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吝嗇說愛你」
救護車送來一個心臟衰竭,急性肺水腫的老先生,完全無法躺平,一直冒冷汗。
「醫師!快救我爸!」在一旁大哥樣貌的中年男子,急得幾乎是用嘶吼的聲音,伸手抓住我的醫師袍。我用力將他甩開。
「交給我們!你到外面等。」我們將他隔離在急救區外,然後我和護理師們開始急救這個已經幾乎快喘不過氣的老先生。
使用了正壓呼吸面罩、利尿劑、嗎啡、高劑量靜脈滴注的硝化甘油,病人依然因為不舒服而灶動不安。
我趕緊叫大哥貌的兒子進來。
「他現在狀況很不好,我要緊急幫他插管了,等一下可能就會沒有呼吸心跳。」
「怎麼會這樣!」兒子一樣是咆嘯嘶吼。
「趁現在爸爸還有意識,有什麼話趕快跟他講吧!等一下插了管,或是急救了,就來不及了。」
「爸!我愛你!」一樣是嘶吼的聲音。
老先生點點頭。
後來,立及插管和調整藥物後,爺爺安靜的睡著了。
心臟科醫師安排要到加護病房住院。
我正要再和兒子解釋病情,這時候卻找不到兒子。
我跑到急診室外面叫,才發現兒子在馬路旁抽菸。
我一走近發現這個中年男子在啜泣。
「幹!」他發現我後,連忙擦淚。
「你爸要去加護病房了。」我說。
「肖連ㄟ醫師,謝謝你讓我跟阿爸說最後一次話,真的,讓我沒有遺憾。」
雖然只是輕輕的幾句話,但充滿了對父親的掛念和焦急,而且當時「我愛你」這三個字從他嘴裡講出來的違和感,頓時完全消失。
「謝謝你。」
「真的謝謝你。」一直握著我的手。
沒想到讓她跟爸爸最後道別的舉動,讓這個中年男子如此的感謝。
「還有爸爸暫時穩定了。」我說
「阿爸不會死了喔!」
「不要亂講,救回來了。」我說。
「那我插管前講的話,他會都記得嗎?」
「嗯。」我說。
「幹!」
我們兩個沉默了一下,氣氛很溫暖。
------------------------
「把菸熄掉。」我說
「醫師歹勢。」
醫院不僅僅有冰冷的儀器和管子,也有溫暖和感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持續熱血才不會被現在的醫療環境打敗~奔跑吧!」魏智偉醫師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暨外傷中心急診部主治醫師,近年來在臉書粉絲頁《奔跑吧鋼鐵急診醫師》分享醫療知識與急診室日常,獲得廣大迴響,當中不乏動人又有意義的小故事,日前他分享一段溫暖又感動的急診室插曲: 【別吝嗇說愛你】 救護車送來一個心...
正壓呼吸 在 Facebook 八卦
遠離鼾聲,享受無聲有息的睡眠
網路上流傳著一段影片:一位印度裔太太,在先生告別式的演說中,不只沒有哭泣,反而模仿起他睡覺打鼾的樣子,就像早上車子引摰很難發動時,所發出的聲音一樣,學得維妙維肖,逗得在場的親朋好友,泣笑皆非。她說,先生離開時,她記得最清楚的,不是他什麼美好的事,竟然是他這個不完美的小缺點。她呼籲大家要珍惜身邊的另一半,珍惜每個「看似不完美的完美」。
影片很感人,告訴大家要包容另一半的不完美;正因為這一點點不完美,而使先生在太太的心目中更加完美。很多太太們,無法像她一樣忍受先生的這個小缺點,因而夫妻分房睡或鬧離婚的大有人在。看了影片後,有些太太可能會想,我是不是要更忍耐、更包容一點,忍受先生這個不完美的小缺點,繼續每晚像是卧在鐡軌上睡覺一樣的忍受先生的鼾聲(的確是有位太太這麼形容的)。
我認為,當太太的無須忍受 先生的鼾聲,而是要立即幫他尋求治療。因為「打鼾」不只是個不完美的小缺點,而可能是一個人罹患心血管疾病、過度疲勞、甚至猝死的原因。大家都以為打鼾的人睡的很酣,只不過會打擾到枕邊人的睡眠而已。其實不然,「打鼾」是一個可怕,但是可以治療的疾病 -- 睡眠呼吸中止症,所發出的警訊!體貼的太太,不是要去忍受先生的打鼾聲,而是要「說服及陪伴先生接受治療」。
小時候,我每晚都聽到我爸在打鼾。長大以後,也不知道自己原來也會打鼾,直到念大學時,室友的抱怨,才半信半疑自己會打鼾。經過一個晚上的「錄音存證」,才接受了「我會打鼾」這個事實。接下來的社交生活,卻是因此而退縮。每晚都要等室友睡了我才敢睡;坐火車、上課、聽演講、或坐飛機時,雖然很想睡,卻都不敢睡,深怕巨大的鼾聲,會被別人投以異樣的眼光。經常必須用力咬手指來驅趕濃烈的睡意(後來才知道,這強烈的睡意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帶來的),這時才能體會古人「懸樑刺股」之苦。晚上睡覺也是不斷的翻來覆去、淺眠、夢多、早上起來喉嚨很乾、頭痛、精神不濟和不斷的打瞌睡。更可怕的是半夜經常會被胃酸嗆醒、冒冷汗、心跳加速、感覺被掐脖子、也經常夢到溺水。最可怕的就是被「鬼壓床」的經驗:自己明明已經醒來,但是卻張不開眼睛,全身動彈不得,只能念經求神保佑,驅走鬼怪。這種可怕的經驗幾乎是每晚都發生,而且越晚睡越嚴重,我也曾懷疑自己是否「卡到陰」,後來才知道那是「睡眠麻痺」,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之一。
當上了住院醫師,總是以為自己因為經常值班、睡眠不足,經常打瞌睡是正常的。殊不知打鼾的背後,竟然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 一種在睡覺後會停止呼吸的疾病;而打鼾只不過是呼吸停止的前兆。渾渾噩噩的過了三年的住院醫師生活,在準備內科專科考試時,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每次拿起書本,就猛打瞌睡,記性也是特別的差。或許是老天可憐我,有一天,讓我從書上念到這個病(當時的教科書,提到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是少之又少),比對起來,症狀真的是一模一樣。當時台大也正要開始做睡眠檢查,於是我就去接受檢查(稱為睡眠多項生理檢查,簡稱PSG,頭上和身上貼滿著電線和管子,看起來「非常嚇人」,其實,一點也不會痛!)。結果真是令人難以置信:我每小時呼吸停止36次(每次皆在10秒鐘以上),最長的是停止46秒!我不會潛水,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閉氣這麼久!每次的呼吸停止,都伴隨著血氧的下降與醒覺(是腦波上顯示的醒覺,並非一般我們所認知的醒覺) 。所以,一個晚上醒來300次!睡眠被切成300段,難怪隔天精神會那麼差。另外,更嚇人的是血氧的下降。身為ICU重症醫師,平時看到病人血氧飽和濃度(SpO2)下降到90%以下時,就已經替他感到擔心了。看了睡眠檢查報告,才儍眼,自己的血氧,居然可以低到76%。一個晚上反覆的缺氧,腦細胞也不知道死了多少!
找出了這個病因之後,我就開始接受連續正壓呼吸器(CPAP)的治療。這是一台像電話般大小的機器,再配戴上鼻罩,利用連續的氣流,形成一個無形的支架,維持呼吸道的通暢。有人第一個晚上戴上,隔天起來的感覺是:”我一輩子從來沒睡過這麼好!”我則是花了一個星期,適應了這台機器。到現在,已經戴了快20年了,無論是出國開會、旅行、值班、午睡,甚至是渡蜜月時,都戴著。生活從此有了很大的改變:睡眠時的難過症狀都消失了,白天精神也改善了。
過去,每晚我都會先幫太太塞耳塞,等她睡著以後,我才敢入睡,就像在唱江蕙的“家後”一樣:「等待暗冥的時陣若到,我會讓你先睏,因為我會嘸甘,放你,為我睏未著。」(笑~)不過,現在,CPAP一戴,我們都能同時入睡了。(不過,要親熱,當然是在戴CPAP以前比較方便)
有些太太會擔心,機器會不會太吵?其實,CPAP機器發出的聲音,比冷氣或風扇的聲音還要小聲,當然比起鼾聲,是清靜太多了。有時候,我會忘了戴,而不小心睡著了,太太都會把我叫起來,讓我戴上CPAP才睡。
其實,貼心的太太會發現,可怕的並不是擾人的鼾聲,而是停止呼吸時的「死寂」!那一口氣卡住,怎麼吸都「吸不上來」的可怕,有時候甚至會臉色發紫,深怕就這樣不再醒過來!
不過,也有一位同事,因為太太看他戴CPAP的樣子很可怕,而拒絕與他同床,他也因而放棄治療,這是非常可惜的。太太的支持,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無法忍受CPAP治療的患者,還可以考慮手術或止鼾牙套的治療。
自己花了好幾年,才找出問題所在,所幸獲得不錯的治療。而放眼國內,對打鼾與睡眠呼吸止症的認識還很少,現在藉由此篇文章,和最近一些名人得病的新聞報導,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民眾知道這個疾病,儘早治療!
#各大醫院會有睡眠門診
「鼾聲如雷,傷的是誰?」,絕對不只是枕邊人而已,傷的最重的,其實是本人,應該儘快就醫,讓夫妻倆都能「遠離鼾聲,享受無聲有息的睡眠。」
歡迎分享~
正壓呼吸 在 威力醫師的育兒週記-王韋力 Facebook 八卦
#燦爛又孤獨的守護神
前言: 老婆叫我一定要講這個故事,她說很重要,
【有些事,總有個起源,要講清楚。】
三年前的某一天,我記得是電視【鬼怪】剛演完的一個夜晚。
約莫是凌晨兩點半,
接到了醫院打來的電話,
【王醫師,等等有個急產,預估大概31週,婦產科醫師說可能安不住了(安胎),要你趕快過來,已經開八公分了!】
我飛快地在高雄市區狂飆,
心裡想著,
【通常胎兒的肺部都是32週後才開始成熟,這寶寶才31週,
體重可能還不到一千五百克,又有可能無法自主呼吸,
可能要苦戰一整晚了~】
就在我踏進了產房不到兩分鐘,
寶寶就急著出來了,
沒有哭,也沒甚麼動作。
護理人員已經急著把氣管插管準備在旁邊了,
【王醫師,要不要On ?】(要不要插管?)
【沒關係,我們還是照順序按步來,保溫、擦乾、清潔呼吸道、擺位、刺激先做好再說,氧氣先準備好。】
嬰兒已經習慣了子宮內低氧環境,所以有些事比馬上插管來的重要。
給了幾下正壓呼吸後,寶寶還是沒有自主呼吸,
【要不要插? 要不要插?】旁邊的人都比我還緊張!
【好吧~給我一支2.0的氣管內管,我再給她最後一次機會看看…】
我望著這個沒甚麼反應的寶寶,發現她是個小女嬰。
我握著她的小手,邊刺激她邊小聲地說,
【唉啊!妳大半夜把大叔召喚來,應該沒有想讓我幫妳插管吧? 插上這個比打針更不舒服耶。妳再不哭以後我都不理妳了喔~】
說也奇怪,在要插管之前,寶寶就哇哇哭了,當然還是需要氧氣幫忙,不過不用插管呼吸了。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是轉診到大醫院。轉診之後,旁邊的護理師問我,【王醫師,你不是被我們call過來的,怎麼會說是召喚呢?】
【啊~妳不懂啦,妳沒有慧根~這是我跟寶寶之間的秘密!】
回家後,我把下列這段話寫在自己的臉書上。
🌸🌸🌸
小妹妹,因為妳的召喚,即使三更半夜,大叔還是咻一下就出現在妳身旁!妳早了兩個多月出現在這個妳還不該來的地方,難怪一整個身體都不能適應,大叔就先幫妳這次了,要好好長大.....
下一次再召喚,應該是十九年後了吧?
🌸🌸🌸
從此,我的朋友同事們就都叫我【#前鎮孔劉】了,
這樣你們都知道這個故事有多重要了吧~
#燦爛又孤獨的守護神 #前鎮孔劉
PS.威力醫師有IG帳號了,快來追蹤吧
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willy.wang.1024/
正壓呼吸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持續熱血才不會被現在的醫療環境打敗~奔跑吧!」魏智偉醫師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暨外傷中心急診部主治醫師,近年來在臉書粉絲頁《奔跑吧鋼鐵急診醫師》分享醫療知識與急診室日常,獲得廣大迴響,當中不乏動人又有意義的小故事,日前他分享一段溫暖又感動的急診室插曲:
【別吝嗇說愛你】
救護車送來一個心臟衰竭,急性肺水腫的老先生,完全無法躺平,一直冒冷汗。
「醫師!快救我爸!」在一旁大哥樣貌的中年男子,急得幾乎是用嘶吼的聲音,伸手抓住我的醫師袍。我用力將他甩開。
「交給我們!你到外面等。」我們將他隔離在急救區外,然後我和護理師們開始急救這個已經幾乎快喘不過氣的老先生。
使用了正壓呼吸面罩、利尿劑、嗎啡、高劑量靜脈滴注的硝化甘油,病人依然因為不舒服而灶動不安。
我趕緊叫大哥貌的兒子進來。
「他現在狀況很不好,我要緊急幫他插管了,等一下可能就會沒有呼吸心跳。」
「怎麼會這樣!」兒子一樣是咆嘯嘶吼。
「趁現在爸爸還有意識,有什麼話趕快跟他講吧!等一下插了管,或是急救了,就來不及了。」
「爸!我愛你!」一樣是嘶吼的聲音。
老先生點點頭。
後來,立及插管和調整藥物後,爺爺安靜的睡著了。
心臟科醫師安排要到加護病房住院。
我正要再和兒子解釋病情,這時候卻找不到兒子。
我跑到急診室外面叫,才發現兒子在馬路旁抽菸。
我一走近發現這個中年男子在啜泣。
「幹!」他發現我後,連忙擦淚。
「你爸要去加護病房了。」我說。
「肖連ㄟ醫師,謝謝你讓我跟阿爸說最後一次話,真的,讓我沒有遺憾。」
雖然只是輕輕的幾句話,但充滿了對父親的掛念和焦急,而且當時「我愛你」這三個字從他嘴裡講出來的違和感,頓時完全消失。
「謝謝你。」
「真的謝謝你。」一直握著我的手。
沒想到讓她跟爸爸最後道別的舉動,讓這個中年男子如此的感謝。
「還有爸爸暫時穩定了。」我說
「阿爸不會死了喔!」
「不要亂講,救回來了。」我說。
「那我插管前講的話,他會都記得嗎?」
「嗯。」我說。
「幹!」
我們兩個沉默了一下,氣氛很溫暖。
------------------------
「把菸熄掉。」我說
「醫師歹勢。」
醫院不僅僅有冰冷的儀器和管子,也有溫暖和感動。
相關文章:
他做人家好幾輩子的事...「台灣良心」俠醫林杰樑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653
連續開刀36小時,眾人皆垮他獨醒!外科醫師都這樣保持健康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788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e_z8fLILG4/hqdefault.jpg)
正壓呼吸 在 呼吸中止症與陽壓呼吸器討論<第一頁注意事項必讀> 的八卦
建議呼吸管及面罩間可加上更換式空氣過濾器;有的呼吸機加裝後要變更設定;因為會增加阻力降低壓力。 經驗整理如下正壓呼吸機是目前最佳治療方法,應該會陪伴一生。好處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