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有個特殊職業,曾被國外媒體形容為「幽靈」。外電是這樣說的︰「三杯黃湯下肚,幽靈即現。它會開你的車,把你安全地載回家。」
這位親切的幽靈,就是「#代理駕駛」。愛喝酒的韓國人,為了幫助那些開車去應酬的人能在酒後安全地回到家,並省下隔天再去取車的麻煩,「幫你開車,載你回家」的代理駕駛,是酒醉後的貼心服務。
代駕的起源,或許可從 #江南 的酒店一窺究竟。一位韓國朋友說,他1996年退伍後,在江南酒店當服務生的朋友對他說︰「快去考駕照!我們店裡很多有錢的客人,需要有人在他喝醉後,幫忙把車開回家。」這樣一趟代駕服務,當時一次就能賺5萬韓幣。換算成現在的幣值,約是10萬韓元(臺幣3,000)。只要熬夜一個禮拜,就能賺到整個月的生活費。
如此厚利可圖,加上97年時韓國在亞洲金融風暴中狠狠地跌了一跤,眾多企業裁員減薪。許多失業人士或是找尋副業開闢財源的人,開始從事代駕工作。一度有40萬人登記成為代理駕駛。據說光是首爾市內,每晚就有10萬名代駕司機在活動。這個市場隨著經濟不景氣逐漸變小,而服務供應者的數目,卻和失業率一起攀高。本來的厚利,在競爭之下愈來愈薄。同樣的距離,不變的服務,代駕的費用卻愈來愈低。
#比計程車還廉價的代理駕駛
計程車以公里數來計算車資,代理駕駛卻複雜得多,綜合報價及競標的概念而成。流程是,顧客打電話到客服中心,告知出發地及目的地。如果客人接受客服的報價,再將地點資訊和資費傳給眾司機。誰先按了確認鍵,誰就拿下這個案子。所有的代駕,死盯著手機和終端機上的小螢幕,就怕漏接了哪一個「好康」的乘客。
如何定義「好康」?車資多寡,反而不是主因。目的地是否為「好接客」的地點,才是代駕司機最重視的。如果客人住在市郊的住宅區,把客人送回家之後,接到下一個客人的機率極低。老練的代理駕駛,看的不是一趟能夠賺多少,而是一晚能跑幾趟。
………全文請見《皇冠雜誌》8月號。
有點想問編輯,之後可不可以把全文放上blog。
但要讚數夠多我才好意思問XD 你們懂吧~~
*圖片出處︰두레월드 뉴스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