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處文化局業務報告|性平教育、能源教育、食安議題與在地文化支持】
11月10日(二)是教育處與文化局的業務報告。針對教育處的部分把握時間討論了如何落實多元性別教育,並逐步減少歧視與霸凌。同時也希望教育處說明目前市長承諾的大武崙森林公園「第二期」的參與式設計規劃,並希望納入更多元的運動場地。
除了「班班有冷氣」外,目前校園降溫的配套和最重要的能源教育要怎麼從學校開始帶動家庭也是我們很關心的。最後,則討論到大家最關心的──營養午餐不用 #萊豬,但只在學校與廠商間的契約處理違約,主管機關如何把關監督呢?
最後則和文化局討論到目前大歷史場景有許多較大的建物如漁會大樓即將修復完成,會釋出很多空間,如何引入在地團體的能量與創意,並兼顧商業營運與原有歷史建物歷史意涵?最後也談到支持在地出版的工作規劃,雖然困難還是要踏出第一步!
#教育業務報告
🖥影片: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091110DR_0.mp4
🙅#歧視與霸凌不入校園 ✊#保障平等與多元發展
(一)志工入校規範與後續機制
今年9月開學前本市所有的中小學都必需以校務會議通過志工入校規範的法制程序,目前基隆市的所有學校都完成了──2020學年度有21校邀請校外人士進行晨光時間、朝會、週會等教學活動協助,15校協助部定課程。
對這些協助正式與非正式課程時間的團體,除了進行課程審查紀錄外,教育處是否有針對現場協助教學時使用的教材及課程內容的檢驗機制、來確保實際的課程跟使用教材符合先前送審內容,並且確認其沒有違反《教育基本法》及《性別平等教育法》?
再來,關於教師性別平等的研習部分,主題多半是性平會組織與性平事件處理等程序,這非常重要,但多元性別的部分比例還是偏少,老師們可能沒有碰過多元性別的議題,或未來很有可能會第一次在教育現場面對到同志家庭的孩子,所以希望在明年度,這個部分的教師場次能夠有所提升。讓老師們可以接觸到多元的性別樣貌,也教導孩子平等與尊重。
針對校園霸凌的狀況,在2019年和2020年1-10月,各有13件通報案件,其中分別有4件和5件成案,我在會議中特別請教育處說明通報管道,也建議評估「(02)2432-2134」這支24小時反霸凌專線的設置成效,以及如何來讓它發揮最大的功效,例如要加強宣導。至少讓所有的孩子們都知道需要求助的時候,這支專線是一個選項。
最後,我在上一次臨時會通過的提案,希望在本市開設的家庭、婚姻相關課程中能夠符合平等多元精神設計,並在表單中加註多元性別及同性婚姻家庭市民參與的友善說明。然而,檢視目前家庭教育中心和本市開設相關課程宣傳及報名表單,還是會看到例如像「單薪家庭:『夫妻』一方在工作」,我建議教育處可以使用中央的指引來調整,希望未來不論是課程內容、報名及宣傳上也能一起進步。
🎠#大武崙森林公園參與式設計 和 #⚽運動發展
很高興市長於上次定期會承諾大武崙森林運動公園二期工程會納入「#參與式設計」,會請教育處向都發處來討論相關的經驗及機制設計。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以暖暖運動公園的共融遊戲場為例,雖然是很用心的規劃,但在設計規劃時沒有納入完善的參與機制,開始施工後就有家長和團體反映關於攀爬架的設計和整體動線規劃的問題。參與式設計和機制納入公共空間是非常重要的,也希望教育處說明目前大武崙森林公園的參與式設計的規劃與進度。
再來,我也提到運動場地的問題。因氣候和地形,本市較缺乏戶外的運動場地。上個月足協舉辦的全國學童盃足球賽借用大武崙棒球場引發的爭議,除了場地不足,也有無法多功能運用的問題(如暖暖運動公園雖然很適合但無法放置球門),我建議教育處可以來思考如何改善因應,也希望教育處可以評估未來大武崙森林運動公園進行時,棒球場是否能一併來進行更新改善,並思考是否可能來作為多功能球場,更要納入相關專業運動團體的參與。
🏫#開冷氣之外 #校園降溫與能源教育
行政院喊出班班有冷氣政策後,也提出降溫節能的配套措施,目前本市教育處開始著手進行如遮陽板、太陽能板、裝設水霧器、風扇、吊扇、持續推動校舍防水隔熱計畫以及推動校園樹木環境盤點及植樹計畫。
教育處會協助有需求的學校向中央申請補助經費,不足的經費將由教育處經費優先針對個案實施評估與補助。我特別關心教育處協助學校向中央申請計畫的規劃,以及教育處元有預算中的規劃與分配以及評估機制。針對能源教育,我也請教育處更仔細說明爭取中央計畫補助辦理全市能源教育的規劃,以及明年度教師研習中能源教育相關內容的規劃。
先前,建德國中針對校內進行「用電健檢」,來檢視校內的耗能電器,並發展出許多有效率的節電模式及活動課程,不僅更有效率的使用能源、省下電費、提升用電安全,也在節電比賽中獲得了非常好的成績,也從學校為中心、帶動了學生及家長的參與,這是非常值得鼓勵跟學習的。我也建議教育處參考建德國中的好例子,來和工務處合作,在各校進行「用電健檢」、汰換耗能電器或改善使用方式,並規劃舉辦節電比賽,鼓勵各校更有效率的使用能源。讓每個孩子成為能源轉型的種子,把能源議題帶到社區和家庭中。
🐷宣示營養午餐不吃萊豬 #校園食安如何把關
目前教育部在11月4日依照學校衛生法第23-3條授權中央訂定營養午餐契約範本,公告「學校外訂盒(桶)餐採購契約」範本,其中加入一律只能使用國產豬,讓學校依據契約對登載不實(說用國產豬但被檢測出是萊豬)的廠商記點、停餐與解約。
但以上的措施僅是學校與廠商間該遵守的採購契約,若廠商違規不使用國產豬,學校針對廠商違規僅能以違約處理。林右昌市長宣誓基隆市營養午餐不會使用萊豬,但在學校廠商契約關係中,教育處的角色是什麼?要如何監督?
☎未通報校安事件的處理SOP
最後「學校未通報校安事件」陳情的處理SOP。先前我的辦公室協助學生處理私立高中疑似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因為沒有通報校安事件,因此延誤了食物檢驗等處理時程。藉由這個案例,我想請教育處一併檢視接到有關公立、私立學校若發生食安、性騷擾、霸凌、管教衝突等,卻未通報校安事件,相關的管制方法以及SOP是什麼。
➡教育處因為時間關係無法回覆,會再書面回覆。
#文化局業務報告
🖥影片: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091110DR_1.mp4
⛩ #歷史建物空間活化 #取得商業與在地文化平衡
針對修復後歷史建物的空間使用,基隆市文化局正在進行「基隆市所轄文資場館使用規則」的研擬,主要規範範圍是:要塞司令官邸、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以及市長官邸等三處,規劃朝向開放在地藝術家或藝文團體申請進駐。我除了請文化局說明這三處開放的研擬規劃,在針對大歷史場景修復的幾個較大空間的文資空間,是否有可能發展成規模比較大的文化藝術園區,或是在商業經營的考量中,也納入在地團體的進駐機制,同時確保歷史建物的空間活化如文資法24條,得以彰顯其歷史意涵。
未來幾處較大型的文資場館相關OT計畫成案時,文化局會在營運契約中要求申請人相關回饋機制,如給予特性相符的在地團體及社區等單位進駐。由於非常多文史工作者與在地團體都非常關心再利用,也希望不要像全台灣許多古蹟修復後過度商業化而失去原本的歷史意涵與在地連結(例如彰化武德殿差點OT成火鍋店),我請文化局說明規劃進度和契約範本是否有相關規範。
📝支持在地書寫與出版政策規劃
上一次定期會業務報吿時,我和王醒之議座有跟局長討論到鼓勵在地出版的議題,當時處長答應我們會再以多元的角度做規劃,並朝在地出版目標來做準備,然而,目前文化局在這項工作上還是以官方出版為主。
為什麼除了官方的出版品外,還需要鼓勵民間進行田野調查、紀錄或書寫呢?我舉了2017年勇奪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的《靜寂工人》為例,這本書讓很多人認識基隆港的碼頭生活、勞動、娛樂空間和基隆港的發展進程,不一定都是美好的、亮麗的或是對城市行銷有利的面向,但卻是從在基隆生活的碼頭工人的故事交織成基隆的歷史。每一個在基隆生活的人的軌跡就是一份精彩的故事,而不同人所看到的基隆,都在回答「基隆市怎麼樣的一座城市」。這是不應該忘記或忽略的歷史和內容,也是除了官方的詮釋外,民間紀錄與出版才能提供多元且豐富的基隆樣貌。
而要有像這樣精彩且優秀的作品問世並不容易,不論是研究者、寫作者或是出版者,可能都會需要一定支持或是鼓勵,這也是上一次會期我們開始討論鼓勵在地出版的初衷,我也舉例如:新北市有地方文史調查研究計畫補助以及藝術青年支持計畫等等,希望文化局能夠朝這樣方向來進行規劃。我知道支持在地出版還有許多內容深化、市場樣貌與行銷通路等困難面向,但若還沒開始踏出第一步,那我們可能會來不及記下這些精彩萬分的基隆記憶。
➡文化局回覆:大歷史場景相關空間活化目前還在OT規劃中,還是要關注商業經營,也會來把在地團體進駐的機制要求申請人納入。關於鼓勵在地出版的這一塊會在下一個年度往這個方向來規劃預算。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40的網紅盧秀燕,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秀燕的市政考察日記 新與舊並立共存是荷蘭特色之一,歷史建築如何活化再利用,傳統與現代該怎麼完美契合,都是秀燕此行考察的重點之一。 #歷史建物的活化再造 Het schielandshuis為鹿特丹地區少數保留下來的17世紀建築,透過整修維護,讓舊建築添加人的元素,賦予新生命...
歷史建物空間活化 在 盧秀燕 Youtube 的評價
#秀燕的市政考察日記
新與舊並立共存是荷蘭特色之一,歷史建築如何活化再利用,傳統與現代該怎麼完美契合,都是秀燕此行考察的重點之一。
#歷史建物的活化再造
Het schielandshuis為鹿特丹地區少數保留下來的17世紀建築,透過整修維護,讓舊建築添加人的元素,賦予新生命,進而達到活用目的。
擁有百年歷史的台中州廳正進行整修,未來將參考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歷史建築活化再利用的成功經驗,讓人在舊建築中工作、生活。
#時尚藝術跳脫傳統
坐落於工業大城鹿特丹的拱門市場Markthal,跳脫傳統露天市場建造模式,以馬蹄形的拱頂建築搭配明亮乾淨的現代化市場營運空間,並結合社會住宅、餐廳、停車場等成為一個新型態多功能建築。
秀燕認為提升台中市零售市場營運,引進現代化市場管理概念勢在必行,而拱門市場的營業種類配置、攤位規劃方式、市場文創化等經驗,都是作為未來推動傳統零售市場硬體設備改善,朝向現代化及觀光化發展的參考。

歷史建物空間活化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評價
150411中天 自由行夯 重慶南路變商旅一條街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savPxB0__Bw
感謝記者 邱子玲、林東銘 的採訪。
1.大同區、華陰街、京站一帶,一直以來都是房價的凹陷區,因為台灣人/台北人/在地人,都比較不願意在那邊設立辦公室或者自住,畢竟都是C級辦公室,絕大部份都是老舊公寓,所以房價相對便宜許多。
2.可是地理位置又極優,在台北市中心,又有轉運站,台北車位等等。
3.自由行夯,陸客、其他國家的觀光客越來越多,短租、日租型的需求爆增。
4.導致許多業者基於入手價便宜(房價成本)、加上交通方便、同時短租的租金投報率特別高,造就商圈翻轉,資產活化。
以下是新聞報導……↓
記者 邱子玲:台北火車站附近,從忠孝西路一路到衡陽路之間的重慶南路,短短500公尺就有超過10家商旅正在營運,也有4家正在趕工當中。
工人上上下下釘木板,從外觀往建物裡面瞧,清楚看到原本大空間商辦被隔成一間間套房,以前的台灣商務印書館走路歷史,現在改裝成商旅,對面的速食店也在趕工變飯店,短短幾百公尺內,就有好幾家新的商務旅店。
原來機場捷運線年底將開通,台北火車站變觀光客進台北城第一站,成商旅業者插旗一級戰區。
加上去年來台觀光客大幅成長,高達991萬人次,大陸、日本、港澳、韓國,都出現二位數成長,其中陸客達近400萬人,自由行占3成,年成長超過一倍。去年來台觀光增加263萬人,換算下來一天等於有7000千多人來台,需要3600間房,如果停留3晚,至少有1萬間房需求;而近4年,台北市旅館總共增加7200間房,一般旅館貢獻5700間,遠高於四、五星級旅館,為了提高報酬率,C級辦公室成了業者目標。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你買的那些C及商辦很便宜的前提之下,又有這麼多自由行觀光客來住,所以租金投報率拉得非常高,10~20%跑不掉。
看準C級辦公室取得成本低,如果還位在蛋黃區,租金報酬率相當驚人,也讓原本書店一條街的重慶南路,變成商旅、飯店一級戰區。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89222277

歷史建物空間活化 在 劉櫂豪 Youtube 的評價
「歷史場域重現‧區域整合活化」是新上任文化部長鄭麗君積極推動的計劃,劉櫂豪立委爭取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補助民權里日式建築聚落,特向文化部鄭麗君部長爭取中央經費支持,部長全力支持,並請文化部楊子葆政務次長今(26)日上午九時前往現場視察聽取台東縣政府文化處簡報,張國洲市長、洪宗楷議員、林獻堯代表與余岱沅里長皆到場關心表示支持。
台東的歷史發展每個時代皆各具特色,今日依然可見散落於市區不同角落的建築與痕跡,卻鮮少受到重視,台東市民權里日式建築聚落極具保護價值,原為日本高級官員宿舍區。針對台東市民權里日式建築聚落13棟亟待修復整理再利用之老舊建築,縣政府擬訂105-108年4年修復計畫,總經費2億元,劉櫂豪積極向文化部爭取,邀請文化部楊子葆政務次長現場視察,楊子葆政務次長當場承諾補助經費1億8仟萬,待行政院核定逐年編列。劉櫂豪表示,期待新政府全力協助,盡早恢復歷史建物,再造歷史現場,提升觀光文創價值。
劉櫂豪表示,一個城市有歷史的觸感就像人的臉孔有表情一樣,才會生動,才會好看,才會有感情,才會有魅力。地方為了發展,拆掉有歷史意義的建築,這樣的發展實有待商榷,因為文化才是最強有力的軟實力與競爭力。「臺東市民權里日式建築宿舍群」業經台東縣96年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取得「文化資產保存法」法律地位,並於104-105年度完成撥用17棟建物29筆土地,本區域為全國少數保存完整的日式建築群,極具保護價值,亟需政府規劃修復、再利用。劉櫂豪提出,硬體建築修繕完成後,與地方文史人士合作整理爬梳故事,並促進在地市民對自身歷史的了解與認同,以發展該區域的深度觀光。
劉櫂豪立委表示,臺東市民權里日式建築宿舍群極具保護價值,位在市區核心地段,自1930年代即規劃為日本高級官員宿舍區,該區原為空間品質精緻的高級住宅區,惟因建物老舊而漸沒落,又因多年欠缺維護管理,其整體活化再利用,必須大量經費及人力挹注。劉櫂豪期待經由文化部「歷史場域重現‧區域整合活化」計劃的執行,硬體建築計畫與修繕整理順利完成,也強調建築與在地連結的重要,加強地方文史的整理與推廣,型塑市民對台東歷史的情感,珍惜這座城市發展的軌跡,保護歷史建築,風華再現,讓台東呈現多元風貌。

歷史建物空間活化 在 空間活化 - 我們的島- 公共電視 的相關結果
台灣的老屋或歷史建築,經常面臨拆除危機,引發文資保護人士全力搶救,保留之後,卻又面臨修復與再利用的問題。今天我們透過不同案例,看看怎樣的老屋再生術,才能讓老 ... ... <看更多>
歷史建物空間活化 在 歷史建築空間活化策略與社區發展: 以寶町藝文中心為例 的相關結果
近年來針對古蹟與歷史建築再利用已成為政府機關及一般社會大眾關注的議題。本研究以寶町藝文中心歷史建築的「活化與再利用」歷程,探討所謂的「歷史空間」滿足了誰的 ... ... <看更多>
歷史建物空間活化 在 歷史建築活化再利用法規整合計畫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的相關結果
在現階段對歷史建築閒置空間的規劃,不應只是靜態的空間規劃模式,而應更關注於空間生產過程中所浮現的新的文化可能性,並且能從制度的整合方面著手訂定相關活化再利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