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參訪心得 Part 1
在每天政治口水,只要談選舉就只有藍綠的意識型態與統獨議題之外,我們可以選擇另一條道路,就是把大部分的心力與時間專注在經濟及科技發展上,以台灣擁有的產業實力向全世界找尋機會!
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有心栽花花不成」,但看似無心其實有意,我提出「#產業外交」,「經濟進,政治出」,「經濟進,利益出」將當年蔣經國總統與孫運璿院長的務實經貿外交精神找回來,真正達成最後台灣獲利的目標,這個利不僅是經濟上的利益,更能增加實質關係的盟友利益。
此次前往沙烏地阿拉伯收穫很多,他們有豐富的石油礦產,目前以便宜的電力建立了煉鋁產業,在電動車產業蓬勃發展,輕量化車體需求帶動用鋁量。
沙國現今政策朝向開放,希望增加更多除了石化及鋁業的其它產業,但對於長期大量依賴外來人口的沙國而言,勞動力仍不足,還是期待朝向自動化,機器人化的型態發展,我想只要我們有心,沙國未來的產業自動化和機器人等就靠台灣了。
台灣能源依賴進口,石化產業有很多向沙國學習的地方,台灣工業及相關產業在考量中,美市場外,對回教世界國家,有許多可發展的機會,沙國為阿拉伯世界中面積第二大的國家,是唯一一個同時擁有紅海和波斯灣海岸線的國家,南可至非洲,往西行至歐洲,人口數大約2800萬人,但由於長年風沙,全國平均壽命大概只有六十多歲。
因此,此行我們也向沙國介紹了台灣在醫療及衞生領域的發展,他們的衞生部長近日也希望到台灣來參訪,多了解在醫院及保險,與健康產業發展,這就是我曾說,台灣應該建立大健康產業,向外輸出的機會無遠弗屆,所得之稅收增進人民福𧘲,像是 #0到6歲國家養 等政策也絕不會是空談。
#不管選不選總統經貿外交永遠的使命
#中華民國最強外掛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3萬的網紅蒟蒻講幹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ttps://youtu.be/BVoe1bcqBWM 世界英文地理系列出爐囉! 第二站我們來到的就是歐洲 究竟這些國家的名字該怎麼來用英文說呢? 看完本單元,你就知道囉! 小額贊助安撫蒟嫂 https://p.ecpay.com.tw/E2494 本單元出現的單字 歐洲 / Europe 俄羅...
「歐洲人口」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歐洲人口 在 郭台銘 Facebook
- 關於歐洲人口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 關於歐洲人口 在 海獅說 Facebook
- 關於歐洲人口 在 蒟蒻講幹話 Youtube
- 關於歐洲人口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 關於歐洲人口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 關於歐洲人口 在 [問卦] 歐洲人口是有在控制嗎? -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歐洲人口 在 歐洲人口- 爭議、負評、缺點、PTT、dcard - ETtoday 的評價
- 關於歐洲人口 在 歐洲人口- 爭議、負評、缺點、PTT、dcard - ETtoday 的評價
- 關於歐洲人口 在 [問卦] 為啥歐洲人口都很少啊? -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歐洲人口 在 201902111501151.docx 的評價
歐洲人口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3Q給台灣的提案37-40:強本國策】
我說過,我是個「務實的台灣獨立支持者」,要建立一個強大不被併吞的國家,除了良好的制度與充沛的國力,國民體魄與智能的涵養,也極為重要。今天我們就再次從體育、科學、文化這幾個方面,來看如何建立強大的台灣國!
【3Q給台灣的提案37:全民體育】
強健的國家,需要有強健的體魄,我思考「體育政策」的出發點,會先以「普及生根國民體育、促進健康」為優先,「得金牌」、或是某個草包連體育也要扯的「發大財」才是其次。我和許多台灣囝仔同款,從小就打野球長大,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在球場上班。現在,雖然已離開紅土的日子多年,過年還是會手癢,選舉行程跑到一半,有時還會下場揮揮棒。
我們就以棒球為例,台灣的棒運太專注在如何贏球,但這並不是三級棒球的重點,應該採取越基層越寬廣的模式,在少棒以普及和推廣為第一要務。
我們看看國外的社區參與方式,以少年棒球為例,通常學生不會參加校隊,也沒有集訓,會參加社區少年的球隊或是訓練營,在課外的時間加入棒球的活動 (前提是他們通常很早下課),通常收費都不便宜,連家長去看比賽也收個2-4美元,在這裡除了體育競技之外,講解棒球相關團體的角色扮演、傷害防護、團隊合作與運動心理,在參與專業、全面、安全的活動同時,也不排擠學生上課的時間,除了成為職業選手這條路,更多的成為了棒球迷、體育用品店老闆、棒球科技研發者、社區教練、棒球作者與評論員等不同的人生道路。
與其把「體育」狹隘化為「辦比賽」、「發大財」,我們須同樣以「體育分級,全民參與」概念,先從最基本的社區體育基礎設施,學校到社會人的運動組織開始參與改變,各體協必須全面權力下放,以運動參與者為本來組織。
政府則可輔導投入運動產業合作,釋出運動空間讓協會代管,要求各縣市盤點閒置空間增建社區球場、微型運動中心,開放民眾免費時間,讓運動不只是競技,更是存在生活每一個角落的興趣。
如果我當選,我希望協調體委會,修正國民運動中心設置辦法,推出A/B/C分級,A級由中央補助,BC級以台中市預算為主,再搭配其他計畫型預算。
A:國民運動中心:全市先設置3~5所完整運動中心,並結合專業選手培訓甚至場館、集會多功能。
B:社區運動中心:以現有場地和共構改建,做到區區有運動中心。
C:運動據點鄰里化:每座學校、鄰里據點、甚至大型公司行號與社區,均能申請經費利用小型場地改建,普及化微型運動中心。甚至和長照服務據點結合,讓長輩能做簡易運動與低強度重訓,延緩老化與失能。
ABC分級國民運動中心、社區運動環境改善、自行車路網的基礎設施,加上從學校到社區,全齡體育課程的實踐,我認為都比短期賽事有更重要的價值!
【3Q給台灣的提案38:競技運動】
其實,台灣的體委政策一直存在很大的問題,始作俑者,就是中國國民黨。各類「體育協會」,安插了一堆外行人、退休政要,毫不照顧選手福利,只顧自己名利,這樣的制度,就是在中國國民黨長期獨裁專政的年代建立的!直到近年才有越來越多改革與透明化的努力。
原本體育主管機關叫做「體委會」,是二級獨立部會,然而,因為效率太差,在馬英九時代政府組織改造被併入教育部成為「體育署」。韓國瑜要成立體育部,應該先研究一下中國國民黨是怎樣搞砸台灣體育的? 若造中國國民黨的執政習慣,韓國瑜的體育部預算加多少,都只會養出類似老棒協、老足協,這樣吃垮國家的組織而已。
我認為,金字塔基礎要廣才能高,我並不反對舉辦國際賽事、以及吸引國外優秀選手和運動愛好者來台等「體育觀光」。但更重要的是本地運動風氣如何從小深耕,例如「競技」的觀念,更專門、菁英的訓練,應該是到了高中以後才漸漸導入。就以棒球而言,引進專任教練、增加三級棒球投資更為重要。而最上端也不是將資源投入補助職業隊,而是先強化甲組球隊屬地主義的建立、加強地方政府與企業合作,從訓練基地建立開始,在肥沃的土壤下,才能長出碩大的果實。
【3Q給台灣的提案39:基礎科學】
在【提案25:成為世界三大島國】 之中,我曾提到台灣的科學研究實力,位居世界前二十。然而,台灣的基礎研究支出在近10年停滯不前,而有意願投身基礎研究而非業界的人才也很難增加。
科技部長陳良基在去年就曾警告:「在科技部成立後,科技部扮演的角色似乎反而被弱化了。自從科技部在103年成立之後,全國科技總經費仍然持續增加,但科技部的經費反而被壓抑,與全國科技預算的成長曲線脫鉤。該有的職掌不僅沒有發揮,好像也失去照顧大學基礎科學研究的能量,學術研究經費反而逐年降低,基礎研究經費不增反減的態勢,現在看來非常令人驚訝。」
原本以台灣的科研創新體系,科技部負責知識創造,教育部負責知識傳遞,各部會負責知識應用的工作,就算是教育部管的大學,各種科學技術研究案也常由科技部提供經費,好讓成果發芽茁壯。然而,在近十年基礎科研的經費停滯不前,2017年後雖然前瞻計畫加入挹注全國科技預算,讓預算小幅成長,但比起鄰近國家的努力,我認為仍不足夠。
在當今的知識經濟體系,一個國家必須有足夠強的基礎研究,才能在中後段的應用上創造價值,若把研發經費集中在產品開發、製程優化的應用面上,雖然技術可能改善快速,短期收益大,但因應十年以上週期的國際產業變遷,恐怕就沒有這麼穩固的應變能力,產業轉型所需的大量創新活動也會不足!日本雖然經過「失落的二十年」,但在經濟成長年代,日本政府勇於投資基礎研究,讓失落年代過後,在21世紀頭20年日本諾貝爾奬得主輩出,日本企業也從大量生產的B to C公司,許多轉變為握有關鍵技術,毛利率提升的B to B公司,足見科學研發投資的重要。
我雖然認為,台灣不可以小看自己,但如果要更上一層樓,對比歐洲人口相近的先進國家,我們在科學研發上面的投資實在太少!未來我進入立法院,將不僅支持基礎學術研究計畫擴大匡列,還要要求科研經費穩定投入,並逐年增加,年輕學者待遇和獎助,包含就讀博班與博後研究時的收入、生活協助與身心支持,以及由政府支持與國外學術交流所需的費用,也要更加提升!
【3Q給台灣的提案40:文化生根】
很多人說我台語講得好,其實我自已承認,比起能在全台語環境成長的長輩,或是真的認真學習過台語文修辭遣字的前輩而言,我講的語言還是有很多不足,有許多從華語直接借用來的說法。不只是台語、客語與原住民語等語言的凋亡,其實是台灣的國家危機,當我們失去了這些語言,以及伴隨來的文化後,我們也會失去許多獨特的文化珍寶,以及自我認同的依據。
韓國瑜之所以要拒絕「母語教育」,之所以用「母語在家學」(結果韓冰不會講)當幌子,其實就是要滅絕母語。欲亡其族,先亡其語,韓國瑜的目的,就在徹底消滅「台灣民族意識」,以「全球化」當掩護,把台灣中國國內化。
和中國國民黨不同,蔡總統領導的民進黨政府,是歷史上對母語最友善,最尊重本土文化多元發展的政府。距離2019年1月9日,蔡英文總統公布《國家語言發展法》剛剛好一年,我認為這一年文化部在支持公視台語台、推廣台語影視等方面上有很多很棒的作為,但我覺得,我們還能投入更多資源,開發出本土文化的更多可能。
當我們羨慕韓國影視產業成功時,不要忽略韓國大量運用了自身的近代歷史經驗,拍出《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這樣的寫實片。對比台灣去年才有商業片《返校》,戲劇《國際橋牌社》上映更是橫生枝節,這些都是很可惜的弱點。另一方面,對比日本將傳統文化如能劇包裝成外國旅客也有興趣體驗的藝術,對於台灣本土傳統戲劇,我們在文化精緻化、正典化甚至全球行銷上,付出的努力就少了許多。當我們習慣出門去吃日本料理、韓國料理、泰式料理時,我們卻沒有把「台菜」結合傳統與創新經營成一種品牌,把味覺與視野都自我限縮,甚至在日本刮起台灣飲食風前,習慣的小看自己。
我認為,這些千百年來在台灣土地生成的傳統,就是我們的文化,就是發展文化產業、文創產業的基礎,最本土的就最能走向國際。我若能當選,我發誓一定要付出全力,讓我們這一代、下一代找回失落的傳承,從新認識台灣文化的寶藏,加上我們新一代的創意,以政府民間之力,合作讓台灣文化驕傲地登上全球舞台!
歐洲人口 在 海獅說 Facebook 八卦
[你別說,檸檬水當年還真的消滅了巴黎的黑死病]
#爆紅der蜂蜜檸檬
#被選舉耽誤的民歌手
是說昨天我在跟獅婆聊天,問我有沒有什麼關於蜂蜜檸檬水的歷史
我滿臉疑惑:「為什麼要寫蜂蜜檸檬水?」
「天阿,你都不看新聞的嗎?」
.
後來我才知道,好像是跟台北市長辯論有關(啊我就新北市民咩)
看了一下後就說:「喔有啊,檸檬水好像有次把巴黎的黑死病給消滅了。」
「趕~快~給~我~寫!!」
.
所以這篇就這樣出現了XD
是說整個故事是這個樣子的:大家都知道
黑死病就是中世紀的超級殺手,14世紀中爆發的那次,
幾乎把1/3的歐洲人口全部滅掉。
但其實這種瘟疫不只爆發過一次而已,事實上從那次之後
大概每過一百年就會又來一次,每一次滅掉的人口都是城市的1/3、1/4在算的
.
而這次要說的就是17世紀,整個歐洲又被鼠疫侵襲。
1630年爆發後,整個威尼斯的居民消失了1/3、米蘭更是直接減半,
好不容易沈寂十多年,結果1665年又在倫敦爆發了!
.
一年間,倫敦死亡人數已經超過10萬人,相當於總人口的1/4
更慘的是法國北部城市更是相繼淪陷。蘇瓦松、亞眠
終於連塞納河邊的盧昂都淪陷了!整個巴黎完全是處于剉咧等的狀態
巴黎公共衛生官員如臨大敵,但是等啊等......阿咧?
.
令人畏懼的鼠疫竟然沒有爆發!而是越過巴黎
繼續去虐爆更內陸的維也納、布拉格和馬爾他。
.
這怎麼可能?照道理來說,人口越稠密爆發的機會就越大
巴黎根本就是死定了啊!
但為什麼唯獨巴黎逃過了一劫呢?頓時間所有人都在邀功
「巴黎能逃過一劫都是因為我虔誠地向上帝祈禱啊啊~~」(誤)
但根據歷史作家Tom Nealon的說法,真正的功臣
就是當時巴黎流行的,檸・檬・水!
.
是說自從1650年代以來,當時歐洲最高大上的義大利街頭
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咖啡店和手搖飲。
而且作法有夠厚工:浸漬了肉桂、大茴香、白芷、樹莓、琥珀及麝香的白蘭地、
麝香、杏李以及黑醋栗的烈酒;
非酒精飲料則有杏仁玫瑰水、杏仁橘花香通寧水
當然檸檬水也是不可或缺的。當時流行的
就是一種摻了果肉、果汁還有超・多・糖的檸檬水。
.
那個時候,路易十四的宰相馬薩林主教就去拜訪了義大利
整個就被義大利的飲料迷得嫑嫑的,離開義大利後
馬上就下令:把檸檬水商人引進巴黎!!!
.
義式飲料在巴黎引起購買狂潮。檸檬水無所不在,
商人扛著檸檬水,在城市的每個角落到處叫賣,
這些商人榨完檸檬之後,就把成千上萬的檸檬皮丟到垃圾場中。
而他們萬萬沒想到就是這些檸檬皮,拯救了巴黎。
.
原來這個恐怖的淋巴腺鼠疫,普遍被認為是由跳蚤叮咬所引起的
這些感染鼠疫耶氏桿菌的小蟲寄居在沙鼠身上,而老鼠又在城市裡到處亂竄
才造成了鼠疫的大流行。
而這時,垃圾堆裡面出現的大量檸檬皮,散發出一種化工產業出現前
最強的殺菌除蟲成分:檸檬油精
.
老鼠看到檸檬皮,像瘋了一樣紛紛跑去嚐鮮。
卻無意間把寄生在身上的跳蚤全部滅殺了。而巴黎也就是因為這樣
終於躲過了一次黑死病的浩劫。真是可喜可賀
可喜可賀啊。
#食物歷史真的很好玩
#想直播試做17世紀檸檬水大家有興趣嗎XDD
#不過先說喔這就只是一個歷史理論而已
#蜂蜜檸檬喝太多還是會蛀牙的
歐洲人口 在 蒟蒻講幹話 Youtube 的評價
https://youtu.be/BVoe1bcqBWM
世界英文地理系列出爐囉!
第二站我們來到的就是歐洲
究竟這些國家的名字該怎麼來用英文說呢?
看完本單元,你就知道囉!
小額贊助安撫蒟嫂 https://p.ecpay.com.tw/E2494
本單元出現的單字
歐洲 / Europe
俄羅斯 / Russia
莫斯科 / Moscow
土耳其 / Turkey
伊斯坦堡 / Istanbul
芬蘭 / Finland
諾基亞 / Nokia
瑞典 / Sweden
挪威 / Norway
丹麥 / Denmark
冰島 / Iceland
斯坎納維亞 / Scandinavian
愛沙尼亞 / Estonia
拉脫維亞 / Latvia
立陶宛 / Lithuania
英國 / UK / United Kingdom
UK全名 /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蘇格蘭 / Scotland
英格蘭 / England
威爾斯 / Wales
北愛爾蘭 / Northern Ireland
倫敦 / London
愛爾蘭 / Ireland
葡萄牙 / Portugal
西班牙/ Spain
加泰隆尼亞 / Catalonia
安道爾公國 / Andorra
法國 / France,
摩納哥 / Monaco
盧森堡 / Luxembourg
比利時 / Belgium
荷蘭 / Netherlands / Holland
德國 / Germany
德意志 / Duitsland
波蘭 / Poland
捷克 / Czech Republic
奧地利 / Austria
瑞士 / Switzerland
列支登士敦 / Liechtenstein
義大利 / Italy
西西里島 / Sicily
聖馬利諾 / San Marino
梵諦岡 / Vatican City
希臘 / Greece
阿爾巴尼亞 / Albania
馬其頓 / Macedonia
保加利亞 / Bulgaria
羅馬尼亞 / Romania
摩爾多瓦 / Moldova
斯洛伐克 / Slovakia
匈牙利 / Hungary
斯洛維尼亞 / Slovenia
克羅埃西亞 / Croatia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聯邦 / Bosnia and Herzegovina
蒙特內哥羅 / Montenegro / 黑山
塞爾維亞 / Serbia
科索夫 / Kosovo
白俄羅斯 / Belarus
烏克蘭 / Ukrain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Voe1bcqBWM/hqdefault.jpg)
歐洲人口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我也講過如果一個地方有難民湧入而你不接受他,那是會受到很大的人道壓力。歐洲和東南亞都出現了這種情況。北非那裏,所有難民都走去利比亞,當中有很多來自索馬里等地。他們坐船過地中海,去到意大利。上次沉船便死了很多人,因為利比亞管治失效,所有由利比亞過去,而且那裏過意大利最近。他們想炸毀他們的船,讓他們不能出海。但有人話那他們用橡皮艇來的話,更加危險。歐盟就話如果他們再來,會按全歐洲人口分配來接待難民。有些國家很不滿,像西班牙話他不能接受難民。他話國內已有20%以上失業率,再接待這些人會很「大鑊」。有些國家又話不知會不會是恐怖分子,他們很多人是回教徒。非洲的問題,我會留到星期四再講。現在又有政變,布隆迪是盧旺達旁邊的國家,這又牽涉到究竟西歐殖民主義所發生的情況是怎樣。胡圖族和圖西族是怎樣分?這是非洲的問題,但歐洲是絕對不可能趕人落海。
但東南亞對緬甸那些羅興亞人就不同了。羅興亞人這名字的由來,是沒有人明白。那是一種回教徒。有一部分在緬甸,少部分在孟加拉。他是亞拉伯人和當地人形成的少數民族。這有很多講法。羅興亞可能是亞拉伯話,是上岸時和人講不是侵略,而是和平的。有些人話有地方叫羅興。這有很多講法,但基本上羅興亞人有一百萬人左右。在緬甸,九成多是佛教徒,他們是不承認有這個羅興亞族。他們主要在緬甸和少部分在孟加拉。長期以來,他們走到很多地方,如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工作。但他們給欺負。在緬甸又受迫害,於是逃走出來。東南亞國家可不是講笑。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國見到那些船,只給他們補一點糧食,就迫他們回公海。國際人權組織批評,這就如當他們是乒乓球打來打去,讓他們在海上漂流。終有一日,他們會沉船。其實當日越南船民也有這情況,香港有國際人道水準,所以接受他們。但東南亞國家就不負責任,但在輿論壓迫之下,也要開難民營,接收一部分人。結果那是沒有選擇,這樣一旦有一二百人死了,就「大鑊」。所以陳雲所講的東西是荒謬的。大陸如果出現大災難,很多人衝來香港,香港如何會守得住?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DD_33SC5Fc/hqdefault.jpg)
歐洲人口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評價
自古以來,有人聚居,就難免發生衝突及戰爭。國與國之間當然不希望戰火不斷,因此衍生出和平談判,外交使官前往他國談判,會先由交涉國雙方簽訂安全通行證,以確保差使的人身安全。然而政權交替之間,安全通行證卻演變為國王管制人口的手段。
後來,加上工業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等因素,歐洲人口流動變得更為頻繁,到了 1920 年代,各國不得不公開討論護照、海關手續等問題。1929 年,國際護照的統一面貌終於出現。
收聽更多:
【*CUPodcast】#45 未有護照的時代,古人如何穿梭邊境?
https://youtu.be/pGx1smf1D30
【*CUPodcast】#44 幫助別人能解寂寞?
https://youtu.be/D4lxN28iWkY
【*CUPodcast】#43 文明愈發展,人類愈寂寞?
https://youtu.be/qKiizjINSyg
*CUP Media Podcast 可於 Spotify、SoundCloud 及 iTunes Podcast 等平台收聽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0zq9LpH4Lw4WCvhR22ZLe?si=JuCfsNstTa6ka-7yuvHVGw
SoundOn: https://player.soundon.fm/p/cupmedia
iTunes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hk/podcast/cup-media-podcast/id1493758335?l=en&i=1000478002964
Google Podcast: https://shorturl.at/ahEGH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goo.gl/4ZetJ5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t.me/cupmedia
? WhatsApp ? bit.ly/2XdWXqz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vIUac4UaX4/hqdefault.jpg)
歐洲人口 在 歐洲人口- 爭議、負評、缺點、PTT、dcard - ETtoday 的八卦
歐洲人口 相關新聞報導、懶人包、照片、影片、評價、爭議、負評、缺點、PTT、dcard. ... <看更多>
歐洲人口 在 歐洲人口- 爭議、負評、缺點、PTT、dcard - ETtoday 的八卦
歐洲人口 相關新聞報導、懶人包、照片、影片、評價、爭議、負評、缺點、PTT、dcard. ... <看更多>
歐洲人口 在 [問卦] 歐洲人口是有在控制嗎? -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