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目前手頭上有七百多萬劑疫苗,但實際施打的只有三百餘萬劑,原因很簡單,「要保留給第二劑」。
大家覺得,七百萬劑疫苗,是要給350萬人打兩劑,還是先給七百萬人打一劑?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說:「同島一命、先打一劑」,呼籲政府先建立最大程度的族群保護力
陳文茜也呼應:「一人一劑,先建立防疫網。當人們知道自己的防疫保護能力仍有20%缺口,繼續戴口罩,但也同時心安自己已經可以免於重症或是死亡」。
陳時中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微解封」,連鄭文燦、陳其邁都打臉嗎?
因為現在真正有工作力與消費力的族群,絕大多數打不到疫苗,那麼就算開放內用、電影院、健身房,沒有疫苗的消費者,敢上門嗎?
長輩抵抗力低,當然應該要先打疫苗,但社會各行各業要能正常運轉,也少不了疫苗。70歲,已經退休的父母打兩劑,結果需要上班的40歲子女染疫了,那不如父母與子女各打一劑,這才是對整個家庭,整個社會最有利的。
當然,根本之道還是疫苗,因為疫苗不夠,才有這種「弱弱相殘」的無奈。現在永齡、台積電好不容易跟上海復星簽約,但是交易要執行「還受制於疫苗在當地的使用獲批、捐贈完成等條件」,民進黨,不要再卡疫苗了!
陳文茜呼籲全文
《一人先打一劑,建科學防疫網》
這是一則新聞,標題如下:50歲女,醫院群聚感染病逝 。
仔細閲讀,她們其實是兩個女性:依據指揮中心措詞,「確診死亡案例有40多歲女性,本身慢性病史,有洗腎、癌症及糖尿病,6月6日發燒咳嗽,6月11日到醫院採檢確診新冠,6月13日住院後,X光發現右側肺炎,後續肺炎惡化於6月17日住加護病房,出現呼吸衰竭需使用呼吸器,住院三週後,病況惡化於7月5日過世。」
「另外一例50多歲女性,本身有慢性精神疾病史,五月底骨折住院,因醫院群聚確診案例,6月11日乾咳三天後篩檢確診陽性,肺炎併發呼吸衰竭於7月3日過世。」
他們的死亡日都在七月七日。一個奇特的日子,生命停了。
死亡的原因在醫學上很自然。
她40,已經百病叢生,癌症患者,免疫低下,曾經洗腎,糖尿病。一染上病毒,在美英加拿大,這樣的人不論年齡都叫Vulnerable Patient ,台灣稱為重大傷病患者,她一旦感染病毒,走出醫院的機會本來就不多。
她才50,骨折,只好在醫院緊急開刀,住院期間醫院院內感染,她不幸被感染了,折騰了快一個月,還是走了。
她們是7/7日病例通報中九例之二,累計死亡數字715中第714. 715。
如果以近日全球新冠死亡人數已超越400萬人 ,印度死亡人數已經超越英美占26% ,巴西死亡人數占18%。台灣的715人,實在微不足道。
這兩個不幸女孩,只是未來歷史中統計數字中的最小零頭。
不過看待生命如果是這樣的角度,極為恐怖。你看到一個跳樓的人,不攔住他:你見到一個躺在地上因車禍血流滿身的人,不送他去醫院。你喃喃自語,這世界上,每分每秒都有人誕生,有人死亡:衆生眾相各有其命運。
他們只是大流行期間兩起生命消逝的故事嗎?
冷眼看待,走過。
有錯嗎?
真的正確嗎?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台灣政府多一點人道,少一點特權「立法」,得癌症的重大傷病患者可以先施打疫苗,即使感染,可能不會成重症,可能免於一死。
如果政策多一點合理性,凡疫情期間,被迫必須住院者皆先打一劑疫苗,而不是醫院美食街工作人員「依規」可以打疫苗,病患卻不能打。那個50歲的骨折病人,七月七日死亡者,可能早已經康復出院。
她們不是2。她們代表台灣打不到一劑疫苗的許多人,皆有可能的風險。
英國在今年初疫苗生產不足時,由傳染病學團隊建議,每個人皆先打一劑,建立防護網。加拿大後來跟進,新加坡也是所有年齡層皆施打一劑疫苗之後,再回頭打高齡第二針。
許多目前已經輪到第二針的人,可能相當憤怒我的主張,他們會有被剝奪感。好像人生最後一哩就要拿到安全錦標,我卻鼓吹:交出第二劑。
但這不只是愛心捨得,而是科學研究的結果。根據牛津大學及美國33個醫護中心調查:不論是mRNA或是AZ,第一劑即可達到80%-70%防護力。而且AZ一劑免疫力的持續力可以一直不變,維持甚至長達48個禮拜,等於一年。
所有疫苗第二劑的效力,通常只會提高免疫力10-15%,比第一劑弱很多,副作用大,意義有,但它不是關鍵。
關鍵是第一針。
台灣現在買的,捐贈的,全部到貨合起來約621萬劑。台灣要達到群體免疫,若堅持一開始即打醫療人員外,排序先的中央及地方政府機關、兩劑一輪都需要打滿,這些疫苗只能打300萬人左右。
未來若加上民間慷慨且慈恩的捐贈BNT(1500萬),從天而降全交貨的泰國生產剩餘的AZ(約923萬劑),COVAX(約剩440萬劑),Moderna (約剩430萬劑),我們年底居然全部到貨3400萬劑,一個人堅持打兩劑,也只夠1700萬人可以施打。約5歲以上人口500萬人,一劑疫苗也無法接種。
他們不只是被疫苗政策遺棄的人,也會成為台灣防疫的破口,以及經濟很難恢復正常運作的核心因素。
何況疫苗姍姍來遲,這樣的如神算盤,可能根本不會出現。
我們必須在有限疫苗內,做最科學、最有效率、最能保護大多數人的防疫戰略。
這不需什麼大膽的實驗,其他國家的狀況,早已指引方向:當疫苗不足時,一人一劑,先建立防疫網。當人們知道自己的防疫保護能力仍有20%缺口,繼續戴口罩,但也同時心安自己已經可以免於重症或是死亡。
疫苗快速的往70歲以下施打,60、 50、 40、 30、 20、 12歲⋯⋯一人一劑,每個人只要改變一下生活習慣,多帶口罩,多洗手:社會就可以中度運作,菜市場、夜市、各行各業,⋯⋯慢慢恢復。疫情之下沒有收入的人,終於可以喘口氣,求一條生路。
當疫情與窮困綁在一起時,那些可以打得到疫苗的老人以為把自己保護好了,事實上是Delta病毒年輕人感染力非常強,老人的兩針BNT,遇到Delta病毒也只有64%防護力(以色列最新數據)。
這樣的老人,上不了市場,去不了醫院,當然更無法在餐廳好好吃一頓。
搶先打第二劑的思維,也當然和打不到疫苗的青壯年直接衝突。
你活了,他們卻得死。
或許你會覺得不買足夠疫苗是領導人一意孤行的大錯誤,但批評心靈木頭人本來浪費時間,也救不了人。
疫苗不足,逼青壯者、年輕人當敢死隊,這樣的老者,自己多打一針,免疫力増加了10%。
但剩下的88%沒有打疫苗的人,將成為風險破口。他們一旦感染Delta,你本來盤算心安的兩劑Moderna 94%,瞬間掉到64%。
年輕人在變種病毒之下,感染了也會死。國家無視,他們可以換政權,但老一輩完全獨善其身的疫苗思考,會使年輕人寒心。
憤怒之餘,他們的反社會、反老一輩的情緒,不會隨疫情消失。而他們還在上班,在打拚,他們的積蓄那麼有限⋯⋯一場疫情,剝奪了他們的一切:也赤裸了人性的自私。
一人一劑,同島一命。
等年底或明年初,疫苗更多了,回頭打老人(麻煩依年齡順序,指揮中心滾動一下自己,把正常的國家滾回來,還給我們)。
否則,台灣只會危機四伏,同島皆半條命。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北市府要抓染疫黑數,急徵5千名萬華義勇軍來抽血啊!還有我們偉大的...
每 日死亡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一人先打一劑,建科學防疫網》
這是一則新聞,標題如下:50歲女,醫院群聚感染病逝 。
仔細閲讀,她們其實是兩個女性:依據指揮中心措詞,「確診死亡案例有40多歲女性,本身慢性病史,有洗腎、癌症及糖尿病,6月6日發燒咳嗽,6月11日到醫院採檢確診新冠,6月13日住院後,X光發現右側肺炎,後續肺炎惡化於6月17日住加護病房,出現呼吸衰竭需使用呼吸器,住院三週後,病況惡化於7月5日過世。」
「另外一例50多歲女性,本身有慢性精神疾病史,五月底骨折住院,因醫院群聚確診案例,6月11日乾咳三天後篩檢確診陽性,肺炎併發呼吸衰竭於7月3日過世。」
他們的死亡日都在七月七日。一個奇特的日子,生命停了。
死亡的原因在醫學上很自然。
她40,已經百病叢生,癌症患者,免疫低下,曾經洗腎,糖尿病。一染上病毒,在美英加拿大,這樣的人不論年齡都叫Vulnerable Patient ,台灣稱為重大傷病患者,她一旦感染病毒,走出醫院的機會本來就不多。
她才50,骨折,只好在醫院緊急開刀,住院期間醫院院內感染,她不幸被感染了,折騰了快一個月,還是走了。
她們是7/7日病例通報中九例之二,累計死亡數字715中第714. 715。
如果以近日全球新冠死亡人數已超越400萬人 ,印度死亡人數已經超越英美占26% ,巴西死亡人數占18%。台灣的715人,實在微不足道。
這兩個不幸女孩,只是未來歷史中統計數字中的最小零頭。
不過看待生命如果是這樣的角度,極為恐怖。你看到一個跳樓的人,不攔住他:你見到一個躺在地上因車禍血流滿身的人,不送他去醫院。你喃喃自語,這世界上,每分每秒都有人誕生,有人死亡:衆生眾相各有其命運。
他們只是大流行期間兩起生命消逝的故事嗎?
冷眼看待,走過。
有錯嗎?
真的正確嗎?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台灣政府多一點人道,少一點特權「立法」,得癌症的重大傷病患者可以先施打疫苗,即使感染,可能不會成重症,可能免於一死。
如果政策多一點合理性,凡疫情期間,被迫必須住院者皆先打一劑疫苗,而不是醫院美食街工作人員「依規」可以打疫苗,病患卻不能打。那個50歲的骨折病人,七月七日死亡者,可能早已經康復出院。
她們不是2。她們代表台灣打不到一劑疫苗的許多人,皆有可能的風險。
英國在今年初疫苗生產不足時,由傳染病學團隊建議,每個人皆先打一劑,建立防護網。加拿大後來跟進,新加坡也是所有年齡層皆施打一劑疫苗之後,再回頭打高齡第二針。
許多目前已經輪到第二針的人,可能相當憤怒我的主張,他們會有被剝奪感。好像人生最後一哩就要拿到安全錦標,我卻鼓吹:交出第二劑。
但這不只是愛心捨得,而是科學研究的結果。根據牛津大學及美國33個醫護中心調查:不論是mRNA或是AZ,第一劑即可達到80%-70%防護力。而且AZ一劑免疫力的持續力可以一直不變,維持甚至長達48個禮拜,等於一年。
所有疫苗第二劑的效力,通常只會提高免疫力10-15%,比第一劑弱很多,副作用大,意義有,但它不是關鍵。
關鍵是第一針。
台灣現在買的,捐贈的,全部到貨合起來約621萬劑。台灣要達到群體免疫,若堅持一開始即打醫療人員外,排序先的中央及地方政府機關、兩劑一輪都需要打滿,這些疫苗只能打300萬人左右。
未來若加上民間慷慨且慈恩的捐贈BNT(1500萬),從天而降全交貨的泰國生產剩餘的AZ(約923萬劑),COVAX(約剩440萬劑),Moderna (約剩430萬劑),我們年底居然全部到貨3400萬劑,一個人堅持打兩劑,也只夠1700萬人可以施打。約5歲以上人口500萬人,一劑疫苗也無法接種。
他們不只是被疫苗政策遺棄的人,也會成為台灣防疫的破口,以及經濟很難恢復正常運作的核心因素。
何況疫苗姍姍來遲,這樣的如神算盤,可能根本不會出現。
我們必須在有限疫苗內,做最科學、最有效率、最能保護大多數人的防疫戰略。
這不需什麼大膽的實驗,其他國家的狀況,早已指引方向:當疫苗不足時,一人一劑,先建立防疫網。當人們知道自己的防疫保護能力仍有20%缺口,繼續戴口罩,但也同時心安自己已經可以免於重症或是死亡。
疫苗快速的往70歲以下施打,60、 50、 40、 30、 20、 12歲⋯⋯一人一劑,每個人只要改變一下生活習慣,多帶口罩,多洗手:社會就可以中度運作,菜市場、夜市、各行各業,⋯⋯慢慢恢復。疫情之下沒有收入的人,終於可以喘口氣,求一條生路。
當疫情與窮困綁在一起時,那些可以打得到疫苗的老人以為把自己保護好了,事實上是Delta病毒年輕人感染力非常強,老人的兩針BNT,遇到Delta病毒也只有64%防護力(以色列最新數據)。
這樣的老人,上不了市場,去不了醫院,當然更無法在餐廳好好吃一頓。
搶先打第二劑的思維,也當然和打不到疫苗的青壯年直接衝突。
你活了,他們卻得死。
或許你會覺得不買足夠疫苗是領導人一意孤行的大錯誤,但批評心靈木頭人本來浪費時間,也救不了人。
疫苗不足,逼青壯者、年輕人當敢死隊,這樣的老者,自己多打一針,免疫力増加了10%。
但剩下的88%沒有打疫苗的人,將成為風險破口。他們一旦感染Delta,你本來盤算心安的兩劑Moderna 94%,瞬間掉到64%。
年輕人在變種病毒之下,感染了也會死。國家無視,他們可以換政權,但老一輩完全獨善其身的疫苗思考,會使年輕人寒心。
憤怒之餘,他們的反社會、反老一輩的情緒,不會隨疫情消失。而他們還在上班,在打拚,他們的積蓄那麼有限⋯⋯一場疫情,剝奪了他們的一切:也赤裸了人性的自私。
一人一劑,同島一命。
等年底或明年初,疫苗更多了,回頭打老人(麻煩依年齡順序,指揮中心滾動一下自己,把正常的國家滾回來,還給我們)。
否則,台灣只會危機四伏,同島皆半條命。
—圖片為新加坡各年齡皆施打的圖表。
每 日死亡 在 顏寬恒 Facebook 八卦
這是寬恒一位喪葬業的朋友傳給我的,他是根據親身經驗來描述的這場疫情跟新冠肺炎的死亡,即使飽經歷練的他,面對這次的疫情也把持不住內心的傷痛,因為這樣的死亡實在太慘太慘了。
人世間最孤獨的死亡,不是身在荒漠密林嚥下最後一口氣,而是我在負壓病房、你在隔離,生命的最後一刻我卻見不到你。
臨終時,沒有最後一面,因為彼此都在隔離
臨終時,沒有最後遺言,連吸口氣都很奢侈
過世了,不會有告別式,因為疫情不能群聚
過世了,沒有莊嚴喪禮,遺體要一日內火化
過世了,沒人幫辦頭七,親人還無法解隔離
過世了,無法紀念追悼,只剩死亡日與案號
寬恒雖然已經是大人了,但是每天下午聽著指揮中心記者會,看著新聞稿上的今日死亡人數時,真的每次都會熱淚盈眶。
這一波疫情已經累積超過一百人死亡了,而他們每個人如果當初有疫苗,不但有絕大的機會避免染疫,更有超過九成以上的機會不會重症死亡。而這,每天公布的死亡數字,每一個都是我們的同胞,每一個都是我們的長輩,而他們原來可以不用死的!
寬恒跟身邊的每一個人都一樣,我們不想再聽任何理由,甚麼面子問題、國際尊嚴、甚麼衛福部規則、甚麼疫苗流程,我們只知道任何事物都比不上同胞的一條命,更何況是數百條同胞的命。
蔡英文總統,懇請你以蒼生之苦為苦,以黎民之哀為哀,開放合規的疫苗進口吧!我們要的不多,只希望您能讓這些同胞臨終前,能有跟自己成群兒孫,至交好友,有一個道別的機會啊,別讓他們再繼續一個一個孤獨的死去了!求求你!蔡英文總統!
每 日死亡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北市府要抓染疫黑數,急徵5千名萬華義勇軍來抽血啊!還有我們偉大的駐德代表謝志偉竟然槓上柯阿北了,一下子槓郭正亮,一下子槓柯阿北,駐德代表真的好會槓啊~~ft. #台北市政府發言人陳智菡
直播一開始要跟大家講一件熱騰騰的消息,就是呢北市府為了抓染疫黑數,要急徵5千名萬華鄉親抽血進行研究,蘋果即時新聞是這樣說的,為釐清新冠肺炎是否存在許多黑數,台北市政府與北醫、台大公衛學院合作,針對萬華區進行大規模血清抗體研究。北市府今(9/3)天宣布,整個計畫將分成五個梯次,屆時會找5千人抽血進行研究,由於整個過程沒有任何補助費用,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公開喊話,強調這是為了台灣防疫所做的準備,拜託大家能多多幫忙。
28萬人流同時開學的考驗,北市府對於防疫、停補課有哪些標準與措施呢?根據風傳媒報導,大學以外各級學校將在9月1日開學,面對疫情變化,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公布台北市停課標準,1班1人感染就停課,1校2人感染則要看情況決定是否停課,會依實際情形做決定。柯文哲表示,台北市高中、國中、國小、幼稚園共28萬人,一上學就是很龐大的人流,校園的確是在呼吸道傳染病很重要的場所,所以這次開學要嚴陣以待,「它的確是個危險我承認」。
但是在大學的部分,大部分的學校將在9月13號開學,在聯合新聞網的【重磅快評-台北市的大學防疫指引 柯P是在哈囉嗎?】則是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根據日前台北市政府制訂的「大學防疫工作指引」,今後大學教職員進到校園需打完疫苗超過十四天,否則要持有最近三天PCR陰性證明,之後每隔七天都要更新一次。
這項規定有三項盲點,首先教育人員造冊施打疫苗只限高中以下,大學教職員並未被列入,當時雖然高教工會積極爭取,但陳時中一句話:「自行上網預約比較快。」就被否決了。而就算上網預約,在國內疫苗短缺下,並非人人可以預約得到,這就形成疫苗階級歧視,有打疫苗的老師可以開課,沒打疫苗的老師的就無法到校上課。
其次大部分大學都即將在9月13日開學,只剩下不到十天,就算大學教職員現在要去打「剩下」很多的高端疫苗,在疫苗施打超過十四天的規範下,也來不及在13日如期到校上課。
最後沒打疫苗的教職員,今後進入學校都要持有PCR陰性證明,而且每七天就要一次,以現在採檢費用五千元計算,一學期十八周就要九萬元,這對阮囊羞澀的大學教職員來說,無疑是一大筆開銷,請問這筆費用要誰支付?而且打不到疫苗,也不是大學教職員的錯,政府的疫苗不足,但卻要大學教職員受到如此的經濟懲罰。
這項防疫指引最荒唐的就是,學生不用打完疫苗或持有PCR陰性證明就能入校,而身為人師的大學老師卻需要,不知道這種身份差別待遇是從何而來?是大學生百毒不侵,還是新冠病毒只攻擊教職員?
不過最新消息出爐啦,根據蘋果即時新聞報導,九月中旬各大專院校即將開學,北市昨公布市府版開學指引,要求教師入校須接種疫苗或提供檢驗證明,但目前大專院校教師尚未造冊接種,加上篩檢費用昂貴,因此引發反彈,對此北市副市長蔡炳坤今表示,國內疫苗真的不夠,沒有辦法比照中小學進行,教育部已向市府反映「這樣管制有困難」,而大學為教育部權管,原則上市府尊重,還是希望能趕緊接種疫苗。
談到疫情就要講到昨天的1例死亡校正回歸事件,根據新頭殼的報導是這樣說的,陳時中下午於疫情記者會指出,該名死亡個案早在6月27日死亡,但就診醫院沒有通報,直到家屬向北市府請領慰問金時,回頭查找才發覺遲誤通報。陳時中說,請台北市督導該醫院,以後申報要確實,於確認後,要趕快申報。
北市衛生局下午召開線上疫情記者會,原本還有顯示「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的帳號名稱,但隨後卻無法再見到。面對線上記者頻追問該名死亡個案相關資訊,何時確診、何時通報、過程為何等,衛生局都僅稱,有關各醫療院所執行業務相關工作,衛生局都會盡力督導協助,會跟聯合醫院做釐清、溝通,但都無法完整說明。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而且柯阿北有時候講話真的讓大家心驚驚,在9/1的記者會,柯阿北拋出考慮取消醫院免費PCR採檢服務,並表示已多日沒有不明感染源確診者,可以說疫情幾乎已經消滅掉了,此話一出,讓網友大驚「不要立旗啊!」所以我們要來問問戰狼小姐姐,台北市的疫情真的有這麼樂觀嗎?
然後現在有風聲傳出柯市長將和 #郭董 見面幫台北市民爭取疫苗,真的有這回事嗎?不過首批BNT疫苗來台,這功勞算誰的?我們偉大的駐德代表 #謝志偉 以400公尺接力賽做比喻,但是柯市長一句「事實是棒子掉在地上,老郭只要去撿起來繼續跑,就這樣。」也惹得謝志偉不開心立馬反擊說:柯文哲永遠看不到「鄰國」的錯,柯文哲的問題不在「棒」,而在「捧」,而捧的是「誰」的「啥」?
追加問一下,前幾天高虹安委員到北市府拜訪,被說是因為要選新竹市長所以前去北市府「觀摩市政」,還被民進黨的台北市議員簡舒培說是「台北市政府民眾黨黨部又開張了!」
緊接著我們要來談談五倍券的事情,根據TVBS新聞網的報導,行政院26日公布五倍券規劃方案,總計10部會加碼推出其他振興措施,包括去年的動滋券、藝FUN券等等,今年又新增好食券、地方創生券、國旅券共8大券,有1300萬份,若在加上各縣市自行加碼,好康多多,但台北市長柯文哲就認為,各地搶加碼恐會造成嚴重通膨。
講到振興五倍卷就要來問問八大行業的事情了,當各行各業陸續復業,但是八大行業至今仍不准營業,所以北中南八大行業大串連,要政府還工作權,對於八大行業的工作權,不知道北市府有哪些相關措施呢?
最後要來談談最近北市府的人事布局啦,根據NOWnews報導,身兼民眾黨主席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劍指2024的企圖明顯!繼今年7月聘任前總統李登輝辦公室主任王燕軍為台北市政府的市政顧問、8月延攬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親信黃文財加入民眾黨運作後,如今又收編前新北市政府農業局長廖榮清任台北畜產公司的董事長。
地方政壇人士分析,此時正值國民黨主席選舉之際,柯文哲挖廖榮清任台北畜產公司董事長的舉動,也引發政壇高度的關注;尤其廖榮清與黃復興黨部的周錫瑋關係密切,加上又曾任新北市(台北縣)的局處首長、政商人脈亨通,無疑是柯文哲在新北市拓展民眾黨的最佳人選,也可為2024來提前部署。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學了!北市府的防疫措施
10:00 萬華血清研究
22:00 大學教授
27:00 北市府死亡案例校正回歸緣由來
31:00 馬來貘命名大賽
39:00 熊好劵
48:00 柯P擬取消免費PCR採檢服務
56:00 傳聞柯P將與郭董談疫苗?
01:01:00 高虹安赴北市府拜訪柯市長/全國VS.全台
01:13:00 謝志偉槓上柯文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vZztgze0Y4/hqdefault.jpg)
每 日死亡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評價
《The First Soldier》
mobile 2021年
正當你以為大逃殺吃雞玩法已經退流行,手遊天尊SQUARE ENIX馬上逢低買進,將於今年推出一款名為《The First Soldier》的大逃殺手遊!
遊戲故事設定在《Final Fantasy VII》本傳30年前的米德嘉,玩家將扮演神羅戰士候補生,在戰鬥中運用各種能力來取得生機。
除了使用各種槍械展開激戰,《FF》系列各種熟悉的魔法也會加入其中,更能召喚「伊弗利特」等經典召喚獸加入戰鬥,讓玩家已經熟悉到不行的大逃殺玩法,增添了專屬於《Final Fantasy》系列的獨特韻味。本作預計今年於手機雙平台推出,這次玩家們會不會買單呢?
《Final Fantasy VII 重製版 Intergrade》
PS5 2021年6月10日
去年4月推出且叫好叫座的《Final Fantasy VII重製版》,這次並沒有公佈第二部消息,倒是宣布將於PS5推出強化版《Final Fantasy VII 重製版 Intergrade》,除了提升畫質同時追加全新內容。
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原作中必須離開米德嘉才能入手的同伴女忍者「尤菲」,並將同步推出以「尤菲」為主的兩個全新章節;奉「五臺」密令行動、披著莫古里披風的少女尤菲,目標是神羅公司正在研發的究極魔石。究竟她會和主角群們展開哪些有趣的互動,劇情會不會跟原作有所差異,相信都是非常值得關注的焦點喔!
本作將於2021年6月10日於PS5登場,原有的PS4版遊戲可以免費升級為PS5版,PS4存檔也可以轉移到PS5使用喔。
《Final Fantasy VII Ever Crisis》
mobile 2022年
SQUARE ENIX會被稱作手遊天尊真的不是沒有道理,光是《Final Fantasy VII》這個IP,就可以推出重製版、加強版、手遊大逃殺,現在還來個Q版風格另類重製版,裁判可以讓人這樣賣了又賣嗎!
這款名為《Final Fantasy VII Ever Crisis》手遊,是章節制單人遊戲,將承襲《Final Fantasy VII 重製版》故事內容,並且以接近原作的Q版風格來詮釋;戰鬥方面則是接近《Final Fantasy VII 重製版》的等比例寫實風格與即時動作戰鬥。此外將收錄來自所有《Final Fantasy VII》系列衍生外傳劇情,讓玩家體驗最完整的故事!
本作預計2022年於手機雙平台上市,估計會採取付費買斷制的方式推出,而且應該會有繁體中文版,感興趣的玩家可以持續關注喔!
《佛雷迪的五夜驚魂:安全漏洞》(Five Nights at Freddy's: Security Breach)
PS4 PS5 PC 2021年
先前才跟大家介紹過的《五夜驚魂》系列最新作《佛雷迪的五夜驚魂:安全漏洞》,終於在今天釋出了首部遊玩宣傳影片。
這次舞台將不再只是小比薩店,而是巨大的複合家庭娛樂中心,比起先前系列,遊戲內容將會更加豐富,從影片中大家也能看到本次遊戲的實機畫面,究竟這次玩家能否在恐怖玩偶的追殺下逃出生天呢?這就讓我們一起期待遊戲正式上市的那一天吧。
《奇納:靈魂之橋》(Kena:Bridge of Spirits)
PS4 PS5 PC 2021年8月24日
接下來這部看似很像迪士尼動畫的作品,是款來自「Ember Lab」開發的全新動作遊戲,故事講述一名年輕的靈魂嚮導來到了一座廢棄村莊尋找聖山神廟,並努力在這座森林中發掘埋藏的祕密。
玩家在遊戲中將與一種可愛的黑色靈魂夥伴「腐靈」一起展開冒險,玩家也能切換各式各樣不同的武器,或是使用強大的技能與敵人進行戰鬥,整體打擊感還算不錯,遊戲預計2021年8月24日上市,喜歡動作遊戲的你,不知道會不會心動呢?
《死亡循環》(Deathloop)
PS5 2021年5月21日
《死亡循環》是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遊戲舞台在一座名為「黑礁」的法外之島,玩家要選擇扮演「寇特」或「茱莉安娜」這兩位超級殺手中的一位,而另一位將成為追殺你的敵人。為了終結這個永恆的死亡循環,玩家要暗殺8個關鍵目標,而敵對殺手就會來暗殺你來保護和重啟循環,如果失敗了只能一死重新再來。隨著全新遊戲影片釋出,各位玩家可以好好期待這款緊張刺激的追殺遊戲囉!
《袋狼大進擊 4:時空之旅》(Crash Bandicoot 4: It's About Time)
PS5 2021年3月12日
《袋狼大進擊4:時空之旅》是《袋狼大進擊》系列三部曲後,睽違20多年的最新作品,故事中大反派Neo Cortex和N.Tropy將再度回歸,他們準備侵略這個宇宙以及所有的平行時空,玩家要操作克拉修和可可等人,收集4個量子面具來扭轉現實拯救世界。
這次順應PS5主機規格推出的強化版,將支援4K 60FPS的超高畫質輸出和強化3D音效,PS5行動分頁卡功能也可以讓玩家直接從系統介面進入遊戲中的各種模式遊玩,讀取也會更加快速。原本舊PS4版本的玩家從3月12日起也可以免費升級為PS5版本,不過首先是你要有PS5啦!
《死亡回歸》(Returnal)
PS5 2021年4月30日
《死亡回歸》是一款科幻題材的第三人稱動作射擊遊戲,玩家要扮演主角「瑟莉妮」迫降到一個會不斷改變形體的神祕星球上,為了逃離遺留古代文明的荒蕪之地,玩家要不斷四處探索,並在重生與死亡的旅程中邁進。
最新影片可以看到深入主角記憶片段世界的場景,在較為含蓄隱晦的故事中,玩家會聽到各種語音紀錄和看到不同的現實片段,各種元素相互交織堆疊出層次豐富的劇情。本作針對PS5性能打造,其細膩精緻的視覺效果一定能讓玩家感到驚艷,隨著記憶拼圖漸漸完整,主角與這星球背後的真相也將逐漸解開。
《Solar Ash》
PS4 PS5 2021年
《Solar Ash》故事描述主角身處於一個超現實的世界,為了避免自己的故鄉,被巨大的黑洞吞噬,展開了冒險旅程。在遊戲中主角像是穿上了滑板鞋,在地圖當中移動穿梭,基本的高速移動之外,有些場景還需要玩家攀爬和跳躍。
玩家除了需要收集資源之外,同時也將面對許多敵人,戰鬥方式非常簡單直覺,高速移動與流暢的攻擊方式,充滿了無比的爽快感!在地圖關卡當中,也會出現超巨大BOSS,靠著你的操控能力,擊退BOSS吧!遊戲預定在今年推出,你是不是也很期待呢?
《師父》(Sifu)
PS4 PS5 PC 2021年
《師父》(Sifu)是一款以中國功夫為背景的戰鬥動作遊戲,主角為了找出殺害家人的兇手,將發揮渾身解數,靠著一身的好功夫,來面對無數兇殘的敵人。別怕!就算戰鬥中被殺死也沒關係,主角身上的神奇墜飾將會幫助玩家復活,只是身體會老化許多。
這趟復仇之路充滿了許多意外,玩家要踏遍城市的每個角落,不管是龍蛇混雜的夜店,還是辦公室或科技大樓,只為了找出真正的兇手。準備好踏上復仇之路了嗎?一起來大展拳腳吧!看完上述介紹的十款作品,你最期待哪一款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也別忘了持續訂閱追蹤我們頻道,才不會錯過第一手資訊喔!
© 2021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gZDwPJ2Eag/hqdefault.jpg)
每 日死亡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的評價
看更多完整版上集內容:https://youtu.be/ldGQlU0EvEo
看更多完整版中集內容:https://youtu.be/HtvH9GH_wyk
看更多完整版下集內容:https://youtu.be/0VZt4xsR_jc
✔訂閱【少康戰情室】https://bit.ly/2sDiKcZ
完整版HD集數快速找➔https://bit.ly/2Etctbf
趙少康X陳文茜談國際➔https://reurl.cc/4my5pY
頻道LIVE直播專區➔https://reurl.cc/5qokMR
中美台緊張關係➔https://reurl.cc/q8mzZR
關心新冠肺炎疫情➔https://bit.ly/2tXmOJU
少康看藍營改革➔https://bit.ly/2tYPaU8
少康戰情室精彩回顧➔https://bit.ly/37il9w0
●鎖定TVBS 56台首播
●按讚粉絲頁:http://bit.ly/2fMs1u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XB3VUnE3PE/hqdefault.jpg)
每 日死亡 在 11個月男嬰本流感季最小死亡個案【發燒話題】-20231017 的八卦
新冠個案緩升12月底恐 每 日逾2萬例【發燒話題】-20231011. 台視新聞TTV NEWS New 5K views · 0:52 · Go to channel. 流感增7死41重症6歲女童肺炎腦病變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