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拍完一部電影,我就會跟我丈夫說,『好了,就這樣吧,我不想再工作了,我們找個地方退休吧。』」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在2020年一次接受採訪時笑說。
.
話是這樣說,現年71歲「梅姨」梅莉.史翠普的演員之路看來依然沒有極限。這位曾經提名21次奧斯卡獎、三次封后的傳奇影星,對自己的期許顯然已經不僅僅是表演本身,能否持續工作下去,成為女性後輩的模範,是她的首要目標。
.
「男人總是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全職工作者,我認為女性也應該擁有同樣的機會。如果女人選擇追求自己的事業,不該有人給她們貼上任何標籤。」梅姨強調。
.
也許是如此,年過五十之後,雖然相當容易被邀請出演主婦角色,但梅姨卻也不甘讓自己的角色只是男人的依附者,即便在片中擁有伴侶,通常也都只願意演出更具自主意識、更有個性的中年婦女。最具代表性的角色無疑是時尚主編米蘭達與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即便在《媽媽咪呀! Mamma Mia!》(2008)之中有段黃昏之戀,但她的角色設定顯然也不是傳統媽媽。
.
由其密友諾拉.艾芙倫(Nora Ephron)執導的《美味關係 Julie & Julia》(2009)特別微妙,雖然在劇中飾演的茱莉亞.柴爾德(Julia Child)是一名以主婦形象聞名的電視名廚,但劇中的伴侶關係完全如她嚮往,夫妻倆相敬如賓,而且茱莉亞的先生顯然完全不介意太太對自我實現的理想與追尋,關係堪稱平等。這幾乎也是梅姨與丈夫唐.甘莫(Don Gummer)的關係縮影。
.
近年梅姨膾炙人口的角色還包括英國婦女參政運動領導者艾米琳.潘克斯特(Emmeline Pankhurst)、《華盛頓郵報》發行人凱瑟琳.葛蘭姆(Katharine Graham)等,都是在歷史上以堅毅形象出名的真實女性。
.
與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合作的《洗鈔事務所 The Laundromat》(2019)則巧妙地玩了一個形象上的翻轉,梅姨看似是再平凡不過的阿嬤,因為丈夫意外身亡而鬱鬱寡歡。但她最後卻被刻畫成揭發巴拿馬文件(Panama Papers)的關鍵人物,可說高手在民間,令人拍案叫絕。
.
與史蒂芬.索德柏一拍即合的梅姨,立刻接受了他的新作《讓他們說吧 Let Them All Talk》(2020)的邀約。當時索德柏致電給她時,還沒有來得及說明劇情。梅姨打斷了他,說道:「等等,我得先去參加一個與老友的聚會。」索德柏說:「故事就是關於這個!」
.
飾演女主角艾莉絲。在劇中,作家艾莉絲受邀前往英國領取文學獎,畏懼搭機的她,在經紀人凱倫遊說之下,同意搭乘豪華郵輪前往,只是條件是,她必須能夠邀請親友團共乘。最後她選擇的對象是兩名許久未見的女性好友蘿貝塔與蘇珊,以及姪子泰勒。
.
原本看似是一趟悠閒的老友重聚,其實底下卻是暗潮洶湧、各懷鬼胎。原來老友蘿貝塔始終咬定艾莉絲的成名作所描寫的失敗女性,是以她的人生經歷為本,甚至認為艾莉絲邀她登船只不過是為了續集找靈感(或許也真是如此?)。與此同時,經紀人凱倫偷偷登船,與艾莉絲的姪子泰勒秘密聯繫,目的是為了要打探艾莉絲下一部作品的內容。
.
本片的故事編劇是傳奇作家黛博拉.艾森柏格(Deborah Eisenberg),她與史蒂芬.索德柏僅提名演員分場大綱,演員只知道每場戲大概要說什麼,卻不知具體對白,也沒有第一句話與最後一句話,換言之,就是完全讓演員即興發揮。即便是身經百戰的梅姨,都對這種工作模式感到不盡習慣,不過她依然迎刃有餘。
.
更令人不可置信的是,梅姨的演出酬勞僅有象徵性的25美分,當然,還是有附贈免費搭乘英國豪華郵輪瑪麗皇后2號的優待。而且整部片是真的在船上拍攝,幾乎沒有另外搭建布景。雖然這部片恐怕沒有辦法在COVID-19大流行的時期對郵輪旅遊創造任何廣告效益。
.
劇中,梅姨的角色固然是一名成功的作家,但史蒂芬.索德柏顯然不想只讓她詮釋那種樣板式的成功角色。其實艾莉絲與她的另一個代表角色米蘭達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僅都對他人存在算計之心,其堅毅形象之下亦存在著同樣難以忽視的孤獨感。又一次,梅姨豐富了女性角色可以有的深度與廣度,而過去這些人物,往往是男性才有機會詮釋。
.
「我們需要更多展現女性的電影,講述更多關於女性的故事。演戲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很好的『治療』,因為這個過程可以讓我去了解我所詮釋的女性。越去理解,我好像也就越了解我自己。」梅姨感嘆。
.
各位影迷,你們最喜歡梅姨的哪個經典角色呢?
▁▁▁▁▁▁▁▁▁▁▁▁▁▁▁▁▁▁▁▁▁▁▁▁▁▁▁▁▁
《 #讓他們說吧》可在 CATCHPLAY+ 觀看:https://bit.ly/3hWYCxY
疫情期間盡量避免外出,CATCHPLAY+ 現在加入【雙享無限看】方案,除了可同時兩裝置收看與HBO GO同步的《東城奇案》、《不朽者》,還有BBC First熱門英劇《逐愛》,就是要陪您安心在家,開心防疫。
https://bit.ly/3eY8oxU
同時也有1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曼德拉效應 (第一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2YjoVome60 2018年我出了一條有關曼德拉效應的影片. 當中有全球最知名的曼德拉事件也有關華人地區的相關事件. ‘曼德拉效應’ 現象來自南非總統曼德拉曾有多人指出在80年代已經過身了. 但實際記...
歷史 奇案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我們與惡的距離]
多年前,我曾經採訪過一個殺人犯,寶馬山雙屍案最年輕的犯人尹三龍,他入獄時未成年,坐牢十八年出獄,被大批記者追訪,雖只有三十餘歲但容顏蒼老,重獲自由那天被記者車隊追訪至茶樓,在鎂光燈下「表演」與哥哥飲茶吃點心的戲碼,至眾記者拍攝完畢,才能回家與母親一聚。放監那天是中秋節,官方構思好,在這一天放監,記者報導更有「戲味」。
尹三龍捱了一個早上,從此匿藏人間,做回一個自由人。但昨天早上,香港另一監獄外,迎來了一位「最不自由的自由人」-陳同佳。按照香港政府說法,陳在香港被控洗黑錢罪名已服刑完畢,他已是自由人,但另一項於台灣涉嫌犯下的罪,殺了女友潘曉穎一事,卻因兩岸複雜的政治原因,卡在一個奇異的懸空點。
港方說陳願意「自首」,台方指港方沒提供「司法協助」,爭論不休,至今未有解決方案。出獄後,陳同佳住在一間安全屋,被警方保護。
在這個背景之下,陳同佳出獄,成為世紀奇案。有記者表示,「他出獄後才真正開始服刑」。記者搶着問他:「你覺得自己被利用嗎?成為了政治籌碼嗎?你是不是自願認罪?」
多名在現場採訪的記者均表示,昨早採訪陳同佳時,不斷想起台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相關劇情,無論是追訪犯人的道德爭議,還是反思更宏觀大結構的操弄上,記者又何嘗不是任人擺佈的「棋子」?有記者在個人社交網站貼出採訪陳的照片,加上hashtag #我們與惡的距離。
得悉陳同佳出獄消息,昨凌晨(10月23日)近百中外記者守候西貢壁屋監獄外,大家生怕陳同佳出獄時未必肯說話,又怕他坐車子出獄,拍攝不到他較動感的畫面。早上九時,陳同佳步出,記者群起哄,剛好來迎接的管浩鳴牧師的車子又堵塞了拍攝視線,攝影記者情緒更躁動。
「陳同佳出來說話時,整個氣氛很差,攝影記者不斷用粗話問候那些阻礙拍攝的人,喝罵:『記者蹲低一點呀!』『拿手機的人別擋鏡頭!』當陳鞠躬道歉時,攝影記者更起哄,罵聲不斷,生怕拍攝不了這個重要動作。」
「我也有思考過,可不可以問問題語氣別那麼差?溫柔一點?把他當作一個人看待?其實一個二十歲的人,能夠答怎樣的問題?」
其中一個記者這樣形容陳:「我直觀他的感覺,很像一個大孩子,他身型不高,不健碩,沒有氣場,說話音調和姿勢,整個人往內收的,眼神像不知道要望向那兒。當我們向他問問題時,我懷疑他聽不聽得到,即使聽到,我不肯定他能否明白我們的意思。」
「例如他說是願意『自首』,他究竟明不明白這個字在政治上的意味?」另一記者有疑惑。
有記者形容,看到陳同佳出獄,感覺就像看到「蝴蝶效應裡,傳說中那只蝴蝶」,蝴蝶效應是指事情產生的的連串效果,遠超原來事物的程度。蝴蝶在地球一端拍翼,引發地球另一端生態災難。陳同佳殺了女友,引發連串反修例風波,中港台政治角力。
「昨早像目睹了歷史性時刻,原先是因為有人殺了人,但因為大結構的問題,引發連串事件(包括反修例4個月的抗爭),現在又回到當初那個案身上,好像走了一個圈,回到原點。」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殺人犯的家屬被無辜牽連,傳媒窮追不捨,而港媒連日亦嘗試找陳同佳家人,昨日早上,多間傳媒亦把採訪隊派往陳家樓下守候,陳放監一刻,傳媒派車沿路追訪。
有記者說:「我不斷思考,這樣追車對不對?到他的家樓下找他家人對不對?這種做法令我也覺得有一種『入侵感』,我們這樣做,和政權做的事的手法區別很大嗎?」這位記者內心掙扎着。
記者透露,他們有苦衷,因為背後有另一層的『惡』:「沒有辦法,因為我們記者這一次沒有正常的溝通渠道,所謂那個『惡』其實就是說,關於整單案件,記者只能透過一些代理人與涉事家屬取得聯繫,面對訊息發佈上的封鎖,我們只能用盡辦法,不放棄一絲線索,包括追車,在家樓下守候。」
這位記者指出一點,殺人案涉及的兩個家庭,女死者潘曉穎的家人,曾在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協助下開記者招待會申冤;而男疑犯陳同佳亦由有政協身份的基督教牧師管浩鳴擔任代理人。
記者只能通過第三者聯絡兩方:「這些代理人,不是政黨,就是政協,我看到一種權謀結構,對於案件的訊息掌握,如同零距離目睹了背後的操作,這就是我所謂的『惡』,為甚麼案件所有涉事人,無論是施害者和受害者,都被親北京的代理人掌握了?」
這位記者困擾地道:「其實連記者也是被計算之內,記者想採訪的欲望,也被計算成為『惡』的一部份。我一直在想,在新聞處理上,如何找出一條生路?我們又可以做甚麼?只要報導,就是配合了別人的計算,但不報導又不可以。暫時我也想不到突破的方法,實在太複雜,不輕易有答案。」
另一記者認同:「陳同佳那段說話的內容,像背誦稿件,好像靈魂被掏空一樣。我有一刻感到心寒,想到,有一班成人在操控着他,感到很悲哀。」
至少三名記者同意,陳同佳昨早出來見傳媒所發表的說話,並不是完全出於他自己,記者們認為,是「有其他手一起撰寫」,為甚麼呢?「你看陳同佳所使用的用字?其中,希望受害者家人能『釋懷』,希望社會給他『重新做人的機會』,這些用字都是特首林鄭月娥,或管浩鳴曾經對外使用過的詞語。」
「其實,香港的普通人,根本不在意陳同佳是不是道歉,當然他殺了人,是罪該萬死,說多少次對不起也不能給受害家庭彌補,但他現在要承擔的代價,已經遠遠超越了殺人罪本身了。修例又不是他提出的,政治人物犯的錯,怎能要他一個人承擔?」
「圍繞着他的成人,無論是中港台的人,都說透過他怎樣怎樣彰顯公義,但我看的只有不公義,所有人都在政治計算。而兩家人的父母,就更無辜了。」
其中一位站在陳同佳面前的記者記得,陳同佳轉身登車前,說了很多次「對不起」:「他不斷在說『對不起』,即使是要上車離開的一刻還在說,或許他說的一番話,全是別人要他說的,但那一堆對不起,我覺得至少應該是發自他內心吧。」
歷史 奇案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我們與惡的距離]
多年前,我曾經採訪過一個殺人犯,寶馬山雙屍案最年輕的犯人尹三龍,他入獄時未成年,坐牢十八年出獄,被大批記者追訪,雖只有三十餘歲但容顏蒼老,重獲自由那天被記者車隊追訪至茶樓,在鎂光燈下「表演」與哥哥飲茶吃點心的戲碼,至眾記者拍攝完畢,才能回家與母親一聚。放監那天是中秋節,官方構思好,在這一天放監,記者報導更有「戲味」。
尹三龍捱了一個早上,從此匿藏人間,做回一個自由人。但昨天早上,香港另一監獄外,迎來了一位「最不自由的自由人」-陳同佳。按照香港政府說法,陳在香港被控洗黑錢罪名已服刑完畢,他已是自由人,但另一項於台灣涉嫌犯下的罪,殺了女友潘曉穎一事,卻因兩岸複雜的政治原因,卡在一個奇異的懸空點。
港方說陳願意「自首」,台方指港方沒提供「司法協助」,爭論不休,至今未有解決方案。出獄後,陳同佳住在一間安全屋,被警方保護。
在這個背景之下,陳同佳出獄,成為世紀奇案。有記者表示,「他出獄後才真正開始服刑」。記者搶着問他:「你覺得自己被利用嗎?成為了政治籌碼嗎?你是不是自願認罪?」
多名在現場採訪的記者均表示,昨早採訪陳同佳時,不斷想起台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相關劇情,無論是追訪犯人的道德爭議,還是反思更宏觀大結構的操弄上,記者又何嘗不是任人擺佈的「棋子」?有記者在個人社交網站貼出採訪陳的照片,加上hashtag #我們與惡的距離。
得悉陳同佳出獄消息,昨凌晨(10月23日)近百中外記者守候西貢壁屋監獄外,大家生怕陳同佳出獄時未必肯說話,又怕他坐車子出獄,拍攝不到他較動感的畫面。早上九時,陳同佳步出,記者群起哄,剛好來迎接的管浩鳴牧師的車子又堵塞了拍攝視線,攝影記者情緒更躁動。
「陳同佳出來說話時,整個氣氛很差,攝影記者不斷用粗話問候那些阻礙拍攝的人,喝罵:『記者蹲低一點呀!』『拿手機的人別擋鏡頭!』當陳鞠躬道歉時,攝影記者更起哄,罵聲不斷,生怕拍攝不了這個重要動作。」
「我也有思考過,可不可以問問題語氣別那麼差?溫柔一點?把他當作一個人看待?其實一個二十歲的人,能夠答怎樣的問題?」
其中一個記者這樣形容陳:「我直觀他的感覺,很像一個大孩子,他身型不高,不健碩,沒有氣場,說話音調和姿勢,整個人往內收的,眼神像不知道要望向那兒。當我們向他問問題時,我懷疑他聽不聽得到,即使聽到,我不肯定他能否明白我們的意思。」
「例如他說是願意『自首』,他究竟明不明白這個字在政治上的意味?」另一記者有疑惑。
有記者形容,看到陳同佳出獄,感覺就像看到「蝴蝶效應裡,傳說中那只蝴蝶」,蝴蝶效應是指事情產生的的連串效果,遠超原來事物的程度。蝴蝶在地球一端拍翼,引發地球另一端生態災難。陳同佳殺了女友,引發連串反修例風波,中港台政治角力。
「昨早像目睹了歷史性時刻,原先是因為有人殺了人,但因為大結構的問題,引發連串事件(包括反修例4個月的抗爭),現在又回到當初那個案身上,好像走了一個圈,回到原點。」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殺人犯的家屬被無辜牽連,傳媒窮追不捨,而港媒連日亦嘗試找陳同佳家人,昨日早上,多間傳媒亦把採訪隊派往陳家樓下守候,陳放監一刻,傳媒派車沿路追訪。
有記者說:「我不斷思考,這樣追車對不對?到他的家樓下找他家人對不對?這種做法令我也覺得有一種『入侵感』,我們這樣做,和政權做的事的手法區別很大嗎?」這位記者內心掙扎着。
記者透露,他們有苦衷,因為背後有另一層的『惡』:「沒有辦法,因為我們記者這一次沒有正常的溝通渠道,所謂那個『惡』其實就是說,關於整單案件,記者只能透過一些代理人與涉事家屬取得聯繫,面對訊息發佈上的封鎖,我們只能用盡辦法,不放棄一絲線索,包括追車,在家樓下守候。」
這位記者指出一點,殺人案涉及的兩個家庭,女死者潘曉穎的家人,曾在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協助下開記者招待會申冤;而男疑犯陳同佳亦由有政協身份的基督教牧師管浩鳴擔任代理人。
記者只能通過第三者聯絡兩方:「這些代理人,不是政黨,就是政協,我看到一種權謀結構,對於案件的訊息掌握,如同零距離目睹了背後的操作,這就是我所謂的『惡』,為甚麼案件所有涉事人,無論是施害者和受害者,都被親北京的代理人掌握了?」
這位記者困擾地道:「其實連記者也是被計算之內,記者想採訪的欲望,也被計算成為『惡』的一部份。我一直在想,在新聞處理上,如何找出一條生路?我們又可以做甚麼?只要報導,就是配合了別人的計算,但不報導又不可以。暫時我也想不到突破的方法,實在太複雜,不輕易有答案。」
另一記者認同:「陳同佳那段說話的內容,像背誦稿件,好像靈魂被掏空一樣。我有一刻感到心寒,想到,有一班成人在操控着他,感到很悲哀。」
至少三名記者同意,陳同佳昨早出來見傳媒所發表的說話,並不是完全出於他自己,記者們認為,是「有其他手一起撰寫」,為甚麼呢?「你看陳同佳所使用的用字?其中,希望受害者家人能『釋懷』,希望社會給他『重新做人的機會』,這些用字都是特首林鄭月娥,或管浩鳴曾經對外使用過的詞語。」
「其實,香港的普通人,根本不在意陳同佳是不是道歉,當然他殺了人,是罪該萬死,說多少次對不起也不能給受害家庭彌補,但他現在要承擔的代價,已經遠遠超越了殺人罪本身了。修例又不是他提出的,政治人物犯的錯,怎能要他一個人承擔?」
「圍繞着他的成人,無論是中港台的人,都說透過他怎樣怎樣彰顯公義,但我看的只有不公義,所有人都在政治計算。而兩家人的父母,就更無辜了。」
其中一位站在陳同佳面前的記者記得,陳同佳轉身登車前,說了很多次「對不起」:「他不斷在說『對不起』,即使是要上車離開的一刻還在說,或許他說的一番話,全是別人要他說的,但那一堆對不起,我覺得至少應該是發自他內心吧。」
歷史 奇案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評價
曼德拉效應 (第一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2YjoVome60
2018年我出了一條有關曼德拉效應的影片. 當中有全球最知名的曼德拉事件也有關華人地區的相關事件.
‘曼德拉效應’ 現象來自南非總統曼德拉曾有多人指出在80年代已經過身了. 但實際記錄中, 曼德拉過身的年份卻是2013年. 這個大差距導致多人發現其實記錄與自己記憶中不同的覺種例子.
現在就多講5個最新的曼徳拉效應.
-Wizard of oz (綠野仙蹤)
Wizard of Oz這個童話故事常常被陰謀論家指有多處有暗號, 是有關政府洗腦行動的. 寫原著的L Frank Baum有指是神秘組織會員. 所以他曼德拉效應的個案也不少. 之前曼德拉效應發現電影裡面稻草人的手上多了一支手槍. 最新的發現是女主角Dorothy的下半身. Dorothy的鞋子是故事中一個重要原素. 卻有指多了一個絲帶. 多名曾萬聖節扮演過Dorothy的美國網民對此事表示Dorothy造型一向都是紅鞋白襪子. 絲帶部分確實是新加的. 那更加恐怖就是白襪子的部分也有所改變. 我作為一個不熟識‘綠野仙蹤’ 的人也知道卡通, 電影所有形象中Dorothy也是紅鞋白襪子. 但如果看看她現在的造型. 是藍色襪子. 紅色鞋藍色襪子根本就是一個不自然的搭配. 整個感覺都有一種說不出口, 是‘錯’ 的感覺.
-Vendetta面具
Vendetta面具從歷史上和電影上都是一個可識別到的標誌. 近年最常見是用來做黑客或反政府的一些象徵. 但如果我跟你講, 這個黑白嚴密象徵的面具變成有紅唇腮紅(face blush)的樣子, 你會不會覺得是一個笑話啊? 但真的是. 由電影中的片段到wikipedia官方照片. 這莊重叛逆的象徵變成化了妝的哥哥. 如果有人擁有真實的vendetta面具可以拿出來作一個比較.
-失去的Pokémon曼德拉
寶可夢從來都傳出很多不同的曼德拉效應. 皮卡超的尾巴, 不同寶可夢的英文名字等等. 但最新的一個曼德拉效應算是這麼多個之中最複雜的一個.
話說2010年7月一個名4chan的寶可夢討論區出現了這將照片. 是一名網友畫了一個名Tentaquil的寶可夢. Tentaquil的型像像一隻藍色青蛙. 身上也有黃色的圖案.
但最離奇的是...這不是一個存在的寶可夢. 從來都不是. 那這位網友是完全從幻想中畫Tentaquil出來的嗎? 原本大家也以為是這樣. 而因為Tentaquil粗糙的畫功他被當笑話在網上不同討論區瘋傳.
直到一部1997年寶可夢遊戲被重新發行出來後, Tentaquil的故事才會由笑話變成奇案.
大家要知道, 一部電子遊戲由程式設計到發行需要經過不同的階段. 寶可夢1997年出了金色版和銀色版的試驗版本. 雖然最後該遊戲到了1999年才推出, 但97年在一個名Spaceworld的電子遊戲活動中初期版本給玩過. 而有機會玩過這些版本的人士只有聊聊數人.但要講到2018年這個曼德拉效應才正式出現. 因爲2018年Nintendo公司決定將1997年在spaceworld呈現的寶可夢金銀版本上載到互聯網. 當中有一些從沒有正式推出過的寶可夢也能在?面找到. 其中一隻寶可夢, 藍色青蛙, 身上有黃色圖案. 完全是Tentaquil. 為什麼當天那一位討論區的網友能知道Tentaquil的存在呢? 唯一邏輯的推論是這位美國的網曾在1997年試玩過寶可夢金銀的初期版本然後等到十幾年後把這個從未面世過的寶可夢非常差的方法畫下來上載到討論區. 或者他是當年其中一位創造寶可夢的一位工程師. 或者真的是集體意念. 將一個網友的創作能穿越時空, 到了1997年. 把Tentaquil實在的變成真.
-Svalbard 消失的國家
有指地球上有195個國家. 可能一般人未能夠每195國家全部也能説得出. 但熟悉地理的人一定可以. 近年在北冰洋(Arctic Ocean) 出現了一個很多人說從未見過的國家: 叫Svalbard. 大約23,561平方英里的Svalbard在多個地理書?面也有說從12世紀已經存在並有悠久的歷史.

歷史 奇案 在 異色檔案 Youtube 的評價
女人遭到騙財騙色,付出真心卻被渣男始亂終棄!《府城三大奇案之二》
影片大綱🎥
知名的歷史鬼故事「林投姐」
你聽過多少?
這複雜的過程中,
到底發生了甚麼驚人的事,
讓林投姐遲遲不肯離開....
今天就讓DK來告訴你吧!
《聲明》
如有疑似不當留言和垃圾內容
且違反《社群規範》的留言將會遭到Youtube移除
請大家發言自重並尊重他人意見
請勿筆戰及人身攻擊
讓頻道更正面更有陽光吧🌞
💕追蹤異色檔案 IG (兩隻貓與DK、Di掃日常):https://reurl.cc/K6jOaR
✉聯絡異色檔案:[email protected]

歷史 奇案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評價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這位才是真正的網絡垃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JYDx1GP-U&t=263s
Billie Eilish出賣靈魂的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B1S2uy5Po&t=115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食人族電影拍攝被殺死的情侶
食人族電影拍攝被殺死的情侶 | 禁片真相
食人族電影被殺死的情侶 | 禁片真相
歐洲食人族禁片被殺死的情侶
破解歐洲食人族禁片被殺死的情侶
破解歐洲食人族禁片被殺死的情侶事件
破解歐洲食人族禁片被殺死的情侶真相
[禁片] 破解食人族恐怖片情侶被殺死真相
食人族大屠殺, 經典邪教電影
破解食人族邪惡禁片背後XX真相
[禁片] 破解食人族恐怖片演員被殺死真相
破解歐洲食人族禁片被殺死的情侶真相
The Hidden secret of Cannibal holocaust
大家好! 又是我暗網仔. 1年前在這個Youtube頻道開設這個 ‘黑色電視電影’ 系列挺受大家喜愛. 但至今已半年沒有更新. 所以今天就給大家看一看黑色影視中, 我覺得最Chan yun的一部...
(Carl Gabriel yorke)
(食人族大屠殺)
一個鏡頭pan過宏闊的亞馬遜熱帶雨林, 背景音樂一首溫柔的歌. 誰知戲中主角最後通通會被殺死然後食掉.
多個國家禁播的 ‘食人族大屠殺’ 最出名這個畫面(show clip) 令他成為7-80年代意大利食人片熱潮 最巨爭議的一部電影:
爭論3點:
1)導演被告上法庭因為有指: 爲了真實, 殺了片中的男女主角.
2)導演為真實感, 要求演員殺了多隻動物.
3)導演真是好lun變態.
(今天為體驗在森林中會否有危險/絕望的感覺, 就拍這段 ‘暗網仔記錄片’ 在我家附近的 ‘寶馬山’ 探險. 這?1985年曾有兩名外籍青年在此被姦殺)
Italian cannibal genre
‘食人族’ 類型片啟發於60年代意大利興起 的mondo電影. (‘偽記錄片’ )... 地點通常是peen遠國家, 題材是光怪陸離的民族,
目的是為令人震驚與不安.
(1972年啟發了第一部食人族電影 ‘Man from deep river’ )
講述英國記者被泰國一群食人族捕獲. 之後白人到落後國家被食人部落追殺, 變成這類電影的典型故事gah構.
食人族大屠殺也不列外:
大家好我是 ‘暗啊莫’
今天說一個在森林找麻煩的故事. 故事開頭這位來自紐約的‘人類學家’ 叔叔到 ‘亞馬遜熱帶雨林尋找一群已失踪很久的年青紀錄片拍攝人員. 到了之後發現他們腐爛的屍體在一群食人族的村子裡面.
跟食人族結為朋友之後, 叔叔把年青人拍下的記錄片帶回紐約. 播放的錄像就是故事正式的開始.
劇組4人: 導演兼男主角, 他女友女主角和兩名攝影師到 ‘亞馬遜熱帶雨林’ 拍有關食人族的記錄片. 為了有更精彩的畫面, 4人做出各種惡行: 包括: 殺害各種動物, 用槍射擊村民, 把村民的草屋燒毀, 輪姦女子, 等等...
最後他們被食人族追殺, 一個一個被肢解, 被食掉, 被強姦..最後男主角被殺死, 影片就完了.
看完影片後叔叔, 也感到很噁心決定把影片燒毀. 故事結尾想帶出的課題是: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野人啊?
(第1點: 當年食人族大屠殺在米蘭上映第十天就被停播. 同時導演Ruggero Deodato被控告猥褻罪, 1981年1月在法國上映後因為杆上女子及幾位主角的死, 導演又被控告謀殺罪. )
(Play Gabriel yorke audio)
這是電影男主角Gabriel Yorke 30年後的訪問. 年青時一心在紐約當演員, 最後因為能到森林拍攝, 沒看清楚劇本就接了這部電影. 直到在亞馬遜河見到一隻人的大腿漂浮在水中才知道自己做錯了.
17:12(monkey killing)
拍攝時每一天他除身也會帶著護照, 飛機票, 和身上所有現金..除時也準備跑穿森林來逃走.
(森林中危機除時發生, 因為動物世界根本沒有規則. 1985年一對外籍情侶在這?被一群年輕人姦殺. 之後其中的犯人還偷了男死者的一對鞋, 原因除了獸性還有什麼?)
當時導演爲了令外間相信部片真的有死人, 要那班主角簽約一年內不能在任何媒體上露面. 最後爲了幫導演他們要上法庭和電視Ching ching, 表示自己並沒有死.
(但第二點: 雖然人沒事, 但食人族大屠殺另一大爭議是殺死的7隻動物)
為增強真實感: 肢解了1隻龜, 殺了一隻長鼻浣熊, 大蜘蛛, 大蛇, 小豬和兩隻猴子. 令到電影在多個國家難通過審查.
(20:51)
(第三點導演是否真的變態地拍了一部垃圾啊? 試問垃圾又如何成為經典呢?)
-cannibal holocaust themes of imperialism
這一幕是男主角覺得最難拍的一場戲. 因為他們需要輪姦一位村?面的女生. 之後就是這位女生造成整套電影最標誌性的一幕. 有指男主角們這些 ‘文明人’ 來森林裡的小村莊大開殺戒是對西方歷史 ‘帝國主義’ 的影射. 用科技mo力Chum jim人們的家yuen.
(最後導演想帶出的信息是... 野人kum suw是否真的只居住在森山中? 還是文明人本身也是, 或者更chan run因為我們的腦子更發達...但我們只是把它yun藏得很好而已...)
armie hammer

歷史 奇案 在 驚悚犯罪、離奇失蹤講得好精彩!10大懸案YouTuber來了 的八卦
無論是駭人聽聞的神秘兇殺案,或是遲遲未找到兇手的犯罪奇案,歷史上的離奇懸案總是有種特別的魅力,使人想抽絲剝繭,了解整起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 現在 ... ... <看更多>
歷史 奇案 在 清朝歷史奇案 的八卦
清朝歷史奇案,洞房夜,新郎瘋癲投河,岳母狀告親戚,縣令慧眼揭謎底... 楓牛愛世界. 楓牛愛世界 ... 清朝奇案故事,夫妻慘死家中,全身不著片布,縣令妙計,智擒真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