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客健身
得知自己是16%的高體脂族群後,昨晚憤憤不平跑去健身房怒練,臨時抱佛腳不會讓人迅速變身,只能處理一下心裡的不快。健身8年來,我的原則就這些東西:
1、每週2-3次重訓:
除非受傷、生病,否則這個好習慣一直持續到現在。其他運動的時間另計,「運動」不會讓你有好身材,「運動習慣」才會。
2、注意飲食:
可以不用斤斤計較算熱量,但不能不知道入口食物的概略熱量及對身體的影響。雞排+珍奶熱量上千大卡的東西我本來就不愛碰,先前也愛吃甜食,在開始低碳高脂的飲食後也謝絕了。總之,要有基本的飲食常識及執行力。
3、在不受傷的前提下挑戰極限:
先前訓練的菜單其實很一成不變,永遠都那幾項。我是個很老派的人,對於穩定正向發展的事很懶得再去動它,因此我不會找很多動作來練,而是在基本的多關節運動,悠遊在極限上下,舉太輕請自覺一點自己加重,不要把訓練當成打卡上下班敷衍了事。
需不需要高蛋白?我認為見仁見智。至少這8年我吃的湯匙數大概在5隻手指以內,很多健身初學者會把高蛋白當成仙豆一樣,嗑下去肌肉就會變大,但你他媽訓練量不足,吃下去也只是營養,而過多的營養只會在腹部跟你say hello。我自認訓練量尚未達標,所以不碰。
打藥?我他媽窮死了,而且聽說蛋蛋還會變小,拜託別鬧了。
至於想要追求超大塊肌肉,這份原則可能不太適用,但在健身領域上,勤勞跟自律可以解決大多數人的問題,很多人本末倒置,能不能堅持都不知道,就拼命在找一些很屌的菜單。
至少照這幾個原則,練出堪用的體態是沒有問題的。
#歡迎跟我一起成為體脂16趴的凡人族群
#館長單手練前三角就這重量了我他媽舉到快掛掉
#肌肉不等於力量大家要努力朝強者邁進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