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地球日,來到天下雜誌和大家見證、分享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茲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新書發表,格外有意義。
近年來,在國際描述氣候危機的用字愈來愈強烈,2019年起已用「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取代「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顯示全球氣候環境形勢的急迫性。
面對氣候緊急狀態,呼籲各國落實 #淨零碳排 的倡議,已從歐洲逐步擴展至亞洲,成為國際社會未來發展的核心,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已經有130個國家及歐盟已經宣示或評估淨零碳排的目標。
我始終認為氣候變遷的危機對台灣的衝擊非常大,絕對不可輕忽。特別是淨零碳排不只牽涉能源低碳轉型,也關乎產業創新轉型與社會公義轉型。
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已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台灣的目標。我們會加快腳步,歸納參考其他國家的減排路徑、方案和做法,並透過政府與民間、公民社會內部之間綿密的溝通、縝密的計畫,討論出一套適合台灣淨零碳排的最佳路徑。
樂見台灣有許多企業已經開始動起來,包括台積電、台達電、友達、台灣微軟、光寶、宏碁、和碩聯合科技、華碩電腦等公司,帶領供應鏈一起達到減碳目標,我想這只是開始,期待更多產業加入。
我相信只要大家建立共識一起來做,空氣污染、熱島效應、氣候變遷、乃至於產業轉型升級等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台灣身為地球村一員,在防制氣候變遷及守護地球方面,我們絕不會缺席,因為這是攸關子孫永續環境最重要的工作。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歐盟 淨零碳 排 在 趙少康 Facebook 八卦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更只有一個台灣!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我有三個問題請蔡英文回答。
「2021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評比61國,台灣名列第57名,倒數第5,甚至還輸給排名33名的中國大陸;而台灣2015年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在2050年的減碳目標是 #比2005年減少百分之50 ,距離碳中和目標仍有一大段距離,甚至我們的人均碳排放量仍遠高於世界大部分已開發國家。
2050年預計達成淨零碳排放的歐盟,2023年起將對生產地未課過碳稅的進口貨品課徵碳關稅;美國總統拜登也提出要對「未能履行減碳義務國家的碳密集產品」課以碳關稅。臺灣想要不受國際制裁、懲罰,就需要跟上主要國家的減碳目標。
目前已有128個國家宣布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的碳中和。台灣要捫心自問:就算外銷不斷創新高,把我們的環境破壞了,值得嗎?所以,今天地球日,我想請問蔡英文總統三個問題:
1,「2025」妳的能源政策還要燃燒 30% 的煤炭、 50% 的天然氣,至於目標 20% 的綠能現在只有 5% ,任期剩下3年妳如何達到 20% 的綠能?
2,歐盟 2023 要開始課徵碳關稅,妳要如何因應?妳何時要實施適當的碳税制度?
3,如果妳有機會出席全球氣候暖化高峰會,妳敢宣布台灣在 2050 達到碳中和目標嗎?
歐盟 淨零碳 排 在 Facebook 八卦
2021年全國NGOs環境會議今天在台大校友會館召開。今年的主題是「 #以自然為本的環境行動🌲」,很榮幸能再次被環團邀請致詞。
去年全世界陷入COVID-19疫情,大家都關注在防疫上,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臺灣正面臨氣候變遷問題。以往七、八月有颱風、年初降春雨,然而今年臺灣氣候非常反常💨,去年完全沒有颱風、今年春雨稀少,造成中南部不得不採取限水措施💧,許多農地被迫休耕。
氣候變遷是臺灣目前急需面對的重大議題,也該是積極採取行動因應了‼️
「#崇敬自然就能遠離災禍」這是祖先傳下來的法則,環境永續不該只是口號,因應氣候變遷,我們不只要「減緩」(Mitigation)、更要「調適」(Adaptation)。世界各國例如歐盟、英國、紐西蘭、日本、韓國等國家在內,紛紛喊出「#2050淨零碳排」,就連美國總統拜登在勝選後,也宣示將會重返巴黎協定。
我希望臺灣今年可以趕快啟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程序,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透過規畫與行動,調整目前的環境與生活型態等,以適應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
地球只有一個,臺灣是我們的家,以#自然為本,#守護家園,就從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