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臺灣光復75週年,對於紀念這個重要的日子,民進黨居然有人說,這是與對岸唱和「一中原則」,配合中國大陸對臺灣進行政治鬥爭與操作,還有人堅持以「終戰」的說法來否認臺灣光復的史實。種種荒謬的言論,凸顯部分人士對歷史的無知及國家認同的混亂。
臺灣人民對日抗戰是從清廷割讓臺灣開始,比1937年七七事變早42年。1894年,甲午戰敗,清廷被迫於乙未年(1895年)4月簽下《馬關條約》割讓臺灣,舉國震驚,全臺悲憤。臺籍志士丘逢甲當時寫下「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第二年寫下「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等六首離臺詩,感人至深,傳頌一時,真實反映那個時候臺灣人的錐心之痛。
臺灣被割讓後,日本原以為可順利接管,但日軍在桃園、新竹、苗栗、彰化、臺南及屏東等地分別遭受強烈抵抗,歷時6個月。臺灣人民大部分皆非正規軍,甚至必須使用農具對抗日軍,卻仍士氣高昂,使得日本不斷增加軍力到兩個師團,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及第二師團長山根信成少將都死於這場「乙未戰爭」。根據學者統計,臺灣官兵死亡人數約7萬8千人,若納入平民計算,則死亡總人數超過10萬人,將近當時人口3%。
臺灣反侵略、反殖民的武裝抗日行動,並未於乙未之役結束,直到1915年臺南爆發的噍吧哖(西來庵)事件,長達20年,之後再轉為非武裝抗日。包括成立「臺灣民主國」的丘逢甲、劉永福,組織新竹義軍的吳湯興、徐驤、姜紹祖,主導霧社事件的原住民莫那魯道,發動臺南噍吧哖事件的余清芳、羅俊、江定,以及推動非武裝抗日的林獻堂、蔣渭水、廖進平、翁俊明、連雅堂、蔡培火等眾多抗日志士,他們以行動證明臺灣人展現臺灣主體性,效忠的祖國絕非日本。
因為甲午戰敗、乙未割臺,國父乃立志推翻滿清、建立民國。因為日本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侵略東北,培植「偽滿洲國」,蔣中正委員長先主張「恢復高(麗)臺(臺灣),鞏固中華」,後在1941年對日宣戰時廢止《馬關條約》,並於1943年《開羅宣言》中要求日本歸還東北、臺灣與澎湖。因為抗戰勝利,臺灣才得以光復,重返中華民國版圖,也才有今日的自由民主與繁榮。
臺灣光復終結了日本50年的高壓殖民統治,也告慰乙未抗日熱血犧牲的臺灣軍民。紀念臺灣光復,更是紀念中華民國與臺灣唇齒相依的密切關係。因為中華民國抗戰勝利,才有臺灣光復;有臺灣光復,中華民國在臺灣才有正當性及合法性;沒有臺灣光復,又哪來蔡英文總統口中的「中華民國在臺灣屹立」?紀念這段攸關國家存亡的歷史,應是每任中華民國總統責無旁貸的重任。
至於中共在八年抗戰中的角色,在蔣中正委員長的領導與號召下,中共確實有參加抗戰,並獲得國軍第十八集團軍與新四軍的番號。但是,中共參加的絕大多數是敵後游擊戰,正面作戰除平型關之役外,絕大多數是在國民政府蔣委員長領導下進行的;光復臺灣的主張,也是蔣委員長在「九一八事變」後就提出,並成為國民黨的政策。
把臺灣光復與中共的「一中原則」胡扯在一起,實在太離譜,希望民進黨的朋友多讀一點近代史再批評,比較有水準。
同時也有3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萬的網紅蔡依林 Jolin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正式版 MV : https://youtu.be/-wIHmPAvMBo ♬ 數位收聽 : https://jolin.lnk.to/UglyBeauty 🔔訂閱蔡依林頻道 : https://sonymusic.pse.is/jolin 亞洲流行天后 蔡依林 全新專輯UGLY BEAUTY ...
歷時性共時性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八卦
很高興能跟現場所有的記者朋友們見面。除了提早向各位說聲記者節快樂之外,藉著今天與各位見面茶敘的機會,我也要向全體國人同胞報告,新政府上任以來,我們為這個國家所做的努力。
相信在場的記者朋友,以及許多國人同胞都知道,幾天前,歷時兩年多的國道收費員爭議,已經得到解決。
儘管,有一些人對於解決這個爭議,仍然有些不同的意見與看法。不過,當大家從電視上看到他們在抗爭落幕之後所展現的笑容,我相信很多人的心中,都跟我一樣,替他們,以及他們的家庭,感到開心。
對一些人而言,這個問題的解決,只是讓這個社會少掉一群人在街頭抗議。不過,我願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整件事情。對我們來說,這個事情的意義在於,抗爭落幕之後,這個社會,又多了一些家庭,重新展開他們的人生。
這就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有人說,這叫做會吵的人就有糖吃。不過,對一個政府而言,吵不是重點,吵得有沒有道理,政府有沒有在聽才是重點。願意傾聽,願意溝通,願意解決,這就是過去三個月來,我對自己與團隊的期許。
我知道,現場的記者朋友們,都很好奇,從520到現在,我每天都在做什麼。其實,當了總統之後,我的人生以及工作有一些變化,事情雖然變多了,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變得比較簡單,就是我就職演說中所提到的那四個字:解決問題。
很多的問題是長期累積的,有些問題,過去政府曾經想解決,沒有成功。也有些問題,是過去政府無心也無力去解決的。
人民選擇我們,是希望新政府能夠務實而勇敢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人民也不會希望,新政府將責任全部推給過去。所以,我每天都這樣告訴自己,我也用一樣的話告訴民進黨所有執政團隊,人民希望看到不一樣的政府。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也承認,有些事情,我們考慮得不夠周全,做得不夠好。當這樣的情況發生時,我們會調整,會誠實面對,我們會改變。我們不會硬凹,民進黨執政期間,更不會有半分鐘事件。
過去這三個月來,新政府的施政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領域:
第一個,我們試圖解決臺灣社會長久累積的問題。八月一號,我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幾百年來原住民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不會因為一句道歉而改變。不過,這個社會需要一個開始。我願意跨出第一步。儘管,道歉的形式引發了一些爭議,但是,我們會用接下來的作為,有誠意地來面對這個幾百年累積的問題。
勞資的爭議也是臺灣社會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的問題。隨著全球經濟情勢的改變,以及經濟成長的趨緩,弱勢勞工的權益與保障,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也面臨轉型的困境,這也造成勞資關係越來越緊張。
新政府沒有逃避,我們選擇正面去處理這個問題。當然,我們也承認,多年來的爭議很難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社會一致的共識。我們願意再跟社會溝通,特別是勞工團體與中小企業的意見,我們會更加仔細聆聽。這也會反映在我未來的行程安排上面。
我們也清楚,如果臺灣經濟不加速轉型,勞資爭議縱然一時能夠解決,但仍然會持續地困擾勞工與產業。
第二個領域,是改革的議題。我們通過了「政黨及其附屬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這是我們在處理威權時期轉型正義所跨出的第一步。把真相釐清,把人民的財產、國家的財產、政黨的財產做釐清,把過去做一個完整的交代,這對未來臺灣民主政治的發展,絕對有它正面的意義。
我要特別強調,做這件事情,是為了提醒所有政治人物,過去在威權體制中,許多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在今天的民主社會中,是不容許再發生的。更重要的是,為臺灣創造一個更公平的政治環境,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另外一個改革議題,就是我們國人同胞最關心的司法改革。我會親自擔任「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的召集人。我會負起責任,我會謹守憲政分際。我不會干預個案與辦案,我更不會把檢察總長叫到家裡或辦公室,跟我報告案情。
我承認,前一陣子司法院正副院長的提名人選引發了社會上的爭議。最終,造成兩位被提名人決定懇辭,我要感激這兩位被提名人給我一個重新思考的機會。當然,這裡面有我的責任。我會記取這個經驗。新政府未來會用更謹慎的態度來跟社會大眾溝通。
我們希望在九月一號把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提名的咨文送到立法院。人民期盼司法改革,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竭盡所能回應民眾的期待。
我們還啟動另外一個改革議題,就是由陳建仁副總統擔任召集人的年金改革會議,截至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召開了9次會議。
在討論的開始階段,要整合這麼多不同意見,實在有它的難處。不過,我們不會因為有困難,就放棄改革。
我要特別強調,年金改革不是鼓勵一群人去鬥爭另外一群人;也不是號召一個階級去對抗另外一個階級。我們不應該污名化任何職業別來成就改革,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剝奪那些原先就已經是弱勢者的權益。
年金改革的目標,是讓年金及退撫的財務能夠永續,讓世世代代的臺灣人,在退休的時候,都能夠擁有安心有品質的基本生活保障,也讓國家有限的資源,能夠永續地照顧到每一個人。
世代之間的和諧與互助,是我們真正的期待。年金改革,應該以照顧退休者基本生活為原則。給付偏低的,不應該刪減,例如早年退伍的軍人,領得都不夠多,要讓他們安享晚年。給付過高的要檢討。但也要理解他們內心的不平,希望大家能夠相互體諒。
新政府施政的第三個領域是臺灣經濟發展新模式。過去三個月,我們的相關部會,積極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把以前在野時期,智庫所規劃的國家建設方案,轉變成行政部門的政策規劃。再從行政部門的政策規劃,具體轉化成行政院的預算編列。
在經濟建設的投入上,對於五大創新產業與加速科技創新等促進經濟發展的計畫,我們明年度的預算都相當幅度的成長,這代表我們要建構,以創新為主導的新經濟模式。
在社會安全網上,我們的社會住宅政策,以及擴大社區照顧、提升長照品質,醫療與防疫等,我們也都增列了預算。
這些預算的增加,是在現有的財政規劃下,調整優先順序,檢討浪費之後,移緩濟急,所以真正投入新的產業資源,事實上比預算數增加的多。未來所需要的擴大需求,也將反映在未來幾年的預算,當中,只要有好的計畫,甚至不排除編列特別預算。
整體經濟發展相關的投入,不會僅限於政府預算的投入,我們也會鼓勵國公營事業來投資新型產業,共同帶動民間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產業升級與轉型。
預算編列只是一個開始,真正的考驗是把事情做好。事實上,內閣已經是總動員。在過去的三個月,在院長的帶領,政務委員的協調,以及部會首長的努力下,新政府沒有懈怠。我手邊有一份各政委列管的事項清單以及進度,可以說明這些。我相信這些清單在行政院的網站也可以找到。
我不希望別人用一百天來評斷我個人執政的成敗;同樣的,我也不會只用一百天的時間來評論內閣閣員的表現。
改革需要時間,我不會因為短期內看不到成效,或者因為推動改革很困難,就輕易退縮。錯了就改,對的事情就勇往直前,我相信,這才是現階段臺灣人民對政府的期待。
第四,在維持區域的和平穩定,以及對外關係的處理上,我們持續與相關的國家保持必要的溝通。尤其是在南海仲裁結果出爐後,我們也跟各國共同維持南海情勢的穩定。人民希望政府在南海主權議題能多做一些,我們了解也認同。
對於兩岸關係,我再一次強調「維持現狀」的重要性。我們的目標,就是在當前的憲政體制下,建立一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性、可維持性的兩岸關係。
海基會的人事,我們會在近期之內公布。現階段我們有幾位人選,正在做最後的諮詢與評估。
除了海基會之外,政府部門尚未完成布局的人事,我們會儘速補上。
改革的路上有人走得快,有人走得慢,但只要方向一致,就應該相互扶持、彼此鼓勵。也許這段日子以來,新政府走得有些顛簸,但我們一直努力在往前走。
有人說,解決國道收費員的問題,「這是以前政府做不到的事」。這句話,對我來說,是對我們新政府最大的鼓勵。要做以前政府做不到的事,這才是政黨輪替的意義。
最後,我要特別提一個人。我2008年擔任民進黨主席時的秘書長--王拓先生。不久前,他離開我們。在病榻上,他依然很關心我。我會永遠記得,當外界都不看好我,民進黨士氣最低落的時候,他挺身而出,跟我一起帶領民進黨從谷底爬起。
在那段困難的日子,他常常鼓勵我,也提醒我,只要是對的事情,一定要堅持下去。我很遺憾,他不能在人世間跟我一起看到臺灣的改變。
不過,我會永遠記得他在生命的最後幾天告訴我的話,他說,「我們的執政一定要跟以前不一樣,要做得成功」。我就用這一句話,來作為今天的結尾。所有執政團隊的同仁,大家加油。
歷時性共時性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最近政府全面開放境外學生返臺就學,卻獨漏陸生,讓他們成為「反中仇陸」政策的犧牲品。陸生來臺就讀,一直是兩岸青年交流建立友誼的最佳途徑,蔡政府歧視性的做法,令人深感失望與憂心,謹此呼籲全國大學校院的校院長,一起站出來,抗議這項不法、不當、不智之舉。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法國大敗,割讓亞爾薩斯與洛林兩省給普魯士(德國),兩國仇恨開始發酵。一次大戰德國戰敗,1919年巴黎和會,亞、洛兩省歸還法國。1940年二戰初期,這兩省又被德國奪去;1945年二戰結束後再回到法國手中。
戰後德法兩國政府有識之士都認為,歷史仇恨終需化解。1963年雙方簽署象徵友好和解的《愛麗舍條約》,成立德法青年組織,共同推動超大規模、歷時數十年、數百萬人參與的學生交流計畫。交換生除了在校園學習,也借住當地民宅體驗異國文化,經過年輕世代數十年的深度交流,曾經是世仇的德法兩國,逐漸化解仇恨、走向合作,徹底改變雙方關係。
事實上,從煤鐵聯營、原子能合作、關稅同盟、到1958年建立歐洲共同體,德法兩國是歐洲整合數十年來最積極的推動者。1993年《馬斯垂克條約》正式生效,德法都同意放棄他們歷史悠久、引以為傲的貨幣─法郎與馬克,推動歐洲共同貨幣的實施,終讓歐元於2002年成為歐盟多數國家的法定貨幣,為歐洲整合取得重大進展。德法兩國成為歐洲團結的核心與典範,為歐洲帶來長久的和平與繁榮。2017年剛當選法國總統的馬克宏,第一次出訪就是去德國看梅克爾總理。
如同德法兩國推動青年交流化解歷史仇恨,兩岸要建立永續的和平繁榮,也一定要從年輕一代開始。2011年我開放陸生來臺就讀大學院校,到我卸任的2016年,來臺陸生增加到4萬2千多人,成長達50倍,各大學都有陸生。儘管兩岸學生來自不同的社會,但有機會在青年時期交流互動,瞭解越深、誤解就越少,越能建立友誼與共同價值,為兩岸永續和平奠定基礎。事實也證明,許多陸生來臺後,不只對臺灣留下良好印象,並觸發他們對於兩岸未來有更深刻務實的思考,這不是政府用任何宣傳能夠取得的成果。
陸生自2月9日被禁來臺已超過二百天,蔡政府選擇性排除陸生返臺就學,完全是政治考量。這種對待陸生的方式,既不公平,也讓兩岸敵意螺旋更加升高;大陸當局日前就決定,暫停今年的新陸生來臺就讀。我呼籲兩岸當局,不要中斷兩岸青年交流的機會,讓新、舊陸生都能夠來臺,讓共享血緣、歷史、與文化的兩岸青年,能夠跨越政治鴻溝。我也呼應知名政論家王健壯先生日前投書「聯合報」的倡議,呼籲公私立大學校長們挺身而出,一同嚴正要求蔡政府修正錯誤的政策。
蔡英文總統今年4月9日面對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公開指責臺灣種族歧視的時候,曾霸氣回應:「臺灣向來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8月10日接見美國衛生部長阿薩爾時更說,「政治因素不應該凌駕在健康人權之上」。蔡總統說得很對,希望她把同樣標準,用在陸生、陸配及陸配子女身上,拋開歧視,不要讓政治凌駕教育與人權。
歷時性共時性 在 蔡依林 Jolin Tsai Youtube 的評價
👉正式版 MV : https://youtu.be/-wIHmPAvMBo
♬ 數位收聽 : https://jolin.lnk.to/UglyBeauty
🔔訂閱蔡依林頻道 : https://sonymusic.pse.is/jolin
亞洲流行天后 蔡依林 全新專輯UGLY BEAUTY
2018.12.26正式發行
首波同名主打[怪美的]
Jolin和金曲製作人陳星翰 創作才子青峰 三人翻玩實驗新音樂
專輯第一主打歌曲「怪美的」,也是製作歷時最久的一首歌曲,由陳星翰Starr Chen和Jolin一起翻玩實驗各種音色共同製作的一首前所未見的創作,Starr求好心切發揮異常磨人功力,在錄音室一錄再錄,編曲也一改再改,Jolin也力求完美唱到欲罷不能,金曲獎最佳作詞人吳青峰獻出一首令人省思玩味的歌詞,Jolin稱讚青峰是聰明又有創意的創作人,他寫歌詞不需要給主題或特別聊什麼,雖然過程中他不知道改了多少個版本,後來也有和他聊了專輯的方向,但最後還是選了他一開始的創作,因為和最後的編曲非常match!編曲以各式不可能的元素拼貼及和聲堆疊,甚至出現嘴唇摩擦親吻的聲音,很帶勁的Drum & Bass,加上歌曲尾段侵略性十足的饒舌段落的精彩點綴,產生出這一首有點歪斜怪異,風格強烈多元難以定義,卻又飽含美感的歌曲。加上混音由葛萊美獎知名混音師Luca Pretolesi操刀歌曲混音,讓整首歌曲更有份量。這首歌曲也是專輯最後一刻完成的歌曲,導演在MV開拍前幾天都還收到修改的歌詞,陳星翰說他這一次被Jolin改了2年多,已經打破他當製作人的紀錄了!
・Song Lyrics・
怪美的
中文作詞:Wu QingFeng 吳青峰
OA/OC: Rhys Fletcher/
Stan Dubb 楊宥閑/
Richard Craker/
Jolin 蔡依林/
Starr Chen 陳星翰/
Yun-Hui Hung 洪筠惠
垂涎的邪惡 陪我長大
在軟爛中生長 社會營養
過去坑疤的 讓我站穩了
那些神醜的 評誰亂正的
喔 我都笑哭了
這什麼標準 急著決定適者生存
愛我 恨我 非我
有一些外在我 來自內在我
聽誰說 錯的 對的
說美的 醜的
若問我 我看 我說
我怪美的
看不見我的美 是你瞎了眼
稱讚的嘴臉 卻轉身吐口水
審美的世界 誰有膽說那麼絕對
真我 假我 自我 看今天這個我
想要哪個我
聽誰說 錯的 對的
說美的 醜的
若問我 我看 我說
我怪美的
誰來推我一把On to the next one
一路背著太多道德活著令人會喘
任誰去傷去想去講不相關就別管
太婉轉的相處 靈魂拉扯左右為難
正負能量全都吃掉
美的醜的自有他存在的必要
愛恨隨你各自喜好
拒絕你的偽善擁抱
想要活得顯耀 回應心中惡之必要
誰說 錯的 對的
說美的 醜的
若問我 我說我呢 怪美的
・Song Credit・
製作人 Producer:Starr Chen 陳星翰(跳蛋工廠EGGO Music Production)/ 蔡依林 Jolin Tsai
執行製作 Executive Producer:鄭人豪 aHa0 (跳蛋工廠EGGO Music Production)
編曲 Arranger:Starr Chen 陳星翰 (跳蛋工廠EGGO Music Production)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r:馬毓芬 Paula Ma
和聲 Backing Vocals:馬毓芬 Paula Ma / 蔡依林 Jolin Tsai
和聲錄音師 Backing Vocal Recording Engineer:陳振發 Jansen Chen
和聲錄音室 Backing Vocal Recording Studio: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陳振發 Jansen Chen / 陳文駿 AJ Chen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強力錄音室 Mega Force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Luca Pretolesi
混音助理工程師 Mixing Assistant Engineer : Scott Banks / Andy Lin
混音工作室Mixing Studio:Studio DMI
OP: 林暐哲音樂社有限公司/凌時差音樂製作有限公司/跳蛋工廠有限公司
SP: Universal Ms Publ Ltd Taiwan
OP: 振顫音樂有限公司
SP: Sony Music Publishing (Pte) Ltd. Taiwan Branch
TWA471816003
・Video Credit・
導演 Director: 周啟民 Jimi Chou & 余靜萍 Fisher Yu
攝影 Cinematographer : 余靜萍 Fisher Yu
剪接 & 後期效果 Editor & Visual Effects:黑光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 Zhong Lin & Yii Ooi
造型 Stylist: Yii Ooi
化妝 Makeup: 邱亞歷 Yali Chiu
髮型 Hairstyle: Joey @Hair Culture
・更多蔡依林消息 ・
蔡依林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hoo.jcai
蔡依林官方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olin_cai/
Sony Music Taiwan CPOP-華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TaiwanCPOP/
Sony Music Taiwan CPOP-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onymusic_taiwan/
#蔡依林
#UGLYBEAUTY
#訂閱頻道開啟鈴鐺接收影片通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Ooxwx3Fzdk/hqdefault.jpg)
歷時性共時性 在 Tree of Life生命樹 Youtube 的評價
「來不及的告別,如果可以,我想好好說再見。」
生命樹 Tree of Life
十週年 時刻再見 約定單曲《Goodbye My Friends》
沒能完成的那些遺憾,讓我學會了珍惜現在。
➤ 線上收聽_https://treeoflife.ffm.to/goodbyemyfriends
少年們,
手中的紙飛機,瞄準同個方位約好一起出發。
紙飛機離手後,卻誰也控制不了地隨風飛行。
曾經一起哭過、笑過、瘋過的炙熱與盼望,
無數次來不及的吿別,深刻交錯你我生命。
生命最難解的課題來自必然的「告別」,生命樹結成十週年約定單曲《Goodbye My Friends》,是象徵樂團重要轉捩點的代表作品。那炙熱心跳的記憶,混合著措手不及的遺憾與後知後覺的酸楚。一遍又一遍地沿著來時的時間線,思索那些刻在生命裡無數並肩走過的身影,終於明白唯有鼓起勇氣面對內心的悲傷與複雜感受,才能繼續前行。
主唱吉他手小王子:「《Goodbye My Friends》來自我們經歷許多『來不及的告別』,抱持著想和重要的人,好好說再見這樣的心情所寫下的歌。同時期盼這首歌,能陪伴大家,一起面對『每一次的告別』。」
若真能看清時間的脈絡與答案,回到最關鍵的那一刻,你想做些什麼?
生命樹《Goodbye My Friends》歷時一年沈澱,回望反思這頑固任性的旅程,是不服輸的少年,用盡一切力氣跟自己內心的對話。前奏猶如衝破時空的光暈,帶領我們重返人生最重要的回憶,歌曲中時而嘹亮奮力耀動,時而呢喃沈潛迴盪的聲響,彷彿來自各時空的我們多麼勇敢放聲地呼喊,音樂與記憶一層一層交疊變換盤根錯節,牽動著深藏心中那最重要的人。至今仍陪伴我成長的你,曾一起立下目標追夢奮戰的你,約好再見卻再也見不到面的你。每個時間岔路口的我們,歷經略過、徹底失去到再也來不及,最終成為心中深切渴望珍惜的必經旅程。
可見或不可見的,時間皆留下痕跡。
2020年12月22日《Goodbye My Friends》十週年單曲正式發行,對生命樹來說別具意義。十年前的這一天,也正是與一群樂團好友們共同完成演唱會限定單曲《一起飛行吧》的發行十週年。在飛奔的時間面前,那手中的紙飛機,已然飛向了截然不同的天際線。如果說《一起飛行吧》是將紙飛機握在手中瞄準同個方位的我們,那麼《Goodbye My Friends》就是紙飛機飛翔後,我們騰出了告別的手。單曲視覺與為《人間失格》操刀的視覺團隊尖蚪映畫繼續攜手,將「紙飛機」象徵的含義和翱翔的路徑,「手」所乘載的情感,貫穿時空與記憶,創作出深刻貼合樂團歷程並富深意的真摯作品。如歌詞裡唱著的「Goodbye my friends, It's not the end.」字字句句誠懇乘載彼此生命交織的每個深刻,在音樂裡縫綴每顆來不及好好告別的心。
生命樹 Tree of Life
十週年 時刻再見 約定單曲《Goodbye My Friends》
與你走過,叫做歲月。
➤ 擁有更多生命樹音樂與最新消息_https://ffm.bio/treeoflife_official
《Goodbye My Friends》
忘不掉的照片 是如何遇見 約定了明天
衝過風雨藍天 衝過那條街 卻衝不到終點
聊畢業 聊夏天 聊心願 聊不盡的夜
撕不碎 每一頁 你陪我 掙扎的考驗
「誰來陪我 不顧一切 追」
Goodbye my friends Goodbye our days
你會存在 我的 懷念
Goodbye my friends It's not the end
時間盡頭 我們 再見
不論過多少年 我永遠都會 唱我們的音樂
記憶中的少年 不服輸的臉 不願承認敗給時間
聊未來 聊當年 聊遺憾 為什麼告別
最後悔 最慚愧 最揮霍 略過你身邊
「如果現在 你在我身邊」
Goodbye my friends Goodbye our days
你會存在 我的 懷念
Goodbye my friends It's not the end
時間盡頭 我們 再見
We know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Goodbye my friends Goodbye our days
與你走過 叫做 歲月
Goodbye my friends Whom I depend
你刻在我 生命 裡面
消逝以前 不停 遠飛
Goodbye my friends Goodbye our days
與你走過 叫做 歲月
Goodbye my friends It's not the end
We know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We know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oodbye My Friends
錄音著作編號 ISRC Code | TW-Z75-20-12221
詞 Lyricist |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吳易緯 Wu I-Wei
曲 Composer |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
製作人 Producer / 編曲 Arrangement | 生命樹 Tree of Life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 |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
混音室 Mixing Studio | 植光土壤音創 Light 2 Run Music Creation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 |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 | Frank Arkwright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 | Abbey Road Studios
OP | 植光土壤音創 Light 2 Run Music Creation
SP | Universal Ms. Publ Ltd Taiwan
音樂統籌 Production Supervisor / A&R監製 A&R Director |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
製作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鄭聿 Yu Cheng @ 植光土壤音創
企劃統籌 Marketing Supervisor | 吳易緯 Wu I-Wei @ 植光土壤音創
企劃執行 Marketing Executive | 王韻茹 Sophie Wang @ 植光土壤音創
媒體宣傳 Media Promotion | 林佳芬 aiine Lin @ 植光土壤音創
日文翻譯 Japanese Lyric | 林佳芬 aiine Lin @ 植光土壤音創
英文翻譯 English Lyric | Jimmy Tu
服裝造型 Stylist | 曹偉康 Paulawa、陳爰綺 Westyseven
彩妝髮型 Makeup and Hair | 麵麵 Karen @ 美少女工作室 Prettycool
平面側拍 Still Photographer | Stan Hung
數位發行 Published by | 派歌 Packer
發行日期 Release Date | 2020年12月22日 22nd Dec. 2020
MV製作團隊
製作公司 Production|尖蚪映畫工作室
導演 Director|吳仲倫 Chung Lun Wu
副導 Assistant Director|吳怡嫺 Yihsien Wu
製片 Producer|鄭心愷 Jonathan Cheng
執行製片 Line Producer|Tingyu
攝影師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吳昭晨 Jauchen Wu
二機攝影 Photography|周肥 Fat Chou
攝大助 1st Assistant Cameraman|賴吉宏 Lai Chihung
攝二助 2nd Assistant Cameraman|林晧煒 Lin Howwei
燈光師 Gaffer|陳賢元 Chen Xianyuan
燈光大助 Best Boy|曾合建 Zeng Hejian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洪詩慧 Hong Shihui
造型 Styling|eggrollboys
妝髮 Hair & Makeup Artist|Wei
妝髮助理 Hair & Makeup Assistant|Rowling
場務 Grip|林龍輝 Lunghui Lin
攝影器材 Camera Equipment|九晴天 Clear sky
燈光器材 Lighting Equipment|貞寶影業 ZBTS Film Studio
剪接 Editor|吳怡嫺 Yihsien Wu、吳昭晨 Jauchen Wu
演員Cast|邱木翰 Muhan Chiu、陳育尊 Chenying Chen
姬鈞傑 Chunchiech Chi、陳甄瑩 Yutsun Chen
#生命樹 #十週年 #GoodbyeMy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生命樹最新消息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treeoflife.official.fanpage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reeoflife_official_ig/
微博 Weibo | https://www.weibo.com/treeoflifeband
官方網站 Official Website | http://www.treeoflifeband.com/
官方Youtube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user/treeoflifetube
Email | contact@treeoflifeband.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RHDthetlfs/hqdefault.jpg)
歷時性共時性 在 大鹿寶基Poke Youtube 的評價
催淚的動漫是指能讓看過的人就留下眼淚的作品。其實劇情才是衡量一部催淚作的真正標準。催淚動漫不一定是Bad Ending,很多時候感人的Good Ending也能帶動我們的情感,使到催人淚下。催淚作帶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是傷感的劇情,更多的還是心中的那份感動。
日媒萬人票選出了最令人感動的動漫,看看這些催淚番你看過哪部?
歷時八天,總共四十部動畫提名,100,000人次參與,票選出了可以讓你的靈魂共鳴的催淚動畫,來看看跟你心中的預測是否一致吧。
1. 四月是你的謊言
2. 未聞花名
3. CLANNAD
4. Angel Beats!
5. 可塑性記憶
6. 萤火之森
7. 你的名字
音樂/musi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DYujFtgoU
請關注我的頻道別錯過任何更新
Please subscribe to avoid missing any update:
https://goo.gl/E98SiD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okepokechanne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axu04_4Qb0/hqdefault.jpg)
歷時性共時性 在 什麼是“共時性”“歷時性”? - 小熊問答 的相關結果
歷時性 ,就是一個系統發展的歷史性變化情況(過去—現在—將來)。 共時性,就是在某一特定時刻該系統內部各因素之間的關係。 這些因素,可能是經過不同 ... ... <看更多>
歷時性共時性 在 語言學中的共時性 - 中文百科知識 的相關結果
語言學中的共時性是指審美意識能夠在撇開一切內容意義的前提下把歷史上一切時代的具有形式上的審美價值的作品聚集在自身之內使它們超出歷史時代、文化變遷的限制在一種共時 ... ... <看更多>
歷時性共時性 在 共時性-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共時性 (德語:Synchronizität,英語:synchronicity,又譯同時性、同步性),是瑞士心理學家榮格1920年代提出的一個概念,內涵包括了「有意義的巧合」,用於表示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