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後,許多中華民國支持者痛哭,不是難過政黨輸,而是擔憂中華民國的認同,亡在這一代手裡。
熱愛中華民國的朋友們,您盡力了!
選舉揭示,「中華民國」在台灣人的多數認同,只剩「民國」,而無存「中華」。
感謝心中存著「中華」而一路奮鬥至今的您。90歲的您經歷了對日抗戰,80歲的您歷經國共內戰,70歲的您走過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60歲的您親歷艾森豪來台、九年義務教育的開辦,50歲的您走過風雨: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卻在不懈的努力中,共同見證十大建設一一落實,40歲的您實現了亞洲四小龍、迎接台灣民主化的到來,30歲的您眼看貪腐的政權倒塌、並欣喜兩岸的和平發展⋯⋯
中華民國,百年滄桑、天南無雁,有過繁華燦爛,亦經苦難無情。人生愁恨何能免,中華民國支持者未曾愧對中華民國,愛過、守護過、奮鬥過。然而時代巨輪滾滾向前,年輕世代取「台灣」捨「中華」,不可逆轉。「中華」未曾滅亡,惟在五嶽黃河,只在秦宮漢闕,只在故宮、只在黃卷。
國旗國號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中華民國支持者所擔憂與顧慮,都必須全然交接給台灣最新的多數民意,奮進與承擔。正如同現在的台灣民意,也必須在未來交接給更新的民意。朝代更迭,輪迴嬗遞。認同不變、但我們生活在台灣,共同祝福台灣人民生活富饒、安居樂業。
時代結束了,然而改變台灣政治文化才正要開始。這次選舉所經歷的世代對立、認同衝突與雙方的標籤仇恨,前所未見。縱使同樣支持蔡英文,民進黨支持者對民眾黨與時代力量亦充滿偏見與敵視。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並非理想的主義,縱使有50%的不同,我們都必須和平共處,若仍在乎「1%」的不同而將其打壓為敵類,無疑法西斯再現。
藍綠支持者都認為對方支持者充斥「太多不理性」,實際的情況是,「不理性者」比你想的低得多。國際研究機構More in Common,針對美國兩黨研究發現,兩黨都把「敵黨偏激者」想的太多了,實際兩黨支持者在具體政策,仍有許多交集。我認為台灣亦然。
表面對立的韓粉、英粉、柯粉,或許拋開政治,生活上能有七成以上的交集。是禮儀之邦的素養、是濃厚樸實的人情味,是人與人交往時心存的善念與溫柔。
這份溫柔沒必要每經四年便摧殘一次、消耗一次。「認真聆聽不同意見、縱使不同意保持尊重」,說來是民主風範,其實只是人性的道德素養。
四年一次的「賣台恐懼戰」,及各種貼標籤、嘲諷怒罵的行為,期盼可以休止,英粉難道覺得韓粉渴望賣台?韓粉難道覺得英粉一心求戰?兩岸問題終將如滾滾長江東逝水,有限的時間內,我們仍須扛起責任,建設台灣。
台灣的內政與區域經貿整合面臨的困境仍未改變,撕裂的社會正待彌補,民進黨沒有藉口推前朝,必須全心服務台灣社會。未來民進黨將五權在握,蔡總統成為解嚴以來的第一個集權大總統,制衡與監督刻不容緩。
若不傾聽人民的聲音,不會得到人民的支持;若不改善人民的生活,不會得到人民的幫助。台灣政治該淘汰恐懼、肥貓與分贓,還來公正的司法及充分的言論自由,擎起「治理與建設」優先的大旗,造福台灣人民。
我不會改變中華兒女的身分認同,我仍是恪守道統、堅守信念的政治工作者。只有我足夠努力,才能證明我的理念正確。
感謝為中華民國貢獻的前輩們,中華民國的信念,我們扛起;台灣政治的清明,我們治理!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艾莉的小太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還記得第一次聽Someone you loved時是非常震懾的 Lewis Capaldi有著獨樹一格、撕心裂肺的嗓音 凡是他唱的歌都自帶滄桑感 就好像歷經幾百回悲劇,歌裡才能有這樣的情緒 這樣的情歌無需解釋太多 箇中滋味只要失戀過的人都懂 | ABOUT ME 嗨,我是艾莉 Ae...
歷經滄桑英文 在 侯漢廷 Facebook 八卦
選後,許多中華民國支持者痛哭,不是難過政黨輸,而是擔憂中華民國的認同,亡在這一代手裡。
熱愛中華民國的朋友們,您盡力了!
選舉揭示,「中華民國」在台灣人的多數認同,只剩「民國」,而無存「中華」。
感謝心中存著「中華」而一路奮鬥至今的您。90歲的您經歷了對日抗戰,80歲的您歷經國共內戰,70歲的您走過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60歲的您親歷艾森豪來台、九年義務教育的開辦,50歲的您走過風雨: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卻在不懈的努力中,共同見證十大建設一一落實,40歲的您實現了亞洲四小龍、迎接台灣民主化的到來,30歲的您眼看貪腐的政權倒塌、並欣喜兩岸的和平發展⋯⋯
中華民國,百年滄桑、天南無雁,有過繁華燦爛,亦經苦難無情。人生愁恨何能免,中華民國支持者未曾愧對中華民國,愛過、守護過、奮鬥過。然而時代巨輪滾滾向前,年輕世代取「台灣」捨「中華」,不可逆轉。「中華」未曾滅亡,惟在五嶽黃河,只在秦宮漢闕,只在故宮、只在黃卷。
國旗國號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中華民國支持者所擔憂與顧慮,都必須全然交接給台灣最新的多數民意,奮進與承擔。正如同現在的台灣民意,也必須在未來交接給更新的民意。朝代更迭,輪迴嬗遞。認同不變、但我們生活在台灣,共同祝福台灣人民生活富饒、安居樂業。
時代結束了,然而改變台灣政治文化才正要開始。這次選舉所經歷的世代對立、認同衝突與雙方的標籤仇恨,前所未見。縱使同樣支持蔡英文,民進黨支持者對民眾黨與時代力量亦充滿偏見與敵視。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並非理想的主義,縱使有50%的不同,我們都必須和平共處,若仍在乎「1%」的不同而將其打壓為敵類,無疑法西斯再現。
藍綠支持者都認為對方支持者充斥「太多不理性」,實際的情況是,「不理性者」比你想的低得多。國際研究機構More in Common,針對美國兩黨研究發現,兩黨都把「敵黨偏激者」想的太多了,實際兩黨支持者在具體政策,仍有許多交集。我認為台灣亦然。
表面對立的韓粉、英粉、柯粉,或許拋開政治,生活上能有七成以上的交集。是禮儀之邦的素養、是濃厚樸實的人情味,是人與人交往時心存的善念與溫柔。
這份溫柔沒必要每經四年便摧殘一次、消耗一次。「認真聆聽不同意見、縱使不同意保持尊重」,說來是民主風範,其實只是人性的道德素養。
四年一次的「賣台恐懼戰」,及各種貼標籤、嘲諷怒罵的行為,期盼可以休止,英粉難道覺得韓粉渴望賣台?韓粉難道覺得英粉一心求戰?兩岸問題終將如滾滾長江東逝水,有限的時間內,我們仍須扛起責任,建設台灣。
台灣的內政與區域經貿整合面臨的困境仍未改變,撕裂的社會正待彌補,民進黨沒有藉口推前朝,必須全心服務台灣社會。未來民進黨將五權在握,蔡總統成為解嚴以來的第一個集權大總統,制衡與監督刻不容緩。
若不傾聽人民的聲音,不會得到人民的支持;若不改善人民的生活,不會得到人民的幫助。台灣政治該淘汰恐懼、肥貓與分贓,還來公正的司法及充分的言論自由,擎起「治理與建設」優先的大旗,造福台灣人民。
我不會改變中華兒女的身分認同,我仍是恪守道統、堅守信念的政治工作者。只有我足夠努力,才能證明我的理念正確。
感謝為中華民國貢獻的前輩們,中華民國的信念,我們扛起;台灣政治的清明,我們治理!
歷經滄桑英文 在 安柏不在家 Facebook 八卦
在印度的時候,我去了一趟西藏(圖博)流亡政府。
圖博大哥同子先生,14 歲的他拿著媽媽給的學費,逃家。
從青海到拉薩,三天兩夜的車,穿過一片浩瀚的草原。
我們坐在達蘭薩拉的小店舖,位在印度北方的山城,他比劃著牆上的拉薩地圖,說起他的故事。
同子先生剛到拉薩沒多久,便把學費花光了,加入幫派的他每晚在流連在酒吧裡圍事,朋友給了他一份秘密地圖,十七歲的他就這麼背起行囊,一個人翻過了喜馬拉亞山,沒有嚮導,沒有車坐,只靠手中的舊地圖,如同其他成千上萬流亡的圖博人,徒步穿越山脊與雪地。
他走了 28 天,被凍到失去知覺,也碰上老虎猛禽,在夜裡的雪地疾行,終於抵達尼泊爾的西藏難民中心。
他在尼泊爾躲了幾個月,那時藏人被尼泊爾軍方抓到可以拿去中國換錢,花了幾年,跟隨他們的活佛達賴喇嘛, 終於來到達蘭薩拉落腳。
被迫拋棄信仰的藏民們翻越了喜馬拉雅山、穿越尼泊爾,流亡在印度北方達蘭薩拉,建立起一個不被國際認可的政府。那裏的藏人們努力學習各種外語,印度文、英文、中文,把受迫害的消息用各種語言傳達出去、甚至不惜用自焚來表達。
流亡政府的藏民們手裡都有一本黃色的難民護照,可以去幾個國家。但這輩子都無法再回到自己的家鄉,那一大片漫著草香離天空很近的高原。
我想起達賴喇嘛走下講台時,扶起同樣年邁的藏族婆婆問候身體,婆婆一手搖著經輪,激動地用藏語對達賴喇嘛訴說家常。都是翻了喜馬拉雅山過來的人,雙手歷經滄桑和年歲,觸感猶在。
同子先生現在已經三十多歲了,我問他,如果還有機會再選擇一次,會選擇留在老家還是流亡異鄉
我們喝著保溫瓶裡裝的酥油茶,同子先生點起菸,一邊是放棄信仰的安穩生活,一邊是與親人生死契闊的自由,他說他不知道 。
夜深了,他徐徐吐出一口煙,雲霧遼繞在達蘭薩拉。
-
-新書上市《安柏不在家在南美洲》
作者親簽版👉👉https://reurl.cc/NzWEe
歷經滄桑英文 在 艾莉的小太陽 Youtube 的評價
還記得第一次聽Someone you loved時是非常震懾的
Lewis Capaldi有著獨樹一格、撕心裂肺的嗓音
凡是他唱的歌都自帶滄桑感
就好像歷經幾百回悲劇,歌裡才能有這樣的情緒
這樣的情歌無需解釋太多
箇中滋味只要失戀過的人都懂
| ABOUT ME
嗨,我是艾莉 Aeri ♡
一個熱愛西洋音樂的中醫學生,
2013年開始在部落格翻譯英文歌,
喜歡用中文字的美 表達英文歌的深度和意境,
最近Youtube之旅才剛開始,一起來跟我聽音樂冒險吧 :)
| 尋找更多的 艾莉 ❀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eriParadise/
instagram ( aeri.z ):https://www.instagram.com/aeri.z/
翻譯部落格:http://aerirabbit.pixnet.net/blog

歷經滄桑英文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評價
完整影評:
【幕迷影評】文章傳送門:
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51172
【方格子】文章傳送門:
https://vocus.cc/@XXY2018/5c4207fbfd897800010eb4e8
《賭命運轉手》給我一種五味雜陳的惆悵感:觀影的過程十分享受,看完的當下感覺非常溫馨,過了一段時間去回想劇情時,則是感嘆生命的苦短。它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好電影,在農曆新年前夕,新舊年交替之際,讓人能夠好好檢視過去的自己,思考未來的一部佳作。
.
描述一位被時代淘汰的老人,在事業破產、家人眾叛親離的情況下走投無路,逼不得已投入運毒工作的過程。故事在主角老人歷經滄桑、宛若風中殘燭的孤獨身影下,透露出淡淡的哀傷。但整個故事在哀傷的氣氛中,細嚼慢嚥地嚐出一絲絲溫馨又酸甜的滋味,苦澀中又帶點憂傷的感慨:我想這或許就是在經歷人生的大風大浪後,需要慢慢體會的感受吧?!
.
你也看過《賭命運轉手》了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喔!
《賭命運轉手》 The Mule
片 長 | 116分鐘
分 級 | 輔導級15
上映日期 | 2019.01.11
導 演 | 克林伊斯威特
演 員 | 克林伊斯威特、布萊德利庫柏、泰莎法蜜嘉、麥可潘納
產 地 | 美國
發 行 | 華納
語 言 | 英文
------------------------------
別忘了隨時關注XXY的影評和活動動態喔!
▶️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XXYanimalofvision/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 加點吉拿棒: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ExtraChurros/
YouTube頻道:https://goo.gl/Muo4bo
以行動贊助我們持續創作:
▶️Pressplay訂閱專案:https://goo.gl/nsRrEB
#XXY #影評 #電影 #娛樂

歷經滄桑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暇滿:台灣小農的夢幻《金瓶梅》食譜」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惠玲
本書特色:
寫這本書時,作者面臨人生最大的低潮。從《金瓶梅》一書,黃惠玲反思人生,從中得到療癒,學到如何面對。良善是她找到的中心主軸,唯有良善人生才能持續。如何發揮良善是她寫書的想法。
書名叫《暇滿》,意指有信仰的人,因為今生具足了數種條件,使得自己能夠接觸、修習佛法。人類不像雞、鴨,短短數月就被結束生命,我們有幸生而為人,才得以親近或精進自己的宗教。《金瓶梅》裡的主角西門慶享有一切好運,卻做盡一切壞事,下場就是一個「慘」字。反觀台灣小農,因為發揮善念,才會栽種出無農藥或有機的農產品。「善」、「惡」就在一念間,唯有心存善良,生命力才能持續。這也是作者為何以《暇滿》為書名的原因。
這本書中除了金瓶梅小說,還有台灣無毒有機小農的努力故事,有小農的優質材料,再循古法做出純粹好吃的明代料理,20道圖文並茂的美食做法,既文學又實用。
作者以良善貫穿全書中心,認為唯有發掘內心深處的良善,不論歷經多少滄桑,再怎麼難過,日子總會過下去,而且無非就是企求好好吃頓飯吧!作者採用台灣有機或無農藥小農栽種的農作物,復原四百年前明朝的食物,在製作的過程裡,仿佛數次與廚娘四房孫雪娥對話,體會其中的奧妙,是非常有趣的旅程。復原明朝的古老食譜,需要無農藥或有機小農的栽種力量,一起努力才能完成。為了能全力完成此書,作者發願撐起串連起台灣小農的力量,希望讓良善的力量發揮影響力!讀著小農們生命的故事,激勵著你我前進的動力!本書既有《金瓶梅》的文學感又有台灣小農的無毒產品與作者搭配古法製作的美味食物,讀著這本既古典又現代的書,你將更能體悟現世的美好人生。
作者簡介:黃惠玲(大尾巴羊)
1968年生,南投縣水里鄉人,台北工專工業工程與管理科畢,曾任職於製造業十二年,最遠到非洲的模里西斯工作。曾任外商電子廠廠長。受夠了製造業爆肝的工作,為了發掘自己除了工作以外,還有多少潛能還沒發揮,毅然決然放棄一切。1998年和杜蘊慈一起完成了五個多月的大旅行,2000年出版了《地圖上的藍眼睛》擔任攝影(大塊文化)。
2001年和杜蘊慈一起創業,成立美語補習班,負責行政、總務、雜事和煮三餐。從只會燒開水和泡泡麵,到讀歐美英文食譜書自學烘焙烹飪至今十七年。
2004、2006年與杜蘊慈追尋成吉思汗的腳步,2007年出版了《迭里溫・孤山》擔任攝影(大塊文化)。
2012年出版《風和日麗:幸福的台灣小農 在地食材×世界料理》(時周文化)。
2014年出版《食之真味:13年自學烘焙追尋錄X50款純天然無添加的手作食譜》(大塊文化)
工作閒暇之時,爬溪頭、寫書法、做竹編、拉陶、學法文、騎腳踏車、拉馬頭琴、採訪小農和不定時麵包出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