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肅沒得記】
小孩沒出門Day 70
這兩天我家有大事因為王小姐來,是的對我們平靜的生活來說這就是件大事,二子太久沒看到外人過於興奮一直繞著她轉,次子還熱情的邀約她留宿,一直關在家的小孩太苦悶了父母也不想理他們了,不要怪我無情,我可是整整跟他們相處了70天,母愛都被磨成繡花針,難得遇到新人來兩個人吱吱喳喳個沒完,王小離開前我溫馨的叮嚀他,如果你覺得耳朵裡還是嗡嗡的響覺得有小孩說話那是正常的,我想他又想去結紮了吧。今天的大消息是7/27降二級,聽起來高中以下的小孩全都可以進學校了,意思就是沒有之前那種比例問題,全部都能送嗎?不知道大家會不會送,其實我心裡也很掙扎,因為我也要出門工作的啊~~~每每遇到這種事情我都會去看看黃瑽寧醫師怎麼說,他是說只要疫情穩定,送去學校沒太大問題,但我就會又想問一天二三十例算穩定嗎,父母的煩惱真多,所以到底要不要送呢(轉手指)。
會痛苦是因為我也要上工了,八月初我就得要出門工作了,而且王小姐再也忍受不住空中錄音的音質,希望能回到錄音間錄podcast,我是已經一拖再拖拖了很久,但我想很多人都出門工作了吧,也該回復正常一點的生活。降級後應該更多人要去上班了吧,小孩沒處放也只能去學校,我是還有得選至少我不會天天出門,真不想送和工程師輪流一下也是ok,只是今天告訴他我八月初會開始出門工作,他竟然問我那小孩怎麼辦,我語重心長的看著他說"小孩是有爸爸的啊~",你他媽出門工作一天也沒問過小孩怎麼辦,我出門就不行是嗎家會垮嗎!
這幾天我刷了一下小學生社團,想看看大家的討論,似乎大多數人不敢送,只有少部份會爽朗的說馬上送,爽啦~之類,本來以為世人傾向不送吧,後來參透一件事,就是不送的人才會大聲,送的人很容易被攻擊,我就有看到有人說要上班不得已得送,就有人回難道賺錢比小孩健康還重要嗎,我覺得很傷人,如果你今天能選擇為了小孩健康放棄工作,那代表你是幸福的,可不意味所有家庭都有這個條件,好像沒必要這樣對路人情緒勒索吧。最後希望二級後大家還是小心防疫,管好寄己就好不要批評別人的選擇,敢或不敢本來就是看個人,如果你不敢還有得選不是很幸福嗎,就不要說別人了唄~媽呀我今天好正面,應該是女王盜了我帳號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萬的網紅Iku老師/Ikulaosh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YouTube 請按訂閱喔! https://goo.gl/XKaiYy ●Iku老師開T恤店! https://go.fandora.co/nd4li ●Iku老師粉絲優惠價Wi-Fi分享機連結↓ http://www.telecomsquare.tw/index.php?shop_cod...
正面消息大聲告訴 在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Facebook 八卦
【北極海冰覆蓋區再創新低】
美國極地研究權威 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NSIDC) 在上周宣布北極海冰的覆蓋區最高值(SEA ICE MAXMIUM)又創下了歷年來的新低。
綠色和平守護北極專案主任Ben Ayliffe表示:「北極海冰今年最高值卻也是創新低,這只有開採石油的公司才會因為這個消息感到開心。現在,Shell殼牌正準備前往阿拉斯加鑽油,屆時阿拉斯加也可能像北極一樣遭到破壞。我們都正面臨因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洪水、暴風、及乾旱問題,已經有超過六百萬的人都承諾要持續緊盯Shell殼牌,讓他們無法逃避責任!」
氣候變遷帶來影響是全球性的,臺灣也正在為乾旱所苦,若再加上人為的破壞,只會讓整個環境更加惡化,一起大聲地告訴殼牌:我們要守護北極!
連署>>>http://grnpc.org/IgevQ
正面消息大聲告訴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最需要愛的小孩,會用最不可愛的方式索求你的愛。
我發現許多家長認為,要求孩子多幾分尊重並施加更嚴格的處罰,就能改變孩子的行為,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你希望幫助孩子努力控制自己的行為,給予他疼愛與溫暖是最快速且有效的辦法。
如果你給孩子的處罰太過嚴苛,他只會把重點放在對你生氣,而不會思考自己犯的錯。
取自《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我們直播的時候,談到過度重視處罰作為教養手段,常有的困境是:一個人不想討論自己可能的錯誤或軟弱。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600512630595411/
「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
給孩子愛,是讓孩子有動力。做好孩子的榜樣,是讓孩子有個方向。
很多時候,我們在愛孩子之前,就先給予處罰。有些父母乾脆放棄了,宣稱自己的處罰,就是一種愛,這普遍見於傳統的教養論述。
愛一個人要學習,作為孩子的榜樣最難。很多父母本身沒被好好愛過,所以也不知道,一個能愛人的人,可以如何在給孩子界線的時候,同時傳達愛。
具體的作法,不管是版面上的文章或直播,大到理論,小到具體應對方式,可以說什麼話,可以做什麼事,我們也都分享與示範了。不少朋友也共襄盛舉,一起提出自己的成功經驗,有不同選擇讓朋友們參考。
但我也理解,不少父母要承擔生活壓力,就已經很疲累了。像我版面上的文章常常篇幅很長,有些人根本靜不下心來看。就算看了,也不一定願意練習。願意練習,也不一定能接受自己不斷的挫敗。
所以我常祝福,祝福我們以月、以年為單位,慢慢調整。有些父母說,常常是覺得自己當父母有些心得了,孩子也大了。
過去總有遺憾,但我們著眼現在,在當下自在。不管我們能做多少,看到我們付出的努力,給自己肯定,最實在。
祝願您,試著付出有界線的愛,這是很快能感受到愛的方法!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1126254431091441/
……………………………………………………………..
如何改變做法
【文/ 艾美・莫林】
海蒂和傑夫中止與狄倫的負面相處模式,是必要之舉。在花更多時間和爸媽好好相處後,狄倫漸漸開始願意遵守規矩。他們只不過做出了微不足道的改變,狄倫的行為就有了翻天覆地的不同。
你只要稍稍改變自己的教養方式,就能對孩子的行為和你們的關係帶來極大變化。好消息是,運用更有效的管教策略永不嫌遲。
▍評估你的領導技巧
回想你曾遇過最糟糕的主管或老闆。或許你高中的第一份工作曾經遇到很可怕的老闆,或是你目前工作的老闆也不是什麼好咖。總之,花點時間想想不好的領導者有哪些特質,拿一張紙寫下你想到的所有形容詞,像是「無禮」、「善變」或是「難搞」。
完成這份清單後,把紙翻到另一面,開始想想你遇過最棒的主管。或許你曾經有個上司善解人意又親切和藹,或是之前的主管讓你覺得備受鼓勵且動力十足。盡可能找出可以形容這類主管的詞彙。
兩份清單都完成後,想想這兩種主管對你的工作方式帶來了什麼影響?你在哪種主管手下工作時的表現最佳?接著再想一下下,哪份清單比較符合你的教養方式。「慣老闆」清單上的哪些字可以用來描述你?你的孩子覺得「好老闆」清單上的哪些字是在說你?
不管是在公司還是在家,好的領導者能夠鼓舞他人全力以赴,發揮最大潛力。如果你對孩子來說是個好主管,你就會激發他最好的一面。如果你嚴重缺乏領導能力,他就不會願意遵從你的指示。
▍建立明確規定
不妨想一下,在沒有速限標誌的情況下開車會是什麼樣子?如果你開得太快,警察就會把你攔下來,即便你說不知道速限,還是得吃下罰單。
要你猜速限是多少太奇怪了,對吧?但我們常常這樣對待孩子。我們希望他們可以透過觀察發現要遵守的規矩是什麼,可規矩又會隨著當下的情況變化,搞得孩子一頭霧水。
家中四歲大的小朋友沒辦法理解,為什麼他在遊樂場可以對他的朋友大叫,但在圖書館對同一個朋友做同樣的事情,你就要他提早回家。還有,為什麼在家看見奶奶時跑過去抱她是件好事,但奶奶在醫院時奔跑著去看她,大人就要生氣。
當你們進入一個新的情境時,記得先跟孩子說清楚自己的期望,你可以說「我們在圖書館要用走的,也要小小聲講話」,或是「在飛機上,我們要坐在位置上,安全帶要繫上,講話也要輕聲細語」。
寫下清楚明瞭的規範並放在顯而易見的地方。規定要愈簡單愈好,不要變成兩百頁的家庭生活說明書。
以下是所有小朋友都需要的五種規範:
1. 與道德相關的規定。制定像是「說實話」和「拿別人的東西要先問」等規定。
2. 有益健康的規定。制定像是「早上起床和晚上上床前要刷牙」和「吃飯前洗手」這類的規定。這類規定可以幫孩子建立每天固定的生活常規與健康習慣。
3. 有益安全的規定。這類規定應該要對身心方面的安全有益,像是「騎單車要戴安全帽」與「和別人說話要親切有禮貌」。
4. 鼓勵良好社交習慣的規定。建立可以教孩子尊重他人的規範,像是「開門前要敲門」以及「別人講話時不要插嘴」。
5. 幫助孩子為真實世界做好準備的規定。制定能夠讓孩子知道如何面對現實人生責任的規範,像是「你必須把百分之二十五的零用錢存起來」,以及「寫完功課和做完家事才可以看電視」。
這份家規清單必須適用於家中的所有人。有些規定會因孩子而異,像是門禁或睡覺時間等等,你不需要把這麼細的規定也列出來(除非列出來能幫助孩子守規矩)。但務必要讓孩子知道破壞規矩的後果是什麼。
▍打造溫暖有愛的環境
當我建議瑞克對他十二歲的兒子卡麥隆多點疼惜、少點敵意時,他大聲說:「他不先放尊重點,我才不要尊重他!」瑞克和卡麥隆過去幾個月以來一直意見不合,他們的關係也降到了冰點,兩個人幾乎不和彼此說話了。卡麥隆幾乎無時無刻不在頂嘴和爭辯,現在他們兩人處於僵持不下的局面。在卡麥隆做出改變前,瑞克絲毫不打算退讓,但除非瑞克釋出一些善意,否則卡麥隆的行為不可能有所改變。
我的工作不是要瑞克給予卡麥隆更嚴厲的處罰,而是要協助他對卡麥隆有更多的關愛與同理心。起初,他拒絕了我的提議,因為他覺得這是兒子自己要去爭取的。但我給他看了研究資料,請他試著多多關心卡麥隆,結果卡麥隆因此就找到了改變的動力。
我發現許多家長認為,要求孩子多幾分尊重並施加更嚴格的處罰,就能改變孩子的行為,但事實並非如此。羅素‧巴克立(Russell A. Barkley)在《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Taking Charge of ADHD)一書中,分享了一位老師的故事,那位老師經常說:「最需要愛的小孩會用最不可愛的方式索求你的愛。」如果你希望幫助孩子努力控制自己的行為,給予他疼愛與溫暖是最快速且有效的辦法。
研究結果發現,來自父母的關懷和許多正面成果有關,像是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良知。此外,小孩如果承受了莫大的壓力,關懷和疼愛可以減少壓力在他們人生中造成的精神傷害。
悉心呵護你和孩子的關係是一切行為控管計畫的第一步。你可以藉由以下幾個方式對孩子展現關愛:
●安慰孩子。在孩子不開心的時候聽他說話,在他過得不順的時候抱抱他,以及在他難過的時候同理他。
●鼓勵孩子。在孩子拚盡全力或懷疑自己的時候,為他加油打氣。當他滿腦子都是負面想法時,教他如何樂觀以對。
●花時間陪孩子。花時間好好陪孩子是與孩子建立並維持健康關係的不二法門。盡可能找時間和孩子一同冒險、從事好玩的活動。
●注意孩子的良好表現。不要老是指出孩子的錯誤和不乖的時候,記得用讚美和正增強來鼓勵良好的行為。
當孩子知道你不是只有在他乖乖聽話時才愛他,並明白在家可以放心地說實話時,你的管教會更加有效,他也會欣然接受你制定的後果並從中學習。
▍善用管教策略教導人生課題
安迪和他的妻子與三個小孩住在一起。他很努力工作,好讓太太可以當全職家庭主婦。雖然經過一天的體力勞動,下班時已疲憊不堪,但他知道,太太在他回家後也需要一點喘息的時光,所以晚上他會陪孩子玩、帶他們洗澡並說故事給他們聽。他之所以來接受心理諮商,是因為他的大兒子出現了一些行為問題,他想要知道如何幫助兒子。對他來說,竭盡所能當一個最棒的爸爸,是很重要的事。
我和他合作幾週後,他向我表示,兒子的行為讓他屢屢受挫,他的管教方式沒一個有效。他說:「這星期我花了兩小時告訴他,為什麼他必須更尊敬他媽媽一些。念完後,我問他學到了什麼,他居然說:『我發現你很生氣的時候,額頭上會暴青筋。』」
如果你為孩子設定的後果對他們的發展無益—像是花兩小時斥責一個八歲孩子—他們的行為就不會有所改變。同樣地,如果你給孩子的處罰太過嚴苛,他只會把重點放在對你生氣,而不會思考自己犯的錯。
善用管教工具將可教孩子下次如何做得更好。因此,與其在孩子打了弟弟後賞他巴掌,不如利用他的不當行為來教他新的知識。暫時隔離冷靜可以讓孩子學著如何在生氣的時候安撫自己;補救賠償則可以讓他學著做出彌補,像是把他最愛的玩具借給弟弟一天。
問問你的孩子「除了打弟弟,你下次可以用什麼不同的做法?」或是「必須要排隊等待的時候,你可以怎麼讓自己多點耐心?」務必確保孩子具備讓自己表現更好的必要技能。如果你從沒教他如何用健康的方式溝通,或是安全地管理自己憤怒的情緒,不論你讓他承擔了何種後果,他都沒辦法有所改進。
▍如何教孩子做對選擇
以狄倫和一直處罰他的父母來說,他需要的是守規矩的動機。他們只要稍稍改變自己的教養策略,就能大幅改善狄倫的行為模式。
你必須讓管教變成有效的教學工具。花時間和精力帶孩子學習什麼是得宜的舉止後,你之後就不需要花太多心力思考要怎麼處罰孩子了。
.
以上文字取自
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掌握13不原則,堅定父母教出堅強小孩
大 塊 ✦ https://bit.ly/3bUic7l
博客來 ✦ https://bit.ly/2WQG3jY
誠 品 ✦ https://bit.ly/3bNgKU8
momo ✦ https://bit.ly/2NCHAVo
金石堂 ✦ https://bit.ly/2WRPoYy
讀 冊 ✦ https://bit.ly/2LR6xvm
大塊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LocusPublishingCompany/
.
7/11台北公益免費_葛拉威爾《解密陌生人》新書分享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36708193381293/
已額滿_7/14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我們與和解的距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368801245302/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正面消息大聲告訴 在 Iku老師/Ikulaoshi Youtube 的評價
●YouTube 請按訂閱喔!
https://goo.gl/XKaiYy
●Iku老師開T恤店!
https://go.fandora.co/nd4li
●Iku老師粉絲優惠價Wi-Fi分享機連結↓
http://www.telecomsquare.tw/index.php?shop_code=IKU
●Facebook
https://goo.gl/t39aN3
●instagram
https://goo.gl/pMcscv
●Iku老師的部落格
http://ikuchannel.com/
●Iku老師的學網路網站
http://jp.ikuchannel.com/
●LINE貼圖
https://goo.gl/aLbSno
●Iku老師漫畫:3秒開口說旅遊日語
https://goo.gl/dpKFrF
●Iku老師漫畫:日本老公台灣太太
https://goo.gl/wMJFKq
_人人人人人人人_
> 合作邀約 <
 ̄Y^Y^Y^Y^Y^Y ̄
業務工商相關請連絡這邊~_φ( ̄ー ̄ )
ikulaoshi@gmail.com
素材提供 PIXTA
#台灣不會見死不救
#台日友好
#正面消息大聲告訴
#Iku老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fmAEygDM8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