影播出不久后,就有人戏称,这是在挑战中国广电总局的极限。的确,影片中许多情节和场景的设计都非常“大尺度”。且不说片中诸多重口味场景,就是卧底警察陪着毒贩吸毒、烧人民币、枪杀大量警察、制毒工厂的墙壁上写着“安全生产重于一切”这种镜头也是非常敏感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毒战》不可不谓是一部先驱之作。
最后电影《毒战》到底毒在哪儿?记得片中蔡添明说的一句话:“我只想换一个死缓……”可怕的是为了他一个人的死缓,却让许许多多人献出了保贵的生命。所以说毒品不仅仅是损害吸毒人的身心健康,还让人面对他人的生命变得麻木。说到底,《毒战》中毒的不仅是与毒品对战,然而比毒品更毒的还是人心。相信这就是人性最可怕的一面,然而这也是很难让人知道大家身边到底会不会有沒有这种人的存在而已。
★★★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