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了WHO招牌的不是譚德賽,而是中國的野心 】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賽昨日記者會失控演出,裝可憐說自已被台灣網軍侮辱,甚至崩潰亂咬是對黑人社群的侮辱,想拖其他同胞下水,用種族歧視的罪名抹黑台灣。此番言論立刻引起世界憤怒砲轟,歐美各國網友紛紛聲援台灣,畢竟正是這位譚德賽,配合中國假消息攻擊,蓄意降低世界各國對武漢肺炎的戒心,癱瘓世界防疫準備一至兩個月,讓全世界超過150萬人感染,近9萬人死亡。
三個月前,台灣沒什麼人認識譚德賽,我們給他的唯一訊息,是透過IHR傳達武漢肺炎會人傳人的警訊。這個可以拯救數百萬人的消息,卻被譚德賽蓄意掩蓋,甚至說這是「侮辱」,譚德賽所作所為不只失職,還相當於隨機謀殺大量群眾。外交部沒有控訴他是與中國配合的殺人魔,還邀請他訪問台灣、向台灣學習防疫,真是客氣到極點了!
然而,這樣荒腔走板的中國衛生組織CHO,是怎樣走偏的呢? 我今天要花點時間,跟各位完整地講這個故事。
1. 世界衛生交流的開始
故事要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在工業革命之後,一方面歐洲城市的人口快速增加,歐洲的船隊征服世界,使得疾病傳播更加容易;另一方面科學知識與技術也突飛猛進,人類逐漸相信,理性能戰勝未知,讓我們免於疾病之苦。
因而,在1829那場殺死數十萬人,持續多年的霍亂大流行後,法國成立了「皇家醫學學院」,派遣科學家到當時歐陸另外三大強國: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進行調查與交流,成為國際醫療合作的起源。在數年研究後,法國人比較了各國採取的不同隔離政策,認為應該組織一個國際會議來制定相關規範的標準。歷經協調後,1851年終於在巴黎召開「國際衛生大會」,共有12個國家各派出一名醫師與一名外交官參加。
有趣的是,在大會上,義大利國家(教皇國、托斯坎尼、兩西西里王國)、西班牙都支持對霍亂患者採取嚴格隔離措施,但英、法、奧不贊成,幾經妥協下,各國同意起草共有137條的國際衛生公約。
1854年,英格蘭內科醫師John Snow 研究寬街霍亂爆發事件,透過分析群聚感染的地理模式,使用科學統計方法,正確推測出了「水源」是傳染病灶,在找到微生物病原體前,就能夠有效的圍堵傳染病擴散,成為流行病學的發端。
在公共衛生的進展下,國際衛生大會的形式也越來越齊備,開始針對更多的疾病制定各國一致的公衛規範,到1938年,一共舉辦了14次,參加國也增加到50個,成為西方世界交換衛生訊息的主要平台,這也是WHO的前身。
2. WHO的誕生:一位中國人與一位台灣人的故事
二次大戰後,在戰火的斷垣殘壁中,建立世界大同的理想主義也隨之興起,剛誕生的聯合國被賦予很高的期待,各國希望聯合國希望取代國際聯盟,更好的協調各種國際事務,維持和平,阻止戰爭的發生。
1945年4月,當德國即將投降,而日本仍在垂死掙扎時,第一次聯合國籌備會議已經在美國舊金山展開,當時中華民國代表團中擔任醫學專家的施思明博士,在會議上和巴西、挪威代表討論下,共同提議設立新的國際衛生組織。在最後的宣言中,各國同意以「世界(world)」取代「國際(international)」,彰顯該組織的普世性,不只限制在特定的會員國中。
1948年,第一屆世界衛生組織召開,將防治瘧疾、結核病、性病,促進母嬰健康、營養和環境衛生列為首要目標。在WHO成立之初,大體上仍有著崇高的理想,並領導了許多重要的公衛成就,包含由美蘇等國共同合作,從1958年開始推動的「根除天花計畫」,結果成功在1980年宣布天花病毒在自然界消失,一時之間,讓世衛成了象徵國際合作與科學成就的力量。
至於發起人施思明博士,因為後來進入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服務,而與WHO的管理職位擦肩而過,但仍於1948年開始,擔任聯合國醫學總監,負責所有聯合國職員的醫療,以及執行海外任務行前的醫療衛生準備工作,前後長達20年之久。這位後來就不生活在中華民國國土的中華民國國民,最後在美國安養天年,活到90歲,於賓州享高壽過世。
1949年,中華民國政權逃難來台,並宣稱以台灣為國土的中華民國,是全中國的正統代表。當然,在這段時期裡,台灣人就以「中國代表」的名義,得到了參與WHO的機會。
其中,在WHO中擔任過最重要職位的,莫過於林宗義醫師。他是台大第一位神經精神科主任,是日治時期的典型台灣人菁英,一路從台南公學校、台北高等學校、唸到東大畢業後回台行醫,然而,就在他年紀輕輕就當上台大科主任同時,他的父親,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當時擔任台大教授的林茂生卻在228事件中被中國國民黨特務抓走殺害,連屍體都找不回來。
228後,林宗義全心投入工作,曾獲美國哈佛大學、母校東大獎學金,在美、日、英等國研究,在1955年就被WHO邀請成為心理衛生部的專家委員,並在1966年成為該部主任,決定遠赴日內瓦工作,主導了WHO的精神流行病學方向,然而,同時林教授因為228受難者的身份,又在海外接觸異議人士,支持台獨運動,而成為中國國民黨的黑名單,不能返國,卻能拿聯合國護照通行無阻。中華民國的異議人士在國內被迫害,卻在WHO當大官被保護,一生流亡海外,相較今天的政治環境,真是諷刺至極。
3.爭取中國正統失敗的中華民國,以及被國際遺忘的台灣
1971年,聯合國通過《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也就是PRC取代ROC成為中國唯一代表。先前十多年間,不斷嚴詞拒絕各種「雙重代表可能」(簡而言之: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中華民國政權,突然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但我們今天嘲笑譚德賽時,不要忘記中華民國政府在50年前也是一樣的口氣。
當時,在告全國同胞書中,蔣介石痛訴:「聯合國大會違反憲章規定,通過阿爾巴尼亞等附匪國家之提案,牽引毛共匪幫竊取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及安全理事會中的席位」....「我們本漢賊不兩立之立場及維護憲章之尊嚴,退出我國參與締造的聯合國。」.....「對於此項非法決議,中華民國政府與全中國人民,決不承認其有任何效力。」
簡言之,一切就是「毛共匪幫」動員聯合國小混混霸凌我們「七億正統中國人民真正代表」,我們絕不屈服,歷史將會證明,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聲明就是聯合國「毀滅的宣告」。
什麼,聯合國沒了中國國民黨,聯合國就會毀滅! 這真是太威了吧!
總之,蔣介石政府把有機會平局的牌,打成輸到脫褲,結果害到台灣,從此因為掛著「假的中國」招牌,無法加入任何聯合國下的國際組織,但他的徒子徒孫一樣爽爽跑去「附匪」啦!
總之呢,在兩蔣在世時,對於聯合國各種組織,抱著「我們退出聯合國,聯合國就要毀滅啦」的心態,被趕出門後,趕快表示是我拒絕參加。到了李登輝時期,則轉向務實,開始嘗試用各種名字加入國際組織,也不再計較代表「中國十幾億人」,但如果用了中國,就違反一中原則,用了台灣,就被說搞台獨,而被中國用力打壓。
2003年,SARS爆發,台灣因被中國排擠,無法接受最新防疫報告與防疫政策建議,因而導致之後政策誤判,釀成嚴重傷亡。當時,台灣第七次申請加入WHO,雖然美日歐盟都支持,但卻被中國強硬否決,中國駐WHO代表沙祖康更怒嗆台灣採訪記者「(台灣2300萬人的防疫需要)早就給拒絕了!沒聽到大會做的決定嗎!#誰理你們!」
在那個年代,台灣要取得國際新興流行病等資訊,幾乎都是透過美國CDC等組織的管道協助,WHO完全將台灣人民的健康需求遺忘。
2009年,當親中媚共的馬英九政權上台後,中共為了「表達善意」,默許台灣以「中華台北」為名參加WHA大會,但WHO卻在內規中把此身份表達為「中國的一省」大吃台灣豆腐,而參與會議也限制重重,無法取得所有資訊,還要時時看中國臉色。
蔡英文上台後,中國施壓WHO不繼續發給台灣觀察員邀請函,台灣改以其他身份派員混進去旁聽,並拉攏各國支持。期間曾與美日法澳英德共同參加多邊防疫會議,陳時中部長也曾堵到剛當選理事長的譚得塞,恭喜之餘表達希望參與WHA的意願。
4. WHO為何變成中國的樣子
陳時中部長遇到譚德賽時,他剛打敗英國籍對手,成為第一位非洲裔秘書長,自然風光至極。但只要稍微研究一下他當選的背景,就發現事情並不單純。
譚德賽念的大學本科是生物,後取得公衛博士學位,是第一位非醫師的WHO秘書長。但他過去在擔任衣索比亞衛生部長任內,三度阻止記者報導霍亂疫情,顯然和中國氣味相投。而他在擔任外交部長任內,和中國「一帶一路」政策密切配合,大量引進中資,讓中國在衣索比亞首都投資了機場、輕軌、工業區、到吉布地出海港的鐵路,提供了約4000億台幣的貸款,佔該國外債的一半,也讓衣索比亞面臨嚴重的還債壓力。
譚德賽的競選,受到非洲聯盟的大力支持,而中國在非洲國家中運作為時已久,支持這樣一個連國內霍亂都治理不好的人當上世衛秘書長,原因很可能是譚德賽好控制、握有把柄,易於讓中國發揮影響力。也讓中國在陳馮富珍(SARS期間防疫不力的香港衛生署長)卸任後,能夠繼續控制WHO。
陳馮富珍擔任的WHO秘書長,正是中國第一個拿下的國際組織首腦。近十年,中國大舉佈局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進行全球大撒幣,攏絡這些國家,獲取國際組織控制權。於是,2013年,中國拿到國際標準化組織主席和WTO副總幹事;2015年,又奪取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接著曾任中國公安部副部長,專門屠殺與迫害異議人士的孟宏偉,竟然於2016年當選國際刑警組織主席,但卻在2018年10月回中國時「被失蹤」,過幾天才被中國宣布逮捕,國際刑警主席一職也「被辭職」,而今年,最喜歡盜版、最沒有人權的中國又叩關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這一連串的努力,目的在於滲透國際組織後,更改遊戲規則,替中國在國際上打壓異己,或是幫中國竊取機密消息,好讓中國在世界競爭中可以透過各種作弊賤招來獲勝。
但另一方面,美國等西方國家反應緩慢,盲信中國表示自身不具威脅的說詞,金融海嘯後孤立主義興起,都給了中國趁虛而入的機會,也讓一度充滿理想的WHO,變成了CHO。
5. 台灣的機會
在中國崛起之際,台灣看似處境艱難,中國國民黨之流,則認爲台灣完全沒有機會,只能依附中國、仰人鼻息,靠著雙膝下跪討口飯吃,看能不能混進去這些組織當「中國台北」,以中國附庸的方式存在。
然而,正是在最不利的時刻,台灣過去壯大自己的努力卻意外有了成果,讓國際暮然回首,才發現台灣在燈火闌珊處活著,活得比你們這些相信中國讓大家發大財的國家都還好。
台灣防疫之所以成功,最大原因在於「不相信中國」、「不相信WHO」,既然WHO不給我們一手資料,我們就當作你和中國聯手說謊,從自己的經驗嚴格來判斷,三個月過去了,相信WHO的國家都死傷慘重、全面停擺,只有死也不信的台灣還在上課、還在打職棒,成為世界奇蹟。
台灣退出聯合國已經七七49年,被沙祖康痛罵「誰理你們」也17年了,現在的台灣,需要國際組織援助的,基本上沒有;可以幫忙國際組織的,非常多。但直到這波疫情,台灣與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建立起非官方的聯繫管道,開始交換情報、支援物資。主流國際社會才突然發現:「哇靠,台灣這麼有用」、「被中國打壓成這樣竟然打不死」、「早聽台灣的說不定沒事」.......
國際社會,是實力的社會,不是沒有原則道義,但要證明自己,才會有人幫你。而台灣,已經拿到了那張名為「信任」的國際入場券。然而,現在並不是自滿,也不是擺出姿態,全盤否定所有國際組織的時候。
接下來,WHO與台灣的恩怨情仇並不會落幕,真正的遊戲才要開始!
#早安長文恭喜你看完了
#打不死的必使我們強大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Science will win!科學終將獲勝!每一個不必要的生命犧牲,都是掛在這些官僚的身上的,每一天,每一條國民的生命都是他們的錯,那些助紂為虐的側翼尤其噁心! 在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最猖獗的時候,...
歐盟非申根國家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八卦
在今天的年終談話裡,我將跟全國人民報告兩件事。第一,是2016年,新政府做了什麼。第二,是2017年,我們要做什麼。
新政府在5月20日,接下治理這個國家的重責大任。
在經濟上,攸關經濟結構轉型的「5+2」產業創新計畫,已經陸續到位。綠能科技的「沙崙科學城計畫」已經在11月6日啟動。新農業面向的「台農發公司」,也已經在12月5日正式成立。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在12月25日正式揭牌。我們的生醫產業計畫執行中心,則預計在2017年初就會啟動。
在食品安全上,「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組織法」已完成立法,「化學局」已經成立。這是我們打造「食安五環」重要的基礎。
在社會安全網方面,住宅法已經通過,從此以後,社會住宅在土地取得、經費來源以及人力組織上,都會得到更大的支持。長照2.0已經開始試辦,「找得到、看得到、用得到」的長照服務,正逐步落實當中。
在勞動權益上,我們修改了就業服務法,讓外籍移工的人權邁進了一大步。除了提高基本工資外,為了落實週休二日,並且讓企業有一定的經營彈性,我們也通過了勞基法修正案。我要強調,臺灣的勞動環境正在進步中。
我們執政的節奏很清楚。我們正在為臺灣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2016年的工作是打樁,2017年,就是積極建設。這是臺灣最關鍵的兩年。新政府選擇在執政初期,就正面迎戰所有的困難,因為,我們相信,政府先苦後甘,人民才能苦盡甘來。
明年,新政府的施政,主要將聚焦在下面這四件事情:
第一、全力提振臺灣的經濟。這是2017年最重要的任務。
今年整體經濟雖然逐漸回溫,但是,力道仍然不足,政府有責任,透過公共政策以及公共投資,創造新的動能,讓經濟可以更活絡、更強韌,走出新的局面。
明年開始,政府將從「加速推動結構轉型」,以及「全面擴大基礎建設投資」兩個面向切入,打破經濟的沉悶,注入成長的活力。
在520時,我說過,要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就必須下定決心,打造臺灣經濟發展的新模式。為了啟動這個結構轉型的艱鉅工程, 七個多月來,我們完成了各項產業發展計畫的整備,以及年度預算編列。相關立法或修法也在進行當中。
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執行力將是最關鍵的考驗。未來,包括「5+2」產業、老屋更新、社會住宅跟長照、托育等,各項攸關民生經濟發展的策略,只要是規劃完成、立法到位、並且已經編列年度預算的,都必須全力加速來執行。
這些政策和計畫的執行層面,涉及到人才、資金及技術的整合、國土空間的規劃利用、中央地方的分工合作,以及區域聯合治理等高度複雜的工程。
因此,政府將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協調及整合機制,來提升整體執行能量,讓各項政策跟建設可以順利落實推動。
另一方面,我們也將採取前瞻性的積極財政政策,全面擴大基礎建設的投資,包括地方建設,以及下一個世代所需要的基礎建設。
政府現在正積極盤點地方建設的需求,未來將優先推動可以配合區域聯合治理的跨縣市建設,以及過去投入不足、發展相對落後地區的重要基礎設施,藉以促進地方整體發展,以及區域平衡。
在整體性的下一世代基礎建設方面,我們也在盤點各項建設的需求,包括:
第一,整合高鐵、台鐵及各地方捷運的綠色軌道運輸系統。
第二,寛頻和超寛頻雲端基礎建設。
第三,因應氣候變遷的防洪及抗旱工程。
第四,邁入高齡化社會所需要的軟硬體基礎設施。
第五,強化基礎科學研究所需要的基礎建設。
第六,朝向非核與減碳的能源轉型所需要的基礎建設。
明年三月,行政院將提出完整、前瞻性的基礎建設計畫,作為未來推動的依據。
上面所提的這些建設,是一個國家級的中長程擴大內需方案。所衍生的財務需求,將需要巨額的投資,也將產生帶動整體經濟動能的效果。我們將訂定優先順序及執行時程,不排除以追加預算,或者特別預算的方式,來加速執行。同時,我們也會善用財務工程,引導民間資金積極參與,進而活絡民間的投資。
現在,我們也正啟動稅制的檢討,希望在兼顧財政健全和稅制公平的原則下,進行稅制的合理改革。不要因為若干租稅的扭曲,而影響到經濟的健全發展及產業競爭力。
明年,我們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持續各項重大改革,年金制度的改革是我們的優先項目。
在經歷20次委員會之後,年金改革已經要進入分區會議及國是會議,我們預計在下個會期,把最後的版本送到立法院審查。
年金制度瀕臨破產,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之所以需要改革,是因為從過去到現在,臺灣社會始終沒有負責任地,徹底檢視我們的年金制度,才會讓這個制度,一步一步走到瀕臨破產的地步。
因此,年金改革的重點就是財務永續。簡單來說,就是要確保大家的退休金都能夠領得到、領得久。就如同剛剛陳副總統所說的,年金改革不可能一次到位,但我們希望透過大家的努力,尤其是這次的努力,確保一個世代,大約是25到30年,不破產的年金制度。
當然,確保一個世代不破產的年金制度只是第一步。我們由衷希望,每十年檢討一次年金制度,能夠成為未來臺灣政府的常態。每一次檢討都能以確保後續的25到30年不破產為目標。定期檢討、世代傳承,才能確保未來每一個世代的退休安全。
這個議題應該跳脫政黨。換句話說,不管十年後哪一個政黨執政,都能定期檢討年金制度,這才是臺灣人民之福。
2017年,我們的第三件工作,就是在變動的國際局勢中,能夠應變,並且維持和平穩定的情勢。我們也要在變局中找機會,在區域安全及經貿事務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臺灣必須在亞洲扮演建設性角色,扛起更多的責任。我們堅持貿易自由化,絶不閉關自守。
我們會積極地推動新南向政策,針對東南亞、印度、紐澳等國家,進行更多元的交流和往來。「新南向政策」在2017年將進入行動年。
我們也將持續跟主要貿易國家和區域,包括美國、日本和歐盟保持對話,深化雙邊及多邊經濟合作,以互利共贏,來拓展對外經貿關係,打開臺灣經濟的活路。
在外交工作上,我會堅持「踏實外交,互惠互助」的理念,透過拓展各層面的合作,來強化臺灣和其他國家的實質關係。
下個星期,我即將訪問中美洲四個友邦,不只要鞏固邦誼,也要為第一線的外交同仁打氣,更要讓全世界看見臺灣的志氣跟決心。
520以來,我們根據普遍民意及國內共識,致力維繫兩岸和平穩定發展,我們也本於尊重歷史及求同存異的精神,向對岸持續釋出善意,期盼透過雙方良性互動,逐步化解對立和分歧。
但這幾個月以來,臺灣人民的普遍感受,是雙方盡力維持理性及冷靜的立場,已經有些變化。北京當局,正一步步地退回對臺灣分化、打壓,甚至威脅、恫嚇的老路。我們希望這不是北京當局政策性的抉擇,但是我們要提醒,這樣的作為傷害了臺灣人民的情感,也影響到兩岸關係的穩定。
為了維護區域的和平跟繁榮,我要再次重申,我們的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但是我們不會屈服於壓力,也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
明年的兩岸關係是不是可以峰迴路轉,將取決於我們的耐心和堅定的信念。另一方面,也將取決於北京當局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未來,是否也願意承擔起責任,以新的思維和做法,共同擘劃兩岸互動新模式,來回應兩岸人民及區域內所有成員,對和平發展的共同期待。
2017年,新政府要做的第四件事情,就是嚴肅面對分歧性的議題。作為總統,面對分歧性議題的時候,我不會退居第二線,我必須想辦法讓這些分歧,找到對話的空間,然後找到合理解決的方法。
像是不當黨產的爭議。這是黨國時期留下來的問題,在民主時代,大家面對這些歷史問題時,應該要放下成見。
在這裡,我要呼籲國民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坐下來談。用協商來代替對抗,讓不當黨產的問題盡快走入歷史,給臺灣民主一個健全發展的空間。
明天,就要邁入2017年。從我上任以來,我一直強調,要提升國軍的形象。明天的升旗典禮,國軍將扮演重要的角色。有史以來第一次,國軍楷模將會帶領大家唱國歌。希望全體同胞,多多為他們加油打氣。
最後,我就用明天元旦升旗活動的精神,來跟大家共勉,那就是「2017,我們一起」,讓我們團結一起,面對挑戰,迎接2017。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歐盟非申根國家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四十年前,我到美國留學,在紐約大學法學院讀碩士時,選了一門「國際法」。有一次讀到一個1930年代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的判決,是有關中華民國政府要求紐約商務火險公司理賠的訴訟,我國勝訴定讞。有趣的不是案情,而是這個案子的第一審,是在上海的「美國在華法院」(United States Court for China),而不是美國境內的聯邦地方法院。
我國境內,怎麼會有美國法院呢?這就是不平等條約的緣故。根據清道光24年(西元1844年)清廷與美國簽訂的「中美望廈條約」。美國在華享有治外法權(extraterritorial jurisdiction),美國人除買賣鴉片外,不受中國司法機關管轄,只受美國法院審判。剛開始,美國人被告由美國領事管轄。光緒32年(1906年),美國在上海公共租借設立美國在華法院,對所有在華美國人的民刑案件,都有管轄權。
71年前的今天,也就是民國32年(1943年)的 1月11日 ,我國政府與英、美兩國正式廢除不平等條約,簽訂平等新約,代表一世紀民族羞辱的烙印,終於走入歷史。「百年桎梏,一旦解除;全國軍民,歡欣鼓舞」,這是當年國人感受的真實寫照。當時抗戰進入第6年,也是戰局最艱苦的階段。這個好消息給民心士氣帶來無比的振奮。全國放假三天,重慶街上有兩萬人遊行,高唱歌頌平等新約的歌曲。
簽訂平等新約分兩地進行,在戰時陪都重慶,我國外交部長宋子文與英國駐華大使薛穆爵士與駐西藏拉薩(後駐印度)代表黎吉生簽署;在美國首都華府,則由駐美大使魏道明與美國國務卿赫爾簽訂,新約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約,同時終止治外法權。 這是中華民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象徵著國家主權真正獨立,從此不但不再是國父痛恨的「次殖民地」,反而躋身世界五強之列。政府也因此將 1月11日 訂為「司法節」。
68年後的 1月11日(2011年),歐盟給予我國免申根簽證待遇生效,一次增加了30多個國家與地區,這真是一個奇妙的歷史巧合。我國更在一年後(2012年)的 11月1日 加入美國免簽證計畫(又是111!),至今全世界已有135個國家給予我國民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大家都知道,國際旅行要求簽證是常態,免除簽證是例外。所以免簽證是禮遇。我國從「次殖民地」經由廢除不平等條約回到平等常態,再從常態提升到禮遇。從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鴉片戰爭)起算,花了100年的時間掙脫「次殖民地」、再到接受歐美國家的禮遇,又花了68年的時間。中華民國人民今天在世界上更有尊嚴,中華民國在國際上也更受尊重,國父在遺囑中「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殷殷叮嚀也得到實踐。
英美兩國怎麼會主動願意跟我國廢除不平等條約呢?是因為當時我國浴血對日抗戰6年,牽制大量日本陸軍與空軍,對盟國甚有貢獻的緣故。美國羅斯福總統就說過,要不是中國奮力抗戰,抵死不降,同時牽制數百萬日軍,日本可能在太平洋戰爭中席捲東南亞與澳洲後揮軍西向,與德軍在近東會師,改寫世界歷史。而國軍在抗戰中犧牲322萬官兵,其中將領204人(國軍202人,共軍2人),死傷民眾更在2000萬人以上,戰局之大、死傷之慘、損失之重,在我國五千年歷史上都是空前未有。事實上,民國34年(1945年)日本投降時,在中國大陸的日軍還有128萬人,超過日軍投入太平洋與東南亞戰場的總軍力,我國的貢獻於此可見。
此外,歷史上的 1月14日 ,卻是一個不幸而恥辱的日子。119年前的這一天,日本竊佔了我國領土釣魚臺列嶼。當天,也就是 1895年1月14日 ,日本伊藤博文內閣認為該島為無主地而以「閣議」秘密核准併入沖繩縣管轄,並在釣魚臺設立「國標」(實際上到1969年5月釣魚臺爭議發生後後才設立)。其實日本在1884年即開始覬覦釣魚臺,但當時自忖實力不足,未敢妄動。等待10年後,甲午之戰勝利在望,乃以「今昔情況已殊」為由決定出手。但日方並未對外宣告,也未循1879年併吞琉球的先例以天皇敕令發布週知各國。更重要的是,釣魚臺列嶼在明朝即為臺灣屬島,康熙22年(1863年)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釣魚臺也一併成為中國領土,並不是日本所說的「無主地」,更不能作為國際法上「先占」(occupation)的對象。因此日本的主張,在國際法上毫無根據,自始無效。
那麼,釣魚臺是如何被日本拿去的呢?當然只有一個途徑,就是 1895年4月17日 清朝軍機大臣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的馬關條約。因為條約第二條明訂,割讓的臺灣領土範圍是「臺灣全島與所有附屬各島嶼。」 釣魚臺本是臺灣的附屬島嶼,在清朝就屬於噶瑪蘭廳(今宜蘭縣),戰後日本歸還臺灣給中華民國,當然應該包括釣魚臺列嶼在內。我從大學時代就關心釣魚臺列嶼的主權問題, 現在身為總統,保衛釣魚臺主權更是我的責任。
馬關條約是不是不平等條約? 71年前我國跟英、美兩國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時候,馬關條約廢止了嗎?
我國對日抗戰8年,前四年是孤軍作戰,到 1941年12月8日 珍珠港事變爆發,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美國立即對日宣戰,我國順勢在第二天─ 12月9日─對日本,德國、與義大利三個軸心國宣戰。當時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在對日本宣戰布告中宣示「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間關係者,一律廢止。」其中當然包括1895年的《馬關條約》在內。民國41年(1952年)我國與日本在台北簽訂《中日和平條約》,其中第四條規定「茲承認中國與日本國間在中華民國三十年即公曆一千九百四十一年十二月九日以前所締結之一切條約、專約、及協定,均因戰爭結果而歸無效。」所以《馬關條約》在民國30年12月即由我國政府宣布廢止,到民國41年由中日雙方以《中日和約》確認。《馬關條約》成為我國最後一個被廢止的不平等條約。
臺灣已經回歸中華民國版圖69年,但是身為臺灣屬島的釣魚臺問題仍然是東北亞不穩定最重要的關鍵。日本2012年9月企圖實施釣魚臺國有化,東亞區域情勢再次動盪不安,其後中國大陸與日本在海、空域多次交鋒,衝突可說一觸即發,更引來美方高度關切。到了去年(2013年) 11月23日中國大陸宣佈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ADIZ),不但引發了韓、日、美等國的抗議,美國並刻意派遣軍機進入該區,日、韓則要求國籍航空公司拒絕通報飛航資訊、韓國日前亦擴大本身的防空識別區等,讓東海緊張情勢居高不下。而同樣於去年 12月26日 ,日本高層官員參拜靖國神社,也引起中國大陸、韓國譴責、我國的強烈關切與美國的失望,再一次為東亞區域安全種下了不安定的因子。我們身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對日本政府這種不顧鄰國歷史傷痛的行動,難以理解,何止失望而已。
中華民國將繼續努力努力成為東亞「和平的締造者」,不僅追求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更期望日本、中國大陸及韓國共同為區域永久的和平與繁榮盡一份心力。
歐盟非申根國家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Science will win!科學終將獲勝!每一個不必要的生命犧牲,都是掛在這些官僚的身上的,每一天,每一條國民的生命都是他們的錯,那些助紂為虐的側翼尤其噁心!
在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最猖獗的時候,當時無藥可醫,也沒有任何的疫苗。美國政府決定開啟曲速計畫,讓所有的美國藥廠可以無限制的跟聯邦政府申請經費,要求無限制的補助。輝瑞的執行長Albert Bourla決定不要拿這筆經費,他決心要利用輝瑞的所有資源全心投入這個疫苗的研發,因為他相信科學可以改善世界,科學可以拯救人類,重點不是聯邦的預算,重點是在於人才的全心投入。
因此,輝瑞決定對內對外,推出一個他們對抗新冠病毒的宣示。這個宣示名為【科學終將獲勝】,拯救人類的不是宗教,不是政治,而是讓人類有別於飛禽走獸,帶領人類走出黑暗時代的,科學。
科學終將獲勝,科學終將帶領人類走出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黑暗時期,科學終將帶領我們打敗百年一次的大敵。科學是人類的共通語言,科學讓全世界的人類團結在一起。
但在台灣,很遺憾的是我們看到嚴重疫情之下,反而顯露的是人類最卑劣的一面,拿著錯誤的資訊抹黑科學的產物,用的像是原始人一樣的迷信思維講著自己根本也不懂的事物。輝瑞這款疫苗的開發是人類科學的結晶,他是在一群科學家夙夜匪懈的努力之下遵循著嚴格的規範開發出來的,結果就被民進黨一群沒有醫德、沒有能力,沒有科學精神的民代和側翼抹黑,甚至蠢到毫無極限,連代理商和原廠之間的差別都分不清楚,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文組治國了,而是毫無常識,絲毫不接地氣的官員和民代拿著我們生命開玩笑。
我把這些錯誤的東西列在這裡,一條一條來破解,因為這些可惡的民進黨側翼與假消息,踐踏的是唯一可以拯救人類,讓我們活命的科學,而且還是刻意扭曲真實的科學數據與資料,拿來對付自己的人民!除了極度落後國家之外,我還真沒看過有執政黨拿假造的資料陷害自己國家的人民,而且這些人民不分黨派,很有可能還是他們的支持者?!這也太荒謬了吧!
一、 bnt疫苗香港人都不打
二、 香港打不到bnt疫苗
【香港先前為其750萬人口分別購買了750萬劑輝瑞BNT疫苗,和750萬劑的中國大陸科興疫苗(Sinovac),後者尚未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認證,但它是大陸許多城市的主要疫苗,此外,香港還有購買750萬劑AZ疫苗】香港的問題是他為所有人口都買了足夠的疫苗,但是買太多了。BioNTech實際上已經打掉116萬劑,剩餘84萬劑,但因為港人對港府不信任,香港疫情又不嚴重,當然沒有施打的急迫性。至於像是王定宇所講的這些BioNTech都快到期真可怕,大家別怪他,他數學不好。六個月效期的產品,剩三個月叫做快到期?他家大概每天要丟很多東西吧!更別提台灣幾波az疫苗,第一波抵達台灣時效期剩不到三個月,第二波四月四號到,五月三十一號就到期,連兩個月都不到,核准開始施打還只剩一個半月,你有看過王定宇出來抱怨過嗎?等等,那時候好像他忙著租房,也不能怪他~~~~
三、 香港打的是復必泰跟拜登打的不一樣,好可怕唷
四、 疫苗就跟斯斯一樣有兩種,BNT162b1與BNT162b2,上海復星用的是BNT162b1好恐怖唷
BioNTech想在中文地區上市,要取一個中文名字,這個中文名字就叫復必泰。它的疫苗有個很少用的品牌名稱叫做: Comirnaty。但這兩個還是他媽的同一個東西啊!美國副總統Kamala Harris有個中文名字叫賀錦麗,難道這是兩個人嗎?他們是化身還是複製品?還有綠營支持者蠢到說英文文獻裡面COVID-19跟SARS-CoV-2是兩種病毒,好可怕,並不是好嗎?這就是同一種病毒的兩種稱呼好嗎?讀書好嗎?
五、 BioNTech疫苗是中國製造,好可怕唷
六、 BioNTech疫苗是在深圳分裝,好可怕喔
七、 BioNTech就他媽的被中國人碰過我不要
八、 BioNTech疫苗在香港有缺陷好可怕
我有的時候實在不明白,除非你拿了中央的錢,不然這麼反智的東西怎麼說得出口,是不是從小數學就不好所以完全仇視科學,但你笨沒關係不要拖累我啊!五六七都可以簡單的講,這就是不看書的結果,目前香港所有的BioNTech疫苗都是從德國直飛,中間你想要碰到都還很困難。至於分裝這種白癡事情還有我國的一個疫苗研究員在電視上公開說,結果後來道歉了,因為他是在網路上聽來的,可笑了吧?!
分裝的那個謠言是來自於上海復星跟BioNTech簽的合約裡面有包含未來設廠之後可以進行分裝和生產工作,但這個合作投資今年五月才公布,連藥證都還沒有通過,廠都還沒蓋好咧,還可以分裝生產,是他媽的煉金術嗎?
BioNTech在香港的疫苗發生的缺陷問題還是德國原裝空運過來之後,由德國原廠通知包裝有缺陷問題,於是全部回收。【路透社報導,上海復星醫藥24日下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指復星向港澳供應的「復必泰」疫苗共有「210102」和「210104」兩批次。復星於23日晚間接獲BioNTech通知,指「210102」批次的疫苗有少量藥瓶封蓋出現瑕疵。】啊你覺得如果是在上海製造,BioNTech要怎麼知道有瑕疵,通靈嗎?蔡培慧還在臉書講BioNTech是中國代工的,連代理跟代工都分不清楚,還說不是文組誤國,當到教授都一點常識也沒有,像話嗎?
九、BioNTech疫苗運送的零下70度冷鏈系統準備好了嗎
所以說不看書不看新聞就出來亂放話就是會有問題啦!根據中央社的報導:【繼歐盟之後,美國今天也宣布,輝瑞/BioNTech(Pfizer-BioNTech)共同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在冷藏庫存放的時間可達1個個月,預料將對疫苗配送有所助益。法新社報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表示,根據「輝瑞大藥廠繳交的近期數據複審」結果,決定允許疫苗藥水瓶在冷藏庫攝氏2至8度的氣溫下,存放最長1個月。】從今年二月開始,FDA就已經放寬到可以在冷藏庫存放兩週了,現在更是開放解凍後可以放一個月。也就是一批疫苗在機上低溫冷凍運送給你之後,一個月打完就可以了!最新的規定是解凍之後攝氏2-8度可以保存一個月,你家放水果的地方就可以了,黑貓宅急便也可以運送啦~~還在那邊沒辦法!去!讀!書!
十、不行不行,你們這些渾蛋,BioNTech一定要申請藥證才能夠進來,沒有藥證就算大家都死光了也不能夠進口。
這條最簡單,藥事法第48-2條裡面有提供了緊急處分權;第 48-2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得專案核准特定藥物之製造或輸入
,不受第三十九條及第四十條之限制:
一、為預防、診治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之疾病,且國內尚無適當藥物或合
適替代療法。
二、因應緊急公共衛生情事之需要。
台灣現在飽受疫情攻擊,醫療量能不足,是不是緊急公共衛生情事?但中央主管機關就是不專案核准,怪誰?
最後這是一位護理人員ZOE CHEN貼的文字,台北市的醫療狀況真的很艱困了【
這是上場打仗卻跟敵人同一個驛站的處境
我們也是人_我們不想當蠟燭_燃燒自己照亮別人_應該是準備好戰備_拯救更多人才對!
疫情真的很嚴重!!!
請分享讓中央知道我們最前線已經要崩潰了!
不要再寫一堆漂亮的數字然後卻是看的到卻吃不到的幽靈床 😤】
#Sciencewillwin #疫苗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歐盟非申根國家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高端感覺簡直是作文大師啊,每次看他們發重訊就是各種模糊文字暗示釣魚,這次又要請生技臨床實驗專家顧問背景的黃醫師來破解其中話術啦!ft.精神科醫師 #黃偉俐
先說說昨天的時中語錄吧,讓人感到震驚,強辯又沒有道理是怎麼搞的啊?根據中國時報的報導:【立委賴香伶今(22)日在立法院表示,當初東洋要採購BNT,政府是否因意識形態而錯失機會, #陳時中 則反嗆,東洋採購BNT是談判沒有成功,現在當然可以說要買3千萬劑BNT,但去年9月BNT才進入第二期準備第三期試驗,「當時誰敢說敢買?」強調政府絕對沒有意識形態或阻止。對於陳時中稱BNT去年沒人敢買,有網友在《PTT》翻出2020年8月12日的媒體報導指出,2020年7月29日,英國宣布向BNT預訂3000萬劑,2020年7月31日,包括美國宣布向BNT預訂1億劑,日本宣布購買1.2億劑,歐盟也宣布購買2億劑,2020年8月上旬,加拿大與已BNT簽約2000萬劑,質疑陳時中為何一直在說謊?】但是時中,台灣的高端你連二期都沒做完,也是買了ㄟ,這種雙重標準是怎麼搞得啊?而且全世界早搶是種冒險,你連世界都有穩定疫苗的晚搶也要冒險,這科學標準是甚麼?
根據中央社的報導:【 #高端 表示,將依歐盟EMA科學諮詢結論建議,儘快向EMA提出COVID-19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申請。至於目前於巴拉圭執行的臨床試驗,為另一獨立免疫橋椄第三期臨床試驗,其目的為取得當地臨床資料以進入中南美洲市場。高端指出,今年6月由全球主要國家法規單位所組成的「ICMRA國際藥物監管機構聯盟」,已於會議中達成以免疫橋接進行臨床試驗設計的目標共識。】高端的新聞稿內容是寫獲得正面回應,依照建議提出申請,結果中央社的標就寫已經獲得同意,孩子,正面回應和同意一樣嗎?還有一個有趣的事情,在歐盟和世界各國都要做三期實驗,為什麼高端在寶島母國台灣二期期中都還沒有做完,台灣偉大的魏福不就同意緊急授權eua了咧,這麼低的標準怎麼全世界不敢跟上呢?
八天前側翼塔綠斑忽然之間士氣大振,好像覺得高端成為世界最高端一樣,因為他們發現有國際媒體說高端獲得了大家最討厭的who贊助,要在哥倫比亞做臨床三期實驗啦!聽起來是個超好的消息啊!可是結果一到查證的時候,高端說他不清楚?!被贊助的人這麼好的消息為什麼不清楚啊!根據中央社引述公開資訊站的報導:【外傳台灣高端疫苗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候選疫苗廠商名單後,將透過WHO贊助的疫苗試驗計畫,在哥倫比亞進行臨床試驗。高端今天表示,目前消息並非來自WHO正式對外公開新聞稿,公司正在與相關機構了解實際狀況及進度。高端疫苗今天在證交所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指出,媒體報導是引用自國外媒體,並非來自WHO正式對外公開新聞稿,公司正與相關機構了解實際狀況及進度。】這中間到底有甚麼詭異之處?
根據工商時報的報導:【 #李秉穎 今(15)日在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指出,目前世界上可看到研究報告包括AZ混打BNT或AZ混打莫德納,但其他組合還未有正式研究,雖然部分國家也有在做其他廠牌疫苗的混打研究,但問題是高端是台灣做的,所以在國外不會有混打研究,因此想混打高端,必須要在國內做。李秉穎說,台大醫院經過研究倫理委員會通過,開始招募 #莫德納混打高端 的受試者,再過2至3個月才會有初步的結果,利用免疫橋接的方式來判斷,比較原來打兩劑AZ或打兩劑高端,評估免疫力好不好、安全性如何,才可以考慮緊急授權,混打也算一種緊急授權,需要3個月的時間,「沒有實證的根據下,沒有建議現在就要混打」。李秉穎說,許多新聞報導稱因為等不到莫德納,才要做混打高端的研究,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李秉穎表示,不管疫苗有沒有延遲問題,本來就有這樣的研究計畫,所以授權的疫苗,不管國內或國外廠牌,都會考慮去做混打的研究,並非有其他因素才考慮做混打,直呼「新聞報導有點怪怪的」。】相信坊間都很清楚,秉穎一開口,謊話跟著來,所以他講的好像天花亂墜,卻沒有解釋為什麼一個全世界只有台灣接受的疫苗對於重視期刊發表的台灣學界來說,竟然有人搶著做混打高端的人體實驗,而且還是在高端已經施打幾十萬劑,根本沒有稀缺問題的時候提出,黃醫師要告訴我們到底是為了甚麼啊???
再來要來討論青少年施打BNT的狀況,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校園接種BNT傳出多起暈針不適 彰化2高中生臨時請假不打了】這到底是甚麼狀況呢?
還有一件事,我都不知道科學界的人會認為一個疫苗能不能被其他國家接受,是用談出來的,是說故事比賽嗎,這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了,你以為我在開玩笑嗎?根據ettoday的報導:【林氏璧說,比方說中華民國護照,可以去200多國免簽證,這是談出來的嘛,雖然中華民國不是聯合國會員國,「我不知道高端會不會真的順利拿到認證,這是現在還要努力的事,我覺得它是可以去談的。」林氏璧表示,「比方說我們很常進出、比較友好的國家,像是美國、日本,直接去談可不可以認證我們的高端疫苗,我不覺得這是做不到的事。」】所以林氏璧覺得科學證據可以用外交洽談方式談出來,跟護照一樣,那科學幹嘛做實驗,直接派謝長廷跟日本談就好啦,他那麼會說話,我們相信他。喔,順帶一提,甚麼時候我國護照有兩百多國免簽我都不知道了,是不是林氏璧也是自己用嘴多加上一百多國呢?不能免簽你要負責嗎?根據最新中華民國外交部的數據顯示:【共有111個國家及地區給予中華民國護照免簽證待遇,其中亞太地區22個、亞西地區1個、美洲地區40個、歐洲地區44個、非洲地區4個。更包括有日本、新加坡、紐西蘭、加拿大、美國、英國、韓國等這些熱門旅遊地。】我國護照的免簽國家數忽然變成兩百多國ㄟ,這消息比疫苗還要讓我覺得高興啊。
朱學恒的表情包2.0上線拉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645010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15:00 青少年施打BNT狀況
23:00 疫苗購買政策
30:00 青少年施打BNT狀況
39:00 陳時中稱BNT去年沒人敢買
54:00 高端爭議/歐盟EMA
01:11:00 高端疫苗能不能進美國可以用談的?
01:29:00 高端疫苗對台灣整體運作的影響
01:32:00 黃偉俐:陳時中.食藥署歡迎告我

歐盟非申根國家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我見有些人還在糾纏在懷仔的問題。這件事根本毫無討論的餘地。我不明白這些本土派為何這麼戇居。第一,即捕即解的人,如果是偷渡的話,在邊境地方附近被捉到,便會立即被遞解出境。逾期居港,如果只是過少少時間,如雙程證給你來兩個星期,但你留多了兩日,那會罰錢趕走。逾期時間長的,基本上會告的,被告的有時會坐監,有時會緩刑,視乎情況而定。但是很大批逾期居留或者做黑工的人,全都在坐監。基本上他們都要坐監。只不過逾期日子較少的人可能會帣緩刑。
懷仔這件事,如果那個人香港匿居九年,那當中一定有人犯法。我昨晚都有講過這個問題,一定要去調查當中的刑事責任。他婆婆七十多歲,是不是要坐監呢?我估計裁判官都會判坐監,因為覺得這件事是問題嚴重的。而且她令到懷仔沒有受到教育,這責任都是嚴重的。如果她去了坐監,在香港九年沒有受到教育。這件事會令到有人照這事例大量湧來香港。講這些話的人是無腦﹗這是沒有可能的。因為這些事不是今日才是第一次發生,過去二三十年都有這樣的事發生,結果那些人不停地給遣返。香港入境處其實是遣返九成多人,留下來都是特別例外的情況。第二,這件事一定要跟大陸配對正確,因為九年前的事也較難找到,找到他是從何而來,知道他有沒有戶籍。因為遣返必須是送要到指定地方。還要考慮小朋友有沒有人照顧。大陸要找他的父母或親戚,看看有沒有人照顧。一旦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應該就會被遣返。未解決這問題前,是不能遣返的。因為大陸都不會收那些人。你是不能遣返一個人,而對方是不肯收。最近羅興亞人是一個好例子,因為緬甸不肯收。那有何辦法呢?大陸的規矩是搞清楚這些事才會收的。同時也沒有證據顯示大陸是蓄意不合作,令那些人不能遣返。暫時是沒有這方面的證據。當然在追查方面,他們也不是那麼熱烈的,那是因為牽涉到面子問題。但基本上香港也遣返到九成多的人。這些個案年年都有,大約是用十來作單位,而基本上九成都遣返了。例外的個案,像一個老伯在香港三十多年,因為他用別人的假身份證,但他是印尼走去大陸的人,又由大陸走來香港,而大陸也不肯收回,因為他來了三十多年,而且他也沒有大陸籍,而印尼也不肯收回。
至於講到濫用的問題,所有事都有人濫用。像南亞人來港用酷刑呈請,申報政治庇護。很明顯十個有八個也不是真的。但他們一用這理由,便不能不作詳細調查,因為那是國際公約的責任。香港也是簽約地方,所以才有數以千計的酷刑呈請者留在香港。調查的時候,那個人當然會想辦法不合作,讓自己留在香港。這也會用上幾年的時間。很多非洲國家也是如此。即使有人濫用,但站在人道的立場,就是不能不讓他們留在香港。這也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牽涉到兩點。第一,這是起碼的人道精神。這些人回去,結果十個有一個真的遣返之後,回去受酷刑而死。這是不合理。同樣地,也是不能把羅興亞人拖出大海一樣。結果馬來西亞都要低頭。那些羅興亞人都只不過尋求生活改善而已,但緬甸就是不肯收回他們。而北非難民去意大利,歐盟也全部分動員來收容他們。這如同當年越南船民問題,香港成為第一收容港,然後全世界承擔這責任,分配到全世界。
教育的問題已經講得很清楚,那是國家兒童公約下的責任。香港核心精神,我們是有一定的人道精神。這是香港人文明的展示,沒有人道精神,會變成禽獸。我們是不是甚麼都不理。
有些人很可笑,話叫他的婆婆回大陸。第一,那婆婆回不回大陸是她自己的自由。第二,一個七十多歲的人回大陸住,那當然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大陸的醫療有很大問題。七十多歲的人,基本上也需要靠香港的醫療體系。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歐盟非申根國家 在 高二上L.12 歐洲(二) part.8 歐盟成員國&申根國&歐元國- YouTube 的八卦
高二上L.12 歐洲(二) part.8 歐盟 成員國& 申根國 &歐元國. 2,497 views2.4K views. Dec 26, 2015. 18. Dislike. Share. Save. Description.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